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明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三明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报告】关于三明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三明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
预算草案的报告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三明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作为、创新实干,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财政收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774,35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7%,比上年增收128,985万元,增长 20.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35,01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19,965万元、上年结余327,861万元、调入资金 25,000万元,收入总计1,982,198万元。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1,520,936万元,比上年增支312,394万元,增长25.9%。加上上解上级财政支出79,903万元,支出总计1,600,839万元。收支相抵,全市年终结转(含结余)381,359万元。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加上上划中央收入442,486万元,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216,839万元,比上年增长15.4%。
2.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40,615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17.9%,比上年减收20,284万元,下降3.1%。加上上年基金滚存结余76,910万元,补助收入88,000万元,全市基金收入总计805,525万元。201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720,207万元,比上年减支20,506万元,下降2.8%。加上上解上级支出2,200万元,调出资金9,458万元,支出总计731,865万元,收支相抵,基金滚存结余73,660万元。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63,033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0.7%,比上年增收18,499万元,增长12.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84,81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8,813万元、上年结余 73,694万元、调入资金18,641万元,收入总计388,991万元。2012年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68,943万元,比上年增支71,054万元,增长35.9%,加上上解上级支出36,121万元,补助下级支出9,174万元,支出总计314,23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含结余)74,753万元。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加上上划中央收入128,335万元,市本级公共财政总收入 291,3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3%。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47,316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83.6%,比上年增收596万元,增长0.4%。加上上年基金滚存结余21,552万元,补助收入20,338万元,市本级基金收入总计189,206万元。2012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57,277万元,比上年增支16,656万元,增长11.8%,加上上解上级支出568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5,891万元,调出资金700万元,支出总计184,436万元。收支相抵,基金滚存结余4,770万元。
上述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为2012年快报数,请各位代表参阅附表,待编成财政决算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三)2012年实施财政预算的主要工作
1.坚持稳中求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为目标,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重点支持重大项目。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政府基金18.69亿元,通过发展平台融资10.03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支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三明城市文化广场等一批公用设施先后建成使用。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8亿元,通过银行融资4.7亿元,加快推进海西生态工贸区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二是重点支持产业提升。落实省市出台的促进工业稳定增长和加快总部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拨付企业技改、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新兴产业发展等资金1.39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争取外贸扶持资金8,000万元,实施出口奖励、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境外参展展位补助等优惠措施,支持外经贸加快发展。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积极稳妥地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新增设立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加大对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三是重点支持生态建设。投入资金1.33亿元,用于重点流域、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落实资金1.17亿元,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拨付资金1.23亿元,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下达资金5,908万元,支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筹集资金1.01亿元,推进生态公益林和“四绿”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强化统筹协调,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共财政要求,积极整合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大力支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大力支持“三农”工作。全市共落实支农惠农补贴4.77亿元,比上年增加9,016万元。筹集资金2.27亿元,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落实资金4,913万元,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筹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1亿元,补助项目1,233个。拨付资金4.3亿元,支持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及土地综合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二是大力提升基层保障能力。省市财政安排对下转移支付25.41亿元、专项资金49.8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7.12亿元,合计比上年增加15.31亿元,有力地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支持了基层社会事业发展。三是大力支持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市本级安排综治和平安建设经费9,788万元。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疾病防控等工作,“平安三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3.突出以人为本,着力保障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用财为民,着眼于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17.62亿元,增长22.6%,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7.3%,一是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全市教育支出完成37.70亿元,增长32.0%;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4.8%,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全市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8,613万元、教育助学金2,851万元,确保了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的落实;筹集资金6,016万元,支持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拨付资金 4,369万元,支持了公办幼儿园建设;整合安排、调度资金 1.67亿元,支持高校化债工作。二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全市投入低保金1.39亿元。拨付资金2.9亿元,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将部分市属改制企业离休人员 “两费”纳入财政保障。下达765万元,缓解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拨付资金2,365万元,支持了农村五保供养。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筹集资金5.1亿元,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补助标准,统一提高至240元。拨付资金8,913万元,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落实资金 1,808万元,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将失业保险基金纳入市级统筹,增强抗风险能力。四是就业帮扶力度持续加大。筹集资金6,694万元,支持了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拨付廉租房建设资金1.06亿元,落实廉租房补贴资金220万元。筹集资金1.16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六是文体事业加快发展。下达资金2,971万元,支持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免费开放,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农民体育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拨付资金1,000万元,支持办好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
4.着力聚财增收,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面对经济增长下行与收支矛盾加剧的压力,各级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税工作的头等大事、核心任务,创新思路举措,努力聚财增收。一是创新机制促增收。完善了收入常态化调度分析、征管激励、税源动态监控等长效机制,健全了联系挂钩包片、联系服务重点税源企业等制度,突出抓好税收征管,做大收入增量。二是严格征管促增收。通过依法治税,深挖增收潜力,抓好地方小税种的征收,促进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三是立足非税促增收。严格执行财政部有关规定,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管和清理,促进了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四是争取资金促增收。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各项补助92.1亿元,比上年增加8.3亿元,为弥补财力不足、实现借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注重管理创新,促进财政运行绩效稳步提高。始终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引领发展,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依法接受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预决算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自觉接受同级审计检查,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二是强化预算管理。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做好2013年预算绩效目标编制。三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加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市本级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12个县(市、区)全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市本级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财政投资评审全面展开,全年评审政府投资项目83个,评审总额5.45亿元,审减资金0.63亿元,平均审减率11.5%。政府采购管理更加规范,完善了办公设备政府采购制度,电子化政府采购全面推进,提高了采购效率。四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继续开展强农惠农资金和“五大战役”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检查,全面履行财政监督职责。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效防范地方财政风险。五是强化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资产租赁、处置程序和收益管理进一步规范,资产整合工作逐步展开。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财政运行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收入质量有待提升,各方面事业发展对加大财政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水平有待提高,财政绩效管理还需强化。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逐步加以解决。在此,恳请各位代表、委员对财政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导和支持我们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
