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调查报告 > 正文

县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调查报告(完整)

时间:2024-04-09 12:0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调查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县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调查报告(完整)

县位于省东北部、东洞庭湖畔,总面积2809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事处),全县林地面积143万亩,湿地面积186万亩,是全省的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市的湿地大县,森林覆盖率39%、林木绿化率41.6%,湿地保护率达76.2%,森林蓄积量356万立方米,林业产值达12.3亿元。

一、全县乡镇林业站基本现状

县现有15个乡镇林业站,由县林业局垂直管理,现有干部职工13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25名,助理工程师74名,工勤及管理岗位30人。

(一)机构队伍较为健全。从70年代至90年度初,乡镇林业站机构一直不稳定,由乡镇管理到县垂直管理期间经历了几次机构改革,直至95年全县乡镇合并,20个乡镇林业站实行县乡共管、县局主管的垂直管理模式,乡镇林业站机构才稳定下来。2018年按照中央、省、市机构改革的大势,林业部门将合并归口至自然资源部门管理,乡镇林业站也将相应合并至自然资源部门一并划入乡镇管理,乡镇林业站人员一度出现思想波动。为了稳队伍、定人心、保运转,县林业局党委班子先后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全力争取保留县林业局政府组成部门位置,乡镇林业站也保留单独设置,由县林业局垂直管理,成为市唯一保留乡镇林业站垂直管理模式的县市区。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基本工资及工作经费在2011年就已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2016年,在此基础上,县林业局又将林业站人员“五险一金”纳入局财政预算,并在森林防火、资源调查、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重点工作上拨足工作经费,真正让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吃下“定心丸”,全身心投入到基层林业工作中。截止目前,全县乡镇林业站基本实现了“机构稳定、队伍健全、经费有保障、运转流畅”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早年间,全县乡镇林业站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少数林业站办公场所都不健全,靠租赁当地民居作为临时站房。2015年,按照国家、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关于全面推行林业站“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工作的要求,县林业局率先在X镇、X镇、X镇等乡镇林业站启动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及“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试点,完善林业站各项基础设施,并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模式,实现了“林农办事咨询不出乡镇,审批事项网络一次性办结”的目标,真正为林农提供快捷、便民、高效、优质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近些年来,县通过向国家、省林业主管部门争取林业站标准化建设、能力提升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先后累计投入300多万元,完成了7个乡镇林业站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等建设。目前,部分乡镇林业站的站容站貌、基础设施、办公条件等显著改善,林业站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为有效提高林业站职工的整体素质,县林业局制定了系统学习和培训制度。近5年,先后将4批退伍安置军人安排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进修深造,参与学习人数40多人;
同时在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测报与防治、林业规划设计、山林纠纷调处等方面每季度针对性开展培训一次,累计培训人数达200余人;
累计组织15名乡镇林业站长轮流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在全面提升林业站综合能力水平方面,林业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县林业局把林业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年初各乡镇林业站的经费预算中,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目前90%以上的乡镇林业站现代化办公设施一应俱全,X电子林业政务网实现全覆盖,公文处理、文件传阅全部网上处理,林业信息化、无纸化办公、网上办公基本实现,乡镇林业站办事效率及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履职尽责,地位凸显。乡镇林业站工作处于林业治理的最末端,战斗在最前沿,是林业战线上的排头兵,是各项林业工作落脚点,承担着政策宣传、造林绿化、资源管护、林业科技推广及社会化服务等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林业工作的根本遵循,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作为生态建设的排头兵,乡镇林业站承担了更大的责任、肩负了更高的使命、也发挥了更加显著的作用。

