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材料集合5篇

时间:2022-05-18 10:25:02 来源:网友投稿

治理是政府的治理工具,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材料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材料5篇

【篇1】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至善天马.以人文本—做好社区服务

(曹溪街道天马社区:戴雪梅)

2016年11月1日

曹溪街道天马社区成立前后的基本情况:曹溪街道天马社区成立于2015年6月。处于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居民总户数有2014户、常住人口10030人;其中包含13个小区楼盘、6个驻地单位。社区现有街道挂职书记1名,工作人员7名(含社区主任),其中社区在职党员369名,居民党员165名。

成立前:辖区居民形形色色、从事各行各业。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状况、经济条件、个人素质、经历等等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对政策的认知理解水平也相差甚远,邻里间交流甚少。

自社区成立后:我们社区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积极倡导“创建非凡,至善共生“的理念,坚持做到六善:善德、善心、善行、善解、善意、善言。以居家养老与志愿者服务助残助困为主线,着力搭建暖心服务平台,特别注重充分发挥社区各种群体的作用,通过开展各项服务活动把居民凝聚在一起,发挥自身优势,不分你我,共同为社区出谋划策。进一步加强辖区帮扶、脱贫工作,加强同居民的联系,真正把服务居民落到实处。社区成立以来辖区内至今未发现吸毒涉毒、电信网络诈骗等情况,无重点信访人员,社区今后将继续加强管控。具体做法有:

居民自治,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第一原则。居民参与标志着对社区的认同和关爱,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对社区内的利益分享,又能对社区内的责任承担。为使社区的自治工作真正开展起来,我认为,首先要做好四方面的基础工作:
   着力深化居民自治意识,提高互动能力。发展社区居民自治,是当前社区治理创新的必然趋向和选择。只有实行居民自治,让居民自己参与管理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符合社区居民内心愿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从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社区不和谐因素及时得到化解,最终推进文明祥和社区建设,强化社区居民自治的意识,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加强对社区胡归属感、认同感,强化社区居民“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意识。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主动积极广泛参与,与社区的自治活动,参与社区的开发与建设。社区居委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开展工作,宣传发动上。使社区的建设宗旨家喻户晓,升入人心。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踊跃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工作。一个活动有创造力工作效率高的社区都是居民参与力相对比较高的社区。

第二,要使社区服务成为自治功能的支柱。现在的社区服务实际是要社区来解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要落实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而社区却没有足够的力量,这就需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自理,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己来协调和管理他们在社区的各种关系。如社区“睦邻”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及企业家商会等联盟,弥补了社区在服务功能上所存在的缺陷,为居民开展全方位的服务,使社区居民家里事有人管,发生困难有人帮,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区是一个温暖的大家。

第三,开展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居民群众参与和关心社区建设。每位居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诸如舞蹈队、志愿者服务队、社区教育讲师队、“编外党支部”等,由热心群众工作,有一定专长的居民骨干经常组织活动。近1年来,社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先后成立了“夕阳红”老年舞蹈队、书法兴趣小组、读书读报小组等,较好地丰富了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增加了这些人员对社区建设的关心和参与,增强了社区居民自治的力度。

第四,着力强化社区组织建设,拓展服务载体。一是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健全基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共驻共建制度,大力推广“网格化”等新型区域化社区党建模式。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组织党员对辖区困难群众慰问、开展“微心愿”认领等。二是完善社区服务组织,如居家养老、青少年服务中心、妇女之家、社区家长学校、志愿者服务等。建立社区服务组织应本着从社区广大居民的客观需求出发,在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为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三是培育和发展各类社区自助组织,如志愿服务组织、文体活动类组织等。应加强对社区自助组织的培育与管理,使其规范有序,引导社区自助组织为建设环境优美、普遍信任、有效规范、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社区做出积极贡献。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挖掘文体骨干、培育文体团队、组织文体活动等,不断输入社区社会组织新鲜血液,逐步形成有自己特点的文化队伍和活动项目,使社区居民学在社区,乐在社区。以别开生面的活动方式向居民传授文化、科普、普及法律知识等。

第五,齐抓共管,把社区治安作为社区建设的保证。社区成立以来,在每个小区配备有综治和流动人口中心户长34名,大大提升了居民对流动人口的监管力度;社区工作人员在每月不定期入户排查流动人口的同时,对小区进行涉毒和民爆物品的排查;在其他辖区有发现上门传销等危害居民财产的情况,及时通知辖区的物业和居民,警惕防范。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了综治宣传系列活动,主要在辖区中心地带开展禁毒、排毒宣传活动,针对辖区青少年开展识毒、防毒知识讲座;动员物业、党员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发放文明创建材料和文明劝导,宣传防火、防盗、禁毒等资料,提高辖区居民的防毒、识毒能力和防患意识;开展校园“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知识。

