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旅游规划】伊春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选文档)

时间:2023-05-08 14:50:11 来源:网友投稿

伊春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保持我市旅游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回顾(一)“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市委、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规划】伊春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旅游规划】伊春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选文档)


伊春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保持我市旅游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培育,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力度,加快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全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伊春市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2007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2007中国自驾车十大旅游目的地”、“中国2008年度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城市”、各国驻华大使“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旅游城市”以及“中国十大旅游营销创新城市奖”;汤旺河国家公园被评为“中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1、旅游经济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业收入累计完成80.7亿元,年均增长31.4%;旅游接待人数1694万人次,年均增长13.2%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00%;旅游接待人数419万人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44%。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加快推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旅游规划体系逐步完善。2006年,聘请东北林业大学和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和分析,并对小兴安岭独特的气候旅游资源中的森林精气成份进行了科学测定,在此基础上修编了《伊春市旅游发展规划(2006-2020年)》,编制了《伊春风景观光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伊春市旅游资源研究》,把伊春规划成为小兴安岭森林大公园。2008年,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为我市编制了《伊春市旅游发展提升策划》,对我市旅游景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布局,提出了把伊春建设成为“国际森林生态城,人类最佳旅居地”的发展目标。2010年,聘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北京时代科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我市编制《伊春市自驾车(房车)旅游总体规划(含重点营地详细规划)》。汤旺河区编制完成了《黑龙江省汤旺河国家公园发展总体规划》,铁力市编制完成了《铁力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青、带岭等地编制完成了旅游总体规划。《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伊春市兴安湖旅游区总体规划》等重点景区规划也相继编制完成。市、县(区)、重点旅游景区三级旅游规划体系的逐步完善,确保了我市旅游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旅游发展思路更加明晰。

3、精品景区建设力度加大。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大力拓宽旅游资金筹集渠道,充分调动企业投入、民间投入、信贷投入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一批大的旅游企业来伊春投资。“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13.3亿元,其中,政府及国有企业投资6.4亿元;民营企业投资6.9亿元;争取国家和省旅游发展金*万元。哈尔滨宝宇集团投入1.5亿元,开发了乌马河西岭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了小兴安岭伊春生态旅游度假中心、原始森林狩猎场、森林浴场、康乐中心、家庭旅馆等;汤旺河国家公园投入1.9亿元,建设了石林景区沿溪栈道、观光塔、生态停车场、电子验票系统、道路等,开发建设了风灾遗址景区、红松原始林景区以及沿河公园工程等;梅花河旅游度假区投入2亿元,建设了35公顷人工湖景观工程、大型生态冷水鱼养殖基地、生态园水上餐厅等,对梅花山23.3公里旅游公路进行拓宽路基、砼土路面,对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及梅花山335公顷水源工程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原材料储备,完成了水库前期清理工作。美溪回龙湾度假区投入900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停车场、游客服务接待中心、天然温泉、太阳能日光亮化工程以及森林观光木板桥等。伊春名人生态度假区投入8000万元,建设了五栋别墅,一处高尔夫训练基地,荷花池以及垂钓中心,收购原翠峦兴安滑雪场,进行了改造升级。目前,全市共建成AA级以上景区19处,其中国家AAAA6处,AAA7处,AA6处;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特别是2008年,我市的汤旺河区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

4、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06年,以市政府1号令发布了《伊春市景区开发建设管理规定》,加强了对景区和项目建设的管理,强化了全市旅游总体规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同时,重点抓好国家、省、市等各项旅游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落实,有力开展了监督、检查和整治旅游市场工作,及时排除各项安全隐患,有效地保护了旅游者的权益和安全,实现了“健康、安全、质量、秩序”四统一的目标。2008年,召开了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及7个配套政策性文件,在财税、土地、林地、文化、交通、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等诸多方面给予旅游企业重点扶持。同时,市财政每年还设立10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旅游宣传、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企业贷款贴息。

