杭州市残联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市残联执行理事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残联五届三次和市残联五届四次主席团全体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体系的主线,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联总结】杭州市残联2011年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杭州市残联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市残联执行理事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残联五届三次和市残联五届四次主席团全体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体系的主线,全力抓好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筹备的各项工作,继续深化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重度残疾人托养、残疾人康复“三大工程”,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
一、重大活动圆满顺利,彰显残疾人工作综合实力
1、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成功创建。三年的创建活动,我市坚持以47.78万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按照“有特色、有创新、有高度”的目标要求开展创建活动。经过三年的创建,我市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达12万平方米;共出台残疾人政策性文件32个,建立和完善了残疾人政策保障体系,14.68万名残疾人受益。坚持创新创优,实现残疾人工作“一年一品牌”。2011年2月20至22日,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带领的验收组对我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组通过观看创建专题片、听取创建情况汇报、查看工作台帐、实地走访残疾人家庭、召开残疾人代表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创建工作取得的实效。验收组一行对我市创建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特色亮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创建给杭州市残疾人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给予了高度赞扬。吕世明副主席在验收反馈会上称杭州的创建工作堪称“示范城市中的示范”。
2、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圆满收官。在省、市筹委会的领导下,市残联全力投入、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出色完成了办会、参赛、展示的各项任务,为将八届残运会办成“弘扬乐观向上、自强不息、励志奋进的残疾人体育盛会;彰显平等参与、超越融合、共享文明的爱心盛会;展示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特色的全民盛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的嘉奖。通过办会,全社会更加理解关心尊重残疾人和支持残疾人事业,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地位明显提高,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选派95名杭州籍运动员参与13个项目的角逐,获得52金33银27铜,名列全省各地市之首。杭州市助残服务直通车、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西湖区古荡街道工疗站等11个残疾人事业展示点,共接待湖南省、山东省等20个代表团和中央及省、市多家媒体采访,展示了我市残疾人工作亮点,促进了与各地的友好交流,扩大了残疾人事业的影响。
3、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顺利通过验收。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余杭和萧山等7家首批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创建单位,坚守5项承诺,以“两个体系”建设为主线,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残疾人扶助政策,残疾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顺利通过了省残工委的验收。第二批创建城市富阳市也于2011年年底通过验收,我市创建率达到61.54%。
4、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优异。做好组团参赛工作,赛前邀请省内专家对本市选手开展一对一训练。随浙江代表团出征12名杭籍参赛选手中,7人分获一、二、三等奖(总分33分,占团体总分的53.23%),为浙江省代表团取得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做出了贡献。拱墅区金波获得插花项目第一名,淳安县余昌亮获得美发项目第二名,并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二、重点工程稳步推进,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改善
1、48524名残疾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深入实施《杭州市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实施办法》,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目前,我市无劳动能力的、生活不能自理且常年卧床不起的一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最多可享受1455元,另外还可以享受困难群众35项援助政策。
2、9983名重度残疾人得到托管托养。继续实施《杭州市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实施办法》,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提高重度残疾人托(安)养经费补助标准的通知》(杭财社[2011]506号),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对生活不能自理且残疾等级为一级的重度残疾人实施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安养。已享受托(安)养人数占持证一级重度残疾人总数的48%。
3、4184名残疾人纳入康复工程范畴。深入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共实施康复工程3783例,其中白内障复明手术3510例(其中省任务2622例),助听器验配896例,助视器验配324例,假肢安装154例。扎实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共为416名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和训练服务。
