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建议。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川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建议。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关键之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完成县内生产总值36.7亿元,同比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增长5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亿元,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17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5637元,增长12.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4%。
(一)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年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612万元,完成人畜饮水、水库除险加固、基本烟田建设等各类水利工程2532件。改造中低产田(地)3.91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7.54万亩,蔬菜11.84万亩。国家级现代烟草农业整县推进基本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收购烟叶1505.46万千克,实现烟叶税5000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428人。发放畜牧专项贴息贷款2000万元。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4亿元,增长9.2%。其中,林、牧、渔总产值分别为2939万元、47792万元和5988万元,分别增长9.5%、9.7%和3.5%。
(二)工业经济稳步回升。认真落实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大会精神,用足用活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企业产能有效释放。德和包装有限公司3000万只/年塑料编织袋生产线、阳光食品行业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竣工运行;云南珍益品公司1.5万吨/年净菜加工生产线、恒大药业生物制药低脂保健品生产线、县水泥厂旋窑水泥生产线、康达太阳能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8亿元,比上年增加5.76亿元,增长2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2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83亿元。
龙泉山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园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供水、供电方案编制和园区道路征地协议签订等工作,10个意向性入园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取缔水泥立窑3座,江磷集团等20户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稳步推进。完成节能技改项目4项,6户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通过审核验收。
(三)第三产业健康发展。“仙湖锦绣”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完成项目一期1、2号地块土地挂牌出让和林地补偿资金兑付工作。九龙晟景一、二期,明星生态旅游村样板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奥宸·抚仙湖国际文化旅游小镇、小马沟生态旅游村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开渔节暨首届生态美食节,获得了“中国生态美食名县”称号。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179万元。供销社“二次创业”取得新进展,新建的30个农资农家店顺利通过验收,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商会76个。全年接待游客15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44亿元,增长27.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16亿元,增长15%;文化产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7.9%,占县内生产总值的11.1%。
(四)生态保护、县城建设扎实推进。星云湖北片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通水试运行,南片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顺利启动。路居垃圾转运站和前卫村等8个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试运行。实施人工造林0.8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项目环评率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县城规划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初稿和30个行政村规划的编制。完成渔文化广场、十里长堤入水口至湖滨公园段、玉江路60米大道、澄川路县城至渔村段的绿化改造工程。完成渔文化广场“年年有渔”主题雕塑工程。职教小区、滇中湖畔、湖滨公寓、怡景园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财富广场、古滇国城等项目顺利启动。完成星云路、兴江路等街道灯光亮化、美化工程,县环卫站整体移交大街镇,县城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规范。
(五)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69亿元,增长16.3%;财政总支出7.78亿元,增支12256万元。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等工作进一步规范,除公立医院外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部纳入财政供养,115个单位纳入公务卡结算。“小金库”清查工作成效明显。国有闲置资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收回闲置办公、经营用房10439.78平方米;土地1575.06平方米。整体处置资产12宗。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节约资金430万元。为企业融资2000万元,置换贷款5490万元。支持玉溪市商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江川设立支行。
(六)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两基”与全省一起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落实“三免一补”经费2654万元,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1092名;化解义务教育负债1607.38万元。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新农合报销金额3079.12万元,比上年增长50.74%。3万平方米廉租房和县医院医技大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贷免扶补”及小额贷款资金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新增城镇就业230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26人,特殊困难群体再就业456人,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793个。发放城镇、农村低保资金1500万元。补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133.25万元。科技工作成效明显,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工商、气象、扶贫等工作成效显著,民族宗教等社会事务工作扎实有效。年初承诺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基本完成。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公示重要事项263 项,通报重点工作595项,听证重大决策事项13项。高度重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4件,政协委员提案58件,办复率达100%。“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严格执行信访工作接待制度,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70件851人次,办结率99.3%。
