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心得5篇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心得篇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心得篇2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比脱离共同体更具杀伤力的事情,离群索居或遭到抛弃的恐惧孤单和坐立不安,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意识上出现障碍和紊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认知、生存与价值呈现,只有在具备共同体意识的海面上才能生发并荡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涉个体的生命体验与价值,有助于形塑一个有理性、有情感、有道德、有自信、有价值的个体。
有助于培育公共精神,形成个体理性品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空间中共营美好生活的过程。依托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与规范,成员们在努力营造共善生活中发觉并形成一系列理性的公共精神,包括公正、平等、参与、法治、互助、宽容、合作、信任、廉洁、分享、责任等。这些公共精神的形成,既得益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也会以公共利益的增量方式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最终还会落脚到公民个体成员身上,以健全理性品质和健康人格为基本的风范体现。
有助于生发同胞情感,给予个体心灵归属。任何成员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冷漠疏远的社会中,而理性又无法完全提供情感上的需求。唯有在情感充沛的基础上,成员相互间才会有亲和力,才更愿意接近彼此,相信彼此为情同手足的同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不仅会形成理性的公共精神,还会生发友爱、关心、同情等同胞情感,这些情感在给予个体精神慰藉和心灵归属的同时,也提供了长远乐观的前景预期与归宿。
有助于提供道德规范,提升个体生活体验。共同体意识可以提供成员彼此间相处的良善秩序,也为个体提供了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无论是理性的公共精神,还是感性的同胞情感,都容易为大家所接纳和偏爱。就如白居易所言,“以心度心,以身观身”,共同体意识可以促成共鸣性的良知和善意动机,进而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慢慢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规范体系。这些道德规范对丑恶能够形成一定的约束与规制,消解歧视、偏见等不愉快的生活体验,进而提升个体生活的品质。
有助于形成自信心理,促进个体积极行动。作为一个成员,当其所处的共同体在灿烂悠久的文明基础上能够团结凝聚、能够富强独立时,其自身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油然而生。当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信并不等同于盲目自负,而在于寻求积极的自强行动,努力学习并进步。正是源于各族同胞的进步努力和能动维护意愿,才形成了多元之和与一体之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为个体提供自信行动的根基。
有助于自我全面发展,实现个体人生价值。个体的人生价值虽由自己能动创造,但最终还是由共同体提供机会、由对他者和社会的贡献来获得评判。也就是说,自我人生的价值意义构建,是由整个共同体作为参考系并由共同体意识加以支撑。宽泛地说,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是成员间相互接触联系、创造机会与价值意义的过程,也就是促进自我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个体获得的各种知识经验、秉持的各种共善性的价值信念、创造的各种价值贡献,都需要在共同体中才能完成和体现。
综上所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既与整体的规范尊严相关,又与个体的德性修养相连;既关乎整体的命运走向,也涉及个体的生命价值。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结果。唯有参与铸牢过程、巩固铸牢效果,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促成小我和大我的自觉自立、自爱自尊、自主自律和自强自信,最终实现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心得篇3
激活共同富裕组织“引擎”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组织部门应立足组织职责,汇聚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优势,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逐步迈向共同富裕激活组织“引擎”。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战斗“铁军”。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要强化源头储备,拓宽来源、优化结构、精准分类,以民意为标尺、以实绩为导向,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考察识别干部,不仅要坚持从推动共同富裕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也要精选出善抓乡村振兴、攻坚经验丰富的干部队伍到推动共同富裕一线,双向发力,助力共同富裕。要注重实践磨砺,通过“上派外派下派”等方式到上级部门跟班学习,到先进地区汲取经验,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拓宽视野,提升治理能力。要强化鼓励激励,把推动共同富裕实绩纳入一线干部考核体系,以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的方式,激励干部在共同富裕一线担当作为。
坚持基层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党建引领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阵地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共享,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融合,搭建共建共享连心桥,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切实将党组织的组织力转化为推动共同富裕的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表彰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激励党员干部切实扛起共同富裕的使命和责任,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党员与群众间的纽带桥梁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带领人民群众创业致富,把党和国家共同富裕伟大事业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集聚战斗“强力”。迈向共同富裕,人才是关键力量,必须要紧抓人才“第一资源”。加强纵向发力,一抓“聚才”,想方设法集聚和培养乡土人才、技能人才、科技人才等各类人才,着力锻造一支规模、类别、层次与共同富裕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二促“育才”,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设立人才专项资金、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在产业技术扶持、人才载体平台搭建等方面提供强劲支撑,大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三重“留才”,加大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健康医疗等人才服务保障,暖心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形成“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下”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推进横向助攻,有条件的地区,可常态化地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定向开展跨域对口帮扶,加大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共同协作格局,为推动共同富裕赋能蓄力。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心得篇4
筑牢防疫关,要坚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四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采取阻断措施,会使疫情免于大规模扩散。通过“早诊断、早隔离”,能科学精准处置疫情,高效运用有限的防疫资源,合理调度宝贵的人力资源。
筑牢防疫关,要坚持守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社会“防线”。在境外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外防输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扎牢关口篱笆,严防外部疫情输入带来“破窗效应”。各部门、各环节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形成一道道严密的“防线”,才能限度地降低疫情风险。
筑牢防疫关,要千方百计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也是后勤保障战。经历两年多的抗疫,不少地方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对政府部门而言,要统筹好疫情防控不减压与人民群众过安全放心年的关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及时解决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把刚性规定与柔性执法结合起来。对于居民群众来说,要理解、支持、配合相关防疫规定,群防群控是我们的优势,更是我们的保障。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心得篇5
病毒无国籍,疫情无国界。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守望相助、携手应对。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日益成为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以邻为壑、隔岸观火没有出路,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只有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战疫全过程,通力合作、团结一心,才能战胜病毒、战胜疫情。
在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中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疫情发生后,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迅速启动国家应急响应,坚决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全力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尽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围,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对湖北实施全面严格管控,用巨大的代价,为世界战疫争取了时间。当前,疫情在多国多点发生,形势十分复杂,需要世界各国毫不动摇地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勇担疫情防控责任,在内防扩散、外防输出方面花力气、下功夫,努力做到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中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是对疫情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结果,但要注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绝不是要独善其身,仍需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其中。一方面是要突出抓重点、抓细节,狠抓机场、车站卡口管控,严格实行入境人员闭环管控,狠抓社区排查,继续坚持人员进出的严管严控标准,牢牢守好社区防线;另一方面,要科学有序加快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加大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力度,竭力为全球战疫提供物资保障。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一些率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同样会经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阶段,在这个时候需要各国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应对挑战,切莫因防控形势的积极变化就产生“隔岸观火”的错误念头。
在交流互鉴、慷慨援助中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大同,和合共生”,这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疫情发生后,中国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及时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第一时间与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有关防疫技术方案,与多个国家开展了技术交流,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同时,秉持国际主义精神,克服自身物资紧张困难,向多国捐赠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目前已经向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以及80多个国家提供援助。“同病相怜,同忧相救。”面对疫情,世界各国需要牢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信息交流、疫苗研发、医疗救治、物资供应等各方面精诚合作、互帮互助,一起守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人类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100多个国家的局面,需要世界各国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贯穿战“疫”全过程,携手共筑捍卫生命健康安全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