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规划局2013年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一、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201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四个翻一番”、“四个高于”、“十个更好”和“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划总结】杭州市规划局2013年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供大家参考。
杭州市规划局2013年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
一、2013年工作完成情况
201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四个翻一番”、“四个高于”、“十个更好”和“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战略目标,以“三城三区”建设为载体,以年初我局提出的“5213”工作为主线,聚焦转型发展,聚焦民生保障,聚焦管理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重视抓好规划编制工作
以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保障民生为重点,围绕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促进有效投资抓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完成“美丽杭州”行动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的主要成果纳入市委《“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和《“美丽杭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在市规划展览馆作专题展出。目前,正结合《纲要》和《行动计划》的落实,抓好规划的实施。二是扎实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对杭州发展的战略要求,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和进一步改善民生,市政府于2013年1月向国务院上报的关于修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8月份已获国务院批复同意。目前,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密切配合,积极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的编制工作。三是全面推进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为落实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标准,适应轨道交通建设等带来的城市发展新变化,我市于2011年启动新一轮控规修编,目前,已开展58个控规单元的修编工作。结合依法行政的要求,我局在修编工作中,积极探索规划文本内容的标准化、法条化、菜单化,使控规的刚性与弹性有机结合。四是加快推进各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13年以来,我局围绕推进重点地区发展建设、民生设施布局优化和功能完善、缓解“交通两难”、保障城市安全,开展了城北地区规划优化研究、中小学布局规划、文化设施专项规划修编、城市道路系统与停车设施规划评估及对策研究、生态带评估等10余项专项规划,努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高规划管理效能,全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立足于审批提速、服务增效,按照“优化规划、简化审批、强化监管、配套支撑”的总体思路和“构建一个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目标,全面深化规划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城市投资环境。一是清理审批事项。为提高审批效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我局对原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35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24项,非行政事项许可事项11项)组织自查清理,拟保留18项,以取消、合并及转为行政服务等方式减少17项,总削减率为48.57%。二是落实“两集中两到位”。成立行政审批处,集中审批事项达90%。由中心窗口统一受理收件、统一审批和统一发件,实现“一站式”审批。截止12月25日,2013年我局共办结业务总量4457件,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435件,非行政许可事项845件,提供建设项目立项前规划审核、测绘成果图、规划成果资料等服务事项2177件。三是强化中介机构监管。通过完善行业管理制度、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创建诚信监督平台、规范中介机构收费标准、严控中介服务时限等手段,构建中介机构诚信管理体系。四是落实按5个阶段优化审批的要求。在认真完成我局牵头制定的第3阶段——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审改实施方案的同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其余4个阶段的方案制定。提出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立等可取”、方案审查和初步设计审查“二合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提前等一系列的审改措施,大幅缩短审批时限。
(三)加大公众参与力度,不断深化“阳光规划”
在坚持规划进社区、规划公示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以来,我局进一步探索创新规划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深化阳光规划。一是深化规划编制阶段的公众参与,与社区居民一道编规划。以《上城区沿山空间发展概念规划》编制为例,研究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编制公众参与模式和公众意见反馈机制。二是深化规划决策阶段的公众参与,邀请市民代表参加重大项目规划论证会和建设项目用地选址论证会。先后邀请市民代表、行风监督员、多家媒体与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参加《庆春广场及周边地块功能提升研究》规划论证会、《地铁一号线打铁关站地铁上盖物业综合体选址论证报告》审查会,并在局网站进行现场直播。三是在局网站开设“城市阳光规划”专栏。为市民群众提供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理解规划、监督规划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方便建设单位办事,提高了规划服务效能。针对群众反映规划公示“看不见、看不全、看不清、看不懂”的问题,我局正在研究如何改进和完善规划公示制度,切实发挥规划公示在宣传规划,争取市民群众支持规划、监督规划实施的积极作用。
(四)适应一体化发展需要,探索城乡规划体系建设
