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我县加快发展、奋力崛起步伐坚实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和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县加快发展、奋力崛起步伐坚实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主攻工业、繁荣三产、强农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1.7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2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9亿元,同比 增长31.9%。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有效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工业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同步提高。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2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37.8%。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05家,新增37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4家。20个项目被列入省技术改造“百千工程”计划,完成投资4.4亿元。重点产业快速成长。生物医药、发制品、有色金属再生、木材、农副食品加工、筛网、绳网、中药材等八大产业拥有规模企业80家,实现产值80.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3%。园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一区两园”新调整规划面积44.8平方公里,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亿元;入园企业184家,其中投产144家、在建40家;园区内规模企业实现产值68.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实现税收3.1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9.2%。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设开局良好。倪邱、马集、税镇、高庙、三堂、李兴、皮条孙等7个聚集区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9家,实现工业产值10.6亿元,为全县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按照城市向北、向西扩展,把城关镇、旧县镇、开发区连为一体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太和大道为中心线、东西城区路网循环贯通的“一主两翼”城市建设新格局,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74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大力实施城市路网工程,沙河东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团结东路、文明东路、镜湖东路基本完工,太和大道南段、民安路、国泰北路、健康东路正在建设,沙颍河三桥建设进展顺利,城市东西部路网基本形成。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杨沟排涝站、团结沟、团结西路排水设施改造基本竣工,信息共用管网、二水厂供水管网、长征路污水处理管网正在建设。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国泰广场、镜湖公园投入使用,长征南路、祥和西路、太和大道等道路绿化亮化相继完工,晶宫广场、新世纪花园、盛世华庭等小区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市容环境、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拆除控建区内违法建房1.5万平方米。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完成了27个乡镇、288个中心村、1100个居民点的规划编制及报批工作,投入1.2亿元,修建城市型道路24公里,“千村百镇”示范工程顺利实施,镇村面貌进一步改观。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投入资金6926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90.8公里,提高了县乡公路通达能力。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5.1亿元,同比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4370元,同比增长10.6%。粮食生产保持良好势头,粮食总产95万吨,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4年荣获“全省小麦高产攻关先进县”称号,旧县张槐村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创亩产718.2公斤的全省新纪录。安全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到5.4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发展到80万亩。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20.3亿元,肉蛋总产10.4万吨,连续3年被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被批准创建,植树造林3.6万亩,营林造林、木材加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到34家,新增9家,创建生产基地80万亩,带动农民20多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98家、会员2万多人,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形成。劳务经济稳步发展,积极为农民创业就业搭建平台,大力开展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完成“阳光工程”培训4650人,农民科技培训、专业技术培训6550人。全年外出务工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多亿元。农民工返乡创业861人、就业7875人,全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沙颍河近期治理工程通过淮委验收、耿楼大闸水利枢纽竣工使用,抗洪排涝通航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能源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沼气池4500口,清洁能源应用范围扩大。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发布时效性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四)第三产业日益繁荣。围绕做大市场、做活商圈、做强物流和城外大市场、城内大商场的发展思路,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商贸物流快速发展,规模档次同步提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5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县级第一。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城商业网点规划通过评审,三角元农产品批发市场、保健品综合商城开工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顺利实施,农村商业网点发展到6000多个。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活动扎实开展,销售家电、汽车、摩托车3.5万多台,兑付补贴2000多万元。医药商业蓬勃发展,安徽华源医药公司实现医药销售收入130亿元。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华药会”,16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参展,现场签订购销协议金额30多亿元。投资5亿多元的华源医药物流新区规划占地635亩,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太和医药“买全国、卖全国”的地位更加巩固。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实现进出口总额6616万美元,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外派劳务366人,人均实现收入6万多元。
(五)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投资作为打基础、增后劲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全县储备项目达到396个。全年实施项目196个,其中省“861”计划项目7个,完成投资7.1亿元;市“6611”工程项目45个,完成投资13.5亿元。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开源木业、即发瑞泰、嘉和服饰、徽邦香料、哈博药业、中冶公司、喜多多食品等项目建成投产;东泰木业、悦康天然药业、贝克药业、海神寿春、神健生物、一帆香料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澳门葛兰素制药、香港南源织造、宁波宏昌塑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漯阜铁路太和段改线移站工程通过铁道部批准并实施。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内需项目,全年争取中央投资项目103个,拉动总投资20亿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在浙江平湖、江苏常熟等地开展了项目推介活动,与山东巨野结为友好县。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博会暨第五届徽商大会、第三届皖西北(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实际签约项目9个,投资总额20.7亿元。认真实施“凤还巢”工程,一大批太和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投资创业。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政策,优化投资环境,一批新项目落户太和。全年引进项目103个,引进市外资金18.6亿元,同比增长56.2%;全县私营企业发展到1370家,新增300多家。
