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静海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5-09 20: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6年及过去四年工作回顾2006年,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海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静海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及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2006年,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生产总值预计实现98.7亿元,同比增长18.2%;财政收入实现11.7亿元,同比增长2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亿元,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60元,纯增668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随着2006年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也圆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四年任期目标。四年来,本届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相统一,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协调,思路上与时俱进,工作上持之以恒,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这四年,成为静海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显著的时期。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注重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全县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生产总值比2002年增长76.9%,年均增长15.3%,GDP含税率比2002年提高4.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比2002年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2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7.7亿元,年均增长30.7%,是投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时期,为 “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我们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19:51:30调整为2006年的13:60:27。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提升,在农业结构中,养殖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初步形成了粮食、畜牧、蔬菜、林业四大产业均衡发展的格局。在工业结构上,初步形成了“三大园区”、“四大基地”和以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为主的产业格局,工业集中度、土地集约度和产业集聚度提高,“五百工程”扎实推进,工业主体作用增强。在服务业调整中,新兴业态不断增多,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相继涌现,已发展到27种门类,总户数达到5676户。四年间商贸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到17亿元,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超市相继建成。

(三)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积极优化所有制结构,县属企业和乡镇办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消化负债7.2亿元,盘活资产2.5亿元,摘掉了金融高风险区的帽子,金融环境实现良性转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用人机制初步形成。新体制、新机制的建立有效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3.2%,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县乡分税制财政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建设有效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四年来,全县实际利用内资7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引进了台玻、天大科技等一批实力型、科技型大项目。对外贸易发展步伐加快,出口额由2002年的8949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6亿美元。

(四)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全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四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2亿元,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投资环境,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高标准构筑了以“两城”为龙头的城市化发展框架。县城新区初具规模,老区改造提升效果显著,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城市建设的开放开发,实现了城市变面貌、群众得实惠。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新建标准住宅小区53个、263万平方米,并实现了住宅“双气”化。一批大型公用设施相继建成,建筑面积达到52.8万平方米。实施了自来水、天然气入静工程,建设了新一中、模范学校、文化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了一批路、桥、水、电、热、气、通信等基础工程。建成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9座,形成了满足发展需求并适度超前的输变电能力。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62亿元,成为我县历史上投资最多的时期。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622公里,公路网密度比2002年每百平方公里增加了2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 条,总里程达到114.6公里,县级、干线公路27条,累计新增里程32.6公里,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8公里,全县公路交通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适应城市化和群众需求的公共交通得到加强,开通了市内客运线路16条,县内客运线路31条,县城公交线路2条,省际班线6条,实现了村村通客运班车。文明生态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006年全县城镇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2年增长86.6%和5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95.6亿元,私家汽车注册拥有量达到2.8万辆,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3平方米。全县从事非农产业就业人员达到23.3万人,年工资性总收入达到41.9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万人,实现了对“4050”人员的托底安置。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投资3000万元对全县重残、多残人员实行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深入推进,参合农民达到26.4万人。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试点工程,有29个村实现了集中供水,使8万多人受益。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六)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享有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资源普遍增加。完成了重点校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投资4.5亿元,新建改建49所学校,农村中心校基本实现楼房化,教育总体水平走在全市前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建立,团结一致战胜了非典疫情。改造了县医院、中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新增公用卫生设施30940平方米。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计划生育、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和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军民共建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县进程加快。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静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保持了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七)行政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我们注重政府自身建设,健全和完善了政府规划,建立了重大决策事项社会公示、社会听证、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制度,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推行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招牌挂、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和政府大额办公用品集中采购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注重政府职能转变,推行了公开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过错追究制,保证了政府工作的高效运行。坚持依法行政,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强化行政监督,保证行政权力干净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工作、通报情况,及时办理各种建议和提案。勤政廉政建设得到加强,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透明政府建设有序推进。 

经过四年的奋斗,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第一,解放思想是促进生产力解放的重要前提。我们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谋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束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解放思想中找出路,在转变观念上求突破,以“敢吃别人不愿吃的亏,敢用别人还没用的法”的勇气,适时确立和实施了内抓企业改制,外抓引资兴县等适应我县发展实际的一系列创新性战略措施,胜利实现了“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奋斗目标,开辟了思想解放的新境界,促进了静海经济社会的全新发展。