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高规划管理效能的需要,配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局探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筹城乡、上下联动的城乡规划体系。整个城乡规划体系由规划编制体系、规划实施体系和规划支撑平台3大部分组成,以城乡规划全域覆盖、层次规划环环相扣、编制审批分级管理等9个方面为主要内容,作为主线贯穿城乡规划管理各工作环节。该课题成果获得全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五)适应城市信息化需要,扎实开展平台建设
为适应城市信息化需要,改进规划管理的工作方式,我局以构筑3个平台为抓手,加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平台建设。平台内容涵盖基础地理数据、基础控制信息、人口与宏观经济等多方面信息,为市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客观、公正和准确的参考信息和数据。目前已完成地理市情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平台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工作。二是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协同平台建设。该平台在现有的规划管理平台基础上,向萧山、余杭和五县(市)延伸,通过业务规范、数据规范和档案规范,形成规划一张图。目前已完成平台的总体架构、界面功能、应用场景、数据库设计和各处室业务需求梳理等工作。三是推进城市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建设。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为全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准确、直观的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目前,已经完成三维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平台的开发,完成主城核心区180平方公里范围的三维模型的制作和建设项目方案设计三维审查应用开发等。通过该平台可以浏览主城区100平方公里的三维实景数据,在规划决策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上述三大平台的建设,对内促进规划权力制度化、审批标准化和服务高效化,对外可作为城市功能提升和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载体,可广泛应用在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
(六)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努力提高规划服务质量和效能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在作风建设上,贯穿到活动的各环节。坚持用真情、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以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紧扣为民务实清廉,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实效,赢得群众满意,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正作风、提能力、树形象和科学发展上台阶、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活动中,按照市委明确的“九大行动”,以服务提效、基层走亲、三改一拆、交通治堵等与我局工作最为密切的行动为重点,认真开展包括规划服务下基层、公述民评、邀请市民代表参与规划论证和建设用地选址论证会等34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规划服务质量和效能。全年局领导班子分别带队,先后赴有关职能部门、区政府、指挥部、做地主体等50多家单位上门服务,走访项目现场,协调解决各类规划问题100余个。有效推进了浙江音乐学院、西湖水晶城、钱江金融城、九乔国际商贸城、西溪谷等重点项目建设。
(七)围绕制度建设和执行,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制定下发了局《关于落实“三改一拆”行动全面禁止已批在建项目中违法建筑的实施意见》及《行政复议办案程序规范》、《信访事项办理工作规则》、《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制度》等4个内部管理性文件;组织起草了《杭州市建设用地选址论证管理规定》、《杭州市地铁沿线原址复建规划管理办法》、《杭州市违法建筑认定标准》、《杭州市依法没收违法建筑处置办法》等文件。二是强化依法行政监督。对我市规划系统10个规划分局和五县(市)规划部门进行了2013年度依法行政工作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三是认真办理提案建议,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年共受理省、市“两会”建议提案88件。坚持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做好提案解读调研,以委员(代表)满意为目标提高提案办理质量,以程序规范为标准做好提案答复。全部办理件主要领导亲自审阅和签发答复件100%、办结率100%、面商率100%、上网率100%,其中市人大建议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四是依法依规办理信访和信息公开工作。2013年我局共受理信访件5167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机制,制定完善信访事项办理工作规则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则,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2013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我局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社会评价意见中的意见建议还是不少,集中反映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要加强道路规划,要增强规划的刚性和严肃性等。二是依法行政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依法行政方面,少数工作人员仍须以耐心、仔细的态度处理问题、处室间有待进一步增强沟通。三是作风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部分单位和干部对当前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少数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担当意识,办事效率低下,相互推诿。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特别是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落实还不够好。
