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信访部门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措施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工作
近日,市委副书记张轩到市信访维稳联动中心调研时指出,要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信访维稳问题的化解之策,进一步提升应变能力、政策水平,常怀为民之情,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是信访工作的基本职责,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网络,搭建群众工作“平台”。
推动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实施;贯彻落实信访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民情渠道不畅、问题层层下转、矛盾逐级上交的问题,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与积累。
二、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要进一步拓展信访工作领域,既抓案件受理,也抓问题处理,更抓源头治理,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积极化解不安定因素。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强化措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引导、民主协商、提供服务等多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从信访部门孤军奋战向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转变。
三、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做好信访维稳的基础。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的要求,通过矛盾纠纷,掌握本辖区的信访突出问题,工作上的轻重缓急就会一目了然。完善信访信息预警预报机制,深化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及时掌握预警性、内部性、深层次情报信息,随时掌握信访的信息动态。
四、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
做好信访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各项责任制,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对因官僚主义、违法行政、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引发信访问题,或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要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要加强源头预防,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下访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要牢固树立“事要解决”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坚持领导包案制,落实好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信访案件,化解社会矛盾;
要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秩序,落实好双向责任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维护信访秩序,有效规范信访行为,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的合理诉求能够有渠道表达,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健全完善信访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各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和联系会议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自身在信访工作中的职责,加大协调力度,健全和完善联动工作机制;要强化督查督办,落实好责任,确保信访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要把发展和信访维稳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保民生促和谐,以发展保稳定,以稳定促发展。要把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与加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先进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先锋模范作用。
地
方之间、部门之间、地方与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处理好跨地区跨部门的信访问题,形成做好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工作机制。我们的工作经验也证明,各部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是妥善处理涉法信访问题的必要条件。涉法信访问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之前的各个办案环节有执法不规范、不文明、不到位的地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
今年以来,玉门市赤金镇针对矛盾纠纷突出,信访积案多,稳控压力大的实际,镇党委、政府以在全市开展的“两访”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为契机,把信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落实领导包案,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
亲自上手解决信访问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余万元,解决了拖欠学区教师医药费问题和成功化解件信访积案。二是成立了个矛盾纠纷排查小组,深入到村组、社区、学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并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台帐,限期解决,已调处纠纷余件。三是设立了一笔万元的调处资金,专门用于解决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四是落实奖罚措施,对责任心不强,稳控措施不到位的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名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
加强领导包案、限期办理,对排查梳理的重信重访和疑难重点信访案件进行分解,逐案落实了承办部门、责任人,力争做到限期调处。
八项措施提升信访工作水平
一是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结合我市信访实际,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百日大接访”活动。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集中梳理、归口办理,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做到开门接访、带案下访,认真排查化解一批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的矛盾纠纷和重大疑难信访问题。进一步完善“经常排查、信息预警、事前防范、随时化解、应急处置”的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民调、治保、综治组织的作用,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二是高度重视群众初信初访工作,把初信初访调处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册的办理要求,从受理、调处、答复等环节上规范办理程序,并按照时限要求及时按政策、法规书面答复本人,保证案件办结的公平、公正。
三是切实做好重信重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力促“事要解决”。按照“查清事实,核实疑点,严格政策,准确定性,群众接受”的工作原则,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久拖不决的重点信访案件,对每个案件逐一建立台帐,实行一把手包挂调处限期解决,实行动态管理和挂牌销账。
四是着力解决省市交办和我市排查出的重点信访案件。对确定的重点案件要坚持领导包挂制度,按照“一个问题,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解决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制定可行措施,限时解决问题,确保案件不反弹。
五是继续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各乡镇、各部门每周都要安排主要领导接待来访群众,按照“谁接待、谁负责、谁处理、谁督办、谁落实”的工作原则,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解决的当场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严格按政策规