5、宣传促销与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以“中国森林之都——伊春”为整体形象,采取新闻宣传、专业宣传、节事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大了旅游宣传促销力度。20062010年连续承办了5届中国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节,以及中国(伊春)冬季摄影节、杜鹃花观赏周、国际自然水域漂流大赛等重要节事活动,并于2009年争取到国家旅游局支持,将森林生态旅游节提升为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共同主办的节事活动。斥资1000多万元,连续3年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大力度的旅游广告宣传,并先后在其他多家国家级、省级新闻媒体和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宣传。组织参加了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郑州)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在天津市、三亚市、杭州市等地举办了旅游经贸推介会和洽谈会,进一步拓展了我市旅游客源市场。积极实施区域合作宣传促销战略,先后与三亚、天津、深圳、大连等城市签订了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在信息交流、互动促销、互推产品、建立旅游企业合作平台和致力推进无障碍旅游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与三亚市缔结为友好城市,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联手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热线品牌。与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大兴安岭等地签订了六市一区区域旅游合作协议,联合推出区域旅游线路。积极推出了伊春旅游套票,向北京、天津等我市重点客源地的游客免费发放,本市市民也可凭旅游套票半价游览我市的汤旺河国家公园等4个旅游景区,在招徕更多的远程游客的同时又扩大了本地游客比例。在做好夏季旅游市场营销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我市春季及秋冬季旅游市场。邀请国内多家旅游企业来我市,考察春季及秋冬季旅游线路,推介我市的旅游产品;设立了华北旅游营销中心;与中青旅、康辉国旅、中旅总社等55家旅行社600多个门市部合作,在网上同时推介伊春冬季旅游线路;在北京举办了首届“鸟巢欢乐冰雪季”互动活动,在伊春区举办了打造林都冰雕恐龙园、4000人戏雪等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和首届小兴安岭雾凇节。通过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活动,全面展示了伊春的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促进了我市远程高端客源市场的开发,提高了伊春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旅游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坚持以森林生态文化为核心,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提高了旅游产品品位。推出了上甘岭溪水森林公园、带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等适合不同旅游者需求的森林科普型旅游点;在伊春兴安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开发了林产工业文化旅游产品;在伊春区、嘉荫县开发了恐龙文化旅游产品;编辑了《话说林都》—伊春导游词荟萃等4部伊春旅游文化丛书;在梅花河度假村、美溪回龙湾等旅游区设立了专门的文化演出场所,并根据游客的需求举办专门的文化演出;策划、编制了伊春旅游宣传画册和伊春旅游地图。

7、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和从业队伍。举办了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研讨会、伊春旅游业发展研讨会,景区标准化建设培训班;定期组织旅游管理人员赴广东、广西、云南、焦作、九寨沟等旅游发达地区进行考察;举办了旅行社经理、导游员和星级宾馆经理等各类培训班;组织导游员大赛、宾馆服务人员大赛等各种大奖赛,有效提高了我市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我市共有4名导游员获得“全省十佳导游员”称号。对全市“十二五”人才需求进行了调查预测,为下步旅游人才订单式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但当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初期通常难以回避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已经显现出来。

1、旅游产品缺少精品。由于我市旅游资源开发初期大都是自发分散进行的,缺少大资金投入,虽然景区数量众多,但景区建设缺乏整合,规模较小,品位不高,项目单一,功能不全,结构失调,同质化严重,在市场上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旅游企业缺少龙头。受地方经济水平等一些客观因素限制,我市现有的旅游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和人才短缺,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抵抗风险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客源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3、秋冬季旅游发展缓慢。与我市近年来夏季旅游出现的“井喷式”爆发相比,秋冬季旅游发展比较缓慢,没有垄断性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景区知名度低,交通不便利,外地游客较少。

