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县农业局局长***201*年**月**日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各位领导提出意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关于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
县农业局局长 ***
201*年**月**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各位领导提出意见。
一、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扩大优势产业规模,积极培育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一)优势农产品基地布局基本形成。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县按照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以“调优、调大、调强”为目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全力发展马铃薯种薯、中药材、旱作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完成马铃薯种植40万亩、中药材种植35.5万亩、玉米种植10万亩、蔬菜种植4.5万亩。全县建成马铃薯脱毒瓶苗组培温室1万平方米、原原种生产日光温室636座,建成千吨马铃薯种薯贮藏窖56座。建成了XX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了以xx为中心的马铃薯脱毒瓶苗生产基地、以xx和xx为中心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以xx为中心的当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以xx为中心的无公害黄芪种植示范基地、以xx为中心的无公害党参种植示范基地、以xx和xx为中心的旱作农业种植示范基地等6个农作物精品种植示范基地,建成了沿316国道马铃薯种薯繁育、xx公路旱作农业和212国道马铃薯种薯繁育、膜侧当归种植3个农作物精品种植片带,全县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布局已初步形成。
(二)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县围绕马铃薯种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制定完善了《马铃薯种薯脱毒苗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XX县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XX白条党参质量安全标准》和《XX白条党参饮片加工质量标准》,推广了马铃薯种薯“五统一”生产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贮藏、统一销售)。二是依托基地建设,完成党参、黄芪GAP认证6900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54.1万亩,其中:马铃薯34.1万亩、中药材20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三是注册了“五竹”、“渭河源”马铃薯种薯,“渭北雪”淀粉,“官堡”、“颜裕”、“晓梅”中药材等一批农产品商标,“颜裕”商标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唱响了“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中国党参之乡”名片,有力提升了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龙头企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县大力扶持发展涉农企业,不断延长加粗农业产业链条。通过银行贷款、财政贴息、项目扶持等措施,先后扶持壮大了渭河源、田地、海盛、伟盛、东方等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目前,全县有中药材加工企业59家,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6家,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2家。全县认定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其中:省级5家(海盛、永安、田地、伟盛、渭河源),市级9家(海盛、兴华、颜裕、渭河源、田地、金蛋蛋、东方、伟盛、红火)。龙头企业销售年收入3.22亿元,上缴税金334.94万元。中药材企业中,通过GMP认证企业11家,GSP认证企业34家。
(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近年来,我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引导发展以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我县依法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97家,其中:种植业415家、养殖业243家、渔业2家、林业20家、农机10家、其它7家,成员总数24736人;注册登记家庭农场1家,为绿丰家庭农场。规模以上合作社达到10家,其中:马铃薯4家、中药材6家。通过项目带动、规范扶持,有力增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同时,按照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鼓励群众、合作组织、企业开展土地流转,全县有效流转土地面积达到6.25万亩,其中:转包0.85万亩,出租3.03万亩,股份合作1.49万亩,转让0.34万亩,互换0.3万亩,以其他形式流转0.24万亩。
(五)市场营销网络日益完善。为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近年来,我县切实加强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建设,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一是中药材市场方面。建设和完善了以党参为主的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以当归为主的会川三角路中药材贸易市场、以黄芪为主的莲峰中药村贸易市场等3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3万吨,年交易量11万吨。今年,新开工建设了会川江能中药材饮片批发市场,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又增添了一名生力军。二是马铃薯市场方面。建设了会川、五竹2个马铃薯专业交易市场,年交易量50万吨以上。三是积极发展省部级农产品定点市场。XX县马铃薯优质种薯专业批发市场被认定为农业部定点市场和省级定点市场,XX县渭水源蔬菜瓜果中药材批发市场被认定为省级定点市场。四是依托网络,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网上农产品销售。目前,全县注册淘宝网店16家,主要开展中药材、XX土特产等销售。计划新发展马铃薯网店10家,从而进一步拓宽我县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领导,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组织保障。农业产业化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长期战略工程,为确保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县上确定的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分管农业产业化工作,专门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和马铃薯产业办公室。农牧局具体负责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规划制定等工作,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各负其责,有力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制定规划,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绘制蓝图。近年来,县政府适应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出发,整合产业资源,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XX县马铃薯种薯产业扶贫规划》、《XX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规划(2012-2020)》、《XX县蔬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扩量推进行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明确了工作措施和奖惩标准,实行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加大投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县上积极探索“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大投入求得大产出。县财政每年列支1500万元,用于扶持马铃薯、中医药、畜草三大产业发展。县农牧局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扶持,争取到农业产业化项目国家扶持资金2703万元,主要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马铃薯原料收购加工以奖代补项目、千吨贮藏窖建设项目、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项目,极大提升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升了农业效益。各涉农企业自筹资金,积极开展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日光温室、智能化连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建设,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加油助力。同时,县上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加大农机推广力度。近年来,共落实农机补贴资金3320万元,受益农户14436户,补贴农机具17674台,有效提升了我县农机装备水平。
