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太湖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

时间:2023-05-11 16:45:05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将《太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0年工作及“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湖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太湖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将《太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及“十一五”发展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历史机遇,切实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4亿元,增长16.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增长 40.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亿元,增长20.5%;农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增长21.5%

(一)示范区建设启动实施,产业承接成效明显。开发区扩区升级迈出新步伐,发展定位、功能分区、产业布局逐步明晰,全年新增入区项目20个,上缴税收5040万元,增长39%31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扩区规划正在编制,“一心一区七园”的功能分区基本确定,一期11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通过专家评审。污水提升泵站建成使用,1.2公里污水管网铺设完成。红旗路、经一路北延、观音路东延工程顺利开工,开发区“四纵四横”主干路网基本形成。专业园区和配套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台商工业园启动建设,徐桥、小池、新仓等乡镇工业聚集区加速发展。出台实施鼓励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组团参加中博会、西洽会、厦洽会和世博会安徽周等重大经贸洽谈活动,在上海和江苏无锡等地成功举办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与央企和全国知名民企合作发展成效显著。全年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0.5亿元,增长24%,其中境外资金747万美元,增长17.3%

(二)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2家,比上年增加24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4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5亿元,增长62.4%;增加值16.8亿元,按可比价增长38.3%,两项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以光华铝业、川杰铸造、富盈五金等为代表的机械及金属制品业,以山里郎茶油、正邦饲料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及资源加工业,以金张科技、亚太精化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及塑料制品业,以嘉源纺织、华佳服饰等为代表的轻工纺织及服装加工业等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光华铝业、集友纸业等十强工业企业实现税收3650万元,增长66%。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常润牌”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中磁高科被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大批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全年完成工业企业技改项目102个,完成投资15亿元,增长47%。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担保公司增资扩股达5234万元,成功举办第五届银企合作洽谈活动,签约总额5.68亿元,履约率达77.7%

(三)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基础地位继续巩固。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油、棉等传统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年发展油茶10000亩,改建茶园4800亩,建成生猪养殖小区41个,肉鸡规模化养殖小区23个。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农产品品牌创建和质量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新增无公害产品4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1个,“嘉丝利”蚕丝被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广泛推广,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油菜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杂交棉和测土配方施肥等良种良法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个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第二批10个省级示范村建设稳步实施,撤并空心村庄228个,置换建设用地4549亩,总规模1.3万亩的江塘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基本完工。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继续实施,新建户用沼气1500口,在建一体化生态农业系统2300户,寺前镇其林村建成全市第一家村级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站和人工湿地。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全年完成培训5089人。劳务经济蓬勃发展,全年新增农民工转移就业8486人,被命名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四)旅游文化加速融合,第三产业快速提升。旅游经济提速升温,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城湖一体”、“旅游文化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花亭湖顺利通过4A级景区复核,旅游经济开发区规划启动编制,梅河谷观光休闲度假项目控制性详规通过评审,赵朴初文化公园、西风洞等景区建设进一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花亭湖旅游码头启动建设,花亭湖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进展顺利,汤湾温泉清泉路建成使用,总投资1.2亿元的五千年商业广场项目成功落户。五千年文博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通过专家组验收,成功举办“问天五千年”大型电视直播和赵朴初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红色旅游掀起热潮,被列为“全省第二批红色旅游县”,刘家畈高干会议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扎实实施,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完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深入开展,全年兑付财政补贴资金1846万元。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新增自营出口权企业5家,完成外贸出口额420万美元,增长603%。金融保险业加快发展,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54.25亿元,增长19.3%,贷款余额18.88亿元,增长28.4%,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五)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年储备项目232个,其中市重点项目33个,省“861”行动计划项目20个,总投资87.6亿元。全年共争取省级以上项目47个,争取补助资金2.1亿元,争资总量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各类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18.6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花凉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6亿元,27座小型水库和黑河除险加固工程顺利竣工,抗击“7·13”特大洪涝灾害取得胜利。百里叶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法人验收,太怀渠道改造加固工程启动建设,江塘乡五星灌区配套工程建成验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解决了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52亿元,211省道弥陀段改造工程继续推进,新增“村村通油路”里程195.3公里。长河二桥、弥陀大桥顺利竣工,狮子山大桥、柳青桥开工建设,启动建设20座危桥改造工程,建成10个农村客运站。电力保障不断加强,全年用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农网完善工程圆满完成,大石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送电,城西35千伏输变电工程即将竣工,龙湾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展顺利,建成1个电气化镇(江塘)和1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过境特(超)高压工程顺利推进。

