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内部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核电产业由“适度发展”向“积极发展”的快速增长期为企业成长带来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深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内控管理逐步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公司党委对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完善作为纪委工作的重点工作抓,而作为世界级工厂建设的企业过程中如何充分认识企业内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发展
1、企业内部控制含义。
常用的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简称为企业内控。
从上述我们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2、企业内部控制发展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内部控制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中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2001年底以来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被曝光后,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直到2008年和2010年,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控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接轨和整合。企业对于内部外部的风险可以得到更系统有力的控制。内控规范为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理念、实施和制度层面为企业提供了基础,即解决了什么是内控的问题,又解决了怎样开展内控的问题。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设重要意义
1、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体系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加以补充和完善的过程中,使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让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人人都能够遵循的统一完整的制度体系,达到能够使企业各项活动都能被体系涵盖并有效的控制。纪检监察工作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参与和监督检查等形式,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督促企业有关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及精选资料,欢迎下载。时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公司几年来在廉政从业方面建立和完善了37项制度,来进一步规范内部控制管理,用制度管理企业、管理人和约束人。
2、规范员工行为
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内控活动,企业按照岗位职责的分工不同,对员工进行授权和分配责任,并落实分解目标,在企业内部建立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治理机制。通过内控活动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相联系,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公司从明确流程规范,确保业务操作规范化,明确了业务事项必须走审核流程(如:资金使用、供应商选择、合同评审、外购材料定价、分包加工、设备采购)等。经济业务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合同必须进行合同评审,同时对长期采购关系的优秀合格供应商签订廉政协议书,确保双方相关人员廉洁从业。
3、维护企业利益
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工作流中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发现那些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企业管理层针对风险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活动,尽力地将风险控制在最小水平,促进企业
朝着盈利目标和成就其使命方向持续发展。企业内控工作以生产经营目标和改造扩大建设的重点、难点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资金运作、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设备引进、劳动人事等方面开展工作,达到为企业降低成本、挖潜增效、规范运作、减少漏洞,使问题不发生或少发生,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三、企业内部控制与纪检监察工作关系
内部控制与纪检监察之间的关系,是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发展
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补充,彼此发挥优势,才能将纪检监察工作和内部控制管理有机结合,共同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持续稳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何准确把握两者关系,充分发挥监督控制作用。
1、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为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是按照制度进行工作的,什么行为是合规的,什么行为是应该纠正的,都要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依靠制度来规范运作。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成为一个统一体,在不断的理顺中囊括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成为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包容性都很强的内部管理制度。这个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将有利于纪检监察部门更系统地把握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执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也促进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监督制约制度和廉洁从业规定,使纪检监察制度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不脱节无空档。
2、纪检监察工作被纳入内部控制体系,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纪检监察工作在党委领导下参与企业管理,作为一项企业管理活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动,应该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要被纳入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纪检监察工作在内部体系中,随体系建设一
道梳理监督流程,查找监察程序中存在的风险点和控制缺口,不断地对纪检监察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流程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严密、长效、可操作。从而使纪检监察部门在一个标准规范的程序中开展监督工作,更好地发挥监督制约作用。
3、纪检监察工作为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企业的核心是人,人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根本因素,是人建立企业的目标,并将控制机制赋予实施。人的思想道德影响着人的从业行为,人的从业行为影响着企业的利益。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对
