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牦牛皮蝇蛆病是牦牛养殖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皮蝇幼虫寄生在牛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导致人畜共患。牦牛在被寄生后,其生长发育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导致牦牛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导致牦牛死亡。青海省是牦牛养殖的主要地区,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对牧民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开展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确保牦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畜产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05
0 引言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畜牧业的平稳发展关系到广大牧民的收入状况。近年,随着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牦牛养殖产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牦牛皮蝇蛆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而牧民的防治意识不高,导致该病常年流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近年,青海省政府加速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优势企业的发展,将畜牧业作为地区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和牧民增产增收。围绕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推动牧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畜牧结构,推动全省畜牧业的平稳发展,牦牛养殖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目前牦牛皮蝇蛆病防治主要通过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实现。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本地区每个养殖场抽选样本,对牦牛皮蝇蛆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发病率。2017年调查了本地区6 600头牦牛,2018年调查了本地区5 800头牦牛。
1.2 方法
药物注射时间为每年10月,用药剂量为0.01 mL/kg"bw。首次用药后间隔2周再用药1次,能提高防治效果。在2017、2018年的3月和5月进行牦牛皮蝇蛆病发病情况调杏,并统计防治效果。牦牛皮蝇蛆病诊断方法采取常规的触诊诊断,主要是观察颈部、肩部、背部和臀部等部位的皮肤有无皮蝇蛆,只要存在皮蝇蛆,无论数量和大小均可判断为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017-2018年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
在开展抗生素驱虫后,牦牛皮蝇蛆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仍有较高的阳性率,仍需要加强牦牛皮蝇蛆病防治管理,见表1。
2.2 2017-2018年幼牛与成年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
幼牛皮蝇蛆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年牛,虽然2018年幼牛与成年牛皮蝇蛆病发生率明显低于2017年,但仍存在较高的阳性率,因此在未来的防治工作中要关注幼牛的防治,见表2。
3 讨论与结论
牦牛皮蝇蛆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由于该病可人畜共患,因此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为有效降低陔病的发生率,提高牧民的经济效益,很多学者对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与防治展开了系统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防治方法,并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应用效果[l]。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青海省各地区仍存在牦牛皮蠅蛆病的流行。随着人们对食品卫生安全要求的提高,在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中面临多种问题有待解决。因此,需要不断改进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措施,控制牦牛皮蝇蛆病的发生。
牦牛养殖主要依赖于天然牧区的放牧养殖,也是青藏高原畜牧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当地牧民提供重要的生产与生活资源,牦牛肉、牦牛皮以及牦牛奶都是主要的畜产品,为确保牧民的经济收入,需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其中以秋季药物防治为主要的防治方法。但是受到品种、饲养方法、药物剂型、给药方式、防治密度以及皮蝇的生物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完全预防牦牛皮蝇蛆病的发生[2]。虽然能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降低感染密度,减轻牦牛皮蝇蛆病的危害程度,但由于皮蝇的繁殖能力强,一旦停止防治或防治工作不到位,只要仍有皮蝇存在,就可在短时间内造成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3]。因此,皮蝇蛆病是影响牦牛产奶量、产肉量、牦牛皮产量以及幼牛和体重轻的牛成活率的重要疾病之一,对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牧民的收入水平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牦牛皮产量的下降对皮革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要积极开展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
根据皮蝇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牦牛皮蝇蛆病流行特点分析,防治关键是在合适的时间对牦牛进行足够密度的驱虫。以食道壁幼虫为代表,幼虫移动峰值期在9月中旬至10月底,为避免幼虫移动,因此要在10月开始高密度、大面积以及连续的防治,有效杀灭幼虫,有效利用枯草期的草料,避免体质的快速下降,保证抓膘的效果,提高牦牛御寒能力,进而安全地渡过冬天。对于皮蝇幼虫,早期消灭移行期幼虫能有效防治该病。早期牦牛皮蝇蛆病防治主要是使用滴滴涕、666以及林丹等药物,在内吸性杀虫剂诞生后,从消灭第3期幼虫转为消灭第1、2期幼虫,进一步减轻幼虫对牦牛皮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时主要使用口服敌百虫或注射敌百虫溶液的方式进行防治,还可以使用体外喷洒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80年代出现了一批新的药物,包括皮蝇磷、蝇毒磷、亚胺硫磷、溴硫磷等药物,且剂型多种多样,包括乳油、粉剂以及微胶囊等。临床应用过程中均表现出不同的防治效果,但总体存在一定的问题。
近年,随着新药物和新剂型的不断开发,提高了药物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效果,为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提供了有效的药物。青海省大部分牧区都是采取伊维菌素常规剂量给药防治牦牛皮蝇蛆病,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很多学者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现有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防治措施,建立了微量给药的方式,并获得一定的成效,能减少药物残留量,保障畜产品的安全性。本次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在开展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后,虽然阳性率明显下降,但仍存在较高的阳性率,这可能与防治措施、养殖方法有密切的相关性,在未来的防治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对策,制定科学的防治计划;牦牛皮蝇蛆病的发生率与牦牛的发育水平密切相关,且随着牦牛生长时间的增加,感染率明显下降,这可能与幼牛抵抗力较弱有关。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伊维菌素在防治牦牛皮蝇蛆病中获得一定的成效,但无法完全避免该病的发生,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他药物在该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除药物防治措施外,还需要加强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措施的宣传工作,通过行政措施、兽医宣教和技术推广等方法,提高牧民对牦牛皮蝇蛆病的预防意识,从而采取连续性、系统性、大规模防治措施,提高牦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预防该病的流行。
抗生素注射在牦牛皮蝇蛆病预防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完全预防该病的发生,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预防手段,不断提高牧民的预防意识,确保牦牛皮蝇蛆病防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衍冰,姚琳,曹利利,等 “伊维菌素”注射液对肉牛皮蝇蛆的防治效果观察[J].吉林畜牧兽医,2015,36 (4):16-18
[2]单曲拉姆,刘建枝,夏晨阳,等西藏牦牛牛皮蝇蛆病的危害与防治[J].西藏科技,2018,12(5):57-58
[3]多杰永扎.牦牛牛皮蝇感染凋查报告及防治[J].兽医导刊,2017,21(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