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过去四年政府工作的回顾本届政府任职的四年,是槐荫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槐荫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本届政府任职的四年,是槐荫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四年,更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四年。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城市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京沪高铁建设、张庄机场搬迁、“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等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深入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思路,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现代化新槐荫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过去的四年,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富裕槐荫”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全区经济持续平稳向好。2011年,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62亿元,是2007年的1.7倍,年均增长13.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亿元,是2007年的2.9倍,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亿元,是2007年的1.5倍,年均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是2007年的2.8倍,年均增长28.9%;招商引资四年累计达500多亿元,年均增长26%。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发展服务经济,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显著提升,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银座和谐广场、阳光100美乐汇、美爵大酒店、舜和国际酒店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我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服务业发展先进城区”。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机床、轨道交通、新峨嵋等骨干企业健康发展,九阳股份成功上市并跻身“中国最具影响力小家电品牌”。济南槐荫工业园区实现集聚发展,财政税收连年大幅增长,荣获“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称号;槐荫工业科技园累计实现投资2.3亿元,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大力发展都市型、城郊型农业,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盛农、绿之风等农业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吴家堡大米、西郊盖韭等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011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比2007年多3772元,年均增长11%;圆满完成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过去的四年,西部新城大建设框架全面拉开,“活力槐荫”建设呈现强劲势头。我们紧紧把握京沪高铁通车和“十艺节”举办两大时间节点,深入实施“西进”战略,攻坚克难,强力推进,走出了一条以大拆迁促进大建设的新路子。大规模拆迁成绩卓著。按照“一心一意抓拆迁、聚精会神抓拆迁”的要求,举全区之力,打赢了槐荫发展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大拆迁攻坚战,累计拆除西客站片区无证旧村改造楼和村民住宅、辖区企业、驻区部队地上建筑物640多万平方米,涉及2.4万多户、8万多人,提供可建设用地达3万多亩,为西部新城建设拓展了广阔空间。大体量建设突飞猛进。西客站热源厂、污水处理厂、济南西站站房陆续建成启用,站前综合体、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实现主体封顶,安置三区、济南日报传媒大厦、腊山河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安置一区、二区一期工程顺利竣工,首批7个村、8300多户、近3万名群众喜迁新居;华润置地广场、荣宝斋大厦等大项目纷纷签约,西部新城核心区初步展现大建设雏形。大手笔扮靓齐鲁门户。按照“全国一流、济南特色”的要求,深入开展了“迎高铁通车环境整治百日会战”,全面推行机场化管理和“蓝精灵”特色志愿服务,切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现了济南西站的平稳高效运转,营造了“好客山东、魅力西城”的浓厚氛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过去的四年,城市综合功能实现新的提升,“宜居槐荫”建设彰显独特魅力。我们始终把城市建设管理作为造福群众、支撑发展的重要举措,做强城市功能,扮靓城市形象,区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老城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总占地1700亩的9个集中连片棚户区全部启动改造,累计拆迁居民1.45万户、4万多人、总建筑面积12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210亿元、总建筑面积680万平方米的银座中心、绿地卢浮公馆等商业地产项目进展顺利,段店、后屯等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商埠博物馆、意匠创意空间等一批老建筑得到精心保护开发,百年商埠风情区建设初见成效。城市功能形象进一步提升。积极创建“城市管理精品示范区”,纬六路、经二路跻身全市环境综合整治“十大示范路”,经四路、经十西路位列“泉城十大最有魅力道路”。腊山分洪、小清河综合治理、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张庄路、阳光新路等15条重点道路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济南森林公园、腊山公园建成开放,全区新增绿地130多万平方米,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城市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不断完善城管体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成立了全新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设立了500万元的城管维护基金,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率先实现了城乡环卫管理全覆盖,建筑渣土整治工作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连续三次顺利通过国家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累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40万平方米,保持了控违拆违的高压态势。突出抓好环境保护,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我区被评为“济南市‘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优秀单位”和“‘十一五’期间济南市节能突出贡献单位”。
过去的四年,保障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幸福槐荫”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年均增长25.1%的投入力度,相继实施了民生“六大工程”、为民“十件实事”和惠民“十大行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实现蓬勃发展。帮扶救助更加广泛。累计筹措资金1700多万元,集中开展了“扶危济困送温暖”行动,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广覆盖、全方位救助;投入资金600万元,对残疾人实施康复、就业等帮扶救助;近两年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结对帮扶700名困难家庭学生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2011年起为我区738名孤儿、低保家庭和特困家庭学生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补助,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累计安置城镇就业3.9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深入实施“金桥筑基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我区经验在全省推广。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8%,新农合参保实现应参尽参,我区荣获“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称号。