通过做好上述五项基础工作,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了一个平台,但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我认为要真真实现社区居民自治,除抓好基础工作之外,还应抓好社区内部的建设,使社区居民自治不仅是停留于表面,而是进一步拓展自治的空间。在这方面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选举配备居民群众信得过的具有一定能力和工作水平的社区居委会成员班子。

(二)实现社区工作者的述职制度。

(三)实行居民群众评议社区工作者制度。

(四)实行社区事务公开制度。

(五)发挥居民代表、中心户长自管小组的作用。

 总的来说,社区社会工作参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就是通过科学的、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服务回应政府对基层社会治理在理念、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需要与转变。我们要以互敬、互助的方式凝聚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正能量,积极投身到对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中来,积极培育居民的社会参与和个体责任,促进自助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逐步实现治理更加有序、居民更加幸福、社区更加和谐的善治目标。

【篇2】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材料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城市社区的表现形式,而社区党建则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通过深化社区党建改革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构建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近年来,XX区全面推进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社区治理的深入推进。
  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全区95个社区全部成立综合党组织,区直部门和街道190名处、科级干部担任挂点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兼职委员,452名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以“兼职委员”身份进入社区综合党组织领导班子。社区综合党组织所属支部延伸到各个小区、楼宇以及驻社区的“两新”组织,形成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
  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两个“全覆盖”。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楼宇园区建党、行业协会建党等多种党组织组建方式,全区范围内共建立各类社区党组织51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370个,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社区实现两个“全覆盖”。
  抓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XX年全面开展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综合党委领导班子成员573名,社区综合党组织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84名,“一肩挑”比例88.42%;社区综合党组织、居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494名,比例86.21%,优化了社区综合党组织班子,整体结构更趋合理。
  探索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理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三者关系。居委会承担居民自治功能,社区工作站承担行政性的事务,社区综合党组织则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通过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机制,协调所有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明确和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全区95个社区推广建立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居民议事会,香蜜湖街道建立区域化党建“三个平台”,南园街道建立基层党建“一站两委三平台”。加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效服务居民群众,化解内部矛盾纠纷。
  设立社区党代表工作室,提供党代表履职平台。95个社区均设立党代表工作室,作为党代表在社区开展接访群众等活动的阵地。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室职责,充分发挥工作室在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聚民智、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利用网络媒体渠道,建立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全区各个街道、社区充分运用网络、微信、微博、QQ群、博客、电子邮件、内部网络论坛等网络工作平台开展社区党的工作,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和党员活动形式。同时,加强XX政府在线、XX网、XX发布微博、XX民生微信等“两微两网”和社区家园网的五大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利用网络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
  推行“两代表一委员”植根服务基层行动。加强对“两代表一委员”的联络服务和履职管理,自XX年9月以来,“两代表一委员”共进社区开展活动5300人次,接待党员群众22770人次,入户走访7920户,受理社情民意1894件,已办结案件数1863件,效果良好,深受社区党员群众欢迎。
  开展“五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推广开展“五进社区”活动,通过开展“民意直通车”活动、“一把手”办千件实事活动、“党代表接待周”活动、“党员社区服务”活动、“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民生微实事”整合社区治理资源。出台《XX区惠民“微实事”项目实施试行办法》,斥资3000万元根据社区居民的意愿确定项目安排实施。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热心公益的企业捐赠、赞助等。
  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在原来实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共驻共建、党代表进社区联系群众、机关党员进社区等10多项工作制度,在全区95个社区全面推行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居民议事会、“党员责任田”等制度,并通过活动促进制度落实,有效提升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影响力与带动力。
  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区委直属各基层党委书记向区委专项述职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切实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实施党支部责任区制度,根据社区内物业小区和党员分布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片区党支部,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延伸到楼栋和居民家庭。
  完善落实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立财政保障为主、党费为辅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抓好社区党务干部培训,区委组织部、各街道党工委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学习社区党建、社区治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政策规定,有效提升了社区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深化社区党建创新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升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XX区结合三中全会精神和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探索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的社区党建新路子。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领导和决策核心。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做大做强区域化党建,全面提升党在社区的整合和动员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从理顺社区管理关系入手,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决策层、社区工作站为执行层、社区居委会为议事层和监督层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社区各种组织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切实保证各种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多方互动,有效推进依法治理与民主自治在基层社区的有机结合进程。
  完善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创新街道党工委机构设置形式,在街道党工委增设1—2名兼职委员,由辖区内党员人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参加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会议,参与区域性党建问题的研究与决策。建立健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考核考评体系,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群众评议与自我评价相统一的原则,由街道党工委、所在社区综合党组织和居民群众对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增强共建机制的驱动力。
  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从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和社区治理实际出发,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原则,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主动为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引导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重点培育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多种类别的社会组织,建立起门类齐全、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推进社区社会化服务。
  全面统筹协调,理顺治理机制。明确政府、街道、社区的关系,科学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进入社区的工作任务严格实行“准入制”。党政职能部门拟将下放社区的工作任务,均需经过区相关部门审批,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保障社区各项自治权利的落实。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制度体系,将社区内部事务决策、日常工作管理、对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等方面权力还归于社区,逐步提高社区地位。
  转变政府职能,放权社区治理。在社区治理领域中,政府主要承担好宏观调节、社会政策和监督管理职能,并主导构建多元治理格局。区政府和街道通过纵向对社区放权,横向对社会和市场放权,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群众的积极性。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通过政府委托、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各类社会组织承担,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承接政府职能,加强社区自治。社区党组织支持和保证社区自治组织依法实行社区居民自治,通过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让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出的基层管理、服务等职能,并承担更多社区治理任务;同时,健全民主制度,进一步拓宽参与渠道,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条件。着力完善党务公开、居务公开,通过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让广大居民在社区治理中“说得上话”“管得成事”,努力形成社区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完善区域内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社区综合党组织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恳谈会、交流会、联谊会等活动,强化区域内各类单位和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讨论本社区重大决策、社区治理和党的建设等相关事项。通过构建协调共建机制,把各辖区单位组织起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实现“社区事务共管、社区文明共建、社区环境共护、社区稳定共保”。
  积极探索区域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区域化党建工作中,作为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新型管理方式。把社区按照特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网格,社区综合党组织安排专人分片包干,运用纵向到底、横向联动的网格化管理,促进治理资源共享,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覆盖和党建工作主动介入。
  健全区域化党建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评价程序,将其纳入对街道和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表现作为衡量其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奖惩。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围绕党组织关系接转、党员教育培训、党代表接访、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困难帮扶等内容,开展党员“一站式”贴心服务,做好服务党员工作。借助于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员义工队伍,开展家政服务、科普讲座、社会救助等社区便民服务,做好服务社区居民工作。围绕社区治安、卫生保洁、综治调解、就业帮扶、医疗义诊等内容,做好服务驻区单位工作。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坚持把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作为社区党组织的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服务常态化。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组织引导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干部直接联系居民小区、居民家庭和社区单位,落实好入户走访、承诺践诺、民意代理等制度,推动党员干部与群众保持最紧密、最经常的联系。健全领导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督查推动,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篇3】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社区治理经验材料