(六)县城建设强力推进,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通过专家评审,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正式启动,新一轮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全部完成,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60%。晋湖路中段及高坦南路建成通车,观音路、状元路、天华路北段路基基本完工,龙山路、建设南路、天华路南段加快推进,建设北路、汪洋路开工建设,“东展”板块路网道路启动实施。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延伸、改造供水主管道1.2公里,建成管道燃气管网30公里,县城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运营,垃圾填埋场工程启动建设。全年新增公共绿地4.6万平方米,新增路灯533盏、户外大型LED电视屏3块,县城亮化工程扎实推进,环卫清扫、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县城品位有效提升,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增设红绿灯5处,实行城管相对集中执法,开展城区交通和经营秩序专项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善。

(七)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人民生活持续改善。36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共投入资金4亿元,其中县级配套4815万元。第三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16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程,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9000人,被授予“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县”和“全市十一五扶贫开发先进县”。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稳步开展,银燕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全省率先正式挂牌营业。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6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6439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 以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征收社会保险费超亿元,按时足额兑现各类社会保险待遇9499万元。7个乡镇敬老院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发放低保资金3446万元、农村五保资金1376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32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5.5%,被评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全年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65例,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3232人,救治结核病人86人、晚血病人68人,免疫接种7.2万人次,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3681人,发放计划生育奖扶资金231万元。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拨付寄宿生生活补助300万元,职业教育助学金676万元,完成校安工程151个、11.5万平方米,建成60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4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直补资金5526万元,56个后扶项目全部完工,被评为“全省后扶项目实施先进县”。新建廉租住房544套,公开配租12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825140万元,18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顺利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推进,种植业保险完成保费203万元,能繁母猪保险投保16000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六个省级重点搬迁避让项目基本完成,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八)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稳步实施教育布局调整,撤并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9所,新城初中、特教学校启动建设,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弥陀高中创办省级示范高中、朴初中学创办市级示范中学通过验收,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文史类本科达线及600分以上人数列全市第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增专利21项,三大科技扶贫项目进展顺利,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完成,县馆藏文物展览开放工作顺利推进,5个乡镇文化站、32个农家书屋建设完成,350个广播电视盲村实现信号覆盖,在全省率先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被评为“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县”。竞技体育长足进步,在全运会、省运会上连创佳绩。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花亭湖门球俱乐部中青年代表队勇夺澳门亚洲城市锦标赛冠军。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成1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任务,建成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24个标准化公益性村卫生室,县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开工建设,中医院住院楼投入使用。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稳步实施,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低生育水平继续维持,流动人口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县计生服务站大楼主体竣工。社会公益事业长足发展,赵朴初公益基金会、县慈善协会挂牌成立。经济研判机制和首席统计员制度基本建立,县域经济运行监测有效加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加强,人防、双拥工作得到巩固,监察、审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档案、地方志、邮政通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九)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依法行政,定期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县政协及各方监督,按期办结75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14件政协委员提案。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积极做好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亚运安保,大力开展社会治安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秩序保持稳定。继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推行“阳光村务”,居委会换届圆满完成。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砂石管理不断规范,山区黄砂开采秩序初步理顺。工商、物价、税务、质监、烟草、盐务、商务等部门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监管作用,积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畏艰难,沉着应战,敢闯敢干,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目标,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第一追求,圆满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保增长、重点调结构,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41.421.936.7调整为28.639.032.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1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2.8%,高于“十五”平均增速6.2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0.3%,高于“十五”平均增速23.4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明显提高,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6.7%,比“十五”末增加15.1个百分点,可用财力大幅增加。完成人工造林13.5万亩,新增封山育林9.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0.1%,累计减排化学需氧量1416吨、二氧化硫264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五年来,我们坚持增投入、重点抓项目,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是“十五”投资总额的5.1倍,年均增长44.7%。累计竣工重点项目106个,完成投资70多亿元,其中省“861”项目完成26亿元,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连续三年出台一号文件,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激励优惠政策,五年累计引进县外资金 90亿元,其中境外资金2042万美元,一批成长型、牵动型、科技型项目相继落户,外来投资成为推动太湖发展的重要动力。全民创业如火如荼,民营经济创业园、劳动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成为中小企业孵化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平台。对外贸易从无到有,全县自营出口权企业从1家增加到18家,外贸出口额实现大幅度增长。

五年来,我们坚持强基础、重点抓“三区”,发展平台进一步夯实。全县城镇化率达35.1%,比“十五”末提高7.7个百分点。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由7.2平方公里发展到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万人,荣获“首届全省文明县城”称号。开发区入区企业75家、投产企业55家,其中五年新增入区企业69家、投产企业51家,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连年翻番。花亭湖景区继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又喜获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森林湿地公园等四块国字号招牌,五千年文博园、赵朴初文化公园、西风禅寺等景区景点基本建成,花亭湖旅游快速通道等一大批旅游配套设施得到改善,景区水上客运实现“六统一”管理。

