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讲稿:深刻领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决定性意义,供大家参考。
党课讲稿:深刻领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决定性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其中,对于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必须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自觉认识、深刻理解。
一、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上严峻考验的客观需要 纵观百年党史,真正的领导核心都是我们党在应对重大危机与挑战的过程中产生的,严峻复杂的形势、亟待解决的难题、宏伟光荣的使命,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明确思路、汇集共识、凝聚力量,以力挽狂澜、化危为机,通过艰巨卓绝的努力开创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对于核心的必要性,恩格斯曾以在风高浪急之大海上的航行作过形象比喻,他认为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是需要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
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这一观点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得到了充分印证。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伟大革命事业,但是由于教条主义与机会主义等的影响,革命道路的探索艰辛波折,直到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同志同样是由时势造就的伟大历史人物。“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逐渐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息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中牢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人关键时期,整体形势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问题多、挑战大、阻力强,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凝聚共识、整合力量、明确思路,带领全党和全国
人民共克时艰、再创辉煌。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我们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邓小平同志所讲的,“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何以反复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
二、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贯彻落实的客观需要 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高度统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突出制度建设,注重改革关联性和耦合性,真枪真刀推进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然而,对于新时代推动全面化改革开
放来说,形成明确的思路布固然重要,有效的贯彻落实更为必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贯彻落实上,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要防止“改革与我无关,开放离我很远”的错误认识,切忌等待观望、裹足不前或自我陶醉、自我满足。他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仍有个别地方和少数党员干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十分严重:有的立场不稳、丧失原则,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立场摇、态度暧昧,没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的自以为是、胡言乱语,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公开发表同党中央精神相违背的意见,对党中央大政方针说一道四;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贯彻党的决议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耍小聪明、搞小动作;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向党中央“打埋伏”;有的自作主张、瞒天过海,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致使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贯彻执行中变形走样、落不了地;有的狂妄自大、阳奉阴违,把自已主政或分管的地方和部门当成“独立王国”“私人领地”;有的野心膨胀、权欲熏心,在党内培植个人势力,搞各种非组织活动………凡此种种,都是“四个意识”淡化、无视党中央权威的表现。
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自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新时代,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要义和具体体现。只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才能有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路线图顺利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梦圆。
三、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 《决议》高度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高度评价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作出的卓越历史贡献,高度评价了习近平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自信笃定的政治意志力、高瞻远瞩的全局掌控力、坚韧无畏的变革创造力、大气厚重的凝聚感召力,这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与有力证明。在理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
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实践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际社会对于习近平同志所展现出的这种领导核心能力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的领导力前所未有”,是“中国新一轮革新的中心人物”,“将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的全球领袖”。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凭朴实、随和、亲切而又坚毅的领袖风格,以其宽广的全球视野、博大的天下情怀、饱满的正向能量,在中国和世界政治舞台树起了独特的领袖品牌,不仅赢得了广泛赞许、赢取了亿万民心,而且唤醒了万众期待、凝聚了磅礴力量。所有这些都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是赢得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爱戴的人民领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
不畏风高浪急,唯有砥柱中流。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统筹两个大局,成就伟大事业,凝聚举国之力,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面对惊涛骇浪,我们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四、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并不意味着无限权力、任性决策,而是意味着无限责任、无尽担当,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把个人命运与党、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责任担当的问题,反复强调要有使命意识、担当精神。2012 年 11 月,刚刚就任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就明确表示:“实现中华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2013 年 6 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不是敢于担当。”2017 年 2 月,在中央军委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坦言:“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对我来说就是责
任,我要用毕生精力和全部生命来回报党和人民的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万死不辞。”2018 年 3 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列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2019 年 3 月,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已。” 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充分展现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方向性问题面前,他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人民福祉等大是大非问题,他立场坚定、毫不犹豫;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他既高膽远瞩又脚踏实地,既把握全局又直击要害,既果敢决断又大气稳健;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他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变革善于创造,目光远大、思路开阔,无私无畏、坚忍不拔,勇于除旧布新、追求持续超越。
2013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重走“进京赶考”之路。他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2021 年 7 月,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
记庄严宣告:“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砥砺当下,“赶考”是面对风云考验,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党同志要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伟大号召,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