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本届政府工作回顾2008年以来,本届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诸城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本届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创新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县域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人均7500美元,分别是2007年的1.7倍和1.9倍;实现财政总收入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0亿元,是2007年的2.2倍和2.5倍。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0亿元,其中2011年完成308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市)的位次由第50位跃升至第35位。工业经济增势强劲。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0亿元、利税147亿元,是2007年的2.1倍和2.5倍;年利税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由2007年的78家发展到200家。服务业发展提速。2011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亿元,均为2007年的2.1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2011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780亿元,是2007年的2倍,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亿美元,是2007年的2倍,荣获全国重点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年累计利用外资1.8亿美元,其中2011年5772万美元;境外企业发展到20家。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产业层次明显提升。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11:64:25调整到9:61:30。工业在调整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07年的28%提高到36.2%,被确定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市、食品工业产业集群示范区和山东省优质肉制品生产基地、优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建设星级酒店、超市、写字楼60多处,金融保险机构发展到44家,物流企业发展到51家,国家级旅游景区发展到8处、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到9处,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龙城”,荣获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全省建筑业十强县。高效安全农业稳步发展。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2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高效农业71.3万亩,“三品”认证总量19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76家,畜牧业产值占比63%,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市。产业规划更加完善。“三区一带多点”蓝色经济发展布局基本确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竞争优势逐步彰显。自主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潍坊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由2007年的10家发展到84家,产学研联合企业由34家发展到264家,建立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牵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国家专利申请达到5000多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参与51个国标行标的制修订,省级以上品牌发展到150件、居全省县级市首位,荣获2009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示范市。节能降耗保持先进水平。万元GDP能耗由2007年的0.71吨标准煤降至0.58吨标准煤,清洁生产企业发展到34家,被评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省优秀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城乡建设一体规划、统筹推进。初步建立起以中心城区—镇街驻地—农村社区为框架的新型城镇体系,城镇化率达到53%,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7年的38.3平方公里拓展到44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旧城改造拆迁1.4万多亩,高层楼宇组团开发主体封顶370栋;完成镇街驻地拆迁4200多亩;开工建设聚合区76个,竣工面积97.4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汽车总站建成运营,新修改造城乡道路近3000公里,油路和自来水通村率、有线电视普及率均达100%,城区供热、燃气普及率均超过98%,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城乡全覆盖。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山区建设进展顺利,南湖生态区建设全面启动,潍河、涓河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全省率先完成,林木覆盖率达到35.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荣获省环保模范城市、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市和省水库除险加固先进市,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市核查。
——民本理念贯穿始终,民生质量不断改善。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000元,与2007年相比增幅超过5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增幅超过60%。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7年的2.19%下降到1.86%。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低保标准和人均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由2007年的72.3%提高到85%,建成启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康复中心。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救助范围不断扩大,四年累计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8万多人次,救助金额2亿多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400多套,廉租住房补贴发放率100%。
——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安定。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城区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市、首批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市。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建成启用人民医院、中医院新病房楼和人口计生妇幼保健中心大楼,农村卫生院和社区卫生室均达到省规范化标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稳妥推进。荣获全国灭鼠先进城市、全国灭蝇灭蟑控蚊先进城市、全省卫生应急示范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验收。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建成新博物馆、影剧院、档案馆、文化馆和名人馆、超然台、体育馆、游泳馆、会展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农村文化建设“五大工程”全面推进,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成功举办大舜文化节、国际烧烤美食节和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诸城)食品博览会,承办世乒赛中国队选拔赛、全国男子柔道锦标赛等大型赛事,被评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连续三届荣获省级文明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被国务院安委会确定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示范试点城市,荣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先进单位;刑事发案和可防性案件持续下降,连续四年被表彰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工作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保持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妇女儿童、工会、老龄、慈善事业持续发展,信访、统计、物价、供销、住房资金管理、人防、地震、史志、档案、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民间组织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完善社区化发展模式,依法按程序撤销行政村,整合城市居委会和住区单位,组建235个城乡社区。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市、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08项市级审批管理事项下放到镇街,广播电视实现“网台分离”,艺术团完成改制,组建了水务集团,实现了水管单位管养分离,网上审批在全省率先实行市镇一体化。创新土地资源整合机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顺利推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1900多亩;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0.4万亩,盘活低效闲置用地4400多亩,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家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转土地面积30.6万亩。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组建小额贷款公司4家、资金互助社1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募集上市资金26亿元;成功发行全国首支治污减排企业债券、全国首批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城乡基础设施企业债券,共融资23亿元。
