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四个历史时期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史四个历史时期5篇
【篇一】党史四个历史时期
杜甫生平的四个时期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二、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但都未成功。于是他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此期间,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 三、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在这段时间,他感受到了人民的痛苦,写下了不朽诗篇。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 四、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篇二】党史四个历史时期
第一部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 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至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告终。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共领导下以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并进行土地革命的战争。至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1937年 9月,南京政府通过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也称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面对外侮,中国人民团结作战,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又分为和谈阶段,战争阶段。一般以1949年9月底人民解放军各部解放了全国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为标志。 三、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1)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也称土地改革时期,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未完成的任务,新中国成立,推翻三座大山,所以这段时期亦称新民主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底)为完成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进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探索时期(1956——1966年前)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的开端,接下来的探索道路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探索时期特指中共八大到文革前的时期。 (4)文革时期(1966—1976)1966年由于毛泽东对当时国情的的错误估计,开始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文革开始,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结束了这场内乱,文革结束。 (5)社会主义建设的徘徊时期(1976—1978)文革后,党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至今)也称改革开放时期;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中国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二部分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一般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部分 一、世界古代史(三四百万年前—约公元15世纪)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世界近代史 (16世纪前后—20世纪初)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三、世界现代史 (20世纪初—至今)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般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篇三】党史四个历史时期
中西历史时期对照表
中国历史 西方历史
夏朝(启)2100—1600BC
1600BC
2500BC
基克拉迪文明
古
希
腊
商朝
1300BC
1500BC
前12世纪
?克里特与迈锡尼文明
殷
1027BC
一说前11-前9世纪
前8世纪
特洛亚战争
氏族制度解体,家长奴隶制
荷马时代
1000BC
周朝
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分封制、宗法制)
770BC
前1000-前800年始建城
([家长制公社)
古
罗
马
前7世纪
生产奴隶制,斯巴达、雅典最重要
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
氏族社会解体国家形成
前754-3始建国
前578塞维·图里乌改革
王
政
时
代
东周
春秋
(春秋末年老子与孔子的儒家)战国初期的百家争鸣)
476BC
梭伦改革前594
500BC
前509
前5世纪
?伯里克利时代
城邦鼎盛
前450《十二铜表法》
共和时期
战国
256BC
前431-404
伯罗奔尼撒战争
衰落
前334
马其顿亚里山大东征
希
腊
化
时
期
前146年
希腊从马其顿附庸并入罗马(成为行省)
秦朝(中央集权,郡县制
222BC
楚汉战争
206BC
汉朝
西汉(天人合一)
202BC-
8年
前30年
埃及托勒密王朝被罗马征服
公元1年
前27年
1世纪中
奥古斯都建立元首制
基督教兴起
帝国时期
新莽
25年
2世纪
《圣经》成文
东汉
220
313年
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
三国
280
晋
西晋265—316
304
十六国
—439
317
392年
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东晋
420
395年
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500年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亡)
南朝(-589)
北朝386-
581
529-534
编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早期
(封建制产生和形成)
中世纪中古
封建社会
843年
查理帝国分为三
隋(重新恢复大一统)
618
唐
907
“神圣罗马帝国”
1000年
五代
十国 -979
960
宋
北宋
辽
西夏
金
蒙古
1127
1054
教会大分裂
中期
(封建化过程彻底完成)
1096-1291
十字军东征
13世纪末
英国国会法国三级会议召开
南宋
1279
元??1271-1368
1368
14世纪初
14世纪
欧洲进入等级代议君主制
明(1368-1644)
1644
1500年
1492年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晚期(文艺复兴)
1517-
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
荷兰尼德兰革命;
欧洲进入专制君主制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
清 1636-
1911
属于古代
1840
18世纪
法国启蒙运动
1775-83美国独立战争1789法国大革命
19中
1848德1871法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进入近代史
1911
19末20初
2000年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中华民国
1949
1917
现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篇四】党史四个历史时期
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 熊红荣
一、中国古代史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阶段(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商朝强化了奴隶制国家机器;西周确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战争。
(2)经济上: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青铜时代”;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加快了奴隶制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民族关系上:通过春秋争霸战争,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4)文化上:突出表现为商文化的成熟、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两位思想家的卓越成就。
3、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各国通过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度;战国兼并战争加速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得到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
(3)民族关系上: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逐步融合,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单元二: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和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建立,在西汉汉武帝时得到巩固。
(2)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3)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了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4)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中国文化;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且有气势恢弘的特点。
(5)对外关系上:随着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的范围得以扩展,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南北政权并立、对峙;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2)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3)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民族杂居,民族政权对峙;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文化上: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思想领域异常活跃,如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与反佛灭佛的斗争;科技成就较为突出。
