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学习资料
抗震救灾精神则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震救灾的精神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它使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巍巍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如长江、黄河那样,夜以继日,奔腾不息,这其间流淌的正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发源史,就是一部敢于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黄帝立国,从革故鼎新到抵御外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同艰苦自然条件作斗争中、在与现实生存逆境的抗争中,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并逐步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融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形象表述。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特质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愈久弥新,愈挫弥坚,垂范后世。
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历
经无数惊涛骇浪,在艰辛磨难中繁衍至今,兴旺发达,得益于自强不息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我们的先人,没有被灾难压倒,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一次次战胜自然灾害,一次次浴火重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以自强不息精神,先后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战胜来势汹汹的“非典”危机,战胜2008年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抗灾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自强不息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时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3]温家宝总理在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的路上说:“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4]这些是对当前抗震救灾中所需要的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诠释。镇定,是因为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考验着一个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调度有方、从容不迫,上下一心,镇定自若,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信心、勇气,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不断得到激发和磨砺,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强有力的指挥,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指挥有力,领导有方,或亲临一线,或运
筹帷幄,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
自强不息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毅然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朴实的灾区人们坚信虽然夜里有哭泣,但天明一定会有歌声,他们坚信美好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幸福的歌声一定会再响起。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促进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彰显了伟大力量。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境界的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是由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组成的组织严密、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是人类崇高精神最自觉、最坚定的体现者。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这再次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久经考验的先锋队组织,不愧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害的斗争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彰显出伟大力量。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动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动力。前一段,正是因为有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大精神力量,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需要我们用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来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因此,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工作。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震救灾的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从抢险抢救转为灾后重建,从保全生命保证生活转入正常生
产。悲痛确实让人难过,但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须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好好地活下去,是对死者最好的慰藉,也是对恩人最大的报答。
这次国内国际对四川灾区的捐助,已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救灾捐赠之最。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6月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36.81亿元,实际到账款物389.76亿元。但如果按照4550万的受灾人口来平均,又能有多少呢?况且,这些钱可能大部还要用于公益事业。比如修路、架桥、建学校等等。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就是主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特别是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应当大力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接受援助而不依赖援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自力更生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自身力量是一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再好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也只能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因此,灾区人民在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斗争中,仍须坚持自力更生,这不但应当成为一种指导方针,也应当成为一种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
当一个人或一个地区,遇到了紧急情况、突发灾难,旁人和政府有责任给以支援,帮助摆脱险境;但外来的帮助,只能救急、救难、救险,而要过上好日子,从根本上说,还得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劳动,这才是取之不尽、源源不断的幸福之泉。
自立者强,自强者胜。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而仅靠外来援助,很难真正发展起来。自力更生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在这座大学校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这座大熔炉里我
们可以得到充分锻炼。自力更生,能够激起干部群众更大的干劲,调动群众参与救灾和重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使干部群众更加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新家园;能够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精神;能够促进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好作风;能够考验干部、锻炼干部、增长干部才干。实践表明,只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建设的新家园,才是靠得住的,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7]自己劳动的果实最甜美,自己建设的家园最牢靠。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受灾群众正在农田里争分夺秒抢收抢种,很多灾区企业也在千方百计恢复生产。我们坚决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子弟兵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灾区人民肯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尽快摆脱困境,重建美好家园。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人民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的成功经验。艰苦奋斗是历代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人亡政息的沉痛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警示、启示作用。
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强调得最多的也是艰苦奋斗问题。他多次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
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受援地区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互帮互助、苦干实干,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加快重建美好家园。
