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无为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

时间:2023-05-11 19:50:07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是全县上下直面挑战、奋发有为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为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无为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完整)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县上下直面挑战、奋发有为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困难中开局、逆境中奋进,呈现出“总量日益壮大、质量明显提高、后劲不断增强、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县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1亿元,同比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6亿元,增长23.8%;财政收入15.3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县级第四位,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增长37%。获全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合奖第一名。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发展在平稳较快中得到优化

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政策,在2008年出台22条保增长措施的基础上,去年又进一步丰富完善应对措施,围绕电线电缆、房地产业、外贸进出口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有效缓解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

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6亿元,同比增长13.3%;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303%,比年初提高123个百分点;实现税收9.6亿元,增长5.8%。工业占三次产业比重达51.6%,提高1.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全县八大工业产业总体回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营销结构出现可喜变化。电线电缆产业加快升级,全年新增配套企业40家,新成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2个,新上高端产品生产线12条,实现产值185亿元。船舶制造产业成功转型,由建造近海船转向建造内河船为主,站稳了脚跟,守住了阵地,全年造船完工量8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18亿元。羽毛羽绒产业逆中求进,总投资2亿元的上海东隆羽绒正式投产,新引进的河田家纺、京阳家纺正在加快建设,实现产值14.6亿元。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迅速壮大,益海嘉里一、二期工程全面投产,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5家、达到181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49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24家,华菱集团上交税金达1.8亿元。全县有5家企业跻身“中国机械工业500强”,4家企业入选“安徽百强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8个。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乡镇实力不断增强,高沟镇、姚沟镇、无城镇、泥汊镇进入全市经济发展“十强乡镇”,分别位列第1589位;全县有12个乡镇(开发区)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新增3个,其中高沟镇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全县农业克服雨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51.6万吨、油料总产9.3万吨、棉花总产3.6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68.6亿元,增长6%。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县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2.8亿元,农产品转化率达42%。农业特色化成效明显,全县发展生态水产养殖16万亩,泉塘螃蟹、渡江宴鱼蟹养殖基地被授予“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区”,新增蜀山新安村、襄安襄安社区2个省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生态林业加快发展,成片造林7908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21.5%。扎实开展第三批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整治和垃圾集中处理,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积极实施31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补贴1.8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元,增长10.5%。     

消费需求日益趋旺。城乡市场不断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亿元,增长19.5%。“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累计建成乡村连锁店323个,覆盖了所有乡镇集镇和60%以上村;“家电下乡”有序开展,全年销售产品3.9万台,销售额8403万元。房地产业快速回升,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31.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2亿元,分别增长201%230%。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全县规模以上物流配送企业发展到5家。旅游业积极推进,高沟镇旅游乡镇创建和全县农家乐示范点创建进展顺利,“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建设前期工作已启动,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会计、律师、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发展,零售、餐饮、文化娱乐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活力在改革中得到增强

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全县列入省“861”计划和市重点调度项目45个,完成投资43.2亿元,占年度计划104%。年初确定的“三个十”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普莱克斯空分装置等10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太平洋电缆等10个项目按时建成投产,华谊煤化工等10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华谊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6亿元,码头工程基本完工,设备订购额达22亿元;安徽盐化配套水泥项目道路、供电两大配套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完成投资1.5亿元;森海高新铜材项目一期工程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有效投入显著扩大。对上争取成效明显,共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152个,获中央补助1.79亿元,带动地方投资10.7亿元。政府性投资持续增加,全年重大项目建设、城建重点工程、社会事业、民生工程等投入资金38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19亿元。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各类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8.2亿元,其中县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亿元,2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投放余额2.2亿元,浦发银行、徽商银行等县外金融机构投放贷款6亿元;4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近2亿元。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在全省率先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并获省发改委批准,赢得了主动,抢占了先机。园区建设不断加强,无为、高沟经济开发区和无城工业园全年完成园区建设投资6.5亿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配套功能明显增强。全县乡镇工业集中区累计完成园区建设投资2.5亿元,新增建成区3平方公里。不断完善招商思路,转变招商方式,调整充实9个驻外招商办事处和13支县直招商小分队,扎实开展专题招商、驻点招商和央企对接活动,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240个,到位资金81.9亿元;引进外资项目6个,到位资金4883万美元,分别增长22.7%28.3%,连续第二年获全市县区招商引资工作奖第一名。全县进出口自营权企业发展到112家,实现进出口总额8045万美元,增长310%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建陶厂、化肥厂等8户工业企业改制全部完成,国有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商务系统15户企业改制进入扫尾阶段,供销系统16家棉花企业改制基本结束,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核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性亏损挂帐1.3亿元,为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不断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以钱养事”等农村工作新机制;在全县302个村积极推进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累计实施项目428个;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积极开展调研,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有效推进,徽银村镇银行筹建进展顺利,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投融资体制、招投标制度更加健全,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进一步增强。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统筹在发展中得到夯实

