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来安县2014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

时间:2023-05-11 14: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3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宏观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来安县2014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来安县2014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宏观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重困难,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突出进中求快,力求快中提质。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25.5%;财政收入15.04亿元,增长18.7%;外贸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24.6%;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115.6%;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9700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0元,增长14.2%

主要指标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跨入“百亿俱乐部”;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5亿元,近三年翻了一番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分别首超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主要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县域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发展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全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财政收入总量居全市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第2位,外贸进出口总量居全市第2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利用外资总量居全市第1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居全市第3位。

多项工作出彩出新。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法制创建活动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中国县域网络形象排行榜全国百强县(市、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改革,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荣获全省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先进县,实现33项民生工程省级考评“四连冠”。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和南京湾商贸物流园分别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县工商联成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县体育局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县档案馆获评省一级馆,文化志愿大舞台工作入选省道德馆。半塔镇荣获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水口镇荣获全国关工委基层工作年先进集体,新安镇、汊河镇获批省产业集群专业镇,舜山镇、汊河镇分别通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生态镇验收。金禾实业、金邦医药、碧绿春生物科技入选全省民营企业百强。市委主要领导对2013年来安整体工作给予了“在省市亮点较多”的综合评价。

(二)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我们坚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动摇,着力扩投入、促消费、增出口,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经济提档升级。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15.2%。新增规上企业28家,总数达121家,总数和新增数均位居全市第二。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发展到38家,其中金禾、中普分别超30亿元。实施技改项目34个,完成投资26亿元,增长12%。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6个,67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25%。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8个、市级技术中心4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市第2位,金禾公司“麦芽酚系列生产工艺及技术创新”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私营企业397家、个体工商户1663户。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亿元。粮食生产喜获“十年丰”。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总数达52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8.5亿元,增长42.5%。新增土地流转7.6万亩、专业合作社106个,家庭农场发展到546户。半塔绿茶、金弘安大米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罗庄”牌葡萄商标获批省级著名商标。大英有机稻米示范区跻身省级行列,嘉吉动物蛋白产业链项目基本建成投产,林桥苗木示范区成为全省重要的苗木生产基地,桃花蔬菜示范区、相官威光绿园获批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农业物联网项目完成县级控制中心和林桥苗木、桃花蔬菜示范区技术应用点建设。获批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9.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亿元,增长14.2%;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2户。南京湾商贸物流基地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一期精品商业街基本建成。金太阳装饰城入驻商户达589户,全年营业额25亿元。开工建设百思德苗木花卉大市场项目和苏润国际、峰汇国际、汉一商业综合体,青龙街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建阳中路风貌改造成效明显,首家公益性直销菜市场建成投入使用。乡村旅游业异军突起,成功举办桃花节、采桃节、葡萄节和“梦回童年”游乐活动,舞彩国际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开工建设长山漂流项目,启动白鹭岛“二次创业”,水口美食街开街,农家乐发展到23家。全年接待游客2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1亿元。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7.3亿元,增长12%,保障房、商品房建设同步推进,完成投资额、开发面积、销售收入等6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三)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

我们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组织发动广大干部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帮招千个项目、千名干部帮抓千个工程、千名干部帮扶千家企业”活动,力促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围绕拉长加粗产业链条,实施“6+3”招商新模式,全县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6个,实际到位资金超百亿元。新引进雅居乐城市综合体、四创光伏发电、振发新能源等一批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成功举办中国·滁州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推介会、徽商共建皖江来安行等重大招商活动。通过多年努力,无中生有的轨道交通装备、文具礼品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新入驻企业13家,集聚企业71家,全年实现产值15亿元,获批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具产业示范区新增企业10家,集聚企业26家,全年实现产值5.5亿元,成为全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谋划储备千万元以上项目5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2个,总投资485亿元;新开工项目118个,竣工投产项目113个。列入省“861”计划的21个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257%;列入市60项重点工程的2个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12个列入市百个亿元以上竣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园区建设扩容升级。“两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5亿元,新增开发面积4.5平方公里。县开发区新入驻企业20家,企业总数达151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亿元、税收收入3.4亿元,增幅均超过30%。汊河开发区新入驻企业14家,企业总数达144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亿元、税收收入3.2亿元,分别增长30.1%100.3%。半塔、水口、汊河等乡镇工业集中区新入驻企业17家,总数达93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增长32%