4、旅游服务缺少支撑。林都机场开通后的运营、伊绥高速公路建设以及伊春直通省外铁路等旅游交通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住宿设施档次不高,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能够接待大中型团队和大型会议的宾馆少。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和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咨询体系建设相对落后,散客旅游信息服务不到位。旅游商品、纪念品生产企业总量不足,规模偏小,多数企业研发能力低,生产工艺和销售水平落后。旅游文化发展落后,全市还没有一台能够代表林区特色的高品位、大规模的专门旅游综合文艺演出节目。游客夜生活单调,文化娱乐消费市场落后。

(三)基本经验

1、坚持政府主导战略是确保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业确定为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培育,不断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了对旅游的财政投入,确保了全市旅游业的稳步快速发展。

2、科学制定和实施旅游规划是确保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发展的原则,做好伊春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提升策划编制以及相关县(市)、区(局)、重点旅游景区规划等各类旅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了我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大力度的宣传促销是确保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中国森林之都—伊春”整体形象,整合形成一批有特色、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并适时推向市场,进一步凸显了伊春旅游的独特魅力,提高了伊春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我市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转化,加快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4、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是确保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项目带动,根据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旅游市场需求,做好旅游项目谋划、储备、前期和建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项目的载体作用,加大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以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动了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了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5、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是确保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着力解决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深层次问题,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企业经营管理、从业人员队伍,加强旅游法规建设和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打造了优良旅游发展环境,提升了伊春旅游形象。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旅游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旅游业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和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变,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将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意见》中关于旅游产业目标定位、旅游转型升级、产业内涵式发展、政府投入、金融支持、配套政策和措施等方面的政策导向,都将成为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有利契机。《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出台也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资源保护、生态建设方面将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也将进一步优化,有利条件也会越来越多。我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建设及旅游名镇建设将促进我市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几年来,我市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随着制约我市旅游发展的瓶颈——大交通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市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的不断深入及旅游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旅游业已由简单粗放的初级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全面升级阶段。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不断涌现,对外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大,产业素质全面提升,为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省委建设旅游名镇的要求,我市将重点打造8个旅游名镇,为旅游和城市综合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开发初期,由于主观随意性强,缺乏规划性和科学性,未能使旅游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旅游发展的各部分不能按比例协调地发展,也为今后的旅游发展设置了不少障碍。我省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同质性,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形成旅游遮蔽区,造成很大程度的竞争。省内哈尔滨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传统旅游景区和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开发较早,旅游产品成熟,旅游形象较好,也对伊春旅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我市经济基础薄弱居民收入水平很低,本地旅游消费能力非常有限。

三、“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

充分发挥我市的森林、生态、空气资源优势,突出中国首个国家公园概念,以“森林避暑养生度假”为主打产品,以“国际森林生态城,人类最佳旅居地”为发展目标,打响“中国森林之都——伊春”森林生态品牌。加快旅游城镇建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完善配套设施,发展综合型旅游和特色旅游,加速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打造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精品,将伊春整体打造成以小兴安岭生态系统为基础,以风景观光道为骨架,以核心景区、旅游城镇为基本支撑点的世界级森林大公园、世界级国家公园和世界级森林城市、国际生态旅游名城。

2015年,全市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600万人次,年均增长8.3%;实现旅游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26.19%

2020年,全市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828万人次,年均增长7.49%;实现旅游收入132亿元,年均增长18.1%

四、旅游产品开发空间布局

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和分布,依托我市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公路交通网,构成一心(以伊春市中心城区作为全市旅游客源集散中心)、二带(汤旺河水系为主的水路观光带,哈伊公路、伊嘉公路、鹤伊公路和乌带公路为主的陆路观光带)、四区(东部旅游集合区;南部旅游集合区;中部旅游集合区;北部旅游集合区)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针对北部旅游集合区内森林植物群落相对完整,森林生态旅游、地质景观和界江风光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主要开发森林生态观光和养生避暑度假旅游产品;针对南部旅游集合区内雪量大,雪质好,气温偏暖的特点,大力开发滑雪、狩猎等冬季康体旅游项目,建成功能完善的冬季旅游滑雪度假区;针对中部旅游集合区园林城市特色突出,服务、交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的特点,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把中心城区建成品位高雅、风格独特、功能齐全、景观优美的度假型生态园林城市;针对东部旅游集合区旅游产品比较丰富,娱乐参与项目多的特点,重点建设娱乐度假设施,完善度假区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引进竹筏漂、软探险、攀岩、溜索、滑草、热气球观光、自驾车旅游等一些安全性好、娱乐性强,游客乐于参与的新的旅游项目。