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可以说,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奋斗,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惜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我们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多难兴邦、忧患砺党——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锤炼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篇二: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作者:章曰春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学术版
》2009年第09期
摘要: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党群关系、千群关系的进一步和谐: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更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三方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山河哭泣、草木呜咽。面对严峻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6月3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座谈会上所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1崇敬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各人民团体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有三点为证①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抢救生命成为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部队就是要千方百计进这些地区,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②崇敬逝去的生命。温总理在指挥救灾的过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年过花甲的他“哭得不成样
篇三: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091042052邓存康
国贸七班
抗震救灾彰显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在历史上,在世界上,由于无力抵御突发灾难的袭击而造成国运式微、族群孱衰,以至最终走向灭亡的例证,并不鲜见。像古罗马帝国的覆亡、玛雅文明的消失、两河流域从繁盛走向凋敝等等,就都是。
然而,中国不会这样,中华民族不会这样。因为我们向来就有灾难凝聚人心、痛苦激扬斗志的传统,向来就有越是磨难越励人、愈是艰险愈向前的精神,向来就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的生命准则与价值取向,并由此而升华出了一个被人们广泛认同和挚诚接受的生活哲理——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抗震救灾激发民族精神的活力
人们常说“多难兴邦”。因为灾难能够激发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本能。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不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一旦降临之后,要战胜灾难、化险为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其中的重要条件。每当灾难发生时,民族精神力量彰显、民族凝聚力增强,其道理也就在这里。灾难往往会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成为民族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转机。
这次地震灾害对灾区人民而言是一场灾难,对国家而言则是一场考验。在抗震救灾中,我们之所以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人从中领略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从中感受了中国人民共渡时艰的决心。这种理念、这种能力、这种决心,与民族精神的激励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抗震救灾彰显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时代条件不同,民族精神具体内涵彰显的程度有强有弱。这次抗震救灾所彰显的民族精神,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基础上、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给予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重大影响。作为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经受住了
无数次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着坚强的团结与旺盛的生机。这次地震灾害所激发的民族精神,就其核心而言,仍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自强不息精神的展现。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各路救灾大军面对灾难,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绝不言弃,这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次地震给灾区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人员死伤惨重,余震接连发生。
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参加救援的各路大军,没有被灾难所吓倒,没有被困难所阻挡,为第一时间抵达灾区,为拯救更多的生命,为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交通,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了种种艰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慷慨赴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这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展现。
第三,人文精神的张扬。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既是传统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当今时代精神不可缺少的内涵。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地震发生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要求:要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当各路救灾大军到达灾区后,首要任务是救人,在集中力量从废墟里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组织足够的力量救治伤员、安抚伤员。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珍视,是人文精神张扬的体现。同时,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对于受灾群众的安置,也充满了人文关怀。400多万人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其实也是人文精神的展现。同时,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普通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这种对
遇难同胞的哀悼,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关爱,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因此,抗震救灾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使中国变得更可贵、更可敬。
抗震救灾展示民族精神的价值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精神支撑。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国家之根、民族之脉。这次抗震救灾,进一步说明了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精神是一种凝聚力。一切民族都有自己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必然走向瓦解和灭亡;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失去精神支柱的民族必将失去民族凝聚力。在地震灾难面前,党心顺、军心振、民心齐,各种社会关系、各种社会力量实现了有效整合,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心系灾情,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局面再次显现在世人面前。这种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说到底来源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激发之后,就会引导民族成员自觉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激励民族成员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抗震救灾的实际证明,民族精神是一种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凝聚力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种战斗力。每一个民族总是在经历和战胜一次又一次磨难中发展的。抗震救灾不是一场战争,却胜似一场战争。地震灾害所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亚于战争,救援行动的危险性、复杂性不亚于战争,救援行动所要求的协调性、有序性不亚于战争,救援行动所需要的快速反应较之战争也不逊色。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各路救援大军救援速度之快,救援效率之高,救援的协调性、动员的广泛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战斗力所显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事实说明,有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励和引领,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民族精神是一种创造力。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民族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民族创造力的强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精神能激发民族的创造活力,将民族的智慧、才能转化为民族发展的动力。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灾区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同样需要创造,同样需要精神的支撑。抗震救灾所激发的民族精神,将转化为灾区干部、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本所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以及每一个中国人,都被历史地推向了对痛苦与抗争、绝望与希望、无奈与有为、失落与奋发的选择与认知之中。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后者。
