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五河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时间:2023-05-11 18:30:08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五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关于2010年工作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河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五河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五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0年工作和“十一五”规划落实情况 

2010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各位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着力抢抓发展机遇,多项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市县区之首。据预测,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2.1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一产增加值35.3亿元,二产增加值29.3亿元,三产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6.5%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55.7%。财政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4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亿元,同比增长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515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5411元,同比增长15%。 

(一)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修订完善工业发展政策,不断加大工业扶持力度,全年向上争取工业项目资金1800万元,为企业实施各类补贴、补助525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注册资金达到1亿元。企业评级、信用担保、财政贴息、银行贷款四位一体的“五河模式”在全省推广,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建设试验区有望获批。年内中小企业累计融资17.3亿元,比年初增长30.7%,高于全省8个百分点、全市18.5个百分点。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家,年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14家。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49%;完成工业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6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同比增长46%。富源电子、飞宇轴承等30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环球纺织、岚岛重工等40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6个。加强品牌创建,五通牌蓄电池喜获“安徽名牌”称号。加快外向经济发展步伐,全县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备案企业发展到41家,自营出口企业发展到10家,进出口总额完成920万美元,同比增加400%。 

鼓励全民创业,开展“点对点”帮扶,对新办个私企业采取“四个一”帮扶措施,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252个,新增个体工商户2076个,33家企业跨入规模企业行 

列。小溪、头铺、双忠庙、武桥4个农民工创业园入驻企业47家,创造就业岗位1042个。 

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例会制度,投入资金1.1亿元,完善了园区路网、电网、管网及绿化、亮化设施,提升了承载大项目、大企业的能力。城南工业区、沫河口工业区共入驻企业208家,其中投产90家,在建118家。预计,园区企业全年可完成工业增加值7.36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3.3%。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二)农业农村工作稳步发展。农业生产连续7年增产增收,水产品产量进入全国200强。“沱湖螃蟹养殖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成功,沱湖乡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称号。德翔木业等7家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行列。金皖鹅业等6个市级养殖小区通过验收。“粘龙”米面粉等3件商标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樵子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淝山水库加固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补助项目工程全面完成,维修水毁生产桥梁38座,疏挖山塘100面。“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2.2亿元。 

强力实施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不断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完成总投资3282.3万元的19个市县级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和1个省级项目,全县新增耕地5368.5亩。 

正在实施的10个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复垦规模4410亩,已完成拆迁面积149万平方米,建成农民新居445套,沫河口三铺、东刘集大程、武桥朱圩等已初具规模。通过土地置换、增减挂钩和重点项目点供,预计可争取土地供应指标14608亩,位列全省县级前列。 

徐明高速开工前各项工作基本完成,蚌五泗高速前期准备顺利推进,县级投资1.2亿元的园集大桥即将开工建设,县城西环线破土动工。全年养护、铺设县乡道路178公里,铺设村村通水泥路面63.5公里,乡镇农班客车改造基本完成,快捷通畅的县内外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三)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面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经营城市。全县出让经营性用地25宗,出让土地面积1587.83亩,出让合同价款13.69亿元,有力地推动两个工业园区及新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功能。实施棚户区及旧住宅区综合改造项目18个,完成房屋拆迁3600多户、42万平方米。充分保障被拆迁户利益,发放拆迁补偿款、过渡性安置费3000万元。投入资金4亿元,在建安置房2100套、22万平方米,建成1200套、11.29万平方米,首批258套已交付使用。查违拆违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查处各类违章建筑425户,拆除违章建筑1.6万平方米。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在建城市建设项目39个,水岸名都、城中嘉园、西城美墅等住宅小区基本建成,玉带河河道清淤全面完成,漴河治理工程环城北路南段初见成效,北店桥加固提前通车,淮河路漴河桥基本建成。老城区污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城南新区雨水、污水、供水管网实现与老城区对接。 

小城镇建设规划全面完成,沫河口水晶华府等一批标准化居住区正在建设。国、省道路域环境治理和乡镇文明创建扎实开展,乡镇环卫队伍全面组建,小溪、头铺等12个乡镇镇区主干道实现硬化、绿化目标,沫河口、申集等5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集镇面貌有所改变,适宜人居的城乡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四)招商引资全面增量提质。全年签约工业项目97个,累计到位县外资金49.86亿元,同比增长64.2%。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2个,在建11个,重点在谈43个。投资10亿元的赛远薄钢、华芳纺织,投资7亿元的雨润食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五河。随着一批大项目的相继建设,机械、针纺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逐渐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年来,我们不断完善招商政策,创新招商方式,细化项目入园程序,建立项目会商机制,全县招商引资体系更加完善,形式更加丰富,流程更加顺畅,服务更加规范。成功举办春节、清明节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在 永康、温州、蒲田等地多次举办投资说明会,组织小分队招商220次,组建6个专业招商分局,3个产业招商分局长驻珠三角、长三角,广泛接触企业,有效推介五河,2000余名中外客商来五河考察、洽谈。全县招商引资呈现出数量多、大项目多、后续强劲的良好态势。 

