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大埔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时间:2023-05-14 09: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3月6日在大埔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县长朱汉东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3年工作回顾2013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埔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大埔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201436日在大埔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朱汉东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精心实施“低碳经济县、宜居宜业县、人文魅力县、幸福和谐县”发展思路,深入开展经济发展提速年、重点项目攻坚年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凝心聚力抓发展,全力以赴促振兴,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9.634.735.7。全县生产总值58.52亿元,比增12.8%,增速排在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82亿美元,分别比增13.2%31.8%,增速分别位列全市第二和第三。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3亿元,分别比增30.5%25%,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实体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坚持“五业并举”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出台了加快陶瓷产业发展优惠办法等系列扶持企业、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41亿元,比增26%,增速排在全市第一。陶瓷销售收入17.3亿元,税收9200万元,分别比增20%49%。电力税收8444万元,比增13.3%。矿业、药业、酒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9649.5万元、2099.4万元、400万元,分别比增158.4%8.4%20.3%;税收分别达到2583.2万元、108.6万元和78.3万元,分别比增51%56.7%15.9%。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各项贷款余额35.1亿元,比年初增长29.31%,存贷比达到41.9%。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文化艺术产业园、特陶科技工业园和桃源工业小区等“三园一区”和广药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大埔)产业园建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蜜柚名茶长寿文化旅游节暨陶瓷展销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全年共引进项目79个,其中投产项目10个、在建项目69个,计划投资总额163.96亿元,已投入资金15.95亿元。

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积极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父子进士牌坊”入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寮古城村、百侯侯南村成功申报为中国古村落,县图书馆荣获国家“二级图书馆”称号,县博物馆成功申报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青溪黑蛟灯”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新增市级文保单位9处、县级21处。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坪山梯田旅游区、张弼士故居旅游区、百侯名镇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高陂花园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旅游饭店。编制完成小留乡村旅游区、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旅游总体规划和甜竹生态乡村旅游区概念性规划。西岩茶乡度假村、瑞山生态休闲度假村、泰安楼客家文化园、万福寺宗教文化旅游区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进展顺利,宏宝国际等星级酒店已动工建设。大力开展“我带大家游大埔、人人都做讲解员”活动,“休闲到大埔,健康又享受”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年接待游客19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0.5亿元,分别比增41.8%44.8%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达27.11亿元和17.33亿元,分别比增5.7%5.8%。打好耕山致富大会战,新种蜜柚3.2万亩、茶叶0.98万亩、南药1.44万亩。新增省、市、县农业(扶贫)龙头企业28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5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2个。西岩乌龙茶被认定为茶叶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显著。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效推进。

二、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交通、水利等重点项目有效推进。严格落实“一线工作法”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进总投资62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25亿元的43项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7.98亿元,其中28个项目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粤电大埔电厂项目获国家核准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批准,导流明渠等配套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投入17.3亿元,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梅大高速三角至大麻段已通车、东延线加快推进,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大丰华高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长治至湖寮至银江公路升格为国道G235线,三河至湖寮县城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已投入1.8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69%,全面完成X009线大麻至桃石段、X961线茶阳至三河段、X005线清泉溪至大重坑段、S221线省界至铁坑花窗段、Y041线茶阳龙骨坪至丰溪黄古岭段、X001线高陂至光德段等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任务,改造加固危桥7座,积极推进瑞山等旅游公路前期工作。投入1.1亿多元,加固江河堤围6.1公里,整治排灌系统16778公里,改善渠道和防渗41.55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53万亩,维修改造水圳陂头22宗,修复水毁水利工程165处,全面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和茶阳镇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及茶阳太宁灌区、百侯侯北灌区建设任务,湖寮坞里堤、西河漳溪河护岸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山丰水库可研报告、水保方案等通过省水利厅审查批准,项目已报省发改委立项。埔城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投入9600万元完成供电配网工程。

