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策划方案 > 正文

空姐大赛策划方案(2022年)

时间:2022-07-16 08: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姐大赛策划方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

空姐大赛策划方案(2022年)

 

 空姐大赛策划方案 第一、赛事概况 一、背景: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660 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就业与择业紧密关联。 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对国际社会深层次交流的推进,国内民航空乘人员需求较大。 由于各航空公司不断购置新飞机,空姐本身却因为到龄停飞等多种原因而流失,造成空乘人员的供求缺口越来越大。2011 年,国内民航空乘缺口已达数千人。 中国内地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将以 13 % 左右的平均速度增长。未来 20 年中国将需要 2400 架新飞机。目前国际民航平均的人机比是 100:1,而我国民航业这一比例为200:1。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航空人才都将处于短缺状态。 3、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彰显从业需求前景。 “十二五”期间,民航全行业的投资规模将在 1.5 万亿元以上;运输机场的数量将达到 220 个以上;机队规模将由现在的 2600 多架上升为 4500 架以上,特别是通用航空飞机数量会有较大增加。 今年低空空域开放试点将扩大到内蒙古东部、辽宁、广西、湖南、湖北等多个省区,争取到 2015 年全国低空全面开放。未来五年通用航空将迎来井喷式增长。 4、空乘人员国际需求增加。 近几年,随着国内民航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进驻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为了提高自己在中国航空运输的竞争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渐扩招中国籍乘务员。外国航空公司的加入给中国民航业应用型人才特别是空中乘务员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将我国航空业推向了国际化,对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

 机遇和帮助。 二、项目: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航强国战略和民航十二五规划,配合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实施,进一步促进中国民航行业文化建设,搭建国际空乘人力资源和专业技能交流平台,寻求空乘职业文化有效传播途径,造就航空运输企业形象展示新舞台,为民航选拔人才拓展新渠道,为大学生就业、择业提供新平台,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国家教育部主管)发起并承办,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民航局等单位指导,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国家民航局主管)、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国就业促进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主办,中国联合国协会(国家外交部主管)、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文化部主管)中国服饰文化促进会(国家文化部主管)等数十家单位联合主办“爱在蓝天——首届(2011)国际空姐推介大赛”活动。 1、主

 题:放飞青春梦想

 展现智慧人生 2、宗

 旨:1)、助推中国民航强国战略,促进中国民航行业文化建设; 2)、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选拔推荐优秀空乘人才; 3)、展示中国传统礼仪风彩,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4)、播撒爱心引导公益全民参与,宣传千年目标人类福祉计划。 3、大赛特色 1)、选拔对象范围广泛 承办单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在教育系统尤其是大学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由承办单位在全国 1500 余所国家计划内本专科大学范畴内进行人员遴选,重点选拔对象放在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礼仪、文秘、空乘专业学生。承办单位在策划项目前期进行了 150 所高校的调查,对本项目的支持率为 100%,调查结果对我们的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实施基础。 2)、严把推介人员质量关,力争向各用人航空公司推介最优秀的人才 在推介过程中,除了按照各航空公司选拔空乘人才的通用标准外,还邀请权威心理专家对参与遴选对象予以心理素质测试把关;联合中国联合国协会,邀请外事专家,对参与遴选对象予以国际礼仪与语言素质测试把关;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举办专场绿色航空知识问答、中国传统礼仪展示等活动,增强选拔对象的航空知识了解和热爱,同时