象正是人,是监督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党纪法规和企业标准,对人的不正当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纠正,采用预防和惩处等方式,使有违规倾向的人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同时通过创建廉洁文化、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党风建设责任制等工作措施,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从业氛围,培养企业员工健康向上的从业心理和廉洁正确的从业行为,为内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
随着信息化管理在各领域普及和发展,信息化系统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已经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的变革,更是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
1、信息化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
企业的经营风险是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系列不稳定和不可精选资料,欢迎下载。知因素可能会造成的消极影响,正是因为风险的存在才会有内控管理实施的必要。传统的风险管理就是“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策略”的一个过程。在信息化应用前,各部门和阶层的信息分享不同步,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情况,造成管理决策制定的滞后,严重影响企业内控管理的实施,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因素。信息化应用于企业内控管理后,企业在风险管理上首先建立的就
是有准确标准的网络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企业各个经营环节与网络评估机制挂钩,一旦某个环节有可能出现风险的预期,风险评估机制都会报警并作出应对反应。
2、信息化管理在业务流程革新上的应用
信息化管理应用于企业内控管理后,企业的众多资源实现了共享,企业部门间的不信任监督逐渐转变为系统的激励和引导,在业务流程上,内控管理将重点放在了高风险的业务流程和系统安全控制上,为业务流程的革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业务流程在信息化应用上实现切实的改造,不仅将不同作业环节、不同部门的先后顺序和权责划分更明晰,而且使不同环节和部门间加强了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的合作关系,更有利于业务的开展。企业的业务流程一般有实物流程、资金流程和信息流程,实物流程主要指企业内部所有实物的循环利用,是企业的基本流程;资金流程则是实物流程的货币体现,是实物和人力资源的共同结果;信息流程则是实物和资金流程的综合反映。信息化的应用让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几个流程得以即使实现,任何一个流程出现问题都会在其他流程中即时反映,是构成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机精选资料,欢迎下载。制。
五、进一步完善企业内控管理的措施
1、提高企业的内控管理意识
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首先要正确理解内控管理的内涵,加大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内控管理意识,使企业员工认识到实施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内控制度管理的价值在与执行,还应落实控制制度,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对企业的内控制度有所全面了解,明确控制主体和控制目标,提高内控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以保证内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现代企业管理下的内控制度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遵守我国相关部门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条文为依托保证企业内控制度的合法性。其次,要符合经济性,提高内控制度的效益,降低成本,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第三要明确内控的权利和责任,对工作明确分工,保证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第四,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是在动态的发展中,及时改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3、加强企业内控的监督、加强企业内控队伍的建设
对企业风险的监督评审应是企业日常工作,另外,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应当计入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中,以使员工感受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才能更为有效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内部精选资料,欢迎下载。控制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应当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行,加强内控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内控人员的管理能力,构建一支专业化的内控管理队伍。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形成全员管理、自我管理、主动进行管理创新的良好格局,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拓宽职工群众监督渠道,保证企业管理健康向上。
企业的管理活动必须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必须拓宽职工群众监督渠道,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健康向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许多国有企业在竞争中被无情地“蒸发”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行为不规范,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利必然产生腐败。那么,如何通过职工群众监督以杜绝管理漏洞呢?最有效的监督渠道和形式就是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实行厂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管理。企业管理活动的好坏,职工最有发言权,这也是加强国企管理走群众路线最好的实践。
六、结束语
加强对企业的内控管理,构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激发各部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使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协调一致,保证企业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也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Welcome!!!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篇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内部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篇三: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内部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公司治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分析
--以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曹二茹
(渭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10级2班)