——政府执行力建设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四五”规划,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健全完善行政复议、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机制,政务公开实现正常化、制度化。四年来,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78件,政协委员提案747件,审结行政复议案件97件,受理群众来电来信5万多件。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领导包靠、跟踪督查、定期通报、一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日益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等制度更加规范。认真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维护了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四年来,我们努力克服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开创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监督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关心参与诸城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在各条战线辛勤劳动的广大人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传统产业占比较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高,融资难度加大,环境约束加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财税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收入增幅趋缓,刚性支出压力增大;镇街之间、社区之间发展不够平衡;社会管理与服务基础工作有待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和干部队伍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市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六七一”总体部署,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全力构建“六大体系”、实施“七大战略”,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1.4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2%和13%;地方财政收入85亿元,年均增长17%;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0亿元,年均增长20%。争取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30强。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全力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优化“三区一带多点”蓝色经济发展布局,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做大做强蓝色产业。强化蓝色引领,加快实现思想观念、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发展方式、企业扩张方式的转变,着力促进产业结构、企业生产结构、市场结构、投资结构、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积极推动经济内涵增长,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创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努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二、三产业比例达到5:55:40。推动工业扩容升级、提质增效,用5年时间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十大百亿级骨干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0亿元、利税3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8%以上。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推动现代农业品牌化发展,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深入推进社区化发展。因地制宜壮大社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培育个体私营经济,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稳妥有序推进社区聚集融合,不断优化以中心城区—镇街驻地—农村社区为框架的新型城镇体系,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现代先进文化,努力践行“忠诚厚德、务实团结、开放包容、创新拼搏”的新时期“诸城精神”,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文化“一区五园”,培育文化“双十”龙头,尽快把文化产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实力。
——致力增进民生福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000元,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9000元,年均增长1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加强物价管理,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全面提高教育、医疗、人口计生、体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创新构建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治市规划纲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基本完成老城区改造。镇街建设同步提升,与中心城区实现功能互补、一体化衔接。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城乡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加强水和大气环境治理,抓好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持续增加城乡绿量,提升城市生态涵养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推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推动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扩大对外开放,累计利用外资5亿美元,经济外向度达到22%以上,全面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2012年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为今后五年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均增长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利用外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13%;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刚性目标。
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始终把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工业扩容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强化规划引导、资源统筹、政策扶持、跟踪服务,持续加大科学投入,以好的增量推动产业升级。突出抓好希努尔高档服装产业园、惠发清真食品产业园、中纺金维多组份功能纱线、美晨科技高分子弹性体等95个计划开工项目和正宏汽车变速箱、新东方汽车电子、恒信基冲压中心、瑞麟祥汽车空调压缩机、昊宝高档服装、冠泓数控工业园、桑莎高档服装、金威力石油装备、大业30万吨钢帘线等65个续建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年内力争建设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160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100个以上;竣工投产过千万元的项目106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6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突破1800亿元和170亿元。