各位代表,随着2010年的胜利收官,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全面完成。回顾“十一五”时期,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战胜了洪涝灾害、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等困难,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天湖化工关停诸多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十一五”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时期。五年累计完成生产总值160.92亿元,年均递增8.8%;地方财政收入10.2亿元,年均递增16.9%;农业总产值65.3亿元,年均递增9.6%;工业总产值152.8亿元,年均递增4.6%;第三产业增加值62.5亿元,年均递增11.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亿元,年均递增16.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9.2:26.7:44.1。
“十一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时期。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39.2亿元,年均递增 27.7%。全县公路通达里程达856.87公里;乡镇公路硬化率、通达率达100%,行政村道路硬化率比“十五”末提高了21个百分点,县城到乡镇客运公交实现全覆盖。农田水利化程度达 85.47%。完成城乡电网改造13900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8%,固定电话用户达2.2万户,手机用户16万户,宽带网用户1.08万户。
“十一五”是县城建设快速推进,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的时期。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3平方公里,人均拥有城市道路17.5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4.3%,人均公共绿地8.02平方米;城镇化率达33.1%。全面完成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退塘退田还湖、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十一五”水污染综合防治责任书项目26项。依法拆除抚仙湖沿岸违章建筑6909平方米,取缔抚仙湖机动船120艘。建立了入湖河道管理和星云湖水葫芦打捞长效机制。巩固退耕还林5.9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人居生态村建设工程植树2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1.7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平方公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8%。获得了“中国最佳生态湖泊旅游观光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和“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称号。
“十一五”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的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户籍管理等改革稳步推进。五年累计引进项目200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63.48万美元;进出口总额达2.88亿美元。财政管理更加规范,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各项存款余额比“十五”末增加28.65亿元,年均增速15.09%;各项贷款余额比“十五”末增加17.45亿元,年均增速19.96%。国税五年累计完成各项收入7.77亿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增收3.34亿元;地税五年累计完成各项收入8.66亿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增收4.54亿元。成立了3户融资担保机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取得突破。
“十一五”是人民生活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五”末增加7501元,年均递增1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五”末增加2379元,年均递增11.6%;人均储蓄存款比“十五”末增加5850元,增99%。建设廉租房50500平方米,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6100户。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比“十五”末分别增加18和14.8平方米。每百人拥有汽车19辆。五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7.7亿元,新建中小学校舍50722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7858平方米。完成农村卫生所(室)建设57个。五年累计发放新农合补贴资金9085万元,受益137.1万人次。甲流感、霍乱、狂犬病等传染病得到及时有效防控。连续6次被评为省级“甲级卫生县城”。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62%、96.48%和71%。发放“贷免扶补”资金6660万元。农村低保从25元/月提高到50元/月,城镇低保从130元/月提高到210元/月。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26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703人。“全国先进文化县”通过复评验收,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中央及省市共6套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顺利实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荣获“全国农民健身工程先进县”称号。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顺利启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平安江川”创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无毒县”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连续5年保持命案全破,社会治安良好。
“十一五”的实践证明,要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我们抓住了机遇,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全县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省市驻江单位,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足,运行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增长方式单一。二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财源不广,可用财力有限。四是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城镇化程度不高,城市管理相对滞后,服务业发展不足。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六是机关作风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奋斗目标及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和“壮优培特,建设高原湖泊生态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湖泊生态县、现代宜居高原湖泊生态城和国际高原湖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三大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改革创新,加大开放步伐,加强统筹协调,抓项目、促发展,调结构、建生态,惠民生、维稳定,努力把江川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适宜居住的高原湖泊生态县。
