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永昌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依靠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实施“133”发展战略,务实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年共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0项,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2亿元,同比增长40%;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33项,到位资金35.8亿元,增长163.2%,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60亿元,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5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8.55亿元,增长16%;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52亿元,增长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3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9056元,增长19%;万元GDP能耗下降4.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一区五园、一带多点”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推广垄作沟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39.5万亩,新建高位蓄水池4座,配套滴管、喷灌2.7万亩。新改建日光温室984座、塑料大拱棚2129座、食用菌棚1106座,建成万只羊场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新建养殖暖棚2894座,新增规模养殖户362户。啤酒大麦、高原无公害蔬菜、肉羊、食用菌、玉米制种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90个,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示范点16个,流转土地21.5万亩,流转率达到38.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农牧业产权确权颁证、设施蔬菜和草食畜贴息贷款工作有序推进。新改建维修渠道746.5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输转7.0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4亿元。扶贫开发全面提速,贫困人口由2.36万人减少到1.63万人,贫困面由12%下降到8.29%。完成人工造林1.19万亩、封山育林2.94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73%,我县被列为全国防沙治沙试点县。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河西堡工业区纬三路、金福大道建成通车,硫磷化工园开工建设;永昌工业区改造提升成效明显,高家山区域开发步伐加快;清河农畜产品加工园“五通一平”工程有序推进;焦家庄氟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循环型化工产业链不断延伸,金化烧碱、金泥电石、嘉丰矿业硫基复合肥、培霖硫酸转换等项目建成投产,金雅德浓硝酸、励志化工氟硅酸清洁利用、日升隆煤低温干馏等项目进展顺利。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实现并网发电214.5兆瓦、在建99.5兆瓦。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日趋壮大,熙金节能建材超细矿粉、溪源肉联、德源辣椒储运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农丰种业玉米良种、鑫亳中药材加工等项目加快建设。特别是面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切实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调度,推动工业经济逐步回升向好,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32亿元,增长18.2%。
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永昌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骊靬文化产业园景区规划》通过市级评审。骊靬文化产业园、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骊靬城、骊靬公园基本竣工,骊靬大道全线贯通,华夏骊靬影视城、愫园、骊靬大道罗马柱景观带项目进展顺利,武当山文化旅游区二期工程续建、圣容寺景区道路拓建有序推进,永河公路建成通车;与省公航旅集团合作进一步加强,骊靬户外训练拓展基地、御山自驾车营地投入运行;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品位骊靬·感知永昌”系列活动,评书《罗马军团消失之谜》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与意大利博拉市、佩鲁贾市初步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骊靬”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6亿元,增长42.9%。县影剧院片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热点传媒等文化企业组建运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达到271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900万元,增长36%。万祥羊肉美食城一期全面完工,同人商厦一期正式运营,粮油交易市场、正安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即将投运,太西煤金昌物流中心正在进行铺轨工程,西关综合集贸市场开工建设。广告信息、快递托运、邮政通讯、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发展迅速。新增个体工商户1500户,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增长18.5%。
城乡基础建设有序推进。县城防洪、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和城区控制性详规、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完成。西环路改造、西湖路新建、东关大道绿化工程全面完工,集中供热一期建成运行,县城供水工程进展顺利,文化中心、体育馆、城投公司写字楼、公安局业务用房主体完工。开工建设公租房1257套,完成棚户区改造800套,建成商品房13.62万平方米。东寨镇金穗文化健身广场投入使用,新城子、六坝等乡镇集镇改造成效明显,河西堡镇兴盛家园二期、朱王堡镇绿洲西苑二期、水源镇金水源等农民住宅小区建设顺利实施,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388套。建成农村饮水安全主体工程6处,敷设供水管道62.5公里,解决了1.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升级农村电网87.73公里,建成通村道路78公里。完成13个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各1个。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新增城镇就业8328人,发放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490万元、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605万元。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和清理规范工作全面完成,朱王堡、河西堡城乡低保实现并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7%和98%,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0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1174元,发放双拥优抚资金517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5.4万元、残疾人危房改造补贴261万元,建成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10个。永昌七中、第二幼儿园建成招生,一中综合馆、二小综合楼、红山窑明德小学教学楼等项目投入使用,完成9所农村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和15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启动,校车安全工程顺利实施。科技富民项目有序推进,实施科技项目41项。县乡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2171.8万元,药价降幅28%,5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及附属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审。食品药品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实地验收,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6个、社区文化中心10个、社区体育健身中心3个,实施“一村一场”项目35个。