(5)对外关系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单元三: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2、经济上: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全面兴盛的局面,重要工商业城市遍布南北,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民族关系上: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及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发,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4、对外关系上: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对外政策开明,中外人员外来、经贸交往和文化交流频繁,推动了“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的形成。
5、文化上: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果),世界领先,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
单元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
1、政治上:由分裂割据到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对峙再到全国统一;北宋时的“强干弱枝”、元朝时的行省制等措施促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原封建王朝“积贫积弱”,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大大发展,并最终统一全国。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进一步扩展;商业突破“市”“坊”界限,北宋时开始使用纸币,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元朝时又一次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对外关系上:北方地区对外陆路贸易受阻,到元朝时陆上丝绸之路重新繁荣;南方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海外贸易比较发达。
5、文化上: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以及火药火器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科技又有新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以宋词的繁荣、理学的兴起和元曲的兴盛为代表,传统思想文化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
单元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而衰-----明清时期(1368----1840)
1、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并且日益僵化、腐朽、反动,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反映出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达到顶峰;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得以产生并有缓慢发展。
3、民族关系上:明清政府注意发展民族之间的往来,平定了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幅员辽阔的版图最终确定,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清朝基本定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对外关系上:由活跃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渐转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尖锐,出现了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5、文化上:承古萌新是明清文化的总体特点,表现在: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官方编纂大型图书);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学东渐”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中国近代现代史各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年------19世纪60年代)
1、政治上:
(1)自鸦片战争起,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由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3)中国革命任务发生变化:由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4)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5)阶级关系发生变化: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外商开设的船坞和工厂里,第一批无产阶级诞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了一批为外国列强转卖商品、收购原料的中国人,称为买办商人;1851---1864年间,中国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
2、经济上:
(1)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3、对外关系上:
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清政府被迫由闭关锁国转为对外开放,由妄自尊大转为对外妥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清政府开始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和工具。
4、思想文化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林则徐、魏源等人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农民运动领袖洪仁玕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形成“西学东渐”局面。
单元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1901年)
1、政治上:
(1)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到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出现暂时“和好”的局面。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反动势力又出现“对抗”,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还爆发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1901年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确立。
(3)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涨:农民阶级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1898----1900);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在政治上的代表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运动;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利益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以1894年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为起点)。
(4)阶级关系发生变动: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随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得到发展。
2、经济上:
(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洋务派兴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经济近代化由此开端。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有了初步发展。
(4)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逐步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3、对外关系上:
(1)清政府逐渐放弃了抵抗,最终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1861年,清政府设立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总理衙门,1901年改为外务部。
4、思想文化上:
(1)“向西方学习”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由“器物”到 “制度”,也就是由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发展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2)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还派人出国留学,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此起步。
单元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1901年----1919年)
1、政治上:
(1)帝国主义推行“以华治华”策略,先后扶植清政府、北洋军阀集团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加深。
(2)中国近代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人民大众同清政府、北洋军阀集团之间的矛盾。
(3)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在政治上的代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集团的黑暗统治时期。革命派为了反对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张勋复辟斗争、护法运动。
(4)辛亥革命以后,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经济上: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的主要思潮。但是,其发展仍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3、对外关系上:
(1)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扶植中国反动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2)“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日美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形成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4、思想文化上:
(1)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民国成立后,政府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和完善学制,摆脱了封建教育制度。
(2)20世纪初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成为两大思潮。