按照“一城两环三带五片区”的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期,主要经济目标建议为:全县生产总值达73.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265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5.5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以安全、生态、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发展目标,加快以云南农业科技园为龙头的观光农业、科技农业等现代农业建设,发挥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到2015年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20亿元以上。
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紧紧抓住3年全省上马200件骨干水源工程和200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的机遇,以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水毁工程修复、水源工程建设为重点,掀起新一轮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力争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建一批事关民生和农业长远发展的水利设施。稳步推进中低产田(地)、中低产林改造。
重视粮食生产,合理调整粮经作物种植比重,确保烤烟年均种植面积稳定在9万亩左右,收购金额在2亿元以上,实现烟叶税4500万元以上。巩固提升蔬菜产业,壮大水产业,规范发展生态畜牧业,鼓励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建设。到2015年,确保粮油产值达1.2亿元;蔬菜、水产和畜牧业产值分别达5亿元、1亿元和6亿元以上。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整合“一事一议”、重点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创新扶贫机制,加大重点扶贫和对口扶贫力度,巩固扶贫成果。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制,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突出新型工业化,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
以扩总量、提质量,调结构、增效益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到2015年,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推进龙泉山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引进大企业、大项目进入园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到2015年,力争工业园区实现产值50亿元。
加大对现有优势特色产业的改造升级,调整磷化工产品结构,形成精细化、深加工产品体系,巩固和提升磷化工产业的支柱地位;规范发展纸制品业,鼓励纸制品及包装业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环保型农产品加工业;支持新型建材业发展,采取扶持、整合、淘汰、关闭等措施分类发展建材业;规范发展烟花爆竹业;壮大青铜制品加工业;把握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加快引进科技型、环保型、资金密集型项目落户江川。到2015年,力争磷化工、纸制品、建材、烟花爆竹、青铜制品加工及新兴工业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0亿元、25亿元、10亿元、2亿元、3亿元和20亿元以上。
(三)突出国际高原湖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抓住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省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倾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已引进项目的建设步伐,以项目聚集推动产业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到2015年,力争已经签订协议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部分项目竣工运营;旅游总收入达11亿元以上,占全县GDP比例、增速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挖掘、整合旅游文化和特色资源,推进明星和孤山两个精品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努力将梁王山—北山寺—碧云寺和神鱼泉—李家山—界鱼石打造成生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中国生态美食名县”的品牌效应,制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餐饮业,到2015年,力争餐饮业实现产值5亿元。
(四)突出生态环境改善,加快推进高原湖泊生态县建设
以“两湖”水环境保护治理为重点,结合抚仙湖、星云湖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按照“流域系统控源—湖泊水体生态环境改善—流域强化管理”的思路,采取重点污染源控制、重点污染区与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治理、湖滨生态恢复、沿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湖泊负荷削减等工程措施和公众宣传教育、产业结构调整等非工程措施,形成以防为主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森林资源监管保护力度,继续实施封山育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工程。落实抚仙湖径流区“一退够、二调优、三保护”战略,实施沿湖面山生态林、特色经济林建设工程。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开展生态文明乡镇、村试点创建工作,实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确保抚仙湖总体水质保持Ⅰ类,星云湖水质有所好转。
(五)突出现代宜居高原湖泊生态城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先导,产业带动、集聚人口,市场运作、多元融资,建管并重、统筹城乡”的原则,加快高原湖泊生态城建设步伐。到2015年末,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7万人;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0%,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镇化率达45%,乡镇的各项指标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突破和提升。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继续做好各类专业规划编制工作,打牢县城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各乡镇总体规划完善、调整工作,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
以确保城乡饮水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镇道路、市场、绿化等配套设施,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提升城镇品位。按照“做优县城、做特乡镇”的思路,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抓好民居地震安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逐步启动旧村改造,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并完善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加快促进城镇二、三产业发展,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争取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江城为次中心,路居、九溪为两翼,前卫、安化、雄关等乡镇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现代宜居高原湖泊生态城初具雏形。
