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在弘扬优良传统方面存在的问题三篇

时间:2022-05-17 19:00:02 来源:网友投稿

《存在》是由汪峰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于2011年10月17日单曲首发,后收录在汪峰发行的专辑《生无所求》中。2012年1月19日,该曲获得2011年度北京流行音乐典礼年度金曲的奖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弘扬优良传统方面存在的问题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在弘扬优良传统方面存在的问题3篇

第一篇: 在弘扬优良传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长征精神

虹星桥镇中心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大力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奋发学习,健康成长,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为重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承长征精神,加强抗日精神教育,反对侵略和反分裂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浴血奋战的拼搏精神和革命传统,加深学生促进和平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认识,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继承优良传统,弘杨长征精神

三、活动时间:

2006年9月1日——9月30日

四、活动保障:

成立主题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深刻了解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组 长:沈学章

副组长:李卫星 姚建峰

组 员:朱国昌 邱 敏 陈 毅

五、活动准备:

A、发动宣传阶段。

1、“统一行动日”活动。

学校把9月1日作为此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统一行动日”。在当天的开学典礼上,学校校长作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宣传和布置。由少先队大队部发起倡议,倡议:继承优良传统,弘杨长征精神。全校学生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我们会铭记先烈的遗志,我们将传承民族精神。勿忘国耻,珍惜和平……”由此拉开了学校主题月活动的序幕。

B、美化环境,集中宣传。

开学第一个星期,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布置教室、走廊、宣传窗,个个参与到美化环境的过程中来。在布置的过程中,同学们收集有红军长征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动手描绘悲壮的抗日情景,让侵略者的罪行和爱国人士的抗战精神深入人心。同时富有浓浓的民族精神的校园也使全体学生感受和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六、活动过程:

第一乐章:了解长征。

开展“长征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利用一周时间让队员搜集有关长征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红军长征时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通过学习和宣传,让孩子们体会长征的苦难经历和伟大成就,感受敌人的残酷无情,并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为知识竞赛作好充分准备。

第二乐章:感受长征。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为了抗战的胜利而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取得了令人赞叹不已的成就。我校借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以多种形式歌颂长征精神,将这种伟大的精神继承和发扬。

A、全体师生学习献给红军长征70周年的纪念诗歌《地球上的红飘带》。

B、全体师生观看放映长征的影片,并知道中高年级的学生撰写观后感。

C、“长征歌曲我们唱、长征诗歌我们吟”活动。

第三乐章:我的“长征”。

长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体现。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我校各中队通过开展“长征,我迈出了第一步”的主题班队会,引导队员们学习、体验长征精神,以次激励和鞭策队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憧憬:理想在长征的那头。帮助队员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勾画出自己的奋斗蓝图,激发队员门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坚定实现理想的决心,队员可以畅所欲言,说理想、唱理想、演理想。

(2)起步:我在长征的这头。要使队员们做好起步阶段的思想准备,明确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努力学习长征事迹、长征精神,把自己的成长过程看作一次长征,从中懂得自己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经历艰苦的磨练。

(3)进行:走到长征的那头,需要长征的精神和力量。引导队员们把自己在学习或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设想为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比如:抢渡大渡河、金沙江、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等。鼓励队员们不畏艰险,克服困难,争取人生“长征”的胜利。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具有阶段性,但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永远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一定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将这项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七、活动要求:

1、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活动。

2、积极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3、加强活动的总结,典型事例参与活动人数,作好统计工作。

学校将结合活动的组织及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表彰。

虹星桥镇中心小学 邱敏

2006.9.1

第二篇: 在弘扬优良传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于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美德手抄报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审美精神。

中国革命斗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数不胜数,不知你需要什么时期或者是什么展现上的革命英雄,辑录部分革命英雄以供参考。

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雷锋做好事常不留名,所以他一生做过多少好事已经无法统计。1962年8月15日雷锋逝世后,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全国特别是青少年当中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精神主要归纳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螺丝钉精神、公而忘私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现在,雷锋精神已成为“做好事”的代名词,并漂洋过海成为世界人民的楷模。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敌后武工队”,刘胡兰觉得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料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昂首挺胸大义凛然,敌人故意在她面前用铡刀连铡几个人,她依然铁骨铮铮,向着气势汹汹的敌人怒吼一声:“我咋个死法?”然后坦然躺在刀座上,惨遭敌人杀害。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三、重于泰山的革命战士——张思德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为掩护战友而牺牲。9月8日,毛主席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专门撰写了纪年文章《为人民服务》,对张思德给予了极高评价,文章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四、为了新中国炸掉敌人碉堡的——董存瑞