美丽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123”工程建设。完成大埔县城总体规划第二次修编以及百侯、三河、茶阳历史文化名镇和西河车龙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性规划修编,启动县城“一城一区两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高陂、大麻等重点镇规划修编。打通环二路东向出口及龙山三街、连心路、财政路出口,完成县城宝安大桥至仁和大桥“一河两岸”LED灯光景观工程,万川翰林、中华广场、和谐华府等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落实规范农村建房等政策措施,规划打造1个名镇、5个名村、15个示范村和3个县级、29个镇级美丽乡村示范点,百侯镇侯南村被列为创建中国“美丽乡村”试点村。依法查处“两违”案件58宗、面积1.2万平方米。抓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深入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大麻镇小留村、湖寮镇葵坑村、百侯镇侯南村成功创建“梅州市美丽乡村万村绿示范村”。大力推进“一消灭三改造”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7万亩,其中碳汇林5175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77.7%。完成41.8公里的绿色廊道建设任务。单位GDP能耗下降6.3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100%

三、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重点民生有效保障。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倾斜,民生支出13.6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26%。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27元,分别比增15.8%16.1%。干部职工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孤儿救助力度加大,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征收“五险”社保费2.36亿元,全县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19.5万人,享受待遇5.5万人。十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筹资1800多万元,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受惠群众585人次、报销金额332.2万元;新建80套、竣工112套公共租赁住房,完成150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投入1800多万元,完成72公里3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全面完成环二路东向出口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县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升级改造工程,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实现“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动工建设大埔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全年免费培训各类劳动力12827人,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23022人,城镇新增就业276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8%;动工建设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投资1022万元,有效解决2.4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社会治理不断强化。全面推进“平安大埔”建设,再次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全县8个社区被评为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7.9%。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及时有效化解各类劳资纠纷,劳动关系持续和谐稳定。发挥优秀传统客家文化教化引导作用,大力扶持发展社会组织,积极稳妥向社会转移职能,社会组织发展至116个。成功举办“南粤幸福活动周”活动。推进民情志愿服务工作。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质量全面提高。枫朗、光德两镇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百侯、湖寮两镇顺利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扎实推进医药体制和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抓好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全县14间卫生院完成规范化建设。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残疾人粤东北综合服务大楼建设顺利推进,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推进。新闻出版、工会、妇女儿童、老龄工作、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体育、物价、粮食、外事侨务、机构编制、人事人才、供销合作、应急、住房公积金管理、打私、打假、经协、档案、方志、宗教、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四、自身建设展示新形象,行政效能明显提升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纠正“四风”,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权力运行监督,政府工作提速提质提效明显。强化政府抓落实的能力,坚持每月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通报和每周县长碰头会等制度,有针对性地召开工作协调现场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项目推进、园区规划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征地拆迁等问题,确保政府各项工作环环相扣、项项落实。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30件代表建议、34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稳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企业投资管理体制等改革。放宽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新增企业128家、个体工商户1372户,均比增9%。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取得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结果,是海内外同胞和朋友们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埔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省市驻埔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大埔发展的海内外同胞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全县生产总值58.52亿元,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3%,总量居全市第六;人均GDP 水平低,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5461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142元,至2019年达到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压力大。二是主导产业不突出,缺乏大项目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总产值25.73亿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52.1%。三是项目融资、用地、征地拆迁等困难比较突出,发展压力依然较大。四是部分干部责任担当的意识不强,破难攻坚的办法不多,改革创新的锐气不足等。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改革总路线图,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家正在编制实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将有力推动包括大埔在内的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决定的深入实施,广州市白云区扶贫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并新增海珠区帮助我县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一园两特带动一精”产业发展战略,出台了《中共梅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将有力推动大埔迎头赶上;我县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动工建设,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区位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意愿更加强烈,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我们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把握工作重点,善于借势借力,改善投资环境,培育主导产业,做强实体经济,促进大埔振兴发展。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积极实施“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以开展“项目建设年、作风转变年”活动为抓手,围绕“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大埔”的目标,建设“客家文化名城、最美陶艺新城”,立足“建设广东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国际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三个定位,深入实施“低碳经济县、宜居宜业县、人文魅力县、幸福和谐县”发展思路,改革创新,稳中求进,扎实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和精致高效农业,做大实体经济,做强园区经济,推动城镇扩容提质,统筹城乡建设,增创发展新优势,加快大埔振兴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单位GDP能耗下降3.7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园区建设强工业,增强振兴发展竞争力