【篇一:xx社区依法治理经验材料】

四化联动聚合资源 共治共建一流社区

--xx社区依法治理经验材料

xx社区于2004年11月成立,辖区幅员面积为1.4平方公里,有户籍人口8532户,17348人,流动人口6000余人,人户分离人口3000余人,总人口25348人,社区服务和活动阵地3200平米。居民小组5个,服务网格12个,现有社区工作者人员12人,现有党员266人,下设五个党支部,有xx花园等中高档小区46个,有xx市农机局、xx质监局等省、市、区级单位10个;有xx移动xx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232个,有个体工商户1200余家。社区组织机构有:社区党委、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工作站、社区纪委。为了创新社会化管理模式,探索依法治区方法,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于2013年3月开始,率先在全市探索打造民生服务综合体,其功能设置为“一厅六中心”即:便民服务大厅、综治警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建成了一个集娱乐、健身、休闲、学习、政务便民服务、养老医疗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xx社区不断开拓创新,完善服务功能,坚持运用统筹的理念、法治的思维,推进社区治理,有利地提升了社区的建设水平,已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

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科普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减灾振灾示范社区、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社区等国家、省、市、区级荣誉奖项70余项。已逐步构成了一个学习型、文化型、科学型、健身型、健康型的幸福和谐社区。xx社区在依法治区工作中有以下主要做法:

一、统筹化决策。按照“利益共存、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多赢共进”的原则,推行“大党委工作法”。社区党组织、主要驻辖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通过推荐、选举共同组成社区大党委领导机构,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党员、流动党员等通过“双报到”成为大党委成员,大党委对社区范围内重大问题实行共同商议、共同协调、共同决策,统筹资源一起用,统筹工作一起推,统筹难题一起解,共同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工作。辖区单位xx股份有限公司、xx集团、xx医院等3成员单位推荐人员兼任了社区党委副书记,986名双报到党员中推荐了xxx、xxx等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参与到社区党委的决策工作中来,通过他们的参与,大大地增强了成员单位和党员对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关注度。今年共同决策民生服务综合体的如何运行等重大事项3个,处理小区物管与业委会、业主之间矛盾纠纷等疑难问题3个,主动为社区解决工作经费10万元。

二、制度化管理。一是实行网格化制度。为方便管理将

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社区干部兼任网格负责人,整合社区居民小组长、综治维稳员、党员等力量开展入户调查1200余户,采取“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心—网格负责人—居民小组长—小区楼院联络员”四级信息化管理平台,收集录入信息3000余条,处理群众矛盾成功率达99%,当日处理率达85%。二是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社区重大事项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民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的程序参与决策。“四议”即:社区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一监督”即:社区居民监委会监督。每季度在“四栏公开”中及时公开。三是按照全区“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要求,社区建立法律咨询点。专门聘请了1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点对点服务基层、零距离服务群众,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普及居民群众的法律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2013年开展法制培训、宣传活动等12次,解答法律咨询35人次。