1.造林绿化的“操盘手”。乡镇林业站是各项造林绿化工程的具体组织者,他们上要与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接,争取造林项目计划;
下要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发动,落实造林任务;
在把握造林时间接点、造林作业设计、整地、调苗、栽植技术指导、抚育管护、现场督导等各个环节,乡镇林业站都需要“全程参与、全面介入、全面把关”,自始至终组织好、参与好、指导好、监管好造林绿化工作,为全县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2.资源管护的主力军。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而乡镇林业站是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前哨。从森林“两防”到资源监测调查,从林地林木管理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乡镇林业站既是宣传员,又是情报员,还是监督员,需要始终坚守原则、严格监管。特别是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事关森林生态安全大局的工作,林业站需要发挥行业部门专业优势,为当地党委政府出谋划策,时常深入村、组宣传巡查,走街窜户发放资料,山丛林中预测预报,扑救、防治现场指挥,哪里有工作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林业站自始至终坚守这份主责,从不讲任何条件,用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负起森林资源管护重任,成为森林资源管护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3.林业科技的推广员。林业科技推广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是林业科技支撑林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林业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关键。乡镇林业站工作第一线,直面林农和林业生产,承担着科技兴林的重担。他们线上依靠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林木测土配方技术应用、举办林业科技课堂,线下将培训教育延伸到村、组及山头地块,同时依托林业科技特派员送技术下乡等渠道,真正解决林农在苗木选择、整地要求、栽植技术及抚育管理上面临的问题,扫除林农在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产业发展上遭遇的障碍,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成为全县林农林业科技推广的“主心骨”。

4.乡村振兴中参与者。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其中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等方面,离不开林业部门的积极参与。作为工作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乡镇林业站,积极发挥行业优势,自始至终参与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过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美化、国家森林乡村和省级绿色村庄的申报创建,到培育壮大油茶、楠竹、林下种养、森林旅游、生态休闲等绿色富民产业,乡镇林业站当居首功。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林业站队伍结构不平衡。虽说县乡镇林业站按现有编制职数,每个林业站均达9人左右,但人员结构不平衡。据调查,全县各乡镇林业站的人员年龄结构比例呈2:3:5,其中5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占50%,20%为近几年上班的年轻人员,真正熟悉业务工作、综合能力全面的工作人员只占30%,每个站人均不到3人。从性别比例上看,男女比例为1:9,每个站的女性工作人员平均不到1人,而实际50%以上的站没有女性工作人员,导致站内的内勤管理等工作上出现空位,不利于工作的全面开展;
年龄偏大的人员普遍存在工作激情下降、混退休思想严重的状况,基本没有将全部心思投入工作中,年轻的站员不安于现状,没有静下心来工作,导致林业站工作创新发展不够,真正的优势和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二)人员配置与管辖面积不平衡。县林业用地面积143万亩,山林面积分由低山区、丘岗区、平原区、湖区组成,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比例大致分为12:11:24:13:40。乡镇林业站管辖的山林面积多的高达20万亩以上,主要集中铁山库区乡镇、X镇等,少的也4-5万亩,主要集中在湖区乡镇。早年间,所有人的印像都是哪个地方的树木多,林业工作就比较好,像X镇、X等乡镇森林资源丰富,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大部分人都愿到山区乡镇林业站工作。2009年以前,X镇、X镇林业站在岗工作人员多达15人以上,在县林业局称他们“林业分局”,比较兴旺。近年来,林业站职工工资全部纳入了局财政预算,职工工资福利均有保障,加上取消了相关税收,林业站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上,职工收入基本一致,在哪上班都没有区别,再加上山区上班受交通等多方面的制约,原先居住地在近城区而工作地在山区的职工千方百计要调到近城区林业站工作,也有部分职工因工作业绩突出被提拔到局机关工作,同时大部分林业站职工不愿去往山区工作,长期以往导致了像X镇林业站、X林业站、X林业站等山林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林业站平均工作人员不足5名,其中X镇能够胜任工作的职工不到4人,人员配置与管护面积严重不平衡。