  五、“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重点

(一)打造特色旅游城镇,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

以“各具特色,功能突出,内涵丰富,相互支撑”为总的原则,重点打造8个特色旅游城镇。一是打造伊春南北山“欧风林色”旅游中心城区。依托兴安国家森林公园、小兴安岭植物园、北山公园的森林景观及“伊春之魂”主题雕塑等人文景观,发挥中心城区的地缘和交通优势,建设好城市中央游憩区,完善文化、娱乐、购物、会议设施和服务功能,加快高档次酒店建设,集中打造具有“欧风林色”的旅游观光和商务休闲中心城区。二是打造嘉荫恐龙文化名镇。依托黑龙江界江资源和恐龙地质文化遗迹,建设好界江观光度假旅游线和恐龙地质文化公园,加快会议度假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集中打造恐龙文化名镇。三是打造汤旺河国家公园名镇。依托汤旺河国家公园,以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为主要任务,维护和保存好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突出原生态的“林海、奇石”核心景区特色,加快城区改造和服务功能建设,集中打造独具国家公园特色的旅游名镇。四是打造五营红松小镇。依托现有的亚洲面积最大、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红松原始林,突出红松文化,建设红松特色主题街区、红松度假酒店城堡、红松特色广场,集中打造红松风情小镇。五是打造铁力漂流、滑雪名镇。以日月峡景区为中心,加快完善旅游服务功能,集中打造夏季漂流和冬季滑雪旅游名镇。六是打造桃山滑雪、狩猎、温泉名镇。借助小兴安岭最高峰平项山优良的自然条件及桃山中国首批国际狩猎场的特色资源,大力开发冰雪度假、狩猎等旅游产品,积极探索开发温泉度假产品,集中打造以“滑雪、狩猎、温泉”为特色的冰雪度假名镇。七是打造朗乡巴兰河漂流名镇。借助朗乡石林、巴兰河漂流和森林景观资源,大力发展会议度假设施,集中打造漂流休闲旅游名镇。八是打造金山屯大丰河漂流及欧陆风情小镇。借助大丰河漂流、峰岩山寨体验项目,以及金山鹿场“山谷草地、疏林草地”的自然风貌,集中打造具有“欧陆风情”的金山度假小镇。8个特色旅游城镇侧重于综合环境的改善和旅游配套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娱乐、高档次的住宿、交通、购物等设施建设,集中打造区域性的旅游服务中心。

(二)加快旅游精品建设,打造龙头核心景区

按照建设伊春国际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小兴安岭大公园的要求,整合资源,以“一园”为核心,打造“两区、四点”系列精品旅游区。“一园”:以汤旺河国家公园和旅游名镇建设为核心,逐步覆盖乌伊岭、嘉荫、五营、红星、新青等北部旅游区,最后延伸到整个小兴安岭全境,将伊春整体打造成一个大的国家公园。“两区”:依托市中心城区的伊春达沃斯小镇、翠峦名人和乌马河梅花河、西岭度假区特有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加速会议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形成以“会议·养生”为核心的国际生态会议度假区;完善桃山狩猎场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狩猎方式,提高桃山狩猎场档次,积极开发高等级的桃山平顶山滑雪场,组合桃山其他景区及铁力、朗乡景区,打造以“滑雪·狩猎”为核心的国家级养生度假旅游区。“四点”即国家公园(汤旺河)、世界遗产(大平台)、大江之旅(大界江)、红松故乡(大五营)。