(六)财政金融运行平稳。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积极培植财源,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净增1.18亿元。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开展了清理小金库工作,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有力保证了社会保障支出、民生项目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全年发放各项惠民补贴2.15亿元,兑现公务员津补贴、财政供养人员增资及义务教育绩效工资8000万元。加大财政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先后为企业担保贷款4000多万元,为肖口、税镇、郭庙、皮条孙等乡镇再生资源回收业调度扶持资金1.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稳步推进,科学安排用款计划,合理控制国库资金,增强了财政调控资金能力。金融运行良好,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42.2亿元,同比增加20.8亿元,继续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10亿元,同比增加11.8亿元。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31.1亿元、净增6亿元,创历年最高水平。“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建设全面启动,积极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批准成立了2家担保公司和1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进步取得新成就,10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顺利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本科达线3749人,连续13年位居全市第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教育投资力度加大,太和八中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并正式招生,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新招聘教师100名,教师缺编状况得到缓解。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中医院被批准为全省县级首家三甲中医院,县医院现代化病房大楼投入使用,31个乡镇卫生院完成了病房医技楼建设,建成村卫生室233所。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扎实有效,爱国卫生运动、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广播影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正式启动,非法电视台得到有效治理。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喜人,在全市十一届运动会上,我县获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两项第一,实现“三连冠”。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实现了人口自然增长控制目标。大力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完成修编并通过审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稳步推进,双拥共建活动扎实开展,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加强。统计、审计、物价、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老龄、旅游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心民计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太和建设进展顺利。26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7720万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993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67人。社保扩面稳步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工作扎实开展。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6200万元;实施了城乡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600多万元;加强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集中供养率进一步提高;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得到较好落实,完成了25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稳步实施,全县参合128.6万人,筹集农民参合资金2572万元,补助农民医药费用1.2亿元。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加大,建成廉租住房360套,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402.9万元,解决了1455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农村妇女儿童权益得到较好维护,积极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荣获“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示范县”称号。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得到加强。信访形势进一步好转,“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成效明显,信访案件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稳步提高,严厉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两抢一盗”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强力推进维稳工作,确保了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我县的社会安全稳定。
(九)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时办结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件,政协委员提案197件,代表和委员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太和”主题,扎实开展了政府机关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断健全。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逐步规范,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切实加强应急演练,妥善处置了“8·16”特大交通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积极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
各位代表,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千方百计稳定发展传统特色,培育壮大新的优势,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加快崛起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成绩好于预期。这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县政协和各位委员、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协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新闻媒体和其他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武警、预备役官兵、政法干警,向在我县投资创业的广大客商,向驻太各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太和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产业层次相对较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拉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的项目还不够多、不够大,有的项目建设周期过长,没有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制约比较严重,既存在土地总体供给不足的矛盾,又存在着乱占和浪费土地的现象,中小企业普遍融资困难;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改善民生的能力较弱,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少数单位保增长快发展的意识不强,服务大局的水平不高,干部作风和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加快发展、率先崛起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效应对危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攻工业、繁荣三产、强农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工业质量效益提升年”和“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年”为抓手,突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两轮驱动”,打造城市新区、医药物流新区、县经济开发区、城关民营经济园、肖口循环经济园、重点工业聚集区“六大板块”,打响全国书画及民间艺术之乡、生物制药及健康产业、教育、医疗“四大品牌”,实施园区建设、城市建设、项目建设“三大会战”,精心安排好第三届华药会和首届中国·太和书画艺术节“一会一节”两大活动,全力推进太和加快发展、率先崛起。