(3)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促使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即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儒家传统思想道德,十月革命以后的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单元四: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1919年-----1927年)
1、政治上:
(1)中国处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军阀混战,“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1922年的二大上,制定了适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
(3)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大革命运动由此开始,经过几年的斗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集团的反动统治,但由于党内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等因素而最终归于失败。
2、经济上:
一战结束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又走向萧条。
3、对外关系上:
(1)一战结束以后,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中共在民主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孙中山先生在晚年实现了伟大的转变,国民党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3)国民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1925年,在中共的领导下,掀起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4、思想文化上: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共领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共同指导中国革命,其中,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大革命的主要指导思想。
单元五: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年-----1937年)
1、政治上:
(1)1927年秋,宁汉合流,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1928年底,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蒋介石采取各项措施,加强了专制独裁统治。
(2)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标志,中共逐渐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国共对峙局面正式形成。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共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国民党的政策,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2、经济上:
(1)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民族资本主义也有了显著发展,但美国在华经济势力急剧增长。
(2)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着手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中共开展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首位,还兴办了一些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
3、军事上:
(1)国民党各派新军阀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展开军阀混战,如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
(2)国民党集团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前四次中共均取得反围剿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因王明左倾错误的推行而失败,红军因此被迫长征。
(3)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起,中国爱国力量开始抗击日本侵略,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4、对外关系上:
(1)国民政府实行反苏亲帝的外交政策,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部分丧失的主权得到恢复,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中共倡导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先后实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民族危机加深。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
单元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1、政治上:
(1)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2)国民政府坚持以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为特征的独裁统治。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集团抗战意志发生动摇,并屡次制造反共高潮。
(3)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实行坚决回击的方针。
(4)日本在沦陷区实行“以华治华”策略,扶植建立汪精卫伪政权,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2、经济上:
(1)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挫。
(2)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并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日本对沦陷区经济实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劳动力等方面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
3、军事上:
(1)抗日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1937年7月----1938年10月)、战略相持(1938年10月----1945年8月)、战略反攻(1945年8月)三个阶段,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2)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比较积极地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正面战场成为抗战初期的主战场。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集团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期间正面战场丧师失地。
(3)抗战初期,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全面抗战路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相持阶段到来以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4)日军在抗战初期实行全面进攻、速战速决的方针。相持阶段到来后,日军把进攻重点转向敌后战场,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4、对外关系上:
(1)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与美苏英等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抗战得到国际援助,中国因抗日战争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约,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即领事裁判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单元七: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1、政治上: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以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标志)。
2、经济上:
(1)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
(2)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军事上:
在全面内战爆发以前,解放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的局部进攻。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成功进行了战略反攻(以1947年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为标志)、战略决战(即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北平和平谈判破裂后开始)、追歼残敌等军事行动,最终取得胜利。
4、对外关系上:
(1)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国民党集团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中国人民由此赢得了民族独立。
单元八: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49年------1956年)
1、政治上:
(1)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以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初步确立。
(3)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完成大陆统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取缔旧社会遗留恶习;三反五反运动。
(4)1954年秋,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形成,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过渡状态结束。
(5)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2、经济上:
(1)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接着在企业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农村进行土地改革,接着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
(2)1953年颁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由此制定一五计划,开始进行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对外关系上:
(1)废除旧中国一切不平等条约,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战争胜利,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3)同苏联等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4)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5)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单元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1976年)
1、政治上:
八大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规定了发展生产力的总任务。但是,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标志着党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此后,阶级斗争扩大化逐步升级,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酿成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的泛滥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经济上:
(1)1958年,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1959----1961年严重困难的局面。1960年冬,党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2)十年文革时期,政治上的动乱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广大干群自觉抵制左倾错误,以及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的努力,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
3、对外关系上:
(1)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中美关系依然紧张,中国外交环境恶化。
(2)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内的合法权利,美日等国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破产。
(3)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
(4)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单元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1976年--------)
1、政治上:
在经历了两年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之后,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我国逐步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并先后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经济上: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外开放的实践使我国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各地区的共同富裕。
3、对外关系上:
(1)在外交方针上,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视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通过与英国、葡萄牙的外交谈判,我国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3)我国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创建上海合作组织等。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各阶段的阶段特征
单元一: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时代(1500年前后----19世纪初)
阶段特征: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17---19世纪初,世界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
(1)经济领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于14、15世纪在意大利和西北欧产生;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18世纪60年代),但资本主义占主流的生产组织形式仍然是工场手工业。
(2)政治领域:荷英法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和拉丁美洲通过民族独立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和亚洲封建国家没落,欧洲和亚非的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封建社会或更早的社会阶段。
(3)思想文化领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发起了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得到发展。
(4)国际关系领域:英、法、荷等国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大肆殖民扩张,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单元二: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1)经济领域: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转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确立起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随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领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
(3)思想领域: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多种思想并存,自由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流。
(4)国际关系领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初步形成;欧洲新式民族解放运动将民族独立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而亚洲革命风暴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属于旧式民族解放运动。
单元三:资本主义的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阶段特征: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进入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
(1)政治领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健全民主政治和加强专制统治两重趋势:英法美等国政党政治、公民参与、自由竞选、胜者执政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俄德日等国的专制色彩较为浓厚。
(2)经济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由于垄断的程度不同,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3)思想领域:自由主义思想逐渐衰微,反映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资产阶级要求和愿望的新思想占据上风;社会主义思潮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歧,帝国主义时代产生了列宁主义。
(4)国际关系领域: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最终形成;亚非拉新型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单元四:十月革命到经济大危机前的世界(1917----1929)
阶段特征: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并存;资本主义世界由动荡到相对稳定。
(1)一战中,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沙俄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2)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和平共处的局面。帝国主义国家和苏联也维持着和平共处的状态,国际局势相对稳定。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恢复了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政局相对稳定的局面。但稳定是相对的,稳定中潜伏着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矛盾必然会冲破这种相对稳定的局面。
单元五:20世纪30年代的动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45)
阶段特征:20世纪30年代,由大危机、大动荡到走向局部战争;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世界历史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矛盾。
(1) “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成为二战前十年的基本特点。在三十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逐步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英、法、美等国凭借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张,结成三国轴心。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局部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遏制法西斯的进攻。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由于西方大国的纵容,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使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先后发生转折。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5年,德、日相继投降,二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单元六: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1991)