不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有效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完成农房建设任务,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发展更加均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着力优化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我区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投入资金1400万元,全面完成了“课堂教学信息化工程”;投入资金800万元,为全区公办学校配齐了专业保安和监控设备;投入资金2.08亿元,新建改建了槐荫中学、实验幼儿园等40所学校和10所公办幼儿园,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更加利民。健全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为6万余名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查体,我区跨入“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行列。扎实推进文体惠民,新建社区健身苑6处、农村老年活动基地69处,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区文体活动中心即将投入使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明创建更加深入。广泛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创品牌”主题活动,成功推出了一批全国及省、市文明品牌和道德模范,我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共建共享先进城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十一五’家庭教育示范区”、“全国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示范区”等多项国家级和几十项省、市级荣誉称号。全力做好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成功实现了省级双拥模范区“五连冠”。此外,审计、统计、物价、档案、老龄、史志、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外事侨务、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黄河河务、供电、交警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过去的四年,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平安槐荫”建设开创崭新局面。我们时刻牢记“稳定是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稳定工作,深入开展“三无”办镇和“三无”村居创建活动,实现了由“保稳定”向“创稳定”的转变,我区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对公安派出所实施了执法规范化建设,治安防控能力明显增强。顺利完成了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完善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我区成为国内首家整区建制的全国安全社区和第一个以城市行政区为单位的国际安全社区。政府建设持续创新。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成立了区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建立了专家参与重大决策和议事制度,完成了“四五”依法治区和“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等工作,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驾驭科学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主动接受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83件、政协委员提案483件,办结率、满意率均在96%以上。廉政建设深入推进。着力构筑惩治预防腐败体系,积极推进科技防腐,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累计处结77起,挽回经济损失700多万元,进一步树立了务实、高效、清廉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四年的艰苦奋斗,四年的积极探索,四年的开拓创新,开启了新槐荫新发展的辉煌篇章。历经四年的发展与磨砺,今天的槐荫,经济更加繁荣,城市更加靓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区人民对槐荫的未来充满信心。
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重大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大力弘扬“新槐荫精神”,锲而不舍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加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积极发扬“新槐荫作风”,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区情、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新槐荫模式”的独特优势,实施大战略、推进大项目、实现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年的成就,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所有这一切,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有效监督与大力支持,得益于驻区部队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积极参与,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为槐荫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经济总量偏小的现状尚未得到彻底改观,综合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高端、优质产业少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民生改善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转变,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大力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的总体目标任务
新一届政府履职的五年,是西部新城建设至关重要的五年,也是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槐荫全面振兴的关键五年。能否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能否有力推进槐荫赶超跨越,实现“五年大变样”的战略部署,是对新一届政府的重大考验。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无所畏惧的胆识气魄,主动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破解各类难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槐荫经济社会实现跨越腾飞、全面振兴。
按照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以城市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大力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思路,突出高铁拉动、文化带动、创新推动、产业驱动,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做强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着力改善民生质量,增进社会和谐,努力将槐荫打造成为经济强区、现代新区、文化名区、宜居美区。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途径,科学调整产业布局,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区,推进工业结构加快升级,引导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5∶17.5∶82。力争今后五年内,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经济发展实现稳中快进,我区跨入全市、全省经济强区行列。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完善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型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力争到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52%,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123项,搭建产学研实训基地5个。