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与《汶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十一五”工作回顾“十一五”时期是汶上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汶上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与《汶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
“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汶上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干部群众精神振奋、社会知名度大幅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县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经济强县、文化名县、生态优县”建设目标,解放思想,高点定位,拼搏创新,克难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开创了跨越发展新局面。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初步测算,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9.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35亿元,是2005年的3.8倍,年均递增30.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7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4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年均递增20.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6亿元、49.4亿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50元,年均递增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比2005年增加2962元。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旅游强县,连续8年通过省级卫生城复验,列入了省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省重点服务业城区,相继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省创新教育实验县、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项目建设亮点纷呈。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战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4 : 46 : 30调整为17 : 53 : 30。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实施了山区开发、标准良田、“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农业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粮食总产突破50万吨,实现连续8年增产;瓜菜、经济林面积分别发展到25万亩、3万亩;芦花鸡成为地域保护品牌,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3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87个。工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14户,比“十五”末增加205户,完成销售收入195亿元、利税27亿元,分别年均递增42%、48%。阳城煤电、佛都LED、如意天容紧密纺、英东毛巾等项目建成投产,义能煤矿、金成工业园、太阳能光伏组件、创侨(爱丝)服装基地等项目顺利推进,新风光电子、精良海纬、弘德机械、祥远机械等企业新产品开发迈出新步伐。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6平方公里,“区镇合一”体制运转良好,南站镇获省级特色产业镇称号;联想控股高端化工区批准设立,次丘、康驿、白石等项目协作区配套功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宝相寺景区规模快速扩张,宝相宫建设进展顺利,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列入了省重点服务业园区;一年一度的太子灵踪文化节盛况空前,“中国佛都”品牌初步打响。莲花湖湿地、大汶河综合开发项目进展顺利,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国家立项,被确定为今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主会场。接待游客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亿元,被评为“山东县域旅游十强”。新建了联润、银座、圣泽国际大厦等服务业大项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汽车和家电下乡顺利推进,金融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产业层次明显提升。
统筹发展提速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确立了“儒释圣地、生态水城”城市定位,形成了统筹城乡总规、村镇体系规划、新型社区规划等相互衔接的城乡规划体系,城区规划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新区建设全面启动,创业大厦、开元大厦、环境监测中心建成使用,大开发大建设格局逐步形成;城市拆迁改造稳步推进,实施了长乐湖、吉市口、辛王庄、黄金水岸、福慧新区等片区拆迁改造,累计完成拆迁300万平方米、开发280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工建设新型社区42处,完成面积316万平方米,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济徐高速进展顺利,滨河大道建成通车,南一环升级改造顺利推进,在全市率先贯通了二环路;文化广场、圣泽广场、汽车新站建成使用;开通了城市公交,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和天然气入户工程;城乡电网改造全面完成,新修改造城乡公路368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客车、自来水、有线电视 “村村通”。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5%提高到38.6%。生态县建设全面推进,高标准实施了泉河城区段治理、东护城河疏挖和引汶拦蓄工程,完成了105国道、西一环、中都大街景观工程,实施了城市北出入口改造,新增绿地70万平方米,创建省级湿地公园2处;县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迎淮检查工作成效显著,河流水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举全县之力扩大开放,招大引强成效明显,五年引进项目475个,到位资金7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234万美元。积极对接上级结对帮扶、保增长扩内需等政策,争取各级扶持资金30亿元以上;密切政银企合作,成立了担保、典当、融资平台、小额贷款等新兴融资机构,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设立了电力电子及新能源装备院士工作站,创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3个,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9家,新风光电子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成效显著,累计复垦耕地3441亩,列入了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示范县”。启动实施了“一费制”、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经信、商业、粮食、供销系统企业改制基本结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新农村帮扶成效明显,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加速构建。高度关注民生,加大财政投入,历年为民所办“十件实事”如期兑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校舍15.6万平方米,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9处,实现了义务教育全免费和城乡教师工资统筹发放,教育工作跨入全市领先行列。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4处、村文化大院260处、农家书屋290处。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县医院病房楼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均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低生育水平持续保持。就业体系逐步完善,新增劳务输出6.1万人、城镇就业2.7万人,招考、安置就业1630人。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新农保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五大基本保险基金余额突破3.3亿元。