五年来,我们坚持保稳定、重点抓民生,和谐太湖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64亿元。城镇居民三级住房消费体系初步建立,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3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4平方米。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累计增加城镇就业岗位1.9万个,帮助1.1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连续四年被省、市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县”。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五年前的2.26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3.34亿元,五年增长6倍。教育文化、旅游休闲等支出大幅增加,汽车、电脑、平板电视等大件商品正成为新消费热点,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五五”普法顺利验收,“法治太湖”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坚持促改革、重点抓效能,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完成国有集体工商企业改制,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稳妥实施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百日行动”和“中层干部社会评”活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财政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县信用联社筹建农村商业银行,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在太湖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不渝地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既定发展思路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改革的手段、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年来,57万太湖儿女以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无往不前的进取精神,战胜重重困难挑战,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发展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人武部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太湖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太湖仍处在“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发展阶段,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度不高;农业抗风险能力较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广,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二、“十二五”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和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坚持扩大内需、中部崛起战略,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我省将加强大别山资源开发,有利于我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展开,合肥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迅速拓展,我县产业升级的条件更加有利。通过“十一五”特别是近年来的持续高位投入,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我县加快发展的平台更加坚实,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新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县委建议,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县政府编制了《太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各位代表和委员,请大家审议。根据《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追赶跨越、富民强县”为主题,实施“工业强县、三产兴县、农业稳县、生态立县、开放活县和城镇化”六大战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文化一体化“四轮驱动”,突出“三区”带动和新农村建设两大重点,着力推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实力太湖、魅力太湖、活力太湖,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工业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切实增强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牵动能力。加快园区扩容升级,建立以县经济开发区为主,集聚区和专业园区为补充,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园区新格局,新增开发区面积10平方公里。按照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低碳化的导向,全面扩张提升机械及金属制品、农副产品及资源加工、精细化工及塑料制品、轻工纺织及服装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骨干企业翻番计划”和“亿元企业递增计划”,发展壮大规模企业,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县重点产业发展,同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着力打造产值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2个、100亿元以上1个,重点培育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0个,其中5亿元以上20个、10亿元以上5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生猪、肉鸡、油茶、茶叶、板栗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经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加快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变为工业资源优势和商品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引导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按照“旅游文化一体”和“城湖一体”的理念,以推进旅游文化一体化为重点,挖掘“山水、名人、禅宗、红色、戏曲、诗词”等旅游文化资源,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壮大旅游文化产业。加快以花亭湖为主体、五千年文博园为重点、长河景观带为纽带的景区建设,力争花亭湖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博园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享誉国内外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成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示范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旅游文化休闲基地和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县级物流中心,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培育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社会消费新热点。加快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发展,同步推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建设。

(二)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把壮大县城作为今后五年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加强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重点建设晋湖公园、滨河公园和县城中心区,加快推进县城东展西连南拓北扩和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到2015年,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人口达15万人,成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宜居宜商宜游的现代精品旅游城市。大力推进村镇建设,加快小城镇发展,积极扶持徐桥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支持小池镇建设全省产业集群专业示范镇,支持新仓等县城周边集镇与县城融合发展,支持弥陀等边远集镇发展边贸经济、寺前等滨湖集镇发展旅游经济,推动乡镇特色化、差别化发展,形成若干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构建综合交通网络,加快省际、县际路网建设,积极申报岳武高速接线工程,积极争取合九铁路向复线和高速铁路发展。加快县乡公路、桥梁改造升级,争取赤百线改造工程立项建设,全面提升道路等级。大力发展水路交通,高标准建设花亭湖旅游航线,争取实施徐桥至华阳河码头航道工程,打通太湖直达长江的水运通道。抓紧抓好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深入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继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成220千伏太湖变电站,110千伏徐桥变电站和汤泉等235千伏变电站,全面实现全县35千伏主干电网双电源环网供电。加强农村沼气、垃圾处理站、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三)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科学布局国土空间开发,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促进区域间分工协调、优势互补,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大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景区生态与环境保护,重点加强花亭湖水体与周边植被的保护。建立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推进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加强环保执法、监测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制定并落实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加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循环型增长方式。大力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积极发展太阳能、小水电、风力发电等项目。出台扶持激励政策,推进工业低碳化发展、城镇低碳化运行、城乡低碳化建设。