 还举办扶贫、孤儿院、敬老院爱心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参与,增强选手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奉献精神。 3)、通过大赛活动,宣传民航文化,展示各参与航空公司风采,彰显航空公司社会责任感 活动将根据各航空公司的要求和人员属地招聘特点,安排专场招聘。专场招聘的宣传全部使用该航空公司的形象和理念。同时对各参与的航空公司,活动将全程安排形象宣传。 4)、为航空公司节省招聘成本 举办活动的场地、宣传、组织联络、餐饮、差旅等各项费用,全部由承办单位承担,参与航空公司不承担任何费用,航空公司既拥有优秀备选对象,又节省经费支出。 5)、坚持项目公益属性,不收取报名费,不增加学生经济负担。 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为企业对活动的赞助支持。 6)、引进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效率海选 在学校按照报名条件统一安排报名前提下,由承办单位联合中国联通公司采用专家远程视频初选,既提升效率,也节省成本。 7)、统筹安排,争取完成 5000 人就业安置 参与学生在申报时填写志愿,在空乘落选后,优秀学生还将参照其就业志愿,由承办单位推介到地勤、高铁、500 强及各行业的优秀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影视文化公司和高端服务处所就业。 8)、严把操作过程关,杜绝潜规则 承办单位将在中国航协设立专门监督举报电话,同时在活动官方网站设置“黑名单”,对举报的任何违规行为(包括不符合标准的人情推荐、收钱推荐)等各种潜规则行为予以核查,并严肃处理,坚决杜绝一切潜规则。 9)、赛事活动是各航空公司人才招聘环节的有效补充,活动安排重点是为参与的航空公司提供优秀备选学生生源,供各航空公司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直接选拔,最终的选拔权由各参与航空公司掌握,另外为各参与航空公司提供一个免费宣传自己的平台和机会。

 2011 年 3 月 31 日,中国航协与赛事组委会召开了各航空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大赛咨询会。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山航、川航等与会代表一致肯定中国航协和大赛组委会关于大赛的运作方案,表示赞成参加并积极支持大赛活动。 10)、活动开创一个国际空乘人员选拔的平台。 国外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活动平台选拔中国优秀学生进入空乘队伍,中国航空公司也可以通过活动平台选拔外籍学生进入空乘队伍。 4、大赛定位 (1)、中国富有独创性、代表性空乘职业选拔推介赛事; (2)、中国最具品牌美誉度和公信力的职业选拔推介赛事; (3)、中国最具社会和媒体影响力的职业选拔推介赛事; (4)、中国规模最宏大、操作最规范科学、制作最专业化的职业选拔推介赛事。

  5、组织机构

 (一)、相关单位 ◆指导单位: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民航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 ◆主办单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就业促进会。 ◆承办单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协办单位:中国联合国协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服饰文化促进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战略合作伙伴:联合国社经理事 1 类咨商—国际信息发展组织 ◆支持单位: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航空公司

  上海航空公司

 四川航空公司

  深圳航空公司 首都航空公司

  厦门航空公司 山东航空公司

  天津航空公司 河北航空公司

  奥凯航空公司 吉祥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公司 成都航空公司

  新加坡航空公司等

 中国航空博物馆 (二)组委会成员 ◆名誉主席: ◆总顾问: ◆顾问: ◆主席: ◆副主席: ◆总策划: ◆秘书长: ◆常务副秘书长: ◆执行秘书长: ◆副秘书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操作执行。办公室第一主任由郝玉萍兼任,办公室主任由闵正道兼任。 ◆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主要由主办、承办单位和航空公司人力资源、客舱部门负责人员和相关专家构成,主要是在每个环节进行选手审评。评审委员会独立行使选手审评权利。专场选拔由参与航空公司专门组织专场评委。 6、媒体支持单位

 ◆通讯社合作:

 新华社、中新社 ◆电视合作媒体: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卫视) ◆平面合作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大公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瑞丽杂志、中国商界领袖杂志、中国民航杂志、中国新闻周、南都周刊、中国民航报等各行业报、南方都市报等各省市自治区都市报等 ◆网络合作媒体: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新网、中青网、央视网、中国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TOM 网等 ◆广播合作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台等 ◆无线合作媒体: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7、大赛价值分析 传播效果:本次大赛预计有效受众将高达 10 亿人次。 1)、电视媒体 10 家以上,预计受众人群将高达 3.5 亿人次; ◆ 凤凰卫视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1 亿人次 ◆ 各省卫星电视台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1 亿人次 ◆ 地方电视台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1.5 亿人次 2)、平面媒体 100 家以上,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5000 万人次; ◆ 报纸媒体 70 家, 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4000 万人次 ◆ 杂志媒体 30 家, 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1000 万人次 3)、电台媒体 20 家以上,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2 亿人次;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1.5 亿人次 ◆地方广播电台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5000 万人次 4)、网络媒体 10 家,预计有效受众人群将高达 4 亿人次。 大赛媒体价值分析 商业活动价值:超过 6900 万元人民币。 1)、媒体广告宣传价值 4100 万元人民币;