二、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我局将围绕“改革创新年、项目推进年、优化服务年”的推进,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推进重点地区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规划服务效能。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一是继续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进一步明确杭州城市发展的目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严格空间开发管制,增强城市支撑和保障能力,实现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的融合。二是开展市域发展战略研究。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坚持市域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五县(市)的资源特色,引导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基础设施共建,资源环境共保,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目前,按照建设部关于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办法研究的部署,正在开展杭州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研究。三是加快重点地区的规划建设。推动城北地区规划制定和实施。开展运河、钱塘江沿岸功能景观提升规划,推动沿河、沿江等地区的功能提升和景观整治。四是开展重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杭州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对策研究。深化工业发展单元规划与管理创新研究,通过建立规划动态、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监管协同的管控体系,实现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围绕城市防洪排涝、交通治堵、住房保障、养老设施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内容,开展各项规划编制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其中《杭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已完成前期资料搜集梳理,并形成《降雨特征分析》、《相关规划梳理》、《现状调研报告》、《国内外城市内涝与雨洪管理综述》4个专题内容,目前进行方案比选和确定低影响开发的规划方案。规划项目组与城管委保持经常性的对接,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预计今年4月底前完成规划方案初稿,向市政府专题汇报,6月中旬完成初步成果。
(二)推进审改工作落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在认真执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意见》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要求,推进规划审批机制的深层次改革,创新规划审查方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规划管理向规划治理的转型。一是进一步精简规划审批内容。全面梳理现有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审批的事项和审核要素,进一步取消能由社会、市场自我调节和通过事后监管达到目的的审批内容。二是创新审查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将规划管理审批的各项要素审查方式细分为规划部门审核、其他部门审核、购买服务和中介机构承诺等4种方式,实现批审分离,厘清责任边界、让审批部门从具体的审查事务转到前瞻性研究、规范制定和批后监管等工作上来。三是全面推行规划审批标准化。在精简审批内容和创新审查方式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标准化工作,把审批内容和方式表单化、数字化和标准化,规范和减少自由裁量权,实现项目审批方式转型。四是完善配套制度。加快推进中介机构信用评价办法、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后监管等审改配套制度的制定。抓好《杭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调研,加强对五县(市)规划部门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改进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深化和细化控规的规划内容,明细规划要求。遵守规划要求的项目,简化审批;不遵守规划要求的,要严格规划变更的审查。既要提高规划审批的效率,又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证城市长远发展健康有序。
(三)扩大公众参与力度,提升规划服务质量和效能
继续推进重大项目规划论证和建设用地选址论证报告审查的公众参与,尝试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方案审查的公众参与,完善规划公示公告制度,完善规划决策机制,不断提高规划管理的公众参与度和工作透明度,提高规划科学性。进一步深化“规划服务年”活动,组织开展“百名规划师服务百家社区”活动,重点开展为省市重点工程、浙商回归和省直单位的服务工作。总结推广社区规划联络员、提前服务、重点建设项目一对一定向服务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
(四)推进三个平台建设,提高地理信息化水平
扎实推进地理市情监测平台建设,重点建立我市市情监测数据标准体系和相关规程,完成地理人文和地理经济类数据库建设,推进平台功能的开发与应用,为杭州市战略规划制定、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灾害预警、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扎实推进规划管理协同平台建设,努力适应主城与萧山、余杭融合以及全市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加强规划协调,实现城乡统筹规划管理协同平台在八区五县(市)的全覆盖。加强规划编制与审批信息的衔接,推进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建设,开发“规划-国土出让土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城市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重点推进三维审查在选址论证和方案阶段的规划运用。开展三维共享平台的建设,为全市提供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城市三维应用的共享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坚持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各支部、处室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深化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党组织活动。二是贯彻落实《条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创先争优”活动方法,扩大工作成果,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合力。根据全局工作部署,开展“四讲四比”主题实践活动,统筹用好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选好用好干部。进一步加强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关心爱护干部,提振干部职工精气神。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常态化推进作风建设,深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加强预防腐败源头治理工作,为打造“廉洁规划”、推动城乡规划管理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纪律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