(四)依靠科技,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县上高度重视科技在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走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之路。一是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三下乡”活动、“阳光工程”培训等,每年培训农民4万人左右。二是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近年来,共引进马铃薯、中药材、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50余个,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测土配方施肥、高效农田节水等技术10余项。三是鼓励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成果。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策略,注意引进和吸收当今世界加工转化的先进工艺和设备,结合实际进行再创新。如田地公司引进智能化连栋日光温室,在我县专门从事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这是全国最大专业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连栋温室。四是创新科研体制,引导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等多种形式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现有科研成果转化利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断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数量不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开拓市场能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运作不规范,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是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农产品种植基地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群众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
三是受交通、信息、资金、人才等因素限制,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仓贮基础条件尚未形成,现代物流和期货市场的理念尚未形成。
四是农产品加工体系尚不健全,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加工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主要为农产品初加工产品,精品、名牌产品少,附加值不高。深加工还处于起始阶段,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不足。
五是交易市场软硬件建设、准入制度和检测、营销体系都不够健全,信息化程度低,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
六是是农业投入不足,农民贷款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贷款门槛高,致使产业化企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进程缓慢。
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县乡管理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市场准入、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力争农业产业化工作有新的突破。
(一)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力争有新突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首要任务就是狠抓龙头企业发展,加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突破。一是吸引“三资”建龙头。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把“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县外资本”吸引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引进一批新的龙头企业,促进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壮大运营,整合现有产业,发展一批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积极培植更多企业进入国家重点和省级龙头企业的行列。三是放手发展私营个体龙头企业。把发展私营个体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降低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准入门槛,取消一切歧视和不合理的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四是积极支持鼓励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在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提高其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
(二)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力争有新突破。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加工增值率为目标,继续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料到成品、从生产加工到消费,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紧密联系、利益关系更加直接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带,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一是抓紧制定马铃薯、中医药转型升级意见,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二是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建设生产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健全农业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推广实施体系,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市场和物流中心建设,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建立和完善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物流损耗和流通风险,促进错季供应,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流通服务。
(三)在推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力争有新突破。目前我县有一批企业的科技含量、产品销量和总体实力在同行业居全市前列。下一步重点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农民的实用技术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成果的能力,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作用意识、质量意识,造就一大批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的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的农民。二是健全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强化科技队伍建设,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集中培训等形式,更新农技人员知识结构。三是加强新技术研发,注重内涵提升。瞄准新一轮产业升级,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四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五是加快新产品开发,注重外延拓展。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开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四)在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力争有新突破。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模式,使利益连接机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一是签订订单合同,通过规范程序,明确权利与责任,提高合同履约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通过合同、订单保障农民的收入。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培育一批运作规范、自我发展能力强的合作社。引导更多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共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三是积极探索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五)在打造农产品品牌上下功夫,力争有新突破。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终端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好产品,就能拉动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所以,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是培育产业竞争力的长远之计,也是关键之举。一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对已注册的马铃薯、中药材、特色农产品等品牌,加大宣传,使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二是加大品牌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抓好现有品牌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良种扩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满足龙头企业对优质原料和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县农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大品牌开发力度。鼓励企业积极注册申报农产品品牌,在品牌开发上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四是保障品牌质量。引导企业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生产加工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六)在探索投融资机制上下功夫,力争有新突破。由于我县财政困难,各企业财力有限,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各环节中资金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确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一是充分调动各项目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制定合理目标,加大向上争取国家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招商引资力度,向外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三是加大现有政策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集中用活各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对马铃薯、中药材种植、购销大户的奖励扶持力度,以点带面,带动产业发展。五是积极探索金融支农模式,促使涉农贷款良性循环,提高金融部门的放贷积极性。
推荐访问:报告 全县 农业产业化 【报告】关于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