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新思考

时间:2022-10-30 14: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播和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从所属二级学科构成看处于实践的理论方位,从所属二级学科职能看处于教育的理论方位。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视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其价值客观呈现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标实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理论方位;价值呈现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4.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4-0021-06

价值从本质上看是主客体间需要满足与被满足的一种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视野下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旨在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需要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有怎样的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是如何体现的?探讨这些基本理论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认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理论方位

理论方位,即是指一门学科所处的位置及发展的方向。在不同的学科群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占据不同的方位,显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具有不同的学科建设意义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中的综合学科。但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从所属二级学科构成看处于实践的理论方位,从所属二级学科职能看处于教育的理论方位。

1.从所属二级学科构成看,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实践的理论方位

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和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08年发布《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自此,形成整体性研究、完整性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通知》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在一级学科设立之初考虑到各二级学科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及所占据的不同理论方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六个二级学科通过特定的排序形成固定的学科结构以支撑一级学科的发展。应学科发展需要而增设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似应排在六个二级学科的最后,但从这个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上看,从六个学科的内在联系上看,这个学科排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前是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仍处于六个二级学科的末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落脚点。其他五个二级学科“都分别从不同侧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这种具体的研究是不可少的,是进行整体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处于基础方位,该学科通过研究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揭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其他学科的建设发展奠定根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处于历史方位,从时序性上探究不同时期和阶段理论产生、发展的过程,从具体性上探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人物和政党对理论的传播、应用和发展,揭示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具体特点,為其他学科提供历史脉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处于发展方位,其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为其他学科提供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处于借鉴方位,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审视标准,以批评性分析为前提,为其他学科吸收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潮、流派中优秀、正确的理论成果,拓展理论学科视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处于史论结合方位,虽然也处于历史方位,但更多探究理论研究和解析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间的密切关系,为其他学科开展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提供帮助。以上五个二级学科“都从不同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又为这些学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走向实践形态、并得到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实际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处于实践方位,“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上的研究趋向”。该学科主要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唤醒并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掌握群众并带动群众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

2.从所属二级学科职能看,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教育的理论方位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六个二级学科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内涵,其职能方向也有所差别。但整体看来,前五个二级学科共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则处于教育方位,主要用力于研究如何运用“理论”成果“教育”人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学科内涵“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运思和用力的方向在于,研究一以贯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理论和逻辑,揭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为根本和主要的观点、最为基础与普遍的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学科内涵“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重在搜集、查阅、甄别、考证大量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料,加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流派史、国别史、专题史等等,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历史支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两个学科都重在“研究”,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行“理论研究”,前者“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后者“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二者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部分,在追溯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在对文本和基本理论进行总体性把握时展开“研究”,并在面对现实问题予以吸收发展或批判借鉴时发展“理论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该学科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着重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展开研究,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更需要将理论成果传播出去,用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培养人。前五个二级学科都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过程本身进行研究,共同构成了一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当然,这并不否定这些学科中具有教育属性的存在,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教育”显然不是该学科研究的主体。相比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突出的教育属性,“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职能上处于“教育”方位,偏重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教育,致力于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普及和实践运用。同样,六个二级学科间也非泾渭分明,而是存在相互交叉与渗透,虽然“有些偏重于理论,有些偏重于教育”,但都“通过各有侧重的研究,共同服务于一种人才的培养,即兼通理论与教育的人才”。只是其他五个二级学科对“理论”的贡献较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主要用力于研究运用“理论”成果“教育”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价值的客观呈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自身独特优势的发挥满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诉求,在丰富学科内涵、融合相关学科、实现学科目标、提升学科能力等方面呈现出特有的学科价值。

1.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丰富含义,也帮助其丰富学科领域和学科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丰富含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旨在打破原有具体学科间的壁垒,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上的自我认识。其他五个二级学科形成从理论与历史逻辑、国内与国际视野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展开整体性研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宣传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获得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平台的同时,也因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意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曾明文阐述,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旨在通过推进科学研究和理论生产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其他五个学科偏向基础理论的研究,帮助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建设党的思想理论方面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研究,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丰富其内涵中的实践性进而丰富了其学科含义。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其他五个学科,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因素但并非主体,主要还是构成一级学科的理论维度或学术向度。思想政治教育则以其独特的教育性成为一个不可或缺又无可替代的向度,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显得丰富而立体,帮助实现了理论和实践逻辑上的完整。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丰富学术领域。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时,学科自身的研究领域同样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更好地融合也促进新的研究方向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五个学科在整体性发展的要求下加强学术交流也将促进新的学科生长点产生。与其他二级学科一样注重思想方法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了把握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需通过调查、实验等技术性手段或方法展开大量细致持续的研究工作,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集聚了新的学术方法。在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和“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队伍既需要加强对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素养的提高,也同时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于形成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队伍也能够尽到微薄之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丰富学科特点。首先,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理论研究上的整体性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如何促进其他二级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的运用,帮助一级学科突出理论研究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一级学科中的实际应用,帮助一级学科完成研究中理论与实践逻辑的完整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使整个一级学科关于理论原理、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相统一的方法,理论、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理论研究方法得以贯彻使用,帮助一级学科实现研究方法的完整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理论成果具有更加鲜明的服务性。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进而服务于整个社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初衷,而在六个二级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性尤其明显,在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时,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