规划体系逐步健全。全年投入1300多万元,高起点、大手笔编制各类城建规划。启动无为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城南新城城市设计、福渡组团控制性规划、环城河景区规划等9个专项规划编制;加快二坝滨江新城和高沟经济开发区规划编制,完成泥汊、石涧等5个乡镇近期控制性规划编制。

城市建设强力推进。无城39项城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城市道路、管网、绿化等10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增城区道路5公里、污水管道13公里、天燃气管道11公里。新中医院、新汽车站、职教特教中心、四星级宾馆、建材大市场、四中扩建等12项城市配套工程全面启动,绣溪公园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植物观赏园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总投资7000万元的无城城防工程基本竣工,排涝工程正按计划推进,城市防洪保安能力明显增强。西北片区、城南新城安置房同步建设,共开工建设安置房13万平方米、廉租房1万平方米,有效缓和了拆迁安置矛盾。融城绿景、水岸怡景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新开工商品房65万平方米。按照“联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思路,自8月份全面启动城南新城开发建设,已完成2平方公里核心区征地拆迁任务,共拆除房屋约10万平方米、征用土地3000亩,为城市大建设、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坝、高沟两座滨江新城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完成城镇建设投入25亿元,城镇化率达42.5%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重大交通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京福高铁长江大桥即将施工,芜湖长江二桥已经立项,商阜杭、庐铜铁路正在编制可研。农村交通条件日益完善,塔江路基本建成通车;投入8500万元,完成县乡道路改建50公里、油路大修16公里、渡口改建55道,建成“村村通”水泥路376公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县财政以奖代补投入1680万元;开工建设了大型排涝泵站技改、小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等一批重点工程,启动实施上下九连圩堤防达标工程。电网建设完成投资6200万元,新改建供电线路238公里。

城镇管理逐步加强。成立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建立城市管理新机制,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实行违法建设巡查网格管理,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全年共拆除违法建筑3.6万平方米,违法建设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巩固省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大力实施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全年新增亮化里程8公里、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扎实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高新大道等沿路文明创建取得成效,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在协调中得到进步

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全县28项民生工程完成投入4.8亿元,增长37%,其中县财政配套资金6068万元,增长24%。城市居民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实现应保尽保,达到17.2万人次。农村低保扩面提标,新增低保对象5100人,人均保障标准提高140元,全年发放低保金3593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523万元,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4所,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35%。健全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全年发放救助金253万元,救助6211人。完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机制,投入廉租房建设资金1430万元,发放住房补助423万元,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9.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5%,城乡医疗保障范围日益扩大。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65个村卫生室、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实施,17处水厂基本建成,解决了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沼气、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其他工程类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荣获全市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二等奖。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开展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成功举办全县第八届文化艺术节和县直机关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申报国家专利179项,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年新增教育投入1亿元,义务教育债务全面化解,教师绩效工资开始兑现,中小学布局调整稳步推进,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大江中学、牛埠中学、开城中学、华星学校升格为市示范高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不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计生服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全年削减COD974吨、SO2162吨,超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第二次土地调查基本结束,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顺利推进;全年整理置换土地6856亩、报批土地3542亩、出让土地3562亩,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坚持依法统计,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发展竞技体育,我县运动员丁海燕夺得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女子46Kg级冠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狠抓烟花爆竹、交通运输、船舶制造、煤矿、建筑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认真开展“大接访”活动,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制度,扎实推进积案化解工作,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再次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县”称号。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人事编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行业协会、气象、档案、地方志、对台、消防、地震、人防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能力在转变中得到提高