(三)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推动旅游产品创新和提档升级

充分利用伊春的特色旅游资源和现有的旅游开发基础,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将产品类型积极向体验游、会展游、休闲体育游、康体养生游等方面拓展,增强对高端旅游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利用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开发森林养生、森林避暑、负离子康体保健、森林高尔夫、野生动物园等旅游产品;利用我市特有的山泉、温泉和北药等资源,开发特色温泉度假产品;利用滑雪场、漂流河段,开发滑雪大赛、漂流挑战赛、登山、攀岩等竞技体育旅游产品;利用独一无二的 “界江”资源,开发 “一江两国”观光旅游产品,积极发展对俄旅游;利用地质资源,开发火山遗迹考古、探险旅游项目,矿山公园等旅游产品;利用水库资源,开发水上乐园等旅游产品。同时,积极发展自驾车观光游、特色房车游、风力发电、拓展、定向越野、丛林软探险、热气球、滑翔伞、赛车等新业态旅游产品。

(四)加大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力度,提高伊春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培育国际森林度假知名品牌为目标,重点突出国家公园概念,打造避暑、度假、养生系列形象,进一步提高我市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细分市场,集中资金,重点突破。打破传统的由近及远按距离划分客源市场的方法,依据我市旅游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主攻长三角、珠三角等远程市场,兼顾港澳台、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并积极探索和尝试客源市场旅行商协议开发方式,集中有限的资金,全力突破,力求发挥较大的效果。二是创新理念,丰富手段,切实提高宣传效果。在继续利用主流媒体做好我市整体旅游形象宣传的同时,加大实施会议、包机、专列、自驾车等旅游组团的奖励力度,注重与客源地旅游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促销,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并通过网络宣传、图片展示、播放电视专题片、社区走访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效果。三是市场化运作节事活动,打造城市名片。提升森林生态旅游节层次。同时创新办节方式,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寻找信誉好、有实力的旅游策划公司,全程介入办节,借旅游节平台突出森林生态旅游和中国首个国家公园形象,拓展我市旅游客源市场,以期达到“以节事活动促进旅游发展”的目标。

(五)加快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业要素功能

一是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在外部交通方面,扩展伊春林都机场的航线,开通广州、上海等我市主要客源市场的航班,提高通达度;对铁路进行改造升级,开通直达省外的客运列车;打通界江水运航道,开通具有交通和旅游双重功能的豪华游轮旅游精品线。在内部交通方面,以大公园理念来经营,引进大的交通运营商经营市内旅游公路客运,研究开发环小兴安岭的轻轨线,利用天然水路打造汤旺河水系分段漂流观光线。二是加快住宿设施建设。采取高档和体验型住宿设施相结合的措施,加强五星级宾馆、度假区、培训中心、会议养生中心建设,要建设5个以上五星级酒店,以解决会展商务度假宾客的需求。同时利用现有的林场所,开发产权式酒店和分时度假住宿设施,改造、开办假期旅馆和招待所,大力发展“森林人家”旅馆,满足休闲体验和大众游客的需求,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合理的高、低档宾馆服务接待体系。三是推进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加大文化休闲式旅游服务业开发力度,鼓励发展高雅的音乐会馆、酒吧、茶艺、康体等休闲娱乐业;引导市场主体改建新建一批较高档次的歌舞厅、游乐厅、健身房、网吧和酒店等。规划建设文化宫、博物馆、影剧院、音乐厅、游泳馆等高档次娱乐设施,重点建设2个以上高尔夫球场。

(六)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全面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

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加强旅游文化建设。请名家指导、策划反映小兴安岭地域特色的高水平旅游文艺演出,定时、定点在旅游旺季时推出,丰富我市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对全市导游员、讲解员的服装、服饰进行统一设计和规范,体现出鲜明的我市森林文化特色,形成一道景观。不断发掘我市餐饮文化,推出具有伊春特色的四季养生菜谱,使游客在不同季节品味不同特色的伊春美食。精心设计、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精美旅游纪念品,把林区特有文化融入到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之中。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

