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全一南那个报告提到了自己的外国学习的历史6篇

时间:2023-04-29 16:55: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全一南那个报告提到了自己的外国学习的历史

  

  河北保定新南开外国语中学2018-2019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试题(Word版无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卷I(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小手,是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曾是在网上颇为流行的段子。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浙江会稽山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的庙宇,内有对联一副:“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盛赞的是()

  A.神农教民农耕B.黄帝创制舟车

  C.尧舜禅让王位D.大禹治理洪水

  4.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主动让贤,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真是()的再现啊!

  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

  5.七年级三班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的姓和我国历史上最早朝代的名称相同,这位同学姓()

  A.秦

  B.夏

  C.商

  D.周

  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上C.丝帛上D.蔡侯纸上

  7.下面几位同学关于西周分封制讨论。其中哪位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A.小华: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为诸侯

  B.小李: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

  C.小林:诸侯必须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天子

  D.小王:周文王创立的分封制,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8.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夭了所在的伊洛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来历。这说明()

  A.楚庄王好奇心很强,想知道九鼎的大小轻重

  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有了想取代衰微的周天子的野心

  C.楚庄王懂得君臣礼数,想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

  D.楚庄王想把青铜冶炼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9.《诗经?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北方游牧民族狄人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

  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战国七雄

  /5河北保定新南开外国语中学2018-2019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试题(Word版无答案)

  10.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建立县制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11.你认为在公元前350年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最好的最稳妥的办法应该是()

  A.积极当兵,杀敌立功

  B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C.合法经商,发财致富

  D自由买卖土地

  12.在右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问题

  D.学生问何谓“仁”,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如今,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下列观点,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14.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损坏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你认为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A.儒家组:损坏公物属于道德品质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坏公物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应该依法让警察抓起来严惩

  C.道家组:损坏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让犯事学生自己闭门思过即可

  D.墨家组:损坏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价生活方式

  15.《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人,只要走进中国历史长河,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

  价秦始皇,最主要的是因为秦始皇()

  A.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造福后世B.结束长期分裂,完成国家的统一

  C.开创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D.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1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的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儒家思想地位的间题B.抵抗外族入侵的问题

  C.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D.巩固国家统一的问题

  17.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从史实来看()

  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②皇帝在批阅竹简奏折;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D.①错误,②正确

  18.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与“汉武”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

  ③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④将盐铁经营权下放至地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A.实施结果B.实施过程C.实施目的D.实施背景

  20.我国古代历史上,跨越了公元前后时间的王朝是()

  /5河北保定新南开外国语中学2018-2019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试题(Word版无答案)

  A.秦朝B.西周C.西汉B.东汉

  21.2057年,“王立群读史记厅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B.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肯定帝王功绩,也揭露了腐朽和罪恶

  22.2018年3月15日,宛西中药集团“仲景”牌六味地黄九(如图)入选中国最“有价

  值商标”500强,下列哪部书与此商标人物有关()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23.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是

  ①曹魏;②吴;

  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魏。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24.祖国大陆很早就与台湾有了密切联系。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在()

  A.公元前2世纪三十年代B.公元前3世纪三十年代

  C公元2世纪二十年代

  D.公元3世纪三十年代

  25.魏晋南北朝时,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26.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

  等西北各族

  的家具(如图)。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斗富

  27.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你可建议他阅读()

  A.《水经注》B.《天工开物》C.《离骚》B.《兰亭序》

  28.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

  C.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29.“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一作品的评价()

  A.《三国志》B.《洛神赋图》C.《兰亭序》B.《帝后礼佛图》

  30.学习完了这册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后,你认为下列哪个题目最能概括本书的这段历史()

  A封建帝国的仿徨迷茫B.泱泱中华的灿烂辉煌

  C.东方远古的初露曙光D.奴隶王朝的更替兴亡

  卷II(非选择题,共40分)

  31.问题

  (10)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某校开展“谈古论今——中国古代改革的历程”系列专题展览,请你帮忙完成相关探究3/5河北保定新南开外国语中学2018-2019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试题(Word版无答案)

  性问题。

  【改革之人物篇】

  (1)上图人物所倡导的变法是从何时开始实行?其变法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哪家思想学派的主张相似?这次变法对历史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改革之作用篇】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业方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往。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之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贵族女孩可能会经历()(只填写序号,2分)

  ①学汉语:②穿汉服;③禁通婚;④改汉姓

  【改革之成败篇】

  (3)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请你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一

  场改革或者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分)

  【改革之启迪篇】

  (4)成功的改革对社会的发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历史上的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18年11月1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西周是被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所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处理北方少数民族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北方民族大交融?(2分)

  【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上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4)北方游牧民族何时大规模内迁?内迁后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

  【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2分)

  /5河北保定新南开外国语中学2018-2019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试题(Word版无答案)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一代代工匠们追求极致、究极品质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精华.

  【栏目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1)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相较于竹简和丝帛,纸的优点是什么?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谁?(3分)

  【栏目二:发达的医学农业】

  (2)请列举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和农学家各一位,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品质?(3分)

  【栏目三:辉煌的思想成就】

  (3)CCTV-10《百家讲坛》栏目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讲座,介绍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百家争鸣的相关人物写在相应括号里。(4分)

  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逍遥处世。”………………………………..………()

  ②“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③“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

  ④“兼相爱,交相利,节葬节用,选贤任能。”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它们出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分)

  材料二:见右图

  (2)材料二的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归功于哪一历史人物?

  该工程对四川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三:“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微薄的稻米和捕到的鱼是主食,人们不得不采集果实和贝类充饥;经常放火烧山,刀耕水田;没有商人贩卖货物,也没

  有非常富裕的人家.”

