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温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2009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之年,为了确保大庆之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有关会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总结】2009年温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2009年温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和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09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之年,为了确保大庆之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做到“工作早部署,行动早安排,政策早落实,措施早到位”,圆满地完成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有效地保障了全市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面部署防控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年来,市长赵一德、政协主席包哲东、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等领导亲自深入畜牧园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调研畜牧业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赵一德市长、黄德康副市长多次在省、市有关动物防疫文件及工作通报上作出批示;黄德康副市长还2次亲自主持召开全市动物防疫指挥长会议。
1、召开会议,部署防控工作。2月20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指挥长会议,研究部署全年的防控工作和春防工作。黄德康副市长对当年的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四个确保”(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确保流通监管安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无害化处理安全)的要求,王蛟虎副秘书长从“四个加强”(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作,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工作保障)着手具体部署了全年的工作任务。9月8日,市指挥部再次召开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对国庆节前后的动物防疫及秋季疫病防控作了全面的部署。
2、下发文件,落实防控任务。一年来,市指挥部及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温防指〔2009〕6号)、《2009年度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及计划免疫任务的通知》(温防指〔2009〕7号)等5个文件;市畜牧兽医局也先后下发了《温州市2009年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温牧〔2009〕4号)等7个相关文件,在全年防控工作的几个重要时间和关键节点上,及时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全面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3、贯彻批示,抓住防控要点。在防控甲流期间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事件发生之时,赵一德市长在第一时间2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卫生、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黄德康副市长在4月29日当晚的市畜牧兽医局专报文件上作出重要批示:“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特别是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根据省政府茅临生副省长4月29日讲话精神,按照市局六点意见,加强领导、联防联控、强化免疫、严格监管、更细致周密做好全市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我市动物及食品安全”;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还以温值[2009]30号领导批示抄告单形式于当晚9时通过机要室将该批示电传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此外,黄德康副市长还先后6次在省、市有关动物防疫文件及工作通报上批示,并3次专题听取市畜牧兽医局领导的专题工作汇报。
4、开展调研,解决防控难题。5月12日,市长赵一德、政协主席包浙东、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率9个部门主要领导赴文成县专题调研生猪园区建设和畜产品安全;5月7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率市指挥部11个成员单位领导,赴乐清市和龙湾区调研动物防疫工作,并在乐清市虹桥镇召开“畜牧业发展情况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座谈会”,协调解决畜牧业生产用地、基层防疫队伍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
二、落实综防措施,全面推进防控工作
1、狠抓免疫注射,着力做好防疫基础。为了达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免疫目标,各县(市、区)指挥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组织乡镇干部、畜牧兽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近万人次,对辖区内养殖场(户)开展摸底排查,对应免的散养畜禽及新补栏和超过免疫保护期的畜禽进行认真登记,重点掌握免疫对象,严格把握免疫程序,确保重大疫病应免畜禽免疫率达到100%。市疫苗调拨中心数十次从省局调拨各类强制免疫疫苗,全力保障疫苗的日常和紧急供应。全市共使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2254.5万毫升、猪口蹄疫疫苗521万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83.05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433.65万毫升、猪瘟疫苗586.4万头份、鸡新城疫疫苗270.9万毫升。免疫密度规模场达100%,散户达95%。