虽然我们也有过痛苦和绝望,有过无奈和失落,但那只不过是在大灾难袭来之际的瞬间感情闪回与心理激应,绝非是我们的意识原点与精神常态。很快地,甚至还在痛苦和悲伤包围着我们的时候,坚韧的抗争精神和豪迈的奋发行为就已经在我们的身上爆发出了奇异的力量,重建的蓝图和新生的希望也已经在我们的意念和行动中凸显和萌生。几乎是在大地震发生的同一时间,群众自发的自救和互救就已经在灾区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了。幸免于难的人们并没有被震懵,他们从瓦砾堆中站起来之后的第一意识,就是:救人,赶快救人。不管自己的家在哪里,也不管自己的亲人是否蒙难、受伤,他们一个个都是就地救人,见人就救。作为北川中学校长的刘亚春,在震后第一时间,便立即组织力量对全校被压、被埋、被砸的师生实施紧急抢救。作为大水村干部的唐祖华,从震波中踉踉跄跄爬起来之后,在大声喊人、救人的同时,他竟用捡起来的一台SONY190机器记录了地震发生时的惨痛实况,从而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作为平武县石坎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张春玲竟然冒着余震的危险三次闯入废墟中抢救被压埋的同学。作为绵竹市东汽中学一名普通教师的谭千秋,在地震来临时他竟本能地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垮塌的楼板而保护了自己的四名学生。作为北川县擂鼓镇一名普通民警的李林国,在同时面对自己孩子的呼救声和别的孩子的哭喊声,他竟毅然选择了先救别的孩子。当他硬是用手刨砾石救出了100多个孩子时,自己那年仅15岁的孩子却永远地失去了生命。像他这样在地震袭来时不顾自己的家人和亲人,而义无返顾地先救他人、先救大家的人,在地震灾区又何止万千!是的,他们都是普通的人,但他们却都有着泰山一样伟岸的脊梁和天使一样圣洁的心。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才使中华民族的英伟形象得以永远地崛起并岿立于世人的心中,成为最具魅力的时代丰碑。
极端珍爱生命,把人看得高于一切——这又是此次抗震救灾中彰显中国力量和扬励民族精神的一个时代亮点。从总理在安抚刚被从瓦砾堆中救出的孩子“不哭,不哭”时,他自己的双眼却噙满了泪水的深情中,我们应当确信,“生命高于一切”“人的价值和尊严高于一切”,这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从政府到百姓的一种
共同价值观念和至高的社会理念。“以人为本”绝不只是政制文本和学术论辩中的空洞术语,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治国纲领和行为准则了。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救灾工作中,其核心和重点始终都是围绕着人和人的生命与尊严而展开的。为什么总书记和总理一再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先救人、快救人、多救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特别是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救人压倒一切,救人重于一切,救人大于一切。中央要求必须争分夺秒地对灾区进行拉网式搜救,必须尽一切可能千方百计抢救一切幸存者。为此,部队在道路还未抢通之前,便急行军向汶川徒步开进;医疗队冒着滚石、滑坡、泥石流和余震的危险,直奔映秀镇。对于一时实在无法到达的偏僻乡镇,便不惜动用空军力量实施紧急空投和空降。公安部组织“橙色风暴”,深入到灾区上千处抢救生命现场,转移、解救被困群众51730人,抢救埋压人员8100人。这是对生命的崇高礼赞,这尤其是对人本精神的激扬与升华。“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这样以悼念汶川大地震的数万名遇难者而以实践的方式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凝铸为体现国力与民魂的时代刻度与精神永恒。
《周易》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汶川大地震是一次灾难,但同时也是对国力和民魂的淬冶与激励。正是在这种不期而遇的淬冶与激励中,不仅晾出了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本色,而且也提升了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品位,并在彰显中国力量和扬励民族精神的同时,更为我们铺设了前进的道路和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在这片土地上,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生命之歌,在2008年5月,这个注定嵌入我们民族记忆的日子里。
篇四: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五: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论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摘要: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构建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进一步和谐;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更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1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三方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山河哭泣、草木呜咽。面对严峻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6月3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座谈会上所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1崇敬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各人民团体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有三点为证:①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抢救生命成为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部队就是要千方百计进这些地区,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②崇敬逝去的生命。温总理在指挥救灾的过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年过花甲的他“哭得不成样子”,在都江堰,他对那些遇难的学生深深地鞠躬。2008年5月19日——21日,中国为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举行国哀,举国祭奠遇难平民。③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在集中力量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还想尽办法组织人力物力对伤员进行治疗和安抚,从物质上、精神上对他们加以关心,一批批医疗队伍奔赴灾区,一批批心理医生赶去帮助灾民;生活上,重灾区400多万无家可归灾民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处于灾区的其他受灾群众也得到妥善的安置,无论是人员的疏散、食品和生活补贴的发放还是信息的发布,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些都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
1.2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互助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和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杆,在苦难时期,这精神更是人们共克时艰不可或缺的条件。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甚至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
心系灾情,把灾区同胞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行动方式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充分展现了患难与共、乐善互助的精神。这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我们至今不能忘记这么一幅幅画面,无畏的老师为救学生而直面死神——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女教师瞿万容在地震来临时用后背挡住跨塌的水泥板,她去世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为了救人,志愿者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相献血;的哥的姐们自发组织去灾区免费、热情地运送伤员;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得知地震的消息便立即调集数十台大型机械,日夜兼程,抵达灾区,投入救灾工作;甚至,那些双腿不能行走的乞丐,坚定而又执著地“走”到捐款箱前,掏出皱巴巴的钱投入募捐箱;……。一切的一切让人看了都嘘嘘感叹、倍受鼓舞。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互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省市的地方政府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各地区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紧急派出大批抢险、医疗卫生、通信抢修等队伍全力参与搜救被困群众、救助伤员、防控疫情、抢修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向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矿泉水、方便面、奶粉、饼干、帐篷、活动板房等源源不断输送到灾区。许多地区还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地与灾区形成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固定对口支援方式,如山东——北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这些帮助和支援为灾区度过难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鼓励。