1948年 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正当总攻冲锋号吹响的时候,突然迎面的桥上敌人暗藏的碉堡射出了一窜窜火舌,阻挡了解放军的冲锋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毅然举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19岁。牺牲时董存瑞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

五、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

黄继光,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担任爆破任务。在手雷掷完后,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地堡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壮烈牺牲,被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六、严守纪律为国捐躯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敌人发射的一颗燃烧弹正落在离他不到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火苗慢慢烧到了他的身上,此时,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向后一滚,身上的烈火就可熄灭。但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坚定地趴在地下,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最后壮烈牺牲,死时手指头已全部插入地下。邱少云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七、坚守阵地出色完成阻击任务的——杨根思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曾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50年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全排战士先后多次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被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八、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罗盛教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1952年1月2日晨,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罗盛教听到喊声,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几次把崔莹托出水面,又跌入水中。最后拼尽最后气力,把崔莹顶出水面,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也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

王杰,山东金乡县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辅导江苏邳州张楼公社民兵投弹演习时,一民兵将拉了弦的手榴弹投到了人群中,危急关头,王杰用身体扑了过去,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被挽救了,王杰却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为他题了词。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部队为“王杰部队”、其所在班为“王杰班”。

十、勇拦惊马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欧阳海

欧阳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1963年11月18日,随军野营训练,路过京广铁路时,一匹马受到呼啸而来火车的惊吓,突然蹿上铁路,在即将与火车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将马推出铁路,避免了列车出轨事故,保障了旅客安全,自己却壮烈牺牲。

第三篇: 在弘扬优良传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于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美德手抄报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审美精神。

中国革命斗争中涌现出的英雄数不胜数,不知你需要什么时期或者是什么展现上的革命英雄,辑录部分革命英雄以供参考。

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

雷锋做好事常不留名,所以他一生做过多少好事已经无法统计。1962年8月15日雷锋逝世后,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刘少奇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朱德题词:“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周恩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全国特别是青少年当中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雷锋精神主要归纳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螺丝钉精神、公而忘私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现在,雷锋精神已成为“做好事”的代名词,并漂洋过海成为世界人民的楷模。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民党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敌后武工队”,刘胡兰觉得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不料敌人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昂首挺胸大义凛然,敌人故意在她面前用铡刀连铡几个人,她依然铁骨铮铮,向着气势汹汹的敌人怒吼一声:“我咋个死法?”然后坦然躺在刀座上,惨遭敌人杀害。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三、重于泰山的革命战士——张思德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为掩护战友而牺牲。9月8日,毛主席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专门撰写了纪年文章《为人民服务》,对张思德给予了极高评价,文章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四、为了新中国炸掉敌人碉堡的——董存瑞

1948年 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正当总攻冲锋号吹响的时候,突然迎面的桥上敌人暗藏的碉堡射出了一窜窜火舌,阻挡了解放军的冲锋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毅然举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19岁。牺牲时董存瑞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

五、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

黄继光,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担任爆破任务。在手雷掷完后,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地堡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壮烈牺牲,被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六、严守纪律为国捐躯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敌人发射的一颗燃烧弹正落在离他不到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火苗慢慢烧到了他的身上,此时,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向后一滚,身上的烈火就可熄灭。但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坚定地趴在地下,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最后壮烈牺牲,死时手指头已全部插入地下。邱少云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赢得了战役的胜利。

七、坚守阵地出色完成阻击任务的——杨根思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曾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50年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全排战士先后多次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被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八、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罗盛教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1952年1月2日晨,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罗盛教听到喊声,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几次把崔莹托出水面,又跌入水中。最后拼尽最后气力,把崔莹顶出水面,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也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

王杰,山东金乡县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辅导江苏邳州张楼公社民兵投弹演习时,一民兵将拉了弦的手榴弹投到了人群中,危急关头,王杰用身体扑了过去,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被挽救了,王杰却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为他题了词。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部队为“王杰部队”、其所在班为“王杰班”。

十、勇拦惊马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欧阳海

欧阳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1963年11月18日,随军野营训练,路过京广铁路时,一匹马受到呼啸而来火车的惊吓,突然蹿上铁路,在即将与火车相撞的危急时刻,欧阳海奋不顾身将马推出铁路,避免了列车出轨事故,保障了旅客安全,自己却壮烈牺牲。

推荐访问:优良传统 三篇 弘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