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3年我市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着力培植壮大财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强化收入征管,调整收入结构,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等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促进民生改善和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财税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增收节支提效,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综合考虑各种收支增减因素,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代编预算882,750万元,比2012年完成数增长14.0%;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财力为1,017,330万元。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公共财政支出代编预算1,015,000万元,比2012年代编预算数增长19.9%。2013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代编预算665,500万元,比2012年完成数增长3.9%;根据收支平衡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代编预算660,500万元。
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安排182,600万元,比2012年完成数增长12.0%。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总财力为157,489万元。根据财力与支出相适应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公共财政支出157,489万元,比 2012年年初预算增长17.0%。
2013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76,265万元,比2012年完成数增长19.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6亿元、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500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1650万元。加上清理历年结余335万元,基金可用财力176,600万元。根据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的原则,安排市本级基金支出176,600万元,比2012年年初预算数增长3.3%。
以上收支项目,请各位代表参阅附表。
各位代表,面对经济增速回升缓慢、信贷政策持续偏紧以及结构性减税政策不断出台的复杂局面,2013年财政改革和保障任务十分繁重,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收入方面,制约财政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主要是国内经济增长趋缓,企业利润增幅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提供税费收入回落;国家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延长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相关政策都将对财政增收产生较大影响。支出方面,新的民生政策将陆续出台,原有的民生政策将扩面提标,落实教育、农业、科技法定支出增长,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提高津补贴和绩效工资等,都需要大量增加财政支出,财政保障压力持续加大。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今年市本级财政优先保障以下重点支出:一是安排资金9.78亿元,用于保障人员经费和机关正常运转,其中,安排工资福利支出5.45亿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71亿元,日常公用及行政事业性专项支出2.62亿元。二是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14.62亿元,用于城市建设。三是筹集资金1亿元以上,支持转方式、调结构、增财源。其中,安排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500万元,支持产业加快发展;安排第三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旅游业发展资金500万元,总部经济发展资金500万元,重点项目前期经费2,25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700万元,优先支持财源建设项目;安排人才工作专项经费660万元,支持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四是筹集资金10.2亿元,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其中:安排6,223万元,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安排3,470万元,用于企业离休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参保退休干部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安排420万元,用于城乡低保补助。从土地收入中安排5,000万元,支持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安排100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安排7,110万元,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安排及整合3,000万元,用于市区公共汽车补贴及车辆更新。安排及整合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革命基点村和重点老区村加快发展。五是法定支出均达到政策规定,其中安排教育支出3.1亿元、农业支出1.22亿元、科技支出2,988万元,分别增长15.4%、11.7%和17.0%,均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凝心聚力、重点突破,努力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按照市委总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重点突破,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继续发挥财政职能,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继续统筹安排财政公共财政预算、基金预算,合理整合省市专项资金,科学调度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加快项目建设。扎实抓好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改革,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认真落实好科技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支持人才工程,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围绕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建设,支持加快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事业。落实加快园区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加快园区发展,增强市区经济发展后劲。
(二)继续坚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村民生事业发展,加大涉农补贴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水利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重点建设项目,继续支持农村公路路网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造福工程”,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安排支持革命基点村和重点老区村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革命基点村和重点老区村的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支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造林绿化,加快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支持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
(三)继续突出民生优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加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政府补助标准;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落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标准等政策,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适当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补助标准;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为重点,将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纳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改革;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职业培训补助等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创新资金运用手段,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住房建设营运,全面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继续加大社会管理创新投入。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加强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和政法经费等保障机制以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继续强化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立足当前稳增长,着眼长远促发展,坚持把培植壮大财源作为财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夯实财政增收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收入征管考核机制,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的分析预测,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强化征管措施,突出抓好主体税收的征收,以主体税收的稳定增长,带动财政收入结构改善、质量提升、后劲增强。坚持大小税源一起管,大小税种一起抓,挖掘收入潜力。切实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
(五)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提高科学理财水平。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预算编制方法,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积极稳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增强预算的透明度。积极推进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下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继续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财政投资评审体系,推进公务卡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严控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继续深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进一步发挥资产整体效益。积极推动财政监督管理体制创新,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实现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扩大偿债资金规模,缓解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