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正文

2024年度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进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时间:2023-12-25 20:3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度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进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4年度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进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推荐】

关于D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基,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具体路径主要靠D建引领。今年以来,我区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D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乡村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探索乡村治理有效机制,深入实施D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着力构建“资源在网格整合、政策在网格贯通、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实现、民情在网格应答”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经过前期赴“红网连心”行动试点村,组织座谈、实地走访、查阅资料、逐一访谈等调研活动,全面了解“红网连心”行动在我区乡村治理工作中的作用,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背景及意义

  党的20D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D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基层治理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深入推进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源,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底,区委组织部赴村开展调研,对如何精准定义D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精准科学划分网格、明确职责任务、整合资源力量、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在村先行试点,逐步铺开。今年我们聚焦乡村治理之痛,着力打造D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样板”,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市委组织部、各镇街等相关单位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印发《区D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实施方案》,并将D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作为年度区委书记抓基层D建项目予以推进。3月在村召开全区D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试点工作会议,全区“红网连心”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5月将“红网连心”行动实施方案提交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
通过在10个镇街选取50个试点村从网格划分、网格员选聘、网格运行机制、分类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
9月召开书记项目推进会,全面总结“红网连心”行动工作经验,并在全区推广落实。

  二、主要做法

  在推动D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过程中,我们坚持先行先试,始终注重强化党对乡村网格治理工作的领导,着力破解村组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力量不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不高、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领导作用,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一)完善网格体系,细分基层治理“责任田”。坚持“D建+网格”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划分网格,不断织密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搭建起网格化治理的底层框架。科学划分网格。借鉴以往网格划分经验,按照“方便群众、规模适度、无缝覆盖、便于服务、有利治理”的原则,结合各村地域、人口、服务半径等情况,一般以自然村民小组或新建农房改善点小区楼栋为单元划分网格,每个网格覆盖50—100户,在街道、镇安置小区较为集中的区域按照楼栋为单元划分,网格内建立“十联户”机制,织密织牢网格治理单元,让有事就找网格员成为群众共识,截至目前,全区共划分网格20个。建强网格组织。强化党对网格化治理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网格党组织建设,注重选拔优秀党员、无职党员担任网格员,推动党员干部联网格,普通党员联群众,构建“镇街党(工)委+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网格员”的村党组织体系,全面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民情收集、社会保障、矛盾调处、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构建责任链条。将D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网格化治理工作纳入镇街党(工)委D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作为基层党委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完善“区统筹、镇推进、村实施”的责任体系,由区级层面统筹相关资源,抓指导、抓调度、抓培训;
镇街层面结合本区域实际,细化推进措施,镇街干部包村落实;
村级层面原则上在现有村民小组的基础上,构建“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治理体系。

  (二)凝聚网格力量,集结基层治理“排头兵”。网格员是开展网格化治理的核心力量。坚持选优育强网格员队伍,积极推动资源力量向网格集聚,构建条块协同、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选好网格员队伍。注重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全面落实“定格、定人、定职、定责”措施,择优选聘20万名志愿网格员,其中包括20名村“两委”干部、20名村民小组长、20名村后备干部、20名“五老”人员(村民代表)、20名致富带头人、20名返乡大学生等群体。按照“一名包联干部、一名网格长、若干名网格员”的方式组建管理服务队伍,实行“层级负责”包干联户机制,包联干部联系网格、网格长联系网格员、网格员联系群众,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让有事就找网格员成为群众共识。发挥网格员作用。通过主动领岗、组织定岗、公示明岗、考核评岗的方式,推动网格员在参与乡村网格化治理中模范带头、示范引领,做实做细网格内入户走访、民情收集、政策宣传、代办服务、和谐治理等工作。网格内建立“三色”走访和“五必访、五必到、五必清”机制,让群众时时看到党员、处处找到组织。把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放到网格化治理中锻炼考察,引导其在网格化治理中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激励网格员履职。实行网格员量化积分考核管理制度,对网格员的工作参与度、任务完成度、群众满意度等设置积分考核指标,建立“积分兑换+评比表彰”双重激励制度,镇村根据网格员积分情况,评选一批星级网格、“最美”网格员,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优先安排村内公益岗位、优先吸收入党、优先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培养、优先评选为“最美家庭”“五星党员户”“好婆婆”“好儿媳”,激励网格员队伍履职尽责、发挥作用。村通过每月评选优秀网格员,并赋予小红旗的方式,在村部公示网格员月度工作成绩,年底根据网格员得红旗数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激发网格员工作积极性。

