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正文

【发改报告】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计划草案报告(范文推荐)

时间:2023-05-07 14:30:08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现将我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2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一、2001年计划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改报告】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计划草案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发改报告】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计划草案报告(范文推荐)


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0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现将我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2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01年计划执行情况 

2001年,全市各条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坚持发展的主题和结构调整的主线,围绕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一座名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同步提高。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超过预期目标0.2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6%、13.4%和12%。 

(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质量效益型农业逐步发展。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实现农业总产值295.4亿元,增长5.2%。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优质水稻340.5万亩,优质大豆325.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9.7%和10.5%;绿色农作物106.5万亩,增长34%。粮食生产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实现总产量68.1亿公斤。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41.8%。 

(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不断增强。实现工业增加值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工业总产值1101亿元,增长13.4%。医药、汽车、食品和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完成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6%,其中医药、汽车工业完成产值分别增长15.8%和13.5%。哈飞多功能车、电站集团超临界机组改造、东安4G1发动机、制药总厂7-ACA改造等一批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了我市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数控等离子切割机、轻合金表面陶瓷化、18信息移频闭塞系统等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实施,使我市的科技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7,提高2.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利润总额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大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6.3亿元,增长14.8%;更新改造投资50.7亿元,增长29.6%;房地产开发投资83.9亿元,增长30.6%。大项目拉动作用增强,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34个,比上年增加10个,完成投资98.6亿元,增长2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 

(四)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餐饮业增幅居各行业之首,增长15.9%,高于全市增幅5.3个百分点。非国有商业成为拉动市场消费的主力,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1%,增幅比国有商业高9.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比上年上涨1%,涨幅比上年回升0.8个百分点。 

(五)进出口平稳增长,利用外资势头较好。实现进出口总值(海关口径)12.7亿美元,增长4.6%。其中,进口总值6.5亿美元,增长25.9%;出口总值6.2亿美元,下降11%。市属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总值7.2亿美元,增长10.7%。全年新批准利用外资合同项目126个,比上年增加20个;实际利用外资2.2亿美元,增长10%。 

(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提高。经营城市的理念初步确立,通过土地换项目、换资金,转让经营权、管理权等方式,努力盘活闲置土地、市政设施等有形资产。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启动建设,为我市今后的建设发展拓宽了思路,积累了经验。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二环北线、十四道街跨线桥、尚志大街跨线桥(地方段)、哈同路和哈阿路出口以及花园街、保健路、文昌街西段等8路14桥重点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城市现代化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展开,清理整治街路628条,新建红星健身广场、宽城景园等一批城市广场和特色景点,灯饰化水平明显提高。完成绿化项目186个,新增绿地96万平方米。 

(七)财政收支增长较快,金融运行平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3.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亿元,增长1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3.6亿元,增长20.2%。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95.4亿元,比年初增长17.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1.4亿元,增长16.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66.6亿元,增长9.1%。 

(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取得新进展,扎扎实实做好“两个确保”,基本保证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最低生活保障面,基本实现保障对象全覆盖。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0.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07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2618元,增长5.7%。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其他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城乡教育对口支援成绩显著。世界最大的室内冰雪艺术馆和少年宫艺术中心、建筑艺术馆规划建设展厅竣工并向社会开放。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医疗和预防保健水平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73‰(按公安局户籍人口计算)。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普及,竞技体育获国内外重大比赛奖牌134枚。总的看,我市经济运行速度和质量同步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和机制创新滞后;一些国有企业还没有脱困,工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外贸出口形势更加严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就业压力较大。 

二、2002年计划安排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我市经济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1)国际环境对我市经济发展既有不利影响又蕴含着新的机遇。世界经济衰退使我国出口难度增大,沿海发达地区以出口为主的产品将会转向国内销售,使本已相对过剩的国内市场竞争更为加剧。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普遍看好中国市场,加上我国已经入世,对吸引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带来新的机遇。但我市由于区位、气候、环境等因素,在利用国际资源上不具明显优势。(2)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多的国外产品和服务进入我市,许多行业和企业将会受到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农业。2001年,我市玉米产量为380万吨,大豆52.7万吨,水稻200万吨,这三大产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比分别高47%、27%和71%。根据入世协定,今年玉米、水稻关税配额占1998年国内产量的3.6%和2.07%,到2004年将提高到5.7%和4.2%,这个比例数虽然不高,但对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我市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此外,医药、汽车等行业也将面临巨大挑战。(3)国家出台的一些新政策对我市比较有利。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特别是加快粮食主产区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市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国家决定加大力度开拓俄罗斯市场,我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些政策措施将为我市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4)我市是东北亚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去年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水平,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我市自身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仍将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总的看,我市经济发展希望大于困难,存在着加快发展的机遇。 

根据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确定的200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今年全市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12.5%和12%; 

——工业增加值增长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左右; 

——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增长9%;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城镇登记失业率4.2%;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以内。 