定,讲明原因、讲透政策,引导群众理性解决,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上访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促进信访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六是扎实做好重点信访人员的稳控工作。全市各乡镇、各部门对本辖区、本部门重点信访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确定重点稳控对象,对一些上访老户和有越级上访苗头的上访人员,在做好调处工作的同时,要制定具体稳控措施,绝不允许发生越级赴京上访。对省、市通报的越级上访情况,也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工作原则,确定责任单位和稳控单位,并及时通报。坚决遏制非正常上访事件的发生。
七是加大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对不能按期解决的信访问题,采取经常性督查,重点督办,组织联合督查等方式,督促落实责任,解决问题,切实做到信访问题“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结果”。
八是不断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促进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除了坚持市级领导接待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包挂信访案件等制度外,还要结合当前实际,建立完善社情民意汇集分析机制、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信访评估机制、信访事项责任认定、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等制度,不断促进信访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健全机制求实效
化解矛盾出实招为了解决信访问题,玉门市着眼于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从完善制度、强化措施、靠实责任、狠抓落实等关键环节入手,全方位、广角度,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解决信访难题,化解信访积案,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信访总量大幅下降,越级上访明显减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为了提高各级各部门对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活动的认识,玉门市将矛盾纠纷排查同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主要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来抓,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同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以调处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为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上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牵头协调,专门小组具体排查,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大排查、大调处机制。全市在成立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乡镇,各部门均建立了信访接待室,村村成立了调委会,组组配备了调解员,初步形成了市、乡(单位)、村、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格局。
二、完善信访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了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玉门市根据本市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市级领导包案处理重点信访案件制度;信访案件督办制度等信访工作十项制度和《玉门市异常上访处置工作预案》、《玉门市信访绩
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为我市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两项活动,解决突出问题。
一是从月至月开展“百日大接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市、乡、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利用天时间亲自接待上访群众,带案下访解决具体问题。二是从月下旬至月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调处”活动。通过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破解一批信访难题,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实现乡镇、部门、单位无上市、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无越级集体上访、无来市重信重访,信访积案全面得到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由于两项活动的有效开展,我市信访形势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坚持领导接待,落实领导包案。近年,市委、政府两办下发的号文件都是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安排通知,坚持每周一安排名市级领导到信访接待大厅接待来访群众,并按照“谁接待、谁负责、谁处理、谁督办、谁落实”的工作原则,协调、督办、落实信访问题。各乡镇,各部门也根据各自的实际落实每周一把手接待日。同时,对省市交办和我市排查出的重点疑难信访案件按照“四定五包”(即定领导、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间,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的要求,全部落实了市级领导包挂调处,确保案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今年,第一批件信访案件已落实了市级领导包挂。
五、下移工作重心,力促“事要解决”。近几年,玉门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中坚持重心下移,各级排查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必须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到群众中去,到矛盾纠纷集中突出的地方去了解情况,从源头上调
处矛盾纠纷,解决信访问题。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帐,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按照分类,明确责任人,限期办理,对一些突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按照“一个问题、一名责任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时限”的“五个一”工作措施,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六、立足“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由于玉门市发展环境的变化,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特别是关停破产企业欠缴职工“两金”、欠发职工工资、股金、医药费问题,生活困难和留居人员住房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遗留时间长、覆盖面广、情况复杂。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考虑、分类施策、分步解决的原则,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万元,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中,积极争取国家、省上的政策和资金,分期分批、逐步解决涉及老市区其它方面的后续遗留问题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以解决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名下岗失业人员社保补贴、名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第二人民医院生存发展、粮食系统退休职工遗留问题和老市区居民最迫切解决的生活问题。为了保障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落实医疗保险,改善生存条件,我市为城镇居民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户万元,落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农村医保人,职工医保人,向户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万元,落实“两免一补”专项补助资金万元,落实惠农资金万元,对新老市区供暖、供水进行了改造,修建新市区寄宿制初级中学,扩建市第二小学,实施了移民乡安全饮水工程,新建农村沼气池等十项惠民工程,较好解决了城乡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七、加大督查力度,强化责任追究。为了有效解决信访问题,市委督查室、信访局,在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信访案件中,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先后通过电话、会议、发通知和到责任单位现场督办等形式,对件信访案件进行督查督办,确保了矛盾纠纷排查取得实效,信访问题按期办结。为了严肃工作纪律,促使各部门、各单位、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自觉履行工作职责,我市对工作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推诿扯皮,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不力,导致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引发越级非正常上访的,严格按照《玉门市信访工作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由于玉门市机制健全,措施得力,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扎实,解决信访积案成效显著,取得了信访形势好转,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山西省中阳县实施六项举措,全面加强信访信息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乡镇、县信访重点部门均成立信息工作小组,信访分管副职负责信息工作。县信访局指导各单位信息采集编写并以《中阳信访信息》为载体,每周两期向市信访局、县委政府领导报送全县信访动态、热点问题、信访要闻等。