2、注重监测巡查,不断提升免疫质量。一是不断完善动物疫情报告网络。各县(市、区)通过适时调整、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情测报人员,进一步健全疫情报告网络。瓯海区各乡镇村相关工作人员变动后,重新确定了251名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动物疫情测报员和13位疫情报告责任人,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疫情监控,严格动物疫情网络化报告管理制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二是积极组织开展免疫抗体监测。除每月按时完成省畜牧兽医局下达的抗体监测任务外,4月、8月、10月份,还组织开展了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集中监测活动。全年共监测生猪O型口蹄疫样品8553份,亚洲I型口蹄疫样品443份,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9650份,猪瘟样品7985份,新城疫样品4076份,对检测出不合格的场点给予及时告知。通过加大抗体监测频次,大大提升了规模场的免疫抗体水平。此外,还对1672份样品开展病原学监测,其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792份,高致病性禽流感880份,有效地防止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三是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日常巡查。目前,动物防疫巡查已经纳入制度化和日常化管理,各地都对辖区内的重点防疫监管场所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巡查。3月、5月、8月、11月,市指挥部办公室专门组织人员到各县(市、区)开展巡查,重点检查防疫工作部署和进展情况,实地查看部分乡镇和规模场的免疫档案建立和二维码标识的使用及佩戴等情况。四是及时开展动物防疫督查。市里先后4次组织人员分别对春防、秋防甲型H1N1流感防控、项目建设中的规模猪场防疫等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查,重点检查防疫经费落实、防疫物资储备及防疫人员的到位情况,并在春秋防结束之后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对口检查。乐清市为了保证防疫工作落到实处,由市政府专门组建了3个督导组,对全市31个乡镇(街道)的防疫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及时掌握防疫进度,认真查找困难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将督查结果反馈给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
3、强化以检促防,扎实推进检疫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的稳步开展,扩大了产地检疫开展面和开展率,规范了屠宰检疫行为。主要措施有:一是制定并印发《温州市09年动物检疫工作意见》,明确09年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的目标任务,针对不同阶段重点工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的通知》等11个文件,全面部署动物检疫各项工作;二是完善动物产地、屠宰检疫工作责任机制,建立产地检疫源头责任管理制度,健全屠宰检疫工作责任制,并以文件形式公布全市“动物产地检疫源头责任管理”责任人名单和生猪等动物定点屠宰厂(场、点)屠宰检疫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推行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温州市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与管理规范(暂行)》,根据工作需要,全市合理设置首批182个检疫申报点,规范申报点标牌、标志、公开栏、公示牌设置,并向社会公开检疫内容和要求,同时结合实施09年度市级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项目推进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四是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强化动物检疫管理措施,明确出县境交易动物凭有效产地检疫证明换发出县境检疫合格证明,强调屠宰场或交易市场驻场检疫员严格实施入场验证查物制度,要求我市出栏无有效检疫证明活畜禽不得进入屠宰场屠宰和交易市场交易,应退回原产地重新检疫,禁止在屠宰场和交易市场实施补检行为。
4、加强流通监管,规范动物产品调入。以加固动物疫病防疫屏障为基础,有效地规范调入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流通监管工作,尽可能地降低调入动物和动物产品对我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重点工作有:一是落实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措施,开展与重点调入地的产销联防协作工作,组织人员赴省外实地联防考察评估,确定并公布22个产销联防协作区域名单,作为我市动物和动物产品调运备案范围,同时视防疫风险评估情况,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二是推行“调入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监管系统”,对调入动物及其产品备案、报验以及相关监管工作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调入前备案,调入时报验和调入后核查,切实掌握动物及其产品物流动态,提高责任追溯信息处理水平,全市7个县(市、区)和市级已启用该系统;三是探索动物、动物产品安全质量可追溯体系,根据我市实际,对县境内业经检疫合格、具有大额有效检疫证明动物和动物产品在分销环节开展凭证分销管理试点工作,一定程度规范我市调入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监管秩序;四是加强公路、铁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和动物及其产品报检(验)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查堵外来疫病传入的屏障作用,对进入我市的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车辆实施监督检查,认真验证查物,把好流通环节监督关口;五是强化跨省调运种用、乳用等动物监管,下发《关于认真做好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及监管工作的通知》,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和宣传活动,规范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过程中检疫审批、进场隔离等工作,降低国内异地违规引进造成动物疫病传入和传播的危险。
5、突出防疫执法,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督促各地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严格落实日常检查和巡查制度,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记录、执法办案制度和重大案件讨论制度,推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二是组织全市饲料、兽药及畜产品安全、生鲜乳三大整治活动。组织开展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重点监管和巡查,完成饲料企业审核5家,出动检查人员1200多人次,整顿无证企业3家。指导各县(市、区)开展《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发放,目前为止我市共发放生鲜乳收购许可证7个。三是组织开展动物卫生监督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组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200多次,出动人员814人次,检查规模场242个,散养户287个,屠宰场42个,市场31个,查处案件3起。贯彻落实农业部《活禽经营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部署,开展了活禽经营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此外,开展了流通环节动物及动物产品专项检查活动和“迎国庆、保安全”动物卫生监督检查活动。四是严格动物卫生案件的查处。全市共查处违法案件29起,市本级已立案3起,结案3起,监督整改轻微违法行为15起。五是严格实施各项行政许可审核。认真组织饲料生产企业设立的现场审核工作,并受省饲料办的委托,组织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现场审核工作。全年共审核通过饲料企业3家、饲料添加剂企业1家,动物源性饲料企业1家,审核未通过企业1家。