  ——西汉?《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指的是庄稼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书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3)根据材料三,说明从西汉时期至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我国

  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5

篇二:全一南那个报告提到了自己的外国学习的历史

  

  2022杭州临平九年级一模历史与社会试卷

  历史:

  一、选择题。

  1.小王同学在学习某一阶段的中国历史时,列了该阶段朝代发展的顺序,正确的是

  A.秦朝西汉东汉三国B.秦朝西汉新朝东汉

  C.西汉秦朝东汉三国D.新朝秦朝西汉东汉

  2.下面是某校七年级的同学在学习某一主题时,根据收集的信息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对于现在的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专家评论说:“面对中国的崛起,日本的危机感剧增。日本想借钓鱼岛问题联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以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位专家眼中的日本“第二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该是指

  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

  A.①B.②C.③D.①②③

  4.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为张学良将军幽禁生活的第一站。院落中将军塑像的底座上,刻有周恩来题写的“千古功臣”四个大字。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

  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D.停止向红军进攻

  5.今年,乐山市考试的阅卷工作将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进行。这一技术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印刷术的发明

  6.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A.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7.世界文明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海洋的。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

  A.古代希腊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8.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最高官职是

  A.元老B.元首C.元帅D.执政官

  9.峨眉山是佛教名山,是我们宣传乐山的城市名片。世界三大宗教是

  ①佛教②基督教③道教④伊斯兰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分析下可知三角贸易对欧洲最大的影响是:

  A.丧失了上亿精壮人口B.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

  C.获取了美洲大量土地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1.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12.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

  A.宪章运动的兴起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D.国际共产主义同盟的成立

  13.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道路

  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焕发了生机

  14.你认为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A.《巴黎和约》、多极化趋势B.《九国公约》、全球化趋势

  C.《慕尼黑协定》、全球化趋势D.《九国公约》、多极化趋势

  15.“苹果落地”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想象却引发了某位科

  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某项科学发明(发现)。这位科学家和这项科学发明(发现)是

  A.达尔文--万有引力B.莱特兄弟--飞机

  C.牛顿--相对论D.牛顿--万有引力

  二、非选择题

  16.【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一)近代中国百年坎坷寻梦

  材料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先贤们为“师夷长技”发起了什么运动?有何历史作用?(2分)(2)“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指什么?是通过什么革命建立的?(2分)(3)材料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二)统一梦

  材料二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出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4)为了早日实现“统一梦”我国政府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这个构想最早在哪个地区得以成功实践?你认为我们实现“统一梦”的基础是什么(3分)(三)【中国梦我的梦】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的梦,作为青少年的你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2分)17.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7年,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四五百年前这一进程就开始了”。

  材料二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

  宰世界事务。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逐渐形成。我们主张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对面临全球挑战,越要合作应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全球化进程四五百年前就开始了,指的是哪一事件?经济全球化在当今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分)(2)材料二中旧的殖民体系在非洲土崩瓦解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时哪一军事集团不复存在?你认为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那些因素?(4分)(3)“越是面对面临全球挑战,越要合作应对”,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世界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挑战是什么?最终各国又是怎样合作应对的?(3分)(4)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它的成立与那次会议有关?为振新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上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分)(5)你认为国家之间相互合作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18.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7月28日,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世界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英国。在历史上,英国曾经举办过两届奥运会,三届世博会。有学者认为:英国多次举办国际盛会与英国在历史上有很多方面领先世界密不可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行,你认为当时英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领先世界的表现是什么。(2分)材料二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

  (2)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腾飞的最主要因素有那些?(2分)材料三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俗称美国总统山、美国总统公园,是一座坐落于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纪念公园。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的美国前总统头像,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和亚伯拉罕、林肯、西奥多、罗斯福,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

  (3)四位总统当中,领导大陆军打败英军,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是。(1分)(4)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的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5)奥巴马面临经济形势的考验。而美国历史上,解决经济危机问题,最出色的当属总统。他的,帮助美国度过了1929和1933年经济大危机。该政策中最主要的的反危机措施是什么?(3分)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C4.C5.B6.A7.A8.D9.C10.D11.A12.C13.A14.D15.D二、综合题

  16.(1)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分)(2)中华民国辛亥革命(2分)(3)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的创办(2分)(4)一国两制香港(2分)(基础: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请酌情给分,1分)(5)(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请酌情给分,2分)17.(1)新航路的开辟(1分)具体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消共涨。(1分)(2)纳米比亚的独立。(1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1分)。华约(1分)。

  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请酌情给分,1分)(3)法西斯猖獗(或者德、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或签署联合国家宣言)。(3分)(4)雅尔塔会议成立欧共体(2分)(5)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共同发展。(答出其中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18.(1)政治上:最早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经济上:最早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2分)

  (2)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实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1分)美国的大力扶持。(1分)(3)华盛顿解(1分)(4)放了黑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分)(5)罗斯福新政产业复兴法(3分)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2分)1.王利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上班,王利上学。王利的家庭是

  A.单亲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主干家庭

  2.小林是新来的插班生,为了帮助他学习,班主任安排他与学习委员小娜同桌,小娜很热心地帮助他,没想到的是班上同学纷纷传起了他俩的“绯闻”。这时小娜应该

  ①保持沉默,让“绯闻”不攻自破②学会自我反思

  ③与小林不再来往④向家长和老师求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如果父母误会了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离家出走以宣泄自己的委屈B.故意做一些错上加错的行为以示逆反

  C.冷淡处理,不理会他们D.多沟通,不冲动

  4.[印度]甘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事都应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这是达到谅解的最有效方法。”这句话表明

  A.金无足赤,人各有别B.人生而平等

  C.换位思考,与人为善D.主动沟通,求同存异

  5.九年级某班学生小刚,学习成绩优秀,但每当同学问他问题时,他经常以“不会”来搪塞,集体活动他也经常以“有事”为由不参加。最后在期末评“三好”学生的民意测验中他落选了。小刚落选的原因是

  ①自私自大,对人冷漠②学习成绩好,大家忌妒他

  ③不善于交往,不关心集体④对人友好真诚,不会拉拢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A.风俗习惯B.个人喜好C.道德和法律D.约定俗称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

  ①关心他人②尊重他人③理解他人④施舍他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8.下列做法能顺利化解师生冲突的有

  ①从老师的角度、立场考虑②尽量少和老师交流

  ③理解信任老师④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Rose是刚刚转进王丽所在班级的美国同学,一段时间后他俩便成了好朋友,但每次外出吃饭,Rose总是提出要AA制。对此,王丽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A.可以理解,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是不同的B.不可理解,Rose太小气,不够意思C.不可理解,好朋友理应不分彼此

  D.可以理解,但Rose对朋友不够真诚,以后少交往就是了

  10.目前,广大青少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等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相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被淡忘了,只有春节还保留着最大的节日风采。对此,我们应该

  A.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B.通过立法禁止过外国的节日

  C.固守我们的习俗D.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11.八年级学生小强是一位十足的网络发烧友,老师劝他上网应有节制,他不听,反而振振有词地说:“上网可以使我大开眼界,利用网络查询信息,学习一些前沿的科学知识,第一时间玩最新型的网络游戏,况且在网吧还可以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铁哥们儿’……上网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上呀?”从小强的言辞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的益处有