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104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6亿元,增长18%;规模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2010年县政府将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10件实事:
1.投资5000万元,实施城区天然气供应管网建设。
2.投资4400万元,建成10万平方米、日处理垃圾15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厂。
3.投资1500万元,完成二水厂建设。
4.投资4000万元,启动占地300亩的祥和公园建设。
5.投资800万元,建成廉租住房120套,落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360万元,解决13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6.投资1.5亿元,加固重建危重校舍159栋、17万平方米,解决15万名学生的校舍安全问题。
7.投资3790万元,完成13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8万人的饮水安全。
8.投资4780万元,建成“村村通”公路131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水泥(油)路。
9.投资1.2亿元,建设三角元农产品批发市场。
10.投资490万元,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完成10500人的培训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主攻工业力度,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继续实施“工业突破四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工业经济质量效益提升年”活动,强力构建“县有经济开发区、乡镇有工业聚集区、村有创业示范点”的三级工业发展体系,着力扩张工业经济总量。
夯实工业发展平台。抢抓省委、省政府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合肥结对合作加快园区建设的机遇,统筹推进“一区两园”和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设。全面加快“一区两园”道路、污水处理、供水管网、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新增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新开工项目50个以上,新增规模企业40家、规模企业总产值27亿元。加快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光伏产业等专业园区建设,实现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进一步完善7个乡镇工业聚集区总体规划和详规,完成一期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每个聚集区新增投资超500万元企业5个。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实施亿元企业成长计划,对规模企业进行梯队管理,择优扶强,引导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拓展销售市场。重点跟踪扶持北京悦康集团投资15亿元的恒信制药公司以及东盾木业、环宇公司、中冶公司、大华金属等规模较大企业,全方位搞好协调服务,尽快形成一批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年内力争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对即发瑞泰、南源织造、金布滤材网业等发展前景好、投资力度大的新企业重点扶持,切实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年内力争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5家。加强中央企业与我县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实施“532”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发制品、有色金属再生、木材、农副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筛网、绳网、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重点培育纺织服装、光伏两大新兴产业,鼓励支持技改创新,做大企业规模,努力形成一批“十亿产业”。
(二)强力推进城市大建设大发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围绕把太和建设成为阜阳次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科学规划、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高品位的思路,加快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连接经济开发区,抓住国家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的政策,以“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年”为抓手,以拉开框架、形成外环为重点,新增城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达到3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
强化规划先导作用。以漯阜铁路东移和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契机,尽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加快编制环卫、园林、给排水、燃气管道等专项规划,推进城市规划全覆盖。严格规划审批,强化规划刚性约束,确保规划不折不扣地实施。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一桥”和“四纵”、“十二横”道路建设改造工程,新增城市道路25公里。具体是完成沙颍河三桥建设,确保竣工通车;实施细阳路改造,长征北路、国泰北路延伸、民安路建设,实现民安路向南向东与105国道连接,完成城市大外环建设;抓好沙河西路、解放西路、镜湖西路、文明西路、团结西路、建设西路、光明西路、平安路、富民路、谷河路、银杏路、幸福路建设改造,全面贯通城市西区、北区路网。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污水管网、信息共用管网等城市配套管网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设施承载功能。
重视和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一街”、“三园”、“四场”建设。具体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精心打造华源物流园到三角元“十里长街”,启动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祥和公园、旧县公园建设,实施细阳广场改造和沙河广场、旧县凤凰广场、开发区物流广场建设。重点加强城市主要道路和新建道路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加大城区污染源治理,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抓好城市开发建设。不断完善“拆迁、补偿、安置、就业、保障”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全力做好城市规划区内控建拆违工作,强力遏制违法建设多发势头。强化市场机制,经营城市资源,探索多种融资形式,实现城建资金总体平衡、良性循环、滚动发展。大力引进实力强、信誉好的开发企业,加大建设力度,确保出让房地产开发用地不低于1000亩,新开工房地产项目不低于12个,商品房开发面积不低于100万平方米。实施城市建筑空间规划,以长征路为轴线,建设两侧高层商住建筑区。进一步完善先锋路市场开发建设,尽快将文明东路占路经营的工商户迁入先锋路市场,促进文明东路环境、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加快安置区建设,稳步推进旧城区改造。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深入开展卫生城、文明城创建活动,建立完善县、乡镇、社区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城区街道、路段主体责任,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建立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加大对以街为市、乱占乱建、乱倒垃圾、乱停乱放、非法营运等违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着力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促进市容市貌有明显改观。