第二,永不服输的精神是我们实现向新的上升期跨越的内在动力。面对金融、市场异常严峻的形势,面对旧机制、旧体制的制约,面对整体发展一度处于低谷的状况,我们不畏惧、不退缩,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视差距为潜力,变压力为动力,精神不垮,信念不移,百折不挠。我们正是依靠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攻难关、聚能量、求突破,终于摆脱困境,使静海步入了新的上升期。

第三,团结一致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能够实现从低速徘徊向新的上升期的跨越,得益于班子的团结,干部队伍的团结,得益于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群众,得益于调动了全县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坚持用团结凝聚人心,用团结战胜困难,用团结集聚力量,用团结成就事业,形成了全县上下干事业、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四,抢抓机遇是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面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向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过渡转型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我们乘势而上,主动出击,工业抓园区、建设抓“两城”、财源抓项目,超前谋划,捷足先登,以“两个新城”、“四大基地”正式列入天津市规划为标志,抢构了发展载体,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第五,规划先行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遵循。我们坚持以规划引导发展,以规划整合资源,以规划提升优势,无论是“两城”开发、“三大园区、四大基地”建设,还是城镇布局、产业发展,都坚持了规划先行,科学策划、超前谋划,为静海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框架基础。

第六,富民强县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坚持把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显著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今天的发展,是昨天发展的继续,也是明天发展的基础。经验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百倍珍惜,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坚持。

各位代表,经过四年的努力奋斗,全县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以良好的“十一五”规划开局为标志,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广大干部和各界人士,向关心和支持静海发展的驻静单位、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态总量小、档次低、投资环境不够优化;土地、能源、环境的压力加大,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和群众生活的影响比较严重;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增长缓慢;关系民生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

经过多年的奋斗,静海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期。这既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期,又是一个十分紧要的时期。一方面,国内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新农村建设推进以及消费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巨大需求,将使我们从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承接资本和产业转移;“两个新城”、“四大基地”纳入全市“十一五”规划,将为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新的上升期,抢抓发展机遇,就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跨入全市先进行列。另一方面,由于我县处于工业化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处于追赶型发展阶段,虽然经济总量持续扩张,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更为紧迫;虽然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但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虽然全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虽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积极变化,但一系列新课题不断出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工作还十分繁重;虽然我们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兄弟区县强劲的增势更对我们形成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实现进入先进行列目标,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苦努力。只有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的上升期的规律和特点,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形势分析透,把困难估计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化解不利因素,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把静海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创新、发展、富民、和谐”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战略,突出抓好“两个新城”、“三个园区”、“四个基地”和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构建和谐静海,努力把我县建成对接京津、服务滨海、辐射周边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力争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争取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20.7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职工年均工资力争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00亿元。“三区两镇”核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农业区县位次前移,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整体发展跨入全市先进行列。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59:31。都市型生态型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主体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三个园区”、“四个基地”、“五大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子牙环保产业园建成国家级示范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水平和产出效益明显提高。新兴服务业态加速成长,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左右。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以城带乡的良性发展机制基本形成。静海新城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区域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团泊新城搭建起起步区基础设施框架。构筑起以“两城”为龙头、以“五镇”为骨架、以一般镇和中心村为支撑的城市化发展格局。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县水体、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重点地区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高于90%,森林覆盖率达到23.4%。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努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文化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文化产业加速成长,文化市场更加繁荣,培育和形成静海特色文化品牌。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民主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有效,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此,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四个战略重点:

(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入手,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推动产业向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方向转变。要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加快建设“五大专业产区”,做精做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形成布局清晰、结构合理、效益稳定的农业产业新格局。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开发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钢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轻工食品等支柱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培育发展一批纳税超千万、过亿元的“旗舰型”企业,培育更多的科技型、专业型、配套型、成长型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梯度跟进;着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综合运用强化项目用地标准、整理盘活存量土地、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等多种手段,破解土地制约瓶颈,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着力点,以建设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档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为突破口,加快提升商贸服务业档次,打造繁荣繁华的县城商贸中心;积极拓展新兴服务业态,大力发展物流、信息、中介、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要大力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加快实施“兴水、增绿、治污”工程,两年完成大邱庄和子牙地区污染治理任务,基本解决县内主要干渠、河道水污染和二氧化硫超标,基本建立起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