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名牌”战略,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1万件,国家驰名商标达到5件,槐荫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城市品质宜居宜业。全力实施大开发、大建设,力争五年内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功能齐全、现代时尚的西部新城核心区。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精心打造西市场商贸区、阳光新路商务区、张庄路茶文化商贸休闲区。实施“七大片区”优化整合,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构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载体。着力做好“水”的文章,打造“五大特色景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形象和管理水平,到2016年,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以“十艺节”举办为契机,夯基础、兴产业、亮特色,强力推进文化名区建设。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着力建设百年商埠风情区,加快以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一院三馆”为主体的文化创意和会展产业基地建设步伐,积极创建槐荫文化品牌。大力引进高端产业、龙头企业落户西部新城,加快文化产业聚集,形成省会文化新高地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社会发展更趋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力争今后五年内,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全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就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平安槐荫建设扎实有效,市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更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能量、提升优势、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放眼未来,以更加敏锐的思维开拓创新,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推动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水平。我们坚信,只要全区上下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未来五年就一定能有新的更大作为,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省会新城区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2年政府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更是实现槐荫跨越发展至为关键的一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影响我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在不断增多,给全区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立足槐荫自身实际,努力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继续保持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胆识与智慧,继续保持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决心与勇气,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奋力谱写槐荫展翅腾飞的新篇章。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出口创汇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500万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3.65%。
确定上述目标,主要是综合考虑当前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科学把握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要求统筹安排的,既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又为应对挑战、转方式、调结构留有适当的空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强力推进、逆势而上,力争实现更高的工作目标。
为此,今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强财源建设,大力发展税源经济,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竞争中不断把握主动、赢得优势。实施全面的产业规划。按照“合理布局、发挥优势、高端起步、集聚发展、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突出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业规划机构,对槐荫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进行全面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功能板块和优势产业集群,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面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实施科学的产业引导。以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商务会展等竞争力强、贡献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加快推进以中国软件名城泉城软件园为主体的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等“十大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发展的稳固支撑和动力支持。发挥济南槐荫工业园区和槐荫工业科技园的集聚功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总部经济,着力引进一批占地少、效益好的税源型项目,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发展水平。实施有效的产业提升。积极推动批发、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世纪金榜、齐鲁动漫等重点文化企业,加快总投资2000万元的西街工坊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大力扶持发展九阳、二机床、新峨嵋、轨道交通、重汽特种车等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以山东天岳碳化硅晶体项目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基地。以现代都市农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益补充,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巩固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都市型、城郊型农业发展规模和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引擎,力推城市功能做强。坚定不移地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全力加快西部新城建设。紧扣时间节点,推进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一院三馆”、会议会展中心、济南日报传媒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420万平方米绿地系统及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和续建道路建设。认真抓好总投资70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的齐鲁之门、荣宝斋大厦等十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同步启动产业策划和推介招商。积极推动省文化厅、省文联、济南海关等单位在西部新城选址建设,逐步形成文化气息浓郁、发展载体丰富、产业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新城雏形。大力推进老城提升步伐。重点做好棚改推进、资源整合两篇文章,为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加快连城国际、新世界阳光花园、阳光100国际新城五期等项目建设,认真搞好纬十路、营市街、第二制药厂等危旧片区改造,高效整合闲置资源,主动实施项目招商,推动老城功能形象不断提升。着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腊山分洪、南水北调、小清河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加快经十一路、刘长山路西延长线等十条主干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全力抓好二环西路、纬十二路改造工程,打造两大发展“动力轴”,建设区域发展的“活力带”。强力突破重点难点项目。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全力以赴实施“重点难点项目攻坚突破行动”,对长期制约项目推进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明确时限,强化责任,重拳出击,力争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以决战的姿态、决胜的气魄,尽快完成北大槐树、南辛庄、经四纬十二等棚改片区的拆迁任务,推动回迁安置房早日开工建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抓紧启动总占地800亩的五里牌坊、丁字山、35中20中等片区的拆迁改造,千方百计加快西客站安置三区、腊山南片区建设步伐,着力抓好段店、匡杨、西沙等村庄改造,迅速掀起新一轮重点难点项目开发建设的热潮。