(五)社会事业快速协调推进。总投资3.98亿元的33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一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得到解决。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全面启动,校舍安全工程重建61352平方米,加固78210平方米,教育发展态势总体良好。文化体育和民族宗教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全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城南医院开工建设,县医院、中医院病房大楼主体竣工,乡镇卫生院扩建项目基本完成,建成村卫生室120个,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顺利实施,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城镇新增就业5265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46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类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卡投入使用,被征地农民和村干部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加强五保供养机构建设与管理,民政局荣获“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开工建设。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通过验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 

实施。全面完成节能降耗、总量减排各项约束性指标任务。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河蟹生态养殖保护湖泊资源关键技术开发”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沱湖AAA级旅游风景区通过验收。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十抓”措施,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目标有望圆满实现。 

审计、物价、农机、气象、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人民武装和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政府十件实事落实到位。沫河口宋岗桥等10座县乡道路危桥改建完成。三王路、新信路等15公里县道改造升级全面完工。20座乡村主干道水毁桥涵投入使用,朱顶、武桥、小溪等乡镇疏挖加固山塘100面。刘集周庄等7个肉羊养殖小区已经建成。在沱湖小区等地建成垃圾收集点4个。新建、改建吴家咀安置小区、老县委大院等地公厕6座。城南中学等4所中小学校规划设计方案、建设方案均已完成,城南小学开工建设。投入400万元,出台特困户子女上高中上大学救助办法,重大意外事故及疾病死亡救助办法,137名特困大学生、高中生如愿就学,120户受灾祸困扰家庭重振生活信心。县残疾人实训基地与社会儿童福利中心项目合建,正在紧张施工。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机关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实施目标管理绩效考评办法,推行乡镇工作十条,年度考核趋于科学、合理和注重实效。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 ”进一步强化,审批流程更加顺畅。行政处罚严格执行“两告知一签字”制度,企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扎实开展政行风评议活动,促进政府组成部门工作。创新办理模式,首次实行县政府向人大汇报议案建议办理、向政协通报提案办理情况制度。县长热线、县长信箱、政府网“回音壁”栏目政民互动作用日益显著。严格招投标管理,实行工程建筑领域不良行为计分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妥善处理群众诉求,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2010年,我们不仅完成了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也为“十一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十一五”的五年,发展历程曲折艰辛,发展成就催人奋进。 

这五年,是全县经济实力大跨越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全县生产总值连跨五个1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3.5%;财政收入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2005年翻了两番;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0%2010年达到17亿元,是2005年的10倍。 

这五年,是全县基础设施大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完成了全县土地利用、城镇发展、农田水利等综合性、专业性规划编制。基本建立了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城南和沫河口工业园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8.5平方公里和15平方公里,教育、卫生、交通、水利及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等均取得较大突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亿元,年均增长42%。 

这五年,是全县改革开放大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财税、金融、投资、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县外资金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2010年近50亿元,是2005年的14倍。 

这五年,是全县人民生活大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民为先,致力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连续4年实施省级民生工程建设,数量由2007年的12项增加到33项,总投资达9.34亿元,县财政投入配套资金1.67亿元。认真落实中央惠农政策,5年发放惠农补贴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底的2832 元,提高到5411元,年均增长13.8%;在职村干部人均待遇由2005年底的2400元,提高到6315元,年均增长21.3%;公务员津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人均达到15000元,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达到市级水平,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05年底的11016元,提高到24515元,年均增长17.3%。 

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的五年,发展令人振奋,成绩令人鼓舞。五年来,全县上下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坚持调高标杆,自我加压,对标追赶;始终保持清晰的工作思路,善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创新的方法解决土地、环保、资金等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始终保持扎实的工作作风,不做虚功,不图虚名,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干实事;始终保持严格的奖惩措施,坚持奖优罚劣不放松,深入推进治庸治懒治慢工程,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促进了工作任务的落实,推动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各位代表,“十一五”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全县人民的无私奉献,凝聚着方方面面的热心支持。这是在历届党委、政府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取得的,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驻五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参与五河发展,在五河创业的投资者、合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财政实力偏弱,居民收入偏低。二是工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压力大。三是征地拆迁越来越难,土地供应越来越紧,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任重道远。四是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加以解决。 