(二)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城市带动战略,走城市、中心镇、特色镇差异化发展的路子,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相协调,构筑区域增长极。静海新城以完善功能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快实施 “三路、两区、一河”综合改造,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居住区“退二进三”,争取五年展示现代新城风貌。团泊新城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加快起步区建设,力争五年初具规模。各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要加快实施强镇战略,坚持产业集聚与城镇改造并举,逐步建成经济繁荣、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现代新型小城镇。要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居住、就业,促进农民身份转型和就业转型,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坚持以生态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建设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文明祥和的现代新型农村。

(三)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入手,加大改革力度,力求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现代市场体系、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要坚持毫不动摇地扩大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招商引资向更高层次迈进。坚持产业招商,大力引进与主导产业、大型骨干企业相配套的上下游项目,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以商招商,促进企业增资扩股;坚持全方位招商,鼓励和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载体招商、扩区发展,全力构筑发展平台,做大县级园区,做优乡村园区,创造块状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五年内,全县累计引进内资1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纳税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规模型项目,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四)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平衡发展,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的差距;更加注重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更加注重和谐稳定,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坚持把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创业环境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发展,整体构建和谐教育体系;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大力培育倡导“创业文化”、“诚信文化”、“和谐文化”,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挖掘和整理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静海品牌文化;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平安静海”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稳定和谐、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 

三、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07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努力在关系全局的重点工作上取得新进展,在加强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在提高发展水平上取得新成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114.4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15亿元,增长2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增长1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农村公共财政投资比上年增长20 %。重点安排10项工作: 

1、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完成4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完成八堡、良王庄2个扬水站改造工程,更新改造10座干渠闸涵。抓好20万亩农田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完成4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1.4万头奶牛改良工程。加大对畜牧、林业和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补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养殖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全年植树100万株,无公害蔬菜产量达到4亿公斤。

2、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投资7000万元,完成120公里乡村公路大修和150公里小修,新改建农村桥梁15座。

3、加强电力设施建设。投资2.3亿元建设3座110KV和2座35 KV变电站,新架改造110KV和35KV线路81公里,完成全县农村电网改造。

4、加强和改善农村教育。投资2100万元新建小学5所,修缮中小学40所。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边远地区教师短缺问题。确保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正常经费需求,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5、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标扩面工作。农民参合标准由每人90元提高到每人100元,参合率达到80%以上,管理方式实现县办县管。搞好农村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投资1300万元新建扩建3所乡镇卫生院。加强村级卫生所建设,实现农村卫生工作一体化。

6、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助。做好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和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低保标准由964元/人年调整为1500元/人年,低保扩面达到5000人。完成养老保险扩面6000人。继续实施农村残疾人安居工程。

7、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和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3600万元,解决164个村、20.4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3座农村集中供水站。

8、加快有线电视村村通建设。实现有线电视入村数达到220个。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建设。

9、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继续推进“351”培训工程,投资162万元培训2.3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大力推广良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抓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

10、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投资7000万元完成标准村建设34个、示范村建设10个,解决好道路、照明、供排水、清洁能源、卫生环境等实际问题。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科学布局,突出技术创新,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全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 455亿元,同比增长16.1 %;固定资产投入30亿元以上。加快制定县空间战略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具体规划和实际推动措施,尽快把天津市对我县的产业定位落到实处。要围绕“四大产业”基地加快载体培育和项目建设。三个县级园区要采取切实措施,内抓存量挖潜、外抓增量扩区,确保2008年以后的项目用地。对已初步成形的镇村级工业集中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尽快使其形成规模。要对现有项目进行筛选,加快培育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加快半导体照明、天丰钢铁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质量兴工,实施品牌战略。新增ISO9000系列认证企业10家以上。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年完成技改项目不少于100项,资金投入不低于固定资产总投入的30%。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提升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开发建设一批商业服务设施。启动建设物美国贸中心、静海游龙大酒店、水务公司商贸娱乐大厦、建筑公司大酒店和交通局大酒店等一批较大型综合服务项目建设。启动范庄子综合批发市场二期工程等一批市场和3个镇商贸一条街建设。加快东方商业街招商建设,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静海黄金步行街。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加快规划并启动唐官屯物流园区项目。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提升“三进工程”水平。规范房地产业,保持我县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集市贸易成交额分别增长12%和15%。

(三)突出“两城”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提升承载功能为重点,加快两个新城和3个中心镇、两个重点镇建设。坚持新区开发与老区改造并举加快县城建设。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县城建设控制性详规。新建东方红路和静文路两座跨运河桥,实施东方红路西段改造工程,力争实施胜利大街南北段等县城规划区内6个路段拓宽改造。完成14个住宅小区建设,新开发建设5个住宅小区。对老城区的10条道路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加快热源建设,实施一批热力站、换热站及供热管网建设工程,提高县城供热能力。启动实施“城中村”建设试点工程。搞好城市公共设施和景观建设,完成东方红路、十里长街重要节点建设规划和南运河穿县城段开发改造规划。 