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开工建设了社会福利中心,新改建乡镇敬老院14处,城乡低保实现了扩面提标,五年累计发放低保金6750万元;安居工程成效显著,建设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廉租房8600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2250户。统计、物价、人防、地震、气象、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工作效能全面提升。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46件、政协委员提案802件。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完善绩效考核和督查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指挥部工作制”,广大干部群众一线拼搏、无私奉献,创造的“汶上精神”在全市推广。坚持依法行政,创新行政审批机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圆满完成了“五五”普法。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开通了“县长热线”、政府网站,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强化监察、审计监督职能,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强化应急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谐稳定大局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汶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惊叹,科学发展的亮点全省关注,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跨越崛起的路子越走越宽。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务实苦干、拼搏奋斗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参政议政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向人民解放军驻汶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十一五”,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不平凡历程告诉我们:实现汶上跨越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提境界。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学苏北、比先进、争第一,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比学赶超中争先进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破解瓶颈,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县跨越崛起的特色之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为引领。我们立足汶上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低的县情,求真务实,科学决策,坚定“产业兴县”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扩总量打基础、优环境强功能,为汶上跨越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必须坚持抢抓机遇求突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我们牢牢把握国家一系列政策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放大政策效应,竭尽全力争项目、跑资金、引人才,千方百计攻招商、优结构、促转型,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坚持团结拼搏聚合力。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豪迈的激情、冲天的干劲,顽强拼搏、巧干实干,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汶上精神”,全县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同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和谐。我们牢固树立宗旨观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创业凝聚民心,以发展增进和谐,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大幅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汶上的发展仍处于起步赶超阶段,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发展方式粗放,“高大外”项目匮乏,科技、人才支撑不足;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不高,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财政收入总量小,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和稳定面临压力,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工作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速培植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合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新起点上谋求新跨越、彻底摆脱欠发达面貌的攻坚阶段。综观当前形势,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我国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区域竞争更趋激烈,我县跨越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同时也要看到,大危机催生大变革,大挑战蕴含大机遇。从宏观环境看,国家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信贷资金更多投放“三农”和中小企业,为我县提升产业层次、推进结构转型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运河申遗全面启动,省重点服务业城区扶持措施逐步落实,济宁都市圈加速构建,为我县放大后发优势、聚合发展要素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从县内基础看,县委“产业兴县”战略深入人心,招大引强聚合效应逐步凸显,一大批项目进入集中收获期,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城乡形象大幅提升,“佛都”品牌逐步打响,经济园区初具规模,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区域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艰苦探索,全县上下谋跨越、创大业的愿望更加强烈,抓发展、攻项目的经验更加丰富,克难关、勇争先的斗志更加昂扬,比作风、拼干劲的氛围更加浓厚,成为实现新跨越的最强大动力。只要我们倍加珍惜当前干事创业的大好形势,倍加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以决战决胜的姿态、顽强拼搏的精神,高点定位,凝神聚力,苦干实干,强势推进,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高扬“高点定位跨越发展”总基调,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战略,突出壮大工业经济这个核心,全力突破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两个重点”,精心打造中心城区、旅游景区、新型社区“三大板块”,推进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作风建设“四项工程”,努力建设产业发达、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幸福新汶上。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递增14%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递增1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一)实施“产业兴县”战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立足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一产、做强二产、提升三产,培植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 : 55 : 36。按照“龙头拉动、上下延伸、链群发展”的思路,实施招大引强、主攻重点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做强优势产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化工产业,建立起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产业为支撑,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的新型工业体系。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利税100亿元。充分挖掘独特的文化生态资源,突出佛教、运河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三区一带”旅游格局,带动现代服务业增量提质。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8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深入实施农业 “六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到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7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以上。