  ①利用网络查询信息②学习一些前沿的科学知识

  ③玩最新型的网络游戏④结交网吧的“铁哥们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谚语说明

  ①待人接物时使用的语言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

  ②文明用语能为人际关系增色,粗话、脏话会使人际关系恶化

  ③人际交往中语言使用很重要,甚至会影响气候的变化

  ④与人交往应专说别人喜欢听的话,不说不中听的话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人心齐,泰山移。”社会生活中,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下列关于合作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②合作的目的在于超越对方,打败竞争对手

  ③我们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④合作虽然需要,但势必会削弱竞争,阻碍更快地进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4.小明的爷爷得了癌症,为了不使爷爷受到精神上的打击,小明告诉爷爷患的只是慢性胃炎。对小明这一做法,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诚信的核心是善,他的做法是善的表现B.诚实与说谎是不相容的,他不该欺骗爷爷

  C.他拥有诚信的智慧D.他的做法是为了维护爷爷的利益,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15.在运动会上,王强站在百米起跑线上,一声枪响,他像离弦

  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可是就在快到终点时,和他不相上下的其他班同学突然摔倒了,这时王强却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了比赛,扶起了竞争对手,把他送到了场外。对于这件事,同学们议论纷纷,正确的观点是

  ①这种做法是故作高尚,因为他不去扶,别人也会去扶,没必要为此放弃比赛

  ②虽然他放弃了比赛,但是这种良好的竞争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③他的做法正确,虽然这个社会充满竞争,但我们同样需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④竞争的目的就是要分出高下,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真是太愚蠢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6.“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两句话说明了

  A.友情可以使孤独者得到幸福B.友情可以使沙漠变成绿洲

  C.友情可以使社会变成温馨的家园D.生活需要友情

  17.一个来华不久的意大利学生,看到她的中国同学穿得很漂亮,连连称赞。中国同学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这种回答令意大利同学很纳闷儿:“衣服明明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中国同学是不是比较‘虚伪’”?对待中西的文化差异,我们应有的态度是:

  ①既可以排斥西方文化,也可以将中西文化加以沟通

  ②抱着理解宽容的态度,就能存异求同,相辅相成,达成和谐共处

  ③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④要夸大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⑤要学习和夸大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A、①④⑤B、②③C、②④⑤D、①③

  18.尊重老师就要

  ①老师是权威,学生应该遵从②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

  ③对老师要有礼貌④主动与老师交流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周末同学的父母邀请小强去家里做客,请你给小强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吧

  ①穿着干净得体的衣服②注意礼貌用语③尊重同学的父母④和同学友好相处⑤不用特别注意,在家里怎样做在同学家也一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⑤

  20.下列行为中,哪些是不符合诚信原则的①医生为了多卖些药,故意夸大病人病情②电视广告对产品的作用夸大其辞③回家晚了,谎称被老师留校了

  ④医生为了病人能积极配合接受治疗,谎称病无大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1.关于承诺,下列同学做法不正确的有

  ①小红从不许诺,这样她从不失信

  ②小刚只要别人有需求就会答应别人,所以经常失信于人

  ③小明从不轻易许诺,但答应别人的事都会尽力完成

  ④小霞很少许诺,而且经常推委自己的诺言,不尽力完成

  A.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曾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小正如今成为电脑网页制作的校园小明星。这说明

  A.我们要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做有益的事B.网络上的东西都是不良诱惑

  C.网络交往都很精彩D.网络交往都很危险

  23.对于青少年来说,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

  A.消极的逆反心理B.自己的错误C.与父母沟通D.惩罚父母

  24.下列不属于热情开朗性格的表现是

  A.尊重他人、助人为乐B.经常保持豁达、愉快的心情

  C.对社会漠不关心,待人虚情假意D.关心同学、班级,乐观向上

  25.我们班的女生很努力地学习数学,但每次考试都输给男生,相反,在英语考试中,女生却能轻松得胜。这说明

  A.女生不能学好数学B.男生女生各有优势,应互相学习

  C.努力学习是没用的D.男生不能学好英语

  26.网络交往对象具有

  ①虚拟性②真实性③直接性④间接性⑤隐蔽性⑥公开性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④⑤⑥

  二、明辨是非(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的阻碍作用。()2.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有利于人们追求真善美,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4.实现承诺给他人带来了好处,而对自己来说却是付出,没有收获,没有回报。()5.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6.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风俗,要“入乡随俗”。()7.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8.我们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9.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10.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我们要学会拒绝所有外来文化。()

  三、材料分析题(34分)1.情景:《烛光里的妈妈》:“……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女儿已经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请回答:(9分)(1)为什么“妈妈的.腰身不再挺拔,眼睛失去了昔日的光华,黑发泛起了霜花”?(3分)(2)作为儿女,你想对父母作怎样的报答?(至少二个方面)(4分)(3)请你写出一句千古孝道的诗句。(2分)2.阅读漫画《龟兔赛跑新传》。你认为漫画表达了什么道理?并作简要说明。(5分)3.阅读下列出自《论语》中的两句名语,并回答问题:(5分)?第一句:民无信不立。第二句:言必信,行必果。?(1)上述两句古语均有“信”字,其意思是什么?(2分)?(2)“信”无处不在。在学习中,怎样才能做到“信”?(举例说明)(3分)4.为庆祝第25个教师节,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准备召开一次“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班会,提前要做一些准备,需要你和同学们做以下准备:(9分)(1)为营造尊师爱师的气氛,请为本次班会搜集几条尊师格言或

  设计两条尊师标语,张贴在教室内。(4分)(2)说说你希望老师与我们是一种什么关系。(5分)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ADCCCCDAAAA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BCDBDBCCAACBC二、判断题

  1-5×√√×√6-10√√√√×

  三、材料题

  1.(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答案符合题意即可)(3)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百善孝为先。

  2.①生活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②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合作之中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③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学会竞争,提高个人的素质,又要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3.(1)“信”是诚信,信用的意思。

  (2)答案不唯一,可以从一、学习中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去回答。

  4.(1)示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只要写出两个有关尊师的即可)(2)①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②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③老师是我们学习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篇三:全一南那个报告提到了自己的外国学习的历史

  

  山西省现代双语学校南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2.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奉行

  A.“一边倒”政策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3.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五项原则出自

  A.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交往中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新中国与周边国家建交过程之中

  D.万隆会议上

  4.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香港、澳门回归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5.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上海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6.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7.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新增建交国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D.“文化大革命”扩大了中国的政治影响

  8.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9.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10.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某项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某项外交计划”是指

  A.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王国的席位

  B.准备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

  C.参加上海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D.与中国合作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1.“中国红墙第一翻译”、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冀朝铸回忆到“30年前那次访问从一开始就注定非比寻常,美方打破常规礼宾规格,派副总统蒙代尔和国务卿万斯亲临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迎接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材料中“30年前的那次访问”的背景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D.中美已签订《中美建交公报》

  12.下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13.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义

  14.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15.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材料分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共同基础上,亚非国家间有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的可能。因此,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时,抱着积极把会议开好的态度,而且认为应该积极地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应该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

  材料二: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它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处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它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代表团是如何化解“关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的?中国的这一外交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基辛格所说的“阿尔巴尼亚提案”是什么?