6、净化奶牛“两病”,努力控制疫病流行。严格贯彻落实省指挥部有关防控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全市部署开展奶牛“两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市奶牛疫情平稳。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监测方案和工作计划,落实专职人员和监测经费,于9月底前全面展开奶牛“两病”的普查和监测,并做好奶牛的“两证一簿”的发放和登记工作。全市已检测奶牛结核病6941头,阳性256头,阳性率3.69%;检测奶牛布病6222头,初筛阳性204头,初筛阳性率3.28%。“两病”阳性及可疑阳性奶牛都进行了彻底的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瑞安市还专题开展了A型奶牛口蹄疫的疫情排查、重点地区监测和流通监管等工作,对全市130个奶牛场及1个肉牛屠宰场加强A型口蹄疫防控,共发放161份防控工作告知书,组织451人次开展巡查,并对部分规模奶牛场及个别奶牛散养户的313头奶牛进行了采样送检。
7、实施科学应对,严防动物甲流发生。从5月初开始,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及时行动,严密防范,构成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安全屏障。市、县(市、区)、乡镇三级畜牧兽医部门的干部职工放弃五一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全力以赴,全面排摸,科学应对,准确判断和及时掌握当前的疫情动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认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部署迅速及时。五一节假日刚刚结束,黄德康副市长和王蛟虎副秘书长就专题听取畜牧兽医部门的汇报,并就畜间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进行了部署。市级成立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指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市畜牧兽医局组织4个督查组到各县督查工作开展。各县(市、区)也都在第一时间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作出部署,并对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的批示作了贯彻传达。龙湾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防控工作,区长陈玲玲就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给农业和畜牧兽医部门作了专门批示。各县(市、区)政府都下发了防控文件,紧急部署防控工作,并相续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强调。二是措施扎实有力。第一,全面做好临床监测。从5月1日开始,全市实行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共组织畜牧兽医员、乡镇驻村干部、联场责任人、村级动物疫情测报员等人员5600多人次,进村入户到场,对全市存栏的73.87头生猪进行全面的临床观察,未发现可疑情况。第二,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各地积极做好应急物资贮备,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制度,按规定途径上报疫情信息。第三,全面做好市场监控,确保畜禽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第四,全面做好场所消毒。农业、卫生、爱卫会、城建等部门密切配合,对辖区内的农村、城市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针对养猪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8、重视舆论引导,全面做好科普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电台、农民信箱以及印发资料等形式,开展动物防疫知识的正面宣传与引导,特别是在甲型H1N1流感和禽流感等防控知识的宣传方面,更加注重实效。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在市级有关报纸报道畜牧兽医相关信息56条,在电视等媒体报道相关信息27条。瓯海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畜禽防疫到农家”、“科技进农村”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先后出动宣传车近百趟次,印发宣传资料近万份,挂宣传横幅数十条;乐清市组织人员到农贸市场发放宣传资料2650份,并在5月7日乐清日报“农业科普之窗”刊登了猪流感防控知识,通过农民信箱向乡镇兽医员和规模猪场发送防控猪流感即时信息;瑞安刊出工作通报5期,信息9期,及时将情况通报给各乡镇;龙湾区印制下发防控资料1.5万份;苍南县专门制作动物防疫宣传图片发放了3000多张;文成县也通过收集整理好相关科普资料通过电子邮箱下发给各乡镇和养殖场。泰顺县利用“3.15”活动日在文化广场分发动物防疫科普宣传资料上千份,并组织人员编写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并将宣传资料分发到各村、各农贸市场、各养殖场。
三、夯实基础设施,全面加强防控工作
1、创建示范乡镇,提升基层防控能力。按照省农业厅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以温政办[2008]155号文件下发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温州市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从8个方面作出了规范规定,落实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经费补助政策,确定对通过市级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考核验收的单位,由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给予补助5万元的专项经费。该实施意见计划从2008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建设市级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35个,县级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85个。2008年已通过验收的有11个。在此基础上,2009年全市又选择15个乡镇作为市级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创建单位。同时,争取省农业厅的支持,筛选10个作为度省级动物防疫示范乡镇创建单位。在项目的创建活动过程中,通过及时指导、跟踪服务,使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既完善了基层动物防疫设备设施,又提高了基层动物防疫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目前,参加2009年度创建的乡镇已经全部通过省、市级的考核验收。
2、实施实验室项目,提升技术支撑能力。自市发改委下达了《关于温州市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建设项目建议书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来,市统筹财力,安排615万元,购置了1500平方米的楼层,建立了市级动物疫病监测和诊断实验室、动物疫病防疫物资储备仓库等项目。2009年已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实验台柜、仪器设备、空调系统、实验区域工程装修等招投标及工程装修工作,共完成工程投资近550多万元。目前,该项目实验室区域已经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支撑能力。