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抓好陶艺“三园一区”建设,抢抓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大埔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推进力度,完成征地500亩以上,3月份完成初步规划,10月份取得省级产业转移园认定“路条”,年底前完成申报认定材料的上报工作,引进2家企业进驻园区。以富大陶瓷工业旅游3A级景区为核心,改造提升大埔陶瓷文化艺术产业园,积极发展陶艺工业旅游。扩大特陶科技工业园面积,引进2家企业进驻。扩容提质桃源工业小区,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确保2家企业动工建设。加快推进广药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大埔)产业园建设,确保首期厂房10月份动工。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五业并举”发展战略,培育发展陶艺、电力能源和文化旅游健康等3大主导产业,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陶瓷产值和税收增长30%以上,新培育2间产值上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企业。大力推动企业资源整合、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培育益成、景昌、南源、炜炜陶瓷及衎衎实业、宏宝矿业等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支持新马、宝丰陶瓷企业技改升级,怡丰园、恒泰和恒润达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抓好新诚基稀土矿扩界、宏宝矿业瓷土矿扩产和永兴矿业铅锌矿探转采项目,确保宏宝100万吨水泥粉磨站今年5月份前建成投产。动工建设衎衎实业王老吉灌装生产线项目,确保10月份正式投产,引导五虎山药业、三河酒业加快增资扩产步伐。深入开展“暖企行动”,清理和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出台培养和引进中高端陶瓷技术人才的政策,完善陶瓷技术人才保障机制。引导支持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扶持重点企业进入股权交易中心融资发展。加大专业镇扶持发展力度,做强高陂陶瓷专业镇和枫朗茶叶专业镇。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举全县之力打好招商引资大会战,实现全年招商引资计划投资总额增长30%。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全面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外出乡贤众多的优势和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注重产业链招商、园区特色招商,策划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大企业集团,努力提升招商引资效益。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引导乡贤回乡兴办实业,中心镇引进2家、其他镇引进1家以上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加强与广州市的沟通联系,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承接广州等珠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和特色资源项目,引进大集团、大财团和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适时到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召开投资推介会。严守环保底线,加大引进绿色环保产业和生态适宜型产业力度,健全进园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园区容积率、土地利用率和税收水平。

二、突出交通水利抓项目,增强振兴发展拉动力

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交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创建“融入海西区、对接汕潮揭”桥头堡的目标,谋项目、抓立项、争资金,加快建设步伐,提升公路等级,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三河至湖寮县城段一级公路建设进度,完成梅大高速大麻至三河段及东延线建设。扎实做好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大丰华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抓好G235线道路升级改造。动工建设县城过境公路和高陂工业大道,抓好S222线高陂至桃源食饭溪段、S221线枫朗至和村段、S332线青溪凳子岗段等主干省道改建工程,动工建设9公里的瑞山旅游公路、仁和大桥至梅潭电站3.8公里的梅硿古道。完成60公里的新农村公路硬底化任务。

抓好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做好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力促项目早日动工。全面推进年度计划投资1.58亿元的10宗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县城山丰水库供水工程建设,规划申报高陂镇城区防洪堤工程项目,加固西河漳溪河护岸,推进湖寮莒溪河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3年度茶阳、西河等5个项目区的工程建设,高标准抓好小山塘、小陂头、小型灌圳整治和百侯侯南等15宗灌区改造,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二期新建工程,适时推进高陂、大麻等中心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推进粤电大埔电厂项目建设。抓好曲滩等5间水电站增效扩容工作。积极跟进三河舟角院电站、广东粤电风电、内河核电站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项目。推进枫朗、茶阳110千伏,洲瑞35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投资4000万元的供电配网建设。

