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导语】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以下是©《无@忧考@网》心得体会频道整理的幼儿教育心得体会例文摘选,欢迎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无@忧考@网》。
1.幼儿教育心得体会例文摘选
在幼儿园里每天都演绎着不同版本的小故事,或平凡或琐碎,或喜或悲,但都折射着生活的斑斓色彩。作为幼儿教师,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每天为孩子们忙碌着。肩负使命的我,在工作中不敢有半点松弛和懈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做好幼教工作的编剧,让剧本中的小主人公们享受生活的美好,体验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在幼儿教学中也总结了一些小窍门,在此,和各位教育同仁来分享:
一、恩威并施,把握尺度
教师对“恩”和“威”的尺度由孩子的状况来定。小班孩子刚入园,这时候教师对孩子的“恩”占100��,要全身心的去爱孩子,以母亲的身份让刚刚离开妈妈处于胆怯中的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尽快适应新环境。待入园的孩子渐渐适应园内生活,可以对过于依赖老师的孩子放手,对他们的“恩”降到90��,让他们转移视线,试着和伙伴交流、相处,慢慢融入大集体中。
二、规则意识,日益强化
在幼儿感受爱的同时,也要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小班下学期,刚一开学,就有好多幼儿相继转来,由于他们的加入,班里的一切都被搞得一塌糊涂,上课哭闹,注意力分散,下课乱翻,带的上学期已初步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也不听话,教学秩序一片混乱,令我和搭班的王老师很是头疼。两人静静地反思之后,觉得一味的哄着腻着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得想办法慢慢让孩子有规则意识。首先每节课上课之前,给孩子们讲道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多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在集体面前大力表扬表现好的孩子,开展“看看谁是乖宝宝”、“我最棒”、“好孩子就是我”、“书是我们的好伙伴”等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幼儿抢先争优的积极性,在日益强化的攻势下,慢慢的孩子们树立了规则意识,班里出现互帮互助的好气象,教学秩序一片井然。
三、家园共育,促进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特别注重和家长的交流工作,利用接送时间用心和每位家长有效的进行沟通。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位家长,笑脸相迎,热情周到,让他们感受到我作老师的为孩子的一切在努力,心甘情愿的跟你谈话交流,出谋划策。通过“预约家长”、“家园指南”、“亲子活动”、“家园联谊”等一系列的活动家园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我和家长的不懈努力下,我惊喜的发现,孩子们长大懂事了,语言发展缓慢的孩子开始讲话了,“与世无争”不愿与人交流相处的孩子,开始有了新朋友,慢慢融入集体生活了;毫无规则可言,长期溺爱在家长温暖怀抱的孩子开始学会独立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看到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时不时的让同事们欣赏班里孩子的变化,与家长共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2.幼儿教育心得体会例文摘选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孩子们处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又有一个像姐姐一样的大朋友,这个大朋友还需要他们的“照顾”与“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觉自己长大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此感到又自豪又快乐又满足。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非常喜欢看《西游记》,也对里面的孙悟空十分着迷。刚来园的时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达他是孙悟空,虽然也常学学孙悟空的样子,在他的表述当中有对老师的怀疑,因为他的声音怯怯的。这是他对老师的试探,看老师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们只是很平常地反应,让他自己玩,可能他也就体会不出和老师一起分享这个角色的快乐了。但我们对他的反应是积极的,老师故意做出很惊奇的样子说:“真的吗?你是孙悟空,那太好了!”他的兴趣就来了,一下子精神了,并且还给我们讲孙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讲起来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户外活动的时候,老师做出很害怕的样子,对他说:“你在前面给我们带路吧,我们怕前面有妖怪,你可以保护我们吗?”他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做着孙悟空的样子在前面奔跑着,还时不时地回来招呼我们。老师的思索用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新入园的孩子,我觉得这是每个老师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刚入园的孩子是脆弱的,这是他正式走上社会参与到一个集体当中的第一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他们从最初离开父母怀抱的焦虑与不安全中顺利过渡过来。在新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能让他们在幼儿园感到愉快,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如果老师通过了孩子的考验,取得了他的信任,孩子就会由此变成了一个十分开朗的小朋友。如果想让孩子在幼儿园中感到快乐,我们老师不能忽略孩子向你发出的每一个快乐的.信息,这个信息也许是孩子向你做试探和考验,也是他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自己的试探,发现老师是友好的、可亲的,又是值得信任的;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和谐的。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不快乐吗?
3.幼儿教育心得体会例文摘选
让幼儿带熟悉的玩具、被褥到幼儿园,可以降低分离焦虑的程度。
新生入园,如何帮助孩子缩短“断奶期”,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家长和幼儿园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为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妨试试“幼儿园加、减法”。
“加法”――加强家园联系。利用各种渠道提前建立家园联系,持续不断地打造家园共育。我们幼儿园在完成招生工作后,会利用7月初的第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幼儿园“小脚印”基地含义的介绍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入园的心理准备;请家长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的生活设施、学习环境、安全保护等,为家长利用入学前两个月的时间培养孩子的相关能力与习惯提供指导与建议。在第一次家长会过后,幼儿园会在开学两周与“十一”长假后,继续组织家长会,通过建立家委会,进一步做好家园沟通与联系;通过亲子活动的开展和家长半日活动的开放,让家长在集体环境中观察了解自己孩子。
与此同时,通过暑期家访工作,提前建立教师和孩子的关系。带班教师通过“家校通”等形式与家长联系,确定家访时间与地点。教师亲自登门,在孩子的家里与孩子初步接触,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做好准备,同时也通过与家长交流,初步了解孩子。
在后续的工作中,通过宝宝在线系统、空中电视台、家校通、班级主页、宝宝成长册、“小脚印园刊”等形式,继续加强家园联系。如通过宝宝在线系统让家长实时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通过班级主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与家长可以配合完成的事情;通过宝宝成长册,教师和家长共同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共同了解孩子在家庭与幼儿园的情况。
“减法”――减轻心理负担。孩子刚刚入园时,一般都会哭闹,这属于正常的现象,这一时期家长和孩子都会带有一定的心理负担。让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消除分离焦虑不仅仅要解决孩子的问题,也要解决家长的问题。通过家园联系,让孩子对幼儿园建立了初步的印象,开学初再通过家长陪同入园,进入教室和老师、孩子一起做简单的游戏,一方面有利于孩子和教师之间感情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幼儿对陌生环境的心理恐惧。
与此同时,对于刚入园的孩子,班级里的“两教一保”往往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时我们幼儿园会通过抽调行政人员、教研人员,以及中大班的教师一起进入新生班,保证足够的人手安抚不稳定的幼儿,这样可以通过减少情绪不稳定幼儿的哭闹现象,保证大多数幼儿不受分离焦虑情绪的影响。
针对家长表现出的分离焦虑,适时地做好家长工作,入园的第一个星期,老师用相机把孩子一日生活记录下来,在幼儿园大厅的大屏幕上进行循环播放,并发布在校园网上。经过两周的播放,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也消除他们的顾虑。针对个别家长表现出的较为强烈的分离焦虑,组织家长沙龙、团体心理辅导以及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明白怎样通过消除自己的焦虑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