即将跨入的“十二五”,国家和省将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公共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教育、公共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倾斜,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受宏观 经济形势变化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皖东北已成为投资兴业的首选地区,同时,随着两个园区及新老城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承载能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必将大为增强。全县上下真抓实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逐步形成,议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些都为下一步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关于“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谋划好“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思路,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认真分析“十一五”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科学预测今后五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五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并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纲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提出今后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奋力崛起为主题,以富民强县、和谐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统筹城乡、投资拉动、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推进产业集聚,着力加快开放合作,着力提升富民水平。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力争在“十二五”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在皖北领先建设一个更大、更强、更富、更美、更和谐的新五河,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决定性的坚实基础。 

《纲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目标,提出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是:财政收入15亿,生产总值翻一番,富民水平再提升,城乡环境大改善。 

《纲要》紧紧围绕稳定一产这个根本,提出今后五 

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是: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养殖效益,壮大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生产条件,健全农技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85万吨以上,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养殖业占大农业比重达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  

《纲要》紧紧围绕壮大二产这个关键,提出今后五年的工业发展任务是:着力构建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空间布局,积极发展机械电子和装备制造业,提升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稳步发展轻纺服装业,转型发展新型建材业,适度发展精细化工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生物能源三大成长性产业。到2015年,规模企业达到500家,工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工业化率达到40%以上。 

《纲要》紧紧围绕促进三产这个重点,提出今后五年的服务业发展任务是:提高中心城区商贸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纵深发展农村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30%以上,力争达到35%左右。 

《纲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这个战略,提出今后五年的城乡建设任务是:完善布局功能,做大做美中心城区;统筹协调发展,做特做优中心小城镇;不断强化能 

源保障能力,努力提高县域信息化水平。到2015年,城市框架拉开到40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 

《纲要》紧紧围绕和谐发展这个核心,提出今后五年的社会事业发展任务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加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提升,全县民风文明,社会和谐。 

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是一项既鼓舞人心又十分艰巨的崇高事业。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有效工作,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关于2011年工作意见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做好2011年的政府工作,对于继续保持我县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揽,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狠抓招商引资、经营城市两大工程,突出工业提升、项目建设两个主题,稳定农业生产,促进社会事业进步,构建和谐五河。全面完成县委十一届十五次全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收入增长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化学需氧量排放及二氧化硫排放均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以内。重点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对重大项目实行定期推进、定期通报、限期整改制度。全年储备工业项目31个,总投资48亿元以上;重点实施江苏雨润等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完成年度投资42.2亿元以上。切实做到力量上主攻大项目、政策上倾斜大项目、服务上倾心大项目、配套上满足大项目。使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0家,力争海华化工等企业产值突破5亿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完成技改项目17个,完成投资6.93亿元。以小溪、武桥、双忠庙等农民工创业园为载体,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继续开展“点对点”帮扶工作,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实现84亿元,增加值实现23.8亿元。 

积极做好项目报批、土地征用、环境评价等工作,进一步破解土地、环保等瓶颈,力争解决工业用地指标 

4140亩。扎实推进信用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继续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审,稳妥推进企业信用贷款担保,加强政银企合作,为企业累计融资20亿元。力争组建2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村镇银行。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投诉受理中心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从严从快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和恶意阻挠施工行为,为投资者提供最优的发展环境。 

(二)夯实三农工作基础,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力争粮食总产达到82万吨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探索土地定向流转新模式。加强动物防疫。调整畜牧水产业发展结构,重点抓好屈台、周庄樱桃谷肉鸭繁育等4个养殖基地,大新景塘甲鱼等8个水产基地建设,争创省级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新建市级养殖小区5个以上。加强林业工作,完成成片造林8050亩。 

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理顺淮浍间水系,加快推进总投资1.95亿元的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总投资5600万元的三铺湖泵站工程、总投资6560万元的五河泵站工程建设进度,抓紧实施总投资9800万元的北淝河下游、沱河洼地治理;适时启动总投资32亿元的临北段、香浮段、花园湖行洪区改造工程,做好洪山等水库除险加固和张家沟等小流域综合整治,完成浍 南、申集12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项目工程。加大农机的组织、协调力度,加快先进农机具推广应用,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精心组织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建立“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合作、乡镇实施、农民参与、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充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收益权和监督权。投入资金4.2亿元,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2亿元,在今年27个项目的基础上,再启动33个旧村庄整理整治项目,建成农民新居3900户、62.4万平方米,整理高标准良田13.89万亩,新增耕地4805亩。通过旧村变新村,小田变大田,实现“田方路宽、渠通树连、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目标。 