破解项目建设瓶颈问题。坚持“一线工作法”,及时协调解决好项目用地、资金、征地拆迁等问题。加大打击“两违”力度,坚决遏制“三抢”行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继续推进闲置土地清理,进一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成报批用地1500亩、征地1000亩以上。加强财税征管,增强本级实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推动项目、产权、股权融资,吸引和聚集社会资金。成立强有力的征地拆迁工作班子,确保无障碍施工。加强重点项目外部环境监测,坚决整治“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等不正之风。严格落实“五个一”、“时间倒排、责任倒逼”和“一月一督查”制度,严明考核奖罚,强化县领导、责任单位、项目业主责任,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突出扩容提质优环境,增强振兴发展承载力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严格执行新修编的《大埔县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万川新城、黎家坪新区、双髻山大美世界文化旅游产业园控制性详规。打通龙山四街一期和古城一街“断头路”,抓好城区天然气管网建设,大力推进万川翰林二期工程、东城上品、翡翠山庄、京华花园、恒信广场、璜腾坑(碧桂园)和东风市场“三旧”改造等10个亿元以上城市综合体建设,抓好宏宝国际、格兰云天五星级以及华锦、万川国源、大埔金海岸等大酒店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错位发展特色镇,推进高陂镇“全县经济中心、南部交通中心、现代陶艺生产基地”和三河镇“次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名镇、电力能源基地”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县城和6个重点镇扩容提质,引导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向城镇集聚,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大力发展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优化提升城乡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培育清洁生产企业,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推进新一轮“绿满梅州”大行动,全面实施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51750亩碳汇林、50公里生态景观林带、城镇周边3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和“五沿”范围内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抓好县城梅潭河一河两岸景观带、堤路结合慢行系统建设。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力度推进“三清”行动和“三边”整治,坚决遏制“六乱”行为,把县城和高陂、茶阳作为今年重点整治的地区,通过整治达到卫生整洁、秩序良好、环境优美、道路通畅的目标。规划建设黎家坪肉菜市场和汽车交易市场。抓好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渗滤液处理系统工程建设,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开展“南粤水更清”行动,保护水源水质。加强大气污染和噪声综合整治,严格管控工业企业废气、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公共场所经营性餐饮污染。加强乡村发展规划,镇村规划覆盖率达到90%。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引导乡贤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幸福村居。

四、突出绿色产业调结构,增强振兴发展支撑力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条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释放农村活力,努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稳定和谐。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粮食稳产增产行动,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搭建农产品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发挥农业协会作用,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鼓励农民参与发展专业庄园、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盘活农村土地资源、金融要素,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镇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

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抓好特色农产品的重点规划,加快发展生态输出型农业,开辟6处连片面积200亩以上耕山致富示范新基地,新种蜜柚2万亩、茶叶1万亩、南药1万亩,培育产值超亿元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各4个以上。推进瑞山、西岩山、飞天马、单竹山、本草源、大东屏翠、光德上澄、枫朗龙公坑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制订长寿食品质量统一标准,确定长寿食品的统一标志,评选十大长寿食品,打响“中国长寿之乡”品牌。大力引进良种良法,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扶持石斛、金线莲、花卉名木种植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市县级林业龙头企业。

全力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县。充分挖掘古村落、古民居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文典故内涵,加强保护和开发,争取把茶阳、三河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寮镇申报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泰安楼、花萼楼、光禄第申报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启动父子进士牌坊、邹鲁故居、何如璋故居、百侯侯南村古民居等修缮和三河余里古窑址挖掘保护工程。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保健疗养、体育休闲等产业,开发推广休闲、养生、长寿、体验等旅游产品。完善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功能配套,完成客家风情街项目建设,推进县游客服务中心、广东文艺家采风创作基地、李光耀祖居旅游区、大东观音山旅游开发项目、飞天马茶文化产业园、本草源生态旅游产业园、梅潭画廊和“八一”起义军三河坝烈士纪念园等建设。率先抓好百侯古镇保护开发,重点打造“客家名镇·人文百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我带大家游梅州、人文大埔看百侯”的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全县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实现 “镇镇联动、村村秀美、巷巷精彩、堂堂生辉、第第流芳、家家致富”。以五指峰为中心,以万福寺为龙头,周边“六村”联动,着力打造“千年万福寺,百年康美村”乡村旅游胜地——阴那山万福寺大景区。抓好瑞山生态旅游度假村和双髻山大美世界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力争泰安楼客家文化园和三河古城旅游区申评为国家4A级景区,茶阳古镇旅游区、甜竹生态休闲旅游区和青溪“江畔人家”休闲度假村申评为国家3A级景区。明确市场定位,加大旅游的整体策划和营销推介。抓好名小食进超市工作,打响“中国小吃名县”品牌。