要素保障得到加强。用钱上,着力搞活金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7亿元,贷款余额63.6亿元,新增贷款21.4亿元,增长39%,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着力壮大政府融资平台,新组建汊河开发建设投资公司,增加县城基公司注册资本金,全年平台融资5.24亿元。用地上,坚持盘活存量与争取点供两手抓,盘活闲置土地650亩,出让(划拨)土地5100亩。用工上,完成就业创业技能培训5200人次,帮助企业招工11400人。用电上,改造建设供电线路460公里,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全年工业用电量8.4亿千瓦时,增长12.5%。用水上,完成汊河自来水厂扩容升级工程,县第三自来水厂建成并试运行。

(四)城乡建设展现新形象

我们深入开展“城乡建设提升年”活动,努力打造魅力城镇、美好乡村、美丽家园。

“双城”建设展现新貌。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美好新滁城新“131”组团的战略布局,全面启动美好新来城、汊河新区“两年大变样”建设,努力把来安新城、汊河新城建成美好新滁城的两个副中心。全年实施“两城”建设项目103个,完成投资71.2亿元。集中财力全力推进与南京、滁州“同城化”,开工建设总投资11.5亿元的104国道双向八车道改造,总投资3.2亿元的长江路主体工程竣工,滁宁轻轨项目正在规划设计,滁州(汊河)港项目正在征地拆迁。新来城开工建设创新路等12条道路,竣工道路24.3公里,建阳南路二期、顿丘南路、向阳路连接段全面贯通,“一城三区”主路网框架进一步完善。来安中学新校区完成整体搬迁,新图书档案馆开馆,阳光国际学校招生,新县人武部、消防大队投入使用,检察院技侦大楼、110指挥中心主体工程竣工,蝴蝶公园、文化长廊建成开放,科技馆、名人馆、博物馆加紧布展。滨河小区、七里一期、二期等安置小区建成并交付使用,泰鑫世纪城、亿升、盛世新安等商住小区项目有序推进。老城区升级改造供水管网7公里,改造背街巷道12条,新增路灯171盏。实施“绿色来安”行动,新增绿化面积83万平方米。对河桥重建完成规划设计,即将招标建设。汊河新城完成60平方公里总规修编,按照中等城市建设标准,加快新区道路、自来水、供电、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碧桂园城乡一体化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3.5亿元,在建高层建筑67栋;开工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雅居乐城市综合体项目;黄牌安置小区投入使用,公租房主体工程竣工。汊河中学新校区完成主体工程,汊河医院完成选址即将易地重建。对汊河新区水系进行清淤疏浚,万庄电站扩建主体工程竣工,滁河治理项目(汊河段)率先开工建设。

集镇建设全面发力。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宜人宜居、各具特色”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新一轮集镇规划修编工作。各乡镇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实施集镇建设项目82个,竣工项目62个,完成投资4.1亿元。新安镇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水口镇养老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严禁集镇规划区内骑路建设、非法建设,在水口、施官、半塔等集镇试点规划建设住宅小区。建立城乡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把环卫保洁全面推向市场,集镇环境卫生明显改观,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美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完成全县中心村布点规划修编和20个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打造来汊、来半、来复(舜)三条精品线和黄牌、林桥、小李庄、十里、和平、桃花等6个中心村示范点,建成了一批农民公园、公共服务中心、污水处理设施等重点工程,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半塔村、贾龙村成功入选全市十大民俗风情村。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交通上,在建26个项目总投资2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5亿元,创建国以来之最,开工建设滁马高速、104国道改造、长江路、312省道长山段、来水路、来复路等国省干道新建(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县乡道路75公里、镇村道路81.4公里,实施农村危桥改造项目8个,长山至杨郢、大英至雷官、三城至广大公路建成通车。供电上,投资5760万元,进行城乡电网改造。供水上,投资3320万元,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全面实现乡镇通自来水。水利上,完成来河治理二期、清流河治理二期工程,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2座,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土方1100万立方米。

