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2年工作回顾2012年,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我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兴平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宏观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省、咸关于稳增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4334”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5.2亿元、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完成8.4亿元、增长20.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3亿元、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37元,均增长16%。
——项目建设强势推进。总投资151亿元的86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奉航重型汽车油封生产线、兴化大化工二期、西瑞仓储物流加工基地等39个项目全面建成。咸阳市级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超出下达任务78个百分点。引进重大项目19个,合同引进资金115.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1.87亿元。争取中省预调微调项目资金1.7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7亿元,增长28%。
——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全年争取扶持资金2379万元、协调贷款8.86亿元,对贡献突出的企业、金融机构奖励155万元。新增规模企业11户,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研发中心3家、省级名牌产品2个。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229.3亿元、62亿元,增长26.5%、24.5%。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9%。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3亿元,驻园企业实现产值213.7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3.2%。完成纺织工业园征地3299亩。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创新发展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
——现代农业迅猛发展。新增设施蔬菜、清水莲菜、时令水果1.15万亩,生猪出栏90.3万头。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咸阳市级3个。发展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54个,培育咸阳市级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投资4.7亿元新打修复机井187眼、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处、新增农机具1700台(件)、新建农村沼气池1500口,渭河兴平段堤防工程全线贯通。全年在外务工人数12.8万人(次),创收16亿元。全国加强基层动物卫生检疫工作现场观摩会和全省有机肥生产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
——商贸流通日益繁荣。投资1600万元的农贸市场投入使用,新增营业面积8000多平方米。“家电、摩托车下乡”群众得实惠857万元。瑞闽第一城、汇豪天下、华宇金城一号等商住设施快速推进,兴化宾馆、约客酒店等12户知名餐饮服务企业相继运营,各类快捷酒店达到30多家。投资1400万元的汉茂陵遗址保护工程全面竣工,投资5180万元的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开工建设,第五届陕西·兴平荷花节成功举办。全年接待游客6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2亿元,增长15.3%。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排水规划》等16项规划修编工作。总投资72亿元的城建“十大工程”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咸兴大道、航空东路、老虎南路、文化东路、城中路东段5条道路建成通车,纺织三路、纺织四路、胭脂路3个西吴新城子项目全面竣工,槐里西路、中心大街南排水等重点工程快速推进。投资8000万元惠及6个镇办15万群众的兴桑路、沿渭损毁道路建成通车。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槐里路、东环路等6项城市绿化工程,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置覆盖79个村。省级卫生城市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顺利通过验收,省级文明城市通过复验。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2.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8%。荣获“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市”。
——民生民计显著改善。10大类60个民生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投资2586万元的5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小阜新村幼儿园全面竣工;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86%;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到2316人,增幅居咸阳市第一;“蛋奶工程”覆盖率达到88.5%。3所公立医院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药品“三统一”工作全面实施;新农合发放补贴1.48亿元;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6.8万人(次),孕产妇免费分娩448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34‰以内;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妇幼保健院门诊住院大楼主体建成。城乡低保、大病救助、高龄老人补助发放资金5892万元;“五大保险”新增参保2642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5.4万人,为6.3万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6159万元;市中心敬老院和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使用。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9.6万平方米2994套,交付使用23.7万平方米3058套。发放小额贷款1.1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8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2%。体育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达到100%,省第六届重点项目运动会荣获第二名。
——依法行政不断深化。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24件,办结率100%。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大力推广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新模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976件(次)。严格落实重点信访案件市级领导包抓责任制,深入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3433件(次),办理中省咸批转案件69件,办结率100%。完成各类审计项目135个,查处违纪违规资金4441万元。启动实施“853”实时视频监控网工程,组建了覆盖城乡的三级巡逻队伍,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创建知晓率达到92%、87%。扎实开展食品药品“春雷行动”,保障了广大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粮食、物价、盐务、民族宗教、气象、地方志、人防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历程充满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工业主导,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城乡,注重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深入破解“三农”问题,着力促进城乡共建共享;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真心为民排忧解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团结奋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着力营造和衷共济、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为我市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驻兴各部队、中省咸驻兴各单位,向鼎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的总量及增速与陕西十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争先进位任务依然繁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工业产业链条不长,高科技企业及高附加值产品偏少;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率先发展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扭住不放、着力解决,尽快使短板化为赢得竞争的新优势,使差距成为支撑发展的新动力。
二、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兴平实现率先发展、加快进位赶超的重要一年。纵观大势,把握市情,全市经济发展既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尚需时日,我国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压力不小。但也应看到,兴平仍然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文环境,加之省咸的政策支持,我们的发展优势将会不断放大,综合竞争力将会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省咸共建大西安的推进、西咸新区的加快建设、咸阳主城区的西扩、西咸北环线和西吴新城的建设,我市融入大都市经济圈的步伐加快,发展空间必将进一步拓展;随着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央企进陕”、“民企进陕”的强力推进,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招引重大项目的优势必将进一步凸显;随着咸阳市《咸兴武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出台及我市咸兴大道、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完工、城北生态公园的建设,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不断完善,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多。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倍加珍惜机遇、增强信心,倍加奋发有为、大干实干,牢牢把握率先发展的主动权,全力夯实进位赶超的硬措施,不断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更大的辉煌!