认真落实一系列保增长政策措施,全面兑现各项奖励和补贴,全年已发放贷款贴息资金342万元、购房补贴资金620万元、外贸出口创汇奖励资金42万元、金融贷款奖励资金82万元、企业贡献奖420万元、县长奖励资金26万元;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共停征取消收费114项、降低收费28项;降低118家困难企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率,为84家困难企业办理缓缴社会保险费1892万元;全面完成企业“万人培训计划”,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相对集中改革,完善并联审批、项目审批责任制。实行城市规划区基本建设项目收费“一表制”,规范收费行为;实行省级开发区入园企业“零收费”和执法检查预约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违法行为,建设环境明显改善。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大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交办、督办力度,政府系统81件人大代表建议、104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代表委员满意度不断提高。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完善县长办公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政府决策行为更加科学规范。建立政府学法制度,启动“法治无为”创建活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高。加强政府网站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健全县长信箱、无为论坛在线回复机制,开办在线访谈15期。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集中采购和工程招投标行为,资金节约率分别达15%9%。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得到增强。加强政务督查、投诉处理和效能监察,启动行政问责,政府部门服务意识、办事效率不断提高。严格执行中央厉行节约“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实行公务用车定编管理,财政支出行为明显规范,各项约束指标全面完成。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巢湖新发展,无为新跨越,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科学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从年初的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下滑,到年末的抗雪救灾,我们一路拼搏、未敢懈怠。一年来,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智慧和力量,饱含着全县140万人民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辛劳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无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人均水平较低,与发达地区差距仍然不小;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财政持续高速增长难度加大,收支矛盾突出;乡镇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依然较多,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任重道远;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社会稳定压力很大;政府工作还存在差距,年初确定的142项重点工程中还有2项没有启动,少数工程建设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工作作风不实、执行落实不力、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少数部门与乡镇依然存在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巩固扩大应对金融危机成果,促进经济更长时期、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为“十二五”奠定坚实基础,推进无为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新的一年,机遇与困难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一方面,国家经济企稳回升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政策没有改变,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转型、产业转移加速,全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步伐加快,为我县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和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县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各项规划和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积蓄了强大的发展能量,积累了应对经济调整变化的宝贵经验,为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县域经济百舸争流,省内“十强县”、巢湖其它县区的赶超态势咄咄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压力还在增大。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大局,既坚定信心,又居安思危,变优越为忧患,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以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基于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研判,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在加速发展中调整结构,在抢抓机遇中争先进位”的要求,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总量全省争第一,综合中部争十强”的奋斗目标,加快落实“32211”发展战略,把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力抓好承接转移和项目建设,着力抓好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快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促进“十二五”更高水平、更好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6696吨和2519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好中求快。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工业核心地位,做强经济发展引擎

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按照“抓升级、调结构、促转型”的要求,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紧紧抓住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加快主导产业升级步伐,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努力促进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做大做强电线电缆产业,加快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鼓励企业新上高压电缆、环保电缆、清洁能源电缆、现代交通电缆等新产品生产线,进一步做专、做精、做新特种电缆,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全年实现产值突破220亿元。全面加快华谊煤化工一期工程建设,努力引进一批大的产业配套项目入驻,进一步壮大煤化工产业规模。加快提升船舶制造产业,大力推进工厂化造船,着力强化产业和园区配套能力,力争全年造船完工量100万载重吨,实现产值30亿元。加速膨胀羽毛羽绒产业,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壮大毛片加工、羽绒制品等深加工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全年实现产值20亿元。发挥产棉大县优势,不断壮大纺织服装产业,加快编制产业和园区规划,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力争全年新引进企业3-5家,新增生产能力10万绽。努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国家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六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港口运输、现代物流、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继续落实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奖励政策,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支持企业组建技术研发中心,筹建国家级电线电缆检测中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6亿元,增长3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5-8个,申报专利180项。加快申报注册“高沟电缆”区域品牌,争创省名牌产品2-3个、著名商标5-8个,力争实现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零突破。着力推进企业转变营销模式,狠抓直销体系和直销队伍建设,努力做到“业务代理”和“企业直销”齐头并进,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培育壮大领军企业。坚持和完善联系企业制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加快发展。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继续组织赴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激励企业家振奋精神、创新举措,引领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开展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年”活动,大力培养引进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进一步充实完善企业扶持政策,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融资贷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华菱、江淮、华海等一批产值超10亿元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扶持一批产值超亿元企业加快成长,力争全年规模以上企业新增20家以上、总数突破200家,其中产值超20亿元企业达到2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8家、超亿元企业达到60家。积极推进企业战略重组,鼓励中小企业与同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市场联合、产业链整合,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着力加强引导和培育,积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跨越发展,力争1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

