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弋江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

时间:2023-05-11 18:50:11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弋江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弋江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大目标”的总体思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考验,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全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实现财政收入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103.75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7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93元,比上年增长12%。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538个。人口出生率为6.9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3%,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一)坚持科学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09年,我们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促进增长的有效手段,市、区90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当年实现投资超30亿元,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海螺PVC发泡门板等系列项目全部竣工并顺利投产,奇瑞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入中试阶段,盈丰投资项目已实际运作,新兴铸管系列项目、芜湖模具城、航天特种电缆、恒力科技、明远太阳能光伏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顺利推进。三产载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欧尚超市一期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运营,果品市场一期已建成,小商品市场建设已达一定形象进度,中央城五星级酒店、泰鑫商务广场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2009年,全年在建项目达23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3个,亿元以上项目57个。

高新区升级全面提速。以申报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强市”大会精神,积极“以升促建”、“以升促管”。一是打造主导产业。进一步明确高新区产业定位和目标,编制了四大主导产业规划,明确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以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方向。二是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环境整治全面展开,南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白马地块路网基本建成,服务外包产业园一期基建基本完成。三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积极打造高新区孵化器平台,芜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已建成,大学科技园正在整体规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滨江电缆等12家企业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自主创新平台。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申请专利600余件。四是优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园区企业联系制度,明确专人,跟踪服务,力促企业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加强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全年共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63亿元。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盛力制动公司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在高新区的有力带动下,2009年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7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82.05亿元,增加值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产业结构调整迈开步伐。2009年,我区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净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编制完成了《弋江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三产兴区”相关配套政策正陆续出台。成功举办了“皖江明珠·人居弋江”─2009弋江区人居文化节,反响热烈。旧城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戏曲公园、柴油机厂、三潭公园等9个地块相继成功摘牌,引进伟星置业、华仑国际、厦门国贸等一批实力强、知名度高的房地产企业。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商品房建设面积、销售面积均占全市总量的三成以上。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是坚持驻点抓源头。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做沿江城市的“排头兵”,选择江、浙、沪区域进行驻点;抢抓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政策机遇,选择军工、国资企业较为聚集的山东、四川、重庆进行驻点。全区共派出12支招商分队,近百人分布在20个驻点区域开展工作。二是整合资源抓增量。利用境内企业独有的铁路专用线资源,成功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中铁集团和法国福斯罗集团。利用华东光电研究所“特种显示、LCD背光源”的技术优势,与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合作投资近5亿元的“特种显示屏”项目已签约。三是注重实效抓质量。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科技含量,新引入项目量多质优。全年招商引资项目数为122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5个;实际到位内资73.68亿元,比上年增长44.7%;实际到位外资47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9%;引入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比上年增长59%

(二)坚持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以新农村项目建设推动示范村、整治村发展,2009年马塘新镇公交停车场等5个省级示范项目建设已全面完成;以企业、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逐步建设区域农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利丰面粉等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全面完成3万亩“水稻产业提升”推广任务;在全市率先完成高速公路绿化工程;青弋江流域水利血防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麻凤圩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已通过水利部审核,正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长江南路(原滨江南路)顺利通车,弋江南路、峨山东路改造基本完成,南塘湖路(原芜石路)、马仁山路(原纬二路)等多条道路相继建成,利民路正在进行全面改造。2009年,全区开工建设市政道路30km,通车使用27.5km。相继完成中山南路、干子沟等水系改造任务,确保汛期水系畅通。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全区污水主干管建设、小区雨污分流及污水纳管工作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亮化工作顺利完成。大绿化工作扎实开展,累计绿化面积40.3m2

专项环境治理取得突破。一是全面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多部门多管齐下,通过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已关停10家矿山,既改善了周边环境,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积极开展澛港大桥周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通过清理黄沙点、取缔骑路市场、植树绿化、专人保洁等多种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弋江区出入口环境问题。三是严格项目准入。严禁审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全区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四是综合改造老旧居民小区。2009年,月河新城、爱国小区等15个老旧居民小区已率先改造完成,再展新颜。

城市管理成效明显。一是以开展“市容整治年”活动为契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对九华南路、利民路等主要道路两侧建筑物立面进行对色出新,出新面积达11m2。完成店招、户外广告、报刊亭整治工作。加大施工工地和渣土运输管理,道路污染现象明显减少。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设置利民四村等4个规范摊点群,新建高校园区规范摊点群,引入物业管理和摊点群自治管理。二是以全市查处违法建设第二阶段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违法建设整治,2009年全区累计拆违14.7m2,全区查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基础,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并完善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基层网格化管理制度、路长责任公示制度,促进城市管理常态化。