2013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推进工业强市、加快进位赶超、提振创业激情、打造魅力兴平”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4334”的发展思路,以强化产业支撑为动力,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目的,协调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政府自身建设,立足高起点,融入大西安,实现新跨越,争当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主要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0亿元,增长14%;农业总产值达到34.8亿元,增长7%;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282亿元,增长2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4.6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6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6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50元,增长1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一是坚持好中求快,率先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项目带动、工业主导,扩总量、调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二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建设“美丽兴平”为抓手,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重,不断强化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建设,让我们的环境更优美、群众的生活更舒适。三是坚持城镇带动,统筹发展。以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的要求,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优美村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发展。以完善体制机制为突破,在破解发展瓶颈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上下功夫,积极推动投融资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五是坚持民生为先,和谐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搞好“基本民生”,兜住“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要求最强烈、愿望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坚信,只要把握好以上五个着力点,抓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大干快上,强势推进,通过3—5年的努力,一个产业集聚、实力雄厚的兴旺工业城将屹立在西咸经济圈上;一个天蓝地绿、文明靓丽的现代新都市将展现在众人面前;一个开放包容、政通人和的和谐新兴平将绽放出无限光彩。到那时,兴平人民一定会感到更加自信、更加自豪、更加幸福!
三、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面对进位赶超、率先发展的重任,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切实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扩大投资规模。坚持以开展“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按照“科学谋划,上争外引,开工建设,达产达效”的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扩投资、保增长。
精心谋划一批项目。围绕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水平编制产业发展规划,依托产业谋划一批项目。瞄准高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城市集中供水供热、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依托优势谋划一批项目。力争年内项目库存量达到100个,重点推介项目保持在50个以上。市财政将列支200万元用于项目前期工作,为争取资金引进项目奠定基础。
积极招引一批项目。及时跟进国家政策,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大幅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按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投资规模大、生态环保”的准入原则,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主题招商活动,“一对一、点对点”,多层次、连续性地对接落实陕玻特种玻纤、河南双汇肉制品深加工、中节能集中供热、香港南华集团等在谈项目,提高招商实效。力争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落实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落地建设一批项目。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跟踪服务落户项目,严格“月通报、季讲评”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深化“投资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严厉打击破坏和干扰项目建设的人和事,努力为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保驾护航,确保总投资188亿元的67个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4亿元,41个续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2.6亿元,26个新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1.4亿元。
(二)以扩能增效为核心,着力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强势推进工业经济“445”工程,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加速建设工业强市。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按照产业“板块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创新园区投融资模式,加快投资2.1亿元的科技四路南延段及110KV变电站、化工大道、物流大道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园区“工业地产”,吸引同类产业聚集发展。全力做好纺织工业园拆迁保障服务工作,优化新兴纺织工业园建设环境。
加快产业扩规提效。扶持引导延长兴化、益海嘉里、华鲁钢铁等骨干企业完善功能配套,加速产能释放,年内新增产值30亿元以上。强力推进总投资110亿元的23个工业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23.4亿元,建成西瑞油脂灌装生产线、兴化500吨羰基铁粉等9个项目,工业增加值完成86.8亿元,增长21%。装备制造、食品、化工三大产业实现产值259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93%以上。鼓励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加大科技创新和名牌创建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年内新增省级研发中心和名牌产品各1个。
实施民营崛起战略。坚持“放水养鱼、扶持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搭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企业成长工程”,年内培育规模企业7户。以奉航密封件、谐诚机械等中小企业为引领,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西安研发、咸阳转化、兴平承接”的发展格局。用足用活非公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域内技术人才多、产业链条长的优势,引导全民创业,确保年内新增中小微企业94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2%以上。