()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

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精心实施民生工程。全县民生事业投入19.9亿元,占年度财政支出的83.2%。建成保障房1528套,开工棚改房2946套,改造危旧房2200户。新增就业96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6%。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100%99.6%,新农合参合率达99.58%。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8%11.1%,发放高龄津贴补助377万元、孤儿补助72万元。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编制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撤并中小学11所,新改建公办幼儿园15所,建设标准化学校9所。县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建设农民健身工程24个,周末街坊大舞台、永阳花灯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展顺利,药品价格总体降幅28%。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巩固“村为主”工作机制,加强后进村整治,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稳步提升。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国防教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宗教、修志、外事侨务、统计、审计、机关事务管理、防灾减灾、气象、共青团、工会、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重点减排项目11个,关闭粘土窑厂22家、非煤矿山7家,单位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5%,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巡查机制,加强11个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开展来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力度,清理疏通内城河水系,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汊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运营。森林增长工程首战告捷,完成造林面积7.2万亩;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初见成效,舜山镇森林城镇创建通过市级验收。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积案化解等活动,推广“乡为主”工作机制,妥善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城乡社区“一委一居一办两站”建设稳步推进,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成功破获“10·24”爆炸未遂案。

(六)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业绩

我们坚持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廉洁行政,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全力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共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74件,政协提案82件,办复率100%。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规范性文件69件。依法行政考核位居全市第1位。建立重大决策合规性、合法性审查制度,真正做到依法科学规范决策。

全力加强效能建设。优化效能建设顶层设计,组建“一办六中心”工作平台,注重过程问效、结果问责。开展乡镇和部门班子成员亮绩、评绩活动,实行主要负责人电视公开述职、领导干部在线访谈、重点工作网上晒单,深化“企业评部门、社会评窗口”活动,干部队伍争先进位意识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

全力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认真清理办公用房,全年“三公”经费比上年下降22.86%。政府招标采购节约资金1.88亿元,节约率21.6%。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摸民情、听民意、接地气,帮助群众企业解决生产生活难题855件,政府部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聚力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投资者,向驻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来安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工作上的差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未能实现年初预期目标;县域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镇域经济支撑作用尚未形成;环境、资源承载压力日趋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仍较薄弱,管理水平尚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高,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财政收支压力大,社会转型矛盾多,社会治理任务重;政府及所属部门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中央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转变思路,顺势而为。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尽管今年我们仍将面临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挑战,但也迎来改革释放红利、东部产业转移持续、南京规划建设江北新区等重大发展机遇。综合判断,2014年仍将是我县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只要我们坚持打主动仗,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新创业活力,就一定能推动来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十三届县委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始终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主调,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动、创新驱动、城乡统筹、科教兴县发展战略,扎实开展“深化改革创新年、产业转型升级年、人居环境改善年、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着力做大经济总量,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着力推动民生改善,奋力开创来安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14.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

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突破。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和部门职责整合,完成工商、质监管理体制调整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卫生与人口计生机构整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承接落实好中央、省取消或下放的事项,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提升行政审批效能。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从严管控财政预算和政府债务风险,切实提高财税运行质量。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凡能够推向市场的,逐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全面放开县城以下户籍,实行居住证制度,统筹解决好农民进城涉及的住房、就业、养老、医疗和子女上学等问题。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真梳理国有、集体改制企业的资产移交、人员安置等遗留问题,全面完成企业改制扫尾任务。全面清理闲置资产,通过租赁、拍卖、股权转让等形式重组盘活。支持优质企业靠大引强,引入非公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股改上市。深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改善投资环境,落实扶持政策,推动全民创业。