(三)坚持和谐发展,社会事业协调推进

民生民计持续改善。2009年我区民生工程共有24项,已全部完成,全年投入资金达5.8亿元,成效显著。新建7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村村通”延伸工程27.6km;廉租租金补贴达741户,实物优先配租46户;火龙岗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已竣工;8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0个农家书屋改建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投入使用;3号地块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弋江嘉园、江南春城农贸市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发放低保金1922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均每月达373元;累计发放城镇医疗救助金166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达13.48万人;全区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高于省颁标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等资金全部到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完成108例;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400人;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1803人;全区免费婚检1240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落实到位;全面完成SYB创业培训年度目标任务,小额担保贷款审核发放2000万元。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快速城市化的前置条件之一,始终放在突出位置。2009年,弋江嘉园等15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面推进,续建117m2,新开工82.9m2,全年竣工交付66.2万㎡。其中廉租房开工14.1m2,竣工4.5m2。采取团购方式从安兴杰成等公司回购了44万㎡商品房用于安置。在高校园区新建临时过渡安置点,切实解决好老、弱、病、残等租房困难户临时过渡问题。拆迁工作成绩显著。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靠前指挥,发扬艰苦作战、连续作战的良好工作作风,坚持将创新贯穿拆迁工作始终,全年共拆迁8725户、137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调整了全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新利民路小学已顺利交付使用,柏庄、中央城九年制学校正在建设之中。进一步抓好教师培训、轮岗支教等工作,全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共开展“红色经典歌曲擂台赛”等大型活动51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部结束,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切实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抓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扎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2009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数达4.12万人,被征地农民养老补贴增至168/月。区域科技进步工作全面提升,首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光荣称号。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法律六进”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平安弋江”创建活动,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保持了省级“平安县区”荣誉称号。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和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第六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马塘区志》顺利出版。经济普查任务全面完成。家电下乡补助等惠民直达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发放优待抚恤安置费944万元。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办公楼主体已封顶。马塘、澛港、南瑞3个无房派出所办公用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外事侨务、工商联、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联、档案、慈善、残疾人工作等取得新成绩。

(四)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建设有效加强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融资担保工作流程,出台了《芜湖市弋江区企业融资担保管理办法》,既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减少了国有担保风险,又加快了融资担保速度。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30件,满意率89%,基本满意率11%;政协委员提案66件,满意率95.5%,基本满意率4.5%

坚持勤政廉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区领导基层工作联系点、区直部门对口帮扶等制度,强化政府执行力,倡导“一线工作法”,爱岗、勤奋、敬业在全区蔚然成风。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区政府门户网站完成改版。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格招投标制度,出台《弋江区关于加强招标采购管理的实施意见》等办法。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出台《弋江区拆迁管理办法》,坚持拆迁、安置、建设的公示环节。高度重视重点工程审计工作,做到“一项一清”。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全面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国有资产清理等工作。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挑战,危中求机,变危为机,在探索中奋进,在求实中创新,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克难攻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弋江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存在,第三产业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效能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我们迎来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高水平承接转移,是今年工作的关键点和切入点。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以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战略规划为引领,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调结构、快增长,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文化新区、三产兴区”总体战略,全面完成“十一五”确定的目标任务。

2010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实现财政收入1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5000个;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环境保护完成市下达任务。

围绕2010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战略规划研究为引领,认真谋划弋江未来发展

制定好弋江区发展战略规划。紧紧抓住“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获批的战略机遇,在芜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弋江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产业和空间布局等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决策。2009年底已启动此项工作,今年将在几个规划单位的初步文本上,取长补短,形成明确思路,指导弋江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同时,在发展战略规划基础上,认真编制好《弋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谋划好弋江区空间布局规划。根据我区的位置、优势及在全市的定位,初步确定弋江区的整体空间结构模式为:“两横、两纵、五片区”。“两横”是指以峨山东路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轴,以南部规划路为主体的工业物流轴;“两纵”是指以长江南路为主体的总部经济轴,以九华南路为主体的时尚文化轴;“五片区”是指弋江区北部的综合商住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校园区、南部的发展扩展区和东部的生态旅游区。