三、亮点特色层出不穷,助推残疾人工作领跑示范
1、“仁爱家园”列入政府实事工程。新建、改(扩)建工疗站并命名为“仁爱家园”19家,政府实事工程全面完成,并纳入绩效考核,目前全市已建“仁爱家园”73家,入托人员1948人。八部门联合出台《杭州市“仁爱家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就机构建设、人员培训、年检年审等工作进行具体分解。制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仁爱家园”工疗站等级评审工作的通知》,联合市卫生局对全市51家“仁爱家园”开展精防等级评级。城区“仁爱家园”率先按民政部门核发的公益性《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书》全面开展事业单位登记工作。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制定统一台帐,定期开展检查和考核,进一步提升“仁爱家园”的服务管理水平。
2、“助残服务直通车” 服务推广和提升。积极推动助残服务直通车下基层、进社区,充分运用社区服务网络和资源,为残疾人提供便捷服务。编印助残服务直通车工作手册,明确工作流程和单位职责,确保助残服务直通车良好运行。“助残服务直通车”的开通和应用,得到了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和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检查验收组的充分肯定。7月12日,市委书记黄坤明、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许勤华,副市长何关新视察了助残服务直通车。杨广发理事长在中国残联举办的“社会管理创新”高层论坛上就助残服务直通车作了典型发言。
3、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坚持工程建设和入托筹备工作同步进行,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了项目如期完工和人员如期入住。首批51名智、精残疾人于2011年9月正式入托,并享受了细致周到的护理和服务。至目前入托人员达73名。托管中心不断加强人员培训,打造亲情化护理、个性化康复、专业化培训及信息化管理四大特色服务,着力创建 “家园、花园、学园、乐园、康园”式的托管园区。
4、盲人保健按摩业规范有序发展。2009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盲人保健按摩“百家示范店”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已建成112家盲人保健按摩示范店,实现了“五统一”,有效提升了盲人保健按摩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发布实施《杭州市盲人保健按摩服务规范》,并制作了汉文大字版和盲文版教学片,规范了盲摩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各级残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部门支持,创新举措,加快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残疾人工作亮点纷呈。上城区在加大残疾人托(安)养扶助力度的同时,推出特别护理费和特殊津贴。下城区拿出100万元成立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基金,将所有持证残疾人纳入赔付范围。江干区开通“康复直通车”,搭建社会康复、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互为补充的康复工作格局,500余名残疾人得到家门口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服务。拱墅区残保金征收覆盖面达100%,征收金额连年实现新突破,创连续8年全市城区领先。西湖区以八届残运会为契机,全面展示仁爱家园建设和无障碍设施全覆盖成果,目前建成1000㎡以上站点6个,500㎡以上站点5个。滨江区每年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予以扶持和奖励,扶持奖励金额在2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开发区依托高校建立扶残助残志愿者联络总站,不断夯实志愿者服务工作基础。萧山区加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2011年新建瓜沥镇康复服务中心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多名日间照料和50多名全托人员。余杭区2011年3月协同卫生部门建立了余杭区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至去年底累计开展康复训练服务2000余人次。桐庐县积极推动残疾人种养殖业的发展,全县残疾人种养殖业规模总数较上年提高了61.29%。淳安县探索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长效机制,实施网络审批与社会化发放相结合,受助人数比上年增加675名,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建德市建立4家企业工疗站,安置74名智力、精神残疾职工就业,探索智力、精神残疾人就业与管理新模式。富阳市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将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员工纳入公益性岗位,并按有关规定享受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临安市开辟“你荐我聘”就业双向选择信息服务系统,去年12月启用至今,帮助120名残疾人在福利企业实现就业。
四、业务工作顺利开展,推动残疾人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1、康复
(1)医疗康复逐步推进。出台康复政策文件,确保有需求、有困难的残疾人康复有保障,促进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制度化、常态化。
(2)社区康复不断延伸。完成康复服务示范站创建任务,全市已建912家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中,有703家创建成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站。开展“百场万人康复知识进社区”活动,举办各类康复培训班和知识讲座161期,15080人次得到培训和继续教育。盲人定向行走培训成为国家定点基地,共举办12期培训,为800名盲人及康复指导师进行了训练培训。
(3)疑似残疾信息监测深入开展。建立残疾信息监测随报制度,加强妇幼儿科医生培训,保障确诊残疾儿童及时得到康复,全市共监测0至6周岁儿童14.8万余人,发现疑似残疾儿童信息338例,确诊296例。
(4)“光明行动”联合实施。对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摸底筛选,对符合条件的351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加强“光明行动”配套经费落实情况检查,确保“光明行动”任务顺利完成。组织专家定期对贫困地区白内障免费手术工作进行指导,联合市民进组织20位市级医院医务专家赴建德等贫困地区,为400余名残疾人义诊。
2、就业培训
(1)“三大行动”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助残行动,对1801名残疾人实施就业创业帮扶;住房助残行动,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798户;阳光庇护助残行动,新建省级小康·阳光庇护中心10家,市级小康·阳光庇护中心28家。
