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工作总结通用六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 年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个人工作总结通用六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篇一:乡村振兴办公室 2022 年度工作总结 (一)落实" " 四个不摘" " ,提高政治站位。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我们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一是不摘责任。及时组建乡村振兴局,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谋划,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构建起"三级书记主抓、党委政府同责、部门合力共为、镇村推进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是不摘政策。继续强化政策保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18 个政策性文件,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有序退出一批"的思路,延续产业、就业、消费、金融等现有政策总体稳定,稳妥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
政策,避免因政策取消或政策变化降低脱贫成色。
三是不摘帮扶。持续开展驻村帮扶和定点帮扶工作,向 63个脱贫出列村、3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 3 个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其中类型重合的 1 个)选派第八批干部 204 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保持"市、镇、村"三级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总体稳定,要求帮扶责任人和村包片干部按季开展走访,巩固脱贫后续帮扶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938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36970户、边缘易致贫户1385户、脱贫不稳定户351户、突发困难户29户。
四是不摘监管。出台《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项目使用管理,依托资金动态监管平台系统,对项目资金实行全程跟踪问效,确保衔接资金花的高效、用的安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坚决查处漠视群众利益和侵占损害集体资产的违纪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我们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2 件,处理 2 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2 人。
(二)围绕" " 四个聚焦" " ,防止返贫致贫。
坚持防范为先、因户施策,在动态监测上健全机制,在核心指标上全力保障,在精准帮扶上持续发力,在反馈问题上全面整改,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一是聚焦动态监测防风险。印发《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
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及时预警和提前帮扶。1。健全网格化监测机制。建立"市、镇、村、组"四级网格,全市 8839个网格实现全覆盖监测。2。加强涉贫数据共享预警。依托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与教育、医保、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截至目前,共筛选预警人员名单 872 人,摸排因病达到预警标准 275 人,及时纳入防返贫帮扶救助范围。3。开展常态化走访摸排。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人季度走访制度,对帮扶和联系对象家庭因病、因灾变化信息及时掌握、及时反馈、及时更新。截至目前,新识别三类监测户 47 户,风险回标 11 户,均已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
二是聚焦核心指标强保障。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1。在兜底保障上"应兜尽兜"。全面实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统筹"、"应保尽保",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截至 11月底,全市发放城乡低保对象 3。56 万人低保资金 1。58 亿元,发放特困供养对象 6337 人特困供养资金 4300。91 万元;临时救助 1636 人次,发放资金 233。01 万元;发放散居失能特困人员518 人、困境儿童 516 人委托照护补贴 93 万元;为特困供养对象购买住院医疗护理保险(140 元/人/年),共赔付金额 45。03万元,有效解决特困供养人员住院期间的照料护理问题。2。在教育保障上做到"应助尽助"。全面落实脱贫家庭学生资助政策,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今年以来,共资助脱贫家庭学生 8463人,发放资金 1478。31 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 953 人,发放资金 915。67 万元;1913 人次获得"雨露计划"资助 286。95万元。3。在医疗保障上做到"应保尽保"。对有诊疗需求的脱贫人口做到"应签尽签,签而有约",今年全市累计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3。38 万人。认真执行医疗救助政策,累计为脱贫人口补偿医疗保障资金 1。82 亿元。4。在住房保障上做到"应改尽改"。出台《无为市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 184 户,发放补助资金 232。2 万元。5。在饮水安全上做到"提质提标"。深入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实施供水单位水质考核奖补政策,确保今年以来水质合格率均达 100%。
三是聚焦帮扶措施抓落实。年初,对所有脱贫户、监测户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监测户,以产业就业促进稳定增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兜底保障为主,全市脱贫户户均帮扶措施达到 7。37 项。截至目前,所制定的各类到户帮扶措施已基本落实到位,全市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 13557 元、11460 元、11424 元,牢牢
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是聚焦反馈问题督整改。针对中央巡视和省 2021 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暗访、督查反馈问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一体化整改。1。高站位抓整改。成立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专题听取研究 2 次,专题调度 2 次,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2。严责任抓整改。对中央巡视及省考核反馈问题一体化推进整改,共梳理出 2 大类 10 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了 31 条整改措施。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推进,切实把整改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至 5 月底全部整改到位。针对省暗访调研发现4个方面8个问题,在立行立改的同时,举一反三,对类似问题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3。真督导抓整改。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 20 次深入基层一线,督导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开展了 4 次集中督导排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共发现问题 1895 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突出" " 四个强化" "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我们千方百计保障财政资金投入,推进富民产业发展、促进稳岗就业、强化社会帮扶,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确保脱贫成果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一是强化资金投入。为保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项目资产持
续收益。1。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各级财政衔接资金 3。87 亿元,其中今年共争取中央、省级和芜湖市级财政资金 2。44 亿元,其中央 0。43 亿元、省级 0。34 亿元、芜湖市级 1。67 亿元,市本级安排 1。43 亿元,安排产业类项目财政衔接资金 2。04 亿元,占比 52。7%。2。加快拨付进度。今年实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 170个,目前已全部竣工,资金全部支出。3。加强资产管理。对2021-2021 年扶贫资金形成的项目资产,按照公益性、经营性、到户类资产清查建账,全市各级扶贫项目资产总规模 12。71 亿元,其中公益性资产 8。84 亿元,经营性资产 1。9 亿元,到户类资产 1。97 亿元,为脱贫户、村集体特别是出列村扶贫资产持续收益提供了保证。