三、自主化议事。针对当前社区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政府公信力薄弱环节,引导社区居民带头人、业委会等成立自主化议事组织,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管理,形成政府快速推动工作、群众理解支持的良好局

面。一是社区成立“调委会”。针对社区信访突出问题、居民矛盾纠纷等问题,由社区牵头,社区威信高、法律意识强、积极参与居民矛盾纠纷调解的志愿者等组成的调委会开展调解工作。今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8起,协助化解物管纠纷、邻里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二是成立了“治保会”。由社区、辖区单位、物管保安、志愿者等组成社区“治保会”。在社区范围内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社区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等巡逻检查工作,确保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多元化参与。一是发展“第三方”组织。针对涉及不同行业类别矛盾纠纷,发动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参与到社区依法治理工作中来,组成社区人民调解矛盾纠纷组,现有成员单位及个人26个,设立社区调解小分队,发展“首席调解员、专职调解员、调解员和调解志愿者”四支队伍126余人。二是培育“特色功能支部”。结合退休老党员、“双报到”党员、党员志愿者等队伍特点,分别组织开展扶贫帮困、夜间巡逻、法律援助、群众文化、政策宣传等特色功能支部5个,发挥支部党员的专业特长,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依法治理。三是大力孵化社会组织。在社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规范孵化流程,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25个(其中,规范登记1个),吸引2000余人加入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努力打造社区民生服务中心、舞动xx艺术团、“微力量”、爱

心储蓄银行、心灵驿站、日间照料中心等志愿服务品牌。四是实施“法律之家”细胞工程。依托法律骨干人员家庭,授牌建设“法律之家”,对每户补助300-500元的家庭阵地建设费用,已建成各类家庭阵地83个。特别是建设“五好”家庭,在居民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五是利用网络开展法律服务。社区设立 “一网一线”活动载体。“一网”即社区“网上服务”网站,社区通过社区网站向居民传达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布通知、公告等,居民可以通过网站了解社区各项工作情况。利用网上qq群、田园广播、超级信使等平台,为居民发送信息、与党员交流沟通等。“一线”即社区114服务热线,居民可以拨打“666114”xx社区服务热线,咨询或处理各种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职业介绍、维修家电、废旧回收、管道堵塞等。建立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协会”,邀请在辖区内的20余户服务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优秀个体工商户加入协会。免费或者低价为居民提供以上服务。搭建结对服务、志愿服务、代办服务等多种服务平台,更加扩大了社区服务覆盖面和实用性。通过社区114、社区qq群、微信、田园广播、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工具,打造“民情直通车”、“十五分钟服务圈”等服务项目,开展网络“零距离”法律服务。在全市率先打造社区网站信息平台,开设社区新闻、法律宣传、便民服务等栏目,通过led显示屏发布各类信息500余条。

【篇二:清江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材料】

清江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材料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社区原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

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为正确引导群众理性化表达诉求,为多样化的群众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社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管理创新”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就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社区概况

清江社区地处双阳区城区的北大门,是典型的城乡结合

部,同时也是双阳区所有社区中居民居住最零散、流动性最强的社区。社区东起长清公路,西至西郭家银瀑广场,北至丫丫矿泉水,南到丹江街与博山社区交界,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居民1856户,人口6516人,驻社区较大型企事业单位12家。清江社区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6个党小组,在籍党员82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49人。今年以来,在云山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结合社区工作的实际,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契机,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构筑起社区工作网,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形成符合社区实际的工作新格局。

—实施背景

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此项工作与

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区经济大发展结合起来;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结合起来。通过这项工作,将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相应的服务团队,组建社区党建网络、居民自治网络、计生服务网络、城市管理网络、社区服务网络、治安防控网络六大网络,将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下去,发挥机关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党员、楼栋长、积极分子、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实时采集网格内家家户户和所在单位的情况,点对点、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经常化,从而达到强化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

——具体做法

一、夯实基础,为网格化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1、建章立制。以社区职责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社

区工作者、协管员例会制度、网格化责任包保制度、两支队伍制度、入户走访制度、弹性时间制度、汇报制度、综合服务管理员的考核制度等,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摸清家底。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要

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约精细化管理的瓶颈。从2008年开始,我社区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网格、建立人口信息册、人口定位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库工作。以详实的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3、组建队伍。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

道,社区综合协管员是关键因素,通过群众推荐、社区考察、岗前培训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协管员队伍。

二、注重实效,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1、网格化管理的运转方式。形成社区整体一张网,网