2.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融合

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关键,六个二级学科需在此要求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具有独特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对一级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专业支撑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融合。专业与学科关系密切但不等同,它们之间本身也存在相互交叉。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一个专业需要一个或几个主要学科知识为主干和支撑,同时融合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得到应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作为主要支撑,但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需要求人们具备综合应对能力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科学三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支撑。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和奋斗的历史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离不开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支撑。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国情作出科学判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支撑,等等。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中,以满足提升人们综合素质能力需要推动各学科得到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研究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融合。六个二级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理论梳理,但学科设立还在于理论传播,而理论不能自动转化为人们的三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规律的研究,促进学科研究内容上知识理论与思想教育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学科,需时刻关注人们思想心理的浮动以加强研究。社会越发展带来的实践问题也越具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加强与其他学科进行整体性研究以回应现实问题的同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式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探索真理的问题,也是一个传播真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真理的深度和广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探索理论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化探索理论的中国化及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基础理论研究,但应用性研究尤其方法研究占据某种核心地位,能够促进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更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队伍建设中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融合。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任,因为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和保证,学科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促进了各二级学科间学科团队的融合。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需回答很多现实问题,可仅靠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完美答疑所有问题,于是问题倒逼理论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尤其是学术团队的融合,用学科间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解决现实问题。其次,研究生教学注重从一级学科的角度对学生展开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相较其他二级学科多,在教学中也促进了各二级学科教师形成导师组形式的教学团队,既促进学术成果及时向教学转化,也促进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接受教育。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研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学术界公认并及时向教学转化,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往往多于对内容的研究,很多教学难点和重点问题得不到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较而言对前沿问题的关注更及时,这将促进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间的交流,因为是团队之间的交流也就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融合。

3.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标实现

学科设置总是以实现某一目标为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推进具体二级学科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理论传播等具体目标实现的同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标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既是理论发展的历史也是实践发展的历史,既是思想传播的历史也是理论教育的历史。除了对马克思主义通史做梳理之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丰富理论研究内容,让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更加饱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历史考察,包括中外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其中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研究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多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阶段传播和教育的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历史进行理论研究,这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阶段史研究。同时,研究透析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包含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文献进行挖掘,包含对思想家、理论家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探索和理论论述的探索,其中有的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某个专题领域或某个专门问题发展的历史。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中,将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其实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宣传与教育的考察。在思想政治教育历史领域和比较领域展开的理论研究都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史、马克思主义专题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得到深入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促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有独特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求六个二级学科共同培养马克思主义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衔接性上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本科阶段设置了专业,能够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研究生生源。虽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独特性,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输送至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时,能够在其所掌握的理论素养和功底下相较顺利地接受培养。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本学科人才的培养上具备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本科层面一直强调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无论是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结构的细化深化,还是研究方向和专业设置的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学科专业人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逐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又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理论传播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其独特的实践维度,通过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师生、武装全党全国人民,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坚持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真理,但要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将理论本身传播出去并具有影响力,需要通过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寻求不同受众的话语系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的契合点,从日常生活中提炼、从网络话语中汲取新的话语,通过感性的话语方式传播理性的价值观念,让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嵌入受众的心灵,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不能硬性灌输给受众,面对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快对传播方式的研究,构建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慕课等多渠道的传播链条。在媒介融合化、数字化的趋势中,保持显性和隐性教育的持续影响,同时有效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和大众传媒促进分众传播的影响,使受众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耳濡目染,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内化。

4.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其独特的教育实践功能满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需要,协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知识教育能力,意识形态引领能力和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这些价值突出体现于马克思中国化研究学科上。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理论认知和教育功能的发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播给受众,协调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普及能力。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其教育是为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需要将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加以普及,用以武装学生和人民群众,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认知和教育功能,体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不同教育方法的运用向受教育者传播科学理论,引导受众能动地掌握理论知识提升认知能力,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能够有效地帮助受众全面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无不时时渗透科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也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认知。在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回答现实问题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理论认同,从而增强理论自信、自觉意识,进而协调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理论知识的普及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自身的导向功能满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意识形态引领的需要,从而协调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掌控和引领能力。高校容易成为各种先进、落后、正确、错误意识形态的汇集地,多种错误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相互交锋消解着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意在促进党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亟需加强对意识形态的引领。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一,主要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思想意识和社会行为进行符合国家或社会需要的引导,对偏离目标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发挥作用。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教育内容,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下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意识形态的掌控和引领。如通过主题报告、理论课教学等加以传授,通过主题式情景或问题式情景让学生加深感知和理解,通过选树鲜活、真实的榜样发挥示范引导力量,通过校园文化的渗透在无形中熏陶思想行为的养成。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自身服务功能的发挥满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科的发展要求,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只有在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时才能体现其生命力和创造力之所在,同时它承担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科使命,承担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任务,需要马克思主义走向生活指导實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服务功能,通过学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够满足客体发展需要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既服务于人们对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又服务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服务于人最终实现了对社会的服务,服务于社会又将促进对人的服务,最终帮助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组织理论宣讲,倾情、倾心、倾力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地传播出去,在解决现实疑问中实现理论的人脑、入耳、人心。通过组织理论研讨、学术争鸣等活动探索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热点难点的办法,通过承担理论研究项目,用决策报告、咨询意见解决人们最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正是在诸如此类的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得以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协调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应用能力。

[责任编辑:张俊华]

推荐访问:政治教育 学科 思考 思想 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