(三)技术力量“青黄不接”。林业有着较强专业性,森林经营、资源调查、病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治、营造林管理等工作都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上世纪,每年都有涉林大中专院校或其他专业的院校毕业生被分配到X县乡镇林业站。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到上世纪末,县林业系统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达100余人,占整个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80%,不是涉林专业毕业的干部职工,也会利用一切机会学习,逐步成长为专业人才。但随着大批退伍军人及其他途径的安置大潮,从2000年后基本没有正规的涉林专业院校毕业生被安排到林业部门工作,偶尔通过招聘、招考引进个大学生,要么就是专业不对口,要么就是难以留住人。目前全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达270多人,真正林业院校毕业生不到40%,这些人大部分都在机关工作,乡镇林业站的正规院校毕业且懂业务或通过学习成为技术骨干的职工不到30人,平均一个站不到2人,而且这30人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30%,其中X林业站两个业务骨干年龄分别为59岁、52岁,步仙镇林业站业务骨干接近50岁,X镇业务骨干也有54岁,这些站年轻的业务骨干基本没有,加之林业技术与山林树木打交道,较为辛苦,想学业务的人不多,导致林业站技术力量严重不够,出现“断层”。

(四)乡镇林业站执法主体不明。按照相关政策法规,乡镇林业站没有执法主体权,不能单独行使执法权,这导致开展林业实际工作面临障碍。目前森林公安已转隶至地方公安部门管理,林业部门唯一存在执法主体权的只有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承担着全县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面对全县15个乡镇、143万亩林地林木资源管护任务,仅凭行政执法大队远远不够。近些年来,因经济利益驱动以及森林资源管理的隐弊性、局限性、时效性等因素,破坏林木林地资源违法行为逐渐增多。随着“天上巡、地上查”全覆盖的常态化森林督查工作的开展,破坏林地林木资源的违法行为都被卫片暴露出来,查处整改必须到位,但大部分违法图斑都是小范围破坏,属行政执法范围,没有执法主体权的乡镇林业站只能观望和等待执法大队来查处,违法图斑少时,执法大队还可以应付得过来,违法图斑数量一多,执法大队也分身无术,也就导致了案件查处的不及时。不仅是森林督查违法图斑的现象,就是平常的一些违法行为也因执法主体不明确,林业站在查与不查中纠结徘徊,想查又没有执法权,又要通过执法大队来查处,产生了时间差,造成了部分违法行为查处不及时。但保护和管理好一方绿水青山,就必须以最迅捷的速度和最强硬的力度对涉林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形成威慑,才能杜绝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因此乡镇林业站执法主体不明成为了制约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因素。

(五)基础办公条仍需改善。全县还有约20%的站没有站房或租用民房办公,部分站的站容站貌不尽如人意;
交通工具多数为摩托车。例如X镇林业站,其租赁的站房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现已成危房;
X林业站租用民房办公,5年内换了3次办公地点。

三、加强乡镇林业站建设的建议

县乡镇林业站没有因机构改革影响而发生体制变化,改革前后继续由县林业局垂直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模式利大于敝,符合当地林业工作实际,适应新形势下林业现状,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有利于依法行政,全面、准确、及时地贯彻落实林业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上述不容忽视和有待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对症下药”、逐步解决。

(一)加强基层林业人才队伍建设。林业人才队伍是加快林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要解决县林业人才队伍薄弱、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健全林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重点抓好基层林业人才培训工作,通过强化培训,着重提高林业职工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二是加强人才引进,要加强与地方编制机构与劳动人事部门的对接沟通,多针对性设置工作岗位,突出基层林业站的实际需求,通过“四海揽才”及每年事业单位招考等渠道,多引进、聘用专业人才充实到乡镇林业站工作队伍中去。三是稳队伍、调结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站在大局上,进一步健全理顺机制、调整人员结构,择优配强、合理搭配基层林业站队伍,疏通林业人才晋升和更新渠道,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确保基层林业人才队伍稳定。

(二)加强乡镇林业站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乡镇林业站建设和管理。仍然要重视其作为林业最基层管理机构的定位,充分发挥其协调县林业局与乡镇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的枢纽作用;
要进一步稳定机构、理顺体制,强化自身建设,加强乡镇林业站勤政廉政教育,建立健全制度建设,防范风险。

(三)加强乡镇林业站基础能力建设。拓宽资金渠道,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将基层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森林植被恢复费使用范围,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并解决林业站工作经费等无渠道的问题,避免出现县林业局因负担重而主动将乡镇林业站下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