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条块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最终形成由社区、网格片区负责人、综合服务管理员组成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三级即(1)综合服务管理站(社区服务中心);

(2)综合服务管理网格(分片管理);(3)居民自治小组(具体到户)。

2、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定人即确定综合服务管理员

(社区工作者及居民协管员),定责即明确、细化的社区工作人员职责,定岗即明确综合服务协管员所在的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等7个岗位和应负的职责。一

包即包片,由综合服务协管员负责自己所在责任区的所有民情事务,能处则处,不能办理则逐级上报。

3、创新社区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上下

调节:在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上,形成“站、片、户”三级联

动,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在院落中;

(2)是“分流”调解,协管员入户调解→社区调解→街道调解中心;(3)是联动调解,法院、法律工作者、社区民警明确专人,积极参与调解,形成社区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联动调解新格局。

三、打造品牌,五个百分百诠释网格化管理

社区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模式,形成“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五个百分百,打造清江社区“一口清”的服务民生新格局。

1、对片区每户居民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户主姓名、家

庭成员和工作单位等情况,做到100%了解。

2、对片区主要依靠对象情况,做到100%的掌握。责任

区内在籍党员、楼栋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志愿者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情况,适时进行联系,为社区工作保障优势资源;

3、对片区重点弱势群体情况,做到100%关注,重点关

注失业下岗、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人员、大病重病人员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力为这部分人提供便利和关怀;

4、对片区重点稳控和帮教对象动态,做到100%掌控。主要涵盖重点信访户、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流动人口等,为社区的稳定和谐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问题解决在社区;

5、对政府最新社会保障救助等多项惠民政策,做到100%的解读。掌握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利政策,为居民提供再就业扶助、医疗、养老、低保、助学助困等方面的信息。

—取得的成效

通过网格化的服务模式,我社区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社会维稳工作“先进单位”、辖区内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个越级上访居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社区 “网格化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社区在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和深化,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在社区的推行,使社区充分发挥了在各项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在街道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完善和提升网格的功能,更好的树立社区的形象,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篇三:xxxx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材料】

xxxx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材料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社区原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

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为正确引导群众理性化表达诉求,为多样化的群众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我社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基础,以“管理创新”为主线,进一步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就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社区概况

xxxx社区地处xxxx区城区的北大门,是典型的城乡结

合部,同时也是xxxx区所有社区中居民居住最零散、流动性最强的社区。社区东起长清公路,西至西郭家银瀑广场,北至丫丫矿泉水,南到丹江街与博山社区交界,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辖区居民1856户,人口6516人,驻社区较大型企事业单位12家。xxxx社区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6个党小组,在籍党员82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49人。今年以来,在云山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结合社区工作的实际,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契机,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构筑起社区工作网,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形成符合社区实际的工作新格局。

—实施背景

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此项工作与

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区经济大发展结合起来;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与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结合起来。通过这项工作,将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相应的服务团队,组建社区党建网络、居民自治网络、计生服务网络、城市管理网络、社区服务网络、治安防控网络六大网络,将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下去,发挥机关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党员、楼栋长、积极分子、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实时采集网格内家家户户和所在单位的情况,点对点、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经常化,从而达到强化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目的。

——具体做法

一、夯实基础,为网格化管理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1、建章立制。以社区职责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社

区工作者、协管员例会制度、网格化责任包保制度、两支队伍制度、入户走访制度、弹性时间制度、汇报制度、综合服务管理员的考核制度等,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施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摸清家底。网格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要

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社区的管理目的,人口信息不清是制约精细化管理的瓶颈。从2008年开始,我社区全面开展辖区内人口信息摸底工作,建网格、建立人口信息册、人口定位图,最终实现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三项详实信息入库工作。以详实的基础信息,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3、组建队伍。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畅通社情民意渠

道,社区综合协管员是关键因素,通过群众推荐、社区考察、岗前培训等方式成立了一支能胜任日常协管工作的高素质协管员队伍。

二、注重实效,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1、网格化管理的运转方式。形成社区整体一张网,网

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力求做到:集中管理,条块结合,延伸服务,一岗多责,一员多能。最终形成由社区、网格片区负责人、综合服务管理员组成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三级即(1)综合服务管理站(社区服务中心);

(2)综合服务管理网格(分片管理);(3)居民自治小组(具体到户)。

2、实行三定一包责任制。定人即确定综合服务管理员

(社区工作者及居民协管员),定责即明确、细化的社区工作人员职责,定岗即明确综合服务协管员所在的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信访代理员等7个岗位和应负的职责。一

包即包片,由综合服务协管员负责自己所在责任区的所有民情事务,能处则处,不能办理则逐级上报。

3、创新社区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上下

调节:在人民调解网格构建上,形成“站、片、户”三级联

动,有利于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将矛盾解决在院落中;