篇四:全一南那个报告提到了自己的外国学习的历史

  

  重庆南开中学2020-2021年度(上)高2023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和第Ⅱ卷都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单选题

  共60分)

  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趋向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C.饲养水平的提高

  B.人工取火的发明

  D.生产工具的改进

  2.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

  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B.商朝最早奠定了国家的基本形态

  C.甲骨文以记录商朝政治生活为主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子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候失位则天下大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最高地位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B.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稳定统治集团秩序

  4.秦朝建立后,统治者崇尚法家学说;汉初,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这说明秦汉时期

  A.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C.文化专制有所放松

  B.尚未实现学术的高度统一

  D.主流思想为政治服务

  5.西汉《盐铁论·水旱》篇中写道:“故民得占租鼓铸,煮盐之时,盐与五谷同贾,器和利而中用。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这反映出西汉盐铁专营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提高了铁器铸造数量

  B.加重了百姓负担

  D.有利于巩固统治

  6.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莽篡汉从侧面反映了西汉后期存在一个严重影响统治的问题,它是

  A.宦官乱政

  B.匈奴为患

  C.外戚干政

  D.儒家衰落

  7.如图是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由此可知

  ①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

  ②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③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

  ④少数民族内迁使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唐朝时,胡饼、阿月浑子、波斯枣、胡芹等“胡食”曾十分流行,甚至一度出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

  A.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对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

  以下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

  B.盲目崇拜西洋风尚

  D.文明中心不断西迁

  9.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10.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下列对“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的两税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两税制下封建国家改变了赋税的征收标准和收税时间

  B.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两税法取消人头税,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

  D.两税法简化税收明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11.韩愈的古文理论都把明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放在首位。由此可知,韩愈的主张

  A.反对佛教的来世说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B.推动了宗教相互融合

  D.力主复兴传统的儒学

  12.宋朝时期推行的任官回避制度,是在前代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宋史》载:“惟不许官本贯州县及邻境”。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

  C.加强中央集权

  B.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1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

  A.力图长远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C.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彻底地解决了社会危机

  D.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

  14.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一做法

  A.促进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C.成为帝国扩张的有利工具

  B.确保了帝国统治的长治久安

  D.有利于国家政令的及时传递

  15.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这充分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至此时完成

  B.海外贸易是重要财政来源

  C.市舶司采取高额关税政策

  D.南宋政府盘剥海外的商人

  16.“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连国家所掌握的官田,在宋代也大量转化为地主的私田,而且还第一次出现了“田主”

  的称谓。材料表明

  A.土地所有权变动频繁B.土地兼并现象缓和

  C.中央对地方控制削弱D.豪强地主受到抑制

  17.“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材料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在于

  A.拓展贸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B.宣扬国威,加强对外交往和联系

  C.征服异域,扩展大明帝国的疆域

  D.开辟市场,扩大中国丝绸的外销

  18.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乌青镇

  濮院镇

  朱家角镇

  罗店镇

  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

  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

  京声标客往来不绝

  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

  A.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C.长途区域贩运盛行

  陈奏人知道,这从本质上表明

  A.清代皇帝比较开明

  C.皇帝加强监督百官

  B.市镇主导经济发展

  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19.清代独创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折”,而其内容只有皇帝和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清代重视保密工作

  20.据清史料记载:“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宣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入,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劾论处。”据此可知,军机处

  A.办事效率高

  C.具有决策权

  B.秉旨办事

  D.保密性强

  21.王阳明在给他儿子的家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反映出王阳明强调

  A.修养本心

  B.勤奋好学

  C.格物致知

  D.学以致用

  22.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为了夺取市场和原料

  C.战争的发动都是在广东省

  图反映出

  B.战争主要在京津地区进行

  D.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结束

  23.下图是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办军用工业的资金来源情况(1883—1884年),该

  A.清政府支持兴办军事工业

  C.经济开始被列强控制

  岸是

  A.宁波

  B.重庆

  B.地方政府控制了军事工业

  D.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

  24.1895年列强的侵略势力在长江流域进一步深入,他们最远可以到达的通商口C.沙市

  D.广州

  25.2018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调查,以确凿证据证实大连庄河海域一艘沉船是124年前沉没的经远舰。”打捞出水的经远舰部分残件为研究经远舰提供了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档案文书

  26.京师大学堂筹办于1898年,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政治派别是

  A.地主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7.《庚子记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洋人进京四十年,气数已尽,天意该绝,故天遣诸神下界,借附团民之体,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当时与这段文字意思相同的斗争口号是

  A.驱除鞑虏

  C.平均地权

  B.扶清灭洋

  D.自强求富

  28.下图反映的是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结束后的场景,这次战争结束后

  A.列强在华设厂正式合法化

  C.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

  B.列强割占中国更多领土

  D.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29.如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A.资本主义

  C.封建帝制

  B.封建制度

  D.帝国主义

  30.孙中山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发展出自己的三民主义理论:民族、民权、民生,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族主义具有局限性。主要是因为

  A.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C.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性质

  B.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D.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3题,共40分。请先阅读材料再作答。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商业空前繁荣,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城内著名的“酒楼”丰乐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内城的南通一巷谓

  之界身,并是金钱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至千万。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8分)