阶段特征:二战后,两极格局确立;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由于美苏双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局面形成,造成国际局势长期动荡不安。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2)①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各国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渐转入复苏阶段。在经济格局方面,由战后初期的美国独霸转变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②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各国通过社会改革,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社会危机加深,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在政治格局方面,战后初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西欧、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后来,美国同西欧、日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激烈,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各国逐渐形成一种战略伙伴关系,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趋势加强。
(3)二战后,欧亚出现了许多新兴的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苏联与东欧国家相继进行改革,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道路,但多有失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陷入困境。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在20世纪60年代走向解体。
(4)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趋于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形成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亚洲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5)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它给各国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单元七:世界格局的变化(1991------)
阶段特征: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目前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从长远观点看,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2)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转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典型表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三足鼎立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典型表现,也标志着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兴起,可持续发展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
(3)国际关系的变化: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天下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篇五】党史四个历史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历史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发展迅速,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你知道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历史时期吗?以下是 分享的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时期 ,赶紧快和来看看吧。
巴洛克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主要作品《十二平均律》、《托卡塔及赋格》;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主要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烟火》等;意大利的维瓦尔弟,主要作品《四季》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
古典主义时期
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三人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而在这一时期贝多芬是最著名的代表。他在音乐上的成就非常之大;是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主要的代表著有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此外还有《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歌剧《费黛里奥》等大量作品。
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
代表人物有德彪西舒曼、舒伯特、拉威尔、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这个时期的音乐背景比较复杂,特征主要是作曲形式多样化,有了一定改革,音乐表现有些委婉、抽象,且有号召力,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近代主义乐派
代表人物有斯特莱文斯基、格什温、马勒等,作品特征和声配器丰富,旋律性不太强,内涵深,有的还带有爵士风味,这个时期的作品较难理解,其方法必须多次反复欣赏,多阅读相关资料;掌握演奏者的再创作,必须要了解世界上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著名乐团的基本情况和风格,如:指挥家卡拉扬、伯恩思坦、阿巴多、小择震尔等,著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他们的指挥与演奏风格。有选择性地购置录音带、CD,要选择著名唱片公司、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作品,而且多了解他们再创作过程背景和个性。欣赏者自身的理解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层次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反映的东西是比较模糊的,也比较抽象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场景时,可以想象一群长着翅膀如少女在宁静的湖面上翩翩起舞、若影若现,也可想象一群天鹅在湖面上轻轻地、慢慢地游荡。总之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三元素有机联系起来,多听著名作品,感觉是美的东西就去欣赏、去思考,就会进入欧洲古典音乐欣赏最高层次。
古典音乐的欣赏官能欣赏
最容易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就是官能欣赏,即满足于音乐的直觉感受,也就是说你觉得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或者有一定的震撼力,给人以力量,振奋精神。你认为是好的声音、好的音乐不必考虑其他的内涵。如果有一套较好音响,你就更爱听,听得轻松听得舒服,时间长了你就很快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
情感欣赏
情感欣赏是进一步的古典音乐欣赏,也就是通过感受音乐的各要素,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在欣赏过程中,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加以了解分析,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节奏是音乐中重拍弱拍的周期性,有规律的重复进行,基本的节奏所表现的音乐风格我们应该要了解,如慢三、慢四一般表现抒情、优美,圆舞(快三)表活泼,进行曲表现有力量等;旋律也称曲调,高低起伏的音乐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我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思想一定要跟着旋律走,基本的感觉一定要找到,如水平进行时表现的是柔和和优美、宁静、级进和跳进时就是主题推向高潮,下行一般表现激烈转为平静;和声也称和弦的运用,一般欧洲古典音乐都是多声部的音乐,如果说旋律是横向进行,和声就是纵向进行的,如此以来,音乐就丰满起来,也有了气势;音乐力度、速度等这些要素我们可以适当学习一些音乐常识得以掌握,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曲式、和声、织体是十分规范严谨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体验理解,再加自兴趣进入欧洲的古典音乐情感的欣赏也是不难实现的。
理智欣赏
欣赏欧洲古典音乐最高层次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不仅体验、理解音乐的情感,还能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民族特征、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等作出分析和评价。要想达到这个层次,我们必须了解欣赏欧洲古典音乐的三元素,即创作背景、演奏者的再创作;欣赏者自身的理解。
欧洲古典音乐时期的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95)
朗兹;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
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W.A.Mozart 1756-179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 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
弗兰茨; 莫扎特 Franz Seraph Peter Schubert(1797-1828)
雅克勃;路德维;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
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
弗兰兹;李斯特 Franz Li szt(1811-1886)
理查德;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 )
居塞比;威尔第 Giuseppe Verdi(1813-1901)
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1825-1899)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1833-1897)
乔治;比才 Georges Bizet(1838-1875)
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Peter Ilyitch(1840-1893)
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1843-1907)
克罗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1862-1918)
安东宁;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1841-1904)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1860-1911)
简;西贝柳斯 Jean Sibelius(1865-1957)
阿图罗;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1867-1957)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Dmitri Shostakovich(1906-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