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农业局二0一三年工作总结及二0一四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陵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上级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总结】陵县农业局二0一三年工作总结及二0一四年工作计划(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陵县农业局二0一三年工作总结及二0一四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陵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上级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狠抓工作落实,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积极打造工作亮点,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今年的主要工作
(一)深入开展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粮食生产成功实现“十一连增”。
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十连增优胜单位。2013年,市对我县综合考评指标中,要求粮食高产创建任务完成率达到100%。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深入开展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在全县安排了13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十亩高产攻关田和百亩高产攻关示范方,带动全县粮食持续增产。全县粮食收获面积193.44万亩,比上年增加1.36万亩,粮食总产22.516亿斤,比上年增加0.204亿斤,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其中,小麦收获面积96.99万亩,平均单产552.3公斤,总产10.714亿斤;15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636.8公斤,创全县小麦大面积高产先例,也是全省大面积小麦高产之最。全县玉米收获面积96.45万亩,平均亩产611.8公斤,总产11.802亿斤。13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小麦平均亩产628.6公斤,玉米平均亩产706.5公斤。目前,我县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已经完成,全县粮食高产创建任务完成率达到100%,在全市位居前列,再获全国产粮大县荣誉称号。
同时,为加速我县30万亩核心示范区的提档升级,我局对核心示范区进行了高标准规划:30万亩核心示范区涉及宋家、糜镇、义渡口、徽王、前孙等五个乡镇,设计投资23915.04万元。截至目前,已新修公路48.4千米,新修机耕路75.8千米,新修桥涵1400余座,新挖、疏浚沟渠150余千米,新打、整修机井600余眼,植树6万余株,其他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力争做到田间网格化,道路林网化,排灌设施化,管理精细化,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制高点。
我县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省农业厅王金宝厅长、王登启副厅长,德州市委吴翠云书记、杨宜新市长,省府办公厅高洪波巡视员等领导先后到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检查指导工作,4月10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德州市召开,副省长赵润田带领与会人员来我县3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和小麦春季麦田管理现场进行观摩,赵省长对我县高产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二)扎实开展实用性技术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训。
在开展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力求实效,在今年九月份召开的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县题为《完善基层体系建设,提升推广服务水平》的汇报材料代表德州市做了经验交流。一是搞好实用性农业技术推广: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活动方案,公布了热线电话,设立了“农技咨询服务台”,建设了6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改善了办公、检测、培训设施。采取科技赶集、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送科技到田间地头等多种方式,集中办班12个,培训农民2000人次,科技人员下乡450余人次,印发科技明白纸10000余份,指导农户4100多户,服务指导面积70多万亩。二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对全县200名农民辅导员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及技术指导,培训内容主要是小麦、玉米、棉花、政策法规及新农村建设等。共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600人次,技术指导8000人次;三是积极开展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分植保合作社统防统治、蔬菜合作社骨干社员、农村经纪人等三个专业,共培训4天,培训1040人次。四是积极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先后对150名农民创业学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创业跟踪指导工作,服务指导500余人次,帮助学员解决问题60余项。五是组织精干力量编印了《陵县农业报》,每月一期,每期三万余份,同时,结合县委开展的“三包一联”活动,在农时关键时期,先后印发了“三夏生产服务指南”和“三秋生产服务指南”各十万余份,分发到所有农户手中,实现了无缝隙覆盖。
(三)严格落实惠农减负政策
一是严格核定2013年度小麦种植面积96.99万亩,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资金12124万元;二是统计上报2013年度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4户,涉及耕地面积2900亩;三是健全2012年和2013年种粮大户档案,做好补贴资金兑现基础工作;四是积极开展2013年度第一批村级公益事业申报工作:其中村内公路建设专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0万元,涉及14个村;扶贫开发专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60万元,涉及18个村;
(四)狠抓农产品质量监管,保护农民利益。