(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各阶段办学质量和效益。围绕产业发展规划,抓好科技项目的申报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卫生资源投入比重,努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加大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力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就业运行机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按照“廉租保底、公租解困、农村危改、地震安居”四个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推进依法治县和普法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围绕建设“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适宜居住的高原湖泊生态县、现代宜居高原湖泊生态城和国际高原湖泊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县内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与省市同步下降。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4.7万亩,中低产林改造1.5万亩。完成矣文、麦冲水库除险加固;实施石河水库南干渠引水、茶尔山水库东、西、北干渠防渗工程;启动九溪镇大村、前卫镇庄子小学、路居镇螺蛳铺、上坝村委会等7项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星云湖黄谷田灌区农业综合开发1万亩。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完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扫尾工作,切实改变重建轻管现象,确保水利设施发挥效益。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巩固提升烤烟、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组织实施好红塔集团雄关基地单元建设,完成大街镇三街、大营,九溪镇海棠水库片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抓好生态烟示范样板,建设全国著名的清香型烤烟种植基地,确保完成烤烟种植面积10万亩,收购量1350万千克。完成蔬菜种植15万亩。探索有效方法,限制大棚无序扩张,防止土地盐碱化。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冬桃1万亩,核桃1.5万亩。扶持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继续推广生猪生物发酵床养殖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降低养殖污染,实现畜牧产值 5亿元。增加星云湖渔产业投入,提高放养密度,强化管理,提升江川特色水产品品牌。深入开展12个省市重点村建设,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12个。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落实好良种、农资、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着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快速推进龙泉山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制订完善项目入园和园区管理实施细则,力争年内2至3个项目落户园区开工建设。
按照“以磷为主、兼顾其它、环保优先、高端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盘活做大现有工业经济存量。支持企业就地扩能,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企业和项目,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提升传统产业步伐,引导现有传统企业提档升级,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支持农产品加工、纸制品包装等产业,走节能环保之路。依托磷化工产业的基础、资源和品牌优势,走精细化发展之路。
加快推进江磷集团、实龙化工等企业黄磷尾气利用,翠峰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县水泥厂20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亿元以上。在10户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跟踪问效责任制和乡镇工业发展目标责任制,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7亿元、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16.7%。
(三)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实现旅游文化产业新发展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加强与省、市对口部门的汇报衔接,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的规划盘子。倾力加快“仙湖锦绣”项目建设,确保项目一期1、2号地块和十里生态景观大道绿化工程(澄川路左卫路口至鲭鱼湾)全面开工;年内完成九龙晟景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建设,加快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力争启动项目三期工程。完成旅游用地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土地指标与政策支持,力争启动奥宸·抚仙湖国际文化旅游小镇、远洋国际培训中心、樱花温泉度假山谷(原外运度假村)等项目建设。
探索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完成明星生态旅游村样板区项目建设,启动小马沟生态旅游村项目,力争启动冯家湾、秦家山等生态旅游村项目。
提档升级老景区,打造开发新景区、新景点。围绕将孤山建设成为独一无二、别具特色的高端旅游精品景区的目标,尽快完成孤山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和宣传片制作等前期工作,争取在昆交会前完成策划方案,纳入昆交会招商。尽快开展梁王山—北山寺—碧云寺精品旅游线路的规划前期工作。完善星云湖十里长堤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十里长堤、百里湖光、千亩湿地、万亩荷花”等生态旅游景观。
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和文艺队伍,以“开渔节”为载体,推出一台集民间性、民族性、民俗性为一体,展现古滇文化特色的大型歌舞晚会,提升江川旅游文化品牌。强化旅游环境整治,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完成餐饮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完成全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亿元的目标。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两湖”保护治理力度,完成大凹村等4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江城西大河白家营至黄营段截污、生态治理和东风水库径流区江川片区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抚仙湖南岸部分退田及生态修复工程;继续实施星云湖南岸环湖截污治污及生态修复工程;启动抚仙湖西岸片区小马沟、秦家山、阳光海岸污水管网及南岸鲭鱼湾片区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清洁农村行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实施两湖流域农田种植结构调整及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完成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工程1000亩,少废农田推广示范工程2000亩,有机农业示范园建设1000亩。推进星云湖南片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建设;力争启动星云湖东北片区湖滨带生态治理工程。继续落实河段长责任制,强化入湖河道的日常监管和保洁措施。规范抚仙湖资源保护费征收工作,加大征收力度。加强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严格项目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厉惩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完成生态县创建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大街镇、江城镇国家级生态镇创建以及前卫、安化、路居、九溪、雄关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前卫镇下大石咀、江城镇段家村等12个市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取得突破。
