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正文

【发改报告】关于佳木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报告(完整)

时间:2023-05-07 13:30:09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佳木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全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报告】关于佳木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发改报告】关于佳木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报告(完整)


关于佳木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全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抓好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对外开放,全力推进九大战略任务,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果。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素质继续提高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60亿元,增长13%(不含抚远县,下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26.2%。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家减税政策不断出台的形势下,我市经济总量和财政增速能够完成预期计划目标,来之不易。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果。种植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全市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分别发展到632万亩和678万亩,分别新增130万亩和108万亩。积极克服春旱秋涝等不利天气影响,实现了“九连增”。全市粮食总产量突破160亿斤,增长20%以上,再创历史新高。现代农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集中打造了12个10万亩以上优势种植产业带,绿色食品种植面积突破780万亩,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达到61个,新增30个,综合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1.3%。引汤、幸福等灌区4座改扩建工程,新增灌溉能力35万亩。粮食销售总量增加11.9万吨,总体好于去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商品量85万吨,同比增长18%。三年绿化造林工程取得新进展,完成造林面积30.18万亩,完成年计划100.6%,实现连续2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畜牧业发展稳中有升,肉、蛋、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8%、5.7%和3.8%。新农村建设完成投资近10亿元,实现了由分散向集中的转变,全市100%行政村和90%自然村屯通上水泥路,农村砖瓦化率达到80%,建成四星、五星级村42个。场县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面积530万亩,新增90万亩,技术辐射面积达到1360万亩,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明显提速。

——工业生产保持高位运行。在国内工业经济增速整体趋缓的大背景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计划3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加工、建材、林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保持较快增速,电机股份、北方水泥、沃尔德电缆、阳光生化、益海粮油等24户重点企业产销两旺,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县域工业发展加快,成为全市工业的主要拉动力量。

——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天润国际农机具博览中心、佳天农副产品大市场、佳天下城市综合体、海天大酒店等服务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举办第三届中俄(佳木斯)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和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境外农机展,展会效益进一步显现。三江特色旅游带建设全面推进,四丰山、柳树岛整体开发规划设计已经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即将全面建设;富锦二龙山镇等7个市级重点旅游名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汤原大亮子河成为我市首家4A级景区,三江国际旅游节等节会拉动效应进一步提升,全年预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5亿元人民币,创汇144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12%。 

(二)内需拉动作用明显提升,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60亿元,同比增长35%。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是我市产业项目建设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拉动能力最强的一年。全市共开复工产业项目499项,同比增加171项。其中,亿元以上开工项目95个,同比增加26项。泉林秸秆综合利用等38个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超额完成计划目标,全年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20亿元,同比增长50%。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同江铁路大桥已经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哈佳铁路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今年有望开工建设。佳木斯机场300米跑道配套工程顺利完成,总长度达到2500米,起降能力进一步提高。佳富公路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哈肇公路莲江口至鹤立段建成通车,全市二级公路已实现硬化全覆盖。 

——消费市场表现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276.5亿元,同比增长15.5%。稳价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预计同比增长3.8%,增幅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围绕扩大消费,不断强化商贸市场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和“家电下乡”,通过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规模,国家确定我市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

(三)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等领域,完成新产品开发21项。电机股份公司国家防爆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启动,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863件和526件。新晋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27%。佳木斯高新区开复工产业项目47项,完成产业项目投资20亿元,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化。东兴煤化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等19个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完成工业和生活减排项目30个,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44家企业完成了污水治理设施并投入运行,54个项目纳入国家重点流域规划,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松花江佳木斯段好于Ⅲ类水质的频率上升25%,率先在省内地市启动了PM2.5监测,市区达到二级以上天气350天。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减排量,将完成年初计划目标。