一是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县农业局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乡(镇)设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每个行政村设立了监管员,并全部发放了由市局统一编号、印制的《监管员证书》。7月28日,聘请市局专家对所有监管员进行了培训。二是对农业执法大队的三个中队重新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按乡镇划分调整为按执法职能划分,由原来的重征收、轻管理调整为管理、征收同步进行,规范管理;三是县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99万元的县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是德州市唯一一家县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目前我们已改扩建业务用房500平方米,达到了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的要求;价值185.5万元的仪器设备除液相色谱仪没有到位外,其他已全部到位,并安装、调试完毕。剩余价值55.13万元的仪器设备正在进行招标准备工作。项目建成后,县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将承担全县的农、畜、水产品、农业投入品及生产环境的检测,为保障我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四是农药管理成效显著。实施了农药经营备案登记制度和定点销售制度:凡进入我县的农药产品全部到农业执法大队备案,真正实现农药管理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止不合格和伪劣假冒农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目前已备案16家,187种农药;各农药经营门店全部建立了销售台账,实行可追溯管理,并经常检查。同时,对全县农药经营业户、农药生产企业不定期进行全面排查,集中开展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确保在粮食、蔬菜,水果上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五是严管种子市场,确保种子质量。对承担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颜农种业有限公司和苗宝种业有限公司等制种单位的小麦种子繁育田进行了田间检验和观摩评比,确保了供种质量;同时,我们还在于集乡宗家庵村开展了全省玉米新品种跟踪评价和全县玉米品种展示示范活动,展示面积130亩,展示示范品种115个,涉及四家种子企业、22个玉米品种代理商,得到了农业部及省市领导的一致赞赏。六是对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市场经营门店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和重点案件的跟踪查处工作:截止目前,累计出动车辆200余次,出动执法和技术人员达560人次,发放明白纸、宣传资料32000余份,已开展小麦繁种田检疫31359亩,办理调运检疫手续43批次,查处种子案件21起、农药案件7起、假劣肥料10余吨。
(五)认真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主要开展了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食品等“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工作。目前我县已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共计2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7个,有机转换食品8个,认证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9家。正在申报的三品有:东方蔬菜专业合作社申报的黄瓜、西红柿、豇豆、甜椒等绿色食品4个、甘蓝、辣椒、土豆等无公害产品3个。神头镇政府正在积极申报“槐里香椿”地理标志,申报材料已经完成。2月份,山东省陵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西葫芦)标准化生产基地得到农业部批复,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12000亩。
(六)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取得新突破。
一是统防统治体系建设逐渐成熟。全县现有专业化防治组织13家,专业化防治队伍150多支,从业人员1170人,拥有大中小型植保机械1200多台套,包括拖挂式喷杆喷雾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推拉式机动喷雾机和自走式机动喷雾机等大中型机械,日作业能力2万亩。截至目前,在小麦上进行统防统治29.7万亩,全承包防治面积13万亩;在玉米上进行统防统治18万亩,全承包防治面积13万亩;在棉花上进行统防统治1.5万亩,全承包防治面积1万亩,病害防治效果80%以上,虫害防治效果95%以上,杂草防治效果97%以上。二是一喷三防工作全面完成。利用上级补助资金485万元,经公开招标,共采购物资218.7865吨,全部发放到户,并喷防到田。三是玉米统防初次实施飞防。今年我县实施了玉米“一防双减”补助项目,省农业厅补助资金100万元,经公开招标,共采购农药14.0108吨,示范区设在宋家镇、糜镇、神头镇、徽王镇、义渡乡等5个乡镇,于8月23至25日利用3天时间起飞65架次圆满完成了10万亩的飞防任务。有效解决了玉米穗期不便于人工防治作业的难题,节省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示范区比对照田亩增产65.26公斤,增幅10.25%。
(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小麦高产示范基地项目扎实开展。
去年,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有9个,全市仅1个。今年,我局重点实施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小麦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18万元,主要实施了15万亩高产示范、建立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展示田、小麦深松技术示范、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深耕及播后镇压技术、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六项工程。截至目前,举办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户400多人,发放技术明白纸6000余份;组织金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在糜镇、宋家镇的万亩高产示范片开展统防统治工作。5月20日,顺利通过了省财政厅对该项目的考核。
(八)水产养殖管理成效初现。
目前,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已发展到2.66万亩,鱼(虾)类总产量达到656万公斤,全县水产纯收入达到6882万元。今年重点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对全县所有养殖水面进行了监管,确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指导宋家渔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执行无公害养殖有关规定,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申报无公害养殖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260亩,养殖品种为:黄颡、斑点叉尾鮰、胭脂鱼、鲤鱼、草鱼、鲢鱼等;三是帮助丁庄乡宗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中华绒螯蟹试养成功,养殖面积20亩,计划明年联系其他养殖户共同发展河蟹养殖,打造我县水产养殖新亮点;四是继续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已清理违法捕捞渔具20多套,查处违法电鱼行为7起。
(九)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致富渠道。
一是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组织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谷神生物为龙头的大豆深加工产业,以银海工贸为龙头的棉籽深加工产业,以星海饲料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以银星制粉、东奥生物为龙头的小麦精深加工产业,以中茂圣源、泛达木业为龙头的林产品深加工产业,以恒丰纺织、盛泽纺织为龙头的棉花加工及棉纺织产业等6大特色产业集群。截止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6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