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预期目标,今年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集中力量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整体素质 

强化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电子信息业,要积极培育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支持海格集团、亿阳集团的发展和哈尔滨软件园的建设。汽车制造业要千方百计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国际水平的汽车科研生产基地,推进多功能车、4G1发动机和平房汽车零部件园区项目建设。食品工业,做好资源整合和资本重组工作,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启动实施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120万吨啤酒、黑龙江乳业集团液体奶扩产、哈高科大豆蛋白扩产等改造项目。医药工业,重点解决好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资金和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等问题,加快哈药集团裂变式扩张。四大支柱产业计划安排改造项目60项,总投资97亿元,年度投资30亿元,占全市技改投资的一半以上。 

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问题。技术创新要向世界主流技术方向靠拢,引导传统机械加工业向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重点抓好列入省重大装备“十五”计划的企业和项目。积极支持超临界机组、百万等级核电机组等重大装备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加快推进直线电机及驱动产品、焊接设备、Y12飞机、机器人等项目建设。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强对企业分类指导,收缩战线、突出重点、放开一般。对盈利额在千万元以上的18户盈利大户,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向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出台依法破产的有关政策,形成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正常机制。积极向国家争取企业破产呆坏帐处理准备金,解决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的债务困扰。按照“十五”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大集团、大企业,形成哈飞、哈药、工大集团、哈炼四个销售收入在100至200亿的特大企业集团,以及电站、龙涤、东安、亚麻、哈轴等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继续推进规范的股份制改革,力争符合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到85%。突出解决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真正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组建资产经营公司,统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运营。结合撤县设区,调整工业布局,“退二进三”要向呼兰、双城、阿城方向集中。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重点,继续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农业高科技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群;以民营科技企业为重点,抓好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积极推进液晶超清晰投影机、巨容电池、光生态膜、智能纳米粉等重大项目建设。以俄罗斯为重点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推动我市尽快成为国家级对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高新技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建立我市稳定的项目配套基金,发挥政府资金对社会投资的导向作用。同时,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抓住国家重点支持技术改造项目的机遇,积极推进120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二)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在重点扶持20个省市级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一批以品牌为核心、具有地方特色、科技含量较高、牵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突出发展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业,重点推进双城雀巢四期工程建设,使鲜奶加工能力从750吨/日提高到1500吨/日,加快推进利用世行贷款发展奶牛项目,力争两年内带动全市奶牛饲养量增加10万头。加强中介服务,建立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中介组织,抓好经纪人队伍建设,通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上联龙头、下联农户、外联市场,促使分散经营的小生产者整体进入市场,确保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 

适当调减传统作物面积,优化种植结构。稳定水稻面积,减少玉米和大豆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饲料和小杂粮面积,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形成。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万亩。利用国家和省的投资,在五常、尚志、木兰和市农科所建设优质水稻基地,形成7.6万亩优质水稻核心区和73万亩的辐射区。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绿色仪器检测认证中心和检测监督网络,尽快使我市农产品生产步入标准化轨道。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利用亚行贷款建设松干堤防项目,上半年启动建设群力堤,年底前启动依兰、通河、木兰、巴彦堤段。加快龙凤山灌区改造工程建设,继续做好西泉眼、倭肯河、蚂蚁河、香磨山、友谊灌区配套改造建设前期工作和立项审批。抓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新打人畜饮水井59眼。加快以植树种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力争造林40万亩,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继续抓好中低产田改造。突出抓好20个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建设,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整体上水平。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重点建设好国家和省投资支持的呼兰康金镇、尚志亚布力镇、宾县宾西镇、巴彦兴隆镇,按照国家要求建设成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积极做好依兰达连河镇、阿城玉泉镇列入国家综合试点的申报工作。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小城镇户口迁移限制,鼓励农业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加快推进撤县设区工作,尽快申报双城、阿城、呼兰、宾县的设区方案,争取年内使这项工作有实质性进展。 

(三)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继续实行大项目专项推进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抓好文昌污水处理厂、供水管网改造、马家沟综合整治等利用国债项目的收尾工作。推进高频焊管及冷轧带钢、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前进堤综合整治等续建项目。同时,启动一批新建项目,重点抓好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大豆蛋白活化肽、优质水稻基地、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松北新区基础设施、行政服务中心、宣化立交桥等项目建设。增加项目前期投入,积极推进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依兰煤炭液化、道里区集中供热、动物园搬迁、松花江大桥拓宽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完善大项目生成机制,搞好项目开发储备。加强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市场的分析预测,按照国家生产力布局和产业政策导向目录以及国际资本重组的动态策划大项目。抓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充分发挥我市老工业基地的设备、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存量资产的调整带动新增投资。 

拓宽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和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改变项目建设过分依赖政府投资的倾向,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打破行业垄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化建设和公益性项目产业化经营,通过土地出让、经营权出让以及收费权抵押等,向全社会公开招商,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问题。探索建立规范的产业基金,强化基金的杠杆作用和效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办法,加大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积极跑部上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 