探索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综合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发证进程,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大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家庭农场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剥离社会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

(二)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来安经济升级版

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崛起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与时俱进,努力打造来安经济升级版。

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围绕特色产业,拉长延伸产业链条,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精细化工产业要新上高附加值、高效益项目5个,全年实现产值8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要加强与南车、北车战略合作,力争新引进项目15个以上,全年实现产值20亿元。文具礼品产业要新引进企业10家,全年实现产值10亿元。新能源产业要开工建设大唐二期、龙源二期项目,加快推进四创光伏发电项目,完成超群电力重组工作。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要推广嘉吉全产业链模式,新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2亿元。

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以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宏大物流园,新引进物流企业2家。加快推进苏润国际、峰汇国际、汉一广场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入驻,实现传统商业改造升级;加快新安、水口、汊河镇美食街建设进度,打造特色街区,推动特色餐饮业发展。积极创建金融生态县,鼓励金融机构新设分支机构和网点,持续扩大信贷投放,力争新组建投融资公司1家,全年新增贷款22亿元;抓好企业直接融资,力争扬子地板“新三板”挂牌;支持金禾实业发行5亿元公司券、金瑞投资公司发行7亿元短期融资券。

积极扶持企业自主创新。规模以上企业都要逐步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提升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金禾、中联、盛世高科等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开发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2个以上,建设省、市级技术中心4个以上。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重点推动南钢盛达、扬子门业等技改项目尽快建成达产,引导企业向技术高端化、产品高新化发展。力争全年新上技改项目60个,完成技改投资28亿元。着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助推企业自主创新。开工建设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建立文化产业、加工制造业等六类大学生实习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快贝发文具产业园孵化器建设,吸引更多小微企业入驻。开工建设省级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促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快速发展。汊河开发区要力争组建2所博士后流动站。

(三)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产业为根、项目为王”新理念,继续推动“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加快一大批新项目引进、落地、建设、竣工、投产,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谋划争取项目。发挥县工程(项目)指挥中心作用,紧紧围绕国家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重点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项目谋划策划,不断充实项目库,完善前期工作,达到可研深度。全年谋划编制千万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以上。研究出台奖励办法,激励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全年争取资金5亿元以上,获得非普惠性项目投资排在全市前列。

着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转变招商方式方法,坚持产业招商不动摇,积极对接世界500强、国内300强、行业100强,大力实施“小分队、精准式、产业链、专业化”招商,深化与央企、外企、知名民企战略合作,着力在招引龙头型、科技型等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上求突破,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突破80亿元。把资源配置、扶持政策与企业回报直接挂钩,实行本土企业与外来投资者同等待遇,加强对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产出和税收等指标考核,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项目落地,落实项目跟踪问效和双向约束,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土地利用率、税收贡献率。

深入推进“三个一千”服务工程。坚持重点帮扶和常态化帮扶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帮招、帮抓、帮扶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力促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重点抓好中央投资项目、省“861”项目、市县重点工程项目,全年完成“861”项目投资30亿元以上。加快大唐舜山风电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快速推进中联四期、雅居乐、舞彩国际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力争新开工项目120个以上、竣工项目11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以上。

(四)强力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引领新型工业化进程

园区是来安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要进一步做大平台、做优产业、做强企业,着力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引领全县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

分类推动园区扩容升级。县开发区要瞄准“全市一流、全省领先”目标,大力实施园区创新升级、企业二次创业等六大攻坚行动,全年引进项目20个,开工建设15个,建成“百亿园区”。汊河开发区要围绕“两年大变样”目标,着力在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上下功夫,全年引进项目15个,开工建设1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积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省级创新型开发区。加大“两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入,全年新建续建道路3.8公里,架设电力杆线13公里,铺设天然气管道12公里、通信管网12公里,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下决心清理闲置资产,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县。