(二)优化新型城镇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围绕完善“五大功能分区”,强化中心城区带动作用,拓展新区、改造老城,推进城市南延东扩、西跨北展;积极培育小城镇,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小城镇为支撑、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到2015年,城市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0%,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优化县域空间布局,抓好“二区三园四功能区”规划建设,以“三河四路”、大汶河桥和南旺码头建设为抓手,拉动中心镇、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融入济宁都市圈,构建产业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空间高效利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强化科教人才支撑,推进文化繁荣创新。深入实施教育优先、科技强县、人才兴县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为经济转型跨越提供有力支撑。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加速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人工湿地、小流域治理、水系林业生态保护带等项目,完善城乡供热、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等基础设施,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
(五)坚持民生为本宗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合理调控收入差距,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建立覆盖城乡、普惠全民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11年工作安排
做好2011年的工作,对于“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十分重要。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5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6.3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亿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5个百分点。
完成上述任务目标,必须创新思路、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拼搏进取,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膨胀总量,优化结构,推动产业发展新突破
深入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坚持扩总量与调结构并举、提增速与转方式并重,推动工业经济扩规模、服务业发展上档次、农业生产增效益,全力培植优势明显、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聚力攻坚工业经济。把发展工业作为“产业兴县”的主抓手,做精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强势奋起。优先培植新兴产业。对接国家政策,制定发展规划,抢占市场先机,加快引进实施一批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项目,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加快新风光电子轨道交通能量回馈装置和风电、光电变流器等产品产业化进程,推进佛都LED外延片和三德电子太阳能光伏组件、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建设,积极融入济宁新兴产业链条。年内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亿元。膨胀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彰显特色、凸显优势,做强工程运输车、小型挖掘机、智能发电机组、精密机床等整机产品,扩大高铁制动盘、上下车总成、特长滚珠丝杠等机械配件市场份额,壮大金成、弘德、祥远、精良海纬、康明斯等企业规模,培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省内外知名的装备制造基地。以天容、如意润发、爱丝制衣、万发服饰为龙头,联合知名品牌,培育自主品牌,扩大色纺、半精纺、紧密纺生产规模,提高工装、标志服、休闲装等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鲜明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深化资源综合利用,开工建设中联化学50万吨氯碱项目,形成盐煤结合、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培植壮大企业集群。大力实施“强企扶持”和“中小企业改造提升”两大工程,捆绑投放政策,强化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支撑,打造一支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企业舰队。鼓励扶持全民创业,发展支柱富民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落实县级领导、重点部门包保企业责任制,鼓励煤炭企业发展非煤产业,开展骨干企业“四比”活动,增强企业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年内培育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2家,新增利税过千万元企业8家。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省级服务业“四大载体”优势,强化旅游业拉动,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比重提高。率先突破旅游业。围绕打造“三区一带”大旅游格局,完善提升宝相寺景区,完成宝相宫主体工程,策划启动孔子仁政园项目,深入推进莲花湖湿地公园建设,丰富城区旅游内容;高起点编制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开工建设展馆、博物馆,举办好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打造运河文化新地标、汶上旅游新亮点;加快推进大汶河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小汶河旅游观光带,打造文化游和休闲游并重、大众型与高端型兼顾的新兴旅游目的地。狠抓旅游营销策划,全力攻关重点区域、高端人群和知名旅游企业,高规格举办太子灵踪文化节,进一步打响“中国佛都”品牌。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宝相寺景区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实体化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年内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亿元,接待游客190万人次。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制定全县城乡商业布局规划,加快佛都国际大酒店、莲花湖宾馆等大项目建设,推动商贸业提档升级。建设城西现代物流园区,加快发展仓储物流、高速货运、商贸服务等业态;健全农村交通物流三级网络,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工业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活动,探索“农超对接”模式,加强商务综合执法,确保市场供应安全充足。有序发展房地产业。依托城市快速扩张,引进培育一批房地产骨干企业,保障土地合理供给,加大商务地产、高层住宅、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发比例,提升城市品位档次,年内新开发商品房80万平方米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六大工程”为抓手,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小农水”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全面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站,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利生面业、大汶河现代农业、金秋食品、禾丰集团等企业带动能力,推进芦花鸡、牛蒡、中草药等农副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大山区开发力度,核桃面积发展到4万亩,打造核桃大县。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土地流转平台,推广土地托管、入股等新模式,年内流转土地8万亩,新发展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4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种粮直补、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积极开展农技培训,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政策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和土地分红收益。深化农村配套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大集体积累;实施撤村改居,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招大引强,攻坚项目,积蓄跨越发展新动力