(2)是“分流”调解,协管员入户调解→社区调解→街道调解中心;(3)是联动调解,法院、法律工作者、社区民警明确专人,积极参与调解,形成社区矛盾化解的多方支持、联动调解新格局。

三、打造品牌,五个百分百诠释网格化管理

社区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模式,形成“横

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五个百分百,打造xxxx社区“一口清”的服务民生新格局。

1、对片区每户居民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户主姓名、家

庭成员和工作单位等情况,做到100%了解。

2、对片区主要依靠对象情况,做到100%的掌握。责任

区内在籍党员、楼栋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志愿者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情况,适时进行联系,为社区工作保障优势资源;

3、对片区重点弱势群体情况,做到100%关注,重点关

注失业下岗、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人员、大病重病人员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力为这部分人提供便利和关怀;

4、对片区重点稳控和帮教对象动态,做到100%掌控。主要涵盖重点信访户、矫正人员、吸毒人员、流动人口等,为社区的稳定和谐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问题解决在社区;

5、对政府

最新社会保障救助等多项惠民政策,做到100%的解读。掌握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利政策,为居民提供再就业扶助、医疗、养老、低保、助学助困等方面的信息。

—取得的成效

通过网格化的服务模式,我社区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社会维稳工作“先进单位”、辖区内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个越级上访居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社区 “网格化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社区在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和深化,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在社区的推行,使社区充分发挥了在各项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在街道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完善和提升网格的功能,更好的树立社区的形象,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篇4】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材料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材料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城市社区的表现形式,而社区党建则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通过深化社区党建改革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构建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近年来,XX区全面推进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社区治理的深入推进。
  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全区95个社区全部成立综合党组织,区直部门和街道190名处、科级干部担任挂点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兼职委员,452名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同志以“兼职委员”身份进入社区综合党组织领导班子。社区综合党组织所属支部延伸到各个小区、楼宇以及驻社区的“两新”组织,形成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
  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实现两个“全覆盖”。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楼宇园区建党、行业协会建党等多种党组织组建方式,全区范围内共建立各类社区党组织51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370个,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社区实现两个“全覆盖”。
  抓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XX年全面开展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综合党委领导班子成员573名,社区综合党组织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84名,“一肩挑”比例88.42%;社区综合党组织、居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494名,比例86.21%,优化了社区综合党组织班子,整体结构更趋合理。
  探索新型社区治理模式,理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三者关系。居委会承担居民自治功能,社区工作站承担行政性的事务,社区综合党组织则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通过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机制,协调所有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明确和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以社区综合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
  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全区95个社区推广建立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居民议事会,香蜜湖街道建立区域化党建“三个平台”,南园街道建立基层党建“一站两委三平台”。加强党组织与社区群众的联系沟通,有效服务居民群众,化解内部矛盾纠纷。
  设立社区党代表工作室,提供党代表履职平台。95个社区均设立党代表工作室,作为党代表在社区开展接访群众等活动的阵地。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社区党代表工作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室职责,充分发挥工作室在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聚民智、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利用网络媒体渠道,建立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全区各个街道、社区充分运用网络、微信、微博、QQ群、博客、电子邮件、内部网络论坛等网络工作平台开展社区党的工作,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和党员活动形式。同时,加强XX政府在线、XX网、XX发布微博、XX民生微信等“两微两网”和社区家园网的五大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利用网络宣传政策、汇集民意、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
  推行“两代表一委员”植根服务基层行动。加强对“两代表一委员”的联络服务和履职管理,自XX年9月以来,“两代表一委员”共进社区开展活动5300人次,接待党员群众22770人次,入户走访7920户,受理社情民意1894件,已办结案件数1863件,效果良好,深受社区党员群众欢迎。
  开展“五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推广开展“五进社区”活动,通过开展“民意直通车”活动、“一把手”办千件实事活动、“党代表接待周”活动、“党员社区服务”活动、“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民生微实事”整合社区治理资源。出台《XX区惠民“微实事”项目实施试行办法》,斥资3000万元根据社区居民的意愿确定项目安排实施。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热心公益的企业捐赠、赞助等。
  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在原来实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共驻共建、党代表进社区联系群众、机关党员进社区等10多项工作制度,在全区95个社区全面推行党员民主管理社区提案制、居民议事会、“党员责任田”等制度,并通过活动促进制度落实,有效提升社区综合党组织的影响力与带动力。
  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区委直属各基层党委书记向区委专项述职抓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切实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实施党支部责任区制度,根据社区内物业小区和党员分布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片区党支部,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延伸到楼栋和居民家庭。