摘要: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是财务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企业因财务风险处置不善导致经营陷入危机的例子屡见不鲜。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但是内部原因居于主导地位,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结构不合理等。应该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的,分析和总结公司管理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以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股权分置变革后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对财务风险事务的影响,以阐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性,通过公司治理的强度来控制财务风险的变化。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公司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正确方向,对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资本结构;企业财务风险
目
录
一、公司治理结构概述与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1、筹资风险
2、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一)董事会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二)高管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三)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四)监事会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三、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足
(二)财务治理权配置不当
(三)缺乏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业绩评价机制
四、完善陕西彬长有限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对策
(一)改善公司股权结构,规范国有控股股东行为.(二)完善公司分层财务决策机制,建立内部财务机制。
(三)拟定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参考文献
一、公司治理结构概述与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公司治理结构: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问题就是通过一定公司治理机制来消除或降低代理成本,促使公司控制者的决策能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原则,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依据契约理论形成的观点公司治理结构如下图。
中介机构
股东
债权人
供应商
公司
董事会或最高经营者
销售商
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图2-1契约理论中公司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节点
公司治理结构的是一个制度框架,它联系并分配董事会、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和相关的聘选与监督等。通俗点说,就是划分公司内部权力。现代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需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生成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作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制度,它涉及到激励和约束等诸多问题。怎样合理处理这些利益关系会牵扯到企业的效率、业绩,和成败。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处理、协调公司与社区、供应商、消费者、职工和银行的主要债权人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合约.利益相关者拥有知情权、求偿权和参与权。他们在公司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公司与主要债权人的信息沟通、监事会与经理人员的直接沟通。从这一观点出发本论文做出定义:公司治理
结构用来处理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代理问题而制定的制度,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为缓和投资者与经理之间以及投资者内部的代理问题而制定的制度。
(二)国外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根据不同的治理要求,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公司治理结构。国外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英美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德国的二元制治理模式、日本的内部治理结构模式。
英美企业中,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会。但英美公司的股权比价分散,董事会即为股东的代言人。一个贯穿英美董事会制度发展历史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保证董事会以确保股东的利益为中心.德国公司的董事会属典型的二层结构,即董事会的决策控制权分由监督董事会和管理董事会行使。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其职责是行使监督权,任命和解聘董事,监督管理董事会是否按公司章程经营。
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兼具德国模式和英美模式的特点.在日本公司中,监事会和董事会是两个平行机构,股东会是公司中的最高权力机构。监事会和董事会的人员由股东会选举产生。因此,日本公司中的监事会是代表股东利益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企业的财务活动存在于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经营活动等都可能带来风险,按照风险的来源能够对财务风险做以几个划分:
1、筹资风险
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等都是筹资风险重要组成部分。利率风险是指因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上的波动,而造成筹资成本的变化;购买力风险是指因货币币值变化给筹资带来的影响;再融资风险是指因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的变动,引起企业二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因为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致使再融资产生困难;财务杠杆效应是指因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发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偿还资金本息,筹资风险高低的判别主要根据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公司在经营方面碰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反映在财务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作和正确处理资金运作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开展的投资有三种类型:一是投资商贸活动,二是投资生产项目,三是投资证券市场。然而,投资活动并不是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从而导致企业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下降。
3、经营风险
企业在筹资和投资活动中能够遇见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高风险,另外,稳定的生产经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充足的生产经营性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经营风险也叫做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给、生产、销售每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致使企业资金运动的迟缓,企业价值产生了变动。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外部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公司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使我们该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引发这一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和忽略了利益背后的风险。公司治理不仅具有改善公司业绩及公司价值的作用,还应该具有风险效应。