加强大项目建设的管理和稽察工作。研究制订《哈尔滨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投资行为。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稽察,积极推进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四)深化内外贸体制改革,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加快建立新型流通体制,提高流通企业竞争能力。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培育和造就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重点扶持以贸易为主,集贸易、工业、科技、金融、信息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流通企业集团,提高流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快重组整合步伐,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流通企业公司制改造和国有资产的退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营销、购物等交易过程,推动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商品流通方式。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鼓励和支持城市商业企业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建立健全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系统,把农副产品的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提高经营和竞争能力,开拓多元化外贸市场。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成员提供的最惠国待遇,抓住国家提高出口退税额度的机遇,发挥我市绿色水稻、绿色畜产品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积极与国际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合作,借船出海,扩大出口规模。依托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的比较优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拓展俄罗斯市场。积极跟踪国家、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重大举措,深入了解俄罗斯市场情况和政策变化。组织由市领导带队高规格的代表团到俄罗斯搞产品展销、商贸洽谈等活动,组织有实力的企业考察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和项目情况,鼓励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办厂。进一步加大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能源、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等资源领域的合作力度。利用哈尔滨的外语人才、地理位置和对俄渠道的优势,发展商务旅游、咨询及其他中介机构等服务型贸易,服务全国企业进军俄罗斯。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采取网上招商、代理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开拓服务贸易等利用外资新领域。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以国家最新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以城市基础设施、企业改组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农林牧产品深加工及旅游开发项目为重点,积极吸引国外资金。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股票市场上市融资。探索以BOT、TOT等方式建设城市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利用省政府在北京召开的向世界500强推介会议的机会,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抓住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利率下调和外国政府贷款扩大第三国采购比例、放宽条件和领域的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利用国外贷款。 

充分发挥哈尔滨开发区在引进外资方面的窗口和示范作用,适当扩大集中区的规模,开发建设利用外资大项目。 

(五)突出冰雪主题,大力发展旅游业 

推进旅游产业市场化,高标准构筑大旅游格局,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步伐,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的建设,重点推进冰雪旅游项目的深度开发,增加文化和科技含量,扩大冰雪大世界、冰灯艺术博览会、雪雕艺术博览会的规模和影响,创冰雪名牌。在进一步开发我市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挖掘犹太文化遗存,进行相关文化遗址和文物的整理保护工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国有旅游资产,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吸引民间资本、境外资本等投入旅游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增强配套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开发集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能够充分表现冰雪文化、黑土文化、欧陆风情的旅游商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加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我市现代化进程 

以政府信息化、政务公开化,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覆盖市、区、县(市)和市直机关的“全市政府信息网”的市级公共交互平台建设,完成市级骨干网配套工程,实现与国家、省、市和区、县(市)四级政府信息网的互联互通;推进政府各部门内部局域网建设,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办事程序公开化。加快哈尔滨数码城建设步伐,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拓展专业化服务领域,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服务。 

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建设覆盖城区及部分县(市)的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加快市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络一期工程建设,改造现有广播电视干线网,实施市区环网工程建设;推进用户接入网建设,在新建住宅小区进行光纤接入,对现有住宅进行ADSL(非对称式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管理力度,成立股份制管线公司,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实行集约化建设和管理。 

开发应用系统,加快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全市农业基础数据库和现代农业信息系统;在公交领域现有市政“一卡通”试点工作基础上,扩大应用范围,实现“智能卡”一卡通用。 

实施“企业上网”工程。认真抓好医药集团、东北轻合金公司、哈飞公司等16户企业信息化试点工作,积极推广“斯达模式”和龙涤经验,广泛应用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加快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七)以应对入世转变职能为核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认真学习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入世的承诺,提高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精通世贸组织规则的高级专业人才,组建应对入世的相应工作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建立咨询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监督协调、提供服务的职能,减少和弱化对经济的直接管理,着力培育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创造良好的公共环境。加快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的清理、修改和废止工作,规范政府各职能部门行政行为,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各类合法经济主体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全面整顿涉农价格和收费秩序,推行农村价格收费公示制度。对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教育收费、农村电价和农网改造收费、公路收费、土地和住房建设收费等开展定期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制假售假等非法活动。整顿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秩序,认真贯彻执行《招标投标法》,对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要坚决查处和取缔。 

(八)以人为本,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巩固和提高“普九”质量,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办学规模,积极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抓好哈市第三中学示范高中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全市区域内卫生资源,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体系,满足全市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搞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计划生育网络等专项工作。发展文化事业,打造艺术精品,推动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向国际性音乐节发展,提高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搞好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办2010年冬奥会,大力宣传哈尔滨,扩大知名度。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就业。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积极稳妥地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拓宽就业渠道,引导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切实推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

 

推荐访问:报告 草案 国民经济 【发改报告】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02年计划草案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