加快工业高端提升。深入实施“3113”产业发展计划和骨干企业二次创业工程,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龙头企业。汽车产业,主要是推动整车由以商用车为主向商用、乘用和专用车并重发展,汽车零部件模块化发展。食品产业,主要是加快向营养速食、方便休闲、高档专用领域扩展提升。服装纺织产业,主要是尽快实现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拓展延伸。新兴产业,突出抓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产业的规模扩张,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新的工业经济支柱产业。年内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60亿元。培强骨干企业,突出对福田、新郎、外贸、得利斯、桑莎、龙光电力、义和、大业、冠泓、惠发、昊宝、高强紧固件等骨干企业的培育扶持,鼓励引导实施战略经营,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60家,其中过10亿元的22家、过百亿元的3家;利税过千万元的230家,其中过亿元的22家。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完善细化“三区一带多点”蓝色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园区圈层发展要求,抓好青岛保税港区诸城功能区、青岛产业园等10大产业园区,24个镇街特色产业园区和18个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的功能配套和提升,积极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企业集群。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启动诸城工学院筹建工作。加快建设汽车、食品、服装纺织、装备制造等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搭建省级生产力平台。年内新增各级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0家、产学研联合企业3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家以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年内争取省级商用车零部件质检中心建成并通过认证,筹建食品、服装纺织质检中心,主持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10个以上,新创省级、国家级品牌20件以上,争创全国汽车零部件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强化工业运行监管。以推进股改为切入点,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人才管理、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实现挖潜增效。年内股改企业总量达到60家。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深入开展“对标降耗”,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加快落后产能、工艺和装备淘汰步伐,努力构建低碳发展模式。年内淘汰落后设备80台套,新增清洁生产企业10家。
二、推进服务业提速增效
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功能布局,着力抓好中央商务区、城区西部和东部市场群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青岛利群龙郡、汽车总站商贸区等重点片区,推动服务业区域化集聚、规模化扩张。年内重点实施投资过亿元的服务业项目130个以上,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8%,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2%。
繁荣金融保险业。启动金融街的规划建设,推动金融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年内新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家、引进股份制银行2家,活跃我市金融市场。深化政银企合作,扩大信贷投放,年内新增各类贷款50亿元。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信息化服务终端覆盖面,提高非现金支付覆盖率。积极开展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试点工作,年内推开8个险种。
扩张新兴服务业。科学编制实施新兴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孵化器为主要载体的科技信息业,以各类企业研发中心为依托的服务外包业,以会展中心为主要平台的现代会展业,以服务广大中小企业为方向的中介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服务业新兴业态。进一步完善鼓励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快山东头临港高端产业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加强与港口城市的对接合作,构建现代化临港物流联动区。规划建设汽配、钢材、冷链、商贸、粮食五大物流基地,扶持长运、福田、金安、中丰、良丰等物流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大型企业加快主辅分离,膨胀壮大物流业龙头。年内建成物流额过亿元园区5处,物流企业发展到55家。
提升商贸服务业。完善市场体系,科学规划、逐步规范各类商品市场,引导现有市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着力培育5大特色专业市场,构建辐射半岛、面向全国的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的合作,着力培育5大购物中心、10处新型商业街,提升城市商圈效应。引导零售业龙头向镇街和社区延伸,扩大城乡消费。年内新增标准化“农家店”50家,“农超对接”企业10家。
优化文化旅游业。深度开发名人文化、佛像文化、山水文化资源,打造旅游精品。科学保护开发恐龙化石资源,突出抓好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主场馆的规划建设,完成国家地质公园命名揭牌,努力建设“最大最好”的恐龙旅游目的地。加大旅游业推介营销力度,加快融入“山水圣人·黄金海岸”旅游圈,叫响“中国龙城·舜帝故里”旅游品牌。年内新增或提升国家级旅游景区2处、四星级以上酒店2家、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实现旅游业收入55亿元,增长20%。
三、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着力提高农田产出效益。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规划试点,抓好农用地综合整治和农业基础项目建设,集中力量组织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农水重点县、现代烟草水利配套等30个重点项目,高效农业面积达到74万亩。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技普及水平,年内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各30项。以提高单产、培植大户、优化品质为重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加快建设园区农业、品牌农业。积极推动大田农业向园区农业转变,引导工商企业向农业投资、龙头企业扩建基地、合作经济组织扩容升级,打造生态烟叶、有机绿茶、优质板栗、高端苗木、安全蔬菜、皮毛动物饲养等10个规模化生产基地,年内重点完善提升10个规范化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建成千亩以上规模种植园区15个以上,新增标准化养殖园区20个,畜牧业产值占比达到63.5%。大力培育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品牌,推动农业生产由品牌产品向品牌区域整体转变。年内完成“三品一标”认证30个以上。抓好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增强执法监管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大力发展社区经济。进一步完善社区产业发展规划,创新发展社区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培育100个以上特色产业社区。推进社区产业融合,注重社区非农产业发展,引导有条件的社区建设二三产业园区,承接城区和镇街产业延伸,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
创新农民增收保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拓展带动能力。年内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家以上。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和价格保障机制,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年内新增流转土地面积5万亩。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扩大农民入社规模,重点培育100个具有较强影响力、带动力的品牌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和落实上级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全市农业再上新的台阶。
四、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完善提升城乡规划。更加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修订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紧开展城市专项规划,精心组织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按照整体大气、局部细致的要求,完成城区26个片区规划设计。统筹镇街和社区建设规划,完善全域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严格规划实施和管理,加强规划宣传,严格规划执法,坚决打击破坏规划的非法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城中村片区化改造步伐。年内实施好2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拆迁2000亩以上。发展高端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规划调控、建筑行业的监督管理,提高开发企业的准入门槛,推动房地产业向高标准、高品质、高端化发展。重点加快潍河沿岸高层楼宇组团开发和3处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带动城市整体价值的提升。年内高层楼宇新开工50栋、封顶50栋,房地产和建筑建材业实现税收5亿元以上。加快提高城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以及绿地、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逐步健全完善便民市场、便民超市、便民早餐点等服务设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功能,规范物业管理,做到新建小区时尚高档、老旧小区舒适方便。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廉租住房补贴,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坚持“五城联创”不动摇,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坚持宣传教育与严管重罚相结合、专业执法与群众监督相配合、现场管理与信息技术相配套,坚决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推动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秩序化向背街小巷延伸、向居民小区延伸,做到大街漂亮、小巷干净。