3、完善检查站项目,提升流通监管能力。加强检查站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人员办公条件,提高道路检查工作能力和水平。实施瓯江大桥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续建项目和铁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新建项目,年内已基本完成原定建设任务。积极协助做好浙闽高速公路苍南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选址和建设工作,省交通运输厅已于2009年12月批复同意该站项目建设设计方案,有望在2010年开工建成并投入运行,这对于做好南方省份调入我省、市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和消毒工作,构筑牢固的动物防疫省际屏障体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探索长效机制,全面创新防控工作
近年来,我市在创新动物防疫工作模式,破解防疫工作难题方面作了不少有益探索。通过防疫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探讨,可以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所放松、防疫力量相对不足、养殖场户防疫意识相对淡薄、免疫抗体检测水平相对偏低、流通环节监管隐患相对较多等问题,使我市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1、落实责任制度,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我市严格按照《温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相关处室及主要领导的防控职责,同时,明确落实了重点防疫监管单位和场所的监管责任人。全市11个县(市、区)已全部出台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规定。各地还加强责任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建立责任机制,通过下发文件形式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动物防疫工作职责及失职、渎职等行为的责任追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年初,黄德康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签订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抓好责任制的落实。
2、举办技能大比武,提升业务工作能力。为了提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2009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市动物防(检)疫员千人技能大比武活动。11个县(市、区)组织在岗在位的畜牧兽医员、检疫员、村级动物防治员等参加当地的技能大比武。在此基础上,各地选拨出优秀“三大员”组成团队参加市里的统一大比武活动,共有11个团队的120人参加了市里的比赛,并按得分多少选拔出了9名优秀防(检)疫员参加了省里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举办知识培训,增强业务技术水平。全年市本级举办各种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畜牧业生产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控培训班12期次。为了研讨当前动物疫病发生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特邀请浙江大学余旭平教授来专题讲授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了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实验室的技术操作与管理,特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徐辉研究员来专题讲授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技术,等等。
4、大胆探索实践,组建动物免疫机动队。全市各地积极借鉴龙湾区“畜牧社区”模式的基层免疫机制,大胆探索实践,通过把政府动物免疫工作承包给中介兽医诊疗服务机构,有效破解了基层动物防疫力量严重不足的难题,进一步提高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效果。永嘉、龙湾、洞头等地还相继组建了县域动物免疫机动队,重点帮助那些畜禽养殖量多,免疫任务又重,兽医人员缺乏的乡镇做好免疫注射工作。洞头由县畜牧办公室、乡镇政府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三方签订动物免疫协议,将免疫工作全部交由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承包,采取畜牧部门监督管理、乡镇组织实施、企业承包独立运行的方式,并实行了全县统一服装、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安排经费、统一档案管理、统一佩戴免疫标识、统一时间开展免疫的“六统一”动物防疫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5、完善经费保障,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市里牵头在龙湾区组织了基层防疫队伍建设现场会,推广了龙湾区的基层队伍建设模式,全市畜牧兽医系统及部分乡镇的领导先后200多人次学习考察了龙湾区的做法,并在多数县(市、区)得到推广。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模式已在全市超过半数的乡镇组织实施。瑞安、乐清、瓯海、龙湾、鹿城等动物防疫经费预算相对较多的市(区),都在村级设立了动物防疫员,专门从事动物集中免疫工作,政府按照辖区内的免疫数量,折算成工资给予专项补助。泰顺县将热心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有文化、人缘好、勤奋好学者选聘到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给他们配齐动物防疫工作必须的器械,如保定器械、耳号钳、疫苗冷藏箱、注射器等,规范疫苗的领用、保管、使用方法,并给予适当的工资或补贴,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开展高密度巡查,通过检测查找漏洞。各县(市、区)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员和驻村干部及村级疫情测报员,采用循环式重复式的巡查近万次,详细记录畜禽群体表现及相关免疫、饲料、用药等情况,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畜禽生产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疫情安全隐患。同时,在春防和秋防开展之前,全市先对部分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及过去曾经出现过漏洞的村场户进行抽血检测抗体水平,特别是对国家、省、市生猪项目建设场进行一次抽查检测,发现免疫上的漏洞,及时补救,取得成效。春防和秋防结束后,各地又一次组织人员对规模场户饲养的畜禽再次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发现抗体水平偏低或不合格的场点及时予以补免,以消除疫病安全隐患。
2009年,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在省指挥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大胆创新、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市将以这次考核为契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努力把今后我市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做得更好,确保我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