  材料二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说书场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满族贵族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建立起空前大一统帝国,并采取了颇具特色边疆管理措施。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不同统治体制,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等。以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方式对蒙古族上层笼络安抚。在西南边疆地区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对喇嘛教予以大力扶持,利用喇嘛教及其领袖的影响力对蒙古、西藏地区进行统治……对于巩固统治或保持疆土不利的宗教或教派,则予以取缔,严厉打击。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意义。(6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发展,但是新式人才的匮乏很快成为洋务事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洋务派在兴办学堂的同时派遣学生出国留学。1872年第一批中国幼童30名乘船赴美,成为中国近代官派留学生之始。1876年福建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先后选派88人赴美、法留学。这一时期官费留学生回国以后成为著名人物的有:留美的詹天佑、唐绍仪等,留欧的严复、萨镇冰、刘步蟾等。这批人在新兴的邮电、铁路、矿业等工业和教育、外交、海军建设中做出较大贡献。

  ——摘编自梁燕波《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及其影响》

  材料二

  甲午战后,经历重创的清政府开始把眼光从“泰西各国”转向小国日本。1898年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自以派人出洋游学为要”“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此后又令各省督抚遴选在职官员及学生送日游历游学,并颁布了有关的鼓励章程,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除了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官费留日学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长达16年(1896—1911年)的留学热潮中,留日

  学生多达45000多人,60%的留日学生在留学科目选择法政科和师范科。留日学生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如黄兴、宋教仁、陈独秀、蔡元培、蒋志清(蒋介石)等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和骨干,跟随孙中山为推翻清朝腐败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摘编自彭洁《简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甲午战后的留学活动较之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活动发生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后留学活动新变化的原因。(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留学活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重庆南开中学2020-2021年度(上)高2023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单选题

  共60分)

  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D16A2D17B3D18C4D19B5B20D6C21A7A22A8C23A9C24B10C25B11D26C12C27B13A28C14D29C15B30D1.D新石器时代人类走向定居生活,生活逐渐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项;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工取火的发明、饲养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C项。

  2.D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后世的文献记载中指导商朝的存在,在甲骨文发现之后,商朝才真正进入“历史时代”,据此可知,甲骨文的发现使得商朝成为信史,故选D项;题干的着重点在于论述甲骨文的发现对商朝成为信史的重要价值,而不是论述故事传说对商朝成为信史的重要性,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商朝的国家基本形态,排除B项;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3.D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有效的解决各级贵族之间权力、财产的分配继承问题,稳定统治集团秩序,与题干中“立嫡子不使庶子疑焉”相符,故D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防止各级贵族因争夺权位和发生社会动乱,并不是确立嫡长子最高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可知,这一时期并没有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血统相关的信息,故C项错误。

  4.D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崇尚法家,汉初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秦汉主流思想的变化都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都是为政治统治服务,故选D项;学术思想的异常活跃是在战国时期而非秦汉时期,材料重在强调主流思想的变化,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思想实现了大一统,排除B项;汉武帝时独尊儒术说明文化专制加强了,排除C项。

  5.B根据材料“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可知,西汉盐铁专营政策实施后铁器质量下降,价格昂贵,加重了百姓负担,故选B项;材料重在强调盐铁专营的弊端,政府财政收入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铁器铸造的数量,排除C项;巩固了专制统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

  6.C王莽的身份是外戚,这里指西汉后期外戚干政的情况,故选C项;宦官乱政也是西汉后期很重要的政治现象,但莽不是宦官,排除A项;“匈奴为患”指外族的威胁,王莽不是属于外族人,排除B项;“王莽谦恭未篡时”可以看出王莽本身是尊重儒学的,不会使儒学衰落,排除D项。

  7.A从材料中的“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可知,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且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①②正确,西晋虽然被少数民族所灭,但材

  料中没有体现,③错误,④不符合史实,错误。由此可知,A项正确。

  8.C根据材料“胡食曾十分流行”可知,材料反映了外国饮食传入中原后,对中原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外国饮食习惯,胡食流行不能说明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胡食十分流行,不能说明盲目崇拜西洋风尚,排除B项;文明中心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9.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科举制促进阶层的流动,与材料中“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相符,故选C项;A项是九品中正制,与材料中“科举制”不符,排除A项;B项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D项是战国军功爵制,排除D项。

  10.C两税法并没有取消人头税,清朝“摊丁入亩”标志着人头税的取消,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两税法下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进行纳税,改变了以往的征收标准和收税时间,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1.D根据材料中“把明仁义放在首位”并结合所学,唐朝三教并行挑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可知韩愈极力推崇儒学,主张复兴传统的儒学,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反映韩愈对佛教来世说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韩愈推崇儒家之道,并未反映他提倡宗教相互融合,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韩愈对传统儒学的推崇,并未体现关注社会现实,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排除C项。

  12.C由“惟不许官本贯州县及邻境”,可知是任官回避制度有利于防止家族势力形成,造成地方割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与宗法体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行政机构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D项,13.A由材料“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可知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一方面发展了水利,进而恢复和促进同业生产,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A项;“彻底解决”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用兴修水利的方式赈灾,由于大型公共工程的修建有可能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C项;王安石的举措属于救灾措施,并未形成完备的救荒体系,排除D项。

  14.D根据材料“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修驿道,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有利于国家政令的及时传递,故选D项;元朝修驿道是为了巩固统一,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的,不仅仅是为民族关系的需要,排除A项;修驿道只是一个统治措施,并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排除B项;修驿道是对内统治的需要,不是帝国扩张的工具,排除C项。

  15.B根据材料“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说明海外贸易是重要财政来源,故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

  现关税和盘剥外商的信息,排除C、D。

  16.A本题关键信息是“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大量官田转为地主私田”,说明宋代土地所有权变动频繁。BD选项违背材料逻辑,排除。C选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A。

  17.B本题关键信息是“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目的在于宣扬国威而非征服异域,排除C。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开辟市场,排除AD。故选B。

  18.C本题关键信息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无法判断出政府鼓励商业发展,排除A。江南部分市镇无法说明市镇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以及无法代表全国市场,排除BD。结合表格信息可知长途区域贩运盛行。故选C。

  19.B本题关键信息是“只有皇帝和陈奏人知道”,并结合所学可知密折陈奏制度有利于皇帝加强君主专制,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0.D本题关键信息是“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宣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入,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劾论处”,体现的是军机处决策过程中的保密性高,D正确。“办事效率高”、“秉旨办事”与题干所给信息无关,AB排除。军机处没有决策权,C排除,故选D。

  21.A本题关键信息是”凡做人,在心地”,体现王阳明的心学观点。BD不符合题意,排除。C为朱熹的理学观点,违背材料主旨。故选A。

  22.A本题关键信息是“本质上的相同”。B不符合史实,排除。CD未体现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而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夺取市场和原料。故选A。