(四)改革开放不断加快,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向城区放权87项,清理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617项,压缩精简113项,压缩审批时限15%。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基本药物统一采购,零差率销售,市直各医院药品统一配送全面实施,同江公立医院改革、市妇幼保健院一分院股份制改造顺利启动。农村综合改革进展顺利,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304万亩,33个村实现整村流转,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9个,新增千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3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6.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2.6亿元,增长30%。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进展,农户贷款需求满足度达到95%以上。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预计实现275亿元,同比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哈巴航线实现复航,佳木斯——大连——三亚航线正式开通,机场每周航班达到51班,旅客吞吐量突破30万人次再创新高。民营经济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90亿元,增长29%。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237户、个体工商户9544户,同比分别增长18%和12%。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额贷款公司正式开业27家,新增6家,累计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0亿元。交通银行已确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稳步增长,金融业实现税收同比增长1倍,对我市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五)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民生不断改善

就业创业取得新突破,全市城镇新就业8.3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16%,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小额担保贷款投放1.37亿元,扶持小微企业5158户,新培育创业小老板5000人,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我市被国务院命名“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新农保、城居保等各项社会保险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全市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城乡低保水平分别提高到月人均310元和年人均2000元,救助水平超过省规定标准。贫困家庭保障合格率达到98%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6150元,增长16%。农民纯收入突破10000元,增长13%以上。

城市建设管理明显提升,建设城市主干道路16条段,翻建巷道41条,建设街头小游园19处,主干街路绿化亮化景观品位明显提升。改造主管网22公里,新增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19万平方米,城区新增天然气1.5万户,天然气普及率提高到55%,增加8个百分点。

城乡规划设计全面完成年度计划。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取得显著成效,市区主要街路机械化清雪率达到8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12303套,改造农村泥草房1.7万户,134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收费,升学秩序进一步规范,成功探索大职教办学模式并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中小学布局调整开始规划实施,学校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6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全面落实。

中心医院等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医疗卫生力度进一步加大,“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扩展到3家医院。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4%,农村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特大疾病,报销比例达到7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18‰。市疾控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中心,“食品安全城”建设取得新进展。

广播电视提前实现“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群众体育取得新突破,我市荣获全省唯一的“全省全民健身城”称号。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受农业基础设施、生产资料价格等因素影响,制约了种植结构调整。二是产业项目整体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拉动性强的项目仍然不多,产业园区建设有待加快。三是受国际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影响,外贸进出口总额仅实现小幅增长,没有完成年初计划目标。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受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起征点以及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同时,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城建、社保等民生投入和刚性支出明显增加,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五是结构性就业矛盾和社会保险扩面空间小等问题依然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努力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于落实好国省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把握好战略机遇期,保持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

总体上我市今年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处于危机后的转型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进一步深度的调整,将为我市发挥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国内环境看,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城镇化建设全面启动,中央预算投资重点投向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国家支持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沿边开发开放带发展规划》、《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规划》的项目陆续开始实施,这些都为我市在现代农业、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解决制约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国内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省“八大经济区”战略规划和“十大工程”正加快实施,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哈佳铁路等一大批重大战略项目均有望启动,铁路运输等发展制约将进一步缓解,为我市发挥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高对俄开放合作水平,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也要看到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内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同时国家对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行严格控制,周边地区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也日益加剧,这些都给我市加快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我们既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更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争取更好更快发展。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战略部署,继续突出四大优势,扎实推进九大战略任务,全面加快富裕文明和谐幸福佳木斯建设步伐。

主要预期目标: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和省计划指标安排,综合考虑现实发展条件,建议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如下安排:

经济增长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以上;

节能减排指标:——单位GDP能耗下降3.5%;

——化学需氧量削减3.54%(比2010年);

——二氧化硫削减0.66%(比2010年);

——氨氮削减4.64%(比2010年);