2013年,市对我县综合考评指标中,要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471亿元,较上年增长50.8%;固定资产投资新增64亿元,较上年增长51.5%。截止11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9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3%,完成任务目标的105.7%;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1%,完成任务目标的103.6%。新签约项目4个,签约金额9.34亿元。全年为企业争取财政贴息资金130万元。预计到年底前,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500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1%;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7%,争取全市排名进入前三位。
二是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截止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8万亩(年底前力争突破10万亩),发展1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46家,500亩以上的9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1家,全县累计达到850家,其中有8家合作社荣获全市“百强”合作社称呼,2家粮棉专业合作社获批了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发展家庭农场6家,其中德强农场是我县注册成立的第一家家庭农场。该农场位于滋镇,紧临249省道,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及德州市农科院联手合作,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作物、果木、苗木、蔬菜种植的家庭农场,目前已完成两期近三千亩土地的流转。该农场必将成为陵县农业发展的龙头,并带动周边种植业及其他农资产业链的发展
(十)加快良种基地建设,提升种业发展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在继续扶持山东苗宝种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与山东省农科院对接,引进了山东鲁研(陵县)种子研发中心、黄淮海玉米研发中心、山东鲁蔬种业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全力打造黄淮海区域棉花、小麦、玉米、蔬菜“种业硅谷”,搭建全国区域性农业科技产权展示、交流和交易服务平台,建立全国一流的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其中,苗宝种业是目前我县最大的棉种繁育、加工企业,在全国有棉种繁育基地13万亩;鲁研(陵县)种子研发中心主体建设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已落实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同时,还建设有院士工作站一处,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主持院士工作站的工作,并为其聘请四名山东省农科院四名正研究员组成研发团队,负责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种子研发水平。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育、繁、推一体化”小麦种子企业;黄淮海玉米研发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拥有玉米良种基地2万亩,具备种子加工、检测、贮藏及物流配送功能;鲁蔬种业研发基地落户于糜镇,总投资2000万元,正在对厂房进行改造,计划建设高标准的脱毒马铃薯、食用菌、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及蔬菜种子繁育基地。这四大种业企业全部建成后,将使我县成为全国大型的良种基地。由于鲁研小麦等种业公司在全国的排名靠前(仅次于中国种业集团小麦所,位居第二),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所以每年全国性的观摩也会经常在鲁研小麦基地举办。近期,我们正在同省农科院进行一个全面的技术研发、生产对接,届时会极大增加陵县农业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我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再添亮点。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在粮食生产方面,成立了马书记为主任的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推进委员会;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面,成立了指挥部,建立了办公室;充分利用农业部、中纪委等领导曾在陵县挂职的有利条件,争取了很多农业项目落户陵县。
二是部门协作到位。有关部门强化沟通协调,整合项目资金,形成全县一盘棋,共建大农业的格局。现代农业小麦产业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建设示范县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等,全部向15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与商务局合作,争取了100万元的陵县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与畜牧局合作,争取了429万元的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三是工作机制到位。实行了项目专人负责制,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有关人员按照分工积极配合,确保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实行了局领导包乡镇、技术员包村制度。在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方面,做到每个乡镇万亩片都有局领导帮包,每个试验示范基地都有技术员负责;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每个区域站都有局领导、技术专家帮包,站长具体负责,县、乡两级技术员统一协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技术要领及时落实到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然偏低。
2、农业专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到位。
4、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5、农业企业资金紧张。
6、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四、2014年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充分发挥农业局工作职能,以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落实惠农政策为工作主线,创新思路,全力拼搏,业务工作创一流,考核指标保先进,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实现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完成率达到100%,争取全市综合排名前2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增长10%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县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推进土地流转,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万亩,发展百亩以上种粮大户80户,规模经营面积30000亩以上;培育50家县级示范社,积极申报市级、省级示范社;涉农信访案件处结及时率保持在100%。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开展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努力实现粮食“十二连增”。