建立信息员队伍。各乡镇、信访重点单位确定一名文字功底较好、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工作人员为信息员,县信访局从基层特聘一批信息员,形成纵横交错的信访员网络,确保工作报告、经验交流、矛盾排查、信访热点等沟通交流到位。
出台考核办法。该县出台《中阳县信访信息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规定乡镇及信访各重点单位每月上报信息两条,每季上报调研一篇,信息调研考核分值由年初的分提至分,县信访局实行逐月考核排队通报。
开展信息培训。月日,县信访局召开由各乡镇、信访重点单位信息员参加的信访信息培训会,就信息、调研文稿的采集范围、编写要点、规范上报等工作进行了培训。
广泛提取信息。该县要求各乡镇、各单位除正常上报经验交流等常规信息外,要善于通过部门沟通、网络监督等方面,扩大信息来源,多渠道、多角度提取信息。
明确奖励措施。该县对信息工作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凡是被国家、省、市采用的信息,分别予以信息员元、元、元的物质奖励;全县信访稳定会议设立信访信息工作奖项,对优秀信息员颁发荣誉证书,予以精神鼓励,对乡镇、部门中信息工作组织较好、考核优秀的,授予信访信息先进集体
强化措施抓信访
消除矛盾促稳定
一是制定信访预案,做到“两个明确”。该县严格按照信访处置预案。安排各乡镇负责本辖区信访隐患的排查和信访案件的查处,做到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划分明确。二是实行信访值班,做到“两个坚持”。该县安排县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天轮流进行信访带班,县信访办人员每天进行信访值班,坚持按时到岗,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坚持信访情况日报告,时刻把握信访动态。三是健全信访网络,实现“三个及时”。该县安排各乡镇配备了信访联络员,定期召开会议。反馈信访信息,安排信访工作,对发生的矛盾纠纷及时进行化解;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对发现的重大的信访案件做到及时向上级汇报。四是建立项制度,抓好信访处理。六项制度:潜在矛盾排查制度、信访首问负责制度、案件限期查处制度、要案领导督办制度、大案快速反应制度、信访结案回访制度。该县按照制度要求,安排各乡镇对各类现存信访隐患进行详细排查,认真做好信访包保和案件查处等各项工作,力争使信访问题在镇、村两级能够得到彻底查处和妥善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五是执行信访条例,严格“两个追究”。该县按照新颁布的《信访条例》,对因工作不负责而造成重大信访案件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不
按规定进行上访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信访当事人的责任。
篇二:信访部门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措施
在全市信访工作暨平安XX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市信访工作暨平安XX建设推进会议,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的重视,总结经验,开展交流,并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以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全市的发展与进步。
作为一名信访工作者,我深知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信访工作是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宣泄不满情绪、落实权益诉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服务民生的重要窗口。我们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基层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用心和努力,让每一个信访难题都能够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
同时,平安建设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平安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防范机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各项责任,为社会、为人民创造一个更优秀、更安全的环境。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今天,我们要深刻反思,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进一步加强团队合作,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搭建平台,加强合作。我认为,要想在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方
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合作,搭建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我们需要加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的力量,多渠道地收集民情民意,为我们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内部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合力,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注重学习,不断创新。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工作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模式、新方法。只有不断更新认识、更新思路,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带给群众更大的满意和获得感。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下大力气、下实功夫、下决心把这项工作全面推进,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生活和幸福安康贡献力量。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下足力气,把工作做实做好,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期望。
最后,祝大家会议圆满成功!谢谢!为了更加深入地推进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我们必须要共同面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并不断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新思路、新方案。
首先,在信访工作方面,我们需要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有问题立即解决,有需要即得支持,让信访途径更加畅通,便利群众访问。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和信访规范,让群众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无谓的信访纠纷。
另外,对于平安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安全防范。首先是要加强基层建设,建立健全流程和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防控措施。同时,还要加强科技支撑,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技防范能力。最后,隐患排查和处置也是关键环节,必须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做好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保障平安。