(二)全力加强项目建设,保持投资高位拉动

狠抓推进建项目。重点实施“221”工业项目推进计划,新开工建设宏海电缆、诺瑞电子、环宇电缆二期等20个新上重大项目;全力加快安徽盐化工无为配套、新江淮电缆、河田家纺等20个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益海嘉里三期、华电电缆二期、渡江电缆二期等10个续建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华谊煤化工一期工程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在着力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势拉动。加大对美国塞拉尼斯煤化工、浙江瑞安汽配、东方光大玻璃光纤、浙江万马超高压电缆、中城建集团城市综合开发等重大意向项目的对接力度,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断构筑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项目运作、推进和服务机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和开工投产率。

抢抓机遇争项目。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把握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加强有效对接,积极争取永安河治理、沿山大道、滨江新城污水处理等10个重大项目挤入国家投资项目库。确定县级负责人联系牵头,充实8个项目小组力量,安排专项经费,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力争全年新增省“861”项目10-15个。对已立项的项目,创造条件尽快开工建设,确保新增项目不断档、有效投入不减速。

超前谋划备项目。围绕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目标,着力抓好“十二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超前谋划一批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围绕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和资金投向,重点谋划一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项目;围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和特色产业发展等规划,精心谋划一批重大产业优化升级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始终保持项目库动态投资规模在500亿元以上。

(三)强化三农保障功能,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调优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产业化水平,努力促进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坚持提升优质粮棉、扩大高效“两菜”、做强特色水产、发展生态畜牧,广泛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争创粮食生产大县,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0万亩,棉花和油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0万亩和50万亩,发展特色水产养殖面积23万亩,标准化饲养畜禽1250万只,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6%。加快编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实施“6862”提升计划,重点培育益海嘉里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中颐水产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力争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40亿元,新增2-3家省级、5-6家市级龙头企业。积极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申报认证,力争全年新增5-8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10个“三品”认证农产品。举办棉花产业发展论坛,筹办“长江特色水产美食节”,扩大影响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进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完善农村交通网络,继续向西乡倾斜,重点实施石黄路、石凤路百胜段等县乡道路改建和19公里油路大修工程,配合新建裕溪河大桥工程;建设186公里“村村通”道路,改造11道标准化渡口,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启动实施永安河治理工程,加快推进上下九连圩防洪达标工程,力争完成土方1000万方;继续实施大型排涝泵站技改工程,建设排灌配套及水库除险加固等小型水利工程30处;积极争取长江外护圩崩岸治理等重点水利项目,不断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全力扩大农村10KV配网改造面;建设姚沟110KV变电站配套线路工程,配合建设汤沟220KV变电站,建成110KV无城城北变电站,提高县乡供电能力。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垃圾集中处理,力争全年整治土地5000亩,实现23个乡镇集镇和172个自然村垃圾集中处理;大力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农村沼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不断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力争再建成一批“清洁、绿色、生态”村庄。

拓宽渠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提高生产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经营,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和财产性收入。着眼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力争全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网络作用,根据用工单位和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力争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扎实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不断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小额扶贫贷款规模,大力实施29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力争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

坚持规划先行,推进一体发展。以无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二坝、高沟滨江新城规划编制为契机,重点完成无城城南新城、老城改造区域控制性规划和政务区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村镇规划体系,重点抓好乡镇近期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加快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重点镇和中心村。强化园区建设规划,引导入园企业提高建设档次,加快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加强对各类规划的执法管理,依法保障规划的权威性,确保规划有效执行。

大干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加快建设城南新城、尽快完善西北城区、逐步改造老城区域”的思路,开展城市大建设、大会战,实施“1060”城建攻坚计划,即重点建设道路、景观、安置房、配套设施、公益事业等10大类60个城建重点工程。按照“打造精品、争创一流”的要求集中力量推进城南新城开发,启动区域内高新大道、军二路扩建等8条路网体系,8公里污水管网、10公里天燃气管网、11公里自来水管网体系以及水景公园等景观体系建设;全力加快新中医院、新汽车站、新一中等已定工程的推进速度,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进一步完善西北城区规模,重点建设襄安南路、府苑北路、二坝西路等6条道路,开工建设县体育中心、民生医院等配套工程。进一步加快老城区改造和建成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东一环沿线老城改造和城区背街小巷整治工程;续建植物观赏区绿化和环路滨水绿地工程,启动状元桥至新力大道滨水绿地和绣溪公园二期改造工程;开工建设26万平方米安置房,加快建设四星级宾馆和建材大市场,改扩建福利院和殡仪馆。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快高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二坝政务新区、安置房三期和滨江新城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宾馆、酒店、商场、学校等配套设施,努力在滨江新城建设上取得突破。力争全年城镇建设完成投入35亿元,新增建成区8平方公里。