五、突出社会建设保民生,增强振兴发展凝聚力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高质量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依托职业学校,围绕市场取向,加强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破解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和技能培训需求,大力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多形式、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成培训各类劳动力5000人,转移就业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7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底线民生,提高城镇低保月人均差补水平至不低于334元、农村不低于148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纯收入的60%,低保户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的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人均标准下半年提高到每月80元,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600元和1200元。继续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城乡居民医保每人年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30万元提高至33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住院保险报销比率提高5%,对民办养老机构(含公办民营)入住老人每月每床给予100元运营补贴。建设保障性住房50套,完成全县1650户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任务。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确保三河、大东和高陂3个镇通过省督导验收,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加快实验中学扩建工程、第二实验幼儿园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全面完成学校布局调整以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成茶阳镇社区体育小公园,完成西河镇、三河镇2个省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县体育中心足球场标准化改造升级工程。深化县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合作办医、民营资本办医,夯实医疗卫生服务基础。加快推进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动工建设县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规划建设县120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完成大麻卫生院综合楼建设,每个镇卫生院配备“五个一”医疗设备和装备。积极适应计生政策调整,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大力开展社会工作示范镇、示范社区、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大力度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让社会组织承担更多公共服务。坚持法治维稳,扎实推进“平安大埔”建设。着力打造集社会治理、平安建设、信访维稳、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站),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全面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实施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工程,创建一批示范性企业。规范互联网管理,正确运用各类媒体,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的关爱和服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统筹推进国防建设、人防、气象、防灾减灾、宗教和政府法制、经协、机构编制、人事人才以及统计、方志、档案等各项工作上新水平。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大埔事业的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应由人民共享,今年我们将在实施好省、市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全力办好以下十件民生实事。①实施灌区改造工程。②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③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④实施就业惠民工程。⑤实施文化惠民工程。⑥推进平安大埔建设。⑦推进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⑧动工建设大埔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⑨规划建设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综合楼。⑩规划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渗滤液处理系统工程。

六、突出改革创新增优势,增强振兴发展新动力

进一步凝聚改革创新共识。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上来,引领干部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把市场化改革引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好深化改革和振兴发展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全面深化各项利益改革,努力增创营商环境、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型经济、产业竞争、文化和生态的新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政策实质,加快实施一批条件成熟的改革事项,力求取得率先突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破部门利益壁垒,清除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完成县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为投资者、企业、居民提供“一站式”办事、“一条龙”服务。对保留的审批项目,规范和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实时在线监察,建立“告知承诺”机制。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培育发展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努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非禁即入”投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平等竞争,探索公共投资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在公共资源配置中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改革转制工作,各完成2家改革转制任务。深化财税金融制度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透明度。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建立债务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成立民营、村镇和社区银行,发展普惠型金融。

各位代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提升服务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县政府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以奋发有为、锐意改革的闯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治县。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二是切实转变作风。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治虚务实。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和能力提升,依法公开政务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刹文山会海,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完善实体办事大厅、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效能。继续实行县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制度,每月至少一次到所挂点进行现场办公,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项目按各个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三是狠抓工作落实。部署工作关键在抓落实,抓落实主要看成效。我们将以重任在肩、舍我其谁的高度责任感,切实做到知责、尽责、问责,建立责任网,拉紧责任链,实施最严厉的问责、最严厉的措施、最严厉的督查,紧盯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对工作不在状态、抓落实不力的单位和干部严肃追究责任,促进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是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财政资金使用、重大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廉洁城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机遇孕育希望,实干创造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勇气,抢抓机遇,奋勇拼搏,为加快大埔振兴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件12014年大埔县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2014年大埔县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1、实施灌区改造工程。

推进百侯侯南、曲滩,银江坪上,光德澄坑,青溪溪口,大麻中村片,洲瑞田背,高陂陂村陂寨,大东坪山,湖寮莒村,桃源新东,茶阳梅林、茅坪、花窗、下马湖等15宗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兴建、维修渠道143公里,陂头27座,改善灌溉面积约1.8万亩。项目概算总投资为3836.76万元,其中:省级补助2562万元,市、县财政配套1274.76万元。目前,该项目进入招投标阶段。