(三)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着力实施“加快现代农业四年提升行动”,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切实加强旧县、税镇、皮条孙、原墙、双浮5个“小麦高产创建核心示范片”和旧县张槐、大张、税镇姚寨3个“玉米振兴计划示范片”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全年粮食总产突破100万吨。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巩固发展三堂、三塔、赵庙优质薯类生产,旧县、原墙、郭庙、皮条孙、三堂高蛋白大豆生产,李兴、清浅优质中药材生产,城关、旧县、大新椿樱生产,三堂、双浮、大庙、城关瓜菜生产,不断扩大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充分发挥8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带动作用,力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3个,绿色食品认证4-6个。实施生态林业重点工程,有序推进速生丰产林建设,成片造林1.87万亩。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重点扶持阮桥展旺、皮条孙恒昌、大新福海生猪养殖,旧县振中肉牛养殖,高庙奥兴达利种鸡养殖等规模企业,建成现代畜牧业科技示范区2-3个,力争新增规模养殖场70个。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思路,开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年”活动,充分发挥东盾木业、旺兴益客、三泰面粉、美好面粉、鹏宇中药材等龙头企业作用,鼓励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技改扩能,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大户集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洼地治理工程,抓好西淝河堤防整修,加强旱涝保收农田建设,加快如意沟、友谊沟等大中沟治理,改善除涝、灌溉农田面积10.5万亩。
稳步推进村镇建设。围绕构建“县城、集镇、中心村”三个层次的城镇框架体系,加快集镇规划编制,启动新一轮小集镇建设,逐步解决供水、排水、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和镇容镇貌问题,不断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全面落实《城乡规划法》,认真实施新农村、中心村和居民点建设规划,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土地制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章建筑行为,深入开展沿国道省道和重要县道骑路逢集治理。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2000口,改厕任务2000户。
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积极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增强农民从业、就业能力。积极搭建劳务对接平台,举办各类农民工招聘会,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拓展海外劳务输出业务,争取输出外派劳务400人。抓好农民创业园建设,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返乡创业,巩固农民就业增收主渠道。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持第三产业持续繁荣。坚持“做大市场,做活商圈,做强物流”和“城外大市场、城内大商场”的目标,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打造核心物流园区。大力实施“现代商贸物流四年提升行动”,全力支持安徽华源医药物流新区二期、三期工程建设,继续巩固太和医药在全国的重要地位。突出抓好经济开发区占地2000亩、总投资20亿元的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正大集团物流、世存物流等入驻企业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核心物流基地。精心筹办第三届华药会,延展壮大会展经济。
加快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新型服务业。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新网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服务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认真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积极引进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入驻太和,鼓励支持华润苏果、朴人商厦、阜阳商厦、安徽百太扩大经营网点,完善城市商务、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推进投资3亿元的五星级酒店项目建设。
重视和加强市场建设。巩固原有的特色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培育和建设一批辐射范围广、产业关联性强、带动能力大的专业市场。启动倪邱粮食专业市场建设,实施投资5.5亿元的三角元综合大市场建设,促进投资1.7亿元的保健品综合商城尽快竣工运营,加快形成粮食、保健食品、农产品批发、农机、建材等较大规模的市场集群。
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认真执行对外贸易奖励政策,大力培育出口主体,壮大进出口队伍,在确保发制品、中药材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努力培植即发瑞泰、嘉和服饰、徽邦香料等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推动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产品出口,力争全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
(五)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扩大项目投资规模。大力开展项目攻坚活动,开展全方位招商引资工作,切实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
吃透政策谋划项目。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投资拉动计划,突出产业、基础设施、交通、城市功能配套和民生保障等重点,开展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培育、挖掘和筛选一批骨干项目,力争入库项目达到400个,总投资200亿元以上。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和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切实强化管理调度。强化绩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联动机制,落实用地指标,完善环评手续,加快节能评估,扎实做好项目落地服务工作。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协调服务,促进北京悦康集团安徽生物制药产业园、苏米特光伏产业园以及东泰木业、香港南源织造、澳门葛兰素制药、鸿富天医药食品、宁波宏昌塑料、华云彩钢、金布滤材网业、一帆香料二期、海神寿春等30个重大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抓住皖沪苏浙共建统一长三角大市场机遇,充分发挥我县产业、资源、劳动力等优势,重点围绕医药、木材、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充分运方式,组织参用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等多种加徽商大会、第四届皖西北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积极开展重点项目招商推介洽谈会,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招商引资。力争年内引进项目160个、超亿元项目2个、县外资金20亿元。
千方百计激发民间投资。扎实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充分发挥我县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挖掘民间资本投资潜力,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其他行业领域,引导民间资金成为创业资本。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激发更多的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六)重视加强财政金融工作,确保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个环节,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科学,引导金融信贷投放,支持经济发展,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大力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坚持围绕财政抓经济,强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使其早投产、早见效、快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财源基础。大力挖掘增收潜力,强化税收稽查,确保应收尽收,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推进财税库联网建设,加强税源调查和重点税源监控,及时将各类税收均衡入库。用足用活积极财政政策,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的机遇,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