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城镇活力。进一步发挥城投公司的作用,做实做强投融资平台,有效运作城市和土地资本,增加收益。大力推进城镇网格化管理,强化乡镇主体和社区、村组的基础作用,不断健全控违拆违和市容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道路保洁、园林管养、公共设施维护等城市管理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积极申报全省第二届文明县城,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加强社区环境和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努力打造一批文明社区、安全小区。以县内主干道沿路文明创建和乡镇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清洁工程”,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统筹城乡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按照“依托产业、体现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乡镇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产业和人口集聚度,努力打造宜业、宜居的特色城镇,力争全县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按照“乡镇发展要快于全县,西乡发展要快于东乡”的要求,大力实施“强镇工程”,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改革,支持试点乡镇率先加快发展,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高新大道、通江大道、军二路沿线乡镇要依据规划、提升品位、加快发展,努力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更加重视和支持经济薄弱乡镇发展,逐步缩小差距,推动全县各乡镇协调共进,整体发展。

(五)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增创招商引资新优势

充分发挥我县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有力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努力争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点区。

高位推进抓招商。抢抓沿海地区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主攻“长三角”,坚持由“求量”向“求质”转变,大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和与我县特色产业相关联、相配套的项目;坚持由“单一”向“并举”转变,做到工业、农业、三产一起招,国有、民资、外资一起引。进一步健全领导推进机制,努力形成领导带头、部门联动、强力推进的招商氛围;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调度和考核机制,实行定期调度和分层调度相结合,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奖励力度,对招商成效好的单位和项目引荐人给予重奖,确保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分别增长20%以上。大力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加强国际认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扩大羽毛羽绒、电线电缆、纺织服装等产品的出口规模;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资源性商品进口,力争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25%以上。

东迎西接促合作。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与合作,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承东启西、壮大自己”。大力支持京福高铁开工建设,争取北沿江高速、芜湖长江二桥、庐铜铁路等重点交通设施启动建设。按照“争当主角、主动承接,甘当配角、加速融入”的原则,加强相互合作,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提升功能强载体。按照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重点区的要求,创新投资模式,完善配套功能,建强园区载体,努力构筑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平台。无为经济开发区要尽快调编6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全力加快华谊煤化工项目配套道路二期、防洪排涝、安置房三期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新水厂、污水处理厂、物流服务和商业网点等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0亿元。高沟经济开发区要抓紧完善总体规划,重点推进路网体系、污水处理厂等新建和续建工程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为新一轮发展打下基础。无城工业园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加快羽毛羽绒特色产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建设步伐,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继续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力争全年新增工业集中区面积3.5平方公里,实现产值60亿元。

优化服务创环境。进一步弘扬“高沟精神”,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认真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打造“诚信政府”,营造“洼地效应”。大力推进审批项目进“中心”工作,积极推行“全程代理”和“首席代表”制,真正做到“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继续加大基本建设项目收费“一表制”、省级开发区入园企业“零收费”、涉企执法检查预约等措施的落实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开展企业家和群众代表评议机关活动,接受监督,兑现奖惩,提高服务效能,真正让广大投资创业者放心投资、顺心办事、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六)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做大旅游经济。以争创“全省旅游先进县”为载体,理顺旅游管理体制,组织实施旅游业发展提升计划。加大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景区创建工作,力争新增国家3A景区1个、2A景区2个。围绕建设“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和“皖江黄金旅游带”,突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主动融入全市、全省大旅游格局,精心推出无为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大力推进宾馆、酒店等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创建农家乐示范点,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力争新创五星级农家乐1家、三星级4-5家。加大骆家套湿地生态园、石涧地下峡谷、万年台、竹丝湖和三水涧等项目的招商推介力度,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开发镇纸、珍珠、剔墨纱灯等代表无为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支持蓝神珠宝、鑫马珠宝等企业申报安徽省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力争全年旅游业实现收入4.5亿元。