2、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投入360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合计3万多亩,涉及高陂、枫朗、大东、洲瑞等4个镇。

3、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

规划建设2500平方米、50套公共租赁住房,实施好全县165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

4、实施就业惠民工程。

确保全县当年有培训意愿的新成长劳动力100%参加培训,有转移就业意愿的新成长劳动力100%转移就业;完成培训各类劳动力5000人,转移就业1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7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00人。

5、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开展“文艺三下乡”活动,送戏下乡100场(次)、送书下乡10000册、送电影下乡2928场(次);着力推进“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拟新建枫朗镇、洲瑞镇、银江镇、大东镇等4个镇和24个村公共电子阅览室。

6、推进平安大埔建设。

县城城区安装100个以上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球形),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推进平安大埔建设。

7、推进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

完成60公里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任务,覆盖全县各镇场。

8、动工建设大埔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

按国家三甲医院标准规划设计改扩建,增加用地9096平方米,总投资约1.68亿元,首期新建一幢14层住院大楼,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

9、规划建设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综合楼。

该楼规划占地面积1465平方米,楼高5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4680平方米。综合楼的建成,将全面解决学校各功能场室不足的问题。

10、规划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渗滤液处理系统工程。

对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建设县生活垃圾无害化渗滤液处理系统工程,估算造价912.69万元,设计范围包括生活管理区、进场区、填埋区以及渗滤液处理区。

附件2:名词解释

1、“暖企行动”: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起,旨在帮助企业克服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确保工业经济运行指标达到预期目标的一项活动。

2、“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省委、省政府充分发挥广东乡贤众多的优势,积极倡导推动的一项招商引资举措。

3、“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我县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

4、“123”工程:市委朱泽君书记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各县(市、区)要高起点规划建设1个县城,重点抓好2个特色镇,精心打造3个美丽乡村,以点带面提升全市新型城镇化水平。

5、县城“一城一区两园”:指万川新城、黎家坪新区、双髻山大美世界文化旅游产业园、生态容纳型产业园。

6、“两违”:指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7、“一消灭三改造”:即消灭宜林荒山,改造疏残林、纯松林、低效速生林。

8、“五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9、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一岗”是指领导干部职务对应的岗位;“双责”是指领导干部既要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0、“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战略。“一园”就是从市到县各办好一个生态工业园区;“两特”就是发展文化旅游特色区和建设特色宜居城乡;“一精”就是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

11、“路条”:指省经信委同意我县申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复函。

12、“三抢”:指抢栽、抢种、抢建。

13、“三旧”改造: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改造。

14、“五沿”:沿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江、沿水(水库)、沿城乡、沿线(旅游景区景点路线)。

15、“三清”:清理农村卫生死角、沟渠池塘、垃圾堆放。

16、“三边”:路边、山边、水边。

17、“六乱”:乱停放、乱摆卖、乱搭建、乱张贴、乱涂画、乱拉挂。

18、梅潭画廊:从仁和大桥至梅潭电站之间的一河两岸,沿山一边为约3.8公里的梅硿古道,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拟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古道原貌,增加石刻、将军书法等内容,增设一些旅游景观和设施,将客家精神、客家古训、家风等大埔特色的客家文化融入古道建设,打造官道、商道、儒道,适当加宽道路,开发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并规划建设长寿公园;另一边是三河至县城一级公路梅潭电站至仁和大桥约2.5公里的市政道路,按照旅游公路、景观公路的标准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融入客家文化元素,增设观景点、拍照点及旅游接待等设施,打造进城迎宾大道。同时,对河面进行治理,增设水上旅游项目,打造水景观和水文化。

19、“五个一”医疗设备:指一辆救护车(含车载设备)、一台全自动生化仪、一台500毫安X光机(中心乡镇卫生院配置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一部黑白B超(中心镇卫生院配置彩超)、一台心电图仪。

推荐访问:大埔县 政府工作报告 大埔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