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民政救助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努力开创救助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突出政治建设,筑牢党建业务融合的思想根基。**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以政治建设为先导,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让党员干部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决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把党内政治生活和业务重点有机结合,通过开展联合巡查、挂钩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等活动,引领党员冲锋在前、奉献在前、建功立业在前,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开展专题学习会交流学习心得,组织党的二十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力争学得更深、更透,进一步增强管理站党支部政治建设。
二、坚持树优树强,打造党建业务融合的亮点品牌。坚持“一支部一品牌、一部门一亮点”,着力打造以“智慧寻亲,让回家的路更快更近”为主题的党建品牌。**市救助管理站利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积极为长期滞留人员开展寻亲服务,近几年来累计为200余人成功寻亲,先后远赴内蒙、贵州、甘肃等地护返救助对象,行程超30余万公里;
成立圆梦寻亲工作室,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探索“互联网+救助寻亲”模式,注重基础信息收集、传统与科技结合、社会力量合作、部门协同、源头预防、典型宣传,开展寻亲关爱圆梦特色活动,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四化融合”救助寻亲服务模式。**市寻亲工作获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徐建中肯定批示。今年6月19日,**市救助管理站成功举办第十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共邀请民政、公安、新闻系统及志愿者等共40余名代表参加,面向社会全方位普及救助法规政策,公布救助渠道,切实提高救助管理工作公众参与率。
三、注重以人为本,彰显党建业务融合的救助情怀。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创新创优,全力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截至2022年11月底,**市救助管理站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94人次,其中救助未成年人38人次,成功寻亲15人次,护送返乡108人次,跨省护送11人次。按照救助工作“以人为本”要求,**市救助管理站进一步做实做细“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行动。2022年春节前夕,**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寒冬送温暖、欢乐迎新年”活动,走访慰问新安医院长期滞留人员,慰问回访19户**籍特殊返乡人员;
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送年夜饭”上街头活动,携带饺子汤圆、红烧肉等丰盛的年夜饭和棉袄等,上街巡查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进站过年;
“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期间,党员干部带头战高温、冒风雨,加密巡查点位和次数,共计出动巡查车100余次,巡查有可能住人的桥梁、涵洞、菜场、废弃厂房等地106次,共计救助6人次,劝导5人次,护送返乡3人次,有力保障了特殊群体在极端天气下得到及时有效救助。2021年11月,**市救助管理站为146名流浪乞讨长期滞留人员申请办理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2年7月, 142名长期滞留人员又被纳入**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市民政局将符合条件的上述人员安置到**区(市新安医院)集中供养,市救助管理站与新安医院办理了人员移交手续,并通过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办理离站。至此,长期滞留人员落户安置这个困扰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从根本上兜牢了保障底线,维护了该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展现党建业务融合的关爱温度。**市救助管理站持续推进关爱未成年人相关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市救助管理站与心苑社工组织联合撰写的《迷途知返--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离家出走少年的回归》荣获省民政厅2020-2021年度江苏省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三等奖。2022年5月,**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青年先锋队被共青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联合授予“**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六一”儿童节期间,**市救助管理站配合市民政局在淮阴区开展“情暖童心·福彩爱心助学关爱未成年人”活动,为困难学生送温暖送祝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以“安全童行 守护花开”“与法童行 守望成长”“情暖童心 守护安全”为主题,在多个县区开展关爱增能活动,提升了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月活动,创新制作《未成年人保护法》卡通宣传,获得省厅领导肯定;
承办全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儿童工作者专业水平;
持续推进清江浦区和淮阴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示范点建设,两家示范点顺利建成。截至2022年11月底,**市救助管理站全年累计救助未成年38人次,对**籍未成年人回访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