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g huó,意思有1、生存;2、使活命;3、指恤养活人;4、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5、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6、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境况;7、指生长;8、指家产,生计;9、活儿、工作;1,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三年级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三年级5篇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三年级篇1
时间和距离的计算
河北省石家庄市国泰街小学三年级三1班
作者:贾泽放
指导老师:李文雪
周日,我和爸爸妈妈去封龙山旅游,去之前,我们先在电脑查询封龙山的位置和距离,封龙山在我们家的西南方向,大概25公里,我爸爸平均开车每小时50公里,25/50=0.5小时,0.5小时=30分钟,途中有9个红绿灯,大概要耽误10分钟,30+10=40分钟,也就是说我们大概40分钟就到达封龙山了。
把方位和时间弄清楚了,我们一家三口人早上8点整准时出发,顺着西二环一直往南走,大概走了7公里,向左拐,沿着石铜一直向西南方向行驶,又走了6公里,然后再向左拐,沿着封龙大道,一直往南走,大概走了12公里,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封龙山门口,7+6+12=25公里,正好是我们家到封龙山的距离,看了看时间,是8:45.这和计划时间相差5分钟,分析原因,是周日,来封龙山旅游的车辆比较多,我爸爸开车有点慢。
封龙山门票是大人30/人,儿童15/人。我们的门票应该是30*2+15=75元。我给了售票员100元,他应该找给我100-75=25元。拿上门票,我们高高兴兴地上山了。
封龙山海拔812千米,我们大概用了2个多小时,才到山顶,一个小时休息,回到家中,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
数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时每刻都要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我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三年级篇2
有一次上数学课时,我对同学们说:“假设你和我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我和你妈妈的平均体重是55千克,你和你妈妈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你说我们三个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呢?”
杜焰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到了方法。她说:“首先算出我和爸爸的总体重是45乘以2等于90千克,再算出爸爸和妈妈的总体重是55乘以2等于110千克,然后算出我和妈妈的总体重是40乘以2等于80千克。三个人的总体重是(90+110+80)÷2=140(千克)。最后用140千克减去爸爸和妈妈的体重和110千克就得到我的体重是30千克;用140千克减去我和妈妈的体重和80千克就得到爸爸的体重是60千克;用140千克减去我和爸爸的体重和90千克就得到妈妈的体重是50千克。是不是,老师?”我笑着说:“答对了,你真是太棒了!同学们,我们能不能表示一下”
教室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杜焰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笑容。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三年级篇3
三年级(3)班数学小论文
有趣的数学题
数学王老师出了一些题给我们做,其中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小敏有3件不同的上衣,4条不同的裙子,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一开始看到这道题目感到有点难,我仔细地把题目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想出这道题目的两种解答方案。
一种是画图:
上衣 上衣 上衣
裙子 裙子 裙子 裙子
从图中我数出小敏有12种不同的穿法,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是比较麻烦。
另一种是列算式:4×3=12(种)
这种列式计算的方法是在画图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的,比较简便。
妈妈看到我做对了这道题,而且还用了两种方法,高兴地夸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陆佳逸 指导老师 王玉珍)
时刻与经过时间
原来时刻与经过时间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班上就发生了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故事。
上课的时候,我们在做一道关于时间的题目,题目是这样的:一家图书室借书时间是12:00~13:30和15:00~16:30,求每天借书时间有多长?我们先用13:30-12:00=1小时30分,再用16:30-15:00=1小时30分,最后相加等于3小时。可是,老师发现我们写的是1:30+1:30=3小时,不是1小时30分+1小时30分=3小时。然后,老师把这道题目讲了一遍,我们才发现写错了。原来1:30是时刻,1小时30分是经过时间,它要求借书时间有多长,就是求经过时间,我们写成了时刻,所以才错了。
啊,看来时刻和经过时间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概念呀!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李天喆 指导老师 王玉珍)
打 折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购物,超市的海报上写着:购物满200元的返还100元代金券。我心里想:"呵呵,满200元的返还100元,那就是原来价钱的一半,挺划算的。"
我给自己选了一套208元的运动服,获得了100元的代币券。代币券得在今天用完,于是妈妈又给生病的爷爷买了一个288元的榨汁机,我算了算只要再拿出188元就可以买下这个榨汁机。
买完了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买了这些东西是不是都是打了对折啊?"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不是这样的,等回家后,妈妈算给你看,你就知道了。"
回到家,妈妈对我说:"艺儿,今天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说:"运动服208元,榨汁机188元,一共是396元啊。"妈妈接着又问:"那这些商品原价是多少?"我说:"496元啊。"妈妈说:"好,那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用396元的钱买了496元的商品,如果要算打了多少折,就看看实际花的钱占商品价钱多少比例,用396÷496,你拿计算器算算。"我一按计算器,啊原来是79折。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妈妈话让我明白。原来商家规定只有满200元才能返券,所以买榨汁机时188元的部分就不能享受到优惠了。因此,我们享受到的优惠程度和商家所说的相比也是打了折扣。
"买家不如卖家精"这话一点也不假。商家心里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打折背后隐藏着数学问题,以后我一定要注意了。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高徐雯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小小算术家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
妈妈给了我50元的自由支配权。我选中波力海苔卷和葡萄饼干。波力海苔卷是18元一盒,葡萄饼干是8元一袋。妈妈问我:"拿这50元买两盒波力海苔卷后,再买三袋葡萄饼干够不够?"我算了一下:两盒波力海苔卷就是18×2=36(元),三袋葡萄饼干就是3×8=24(元),加起来就是36+24=60(元),60>50。我说:"不够"。妈妈又问我:"那还能买几袋葡萄饼干呢?"我又算了一下,50-36=14(元),这就是买两盒波力海苔卷剩下的钱,再用14÷8=1(袋)......6(元)。我告诉妈妈:"可以买一袋葡萄饼干哦。"妈妈夸我真是一个小小算术家。