  23.A本题关键信息是正确分析图示中洋务运动中李鸿章所办军用工业的资金主要来源,即海关洋税。海关洋税属于中央财政,说明当时清政府支持兴办军事工业。地方政府控制的资金比重较小,而且从图示信息也无法判断出地方政府控制了军事工业,B排除。C中的“开始”无法从图示信息中得出,排除。D与图示信息无关,排除。故选A。

  24.B本题关键信息是“1895年列强侵略”,根据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其中沿长江最西的是重庆。故选B。

  25.B本题关键信息是“打捞出水的经远舰部分残件”,可知为实物史料。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6.C本题关键信息是“京师大学堂筹办于1898年”,结合所学可知为戊戌变法时创立,其政治派别为资产阶级维新派。ABD与材料相违背。故选C。

  27.B本题关键信息是“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结合所学可知为义和团运动。AD为三民主义内容,D为洋务运动目的。故选B。

  28.C本题关键信息是图中“四亿五千万两”,结合所学可知为《辛丑条约》内容,此后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A为《马关条约》影响,排除。《辛丑条约》未涉及割地,B排除。C为《天津条约》影响,排除。故选C。

  29.C本题关键信息是“《清帝退位诏书》”“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可

  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只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辛亥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排除D。故选C。

  30.D本题关键信息是“民族主义的局限性”,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实质是反满洲贵族的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A是民生主义的局限,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主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B。C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3题,共40分。

  31.(12分)

  (1)商业活动突破空间的限制,出现街市;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出现商业性娱乐场所;商品种类繁多,交易量巨大。(每点2分,共8分)

  (2)市民文化兴起发展;出现话本、宋词、风俗画等。(每点2分,共4分)

  32.(12分)

  (1)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措施方式多样;根据不同地区民族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办法;恩威并施注重对少数民族上层的联络控制,也有严厉镇压分裂割据行为;注重利用宗教文化手段管理边疆。(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交流融合;奠定今日中国之疆域版图;(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33.(16分)

  (1)地点:赴欧美留学为主转为赴日留学;方式:官派留学转为官派和自费并举;规模:留学规模扩大,人数大幅增加;内容:以学习技术为主转为政法、教育为主。(每点1分,共4分)

  (2)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清末开展戊戌维新运动,实施“清末新政”,官方鼓励留学;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3)培养近代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成辛亥革命的兴起,加速清王朝的灭亡;推动西学的传播,促进思想的启蒙解放。(每点2分,共6分)

篇五:全一南那个报告提到了自己的外国学习的历史

  

  绝密★启用前8月2日

  2021-2022学年度江西赣中南五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高二班级

  试题

  一、单选题:共25题

  每题2分

  共50分。

  1.七月流血大事后,俄国官方正式的侦查结果将其定性为布尔什维克党受德国指使挑起的暴动,其目的是破坏俄国的军事努力以有利于德国及其盟国。其理由可能是

  A.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民众公开夺权

  B.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C.工人士兵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布尔什维克党公开反对临时政府

  2.康有为在争辩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考制》,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缘由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判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3.张鸣在《辛亥:摇摆的中国》中写道:“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连续革命中得到解决。……所谓革命,无非是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连续撬。”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

  A.革命目标极具坚决性

  B.革命手段极具优越性

  C.革命过程极具跳动性

  D.革命结果极具建设性

  4.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受了不断改革、进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心集权制的形成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5.世博会从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

  160多年,世博会的历史,是人类生产力进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学问完善表格

  举办时间

  举办城市

  主要展品

  1851年

  英国伦敦

  ①1878年

  法国巴黎

  ②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③A.①火车机车、留声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留声机;③汽车、飞机模型

  C.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留声机、电话;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留声机、汽车

  6.1915年,南洋公司香港厂所创的“三喜”牌香烟问世,大受各界的欢迎。但是,引起了英美烟草公司的忌妒,他们说南洋公司的商标影射冒牌,将与诉讼。南洋公司自知不敌,遂将“三喜”牌改为“喜鹊”牌,并将其因由公诸与众,舆论哗然,咸抱不平。结果“喜鹊”牌香烟销路反而大大见好。从该材料中我们可以猎取的信息不包括

  A.民族工业力气相对弱小

  B.外国资本是民族工业进展的主要障碍

  C.人民的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工业的进展

  D.政府的爱护为民族工业制造了良好的环境7.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主要反映了

  A.鸦片战斗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践踏

  B.英国人处理民事纠纷习惯息事宁人

  C.中国的行政权受到肯定程度的破坏

  D.英商华民在华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8.下列哪些是全球化对进展中国家的有利因素

  A.各国经济依靠性加强

  B.各国面对同样的经济规章

  C.各国共享市场和各种资源

  D.发达国家开采进展中国家的资源

  9.从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以下哪些启示?①作为执政党要勇于准时订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②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既要搞好顶层设计,也要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

  ③高效政府的前提必需是权力高度集中

  ④执政党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19世纪60年月,促使各国工人运动日益带有国际联合特点的根本缘由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B.第一国际的领导

  C.各国工人政党的建立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某次会战后,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虽已被敌人占据,然其耗费时间五个月,死伤人数数十万,而其所得者若非焦土即为空城。继今以往,全面抗战处处进展,真正战斗重新开头。”蒋介石所评价的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2.罗斯福常对身边的新政派说:“挑一个方法试试看嘛。失败了,就另换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这表明

  A.新政开展得很顺当

  B.新政实施缺乏规划

  C.有章可循

  D.新政是在摸索中进行的13.韦勒克将某一文学流派的风格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德国作家席勒也认为这一文学流派“试图用秀丽的抱负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美术作品中与之具有类似风格的是

  A.

  B.

  C.

  D.