  完善落实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建立财政保障为主、党费为辅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抓好社区党务干部培训,区委组织部、各街道党工委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组织学习社区党建、社区治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政策规定,有效提升了社区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深化社区党建创新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升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XX区结合三中全会精神和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探索以社区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的社区党建新路子。
  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领导和决策核心。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做大做强区域化党建,全面提升党在社区的整合和动员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从理顺社区管理关系入手,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决策层、社区工作站为执行层、社区居委会为议事层和监督层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社区各种组织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切实保证各种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多方互动,有效推进依法治理与民主自治在基层社区的有机结合进程。
  完善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创新街道党工委机构设置形式,在街道党工委增设1—2名兼职委员,由辖区内党员人数较多、影响力较大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参加街道党工委党建工作会议,参与区域性党建问题的研究与决策。建立健全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考核考评体系,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群众评议与自我评价相统一的原则,由街道党工委、所在社区综合党组织和居民群众对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增强共建机制的驱动力。
  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从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和社区治理实际出发,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原则,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主动为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引导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重点培育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多种类别的社会组织,建立起门类齐全、作用明显的社区社会组织体系,推进社区社会化服务。
  全面统筹协调,理顺治理机制。明确政府、街道、社区的关系,科学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进入社区的工作任务严格实行“准入制”。党政职能部门拟将下放社区的工作任务,均需经过区相关部门审批,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保障社区各项自治权利的落实。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制度体系,将社区内部事务决策、日常工作管理、对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等方面权力还归于社区,逐步提高社区地位。
  转变政府职能,放权社区治理。在社区治理领域中,政府主要承担好宏观调节、社会政策和监督管理职能,并主导构建多元治理格局。区政府和街道通过纵向对社区放权,横向对社会和市场放权,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群众的积极性。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通过政府委托、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各类社会组织承担,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承接政府职能,加强社区自治。社区党组织支持和保证社区自治组织依法实行社区居民自治,通过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让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出的基层管理、服务等职能,并承担更多社区治理任务;同时,健全民主制度,进一步拓宽参与渠道,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条件。着力完善党务公开、居务公开,通过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让广大居民在社区治理中“说得上话”“管得成事”,努力形成社区治理人人参与、和谐社区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完善区域内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社区综合党组织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恳谈会、交流会、联谊会等活动,强化区域内各类单位和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讨论本社区重大决策、社区治理和党的建设等相关事项。通过构建协调共建机制,把各辖区单位组织起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实现“社区事务共管、社区文明共建、社区环境共护、社区稳定共保”。
  积极探索区域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区域化党建工作中,作为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新型管理方式。把社区按照特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网格,社区综合党组织安排专人分片包干,运用纵向到底、横向联动的网格化管理,促进治理资源共享,实现党建工作全面覆盖和党建工作主动介入。
  健全区域化党建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评价程序,将其纳入对街道和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表现作为衡量其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奖惩。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围绕党组织关系接转、党员教育培训、党代表接访、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困难帮扶等内容,开展党员“一站式”贴心服务,做好服务党员工作。借助于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员义工队伍,开展家政服务、科普讲座、社会救助等社区便民服务,做好服务社区居民工作。围绕社区治安、卫生保洁、综治调解、就业帮扶、医疗义诊等内容,做好服务驻区单位工作。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坚持把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作为社区党组织的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服务常态化。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组织引导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干部直接联系居民小区、居民家庭和社区单位,落实好入户走访、承诺践诺、民意代理等制度,推动党员干部与群众保持最紧密、最经常的联系。健全领导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督查推动,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篇5】社区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的微观基础。近年来,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着力以党建高质量助推基层治理高质量。WTT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融入网格,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将党的组织设置与“网格化”有机融合,依托现有党组织设置科学划分网格,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目标在网格上设置党组织。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通过细化社区党组织网格化设置,精心打造以街道党工委 社区党委 党支部 党员楼栋长为基本框架的组织体系。