组织实施好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目标完成率确保达到100%,重点抓好30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的提档升级和中、小面积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以及千亩吨粮田的规划、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产出能力,努力实现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确保全市排名前两位。
2、开展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动,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积极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选择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以粮食蔬菜生产为主的德强农场、张家桥家庭农场和丰润家庭农场三个家庭农场进行培育,其中德强农场建设项目投资197.3万元,张家侨家庭农场建设项目投资240.5万元,丰润农场建设项目投资191.4万元,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通过带动建立起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经营新体系。二是投资48.9万元开展物联网监测示范基地建设:在神头镇的张家村、宋家镇的东峰李村、滋镇良种场和滋镇德强农场建设4个信息采集监测点,建立小麦、玉米生产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同时辅以必要的人工手段,将采集数据实时传输至省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小麦及玉米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以及各生长阶段的长势、长相的动态监测,为小麦、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和救灾指导,实现农作物生产、田间管理和抗灾救灾的智能化、自动化,力争使全县粮食作物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亩产提高5%左右。
3、开展科技创新行动,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的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对接活动,推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实质性交流合作。大力推广防灾减灾、增产增效效果突出的农业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4、开展龙头带动行动,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指导服务机制,积极申报市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证数量争取增加10%以上;争取省级龙头企业扶持资金,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积极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指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4年土地流转面积力争达到15万亩,种粮大户达到80户,规模种粮面积30000亩以上;家庭农场达到50家,其中培育示范场20家;新增合作社100家,累计超过1000家,其中各级示范社50家。
5、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县、乡、村三级监管工作机构的能力建设,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二是推进县质量监测中心的后续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三是全力推行农药管理“两项制度”,严防违禁农药流入生产环节,从源头上根除质量安全隐患;四是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实行严格的产地准出制度,开展重点农产品监督抽查工作;五是挖掘农产品地域品牌优势,发展品牌农业,强化“三品一标”质量认证与管理,认证数量力争增加10%以上,逐步提升认证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6、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动 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和新型农民创业等各项培训。积极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分级别、分产业、分区域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资格标准,逐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指标体系,培育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7、开展生态保护行动,努力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一是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二是积极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精品示范点,推动优美乡村建设。
8、开展农业执法行动,努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进一步充实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加大市场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农药、种子、肥料等假冒伪劣农资检查,强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植物检疫管理;对种子、农药、肥料生产企业和经营门店全部逐项检查,打假护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9、开展政策保障行动,努力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以创建网络监管平台和优秀记账员评选为重点,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水费方案审批、落实村级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为重点,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以各乡镇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为重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开,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以准确核定面积为重点,严格落实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以及时查处农业信访为重点,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0、开展“三包一联”活动,解民忧,惠民生。
结合本局机关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好“三包一联”活动,在彻底搞好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收集整理调研的意见、建议,分门别类的建立帮扶工作台账 ,严格落实工作纪律,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做出公开承诺,推进“四进社区”活动,把农业科技送到群众身边,切实做到在为基层服务中惠民生,树立农业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