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发展的第一源动力,强化招商引资“天字号”地位,聚精会神招大商,心无旁骛攻项目,打造跨越发展的强力引擎。
高强度狠抓招商引资。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精心制作招商专案,跟踪研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国字号企业投资方向,有针对性地走访对接、洽谈合作,着力引进一批“高大外”项目。强力推进企业招商,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基础好的企业,拿出优势产品和技术,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控股、兼并、重组,实现膨胀扩张,年内力争3-5家企业对外合作成功。整合招商资源,组建专业队伍,落实招商责任,推行“末位淘汰”,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提高招商门槛,建立项目落地评审机制,更加注重就业、税收和节能环保,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年内实现国内招商引资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
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开展“大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细化任务目标,落实包保责任,强化要素保障,全力突破一批支柱型、基地型产业大项目。加快推进义能煤矿、张家茅滩铁矿、高强度精密输送带等项目建设;确保富全铁矿、金成扩能、三德电子、天容公司半精纺、如意润发紧密纺、康明斯和华力机电发电机组扩产等项目投产达产;积极做好龙昊公司20万锭气流纺、纺织辅料大市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
高标准提升承载能力。推进开发区南扩增容,全面完成路网建设,加快佛都污水处理厂及供电、供热、供气设施建设,实现“九通一平”;立足产业集聚,科学定位功能分区,建设金成工业园、新风光产业园、LED产业园等专业园,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年内引进投资过5亿元项目1-2个。围绕联想化工区“一区三园”空间布局,完善起步区道路、管网、电力等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供热站等公用工程建设,年内引进过2亿元项目1-2个。按照“大企业进园区、小企业在乡镇”原则,抓好乡镇项目协作区、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区建设,统筹安排项目落地,形成梯次发展空间格局。
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落实骨干企业、重大项目挂牌保护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涉企“一费制”改革、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治庸、治懒、治贪、治霸力度,重拳打击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不法行为,确保客商来得了、落得下、干得好。
三、扩张规模,完善功能,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
坚持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构建中心突出、区域协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城乡建设新格局。
拉开城市发展大框架。按照东部政务区、南部产业区、西部商贸物流区、北部生态度假区、老城佛教文化旅游和商业中心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完成新城区系列规划,启动西部商贸物流区规划、北部生态保育区规划、城乡水系规划,配套完善路网、景观、重点片区开发规划,做到相互衔接、有机统一。高标准完成南一环升级改造和明星路南延工程,改造提升东一环,规划启动济徐高速连接线、滨河大道升级、宝相寺路北延和康军线、汶金线、康南线改造工程,建立纵横交错、连通城乡、快捷高效的交通路网体系,拉动城市规模快速扩张。
促进城市功能大提升。提速推进新区建设,突出现代、生态、人文理念,畅通路网水系,完善基础设施,完成110千伏汶都变电站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市民广场、如意湖,规划启动省运会“两馆一村”、中都影视城等项目,确保国防大厦、农业大厦竣工使用。加快规划新区商业布局,积极对接知名连锁企业、商业集团,建设高档酒店、大型超市等服务业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集聚发展人气、提升承载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继续推进旧城改造,逐步实施中都广场北、宝相寺东、“三周一闸”、闫村路街等片区改造,加快东和园、阳光巴黎、泉河丽景等小区建设进度,确保群众早日回迁。完善城市功能,规划建设汽车南站、佛都水厂,合理布局大型停车场,确保城市规划展馆竣工开放。实施“绿亮清”工程,建设泉河提水站,疏浚泉河城区段,加快推进道路、河湖、城市出入口景观工程,逐步改造地下综合管网,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铺设雨污分流管网12公里。
推动村镇面貌大改观。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立足各乡镇资源区位优势,发展优势产业,推进驻地村改造和周边村庄集聚,培育主业突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深化新型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区镇同步建设、深度融合,打造城乡统筹样板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尊重群众意愿,把握 “五个重点”,着力抓好义桥徐村、杨店莲花、南旺观音阁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申报市级示范点20处,争创国家“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县”。高标准配套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10处,推行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广秸秆气化、太阳能一体化等节能环保新技术。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新修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建设绿化示范村居7处。按照“一社区一园区”发展理念,合理布局产业项目,为社区长远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构筑城乡管理大格局。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范治理渣土运输、施工污染和垃圾清运,推进旧货交易、汽车维修集中入区、扎口管理,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建设行为;推进数字城管,实现城区公共场所、主干道监控全覆盖。坚持重心下移,推进公共服务进社区,实现物业管理规范化,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程度和道德素养,强化宣传教育,注重规范引导,改变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四、强化支撑,拓展空间,汇聚跨越发展新要素
创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模式,用足用活上级政策,多方聚合要素资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密切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发挥电力电子及新能源装备院士工作站的带动作用,争取华都LED博士后工作站落地建设,积极推进精良海纬、佛都LED、金成机械、华力机电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7%以上。