(三)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着力拓展增收空间。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力实施现代农业“一区三带十园”和农民增收“四十万”、“百万”工程,着力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建设三大产业带,加大项目资金倾斜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园区连片发展,年内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咸阳市级示范园2个。大力扶持樱桃、核桃、猕猴桃等10个千亩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梯次推进格局。继续实施“四十万”、“百万”工程,新增清水莲菜8000亩、设施蔬菜2000亩、时令水果1万亩,辣蒜标准化栽培2万亩,生猪出栏达到90万头。建成省级“一镇一业”示范镇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扎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11万人(次)。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培育引进集生产、加工、流通、储藏、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一产向二产融合、向三产延伸。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10进1”提升行动,引进发展龙头企业10个,新增省级、咸阳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创建全国示范、省级“百强”社各1家;注册农产品品牌10个,认定无公害基地、农产品各1个。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完成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园区规划编制工作。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年内投资1.3亿元,新建整镇连片推进高标准示范田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沼气池1500口、各类农机具1000台(件)。投资6000万元完成13.15公里渭河堤顶路硬化工程。大力推行农村居民住宅小区“店张模式”,提升建设规格和档次,年内吸引农村居民进城落户1.5万人。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年内落实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强农惠农资金5000万元,进一步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加大财政贴息力度,撬动支农贷款2亿元。深入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年内举办科技培训130场(次),新增科技示范户1000户,受益群众5万人(次)。鼓励承包土地向农业示范园区流转,引导农民入园就业,实现一份土地资源带来投资、工资两份收入的目标。
(四)以旅游商贸开发为龙头,着力加快三产发展。依托我市区位优越、消费人群密集和购买力趋旺的优势,提升服务业发展档次,推进旅游综合开发,加快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新兴商贸城、旅游观光城和休闲娱乐城。
全面提升服务业。科学系统编制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规范提升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结合旧城改造,建设一批果品、蔬菜、小商品等专业化市场。大力实施“放心粮油、放心早餐”示范工程,推进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和镇办食品安全监督所建设,启动运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保障群众安全消费。积极举办兴平首届特色小吃评选活动,精心包装推介一批特色餐饮品牌。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原有旅游资源,发挥区位优势,精心策划包装一批乡村短线旅游项目,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响“汉武雄风、唐韵流芳、渭水绿岸、田园风光”旅游品牌。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91万元的茂陵博物馆道路、贵妃墓扩建工程,加快投资5180万元的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工程。坚持“一次规划论证,逐年分步实施,五年全线贯通”,启动兴渭大道、高干渠景观大道等道路工程,着力打造“茂陵—贵妃墓—渭河—西吴”全长80公里的旅游经济环线。以茂陵、贵妃墓、黄山宫和渭河湿地再造工程为依托,以举办第六届陕西·兴平荷花节为平台,大力发展体验观光、采摘垂钓、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年内接待中外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
致力繁荣商贸业。依托汇豪天下、金城广场等商贸基础设施,力争引进3—5户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围绕兴化集团、台玻、华鲁钢铁等大中型企业的运输需求,培育引进一批物流企业,推进物流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新网工程”、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改造升级王堡辣椒批发市场、晁界庄生猪交易市场、马嵬蔬菜批发市场、店张和西吴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启动粮食路果品批发市场、西城商业市场改造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
(五)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引领,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是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最大的改革红利。面对城镇化“加速期”的到来,我们将围绕“做美城市、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用足用活政策,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依法科学管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确保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抓好城乡科学规划。组建城乡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科学严谨编制规划,依法管好用好规划,充分发挥规划配置资源、引领发展的作用。围绕国际化大都市组团城市的定位,高标准修编城市总体(2012-2030)规划和城市交通体系、城市集中供热、西吴新城等6个专项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控金城路、中心大街、咸兴大道、槐里西路等城市主干道两侧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城中村、农村住宅建设审批,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坚持政府主导,多元融资,实施总投资9.74亿元的城建5大类12个子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77亿元。一是投资2.57亿元建成槐里西路、潘岳路中段等6条道路工程;二是投资6700万元启动实施中心大街南排水提升泵站、潘岳路南段、五女路排水工程;三是投资2000万元启动实施城北水景工程;四是投资6亿元启动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五是投资3000万元实施城市道路维修改造工程。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旧城改造,成熟一个、实施一个、成功一个。
加快优美村镇建设。以打造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加快西吴新城建设,投资11.8亿元,年内建成汉武北路、中心幼儿园等23个项目,确保全省考核排名进入前十名。实施县级标准化示范镇建设,将马嵬、店张、桑镇3个镇办作为首批标准化示范镇,加大政策资金扶持,不断提升小城镇建设档次。加快村组建设管理提档升级进程,年内建成新型农村示范社区13个、统筹城乡发展“五好”村10个、绿色家园示范村5个。
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坚持把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城乡管理的核心,把依法严管作为重要手段,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提升年”活动,积极探索城乡环境管理新机制,下决心整治垃圾围村、垃圾堵路等“脏乱差”现象,确保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深入开展交通环境和经营秩序整治活动,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治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积极开展机关干部义务劳动,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公共环境意识。
(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着力推动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强化污染治理,加快生态修复,推进绿色屏障建设,让兴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加强生态建设。巩固提升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城乡园林化”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成渭河堤顶道路绿化工程和千里绿色长廊建设,投资1200万元完成槐里西路绿化亮化工程,投资800万元完成咸兴大道两侧绿化建设,力争年内新增绿化面积2000亩以上。大力开展“绿色进家园、进社区、进小区、进单位、进家庭”和绿色园林单位创建活动,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节能减排。发挥政策导向和市场倒逼作用,坚持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并举,狠抓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实施污染治理提标改造,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完成城市排污渠明改暗工程,完善污染物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坚决杜绝偷排、漏排现象发生,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万元GDP能耗降低3.5%。开展空气清洁行动,强化黑烟囱、扬尘、废气治理,不断净化城市空气。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扎实开展生态示范镇、环境优美村创建活动,年内新建生态村2个,奋力冲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科学利用资源。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兴化集团废水、废气回收利用为典型,把化工园打造成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坚持集约节约用地,进一步规范建设土地审批程序,严厉打击私占乱建、占而不建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新型建筑材料推广力度,逐步淘汰关闭粘土砖瓦窑厂,坚决杜绝平地取土和过度采砂。严格地下水和地热资源开采审批,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年内再生水回用率达到8%、万元GDP水耗下降6%,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节水型城市验收。