  (三)优化网格机制,延伸基层治理“全触角”。将“人、地、物、情、事”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构建“一网统筹、一网办理、一网服务”工作模式,确保信息收集快速详实、矛盾排查及时准确、民生服务高质高效。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推进乡村网格化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职能部门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镇街加大经费统筹使用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鼓励安排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乡村治理、激励网格员,为推进网格化治理提供保障。镇投入100万元在村五组打造“红网连心”服务站,便于网格员开展工作,提升网格员服务效率。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扎实开展进基层“四聚四促”活动,建立健全结对区直部门、镇街干部、“三官一律”下沉网格的常态化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社情民意熟”优势,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和各类信息收集上报工作,合力解决治理隐患和群众诉求,把网格“办小事、报大事”和部门“解难事、办实事”结合起来。村村干部感慨,“红网连心”是为群众办好事的,村干部在村部便会接到网格员反映群众的各类问题,接到网格员上报的信息后,村干部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解决,群众反响很好。健全闭环处理机制。深化网格服务,全面推行每日走访巡查、每周总结分析、每月汇总研判等工作机制,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便民代办点,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构建“群众线上上传问题—网格长下派任务—网格员线下处置—居民评价反馈”工作流程,对网格难以解决的复杂事项,启动“网格吹哨、镇街报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村级层面处理政策咨询、邻里矛盾等问题900余个,镇街层面处理道路维修、垃圾清理等问题20余个,区级层面处理历史遗留、医保报销等问题20个。

  四、取得的成效

  “红网连心”行动经过阶段性工作实践,进一步激活了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以小网格撬动了大治理,将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触角覆盖到农村每一个区域,推动了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管理的群体更多元。通过科学的运行体系、有效的选聘模式和完善的网格体系,积极吸纳多个群体加入网格员队伍,实现管理多元化,网格员来源更加广泛,每个网格都有一名网格员负责日常工作,能够实现村庄治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切实做到网格管理精准化、服务精细化,改变了以往村民办事来回跑、信息流通不及时的局面。同时,也分担了村干部身上的担子,让村干部更有精力考虑发展村集体经济、服务群众等工作,村村干部感慨现在网格员延长了自己的手臂,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更高了,村情民意掌握更多了,乡村治理效能更加高效。

  (二)治理的机制更科学。通过实施“红网连心”行动,网格员将网格内的情况第一时间有效反馈到村里,更深层次了解群众的需求,掌握一线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三色”群众中的“红色户”,易发多发频发的各类社会问题,通过网格员的日常关心关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发生。村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一户孤寡老人因为患有高血压,近期没能抽出时间去药店购买降压药,导致身体一直不舒服,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帮助其购药,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网格化治理把矛盾化解在网格内、把隐患排除在网格中,能促使各项工作推进的效率更高和处理的方式更好,很多工作都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有效促进基层社会稳定。

  (三)党群的关系更密切。村级党组织发挥好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乡村治理痛点难点堵点,网格员坚持常态走访,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红网连心”的标识标语在基层随处可见,群众逐渐了解到“红网连心”是党组织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一个载体,更加愿意相信网格员,主动向网格员反映问题、报告情况。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展示各网格内涌现的好人好事等先进事迹,在D建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通过每周公布网格内涌现出的典型事迹,造浓工作氛围。