加快镇街驻地改造和聚合区建设。扎实推进镇街驻地改造提升,科学规划建设居住、工业、服务业等功能区,壮大镇域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内涵式发展。年内完成镇街驻地拆迁1300亩,全市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5.9%。积极稳妥地推进聚集融合,年内社区聚集融合区竣工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实现聚合居住1.5万户。
扎实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南湖生态区规划,健全路网、雨污管网分设等配套设施,加强河流、水库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确保水源地安全。启动核心区单位搬迁和新型聚合区建设。完善城乡道路交通体系。配合搞好董家口港疏港铁路诸城段规划建设和潍日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开工平日路高密界至道口桥段和央赣路诸城段改造工程,改造提升龙都街、东关大街等城区道路,完成常山至青墩水库连接线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加强城乡道路管理维护,深化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通行能力和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城乡公交客运网络,积极引进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公交车,基本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拓展城乡管网体系。加快建设城区西南部和东部热源点,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燃气用户6000户;加快实施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延伸管网400公里,新建石门水厂,农村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0%以上,完成城区自来水供水一体化改革;提升城乡供电能力,新建220千伏水泊输变电工程、110千伏变电站2处、110千伏线路95公里;加强城乡防汛抗旱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对涓河、扶河、淇河、百尺河、桃林河等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开工建设涓河入潍河口湿地公园。深入推进城乡造林绿化,扎实做好护林防火,巩固和提升绿化成果。年内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6%和41.7%。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垃圾处理体系,推进城乡垃圾统管统运,切实抓好农村“三大堆”清理,提高环卫管理水平。加快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完成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达标排放率保持100%。加强环保监管,建立污染源和空气质量全天候监控网络,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保证水和大气质量稳定达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
五、持续改善民生质量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多元化。年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21000元和12000元。
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升市、镇街、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功能,深入开展社会化就业培训,年内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1.5万人,培训就业率力争达到100%。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异地劳务合作,实现就业与用工的动态平衡。做好劳动仲裁工作,维护职工利益,构建良好的劳资关系。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及财政补助比例,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310元、财政补助提升到240元,推动新型农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成投用新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改造提升镇街、社区敬老院,完善城乡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启用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六、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完成16处校舍安全工程和125处城乡中小学、50处社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建成技工学校实训中心、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新校舍。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接送学生车辆管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学仪器设备更新,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规划建设市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和消毒中心。改造提升8处镇街卫生院,规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惠民行动。健全完善疾病防控体系,提高流行病防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全国卫生应急示范市、全国卫生城市。
加强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完善城乡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网络,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推行群众自治,加强诚信计生建设,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保持对违法生育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年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7‰以内,合法生育率达到96%以上,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市。
七、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繁荣文化事业。实施公共文化提升工程,镇街和社区文化设施达到或高于省定标准。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服务和公益电影下乡,完成省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和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善“两公里文化服务圈”,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工程。
发展文化产业。制订完善《诸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潍水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和恐龙文化旅游产业园、大舜文化园、常山民俗文化园、刘墉栗园、清明上河园“一区五园”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企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文化业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有效形式,增强影剧院、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的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效益。
培育文化品牌。举办中国(诸城)2012大舜文化节、中国(诸城)国际烧烤美食节、中国(诸城)食品博览会,促进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加强地方文化的开发研究。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挖掘、开发和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诸城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争创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市)。
八、推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
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以开展全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点工作为动力,完善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管理网格体系,推动管理服务事项与管理服务资源同步下沉,明确网格责任,细化标准要求,实现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