分层培育骨干企业。精心组织实施“十百千”工程,鼓励企业上项目、抓技改、扩规模、提效益。中联要加快四期、五期项目建设,积极实施股改上市;金禾要加快双氧水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总部经济大厦,双双冲刺百亿企业,打造来安工业发展“梦之队”。引导盛世高科、海洋压力容器、嘉吉动物蛋白加工、碧绿春生物科技、成路纸业等成长性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10亿元以上企业,形成来安工业发展“突击队”。引导规上企业不断膨胀体量、提升质量,培育一批亿元企业,全年新增亿元企业5家以上,壮大来安工业发展“预备队”。扶持一批小微企业,进一步调结构、拓市场,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全年新增规上企业30家以上,建成来安工业发展“后备军”。

分头扶持全民创业。各职能部门要服务发展大局,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服务,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合力。财税等部门要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消除隐形壁垒,培育创业主体。规划、建设等部门要积极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农民工创业园和水口、贝发等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人社、教育等部门要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招工、技术培训等难题。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放创业贷款。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600户、私营企业400家。

(五)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好新家园

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宜人宜居宜游”的思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彰显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努力打造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县城建设重在提升品质。把推动来城与南京、滁州同城化作为优先战略。完成104国道(来安段)改造、滁马高速(来安段)主体工程,加快滁宁轻轨、滁天高速前期工作,完成来水路、来韩路改造,力争开工建设滁州大道(来安段)。同时,贯通“一城三区”骨干路网,建成来安大道北延、清流东路、新城大道北延、黎明路东延,提升对外交通能力。把集聚新城区人气作为重中之重。开工建设中普、金瑞、浙商、农商行、科技服务中心等5个商务经济大厦,开发亿升、贝发、未来城等商业住宅5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新城区客运总站、文化公园,选址新建新城区医院,推进七里酒店、盛世新安商业步行街等商业服务项目建设,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投入使用,滨河、七里安置小区建成入住,七里农贸市场建成使用。把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有序推进城南、城北地块开发,加快棚户区改造。完成对河桥重建,实施建阳北路、新昌南路、顿丘北路、塔山路、永阳路等路面改善工程,改造背街巷道20条以上,力争开工建设永阳农副产品大市场,改造二里桥等农贸市场,实施供水、供气、排污管网升级改造工程。改建老年活动中心,开放全民健身中心。综合整治来河水环境,分段实施内城河清淤及景观绿化,提升老城区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为攻坚之战。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一批“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着力打造皖东洁净县城。扎实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活动,加快建设一批街头广场、绿化等公共设施。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大幅提升环卫保洁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深入开展绿色来安行动,扎实抓好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年新增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

美好集镇建设重在完善功能。全面完成乡镇集镇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并逐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此作为集镇建设的基本依据,严禁违法建设。按照集镇规模、人口边界制订集镇建设计划,分步实施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建设。推进新安农民文化广场、水口嘉韵壹号、施官依庄商贸城等50个项目建设,完成投资7亿元。巩固乡镇市场化保洁成果,向行政村延伸。实施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每个乡镇建成一条文明示范街。制定鼓励政策,促进农民向集镇集中。大力植树造林,打造环镇林带,改善集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美好乡村建设重在塑造特色。重点建设新安镇各庄、半塔镇苏郢、水口镇水东、施官镇贾龙、舜山镇复兴和大安、张山乡苟滩和张山等8个中心村,着力建成有特色、可借鉴、能推广的示范点。坚持少拆房、慎砍树、不填塘,结合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建筑垃圾、广告标牌、沟渠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行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重点推进村庄道路、电力通信、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打造宜居乡村。积极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富民产业,打造富裕乡村。

(六)加快振兴镇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支撑力

县域经济实力提升,关键在乡镇,潜力也在乡镇。要按照“分类指导、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考核奖惩,推进乡镇经济板块快速崛起。