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矛盾纠纷调解和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平安建设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严打整治成效明显,普法依法治理全面加强,安全形势持续好转,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教育广泛开展,民兵兵役工作不断加强。省级文明县标兵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道德讲堂”深入开展。档案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展,政策研究参谋助手作用有效发挥。第八次村民委员会和第三次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新增社区5个。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宗教事务管理不断强化。老龄工作全面加强,妇女儿童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顺利完成,“营改增”试点有序推进。审计“免疫功能”充分发挥,统计调查服务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气象服务得到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成效明显。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市县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06件、政协委员提案89件,办复率100%;通过县政府网站、“县长热线” 办理答复群众反映问题1125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面对全县人民的殷切期望,我们在继承中接力前行,在挑战中负重奋进,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共识共为的结果,同时,也是全县人民、社会各界团结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关心支持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和农村条件依然薄弱,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工业企业效益不佳,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不够明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平衡的矛盾非常突出;部分小康指标差距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政府效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劲头不足,效率不高、作风不实。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将发展差距、工作不足转化为后发优势和强大动力,为推动永昌加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2014年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
2014年,是我们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尽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但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拥有着潜在的后发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方向、路线图和时间表,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和对西部地区实施差别化区域经济政策,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省委、省政府实施“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我们指明了做好工作的着力重点和主攻方向;市委、市政府支持永昌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我县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结构日趋优化,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基础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只要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倍加珍惜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在充满希望的征程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深入实施“1335”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十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切实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努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为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生产总值增长16%;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0%;公共财政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主要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把高效节水农业和草食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适度压缩啤酒大麦种植面积,做大做强高原无公害蔬菜、食用菌、玉米制种、油料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中药材、枸杞、设施林果业等后续产业。继续抓好“一区五园、一带多点”建设,力争把我县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认真组织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河西走廊永昌县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等项目,在东西河地区新建高位蓄水池8座,发展膜下滴灌、管灌2.63万亩,推广垄作沟灌、垄膜沟灌节水面积40万亩以上,新建大拱棚1200座,新改建日光温室1000座、食用菌棚1000座。
强力推进草食畜牧业。坚定不移地走种草养畜的路子,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扩总量、做品牌”的思路,积极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在清河地区新发展基础母羊5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户1000户以上,在其他乡镇新发展基础母羊2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户1500户以上,新建养殖暖棚3600座,使规模养殖户占到农村总户数的60%以上。引导企业、养殖大户利用闲滩荒地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万只羊场(千头牛场)5个,力争全县羊饲养量达到160万只、牛饲养量达到10万头。种植优质饲草10万亩以上,青贮氨化秸秆30万吨以上。积极引进肉羊新品种,加快改良步伐,加强定点屠宰和防疫检疫,新建活畜交易市场3个,培育发展畜产品运销大户50户,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申报“永昌羊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断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努力把养殖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支持一品弘植物油、德源辣椒加工储运等企业加快发展,抓好厚生饲草、三禾玉米良种、三强塔式麦芽加工等项目,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3家。鼓励扶持农民自办或村级组织、涉农企业、社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组织,每个乡镇创建1个示范合作社,每个村重点培育1个产业合作社或1个土地流转合作社,新发展专业大户500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0家以上。启动正安蔬菜批发市场,新建农产品专业市场5个,配套建设冷库10座。每个乡镇抓好1—2个土地流转示范点,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抓好新型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新建现代农业服务站点50个,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产品检测、质量追溯等服务体系。
着力发展劳务经济。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和教育资源,加大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促进农民转岗就业和自主创业,完成农民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完成劳务输转7.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9亿元。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国家级高效节水示范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土地复垦整理等项目,新改建维修渠道590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东大河渠首泄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抓好塔儿湾、双磨街等7处农村人饮续建工程。新建通村通社道路68公里。把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东、西大河上游及大黄山林区水源涵养林保护与建设,强化泉域湿地保护,完成人工造林7641亩、封山育林5000亩,封禁保护沙化土地9万亩,有效保护水源涵养林23.8万亩、重点公益林16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8%。
二、强化两区两园建设,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坚持把工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不断强化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做好协调服务,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河西堡工业区重点完善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硫磷化工园建设,抓好金川河河道综合治理,完成上河湾330KV变电站工程;永昌工业区加快实施高家山区域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建园区道路4条,盘活企业10家以上;清河农畜产品加工园加快道路、供电、供排水等设施建设,争取引进3—5家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焦家庄氟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完成企业生产工艺改造提升和入园道路建设,开工建设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延伸氟化工产业链。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围绕循环化工产业接续配套和企业集群发展,重点抓好鑫华焦化二期150万吨捣固焦、金化20万吨多孔硝铵、瓮福5万吨滴灌磷酸一铵、培霖1000吨六氟化硫等项目。健全完善河西堡工业园区循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利益联动机制,推动投产项目达产达标,促进产业链良性循环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抓好正泰河清滩二期100兆瓦光电、三峡新能源大寨滩二期50兆瓦光电、协和红山窑49.5兆瓦风电等项目,加快推进金川东、西大河北总干渠一、二级水电站建设。做大做强冶金、建材产业,抓好台海集团50万吨高端装备铸锻件、京天福磷石膏综合利用等项目。