(四)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结合太湖发展实际,认真谋划一批牵动性强、贡献率高、事关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保投资,逐步建立增速平稳较快、结构持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的投资增长机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一号工程”,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推动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保持进出口稳定较快增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强化农民负担监管,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五)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加大民生工程投入,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优化中小学教育布局,逐步普及高中教育。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快职教大县建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稳步发展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着力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保护、开发和利用各类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认真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实施、管理好库区移民后扶项目,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建立社会化灾害救援和救助工作新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三、二〇一一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全局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把握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各种因素,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3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推进示范区建设 

加快开发区建设。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为契机,加快推进各类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开发区,努力放大示范区的磁场效应。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开发区扩容升级。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实施“腾笼换鸟”,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需要。把好项目环保、安全准入关,强化土地投入产出指标控制。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创业园、劳动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和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任务,高起点运作、全方位对接、宽领域招商,突出招大引强,推进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重点承接和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和项目。利用区位、成本、资源优势,加快引进和利用“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着力打造沿海地区配套产品供应基地。强化引进项目的跟踪落实,对已经签约和达成意向的项目,密切跟踪,挂牌落实,切实解决好开工和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逐项予以推进。积极营造灵活宽松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以诚信赢得客商、赢得发展。实现全年招商引资额42亿元,增长38%,其中利用境外资金1000万美元,增长33.9%

(二)大力推进工业集聚升级

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突出抓好大企业、大项目,积极鼓励规模企业确立大投入、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扶持光华铝业、集友纸业、中磁高科、金张科技、川杰铸造、华佳服饰、嘉源纺织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其龙头效应,支撑县域工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联动。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加强服务、协调,着力解决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层次不够高、规模不够大、竞争力不够强等突出问题。新增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8户以上,总数达120户以上;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增长55%以上;增加值26.5亿元,按可比价增长40%以上。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大行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块状经济集聚发展,形成“大而强”和“小而专”的合作体系,构筑产业集群,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提供强劲支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引进电子信息、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等领域的新兴产品,努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后续配套产品的技术攻关,开发延伸产品。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积极鼓励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好技改项目跟踪服务,促成早立项、早竣工、早投产。加强企业能耗调控,努力削减存量,统筹控制增量,落实节能降耗各项任务。

(三)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做好现有特色产业的延伸拓展工作,使我县农业的区域布局、区域特色更加明显,巩固提高农业比较优势。稳定粮油棉等传统产业,着力推进城郊蔬菜基地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力推进油茶连片开发和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新增油茶种植面积2万亩。继续扩大茶叶基地规模,加大品牌整合力度,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巩固和扩大生猪、肉鸡养殖良好发展态势,加快建设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和年出栏200万羽肉鸡养殖小区,完成来兴湖、多滴公司2个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和兴牧公司江塘300万羽肉鸡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力争全年出栏生猪65万头,肉鸡出栏突破3000万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与龙头企业联合对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扶持花亭湖绿色食品、福润禽业和山里郎茶油等企业扩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增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 46个,积极创建一批省级知名品牌和国家名牌农产品。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盘活用好我县丰富林业资源。实施新一轮25个村整村推进项目和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继续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和标准化农田建设,启动实施大石乡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加快省、县、乡公路升级改造,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和渡改桥工程,启动建设太怀线、环库东路大坝至梅河段公路,实施15个危房改造示范点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0座,改造渡口码头4座。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扎实抓好农村“一池六改”工作。争取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启动长河综合治理工程。继续推进“阳光村务”建设,切实抓好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提升村级民主管理水平。继续加强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和气象预警等工作,启动易灾地区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做好农业补贴政策审核、发放工作,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监管,切实维护农民权益。扎实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继续抓好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业抗灾避险能力。坚持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继续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成果,加大以村为单位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试点力度,提高农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好世行“青年农民培训”等项目,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四)奋力推进旅游文化一体化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社会投资创办、领办、合办文化骨干企业。继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水平。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完成晋熙、大石等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0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新建一批社区和村文化活动室、农家文化大院。大力推进文化下基层、进社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认真抓好文物保护,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县馆藏文物陈列布展工作,力争“五一”前免费对外开放。

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按照“城湖一体”、“旅游文化一体”理念,启动旅游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花亭湖湿地公园和长河景观带建设,加快赵朴初文化公园、西风洞、二祖禅宗文化园等景点提档升级,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扎实推进五千年文博园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好五千年文博园开园仪式和第三届旅游文化节。加快推进刘邓大军高干会议旧址修复和大石英烈园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申报龙潭寨和蔡畈等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工作,继续实施古镇保护,高起点、大手笔开发自然、历史人文景观。推进梅河谷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发展环湖“农家乐”旅游。继续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启动建设旅游码头至情人岛段的环湖道路,加快推进花亭湖五星级酒店、新旅游码头建设,完成狮子山大桥和芹河大桥建设。加强景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着手编制环保、水土流失防治等专业规划,建立乡(镇)村风景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做好花凉亭灌区节水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完善景区管理制度,改革景区管理和运营体制,组建花亭湖旅游开发股份公司。强化旅游宣传营销,积极拓展客源市场,努力提升旅游人气。