(七)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今年继续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为群众谋取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让兴平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大力实施民生十件实事。一是启动总投资4000万元的北郊小学、兴化学校综合楼、十一建子校、公办中心幼儿园等6个教育类项目。二是加快实施总投资2230万元的体育场改造、西吴文体中心、丰仪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项目。三是加快总投资1.4亿元的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卫生监督综合楼建设和妇幼保健医院搬迁工作。四是投资5800万元新建人饮工程13处。五是投资1000万元建设占地60亩的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六是启动投资3000万元的客运汽车站新建工程。七是建设投资600万元的市社会福利院、农村和城市老年人托养所各1个、村级老年人互助幸福院5个。八是投资2.6亿元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16.6万平方米、1560套。九是投资700万元开通3条城市公交线路。十是投资2439万元建成城北生态公园工程。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严格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发放小额贷款8300万元,深化人人技能工程和“零就业”家庭援助行动,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进一步扩大新农合覆盖范围,确保参合率达到98%以上。继续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年内发放城乡低保金4500万元、医疗救助金700万元、优抚金2500万元,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助金6300万元、7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2400万元。深入推进农村“母亲健康工程”,落实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等项制度。
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创建省市级标准化中小学,积极探索城乡师资力量合理调配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承办好咸阳市第十届运动会,扎实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着力打造“运动型城市”。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建立公立医院董事会制度,加强医疗机构人事管理。组织开展科技入园行动,做好科学技术评选和奖励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创建国家级计生服务先进县(市),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电子政务推广和应用,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大力实施人民调解“以案定补”,严格落实重点信访案件包抓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依法严厉打击缠访闹访。健全市、镇、村(社区)三级社会管理巡查团和治安巡逻网络,完成“853”实时视频监控网一期工程,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刑满释放人员、孤寡老人、流浪人口等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救助,力争成功创建全国二级救助站。投资1000万元建设人防指挥中心,扎实做好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认真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解放思想,科学理政。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第一要务,转变观念,提升境界,以开阔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谋发展。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公务人员政策理论、经济金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打造一支有朝气、有激情、有创新的干部队伍。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的硬功夫,腾出更多时间到基层了解民情、到一线破解难题,接地气、查实情、找对策。树立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实实在在的成绩造福群众,凝聚民心,聚集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改进作风,务实勤政。扎实开展 “干部纪律作风转变年”活动,坚决贯彻落实《兴平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下茬整治“庸、懒、散、奢、乱”的问题,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保障政府工作高效运行 。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坚持发短文、发有用的文,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大力倡导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对职权范围内的事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勇挑重担,敢于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推进各项工作。
接受监督,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征询意见,实行专家论证,扩大群众参与,做到科学决策。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促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市长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的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更多的沟通桥梁,让民意和政府决策实现无缝对接。
严格自律,廉洁从政。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狠抓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大对政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专项资金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权力部门和重要岗位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从严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带上“紧箍咒”。深入开展“纠风”工作,严厉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落实“约法三章”,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推行公务卡制度,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所作的一切工作和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群众的幸福与安康,都是为了实现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发展兴平、富裕兴平是我们的共同梦想,美好梦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不断为之努力、为之付出。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心聚力,携手奋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争创“陕西十强”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兴平 政府工作报告 兴平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