(三)以提升区域形象为目标,打造优美人居环境。以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加强城市管理、完善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塑造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设施完善的槐荫新形象。扮靓彰显省会形象的西部新城。全面开展迎“十艺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济南西站、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周边综合整治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西部新城管理水平;对经十路沿线进行高标准整治改造,加快段店片区和腊山立交、担山立交等重要节点景观建设,打造全市一流的东西交通走廊;大力推进济西湿地公园、腊山河等“十大生态公园”建设,初步形成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构筑富于槐荫韵味的魅力老城。以商埠文化为特色,着力抓好老商埠区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融入现代文化气息,实施全方位提升,打造集商业、文化、休闲多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人气集聚的百年商埠风情区。创建基于长效管理的精品社区。按照国家级文明城市指标体系要求,全面推广城管新模式,推进城市管理向楼院村居延伸,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精品社区典范,形成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打造趋于生态和谐的宜居环境。严厉查处超标排放、未批先建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和秸秆禁烧,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持对违法违章建设的高压态势,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维护全区良好的土地市场和城市规划建设秩序。
(四)以办好“十件实事”为重点,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民生所在,政之所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我们将始终秉持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围绕落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十大民生工程”,今年全力办好“十件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
1、教育为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年内引入一所高水平全日制高级中学,积极引进3-5名高级优秀教师,发挥名师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创建“省级教育示范区”。投入资金2500万元,完成汇英小学等3所小学校改工程。着力发展学前教育,投入资金3500万元,新建昆仑、兴济等4处幼儿园,完善现有幼儿园内部设施;投入资金500万元,将公办幼儿园外聘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投入资金1000万元,为公办学校和幼儿园配备保安和完善监控设施,大力实施校车安全整治,确保在校师生安全。适时启动新党校建设,更好地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2、帮扶爱民。全年筹集资金4243万元,对困难群众实施大面积、全方位救助。其中:投入资金930万元,继续开展“扶危济困送温暖”行动,让6500多户困难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投入资金2700万元,为城乡低保群众发放低保金;投入资金245万元,为全区2042名自幼儿园至大学的特困学生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元;投入资金278万元,落实残疾人救助政策;投入资金90万元,为100户农村困难家庭每户每年发放9000元救助金,让困难群体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3、社保惠民。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稳步实施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确保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扩面达1.2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达8.2万人;深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确保参保率在75%以上。大力落实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险,进一步创新方式、拓展渠道,建立起稳定的生活来源和生活保障,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4、就业助民。突出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困难群体三大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巩固民生之本。深化实施“金桥筑基工程”,投入资金170万元,购买110个大学生就业实习岗位,安置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推行就业援助,不断扩大帮扶规模,投入资金200万元,确保全年培训可享受补贴的各类人员2300人、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实现“双零家庭”动态消零。
5、健康益民。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实现社区卫生全覆盖。投入资金1540万元,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至300元,确保应参尽参,年内实现区级以下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启动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年”和“全市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规范年”活动,统筹科普大学、市民学校等教育平台,推进“健康科普进村居”,引导群众科学生活、健康生活。
6、住房安民。加快西客站片区安置区和中大南、裕兴里等棚改片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全年竣工回迁安置房面积55万平方米,确保6200户居民喜迁新居。继续抓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重点实施八里桥等6个村的旧村改造和西客站片区新扩范围内8个村居的整合改造。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深入开展老旧开放式住宅小区整治改造,逐步建立起规范、长效的管理机制。
7、市政便民。进一步完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的综合受理功能,投入700万元城市管理维护基金,妥善解决好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投入资金5800万元,专项用于市政养护、绿化美化、环卫保洁,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管护水平,逐步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管护全覆盖。
8、文体悦民。挖掘独特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槐荫文化品牌。广泛宣传以“西城旭日”、“商埠槐馨”为代表的“槐荫八景”。投入资金500万元,紧扣“十艺节”时间节点,适时举办“魅力槐荫”大型文艺演出、“群众文化艺术节”,全年组织文化下基层活动1200场次,展示富有槐荫特色的文化风貌。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40万元,年内建成规范化街道综合文化站3个、社区文化中心13个、农村文化大院9个。投入资金350万元,切实搞好区文体活动中心场馆的设施维护和管理服务工作,广泛开展全民文体娱乐系列活动,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9、社区亲民。完善社区管理服务设施,推行人性化服务理念,打造“社区十分钟生活服务圈”,构建现代社区服务模式。认真做好回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为回迁居民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配套建设55个社区肉菜直营店,方便群众生活。投入资金460万元,专项用于14个惠民大厅建设。投入资金350万元,继续为全区居委会干部购买“五险”。大力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夯实农村民主自治基础,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区。