(五)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
快速推进职教小区、怡景园等项目建设,确保年内竣工;加快财富广场、古滇国城、江磷文苑等项目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继续落实经营性土地100%招拍挂制度,千方百计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土地资源,把可经营性资产及土地推向市场。尽快启动五岔路口100亩闲置土地、渔场片区地块的规划及“招商选商”等前期工作。
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完成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巨鹏燃气项目建设。加快各类综合、专业市场建设,完成县城废旧物资交易市场、金牛建材市场建设和大街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确保尽快投入使用;启动专业蔬菜交易市场的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争取实施湖滨路和文祥街延长线宁海路至大街河段道路改造建设工程。启动县体育场和环城北路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集镇建设步伐。结合城镇、村庄规划,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集约用地的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成江城镇文星阁周边片区的开发改造工作,启动江城文化广场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小镇;创建九溪生态美食名镇;全力推进路居高原湖泊生态镇建设;争取将前卫镇申报为省级重点生态镇;加快雄关绿色乡和安化民族生态乡建设。
(六)做好财税金融工作,提高运行保障能力
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切实作好“生财、聚财、理财”三篇文章,狠抓“增收、节支、严管”工作,确保税费收入稳步增长。继续引导、扶持各类金融机构进入江川发展。充分利用好土地储备中心、国有资产担保公司等融资平台,提高投融资能力。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切实增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运行质量,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加大审计力度,强化政府债务的管理和监督,做好政府债务化解工作,防范财政风险。进一步加大象征性地域标志和重要商标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力争年内注册一批体现江川特色的商标。引导企业利用动产、股权、注册商标等资产,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贷款难题。
(七)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江川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认真落实“三免一补”政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年内完成江川一中(一期)、前卫中学扩建;用好大山公司捐赠的1000万元资金,完成江城中心小学扩建和江川二中运动场建设。推进幼儿学前教育试点工作,完成江城镇、雄关乡中心幼儿园和江城镇龙街村、前卫镇后卫村幼儿园建设。
提高新农合医疗补助费,从4月起对每个参合农民人均提高100元补助,使全县参合农民保障金从2010年的人均150元提高到250元。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50%的行政村均建有篮球场等体育设施的目标。
继续实施“贷免扶补”工作,突出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450人。认真落实城镇、农村低保政策,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完成11000平方米廉租房建设和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实施1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争取大街中心敬老院项目在年内投入使用;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殡葬改革发展。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继续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完成李家山古墓群保护性设施建设、文化馆修缮改造和7个乡镇50个行政村文化信息资源全国共享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深入推进“三五”依法治县,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坚持县级领导接访下访工作制度,加大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强化禁毒防艾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年内启动县公安局、消防大队业务技术用房迁建工作,努力争创“平安先进县”。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强化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
坚持重大决策向县委报告、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向政协通报制度,坚持政府全会、党组会、常务会等会议制度,自觉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全面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深入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使政府自身建设系列制度进入常态化、规范化实施轨道,用制度来规范和确保依法行政、高效行政。
(二)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服务政府
把多为群众办事、多为企业服务、多为基层着想作为行政效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树立为民意识,强化为民责任,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关心企业、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引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扶持和优惠政策,切实为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企业在接受服务中受益,在受益中加快发展。高度重视基层工作,努力为基层搞好服务,急基层之所急,想基层之所想,解基层之所难,多理解、多鼓励、多支持,切实为基层创造发展空间。
(三)转变工作作风,建设务实高效政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三个一”主题实践和“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措施办法,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的良好氛围。二是弘扬务实为民的实干精神。坚持靠前指挥,深入生产一线和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做到“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三是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坚决杜绝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和协作不强、失信于民的现象,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加大纠风治乱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良好的作风凝聚民心,密切党群、政群、干群关系。四是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的作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保持干部队伍清正廉洁,以党风廉政建设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树立人民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与责任同在,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今年各项任务,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江川县 政府工作报告 江川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