(一)董事会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董事会作为联结股东与管理层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董事会特征与公司财务风险关系上应该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个方面着手。
独立董事与企业财务风险。独立董事制度在强化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促进公司决策科学化方面的优势在理论上和发达国家公司的实践中都得到充分的证明与体现,国外的众多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存在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但是中国由于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关系没有在法律层面上得到明确,国内众多研究表明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确。通过分析得出: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企业风险越低。他们认为,由于独立董事和企业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导致他们缺乏动机去提升企业价值,但是他们却有动机关注企业风险.董事会规模与企业财务风险。国内外对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但结论也不尽相同。国外早期研究支持较大规模的董事会,后来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也有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国内的研究大多同意较小规模的董事会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目前,国内外对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较少,于富生等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对企业风险没有显著影响,在中国普遍存在强势大股东的情况下,董事会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决策机构而已,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高管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高管人员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的经营管理活动,即拥
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本文通过总结以往的研究和理论的分析,在分析高管特征与公司财务风险关系上,从高管持股、领导权结构与高管薪酬三个方面着手。
高管持股与企业财务风险。根据代理理论,对高管的激励将能够降低代理成本,使得他们更好地为股东服务。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高管激励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一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了重视,对高管的激励程度逐渐增加,股权激励方式也开始被采用.虽然和西方相比,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企业的报酬激励存在一些缺陷,但合理的报酬激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管与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程度,而这又显然会促使他们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这种风险。高管的持股比例和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高管薪酬与企业财务风险.为了化解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这种行为目标的差异,董事会必须对高管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约束与激励。让高管人员领取较高的薪酬有利于激励经营者最大限度地为所有者努力工作,是降低代理成本的关键协调经理人员与股东利益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高管的薪酬比例和企业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三)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因为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
股东类型与企业财务风险。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大多是国有控股,众多文献研究证明国有控股对企业绩效有影响,国有企业绩效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的绩效,而且业绩好的风险也小。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却发现国有企业的风险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会优先考虑国有企业,从而使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较低;第二,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利益的考虑,会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向国有企业倾斜;第三,当国有企业陷于困境时政府有动机为他们提供帮助。正是由于政府的介入,降低了国有企业的风险。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的财务风险。股权集中度反映公司的股份在前若干位大股东的集中情况,它是衡量公司稳定性强弱的重要指标。从欧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经验分析,股权集中度的高低对企业的影响,应结合本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当证券市场不发达的阶段,如果股权过度分散,股东监控能力不足,会导致监控成本过高,另外,股权集中程度还应考虑本国的法律环境,在对股东的法律保护程度较低的国家,股权的集中有利于补救法律保护的不足,减少股东权利实施中的法律介入,降低治理成本。
(四)监事会特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为了保证公司正常有序有规则地进行经营,保证公司决策正确和领导层正确执行,防止滥用职权,危及公司、股东及第三人的利益,各国都规定在公司中设立监察人或监事会.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的监督约束作用减少了内部人的现象,使公司经营更规范,降低公司风险。另外,监事会主要通过召开会议、列席董事会及董事会、实地检查三种方式履行职责,由于监事会不是日常式的工作机构,是一种集体决议的方式工作,监事会会议则成为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方式,因此监事会的会议频率的高低是衡量监事会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指标。
三、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能够互相监督、制约.在郑百文的股权结构中,第一大股东郑州市国资局持股14。64%,而前十大股东持股仅占26%,流通股高达54%,并且第一大股东又将所持国有股股权划归与郑百文同一法定代表人的郑州百文集团有限公司经管。这样,外部力量对公司干涉极弱,而郑百文也正是利用了这种经营自主权的扩大而大行违背经济规律甚至违法乱纪之道.ST猴王和其第一大股东猴王集团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二者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集团和公司的人、财、物都是搅在一起的,使得猴王集团可以轻而易举地从股份公司拿钱,或者以股份公司名义贷款,或者要求股份公司为其提供担保贷款。
(二)财务治理权配置不当