综上所述,在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方面,我们必须时刻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建设,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推进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有效的开展。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我们相信有一天,就会创造出一种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模式,促使我们的信访和平安工作往更加广阔的未来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关键因素需要我们注意,以确保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的成功。首先是打造统一的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的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避免出现局部管理失控现象。其次是注重信息共享,要加强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和利用,使各阶段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到工作的全貌和全局,有助于加强信息的共享和协调。最后,还要加强社会化管理,发挥社会化管理的作用,吸纳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智慧,共同推进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总之,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是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的。我们必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以用户需求和情感为导向,瞄准群众的需求,制定和实
施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只有通过全面、深入地加强工作,才能让信访工作和平安建设更好地履行责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篇三:信访部门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措施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
为政之道,民生为要。关注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王志珍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委员们就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收入分配、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防范通货膨胀、平抑物价等方面,提出提案1700余件。比如,为推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部分委员和民主党派中央提出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等提案。
全国政协在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召开了办理协商会,国家发改委等9个部委的负责同志和提案者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提案中关于解决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距问题的建议,经过连续跟踪办理,对于推动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逐步建立正常调整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问题,提案提出的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调整保障房申报政策、落实稳定房价的宏观调控政策等建议,已充分体现在《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以及有关政策中。
为促进就业创业,提案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回乡创业税收政策、建立大学生创业金融扶持机制等建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把促进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作为下一阶段促进就业税收政策扶持的重点。
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方面,关于保障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普及和规范学前教育、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提案,教育部十分重视,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认真研究吸纳,并积极研究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围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案提出了改善基层卫生服务、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等建议,卫生部认真研究,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方面的实际问题,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加快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针对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推动煤矿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加强职业病防治等提案,国家安监总局经过认真办理,许多建议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得到体现。
提案提出的加快打造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等建议,商务部积极采纳,通过举办中葡论坛等方式,大力支持澳门特区政府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平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保障和改善民生论文
本届论坛以发展方式转变与行政体制的改革为主题,对于各级政府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根本动力来自人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生改善的根本保证在于政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下面,我结合陕西的实践,谈一点思考和体会。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保障与改善民生的要求,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重要任务,各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也必须放在这方面。这既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党的执政宗旨的根本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陕西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了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组织保障能力。
一是优化机构设置。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在保持各级政府编制总
体精简的前提下,重视加强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建设,有的充实了工作力量,有的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有的将议事协调机构变为实体性机构。充实了社保、公安、信访等部门的人员,设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委员会,在2万人以上的乡镇增设了专门负责农村规划建设及文化、教育等事务的社会管理服务机构。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完善规划编制工作,把民生工程纳入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系统性安排部署,彻底改变过去“零敲碎打”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2011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完善了民生工程规划,涵盖十大领域100多个项目,总投资3000多亿元。与此同时,全省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工作机制,设立了政务中心、便民大厅及便民服务站点,并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推进为民服务,推动传统的坐等上门向方便群众办事转变。
三是主动接受监督。近年来陕西省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都报省委同意、人大审议,并将实施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各界的监督,在此基础上,2011年又发布了全省《民生工程白皮书》。实践证明,没有政府职能向服务民生转变的突破,就很难有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的突破。陕西省在民生工作上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绩,与初步形成围绕改善民生的决策、执行、监督的政府工作体制机制是分不开的。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不断完善公共产品体系。陕西从群众最紧迫、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均等化和城乡一体为方向,着力破除影响社会公平的障碍,统筹实施以促进就业、收入倍增、全民社保、教育提升、卫生健康、文化惠民、保障住房、消除贫困、改善环境、服务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努力建设比较完备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是遵循“先低水平起步再逐步提标”的原则,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垂直管理和社会化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宝鸡模式”被全国推广,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已在2010年实现制度全覆盖,2011年7月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实行了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