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贯彻执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培养引进一批招商引资、企业管理、旅游营销高端人才,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强基层人才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家培训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企业管理人才进名校”活动,年内培训160人。
提高资金保障水平。坚持生财、聚财、理财并重,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深入研究财税改革政策,建立综合治税长效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支出结构,精打细算,厉行节约,高效使用财政资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做活经营城市文章,提高可控资源的保值增值能力。密切政银企合作,整合规范融资公司,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引进股份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建立信用监督和服务体系,年内新增贷款15亿元。
着力抓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新上项目排污总量控制和“三同时”制度,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完善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实施28个节能减排项目,拓展更大环境空间。完善生态保护体系,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小汶河流域治理,创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3处,莲花湖湿地争创国家级湿地公园。
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公共事业用地。坚持向存量要增量,清理闲置低效土地,鼓励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能。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大力实施杨店乡土地综合整治等6个项目,完成土地开发整理5000亩。
五、保障民生,维护稳定,共创和谐幸福新生活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公平,全力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共享化的社会保障。
健全民生保障体系。高度关注就业,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互动机制,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强化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推动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200人。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实施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做好8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生活补贴金发放工作,乡镇敬老院均达到省一级管理标准,建设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30处。完善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机制,继续扩大“新农保”覆盖范围,积极应对物价、房价上涨,有效调控收入差距,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学校达标创规工程,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4处,职教中心争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千所示范校。规划建设县文化艺术中心,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工建设中医院综合楼。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国防教育,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统计、人防、地震、气象、红十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等工作。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科技强警、群防群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启动“六五”普法,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建立社会稳定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大调解”、“大信访”工作格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切实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抓好十件为民实事。①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城区保障性住房2.3万m2,改造农村危房1.5万m2,缓解困难群众住房难题;②实施温暖工程,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80万m2,让更多群众温暖过冬;③实施学前教育规范提升工程,建成4处乡镇中心幼儿园,启动建设县实验幼儿园;④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维修校舍3万m2,完成取暖改厕学校10处;⑤完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实现养老服务规范化;⑥列支2600万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本药物销售“零差价”,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⑦建设城区南部农贸市场,方便群众生活;⑧实施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实现乡镇驻地、新型社区垃圾统一清运;⑨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处、文化大院20处;⑩实施河流人工湿地工程,建设泉河、小汶河湿地6796亩,打造绿色生态长廊。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群众期盼、使命光荣。我们将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强化管理创新、提升工作效能,更好地承担起汶上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解放思想,提升发展境界。坚持科学发展,准确把握县情,不为困难所惧,不为定势所困,着眼更高定位,追求更高境界,再掀思想解放新热潮。不断加强学习,培养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提高转方式调结构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做到谋长远有思路、抓发展有办法、攻难题有创新。
拼搏实干,争创一流业绩。大力弘扬“汶上精神”,树立干就最好、事必争先的理念,迎着压力上、顶着困难闯、奔着一流干,全力营造“拼干劲、比工作、赛作风、争第一”的良好氛围。坚持“指挥部工作制”、“一线工作法”,强化领导包保,完善督考机制,以硬约束、铁指标、严考核推进工作高效开展,做到抓落实雷厉风行、行必有果,干事业同心同向、齐心协力。
创优环境,增强服务能力。开展“整顿作风、优化环境”活动,切实解决服务意识不强、大局观念淡薄、部门利益至上问题,精简会议文件、改进学风文风,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坚持执政为民、服务为本,加强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办好政府网站和县长热线,密切干群关系,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依法行政,维护清廉形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的各项决策,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切实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决策程序,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机制,提高工作效能。坚持从严治政,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审计、监察、财政评审监督职能,坚决打击腐败行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争做清廉型干部、创建节约型机关,以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支持。
各位代表!拼搏创造奇迹,实干成就伟业!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以开放创新的思维、豪迈超越的激情、忘我奉献的精神、务实苦干的作风,万众一心,开拓进取,顽强拼搏,跨越争先,为建设产业发达、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新汶上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