今天,我知道了,原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任远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厨 房 趣 事
我爸爸今天到菜市场买菜回来。其中,爸爸买了几根茭白和一袋子丸子,爸爸问我:"如果一根茭白能切20片,每片又能切10根丝,那么一根茭白能切多少根丝?"我想20×10=200(根),于是我就回答:"200根。"爸爸又问我:"我买了8根茭白,那一共可以切多少根丝?"我想8×200=1600(根),我又回答说:"1600根。"爸爸说回答得不错。爸爸看了看旁边的丸子,又说:"这些丸子一共8元钱,那平均每个多少钱?"我数了数一共有40个丸子,我想8元=80角,80÷40=2(角),于是我回答说:"平均每个丸子要2角。"爸爸又问:"那么我们一家三口,平均每人吃几个呢?"我想40÷3=13(个)......1(个),于是我回答:"每人吃13个,还多一个。""那多的一个给谁吃呢?"爸爸又问。我说:"肯定会被你抢走吃掉的。""哈哈哈哈......"家中响起一片笑声。
原来这些茭白、丸子......能提这么多数学问题!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陈天皓 指导老师 王玉珍)
学会用多种方法分析解题
要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仅学会解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掌握分析的方法,能用多种的方法思考问题,从中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
〔例题〕一筐鱼连筐重46千克,卖出一半后连筐重24千克,求筐重。
根据题意可知:鱼和筐的重量由46千克减少为24千克是因为卖出了一半的鱼,也就是说少了的重量46-24=22(千克)就是一半鱼的重量,由此可以求出整筐鱼的重量,然后用整筐鱼和筐的总重减去整筐鱼的重量,就是筐的重量。
(1) 半筐鱼重多少千克?
46-24=22(千克)
(2) 一筐鱼重多少千克?
22×2=44(千克)
(3) 筐重多少千克?
46-44=2(千克)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半筐鱼和筐共重24千克,那么从24千克中去掉半筐鱼的重量,就是筐重。
(1) 半筐鱼重多少千克?
46-24=22(千克)
(2) 筐重多少千克?
24-22=2(千克)
再换个角度考虑:
根据半筐鱼和筐共重24千克可知:一筐鱼和两个筐共重24×2=48(千克),从48千克中减去一筐鱼和一筐的总重量46千克,剩下的也就是一个筐的重量。
(1) 一筐鱼和两个筐共重多少千克?
24×2=48(千克)
(2) 筐重多少千克?
48-46=2(千克)
(南通市城南小学三(3)班 洪卉 指导老师 王玉珍)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三年级篇4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学校:曹坪中心校 班级:三年级
姓名:赵可欣 指导老师:何莉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三年级篇5
数学真有趣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 :吴鹏程
我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从小就喜欢数学,因为生活中处处都能学到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学好数学还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乐趣。特别是经过认真思考做出数学难题时,心里的那种兴奋和愉快比考一百分还高兴呢!
我特别喜欢研究有趣的数学题,研究这类题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给我带来许多的快乐。比如,有一次我在课外读物上看到了这样的一道数学思考题:妈妈比女儿大24岁,6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今年妈妈和女儿的年龄各是多少岁?刚一看到题目,我不禁连声说:“简单,简单!”老师说过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借助线段图的帮助解决。说干就干,我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画出了线段图。多出的2倍就是大的24岁,女儿12岁,妈妈36岁。我再给老师炫耀的时候,老师让我再读一遍题目,并把6年后圈了起来,我顿时明白了我计算的年龄是6年后的年龄,所以今年女儿6岁,妈妈30岁。
学好数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一次,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用一个杯子往一个空瓶里倒水,倒进3杯水,瓶子和水共重440克,倒进5杯水,瓶子和水共重600克,问一个杯子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我认真想了想就算了出来,600克-440克=160克就是2杯水的重量,160克÷(5-3)=80克就是一杯水的重量,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一杯水重80克,一个空瓶重200克。瞧!我说得没错吧,学好数学是多么有趣呀!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想像我一样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呢?
数学真有趣!在生活中,处处能用到数学知识,我要认真学数学,多动脑,勤动手,尽情享受数学带给我的快乐!
指导教师:王晴
找规律巧计算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 :汤智暄
好多数学是有规律的,只有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才好解决问题。
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计算一道数学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一开始我们好多人都认为是1000米,可老师建议我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于是,我拿出练习本,在纸上画了三棵树,发现三棵树之间有两个空距,四棵树之间有三个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树之间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个5米.那么要知道第一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对了。答案出来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这又使我想到一题. 木匠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6分钟。如果每锯一次的时间相同,那么把这根木头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锯成3段只要锯2次,锯一次是3分钟,锯6段只要锯5次需要15分钟.
看来解答问题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指导教师:王晴
计 算 周 长
柳泉实验小学三(2)班:蔡鹏威
不同的解题思路,将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习惯用一种方法,得到一个结果。在我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妈妈为了巩固和检测我学过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有关的习题,题目是:“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图形
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别的办法吗?”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我又画出了图形:这样拼的话,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妈妈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全面啊!”是的,我一定要学会用多种思路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指导教师: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