 ◆ 电视:2000 万元人民币 ◆ 报纸:300 万元人民币

  ◆ 杂志:100 万元人民币 ◆广播:100 万元人民币

  ◆ 网络:1600 万元人民币 2)、大赛决赛现场广告:1000 万元人民币; 3)、准空姐商业活动价值预计 800~1000 万元人民币; 4)、大赛冠军形象代言费 500~600 万元人民币; 5)、大赛前三名选手活动出场费(6 次活动)50—100 万元人民币; 6)、决赛选手为冠名企业进行两场公关形象演出活动出场费 100 万元人民币。 大赛活动影响 作为一项全国性的空姐职业推介大赛,在全国率先将扩大就业引入到大型赛事活动中,具有极高的公众及媒体关注度,几百家媒体的高强度、全方位的立体参与,为企业品牌提供了一个极大的公关活动的舞台。与这一盛会合作必将对企业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 第二、赛程安排和主要活动 一、大赛筹备,成立筹委会,2011 年 1 月 1 日赛事开始筹备,成立筹委会。 二、新闻发布会 1、时间:2011 年 4 月 24 日,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2、参加人员 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志,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北京军区原司令员刘玉堤,全国妇联巡视员张平,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副巡视员银玉清。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 300 多家媒体参加会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南昌理工学院等大学代表以及新加坡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中国联合航空公司、吉祥航空公司、中国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外商投资协会、北京大唐辉煌影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代表共 800 多人参加了会议。

 新华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广东卫视、山东卫视及香港、澳门等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凤凰网、北青网、新民网、光明网、网易_新闻、中国大学生信息网、中国青年报、搜狐资讯、人民品牌网、瑞丽女性网、中国广播网、和讯网、TOM网、腾讯网、人民网、雅虎网、土豆网、六间房网、酷 6 网、新浪网、中国新闻网、央视网、大旗网、千龙网、第一视频网、乐视网、优酷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全国数百家媒体。 三、宣传、推广、招商 ◆2011 年 4 月 24 日起,启动仪式后,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招商; ◆在中国,空姐是很多女孩梦寐以求的职业理想,集美丽、大方、高雅、端庄于一身,影响着所有年轻女孩。 ◆此次空姐推介大赛与以往的选美、选秀等大赛不同,在展示选手们的“真、善、美”及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外,更是为了积极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帮助大学生就业、择业,构建民航强国战略,传播民航文化,为我们民航“十二五”的大发展提供空乘人才保障。 ◆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空姐选拔推介就业大赛,服务对象是全国所有的符合一定条件的年轻女孩和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机场等,因此活动涉及面必须具有广泛性。 ◆各分赛区承办单位要整合当地媒体资源,投放一定宣传经费,力争本地的信息推广最大化,从而动员符合参赛条件的选手积极参与,同时提升社会公众对赛事的关注度,这也是提高大赛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 ◆为了实现活动的四个统一即(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步调、统一形象、统一效果),必须保证在分赛区的所有媒体宣传与印刷宣传资料上及所有活动中统一标注“爱在蓝天--2011 首届国际空姐推介大赛”;各类印刷品、宣传品必须按照大赛组委会统一要求严格执行,要充分做好宣传和推广。 ◆聘请社会名人或演艺明星为大赛形象大使,担任大赛的各项宣传推广工作。 ◆大赛官方网站: 是本次大赛的公众宣传平台,是大赛组委会和各分赛区组委会自身的媒体,也是赛事活动全国一体化、现代化的一个物象化象征。 ◆充分利用这个网站为全国各分赛区和全国总决赛做好服务工作,要自觉运用网站来把分赛区赛事和全国赛事活动有机的联结起来,群策群力办好和利用好大赛官方网站。

 ◆建议: ①在受众面广、年青人喜闻乐见的媒体投放部分硬性广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