  14.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实:“顺当地在旧瓶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成功”。文中“一种宪法方面的成功”是指

  A.《权利法案》的通过

  B.《1787年宪法》的制定

  C.《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5.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依据所学学问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心任命,不行以世袭

  B.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闽中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

  1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见国家应“节用”,不要铺张。孟子强调让农夫有肯定的土地,不侵害农夫的劳动时间。商鞅主见“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主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夫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17.读下表:1936年中日GDP比较。从表格我们可以得知

  国家

  GDP总值(亿美元)人均GDP(美元)中国

  19.54~1418.下列各项中,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点的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19.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说:“既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这一制度应是

  A.宗法制度

  B.郡县制度

  C.科举制度

  D.三省六部制度

  20.20世纪30年月,上海街头有运营执照的人力车已有2万多辆,城市人口平均每150人一辆,人力车成为除电车、汽车以外,市民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全凭体力谋生的人力车夫大都是农夫。该材料主要体现了

  A.列强入侵促进中国交通近代化

  B.中国近代城市化畸形进展

  C.上海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D.自然经济不再是经济主体

  2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呈现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中照旧昂然奋起的特征,典型大事见下表:

  领导阶级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大事

  19世纪中期

  农夫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夫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从进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大事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全都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受了由反侵略到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消灭了反侵略的高潮

  22.《史记·平准书》载:“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材料说明白汉初

  A.统治者吸取“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进展比较困难

  C.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把握,使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D.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但“法律贱商人”照旧

  2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欧洲殖民扩张的乐观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进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亲密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进展

  24.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土地革命

  D.解放战斗

  25.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多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地区,主要缘由是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进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C.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

  二、综合题:共3题

  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尹宝云教授在《现代化的通病》一书中写道,在任何国家里,现代化进程都是一个布满激烈的冲突冲突、利益斗争和社会动荡的苦痛过程,这些问题的消灭意味着社会在变化和进展,意味着静态的、停滞的传统社会结构正在解体。

  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对尹宝云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从中国近代史中选取事例进行论证,也可以

  对尹宝云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精确)。

  27.(24分)专利权是科技进步及经济进展的必定结果和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

  ——《资政新篇》

  材料二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925年成立的贝尔试验室(现属朗讯公司),在1996年以前,平均每天获得一个专利,此后平均每天获得3—3.5个专利。贝尔试验室是计算机、晶体管、激光、光纤、光通信、蜂窝电话和多种微型激光器的发祥地,是科学家探究、创造和发觉的重要舞台。70多年来,这里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有9位科学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有7位科学家获得美国国家技术奖。

  (1)联系所学学问,简要评价“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的规定。(12分)

  (2)据材料二分析,贝尔试验室的突出成就说明白什么?(8分)

  (3)综上分析,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4分)

  28.

  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古有“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今有“中国新四大创造”。

  2021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比出了他们心目中中国的“新四大创造”: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12分)

  据此,请你简答:

  (1)古代四大创造包括哪些?结合所学,四大创造与新四大创造有什么联系与区分?(6分)

  (2)简要说明古代丝绸之路的内涵和作用。(6分)

  江西赣中南五校高二班级历史联考试卷

  答

  案

  1.C2.D【解析】一种思想主见的流行,定与当朝统治者的重视有关,要明确不同时期统治者对一种思想主见实行的政策和措施。两书直接攻击封建制度存在的理论根基—儒家思想,从而有力冲击了保守势力。

  3.A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力量。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B项的表述错误;行省制是蒙古族政权元朝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心集权,故C项的表述错误;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为道、州、县三级,故D项的表述错误;西周分封制实施之初有利于维护当时的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但其地方独立性较强的特点不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A项的表述正确,本题应选A项。

  5.B6.D【解析】本题考查一战期间的资本主义进展状况,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学问的力量。由“南洋公司自知不敌”可知A项正确;由英美公司迫使南洋公司改名可知B项正确;由“舆论哗然,咸抱不平”和“销路反而大大见好”可知C项正确;政府的爱护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项符合题意。

  7.A【解析】本题考查领事裁判权。由材料信息可知,中英人民之间消灭冲突,官府都实行息事宁人的态度来处理,而不是依据中国法律来处置,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故选A项。

  8.C【解析】面对全球化的浪潮,进展中国家应趋利避害,而好处就在于可以利用市场和资源,因此C项正确。

  9.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世界的苏联解体。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严峻挫折,从中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高度集中特点经济政治体制造成严峻的经济政治困难、积重难返;执政党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突出;改革中既有指导思想的错误,又消灭了改革措施执行没有循序渐进;①②④正确;③表述过于确定化,排解③,故选A项。

  10.A1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民族的抗战,旨在考查机敏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力量。题目中的“会战”属于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抗战,故排解属于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抗战的D项;A、B、C三项的时间段分别为1937年8月—11月、1938年1月—5月、1938年6月—10月,故由题目中的信息“敌人......耗费时间五个月”即可排解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分别伤亡2.6万人和25.7万人,故由题目中的信息“敌人......死伤人数数十万”即可排解与此表述不符的B项,故选C。

  12.D13.D14.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由“顺当地在旧瓶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宪法”等可知,这一宪法性文件确立的是一种新旧结合的国家政体,而B、C、D三项确立的都是共和制,是一种全新的政体,A项确立了君主与资本主义宪法相结合的君主立宪制,与此比方吻合,故答案为A。

  1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命,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所以不存在封地的问题,依据题意本题选D项。

  16.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墨子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主见节俭以维护劳动成果,爱护小农经济;孟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要求实行“仁政”以缓和阶级冲突,保证农夫有肯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见“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者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故排解A、B两项;三者主见的动身点有很大的差异,但都要求维护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故选C项,排解D项。

  1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日工业进展。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图表说明日本经济远远领先于中国。这反映了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差异。故本题选C。

  18.D【解析】B项适合于文艺复兴;C项适合于宗教改革;A、D两项相比,A项更适合文艺复兴,而D项“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才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由于它们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教会,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19.C

  20.B【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城市化进展,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力量。材料信息说明在20世纪30年月的上海以拉人力车为谋生手段的人很多,而且车夫来源都是农夫,这说明有大批因自然经济解体而破产的农夫纷纷到城市谋生,但在城市中却没有找到风光的工作,处在城市最底层。这正是中国近代民族经济进展不充分,使城市化呈现畸形进展的一个表现,故B项正确。人力车并不能体现交通的近代化,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足以推断出C项;自然经济始终是中国近代经济的主体,故D项说法错误。

  【备注】【易错点拨】中国近代城市化开头于鸦片战斗以后。近代中国政府没能带领中国走向近代化,因此也没能使近代中国城市的进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中国的城市化建立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列强入侵的(2)说明:美国重视和爱护科技创新;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经济进展的主力军。

  (3)启示:坚持科教兴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专利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28.(1)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联系:都是中国人们才智的结晶,都是社会生产力进展下的产物,推动了社会的进展。区分:古代四大创造较少运用到实践领域,利用率不高;新四大创造是智能科技进展的产物。

  (2)内涵:古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访西域开拓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后开拓海上航线。