——氮氧化物削减1.77%(比2010年)。

改善民生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三)2013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农业水利化、农机化、合作化、科技化水平,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分别新增80万亩和30万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集中打造一批优势种植产业带,建设辐射带动10公里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带13条,建设万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14个,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标准化种植水平达到80%以上。加快临江、引汤等灌区以及中小河流整治、松花江防洪、节水改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灌溉能力30万亩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万亩,完善农业气象信息预警平台,确保全市粮食产量增长5%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增加4万亩。继续推进畜牧养殖业发展,以生猪、肉牛、蛋(肉)鸡为重点,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30个以上,畜牧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确保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全市渔业放养面积增长2.1%,水产品总产量增长3.5%。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达到160户以上,精深加工比重达到20%以上。抓好市区及县乡主要道路两侧、农村水渠周围绿化,植树造林15万亩,力争实现2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抓好黑木耳种植、大果榛子等林业经济产业发展。进一步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发展农村劳务产业,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5.5万人,创劳务收入29亿元。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确保实现当年购销平衡,价格基本稳定。努力提高场县合作共建水平,共建面积突破600万亩,并力争在小城镇建设、园区建设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上取得突破。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抓好试点村的道路、绿化、美化以及医疗、文化、休闲、教育等基础建设和民生工程,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继续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制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进工业经济持续跨越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利税增长12%以上。积极培育和发展大企业。跟踪监控电机、煤机、迪尔、沃尔德、北方水泥等94户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重点企业运行,按照“一企一策”原则逐户落实倾斜政策,加快提升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加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力度,促进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81个,促进泉林秸秆、葵花药业原料药等30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郑龙煤机、龙江福纸浆等51个续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同时加强跟踪问效,促进仙潭酒业高档白酒、常发佳联联合收割机等已投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健全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机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重点扶持,努力提高对本地大企业协作配套能力,加快中小企业成长,新增小微企业1500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0户以上。实施县域工业提速增效工程,促进富锦、桦南进入全省工业十强县。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努力提高企业新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

3、积极发展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围绕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提高辐射力和吸引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继续加快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筹建,大力扶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加快推动企业直接融资,筹划发行城投债三期,加快推进沃尔德电缆等优质企业上市。科学规划和发展好物流业,进一步整合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资源,谋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努力降低企业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国家级防爆电机工程中心建设,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做好佳木斯大学材料等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发展会展业,高标准办好第四届中俄(佳木斯)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进一步提升展会规模和层次。落实好国省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服务外包、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提升商贸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立天唐人、佳天下等城市综合体项目,进一步推进农副产品、农机、煤炭等各类专业性市场建设,推进消费中心提档升级。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做好总量调控,加大国家A级以上住宅建设规模,适度增加中小户型多层住宅,建立产权交易有形市场,强化房地产开发和销售全过程监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实现大发展,推进长城、海天等高星级酒店建设,全面加快四丰山、柳树岛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推进汤原大亮子河争创5A级景区,精心举办好四大节会,打造乡村游、边境游、生态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和品牌,带动旅游产业升级,确保旅游总收入增长18%。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敖其湾赫哲族文化产业园和出版物印刷包装产业园,做大做强鱼皮工艺品、山核桃等民俗工艺品以及动漫、影视创作等文化产业,全力打造三江文化名城。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清洁卫生等家庭服务,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积极实施商标战略,积极引导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围绕酒类、肉类、煤炭等重点领域,强化各类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加强重点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价格监督,打击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4、加快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2013年是我省产业项目三年决战的最后一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全年计划新开工产业项目300项,产业项目投资突破300亿元,增长35%以上,确保27个省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完成投资90亿元。强化产业项目谋划。进一步完善项目生成体系,发动全市力量,借助省级行业协会等外部资源,围绕我市比较优势、潜在优势,谋划产业项目600项,努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落实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落实项目建设考核奖励约束机制,建立市级重大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强化对产业项目全过程服务,集中解决项目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运行通畅。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争取和管理。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制度,加强对国省投资项目的稽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强化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出台金融机构支持产业项目建设相关措施办法,建立金融机构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协调机制,打造政银企服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努力发挥金融对产业项目建设支撑保障作用。大力发展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富锦绿色食品产业园为龙头,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链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招商引资质量。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调动商会、协会、社会团体积极性,注重以商招商,围绕支柱产业、特色资源以及产业链招商,重点选择“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日、韩等重点地区和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全年组织国内外招商活动8次,集中签约4次,确保取得实效。加强重大引资项目跟踪落实和服务,促进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2013年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0亿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20%。