一产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力争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大英有机稻米示范区要推进粮食加工园搬迁,开工建设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建成高标准粮田2.5万亩,全年实现加工产值10亿元。嘉吉动物蛋白示范区要全面完成42个养殖场建设,建成深加工厂、饲料厂配套项目,招引12家产业关联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全年实现产值20亿元。舜山苗木示范区要新增种植面积5000亩,加快推进百思德苗木花卉大市场项目建设,建成苗木展示园,力争开工建设森禾苗木基地。桃花蔬菜示范区要新增种植面积2000亩,并着力引进新品种,大力发展优质蔬菜。罗庄葡萄示范区要加快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增种植面积2000亩。下决心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投向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产重点建设工业集中区。落实扶持乡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做大乡镇板块经济。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嫁接等形式,有效盘活乡镇闲置资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汊河、水口、半塔工业集中区功能配套,进一步提升集中区承载能力。其他各乡镇都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发展一批无污染、广就业、有回报的工业项目。全年乡镇新引进项目27个,建成投产企业20家,新增规上企业10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0亿元。

三产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围绕旅游六要素,实施“培月造星”工程,在点、线、面上全面发力,加快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具有来安乡村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点上要加快推进舞彩国际、新四军主题公园、池杉湖湿地公园建设,扎实推进白鹭岛二次创业,长山林场漂流项目实现首漂。线上要整合杨郢新能源展示馆、舜山苗木花卉产业园、罗庄葡萄园、张山万亩桃园、景华生态园、小李庄等旅游资源,打造“珍珠项链”式的生态旅游线;加强与南京、合肥等地旅行社合作,提高来安生态旅游知名度。面上要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森林增长工程,开展星级农家乐、优秀旅游乡镇、旅游景区创建活动。全年开发旅游产品6个,新增星级农家乐4家、森林旅游人家20个。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后续管理,建设一批美好乡村示范点农民文化公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争创文化强县。

(七)优先支持汊河新区崛起,打造美好安徽第一印象

汊河新区是我县乃至滁州对外开放的一张重要名片。要紧紧围绕“美好滁城新城区、滁宁同城先行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城乡统筹试验区”的目标定位,不断创新思路,努力实现“两年大变样、三年大跨越、五年大崛起”。

高水平推进组团开发。抢抓南京实施拥江发展、建设江北新城的重大机遇,深入研究南京产业发展方向,加快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实现规划与南京的无缝对接,把汊河建设成为南京精致卫星城。全面推进新区三大组团开发,工业组团要深化与南车、北车合作,共建百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吸纳就业5000人。商贸物流组团南京湾商贸物流基地要完成12.6万平方米广东家居馆主体工程建设,11万平方米品牌区交付使用,并合作招商引进新的商贸物流项目。金太阳装饰城要全面启动升级改造,营业额突破30亿元。居住组团碧桂园项目要建成商业中心并投入运营,当年完成投资15亿元、销售额超过16亿元;雅居乐城市综合体项目要建成39栋低层住宅,实现9栋高层住宅封顶。力争启动老镇区改造。

高标准完善新区功能。改造宁洛高速十二里半出口并更名为汊河北,建设长江南路、滁州(汊河)港一期及汊河节制闸改造项目,力争建设景明路、乌汊路,积极争取改造汊河桥,形成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水陆路网主骨架。加强与南京交通对接,争取南京地铁3号线延伸至汊河项目立项。启动天河改道项目,完成万庄排涝站扩容升级,全面提升汊河新区防洪能力。启动相官220千伏变电所前期工作,加快汊河自来水厂扩容和管网建设,建设滁汊线次高压天然气管道。八闽总部大楼、金太阳大酒店建成运营,汊河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县二院搬迁重建,提升汊河新区公共服务功能。

高效率创新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新区指挥部和开发区管委会管理体制,建立决策、建设、管理、服务、监管“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减少职能交叉,简化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能。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年薪与绩效挂钩制度,激发干部活力。理顺开发区与汊河镇体制,实行社会事务属地管理。深化投融资改革,创新运作汊河开发建设投资公司。坚持“新区的事由新区办”,组建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赋予新区更大自主权,有效解决“钱怎么来,地怎么盘,人怎么聚,商怎么招”等问题,推动汊河产城融合发展。