加快团泊新城建设。完成防洪、环保和地质灾害评估、评价,争取完成新城总体规划及分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启动实施团泊快速路和中水入静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启动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二期、国际学校温泉会议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下大力量集中做好团泊镇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

要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合理开发利用城市资源,盘活城市部分基础设施。运用市场手段,借助外力促进城市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强化卫生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城镇面貌。同时加快3个中心镇、两个重点镇五大组团和一般建制镇的规划建设。年内18个乡镇都要完成规划的编制、修订,具备条件的要搞好起步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发展。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两城”与天津中心市区、滨海新区的快速通道和连接周边河北省县市的畅通道路建设。完成静文路与东方红路运河桥至京福高速出口段拓宽改造工程。力争完成县城东区外环工程。加快县内干线公路和乡村公路衔接,提高县域通达能力。实施IP城域网和通信光缆铺设工程,满足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推进“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加大调控力度,努力提高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大投资强度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实施取水许可证制度,加大对高耗水行业的控制和技改,发展节水农业。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全县120家化工企业的排污治理力度。抓好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加大监察力度,严厉查处非法排污行为。强化对第七类固体废物的封闭式管理,取缔子牙园区以外的非法拆解,从根本上解决烧线污染问题,为创建国家级示范园区创造条件。加快大邱庄镇污水处理厂、子牙环保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天宇科技园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争取年内投入正常运行。筹划建设静海镇、大丰堆镇崔庄子村等镇村级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严格环境准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上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严防新污染源产生。以治水增绿为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做好青年渠等重点污染河渠清淤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建设生态防护林工程。

(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和深化企业改革改制。继续做好县属工商企业改革和乡镇办企业改制的扫尾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进一步完善县乡财税体制,规范乡镇负债行为,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加快推进“村级财务委托乡镇代理服务”工作进程。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新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等形式,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主导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和支持外地民营资本来我县投资兴业。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与引导,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民营经济产业集聚化发展。

大力提升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利机遇,把引进大型龙头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在引进高质量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增强招商实效,着力抓好借势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和项目库编制工作。年内内资实际到位22亿元,外资到位6000万美元以上。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资源整合与扩区工作。加快建设海关、国检和行政许可中心,年内投入使用。努力提高园区对大项目的吸引和承载能力。三个县管园区年税收要突破2亿元。子牙环保产业园年内要建成国家级示范园区和海关国检监管区。继续扩大对外贸易,提高我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力争全县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六)强化社会管理,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力度。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探索新的社区发展和管理模式。发挥社区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切实加强对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加强对卫生、文化、服务、治安等各项管理,完成静海镇社区对城区街道里巷(32条主要街道除外)卫生管理的接管工作。加快完善村民自治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水平。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强化对消防、特种设备及危险行业的管理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窗体底端安全事故。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力度,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人民信访工作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努力建设平安静海、和谐静海。

(七)大力发展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年内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000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500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扫尾工作,搞好新一中续建和模范幼儿园建设。加大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力度,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水平。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搞好科普和科技培训工作。积极推进“文化兴县”步伐,完成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18个乡镇分中心及50%的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完成宣传文化站的普建工作。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低价的医疗服务。搞好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群众体育普及活动。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动以诚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结构。同时统筹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妇女、儿童、老龄、档案工作,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城市管理领域的综合执法,探索经济领域的综合执法,促进社会自治管理。建立行政无作为责任追究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坚持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社会听证制度,推进行政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改善政府服务,积极推进经济服务中心向行政许可中心过渡,构建程序简化、办事便捷、服务透明的政府服务体系。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积极推进网上公共服务,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亲和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和完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各项行政程序制度。积极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规范执法程序,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须追究。强化行政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和通报工作,认真办理议案、提案,建立对承办单位的督办和考评机制。注重加强政府内部监督。探索建立行政效能监察、绩效量化评估制度,提高行政监督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政风建设。完善目标责任制,健全巡视督察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执行力。加强廉政建设,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考核奖惩办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鼓励广大公务员在各自岗位上创新思维、奋发进取。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和谐的新静海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静海县 政府工作报告 静海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