(2)就业服务全面展开。扩大宣传,选择3985辆公交车的车载视频、车身广告和15个自行车亭广告牌宣传残疾人就业。搭建平台,举办大型专场残疾人人力资源交流会7场次,累计有209家用工单位提供了779个就业岗位,435人现场达成意向。举办45场小型就业招聘会,满足残疾人个性化就业需求,成功帮助214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做好用工单位的回访、调研,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3)培训工作拓宽内涵。开拓文创产业,举办残疾人紫砂壶培训,残疾人制作的紫砂壶被推荐为八残会礼品。积极推广中国手语,举办各类手语培训班11期,1000多名爱心人士接受培训。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2320人,盲人按摩培训72人,盲人电脑培训32人。探索居家就业新模式,与淘宝网合作,开展“云客服”定向培训,帮助57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月收入高者达到了1700元。
(4)实名制登记有序开展。圆满完成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情况调查。启动残疾人基本状况与需求实名制登记工作,上城、下城、西湖、拱墅四个省定试点区有序开展实名制登记,建德、临安等县(市)自加压力也启动了此项工作。同时,积极配合省残联统一组织实施了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
3、扶贫帮困
为553名城区生活不能自理且常年卧床不起的困难残疾人发放补助金65万余元;开展高温慰问,发放超市卡、饮料等物品计27.25万元。第十一次“春风行动”为6487户残疾人困难家庭发放一次性救助金1393.84万元。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残疾人困难家庭37552户,发放慰问金2662万元。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拨付资金268万元,帮扶残疾人2700多人次。
4、文化宣传
成功举办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周、第五届特殊学校文艺汇演和“寻找最幸福的残疾人”摄影(集邮)展等活动。选送18个优秀节目参加省第五届特殊学校文艺汇演。命名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盲文馆和站起来公益网站为杭州市首批残疾人无障碍试听体验基地,组织25部无障碍电影和有声读物,为盲人提供多媒体视听服务。组织2010年度杭州市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推动7个区、县(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和手语新闻节目。《希望的太阳》和《明珠手语新闻》顺利改版,播出公益宣传片《幸福》,向年满70周岁的杭州城区残疾人赠送7506份《浙江老年报》。自强演讲团邀请八届残运会夺金运动员共同走上演讲台,延续残运精彩,歌颂生命阳光。开通 “手语姐姐”微博,将手语与微博这一新兴媒介结合,利用微博来推广手语、聚焦杭州、关注残疾人事业,在全国属于首创。
5、权益保障
(1)残疾人权益依法维护。全市残联系统共受理残疾人来信来访1582件次,其中市本级154件次,办结率为100%,满意率99%。启动万名残疾人普法宣传活动,着重对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车主进行法制教育。建立1个市级和14个区、县(市)级法律援助中心残联法律援助工作站。制定下发《杭州市残疾人群体性上访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成立处置领导小组。加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置换残疾人机动轮椅车172辆。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8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4.77万元。积极参与市整治办的“四小车”查处工作。
(2)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大步推进。制订出台《关于全面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活动的通知》,推出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样板精品14套,投入经费293万元,为2632名(户)残疾人家庭免费提供适配辅助器具和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
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促进残疾人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1、残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区、县(市)换届为契机,积极推动各地残联领导班子进人大、政协常委;开展“十一五”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双百”评选;开展残疾人组织建设情况调研,配套出台我市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文件;市残工委配备专职副秘书长,对残工委成员单位分解下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2、各残疾人协会活动丰富多彩。市肢协成立残疾人汽车俱乐部和汽车服务中心,举办“元通杯”残疾人驾驶汽车场地竞技赛;市聋协承办“我们都一样”迎残运全省聋人趣味运动会,1000余名聋人参加;市盲协配合中国狮子联会举行中国狮子联会(杭州)信息无障碍项目启动仪式,向盲人捐赠1000台公交车电子语音导盲仪;市亲友会向全市精智残亲友发出“切实做好全国第八届残运会期间安全维稳工作”的倡议书;市集邮协会承办全国残疾人集邮展;市无障碍促进会积极投身到八届残运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化机关文明建设,重点对工作人员的文明礼仪、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制度执行、办公秩序、内部管理等进行监督和管控,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明显改善。开展“效能亮剑”专项行动,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勤政廉政,营造风清气正、创先争优的良好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残疾人工作目前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够平衡,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还比较差;基础服务设施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农村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相对滞后;残疾人专职委员身份及待遇没有得到明确,影响了基层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推荐访问:残联 杭州市 工作总结 【残联总结】杭州市残联2011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