(五)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完成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县城东展西连南拓北扩工程,建成区面积扩展1平方公里以上,新建朴初大道,完成建设南路、建设北路和龙山路、状元路、观音路、天华路,启动滨湖大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2公里,完成老城菜市场改造,铺设污水管网10公里,建设垃圾中转站3座、公厕3座,继续推进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大“城中村”改造步伐,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切实巩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建成县城主题雕塑,提升城市品位,争创第二届“全省文明县城”。完成3个镇控规编制工作,深入推进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试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争取和实施异地扶贫搬迁等项目,积极鼓励、支持集镇和中心村庄建设,全县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六)努力推进有效需求持续增长

紧抓投资和项目工作。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县级领导分工联系项目制度,落实项目目标责任制,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确保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持续增强。围绕中央新增项目投资投向,加快优化投资结构,提高项目投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项目编制工作水平,调整充实重点项目库,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努力扩大国家和省投资中我县重点项目所占份额。强化项目推介,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管,严格落实项目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以项目质量上水平、项目资金安全有保障作为项目监管重点,全面优化项目实施环境。

大力拉动城乡消费。全面完成集体企业改制,继续实施“新网工程”,完善和优化县城商业网点布局,启动建设华润苏果超市,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打造商贸物流中心,扎实推进邮政大楼、移动通讯综合大楼建设。继续实施“家电下乡”、“电动车下乡”和“万村千乡”工程,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继续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城投公司融资能力和资金运作水平,壮大企业公有资产经营公司规模,做大做强县担保公司,完成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积极引进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银企合作,激发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促使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助推经济发展。

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整合外贸经济资源,壮大经营主体,优化出口方式,促进外贸出口明显增长。加大对重点外向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外贸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进出口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中博会等知名会展,打造优质出口创汇品牌。新增自营出口权企业3家,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万美元。

(七)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工作,建设转移就业示范县。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改制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一揽子方案,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启动实施新农保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加快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提高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五保户供养生活补助水平,逐步完善城乡低保、特困救助、大病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生活。进一步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拓展提升民生工程。全力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努力增进全县人民福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扩大对高校、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建立健全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体系,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合率达97%以上。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任务,实施住房保障补贴提标扩面,廉租住房补贴向建制镇延伸,实物分配逐步覆盖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和无房户的住房困难。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实施校安工程,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新城初中建设步伐,支持职教中心创办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巩固和扩大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实现全县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不断健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县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建设进度,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血吸虫病防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定不移地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落实“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着力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成县计生服务站大楼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启动建设县体育活动中心。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完善热线电话、网友留言办理等制度,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各项工作,建立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度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监管,努力防范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做好县域经济运行监测,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启动“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和双拥工作水平,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启动县档案馆建设,颁布实施新一轮妇儿发展纲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工商联、科协依法依章开展工作,认真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保密、对台、地方志等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奋力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扎实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勇于担当,永不懈怠,持之以恒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在大有作为的时代奋发有为。

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制度,增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拓宽联系群众渠道,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各项政策措施更加合乎民情,顺乎民意。不断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各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减少“越位”,纠正“错位”,填补“缺位”,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行政决策制度建设,确保行政决策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务公开监督检查、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等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便民利民、服务经济、优化环境的职能作用,全面推行人进中心、事进中心、权进中心。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接受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网络舆论的监督,推进阳光行政。积极支持监察、审计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加强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等方面的监督。

始终坚持廉洁从政。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完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管理,扩大政府采购和招标范围,坚决制止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体系,加快完善部门预算编制体系,强化对资金运作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小金库”和“账外账”,确保国有资产和资金安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守廉洁从政底线,带头执行廉政建设各项规定。

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始终对党充满忠诚,对人民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责任,在推动工作中创先进,在致力发展中争优秀。突出真抓实干,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改革创新的先导,珍惜大有可为的机遇期,牢记加速崛起的新使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在锐意创新中蓄积动力,释放活力。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以夙兴夜寐的责任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身太湖发展事业。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太湖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的五年,也是我们大干事业、大显身手的五年。蓝图已经绘就,任务更加艰巨。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太湖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太湖县 政府工作报告 太湖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