结合“一切工作到支部”理念和创建“最强党支部”工作,大力加强网格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治理工作与党建工作同时推进,让街道、社区在网格中有抓手见实效,使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健全机制运行网格,明确管理层级和责任担当。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优化居民小区网格布局划分,成立党建网格化管理指导小组,推行实施网格化管理例会制度、社区融合党建协调会议制度,建立社区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小组为基础、各类组织联动的运行体系。并配备由社区工作者、包联单位工作人员、群众骨干等组成的网格员服务团队,协助做好网格内劳动保障、民政服务、文明创建等工作。

利用互联互动融合党建工作模式,充分调动网格区内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优化辖区内党的资源、社会资源,做到通盘谋划、整体推进。在社区实现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权力运作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民主化,减少了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科学合理优化网格,推动基层治理空间再拓展。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化精细管理、智能化精准推进、区域化精彩协同“三化合一”为着力点。将全X划分为X个基本网格,切实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依托专职网格员,打造以党员网格长 专职网格员 党员楼栋长 党员网格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架构的网格党员管理服务队伍。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的微观基础。近年来,-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着力以党建高质量助推基层治理高质量。特别是2020年以来,-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通过抓好赋能、推动下沉、提质增效,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为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主要有三个方面好的做法:

一、全面赋能,构建高效治理体系

坚持“大治理”理念,以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系统、做活治理为目标,通过系统赋能、街道赋能、智慧赋能来构建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治理指挥体系。一是系统赋能破解压力传导“上热下冷”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纵向上,建立“四级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工作责任;横向上,推动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联动,形成自治、德治、法治齐头并进,有机融合,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生动的“-实践”回应百姓期盼。二是街道赋能破解基层工作“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持续强化街道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对街道赋权赋能,将重大决策、综合执法、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征求意见权、征得同意权、考核督办权等下放给街道,实现街道职权对等、财权事权匹配,推动街道党工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上来。三是智慧赋能破解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智慧社区建设,探索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让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每栋楼宇、每户家庭;运用社区智能化平台、论坛、微博、微信等,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深化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推动社区养老、社区医疗、社区物业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广泛吸纳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信息资源,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志愿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社区服务信息资源集成,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

二、力量下沉,营造安心舒适公共环境

通过组织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环境。一是推动组织下沉,把难题解决在居民家门口。针对物业管理薄弱、公共活动空间小、环境脏乱差、停车难、收费难等物业难题,-区坚持问题导向,把有效破解物业问题作为检验各党工委(党组)抓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通过破解物业问题这个“小切口”来推动社会治理的“大变化”。推动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将物业企业培育成党组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以小区“党群协商议事会”为抓手,通过推动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切实抓好小区环境卫生、矛盾化解、停车管理等关键小事和民生实事,把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这些群众家门口的党组织锻造成最接“地气”的党组织,实现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二是推动资源下沉,把活动开展到居民家门口。强化、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持续开展“机关基层手拉手、干部群众心连心”活动,推动区直机关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积极引导各领域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通过走访连心一批小区居民、签订一份共建协议、办好一个惠民项目、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持续深化道德银行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把道德银行覆盖范围拓展到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教育、生活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引导各行业领域、各年龄段的志愿者参与到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中。三是推动服务下沉,把关爱送到居民家门口。针对社区服务内容单一、阵地不达标的问题,-区将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列为民心工程,通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沉资源、强党建、聚民心”的目标。将-个党群服务设施项目列入重大项目工作部署,压茬推进;突出做好-精神和-“一五”首创精神传承和发扬,深入挖掘社区特有的工业文化内涵,提炼社区公共精神,实现“一社区一主题一特色”,让社区有颜值,更有气质;探索打造社区服务综合体,为居民提供从育幼到助老,涵盖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养老等全方位持续性服务,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便捷、日子越过越暖心,切实让辖区居民感受到“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

三、提质增效,推动工作落地落实见效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切实提升工作落实力、执行力、穿透力。一是建立项目化推进机制。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通过工作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明确工作目标、具体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细化到载体、措施,量化到单位和人。二是强化典型引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创建。注重挖掘、总结不同类型社区的先进典型、鲜活经验并进行推广宣传,同步依托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等全媒体手段加强引导带动。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工作-条措施》要求,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各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所在单位年度党建工作情况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党建工作指示精神,在创新实践中推动全去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实施“党建引领线”,建设“怡心家园”。以构建“社区联合党委 社区党支部 网格党小组”三级党建同心圆为抓手,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在社区党支部带动下,吸纳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组建社区联合党委,每季度由“轮值书记”召集举行联席会议,认领居民微心愿,及时办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

发动“志愿服务线”,建设“爱心家园”。成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X个共建单位及N个社区群团组织和爱心人士为成员的“X+X+N”志愿服务机制,依托共建单位、“两新”组织及社区力量,开展“爱心帮帮团”志愿服务,开展“衣旧情深、节用惜福”旧衣换新主人、“让梦飞翔 微心愿认领”“关爱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务,形成助人自助、携手共建爱心家园的良好氛围。

健全“居民自治线”,建设“安心家园”。构建“辖区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管理到位、服务到家”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社区划分为X个网格,建立由社区“两委”、包联部门、共建单位、片区民警和专职网格员共同组成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与网格党小组一起承担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等“六员职责”,同时,依托社区网格驿站、智慧党建平台和智慧网格手机APP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服务,形成工作前移、服务下沉的服务新格局。

延伸“智慧便民线”,建设“贴心家园”。以社区党务政务服务站、寿康“X”为老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为依托,融合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服务型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网格QQ群等平台,方便居民随时随地了解社区动态,咨询政策、办理业务,实现社区服务“一点通”。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建立全方位、链条式、义工化、多功能的“医养结合”服务,为X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急诊救治、慢性病监控、保健康复等专业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壮大“民生基本线”,建设“暖心家园”。针对辖区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特殊人群多的问题,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理念,成立义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通过“家庭助理、亲情扶助”“五点半课堂”等活动,服务社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培育发展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邻里互助类、文体活动类等社会组织和公益慈善项目,成功孵化社会组织X个。

推荐访问:基层 治理 集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