繁荣文化事业。文化是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续动力,无为要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大力实施“文化带动战略”,以文化涵养发展,以文化促进发展。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科学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充分挖掘无为历史和人文内涵,保护利用黄金塔、米公祠、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等名胜古迹,研究提炼历代名人的思想和精神价值,打造无为文化品牌。积极引导有识之士投资广告会展、网络服务等文化产业,支持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和艺术培训等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县图书馆、电缆展示中心和米公祠文化旅游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和广场文化活动,举办书画摄影等展览,开办“无为大讲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强化网吧综合治理,不断优化文化事业发展环境。

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实施全县商业网点规划,进一步优化布局;大力开展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和示范创建活动,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积极推进城区大型商场、特色市场及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力争引进1-2家世界500强或国内知名商贸企业落户,改造1-2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深入实施“家电下乡”、“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潜力释放,力争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万台,全县农村连锁店覆盖面达70%。加快发展物流产业,着力打造连接皖江两岸、服务皖中的区域物流中心,力争引进和培育1家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信用担保、资信评级、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开办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普通商品住宅开发力度,力争全年新开工商品房70万平方米。

(七)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提升保障发展新水平

增强财政实力。着力壮大现有财源,培植后续财源,不断扩大税基。调整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乡镇自我发展的压力和动力,调动乡镇抓经济、促增收的积极性,力争全年新增财政收入超千万元乡镇3个。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协税护税,加强税收稽查,做到应收尽收。认真抓好非税收入和各项基金征管,提高政府调控能力。

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节支就是增收”意识,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深化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绩效化。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法定项目等支出,让财力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和困难群众倾斜。严格执行中央厉行节约“八项规定”,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切实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融资能力。加大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引进力度,强化金融市场监管,确保无为徽银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成功组建并挂牌运营,力争新引进1家县外金融机构来无设立分支机构、新筹建2家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县保险行业协会和担保行业协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深化银企合作,举办对接活动,开展网上融资服务,有效缓解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信贷需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争取国家政策性和中长期贷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争全年新增各类贷款20亿元。

(八)持续改善民计民生,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加快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跨越。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经费按时足额拨付。认真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今年力争再建设30所标准化学校;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设县职教特教中心,新建无为一中,扩建无为中学、二中、三中、四中,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城区学校招生规模翻一番。扎实开展“教学质量提高年”、“学校建设推进年”活动,支持无为二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重点解决教师区域性、结构性缺编;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重视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新中医院建设,完成县妇幼保健医院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筹建县医院外科大楼,完成2所乡镇卫生院和64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受益水平,确保新农合参合率在95%以上。深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强化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积极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工业集中区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待遇为重点,着力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以扶老、助残、济困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争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力争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40%。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面落实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全年完成7500平方米廉租房、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建设。

坚持三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优化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优质服务和利益导向机制,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积极争创“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县环境监测中心和高沟、二坝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监管网络,确保全县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到位。

强化平安无为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探索实行信访评估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努力营造安全发展的环境。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坚持依法统计,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力争在全省十二届运动会上取得佳绩。加强国防、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切实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和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关心发展老龄人与残疾人事业,支持做好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地方志、档案、地震、气象、机关事务等工作。

三、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努力建设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科学发展、符合人民意愿的政府。

更加注重科学决策,加快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巢湖新发展,无为新跨越,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能力。对突破发展瓶颈、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招商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问题,加强理性思考和深层次研究,正确把握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市民听证、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制度,建立决策前评估和决策后评价机制,提高决策水平。

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规范施政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和民主监督,主动听取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努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支持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公正办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县长信箱”、“无为论坛”、“在线访谈”开门纳谏的作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打造“阳光政府”。加强诚信建设,坚持求真务实,树立政府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形象,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

更加注重提高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机关建设,全面提升广大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实施政府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能,健全协调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进一步强化压力传递,全面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事和网上监督,促进政府效能提升。进一步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焕发团结干事的激情,增强开拓进取的动力。

更加注重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强化行政问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继续抓好民主评议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坚持勤俭节约,精减会议、文件,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行政监察,强化审计监督,深化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塑造廉洁奉公形象。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鼓足只争朝夕的干劲,保持克难奋进的锐气,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为推进无为发展新跨越、开创无为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无为县 政府工作报告 无为县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