  作用:它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基础上,因此它具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

  21.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表格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所进行的斗争,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说明这一时期民族危机严峻,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掀起波澜壮阔的反侵略斗争,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太平天国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将斗争矛头指向西方列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则是要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项说法不适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可以排解;C项说法错误,近代中国的斗争是反侵略与求民主同时进行的。本题答案为D。

  22.D23.C24.B25.B26.赞成尹教授的观点,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社会结构逐步解体,社会变化和进展中心布满激烈的冲突冲突、利益斗争和社会动荡。

  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经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等。

  思想文化: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等。

  社会生活:不缠足运动、剪辫运动等。(从三个方面举例)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政治上从专制独裁逐步走向民主法制,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头走向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上从愚昧迷信逐步走向科学化、大众化。

  27.(1)评价:这是先进中国人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专利法思想影响的结果,但是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绸,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篇六:全一南那个报告提到了自己的外国学习的历史

  

  word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岳麓版)

  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00分钟,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40个小题(共6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该则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2.阅读下列表格,有资格继承周天子王位的是

  妻(正配)

  三哥(20岁)

  六哥(16岁)

  大哥(25岁)

  二哥(22岁)

  B.异姓诸侯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妾(侧室)

  A.大哥B.二哥C.三哥D.六哥

  3.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A.大禹B.成汤C.周武王D.秦王嬴政

  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①建立中朝

  ②设置枢密院

  ③设置刺史

  ④实行推恩令

  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1-/word6.“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实行三省六部制B.设置三司使C.设置内阁D.废除丞相制度

  7.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

  A.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B.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8.生活在雅典城邦某某制下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此材料反映了

  A.雅典某某特点是人某某权

  B.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政治权力

  C.雅典某某是雅典成年男子的某某

  D.雅典城邦内等级森严

  9.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汉谟拉比法典》

  D.万民法

  10.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人权宣言》B.《大宪章》C.《权利法案》D.1787年宪法

  11.以下漫画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对其表述准确的是

  -2-/wordA.国王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B.国王可以收税

  C.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D.国王可以招募军队

  1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艰难曲折,下列事件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权宣言》颁布

  ③拿破仑称帝

  13.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某某政体最终确立的事件是

  A.1791年宪法的通过

  B.1792年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国为某某国

  C.1848年法兰西第二某某国成立

  D.1875年宪法的通过

  14.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君主“统而不治”④首相不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材料中“本大臣”是指

  A.李鸿章B.康有为C.林则徐D.曾国藩

  1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某某条约》B.《某某条约》C.《条约》D.《辛丑条约》

  1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3-/9B.《资政新篇》

  ②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建立

  ④波旁王朝复辟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C.《应召统筹全局折》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word19.某某岛被割占给日本的条约是

  A.《某某条约》B.《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下图漫画是德国当时的讽刺画,德文标题意思为《在中国作战》。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是

  A.鸦片战争时期

  21.《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某某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2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二十一条》的签订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某某“三罢”斗争

  2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的诞生

  24.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其中“不同的方法”是指

  A.发布《四月提纲》B.两个政权并存

  C.宣布退出一战

  -4-/9D.建立苏维埃政权

  D.工人运动的兴起

  D.一战的爆发

  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word25.“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B.某某起义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某某会议

  26.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某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某某)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某某

  C.第五次反“围剿”

  27.下列对某某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转变

  B.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28.标志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某某事变C.卢沟桥事变D.皖南事变

  29.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某某人士)去某某见周恩来。次日坐夜车回某某,下车翻开报纸,发现“国军已拿下某某”。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坚持独裁专政

  B.国民党拒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发动内战

  D.国民党不承认解放区政权

  30.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

  31.X少奇冤案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启示是

  A.某某与法制建设道路艰难而曲折

  B.用人不当

  C.资本主义有复辟的危险

  D.“四人帮”全面夺权

  -5-/9B.湘赣边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word32.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推动某某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新政协的召开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基层某某选举

  D.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33.某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一系列图片资料。并把它们归入不同的主题。下列图片最适合归入的主题是

  A.殖民地的血泪史

  B.“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C.某某的经济腾飞D.中英外交关系破裂

  34.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35.下图是一幅漫画,漫画作者的用意在于

  A.支持美国援助西欧发展经济

  B.讴歌美国维护世界和平

  C.承认美国有强大的力量来保护西欧国家

  D.揭露美国通过经济援助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6-/word

  36.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阿登纳主X欧洲联合的目的在于

  A.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B.增强欧洲对抗苏联的力量

  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增强欧洲力量以此摆脱美国控制

  37.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38.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奉行不结盟政策

  39.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正式加入WTO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B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一、从专制到某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18分)

  1.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材料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1967年,欧共体成立

  1991年,苏联解体

  2001年“9.11”事件

  结论

  亚非拉国家在美苏对峙中保持中立

  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

  两级格局最终瓦解

  美国操纵联合国

  -7-/word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安宁之术”指的是什么?(4分)

  2.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治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某某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简述美国“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相关规定及其作用。(8分)

  3.“西方的某某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做,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包括哪三大部分?(6分)

  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14分)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但国民的自觉政治意识即民族建国精神和某某精神日益鲜明、扩大,而旧势力不过是旧时代的幽魂。一二十年的猖獗,势所难免,……经过一番后,政治上的新时代,自然会产生出来。

  1.你是否赞同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8分)

  2.一二十年后,中国是否产生了“政治上的新时代”?并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将下表补充完整。(8分)

  时间

  1949年

  1954年

  1982年

  1999年

  【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1A112C123D134C145B156D167C178C189B1910C20宪法文件

  《共同纲领》

  1982年宪法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性质或影响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8-/word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C21B31AC22B32CD23B33BC24D34AC25C35DA26B36DA27B37BB28C38BC29C39AD30D40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一、(共18分)

  1.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4分)

  2.相关规定: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作用:三者独立平等,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奠定了资产阶级某某政治的基础。(8分)

  3.以某某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

  二、(共14分)

  1.不赞同。(2分)史实与说明:孙某某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某某某某观念深入人心。(6分)

  2.已经产生。(2分)史实与说明: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4分)

  三、(共8分)

  时间

  1949年

  1954年

  1982年

  1999年

  宪法文件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

  1982年宪法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性质或影响

  临时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推进了新时期某某与法制建设

  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9-/9

推荐访问: 全一南那个报告提到了自己的外国学习的历史 自己的 提到 外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