  六、“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对策措施

(一)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战略

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强化旅游业产业地位,健全旅游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培育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充分发挥市旅游发展金的导向性作用,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的财政性投入。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拉动消费、鼓励和吸引投资、扩大旅游市场的发展政策,落实国家和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

(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旅游企业发展动力

培育市场主体。以资源、资产和要素重组为突破口,培育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旅游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促进中小旅游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旅游企业的发展活力。

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区开发,进入旅游要素产业和相关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型旅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通过兼并、收购、特许经营、租赁承包、建设—经营—转让(BOT)TOT等多种合资合作方式参与我市旅游开发和经营。

深化旅游经营机制改革。旅游景区(点)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情况外,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有利于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转让出售经营许可权。通过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收费权的转让和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融资。

加快推进旅游行业协会改革,更好发挥旅游协会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旅游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旅游建设资金、旅游国债、国家和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优惠贷款等资金,用于我市重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特色旅游项目开发等。积极争取传统商业性贷款、政策性金融以及合作金融等金融机构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旅游招商活动,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吸引国内大旅行商来伊春投资。待时机成熟后,将我市最好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比较成熟的景区整体包装上市。吸引国际、国内大的旅游投资商来伊春兴办旅游企业。组建伊春旅游发展集团,经营景区,兴办旅行社,建设四星级以上酒店、大中型旅游购物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中高档娱乐场所以及旅游车队、旅游娱乐、旅游咨询等设施,形成集团化的经营运作方式,利用旅游集团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全面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

(四)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开展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欺诈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制订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加强旅游安全管理,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坚决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发生。突出抓好旅游交通安全、旅游饭店消防安全、旅游景区(点)游乐设施安全和旅游餐饮卫生安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在原有的旅游协会基础上,组建宾馆饭店、旅游餐馆、导游、旅游购物点等行业专业委员会,不断完善行业协会章程和公约,建立健全各种议事制度,实施服务保证金制度,强化旅游行业内的自律约束。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快人力资源总量积累,提高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比率,逐步完善育人、用人机制。在现有大中专院校增设旅游专业,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从业人员在职培训,采取全市统一培训和企业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组织旅游经营和管理人员到国内外旅游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旅游人才信息库,聘任一批兼职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实现人才共享。

七、“十二五”期间重点旅游项目

1、汤旺河国家公园项目。总体布局为“一心两环四线十区”,即一个综合服务区—汤旺河城区;东环线自然游赏游线和西环线深度体验游线两大风景道环线;生命繁衍之路、登山探秘之路、生命休养之路、豆香湿地之路四条主题游览线;核心景区石林景区、二青河户外运动基地、风灾遗迹景区、火灾遗迹景区、峻岭越橘园、绿色康养园、豆香湿地、四季庄园、民俗文化村等九大特色游憩区。重点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公路、旅游步道、停车场、地质博物馆以及安全防护系统、环保等设施建设,结合旅游城镇建设,完善购物、商服、娱乐、休闲等设施。

2、梅花河山庄度假村。以梅花河山庄旅游区二期开发建设为主,建设度假别墅、会议中心,开发梅花湖水库,伊东旅游小镇、自驾车基地、林海人家等,完善高品质、高规格、大投入的会议硬件设施与软性服务内容,开发冬季会议度假产品,并与夏秋两季的避暑度假、森林度假、乡村度假、会议度假、山地度假等特色度假产品相结合,实现“小兴安岭国际会议中心”旅游区四季旅游的日常运营模式,形成以“会议,养生”为卖点的国际生态会议度假区,使其成为以森林生态为主题的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