强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以创建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城市为总抓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政府、社区等各层面责任,严格责任追究,营造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考核奖惩机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加大非法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工作预案,确保人员、措施到位,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加快市、镇街、社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覆盖从生产加工到市场消费各环节的监管网络,高水平推进省高端安全食品示范区建设。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努力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城市。
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治市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认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深入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舆情疏导,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间断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强化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努力建设平安诸城。
九、扎实做好财税工作
充分发挥财政经济的引领作用。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引导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挥财政杠杆撬动效应,通过奖励、补助、风险补偿、构建融资平台等方式,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培育优质高效的财源体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工业支柱财源、服务业高效财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后续财源的支持和培育,巩固税基,壮大财源。认真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财源体系。
突出抓好增收节支。强化综合治税,完善征管机制,提高征管效率,加强协税护税,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偷逃漏骗税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挖掘增收潜力。科学审慎运筹调度,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确保财政资金链条安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努力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保法定支出、保运转、保民生。
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财政资金监督,健全完善覆盖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监督,积极探索体育馆、游泳馆、会展中心等政府投资场馆的市场化运营,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认真抓好试点工作,重点实施50个市级年度改革创新项目,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创新为民服务机制,完善城乡一体的为民服务体系,年内完成60个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清理、压减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扎实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效益。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改革,启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制试点;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推进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水利设施、农业设施等抵押贷款,加快农村资产资本化。
创新推进资源统筹。创新融资机制,积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典当融资、海外融资、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扩大融资规模。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家;发行2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债券,推动2家以上企业实现场外挂牌交易,融资30亿元以上。完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机制,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最大限度地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深入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努力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优化人才保障机制,扎实推进“5121”计划,完善政策体系、服务平台、创新环境,大力培育引进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企业优秀经营人才的培训,培育建设具有世界眼光、现代战略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本土企业家队伍。年内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名以上,培养技能型人才8000人以上。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健全完善全民招商机制,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百强企业集团,广泛开展针对性小分队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实效,力争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创新利用外资形式,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外资并购、企业重组等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年内力争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提高对外经贸质量,加快出口产品向名品精品新品的转变,着力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短缺资源,加快“走出去”步伐。年内力争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新设境外企业10家。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肩负着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任,面对着百万龙城人民的重托,我们将牢固树立忠诚、服务、勤奋、廉洁的政府工作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奋力创先争优,努力建设人民信任满意的政府。
践行为民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尊重群众意愿,使政府各项决策、措施和工作都充分体现民情民意。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遗余力地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着力解决好事关民本民生的重点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普惠于民。
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入实施政务公开,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批评监督。
坚持拼搏实干。一切从实际出发,务实求真、踏实做事、扎实工作,把主要力量放在推动发展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基层上,实打实地为群众谋福祉。保持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强化一线意识,强化督查督办,强化绩效考核,提高政府执行力、落实力。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对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项目,定时间、定标准、定要求,做到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力争一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提高行政效能。
保持廉政本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制度规定,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专项资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赋予新的使命,新的目标催生新的动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同心同德,奋勇争先,为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诸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 诸城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