实施好弋江区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弋江区关于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意见》和《弋江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二产在调整结构、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三产在全面发展、扩大规模上下功夫。高新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要围绕已制定的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等,不断引进集聚,发展壮大。全区各级、各单位要围绕三产发展的总要求,在商贸、物流、文化教育等产业上加快发展,特别要突出服务外包产业,力争到2015年,引进外包企业100家,解决就业1.5万人,营业收入累计达5亿美元。                                                                                                                                                  

(二)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加快推进工业强区步伐

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拓展园区发展空间。继续加大拆迁力度,确保项目用地。加快高新区白马地块、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完善绿化、路灯、污水管网等,建设高新区蓝领公寓。高起点做好南区东扩地块的规划建设,为项目落户提供良好条件。提升园区项目质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引进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设立产业准入门槛,鼓励优质项目进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大对闲置土地清收、资金清欠的力度,盘活园区资源,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着力抓好重点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园区向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按照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创建大学科技园,积极开展与各所高校的全面合作,引进和建设一批企业研发机构,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区域内的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配套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重点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市场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培育创新群体,出台激励政策,发掘和鼓励高校、企业科技人才自主创新创业,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培育重点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狠抓项目建设责任制,所有新建、续建项目责任到人,提供全方位贴身高效服务。坚持项目调度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上规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区财政继续提供不低于3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骨干企业。深入实施工业“小巨人”培育工程,对完成目标的企业,每年资助100万元,兑现工业企业“上台阶”等政策。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对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在兑现省、市优惠政策基础上,区政府再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引进、创办风险投资公司,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服务。

(三)以服务外包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三产兴区战略

全力推进服务外包产业。深入贯彻落实“三产兴市”大会精神,紧紧抓住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在我区重点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高起点建设服务外包基地,立即启动服务外包产业园二期建设。结合大学科技园创建,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建设,促进服务外包产业要素集聚。结合高新区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定位。建立政府奖励、租金补贴、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政策体系,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加大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科大讯飞汽车信息外包等项目早日落户。服务好佳景设计公司等已签约项目,促使其在2010年尽快见效。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依托奥体中心,大力发展文化体育经济;加快文化戏曲公园建设进度,打造“严凤英大舞台”;服务好华仑文化广场项目。加快高校园区配套地块的招商、建设,发展职业教育、劳务培训、文化创意等产业。利用国际会展中心和弋江国际会议中心,引进和创办知名品牌会展、新产品发布和区域性大型会议,发展会展经济。引进国内外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依托泰鑫商务广场等载体,大力引进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技术咨询等相关新兴服务业,继续平稳推进房地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继续加快三产载体建设。以欧尚超市、和联超市配送中心、金玺商业广场为切入点,积极推进现代商贸业态的发展。加快中央城、柏庄商业项目进度,打造弋江中央商务区。不断提升现有载体功能,新时代商业街积极争创国家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抓住小商品市场、果品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建设的契机,积极构建现代化专业市场平台。加快推进建材市场、工程机械市场等专业性批发市场的招商、建设。以芜湖烟草物流项目为载体,积极建立辐射皖南的大型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充分利用我区综合交通优势,打造弋江物流园区。以碾塘等10个商业地块功能定位策划为指导,推动商业项目招商并取得实效。

(四)以扩大投资为动力,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继续在项目建设上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提前谋划。200910月,就已全面启动2010年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准备工作。2010年已明确28项市级重点工程及68项区级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二是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明确专人,分解任务,从年初开始就设定时限,倒排计划,确保完成。三是加强督查。坚持到现场督查进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期协调,全面推进。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产业上,注重二三产业并重。2010年,招商引资重点要由以二产为主向二、三产业并重转变。二产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三产主攻服务外包业、物流业、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业等,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在项目上,坚持“大中小”并举。一方面,结合高新区产业基础,奋力抢占具有“制高点”意义、能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大项目,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产业。另一方面,注重项目质量,积极引进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在形式上,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主动出击,外引内联,积极采取小分队招商和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交流活动,加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间投资信息的交流利用各种平台,举办专场招商推介会,真正让客商了解弋江的投资环境、产业特色、资源优势、扶持政策,力促“引进”客商来区考察、洽谈、投资。在措施上,实行“压担子”与“强素质”共促。进一步完善有目标、有调度、有督查、有奖惩的招商引资管理考核机制,让招商引资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探索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提高招商人员整体素质,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