(八)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筑牢社会建设基层基础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我们要牢记宗旨,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多做惠民利民之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民生事业上,下功夫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住有所居”。建设公租房250套、廉租房190套,实施棚改房1200户,改造危旧房1100户,保障农村困难群体住房安全。二是“学有所教”。探索和推进幼儿园“公建民营”办园方式,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化学校9所。实施来城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序稳步整合农村高中教育资源。三是“劳有所得”。实施更加积极的扶持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扶持创业中扩大就业,全年提供城镇就业岗位8000个,使更多劳动者都能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四是“病有所医”。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县医院住院楼、家宁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巩固基层医改成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大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落实好“单独两孩”政策,推动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五是“贫有所济”。完成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建设,新建汊河镇敬老院,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城乡低保标准,完善临时生活困难群众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六是“老有所养”。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新建养老机构;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让更多老年人安度晚年。

构建社会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打造城市示范社区2个。健全“乡为主”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就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建立信访事项办理约谈、限时办结反馈等制度,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借鉴“枫桥”经验,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互动衔接,扎实抓好社区矫正工作,筑牢维护社会稳定防线。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两连冠”。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来安”建设,健全维稳应急队伍,强化群防群治,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筑牢社区防控、单位防控、社会面巡防、视频监控、警务协作、虚拟社会等六张防控网,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提高社会治安满意率。

统筹抓好外事、侨务、对台、宗教、统计、审计、物价、编制、档案、保密、人防、气象、地震、地方志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红十字会等工作,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

(九)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让来安的天更蓝、水更净、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幸福。

加快实施环保工程。严准入,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强化源头控制,严禁高污染项目入驻。重整治,扎实推进来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关闭来河沿线企业排污口,确保达标排放;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燃煤小锅炉;大力实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减排,加大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和危废企业环境监控力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加快城乡污水管网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全年建设减排项目6个,铺设污水管网17.5公里。

加快实施节能降耗工程。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能耗监控,扎实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大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改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切实降低能耗水平。推进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开展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汊河镇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国家级验收。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加快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深挖荒山、水库变幅区造林空间,建设森林长廊25公里,新增造林面积3.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4%。加快滁河来安段治理,完成皂河、清流河四期治理,继续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全年除险加固水库10座、扩挖塘坝1900面、清淤沟渠152公里。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年完成土地复垦30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8.4万亩。开展小矿山综合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扎实开展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庄创建工作,争创市级生态村4个,舜山镇和水口镇积极争创国家级和省级生态镇。

三、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来安正处于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树立更高标杆,增强发展自信,勇于担当作为,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公信力。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人士、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扎实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合法合规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让决策更贴近民情、更体现民意、更顺应民心。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公布职能部门权力清单,促进政府工作阳光透明。

坚持务实高效,提高政府执行力。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运作机制,政府及所属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要善决断、快决策;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落实机制,层层明确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建立由内而外的工作推动机制,做到交办明确、承办快捷、督办有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大力简政放权,坚决纠正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和“中梗阻”等现象。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坚持服务群众,提升政府凝聚力。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常行亲民爱民之政,多办惠民利民之事,多到条件差、问题多和群众呼声高、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去,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稳定在一线加固、矛盾在一线化解。

坚持与时俱进,激发政府创造力。善于在发展中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强化政策形势分析与研究,及时制定对策措施,着力破解各种发展难题。增强敢于担当意识,倡导创新理念,鼓励创新实践,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把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既尊重市场规律,配置基础资源,又发挥政府作用,集聚发展要素,不断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制度约束,增强政府拒腐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规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注重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严厉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腐败案件,以清廉的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奋力崛起的目标宏伟而艰巨,我们肩负的使命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来安、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来安县 政府工作报告 来安县2014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