1.3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5·12大地震对中华民族是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它震级高、烈度强、波及范围广、受灾面积大、次生灾害多,这些困难没有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无法克服。在考验和挑战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世人的称赞。在灾区,倒塌的幼儿园废墟里,幸存的孩子们用歌声相互鼓励,对抗饥饿与疼痛,坚强地与死神做斗争;救灾帐篷里,学生借着微弱的灯光专注地读书;灾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遭受灾难的沉重打击后,不等不靠,不悲观、不埋怨,而是展开了自救互救,许多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刚从废墟里解救出来,来不及擦去眼里的泪水、拭去身上的灰尘,就投入到抢险救人的行列。处于救灾一线的广大官兵们,夜以继日地在抢救现场连续救人,饿了,啃干方便面,困了,就地打个盹。在救灾义演晚会上,观众与演员一起高喊:“四川,雄起。”汶川挺住,四川雄起,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2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与地震作斗争过程中所孕育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宝贵财富,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1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官员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致使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不甚和谐。因此,大力弘扬抗震救灾期间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就显得意义重大:①有利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确立“人民权益、人民福祉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做到聆听民间疾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②有助于领导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好自身与百姓的关系,以人民为本位,以百行为主体,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从而更加懂得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人民的各项权利,关怀民生,关心百姓的冷暖,想方设法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领导干部为百姓着想,百姓信任、拥护领导干部的融洽、良好互动关系的局面便可指日可待,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样貌便可一展轮廓。
2.2发扬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
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要表现是作为单个的个人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活动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安宁,而弘扬互助精神有助于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因为互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对施助者和受助者而言是种“双赢”,对于受助者而言,他不仅能从他人的帮助中得到一份物质支持,或多或少化解生活困难,又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关怀,多了一份精神的依托和期待,为他克服困难增添信心和勇气;对施助者而言,他会从别人的称赞和感恩中得到一种荣誉的满足感、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和幸福。此外,互助还有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建立互信,从本质上讲,互助是一种以物质、体力、脑力付出为载体的精神关怀活动,会使彼此双方产生心灵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人们都会试着去理解对方、理解周围的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冲突,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关爱。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因素。”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这种格局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弘扬地区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因为互助会促进和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发展差距。在实现互助的过程中,发达地区可以尽自己所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设法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落后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扶持,推动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加速发展,落后地区当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可以通过向外输送能源、资源和劳动力而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发扬区域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打破个地区间条块分割和发展差距悬殊的格局,避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和各地区间因发展的鸿沟而导致矛盾和冲突等不和谐因素,促进各地区间平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向更高程度迈进。
2.3只有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方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辉煌成就,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环境恶化、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加剧,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变的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应对的不仅仅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要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重大难题,而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拿起抗震救灾时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不气馁、不妥协,沉着冷静、百折不挠,想尽一切办法接近目标;在发展过程中,讲求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素,刘积高,张忠仁.《抗震救灾铸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人民网.2008-6-18.[2]宋衍涛.《对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理性思考》.《理论导刊》2007年第10期.
篇六: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内容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以抗灾救灾精神为自豪,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因此我们对地震抗灾救灾精神也尤为重视。
抗震救灾精神具有多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方面。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在国家层面的意义,是指社会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灾害的严重性,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国家要及时组织调度,集中力量投入灾害救援,建立全国联动的灾害应对体系。在地震发生后,政府要组织救援队伍、派出医疗队、准备好物资等等,全力以赴地做好抗震救援工作。这是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抗震救灾精神在社会层面的意义,是指社会团结一心,相互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应对灾害。社会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人人都应该带着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做到相互帮助、积极配合。在发生地震后,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前往灾区支援,捐款捐物、救援受灾民众、慰问家属等等,这是社会团结的表现。
第三,抗震救灾精神在个人层面的意义,是指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救互救的意识和技能,尽最大努力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在地震发生的瞬间,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如果可以掌握一些自救技能,会给予灾难中自己和他人更多的生存机会。另外,每个人还要学会如何在地震发生后,积极参与到救援和防范工作中来。奉献自己、关爱他人,做到爱心相通、众志成城。
总之,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它表现出人类的善良与勇敢,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社会价值观。在地震发生后,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应该秉持这种精神,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灾害,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相信,在每个人的努力下,抗震救灾的事业会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
篇七: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内容宣讲
内容: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简介:
抗震救灾精神,是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所展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升华和财富,是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震撼了中华大地,震惊了五洲四海,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展开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魂凯歌,军队和武警部队作为主力军和突击队,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承担起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广大官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英勇奋战,以忠实履行使命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