强化工业运行服务。切实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扎实开展“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活动,指导企业加大挖潜改造力度,增强市场应变能力,确保企业正常运行。强化银政企协调机制,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快三洋金源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加强对工业企业污染源的监测治理工作,严把新上项目技术、能耗、环境关,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全面完成约束性指标任务。
三、深入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骊靬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大品牌”,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中西文化交汇地、红色文化传播地、宗教文化游览区、民俗文化展示区。完成骊靬影视城唐宫、骊靬大道罗马柱景观带建设工程和金山寺宗教场所省级报批工作,开工建设骊靬遗址保护、骊靬文化产业园供水工程,继续抓好骊靬影视城梵宫、愫园等项目,争取实施罗马小镇、通用航空基地、“新丝绸之路”自驾车营地等项目。加快北海子湿地风景区建设,抓好汉城和武当山文化旅游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汉苑、北海子沙枣林景观改造工程。抓好圣容寺景区和河沟景区道路建设,争取实施云庄寺景区开发项目。配套完善景区服务设施,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努力把永昌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旅游节点。
大力发展物流业。制定流通产业发展规划,启动粮油交易市场,抓好太西煤金昌物流中心建设,组织实施南关物流园、建材市场、西关综合集贸市场等项目。积极整合托运、快递、配送等行业,加快构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不断提高物流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培育壮大服务业。认真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设施、商务会展、民生服务等领域,改造提升以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文化创意、信用担保、咨询广告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以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康复保健等为主的社区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四、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强化项目谋划争取、落地开工和建设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保持投资的强劲增势。
抓好项目谋划争取。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紧抓国务院决定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省上实施“3341”项目工程的机遇,强化项目论证储备和对接争取,努力将每一项政策细化为申报争取的具体项目、转化为落地生根的建设项目。重点围绕生态屏障建设,谋划争取生态保护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与合理利用方面的项目;围绕产业发展,谋划争取现代农业和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项目;围绕扶贫开发和统筹城乡发展,谋划争取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项目;围绕保障改善民生,谋划争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围绕基层政权建设,谋划争取阵地建设、政法综治和维稳防恐项目。力争有10个以上项目列入国家投资计划、20个以上项目列入省上投资计划、50个以上项目得到市上支持,争取资金5亿元以上。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00项,总投资122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3项,总投资109亿元;续建27项,总投资13亿元。严格落实项目工作推进机制,认真组织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河西堡工业区硫磷化工园建设、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抓好县城供水工程、阳光澳洲环保餐具、金昌发电公司煤炭储备中心等重点项目,争取早日建成投运;配合实施好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河西堡至金昌快速通道建设等项目。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认真落实全市“千亿元项目大招商”行动任务,突出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落实优惠政策,主动出击推介,借助“民企陇上行”、“兰洽会”等活动,引进一批高技术、高效益、低能耗、关联度强的重大项目。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要求,强化跟踪服务,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力争完成签约资金200亿元以上,资金到位率达到15%。
五、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抢抓“1236”扶贫攻坚政策机遇,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全面提升扶贫开发成效。
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思路,用好专项扶持资金,在祁连山沿线浅山区7乡镇75个村,特别是32个重度贫困村分步实施脱贫摘帽工程,积极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草食畜牧业、特色林果业、劳务产业和第三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收入增加,确保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按照“政策引导、规划先行、群众自愿”的原则,围绕骊靬文化旅游开发,对焦家庄乡骊靬村104户328人整体实施旅游产业转移。围绕獭兔养殖产业发展,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农户参与、银行支持”的模式,力争年内在水源西大滩建设永昌东达产业扶贫基地和移民新村,对新城子镇马营沟村、毛家庄村、红山窑乡土沟村、永胜村等就地脱贫困难的部分村社实施整体产业移民搬迁,把贫困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争取完成1000户搬迁任务。在充分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享受原有惠农政策和土地、林地等财产权益的基础上,统筹解决好子女入学、户口转移、饮水用电、就医出行等问题,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夯实扶贫开发基础。坚持以项目为依托,借助我县被列为全省17个插花型扶贫片区县的机遇,将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打包进入省上扶贫开发建设项目,争取省上扶持,同时整合农业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充分发挥双联帮扶基金和救助基金作用,最大限度地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健全人饮工程管理机制,配套完善乡镇中心小学、幼儿园、村卫生室、文化室设施设备,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确保贫困乡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村卫生室达标率达到98%、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六、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把县城改造和农村村容村貌整治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规划引领、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思路和要求,实施城乡面貌改造工程,通过不懈努力,明显改变城乡落后面貌。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重点抓好县城总体规划和河西堡镇、朱王堡镇、水源镇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公路沿线村庄集中居住点风貌特色规划及县城重点区域和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启动县城和河西堡等乡镇道路、供排水、供热等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做到无规划不批复,有规划严落实,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实施县城四大街街景风貌改造和312线过城段及县城东西出入口改造工程,抓好东湖路、金昌路东延伸段、北环路西段建设,加快县城供水、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工程建设,启动运行文化中心、体育馆、城投公司写字楼,推进武当山国际大酒店、温泉大酒店及生态餐厅和御腾商厦等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加快鸿瑞铭都城市广场、西湖水岸二期、公租房小区等住宅小区开发,推动县城旧城区及城中村改造。结合街景风貌改造,下功夫抓好县城绿化、亮化工程,着力提升县城整体形象。推动小城镇扩容提质,河西堡镇重点组织实施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工程,抓好污水处理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朱王堡镇实施镇区供热扩容升级、道路建设等工程,抓好农民住宅小区建设;其他乡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切实增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产业和人口向集镇集中,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5.3%。