(三)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完成城中嘉园、同和小区等房地产项目建设任务。重点搞好漴河区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心城区地块安置房和商品房建设。新开工安置房50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30万平方米。着手实施金海商城地块、青年路南地块等6个地块拆迁安置工作。强力推进县城西环线、青年南路新开河桥梁工程、城南大市场地块等建设项目。启动城南新区路网改造工程,改建五蚌路。建设龙河观景带、龙潭湖湿地公园,建成漴河景观带。继续实施绿化、亮化、市政道路建设与维护工程。进一步加 

快漴东新区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强化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监管。使五河“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目标。 

加强城市管理,坚决查处乱搭乱建行为。依法规范城区秩序,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杜绝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合理设置公交车站点,规范公交车、出租车、电动车运营。逐步建立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加强小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治。规范、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 

(四)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招商环境,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完成沫河口工业区世行2万吨污水厂、3万吨地表水厂、商贸物流园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淝河北路、开源大道、金沫路等园区内道路延伸工程,配套做好各类管网建设,收储土地7000亩。城南工业园依托西环线建设,向西延伸兴浍路,做好高速公路以西2000亩工业用地规划,实现园区西扩;同时建成兴沱路,拓宽大巩山路,实现园区南扩。实施扩区内的11万伏、3.5万伏、1万伏高压线路迁移。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借助协会、商会、媒体和其他招商中介组织的力量,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民间资本活跃和产业加速转移的区域,注重引进项目与我县支柱产业之间的产业链对接。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奖罚兑现力度。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主攻亿元以上大项目。全年实现到位县外资金65亿元,签约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五)注重统筹协调推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加快城南、漴东中小学建设进度,完成校舍改造任务18.8万平方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职工医疗保险待遇,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管理。大力开展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00人。健全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加大科技投入,发挥科技作用。加快大巩山—樵子涧休闲旅游和沱湖风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启动县科教文大厦、水利交通大厦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整治,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残疾人康复社区建设。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查处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认 

真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强化审计职能,做好统计、质监、工商、物价、气象等工作,推进妇女、儿童、青少年等各项事业发展。 

(六)突出保障关注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建设。围绕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尊严感和满意度,精心组织实施省级民生工程,积极筹措配套资金,不断强化督查调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同时办好十件政府实事: 

一是在农村偏远地区建设教师安居用房; 

二是在城区扩建1所、新建3所规范幼儿园; 

三是对全县大中沟上的15座毁坏较重的病险涵闸进行除险加固,继续对各乡镇主干生产道路上的25座水毁桥涵进行维修或重建; 

四是实施乡村道路贯通工程,铺设乡村道路连接线30公里; 

五是在城区增设交通信号灯5处; 

六是建成北店停车场,方便车辆停放和群众出行; 

七是建成惠民路中段龙河桥西侧、桃树园两个垃圾中转站; 

八是投入260万元,配备32米云梯消防车,满足高层消防安全需要; 

九是加强县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投入150万元,购置相应设备,为企业培训实用技能人才5000人次; 

十是对全县村级排灌站维修实施定额补助,确保农民排灌需求。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人民的期盼和重托,我们将把全部精力用在调结构、上项目、促发展上,用在化解矛盾、治理隐患,保安全、保稳定、促和谐上,始终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增强争先意识,在提升县域实力中有更大作为。居安思危、居安思进,聚精会神抓经济,克难求进谋发展,推动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找准在全省工作中的位置,不断创先争优,加大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的工作力度,以服务发展的业绩论贡献,以在全省同行中的位次比高低。进一步奋发有为、狠抓落实,面对各种任务和挑战,能够拉得出、打得响、干得成。  

增强创新意识,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有更大作为。我们力争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善于拿出自选动作,敢于尝试高难动作,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用创新的实践破解难题,用创新的办法创造机遇。围绕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多动脑筋,多想点子,多出主意,勇当破解难题的排头兵。 

增强效率意识,在落实发展思路中有更大作为。不断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有效开展工作,营造抢拼氛围。更加注重工作落实,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制,做到有职必有责,无为必问责。大力推行限时办结超时默许、并联审批缺席默认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政务督查和行政监察,做到顺时推进,逆时倒逼,及时修复。加大治懒治庸治慢力度,以严格的制度,严厉的措施,严明的赏罚,努力营造实干、真干、快干的浓厚氛围。 

增强监督意识,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有更大作为。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政府重点工作制度。畅通县长热线、县长信箱办理渠道,重视网络舆情,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适度公开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内容,探索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网上办理形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增强法纪意识,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有更大作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刹公款吃喝风。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各级党政机关公用经费预算压缩15%。深入开展政行风评议活动,大力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严肃整治损害群众利益和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加强工程标后管理和工程建设领域质量监管,着力打造放心工程。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严厉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健全完善项目审批、土地出让、资产处置、资金使用、规费收缴、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规章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信心倍增;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让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举措、更优良的作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铸造新的辉煌,为五河73万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幸福的新生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五河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