科学安排财政支出。坚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原则,强化预算管理,精打细算,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继续安排70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支持“一区两园”、乡镇工业聚集区以及重点企业发展。坚持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重点保障安居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加强财政“金财工程”建设力度,努力构建财政信息化平台。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征管等各项财政改革。加强资金运行管理,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制度,保证各类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开展金融生态县创建,深入实施金融环境整治,推进县域征信体系建设,依法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健全信贷投入考核机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引导银行增加信贷投入,努力实现当年新增存款的50%以上投放当地贷款,确保贷款总量增幅超过存款增幅。稳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合作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筛网、桔梗行业内部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工作成果,大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各类规范性科技咨询、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积极争创“全省教育强县”。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视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解决教师缺额问题。做好二中创建省示范中学工作,扎实推进八中二期工程建设。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民医疗保障覆盖面。重视和加强各类医疗保险资金的管理,探索建立科学完备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市场管理,严肃查处资金使用中的违规行为,有效降低医疗价格。全面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筹建县医院新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病区,推进中医院综合大楼建设,支持万森心脑血管专科医院建设。加大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医学教育等投入,加强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推进“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创建“全省卫生强县”。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围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诗词之乡”,加快筹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青少年文化中心,建好倪邱倪宽公园,启用书画市场一条街,规范文化市场管理。组织举办首届“中国·太和书画艺术节”,进一步提升“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位。继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筹建太和体育中心。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严格执行和落实环评“三同时”制度,坚持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做好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加强节能减排监测、监察和考核体系,鼓励能源消耗高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能。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开发复垦新增耕地5000亩。扎实开展集体土地、农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全力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争取档案馆、新气象站、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尽快开工建设,积极做好行政服务中心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支持武警部队和消防建设。重视工会、共青团和妇女儿童工作,支持关工委和老龄委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旅游、对台、地震等工作。
(八)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太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倾力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把“抓落实、办实事、解难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全面完成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提前谋划工程类项目,筹措1亿元民生工程配套资金,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实施进度。规范资金管理,严格落实公开招标、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等制度,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民生工程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民生工程的跟踪问效,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健全城乡就业社保体系。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增加就业岗位。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建设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低保,完善村级干部养老保险工作,各项保险足额发放支付率100%。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扶助工作,完善农村五保户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扩建敬老院22所,完成老年福利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扎实开展平安太和建设。抓好“五五”普法,加快依法治县进程,争取顺利通过全省“平安县”验收。完善领导开门接访长效机制,逐步推行“网上信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严格依法按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健全治安防范长效机制,加强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继续抓好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科学发展、率先崛起的目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规范政府行为,推进管理创新,加强廉洁自律,不断提高执行力、公信力和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办事效率为目标,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努力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新氛围,切实增强政府及其部门的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力发扬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全县政府机关中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奋发有为促崛起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行为,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政府工作报告和通报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扎实做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完善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制度,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实行调查研究、征求公众意见、决策评估以及听证、公示等制度,集体研究决定。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拓宽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
(三)转变作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围绕作风转变年、工作落实年、发展加速年活动,以“建设效能太和,推动加速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政风行风评议,力求在转变作风上有新的突破。提倡查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以实绩评奖惩、以作为定地位,让更多的人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办事,把精力放在谋发展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对确定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做到定职责、定标准、有督查、有奖惩,全力以赴推进落实。
(四)从严治政,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加强廉政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党纪条规、依纪依法办事”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细化责任分解,狠抓责任追究。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重要项目廉政承诺活动,强化行政监察、财政监察和审计监察。坚决查处违纪违法的人和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一要干事,二要干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主线,做到反腐倡廉长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率先崛起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团结拼搏,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太和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太和县 政府工作报告 太和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