5、加快推进对俄合作优化升级,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对俄合作创新发展。紧紧围绕“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境内外园区建设,启动富锦——哈巴罗夫斯克科技园区建设,谋划建设同江综合保税区,促进同江下列木材加工园区、比罗比詹中国农机展示交易中心等境外园区尽快达产达效。进一步加强引俄木材、油气、煤炭和钛、铁等资源开发合作,努力扩大在俄远东开发耕地规模,带动劳动就业以及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对俄合作示范区和利用俄钛、铁、铝、油、气等矿产资源加工基地。加快培育壮大外贸主体。支持电机股份、七彩毯业等出口生产加工大户做大做强,努力扩大本地产品出口比重,新培育进出口1亿美元以上企业1家,总量达到4家,促进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稳步推进口岸通道建设。加快哈佳铁路,同江中俄铁路大桥,佳木斯机场改扩建、建三江机场新建、悦来航电枢纽、佳木斯绕城公路西北段、佳木斯水运口岸迁建等重点项目前期进程,力争早日开工切实做好口岸运行组织协调,推进同江铁路口岸对外开放,力争实现佳木斯至哈巴汽车直达运输线路对等延伸;做好现有口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加速形成布局合理的口岸国际物流体系。谋划开通沈阳、深圳、温州以及日本等国内外航线,畅通对内对外大通道。

6、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加快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围绕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两大重点,打造流程最简、效率最高、收费最低、服务最优、全省一流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稳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转换机制、完善制度,扎实稳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报社媒体市场化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在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本药物配送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组织建设,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快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重点培养30个星级社、示范社,规模经营土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征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保护好耕地的基础上,做好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最大限度的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确保全年投放农业贷款稳步提高。

7、下大力气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努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继续严把建设项目节能准入关,加快组织实施一批节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抓好造纸、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继续做好高效照明等节能产品推广,努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力度,推进一批工业、畜禽、水源地保护和区域污染防治项目,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城区内河整治工程和PM2.5监测工作,尽快消灭内河劣ⅴ类水体。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目标,加大大气、噪声等污染的监控和综合整治,努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全年好于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345天。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组织好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城市功能区和城市路网结构,优化城市布局;积极推行净地出让,加强资源保护。继续加快城区滨水景观、园林绿化、城市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维修改造市区主次干路45条,巷道40条,稳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谋划,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县域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8、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继续办好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切实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创业。实现城乡新就业13.3万人,市区小额担保贷款投放1亿元,扶持小微企业5000户以上;开展全民创业,新增创业小老板5000人以上,带动就业1.5万人以上,努力保持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险参保扩面4万人,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继续提高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努力实现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好城乡扶贫工作。加快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做好整村推进,确保79个村,1.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解决农村3.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稳步提高低保水平,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和10%。着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改造农村泥草房1.5万户、126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省下达目标任务,做到公开分配,进一步解决好城乡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化。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大力开展教育专项培训,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优先改造薄弱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切实加强学校和校车安全管理,教育经费投入达到公共预算的15%。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直通车制度,完善“先住院、后结算”模式,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6%以上。推进“食品安全城”建设,强化药品、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市民饮食、用药安全。繁荣文体事业。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规范广播电视播出秩序,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到位。稳步提高社区体育基础设施水平,抓好“快乐舞步健身操”推广普及和提高,积极创建全国首个“全民健身城”,进一步推动我市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发展。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切实抓好“平安佳木斯”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继续推进全市交通整治,规范明示车行路线及停车标识,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实现公交车运行线路无盲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佳木斯天眼工程,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注重超前防范和有效处置,把矛盾控制在源头,把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认真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积极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推荐访问:佳木斯市 报告 草案 【发改报告】关于佳木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安排草案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