制度。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实行了基层医疗单位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管理,药品零售价比指导价平均下降了46%。公立医院改革也取得初步成效,涌现出神木、镇安、子长、府谷等不同模式的典型。二是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两基”达标和义务教育城乡全免费,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条件装备、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一大批项目。健全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体系,近两年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52万人次。2011年省财政又新增教育经费24.8亿元,将省属高校生人均公用经费由4600元提高到9000元,2012年将进一步提高到12000元。按照城乡统一标准提高了中小学生人均经费,支持城乡幼儿园建设,并将从2011年起实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全面加强城乡医疗体系建设,2010年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达21.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元,并提前2年达到国家标准。三是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为重点,实施大型公共服务和民生工程。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广播电视村村通、信息入户、农村道路工程和农村基层组织、社区设施建设等项目,五年来解决了12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和信息入村,所有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电视。我们还采取超常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特殊群体的民生问题,用十年时间在陕南陕北实施涉及279万人的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使这部分群众逐步告别不安全、不适宜生存的环境。以上这些政策,既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也为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做到了民生与经济互相促进、互动发展。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制度层面形成保障特殊群体利益的长效机制,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改革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的调整。我们一直教育群众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不断好转,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重视为改革发展做出牺牲的群体的利益,不能让他们承受过大损失,甚至超过其承受
底线。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推行民生普惠制与兼顾特殊群体利益相结合,以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一是统筹解决特殊群体的利益问题。根据多年来群众信访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以纳入养老、医疗保险序列或发放补贴的形式,解决了55.5万曾正式受聘农村工作过的民办教师、电影放映员、农技员、村医等“八大员”的生活保障问题,解决了12万多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特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44万多重点优抚对象、农村籍退伍义务兵、两参退役人员、涉核人员、企业军转干部、伤病残军人以及铁路建设民兵等人员的生活待遇问题。
二是出台保障部分群体利益的特殊政策,顺应群众愿望,促进社会公平。采取政府退税等措施提高纺织、食品、森工等过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水平,实行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建立全省统一的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农村孕产妇女免费住院分娩、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和65岁以上老人实行健康检查等制度。
2009年至今全省各级财政投入7.2亿元,实施寄宿中小学生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的“蛋奶工程”,267.8万学生受益。三是始终把居者有其屋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民安居工程,在汶川地震受灾区和去年泥石流灾害恢复重建中,也把解决群众住房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十二五”时期,将新建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其中2011年计划建设47.43万套,列全国第三位。截至6月底,开工项目总数占目标任务项目个数的101.1%,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总之,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我们基本想法是,国家有政策法规的要坚决执行,没有规定但合情合理的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着眼于从制度层面形成长效机制,以避免同样同类问题在不同时期和区域反复出现。
这些做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以来,因为利益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明显减少。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优化财政投入结构,逐步建立以民生事业为基点的公共财政框架。公共服务需要公共财政支撑。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产业发展主要靠招商引资,民生项目主要靠公共
财政投资。这就要求加快建立以服务民生为基点的公共财政体系,虽然这是一项长期任务,但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的责任,决不能因为经济不发达或财力有限而放缓建立民生财政的步伐。在这方面,陕西做了许多探索与尝试,宁可少盖几栋楼,少上几个项目,也要加大公共支出。一是全面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全省民生支出累计5532亿元,是“十五”的3.5倍,有效解决了民生资金投入缺乏保障的问题。2011年我们又提出今后五年省级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二是通过编制预算的办法确保民生投入。
2008年启动实施了“民生八大工程”,在全国开创了以财政中期预算为保证推进民生工作的先河。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进一步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巩固和强化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三是整合资源强化民生投资。主要是改变部门条块分割造成的“买醋的钱不能买盐”的现象,以项目为载体调动部门和地方的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运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资。通过贷款贴息、专项补贴、与企业建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民生领域。为保质保量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由省财政和延长石油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集团公司,筹措120亿元支持资金困难的市县建设廉租房和公租房。由省财政和陕西有色集团出资成立了搬迁工程有限公司,筹集资金60亿元启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这些公司以公益性为宗旨,资金实行封闭运行,项目建成后由地方政府和群众按成本价回购,资金回笼再投入。财政的有力支撑,为民生的不断改善提供了重要保障。
总之,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当前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政府更应发挥积极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主轴,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