大力推进环境优化。一方面,抓好“硬环境”建设。全力服务好中江大道(原三环路)等市政工程建设,按时完成利民路“刚改柔”,启动红花山路(原纬三路)、三潭路(原浮山路)等道路建设,确保年内完成。完善马塘新镇、澛港新区、南瑞新城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小区截污纳管工作,中山南路等主干道沿线小区污水管道实现全面对接。另一方面,抓好“软环境”建设。推行一站式、全程式服务,把全区各类服务平台作为创优政务环境的主阵地。兑现落实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各项优惠政策,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行政风行风评议等制度,规范部门办事执法行为。鼓励创业,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搭建信用担保和银政、银企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宽融资平台和渠道,探索企业商标抵押权登记工作,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着力抓好民生工程。一抓项目调研。广泛征求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切实将群众关心、期望的项目列入民生工程。二抓责任落实。将全区民生工程逐项分解,落实机制,倒排计划,全力推进。三抓项目投入。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投入机制,全力保障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开展。四抓督查考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强对民生工程的督查,区民生办、纪委、监察局、财政、审计等部门主动深入现场,确保各项民生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实现改革开放成果与民共享。

着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重心下移的拆迁工作方针,以管理促拆迁,以规范促和谐。抓好三潭公园等动迁地块的扫尾工作,启动新兴铸管及周边地块、奥韵康城及周边地块、花津南路以东地块等棚户区改造,造福于民。继续抓好金石新城、白马浅湾等保障性住房续建工作,确保按期交付;开工建设弋江嘉园三期、十二中以西等地块保障性住房;超前谋划,进一步加快火龙岗约10000户,100万㎡安置区规划报批工作,并分期启动建设。2010年,全区保障性住房续建142万㎡,新开工125.6万㎡,竣工80万㎡,其中廉租房开工5万㎡,竣工3万㎡。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白马山、南塘湖、黑砂湖等山水资源,积极引进“农家乐”项目,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配合做好青弋江分洪道项目前期工作。继续加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力度,抓好村庄环境整治。以城乡“清洁家园”行动为契机,全面治理城乡环境污染,在农村初步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加强宣传与引导,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

加快推进文明创建步伐。围绕创建城市管理示范区和数字化城管示范区,继续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房屋“一户一档”,开展创建违法建设整治合格村活动。坚持标准,全面完成剩余24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任务,落实社区物业管理,强化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启动三潭公园改造,做好绿化、亮化工作,力争打造一至二条高品位景观大道。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关爱“空巢老人”、留守未成年人等,切实开展助老扶幼、扶危济困的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文明创建,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五好文明家庭等文明细胞创建工作,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中央城、柏庄九年制学校建设速度,确保秋季对外招生;抓好弋江嘉园、石硊九年制学校建设,力争2010年底主体完工。加强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建弋江桥、中山南路、南瑞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精品文化载体,全面完成镇(街)文化站、村(居)文化室建设,继续举办第六届“金秋城南文化月”、“大学生嘉年华”等大型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全面抓好城乡就业统筹工程,认真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政策。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保障水平。继续加强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完善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不断提升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完善“村为主”机制,夯实村(居)计生工作基础;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抓好基层政权建设,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开展“魅力社区”创建活动,打造10个特色社区。完成火龙岗镇、马塘、澛港街道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完成全区所有自然村“村村通”延伸任务。开展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做好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关心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加快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和支持老龄人事业。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建设,做好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和军民共建。继续做好外事侨务、工商联、民族宗教、档案等工作。整合多方资源,引进各类人才,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加快公共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机制。继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做好“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镇街维稳(综治)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重点行业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坚决依法关停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能低的项目。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以提高效能为手段,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提高行政执行力。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推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完善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和竞争激励机制,严格落实单位、部门“一把手”负责制,推行行政问责制。坚持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快节奏。加大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工作落实,保证政令畅通。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应用,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规范政府行为。把依法办事贯穿于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继续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加大建设资金监控力度,设立“区建设资金集中支付中心”,将规划、招标、建设、支付、审计五个环节合理分离,相互制约。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等媒体监督。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推进政府工作的民主化、法制化。

打造廉洁政府。坚持从源头预防腐败,把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一起抓。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进一步抓好招标采购、融资担保、拆迁管理等工作,推进“阳光操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以勤政廉政、高效务实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形势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迎难而上,为开创品质弋江、和谐弋江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江区 弋江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