财务治理权是对公司资金进行计划、调配、使用、监督和控制的权力。从职能上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上市公司只有拥有这三种权力才能说明其是独立的理财主体,有理财主体资格,而同时为了保证公司组织目标的实现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整完善,财务治理权必须依照一定原则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配置。首先要在股东会、董事会、经理、财务经理、监事会之间进行纵向静态分配。其次要在公司与债权人之间进行横向动态分配,也就是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但由于股权高度集中,使得第一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进而完全掌握了公司的财务决策执行及监督的权力,这种缺乏外部约束的财权高度集中是公司管理理念混乱、经营方针失误和决策随意的主要原因。如ST郑百文在1992年以募股资金680万元参股组建郑州中意百文鞋业公司,但始终未正常生产,而后又不顾资金紧张,在没有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投巨资设立40多个分公司,最后成为沉重“包袱”。
(三)缺乏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业绩评价机制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财务治理权的配置必然导致代理成本上升,委托人欲实现自身目标的最大化,只能采取各种方式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激励和监督,降低代理成本。有效激励和监督的前提是正确合理地业绩评价。而ST郑百文为激励职工,以销售收入为指标,完成指标者为副总,可以自配小车,结果各网点为完成指标不惜购销价格倒挂,商品大量高价低出,最终关门歇业,留下4亿多元未收账款。任职几年的分公司经理,却开上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上百万元的宝马轿车,住上了价值几百万元的豪宅。由此可见,激励和约束彼此相关,光有激励,没有约束,是行不通的.四、完善陕西彬长有限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对策
(一)改善公司股权结构,规范国有控股股东行为。
目前多数上市公司中有逾75%左右的股权属法人股或国家股,股权高度集中,使得第一大股东利用控股地位几乎完全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平衡.国有股减持是证券市场发展绕不开的弯子,尽管在国有股减持的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有些问题是回避不了的。因为国有股权的问题只有靠国有股权的减持来实现。减持国有股权是一个方向性的战略问题,可以采取国有股权的协议转让、上市公司回购国有股权以及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等多种方式实现。
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处于控股地位,在相关制度不完善的情形下,国有股东可以凭借其控制地位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的行为必须进行规范.比如,第一,规范国有股东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行为,国有股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法规,通过正常的渠道和方式行使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不能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不能以政府意志直接代表公司意志。第二,减少并规范国有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行为。要规范国有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首先必须尽量减少关联交易,将关联交易控制在较小范围。其次必须按有关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对于关联交易涉及方的股东或董事执行严格的回避制度,由非关联股东或者董事进行单独表决,且关联交易的价格必须按市场公允价格完成.(二)完善公司分层财务决策机制,建立内部财务机制。
为保证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必须建立一个财权充分流动和分割的财务决策机制,并通过严密的内部控制进行财权流动的有效监督.尽管各个公司由于具体情况不同,财务治理权配置的细节不同,但权力的总体布局相同。财务决策权主要集中于股东会、经理;财务执行权主要集中于董事会、经理、财务经理;财务监督权主要集中于董事会、监事会。当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无法及时偿债时,财务治理权将转移给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从而使理财主体发生空间
上的转移。
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各相关主体的权力已作了框架性的规范.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正确地划分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并有效地实施。在财务治理权的具体配置中,应强化股东会和经理人员的决策权,加强董事会及监事会的监督权,改善经理人员尤其是财务经理的执行权。(1)结合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改善,保障所有股东的合法权利。由于国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中小股东特别弱小,“超级股东”现象普遍。为改善这种局面,应考虑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实施类别股东大会制度。结合中国股票市场除A股、B股、H股的划分外,还应将国有股、法人股确定为类别股,并在此基础构建类别股东大会议决制.凡是涉及到个人股(包括内部职工股和社会公众股)利益的议决事项,必须举行类别股东会议按类别股份总数的特别多数同意才能通过。这样,控股股东损失少数股东权益的现象将能得到有效的遏制。(2)加强和改善财务经理的财务执行权。财务经理是所有者财权委托代理的终端,其执行效果直接影响委托人的利益.中国《公司法》没有对财务经理的职权作出明确规定,但据其职责应享有以下权力义务,如拟定公司年度财务预算;制订公司商品交易的结算方式:拟定公司信用制度并组织应收款的回收;编制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报告:制订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建立公司内部财务信息系流;制订公司的财务收支计划。(3)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在财务治理权配置中,应淡化董事会的财务决策权,强化财务监督权,这就要求董事会推行独立董事制度,降低执行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由此强化董事会代表所有者行使职权的功能,淡化董事会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的职能.为加强其监督职能,借鉴国外经验,可以在董事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投资委员会等。其中,审计委员会应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指引》第17条的规定。审计委员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检查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程序;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审计程序进行交流;推荐并聘任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审计功能;检查公司遵守法律和其他法规的状况;检查和监督所有形式的风险;检查和监督公司行为规则;董事会赋予的其他职能.(三)拟定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良好的财务公司治理结构中,激励和约束机制至关重要,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前提是拟定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众所周知,由于代理问题不可避免,国外的企业治理结构中也存在董事会失灵、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因此,构建一种将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紧密相连的财务衡量指标,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今天,作为公司治理和业绩评估标准,EVA正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一种全
球通用的衡量标准。在中国上市公司评价指标体系中引进EVA,对提高上市公司业绩,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具有特殊意义.EVA———经济增加值,比较简单的定义是在扣除产生利润而投资的成本之后所剩下的利润。也就是被经济学家长期称之为“剩余收入"或者“经济利润”的一种概念。与大多数其它度量指标不同之处在于:EVA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这样EVA在度量企业业绩方面有许多常规指标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为激励提高更好的指导。EVA的应用创造了使管理层更接近于股东的环境,使管理人员甚至企业的一般员工开始象企业的所有者一样思考,并且EVA指标计算过程中对相关事项的调整有效避免了会计指标短期化和过分稳健的影响,更加精确地说明管理层对价值的实际创造。另外,EVA以一种新观念和能够正确度量业绩的目标,凝聚着股东、经理和员工,形成一种框架指导公司的每一个决策,在利益一致的激励下,用团队精神大力开发企业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力量,形成一种奋斗气势,共同努力提高效率。