  五、存在的问题

  从前期赴“红网连心”试点村调研情况来看,D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在组织设置、制度支撑、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村干部创新意识不够突出。村干部在“红网连心”行动中起着关键支撑作用,部分村干部对乡村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困难、工作方向未深入调查研究,习惯于“老办法”“旧思维”,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敢闯敢干的勇气,习惯于按部就班,不会不敢不想创新突破,导致乡村治理成效还未实现最大化。

  (二)参与乡村治理不够主动。从村干部层面看,由于村级事务繁杂、群众要求高,导致村干部压力较大,加上精力有限,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短板弱项;
从群众层面看,部分群众对网格员的入户走访、电话寻访、信息采集等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认为乡村治理和自己无关。

  (三)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虽然建立了“积分兑换+评比表彰”双重激励制度,但网格员面临着身份困境,网格员作为一个村乡村治理的前沿力量,在政策宣传、矛盾化解、信息采集等方面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但缺乏相应的权利和待遇,政治上没有明确的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六、对策建议

  乡村是国家的最基层,是百姓生活的家园。做好乡村治理工作,对于巩固国家基层政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意义重大。乡村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答好乡村治理“这道题”,必须立足新起点、分析新形势、开辟新局面,着力强化D建引领、配强网格力量、整合资源力量、优化体制机制,奋力实现乡村善治。

  (一)坚持D建引领,推动形成乡村治理“强大合力”。***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乡村网格治理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只有将D建引领贯彻到乡村治理全过程,不断夯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才能保证乡村治理方向不偏、靶心不变。从“红网连心”实践来看,凡是党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党员作用发挥明显,乡村治理成效往往比较明显。要着力构建乡村网格治理责任体系,健全“行政村党支部(总支)—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持续落实“网格吹哨,镇街报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全面统筹网格内各项工作,压实网格党员责任,切实强化党组织对网格内的组织力、领导力和号召力,绘就乡村治理最大“同心圆”。

  (二)培优治理人才,全面释放乡村治理“不竭动能”。乡村治理,关键在人,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为乡村善治提供强大动能。动员鼓励村干部参与在职学历提升计划,推进村干部学历“8090”计划;
鼓励本村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在外乡贤等群体报考村干部任职资格认证,激发村级后备力量“一池春水”。持续深化村干部“双专”建设,定期举办抓D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推行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坚持“小班制+特色化”个性定制培训,不断提升村干部为民服务参与乡村治理的综合能力,从源头上提高网格员的综合素能。激发网格员群体工作积极性,通过“积分制”和“清单制”等工作方法,将网格员工作的成果变为可直观的感受,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优先发展入党、及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网格员走访工作积极性,为村级善治提供人才支撑。

  (三)着力解决难题,奋力营造乡村治理“良好氛围”。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治理效能的唯一标准。推行网格化治理,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帮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和凝聚群众的能力,充分发挥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和动能,注重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广播、公示栏、广播等平台,加大网格化治理工作进展及成效的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对网格化治理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建立完善网格议事协调制度,搭建群众便捷议事平台,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等,为村民说问题、提建议、讲政策提供平台,让村民更好地配合治理工作并主动加入其中,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村坚持网格员“逢三说事”,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6个,村民一致评价共产党员好。村通过网格内解决群众意见诉求,化解邻里矛盾,村民的矛盾纠纷比往年大幅减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发展集体经济,全力夯实乡村治理“坚实根基”。产业旺、乡村兴、治理优,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级党组织号召力就会增强,有利于推进乡村治理;
反之,村集体薄弱,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在群众的心中地位便会下降,出现“讲话没人理、做事没人应、服务没人问”的窘境,从而影响乡村治理成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在党,要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构建“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新型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村集体创办、参股农业生产经营、劳务合作、营销服务等企业,分类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问题清单,因村施策、多元发展、分类推进,支持基础薄弱的村发展“飞地经济”、资产经营、餐饮娱乐等实体经济,实现“一村一策”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构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努力为推动乡村治理奠定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