。
二是强化产业带贫。始终把产业帮扶作为稳定脱贫根本之策。1。园区带动。巩固建设 63 个特色种养业示范园区,带动村集体增收超 200 万元,带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 200 人以上,人年务工收入超 5000 元。2。项目支持。投入财政衔接资金 1。82 亿元,实施 22 个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 1100 万元,带动 500 个脱贫人口年增收超 5000 元。3。奖补激励。安排产业奖补资金 956。6 万元,帮扶 5759 户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自种自养发展产业,户均奖补达 1600 元。4。信贷扶持。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1703 户、8467 万元,用于脱贫户和带贫主体产
业发展。
三是强化稳岗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1。就业服务。以"带企业下乡,送岗位上门"形式,举办各类招聘会 197 场,现场参加群众 3500 多人。2。技能培训。开设 10 期脱贫稳就业培训班,培训脱贫人口 373 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55。4%。3。劳务输出。协调帮扶脱贫人口返岗就业 4。42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 105。56%,其中外出就业 2。9 万人。4。开发岗位。开发 622 名乡村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脱贫人口,人均年增收 4800 元。10 家就业帮扶车间、59 家就业帮扶基地,共吸纳脱贫人口 561 人就业,人均年增收 18000 元。
四是强化社会帮扶。汇聚社会力量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1。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动员企业开展社会帮扶,"尚纬扶贫基金"今明两年每年继续安排 200 万元资金,重点用于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困难户社会帮扶救助。此外,各镇也设立了社会帮扶基金,总规模达 770 万元。2。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开展社会爱心物资对接服务,今年累计发布物品和资金需求 1。84 万项,对接成功 1。79 万项,受捐金额 70。8 万元,对接成功率 97。1%。3。巩固"消费帮扶"成果。继续开发系列消费帮扶产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八进"行动。全市建成消费扶贫地方馆 2 个、企业馆 6 个,线下专区 14 个、线上专区 5 个,扶贫专
柜 15 台,108 家经营主体 261 个产品被列入《全国帮扶产品目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帮助脱贫户、带贫主体销售农副产品近 2 亿元。
(四)狠抓" " 四项重点" "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
以乡村建设"四项重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一是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供气、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五个一体化"建设进程。安排财政衔接资金 4182 万元,新修建"四好农村路"59 条 68。5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地区交通条件。投入 2332 万水利衔接资金,实施严桥镇湖塘圩站、红庙镇骆家塅站 2 座泵站更新改造。投资 6522 万元,续建基建类电网项目 11 个、新建 65 个,人民群众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以来,重点对城乡结合部村庄、中心村边缘地带、主干道两旁村庄三个重点区域的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等开展专项整治,共清理沟塘 1500 口,拆除乱搭乱建 856 户,9。2 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 100%。21 个省级美丽乡村全面实施,7000 户农村厕所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并推动形成长效管护机制。
。
三是狠抓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推进农村中小学优化布局
调整,不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共有 460 名教师参与交流工作。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完成 111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乡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 475 人。围绕庆祝建党 100 周年,广泛开展城乡联动的文化结对、培训辅导、文艺演出等活动,累计举办 300 余场活动。
。
四是狠抓宣传报道树典型。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我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今年以来,推送各类典型事迹和案例 75 篇,在各类媒体刊登相关信息 503 篇。围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邀请央媒省媒记者走进黄汰村,报道黄汰村依靠特色产业,打造"花果之乡"走出一条繁荣振兴的致富路等。在特色产业、医疗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总结提炼,先后推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发展,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打造"381"工作法、下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三步棋"等典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
篇二:乡村振兴办公室 2022 年度工作总结 根据《20xx 年度 xx 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xx 农工办[20xx]55 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科技扶贫 我局坚持贯彻科技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县域科技扶贫工
作,对全县 28 个贫困村实行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出台《xx 县科技特派员资金管理暨绩效考核办法》(xx 科技经信[20xx]19号),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以奖促升。全年带动贫困户 813 户,带动贫困户增收 228。65 万元,引进新品种 20 个,引进新技术24 项,创办科技扶贫基地 12 个,服务农村合作组织 75 个,举办科技培训 69 次,累计培训 2470 人次。
二、实施科技项目 一是进一步加强涉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古南丰、柏维力、彩枫农林等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林科院合作进一步深化,古南丰黄酒减少沉淀工艺研究项目、柏维力水溶性 c vc 泡腾片的研究与产业化、彩枫农林" " 娜塔莎" " 枫树新品种研究,均取得突破,古南丰、柏维力分别获市科技计划立项。
。
二是指导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宏云制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安徽大学共建黄魁茶病虫害全天候监测站,有效预防了病虫害大规模的发生,并对黄魁茶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 5 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并收购贫困户茶叶。
三、推动科技下乡 一是加强宣传。联合县委宣传部、卫计委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向村民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活动周,组织动力源、国肽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对社会免费开放高企研发平台,并
组织 xx 科普馆对外开放。
二是农技推广。我局连续两年将省支持科技创新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农业农村局,用于共同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截至 20xx 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0。55 万千瓦。全县机械耕整、小麦、水稻机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 99。5%以上,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76。5%。建设 5000 亩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单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