10、文明塑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继续选树一批时代特点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道德模范,由区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在精神鼓励的同时按标准给予物质奖励;投入资金100万元,对2008年以来被评为全国和省、市、区的道德模范进行奖励;建立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紧紧围绕社区居民、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在校学生、外来人群五大群体,全面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展现文明市民新形象。深化“讲文明、树新风、创品牌”活动,大力开展公共文明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积极推进省级文明城区创建,不断提升文明建设整体水平。
(五)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依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建设、大发展,更需和谐稳定基石。我们将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有力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突出“预防为主”,推进群众工作与稳定工作深度融合,规范领导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和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提高矛盾预警、化解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建立突发问题应急处置队伍,完善打防管控一体化体系建设;投入资金1000万元,大力推进公安派出所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持续推进双拥共建,切实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认真履行政府依法管理职能,组织开展“六大专项行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依法解决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依法严查无证行医、超范围诊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非法行医及商业犯罪行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二是严查食品卫生领域违法专项行动。重拳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地沟油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清查“黑作坊”,确保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三是严惩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尤其是在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领域,从严惩处造假售假违法行为。四是严控校园周边环境专项行动。坚决查处学校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网吧及电子游戏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五是严格规范劳动用工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用工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拖欠工资、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更加严格地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六是严密排查安全生产隐患专项行动。严厉查处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消防、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领域违法行为,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做好审计、统计、物价、档案、史志、老龄、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黄河河务、供电、交警等工作。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的槐荫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之最难,难在步阔而不止”。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勤勉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倍道兼行,致力于打造开放、服务、公信、效能、廉洁政府,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坚持阳光咨政,打造开放政府。始终遵循“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政务公开,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进一步完善安全统一高效的全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规范提升区政府门户网站,增进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和互动,建设“数字槐荫”、“网上政府”。
(二)坚持为民执政,打造服务政府。始终坚持服务民生没有终点,顺应人民期待,力行惠民之举,多办老百姓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以实际行动兑现政府的庄严承诺。牢固树立环境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第一要素的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平台建设,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网上审批,为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坚持依法行政,打造公信政府。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着力规范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健全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视责如山、有责必负,在规范中强公信,在公信中塑形象。
(四)坚持务实理政,打造效能政府。“行政关键在落实,政府形象在效能”。我们将始终把提升效能、强力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将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改进管理和提高效能相结合,锻造一支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处事能坚韧的干部队伍。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坚决消除“庸”、“懒”、“散”等不良习气;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坚持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标准,以扎实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
(五)坚持清廉从政,打造廉洁政府。继续不遗余力地加强廉政建设,更加严格地执行工程招投标、政府集中采购等规定,继续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等制度,不断提高民主决策水平,增强政府内部监督实效。更加严格地构筑惩防体系,强化科技防腐,全力防范从政风险。更加严格地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将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民生领域。更加严格地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让清廉之风蔚然成行,让廉洁之魂永驻心头。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任何艰难险阻都改变不了槐荫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展望未来,任何困难挑战都阻挡不了槐荫人民阔步前行的步伐。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不辱使命,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奋力夺取“全面赶超、跨越发展,实现槐荫五年大变样”宏伟目标的新胜利!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槐荫区 槐荫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