篇四: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内部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浅析公司治理环境下如何发挥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也要适应和应对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风险,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的存在会对组织内的其他职能部门以及组织部门的经营管理者产生监督警示作用,促使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进而增加组织价值.另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努力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从而实现公司价值增加。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且从公司治理的高度认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加强内审工作,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形成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合力,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和完整,最大限度地保护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不受侵犯.
从实际工作中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首先,内部审计从评价各部门的内控制度入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个领域里查找漏洞,识别并防范风险;其次,内部审计有效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高效有序运转,防范经营风险;再次,内部审计有利于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堵塞管理漏洞,
促进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公司管理规范化.
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并找出内控薄弱点和盲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并提出改进措施,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独立于具体操作和管理之外的控制层,对具体操作和管理部门内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以降低内部控制无效而产生的风险.与此同时,内部审计还帮助企业进行“软控制”环境的营造,是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
二、在公司治理环境下发挥价值增值型审计作用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内部审计职能
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并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审计人员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同时积极保证控制措施在关键位置建立有效的控制点,对单位的计划、决策以及方案的可行性,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找出差距、揭示矛盾、研究措施、分析原因并最终提出建议。
(二)拓展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
风险贯穿于职能部门和组织整体两个层次,而风险管理
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应包括对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及有效性审查,同时也对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机制、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因此内部审计必须既对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也对组织整体的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该对管理层应对风险的处理方式和产生的预期效果进行后续审计,从而使内部审计从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规避风险来增加价值。内部审计人员应分析企业的风险类型并评估风险的大小,从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应对措施。
(三)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企业的增值型审计一般都是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审计人员技能矩阵、审计质量保证问卷和讨论指南等来加以规范和参考.
只有加强监控才能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才能切实为企业增加价值。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违反审计工作制度以及包括有重大工作过错,或者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审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其次,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实施企业内部的审计项目负责制,规定具体项目负责人、主审的相关责任来对审计项目创造或增加的价值进行检查和评估.
内部审计只有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且站在公司治理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作用,最终确立其应有的地位。
(四)合理整合配置内部审计资源
内部审计部门对现有资源的利用要考虑到其他职能部门乃至企业整体的资源,而不应只局限于本部门。因为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都可以拿来作为一种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最终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将企业现有资源合理应用到内部审计活动中,不仅能够帮助内部审计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企业整体资源的消耗,为企业节约成本。例如,为了更好地评估项目风险,在咨询服务中提出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在对特定项目实施审计时,可以聘请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针对内审人员不精通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同时也可聘请企业中的网络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在计算机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现代内部审计对于资源的利用已经不再局限于部门内部,而是扩展到其他部门、企业整体乃至企业外部,只有将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在公司治理环境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需要不断创新内部审计手段,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以应对行业发展的要求。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应加快转变内部审计
的职能,并着眼于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将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扩展到公司治理审计、战略审计等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