3、黑龙江界江旅游项目。在现有观光型产品的基础上,丰富旅游体验,积极开发嘉荫至名山段界江游,继续开发建设黑龙江嘉荫段沿江景区茅兰沟、恐龙园、高升滩、永安东湖、观音山建设,使界江旅游形成水陆循环线路,将黑龙江界江旅游区建成国际级的大界江跨国旅游精品。开发界江游轮旅游项目,开通嘉荫至萝北太平沟界江旅游航线,并在游线途中开发不同风情的主题岛屿。主要建设游船码头、摆渡码头、综合服务楼,界江宿营区及沿江景点服务区等。

4、对俄旅游项目。借助嘉荫口岸优势,积极开发对俄旅游,做好做活俄罗斯风情游,吸引中外游客到嘉荫观光游览。建设全长300米、总规划面积约20000平方米,集俄罗斯餐饮、娱乐、观赏为一体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该条街建筑以欧式风格建筑为主,主要建设俄罗斯餐厅、夜总会、酒吧、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店等;运用俄式风情马车等娱乐设施,开展特色旅游活动;引进几户俄罗斯家庭,开办原汁原味的俄罗斯家庭民俗游。

5、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红星园区项目。开发水上冰上游览景区、石海探险景区、火山口观光景区、地宫探奇景区、二皮河漂流景区、半砬山景区、林区风情景区和农业观光区等八大景区,建设火山地质博览园、水上娱乐中心、垂钓园、休闲度假村、观景亭、步行道、桥、登山步道、度假野营地和基础配套设施。

6、桃山滑雪旅游度假区项目。分为滑雪场区、接待服务中心、休闲娱乐区三大功能区,将建成一处雪道、索道、造雪设备及配套设施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级滑雪场,可以弥补省内高级滑雪场的不足。并将成为四季旅游项目丰富,环境景观优美,地方文化氛围浓郁,以开展滑雪旅游为主体,兼具有举办国际滑雪赛事功能和夏季避暑度假功能,在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方面与国际接轨的高级滑雪旅游度假胜地。

7、兴安湖水库旅游区项目。兴安湖旅游区划分为水源涵养区、水利风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块。旅游度假区划分为大坝游览区、山水休闲乐园、山地度假区三个板块。旅游服务区划分为湖区、城市公园、旅游服务区(包括旅游地产项目)三个板块。

8、西岭旅游度假区项目。已开工建设度假别墅、康体中心、森林浴场、歌舞中心、夜总会等设施,拟开发建设滑雪场、森林生态休闲运动基地、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国际会议中心、五星级宾馆、森林食品加工厂、森林食品销售中心等,打造高档次的会议度假、休闲度假旅游区。

9、龙乡湖水库项目。集发电、饮用水于一体的水库,主要抓好库区及周边景点建设、包括环库区公路、观光大桥、恢复庙宇、宾馆、高档山地别墅群、停车场、观光电瓶车、高空观光索道、湖心岛(资源馆、标志塔)野生动物观赏园。

10、五营国家森林公园项目。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分为红松森林生态主题旅游区、北欧风情休闲度假区和森林运动训练营等功能区块,建设森林小火车、响水溪、自然遗产地保护工程、丽丰湖、丽丰休闲度假区、训练营、生态区等项目。

11、小兴安岭风景观光道项目(自驾车营地项目)。把伊春作为一个大的森林公园来建设经营,借助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以整个小兴安岭生态系统为背景,以风景观光道为骨架,以核心景区、旅游城镇为基本支撑点,建设世界级的小兴安岭森林大公园。小兴安岭风景观光道无论是从资源品位还是概念的打造上,在国内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风景观光道总长为974km,建设风景观光道门景、房车营地、管理区、生活服务区、休闲健身区、观光点以及观光道两侧基础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等。

12、伊春名人生态度假区。建设十八洞高尔夫运动场、名人温泉会馆、名人假日酒店等。

13、达沃斯小镇项目。对现有房屋进行拆迁和回迁,建设农业生态园区、高档别墅区、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康体养生中心、会所和会议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