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城关镇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保障监管作用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整合管理资源,建立由城关镇牵头抓总,综合执法局执法监管,公安、交警、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单位和社区协调联动的“大城管”格局,尽快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积极开展违章建筑清理、门头店面规范、卫生死角治理等为主的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堆乱摆、乱泼乱倒、乱贴乱画等突出问题,坚决取缔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店外经营等不良行为,全面改善脏乱差的面貌,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干净整洁、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以公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为突破口,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扎实开展“3453”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即朱王堡镇、水源镇、河西堡镇三年内完成所有村社整治任务,焦家庄乡、城关镇、南坝乡、六坝乡、东寨镇四年内完成,新城子镇、红山窑乡五年内完成,力争三年内完成各乡镇集镇周边及公路沿线所有村庄的村容村貌整治,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面貌。在县城和东寨、六坝、水源、朱王堡、河西堡五个乡镇新建公租房5000套;在全县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4990套,规划建设集中居住点31个,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生产养殖区,鼓励引导公路沿线和集镇周边农户向县城、集镇和集中居住点聚集。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配套完成15个集中居住点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环卫设施,完成农村改厕2000座,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个。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8600人。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巩固完善覆盖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扎实做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5%,完成城关、焦家庄、东寨三乡镇低保并轨工作。健全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完善医疗、慈善社会救助体系和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实施幸福银发夕阳工程,启动河西堡敬老院,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20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5个。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规范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完成六中公寓楼、职中实训楼、城关镇幼儿园、七中体育场建设。加快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成2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1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行食品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积极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抓好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运行管理,实施农民工文化服务工程。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5个、体育惠民工程2个。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着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努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启动新建社区,逐步推行社区“数字化”。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办好“道德讲堂”,大力开展市民素质提升行动,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县标兵,配合市上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工作。抓好民兵兵役和国防动员工作,巩固提升双拥模范县创建成果,争创双拥“七连冠”。加强物价监测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认真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统筹推进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武警消防、气象服务、史志档案等工作。
八、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着力解决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承接省市下放的审批事项,扎实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取消工作,认真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职责。制定出台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意见,对不符合法律规定,以“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事项一律予以取消;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转给市场和社会的事项,不折不扣放给市场和社会,更多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加快整合卫生行政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机构和职责,优化配置基层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搭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做好工商、质监部门划归地方管理的接收工作。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行政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加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制度,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支持县域市属国有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县汽车运输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水电工程局等县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步伐,解决粮食局下属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政策,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依法保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自主选择各类行业投资创业。
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着力消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差别;认真落实“三个鼓励”要求,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切实抓好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行农村房屋产权、林权、设施农牧业产权、集体资产分配收益权、土地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探索组建土地合作银行,加快组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村镇银行、农村产业发展互助社,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整合各类财政补助资金,以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更多银行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发展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强化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面对加快发展的攻坚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把握中央和省市要求,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不断提高抓项目的本领、促发展的水平和惠民生的能力。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把勇于创新融入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以超前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强化效能意识,切实改进作风。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倡导求真务实、敢于攻坚、勇于担当的作风,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大问题亲力亲为、雷厉风行、一抓到底。不断深化效能风暴行动,坚决整治慵懒散慢、中梗阻和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强化法制意识,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各项事务。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强化廉政意识,规范制度约束。严格执行中央及省市县委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监察、审计力度,强化财政预算和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加强工程建设、土地矿权出让、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更多财力用在保障民生、加快发展上,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面对加快永昌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唯有释放所有激情和智慧,倾注全部热情和心血,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重托。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与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永昌县 政府工作报告 永昌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