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十一五总结五年来,县财政局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十七大精神,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总结】县财政局十一五总结(完整),供大家参考。
财政局十一五总结
五年来,县财政局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理财,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深化公共财政职能,强化收入征管和预算约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向上级争取各方面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将五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五年来的主要成效
过去五年,是县财政求实进取、收入发展较快、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五年。五年来,县财政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历年均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表现在:
(一)财政收入增长快,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是全力组织收入,不断做大做强财政“蛋糕”。结合地区实际,合理判断分析税源结构,积极协调经济、税务等部门,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培植新兴财源,建立健全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和大小税收一起抓的管控机制,加强财税运行情况分析,协同有关部门,对县各项税源进行摸底预测分析,做到政策清、底细明、措施有力、落实到位,应收尽收。特别是自2009年加强我地重点煤炭资源型企业的监控力度,新建税源监测站一处对我地整顿和规范资源型企业税收秩序,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200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00.3%,增长65.8%,实现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23.7%,增长46.6%,实现财政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末预计可完成财政总收入6.6亿元,增长214.3%,在“十一五”期间县财政可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2.3亿元,年均增速96%,圆满完成县“十一五”规划预定目标。
二是加强支出管理,注重民生投入。财政工作一直坚持“收支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县财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真正树立起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刚性预算,强化预算约束性。财政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基础上,将更多资金向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文化、社会保障就业、农牧林水等关系民生等重点领域的倾斜。“十一五”期间,预计可实现财政总支出11.4亿元,平均增速达48%,民生领域支出基本上占到总支出的一半左右,并保持逐年增长,仅2009年,财政总支出2.5亿元中,民生方面投入达1.22亿元,同比增加0.23亿元,增长23%,“十一五”期末财政总支出预计可达3.7亿元,增长54.2%。
三是加大“争、跑”力度,保障社会事业经济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协同发改、经济等各部门在积极争取各类资金上,重点从外国政府贷款、开行贷款、争取国家及自治区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项目配套等各方面着手,强化“争、跑”的意识,加大资金筹集力度,争取到位教育部局调整、医疗卫生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类财政担保贷款达6600万元,争取到位各类转移支付补助及专项补助达4亿元,切实为加快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和推动县社会事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及时兑现各项惠农政策,促进农牧业工作发展
五年来财政部门累计安排支农支牧资金15888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牧业发展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退耕还林2640万元、禁牧舍饲1856.25万元、良种补贴784.3万元、粮食直补180万元、能繁母猪11.1万元、其他支农支牧10416.35万元,五年来财政加大扶贫攻坚支持力度,共安排财政扶贫资金648万元,重点支持了整村推进工程、风光互补工程、高产饲料基地工程、马铃薯节水灌溉等项目。
(三)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五年来,县基本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县五年来累计完成建设资金10117万元,其中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如景观大道、城镇管网、城镇供水、公厕建设、垃圾中转站、道路扩建、路边绿化、排污工程、廉租住房、景观设计等),教育建设投入,医疗卫生建设投入,民政救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公检法建设投入,文化建设工程投入以及其它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一是使县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二是加强了县公共设施建设,新建镇内道路,并对所有道路两侧进行统一规划整修,安装路缘石和铺设彩砖,铺设供排水管网,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美化了公共设施,提高了县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并完成了镇内排水系统建设,解决了长期以来“排水难、难排水”状况。三是改善了各部门基本设施和办公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四)大力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县财政累计安排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经费8270.4万元,足额安排教育经费,极好地落实了“两免一补”资金促进了科技进步和文化事业的繁荣。投入医疗卫生经费4439万元,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其中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51万元,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五)稳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五年期间,财政累计安排社会保障经费6922万元,确保基本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农村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及时足额安排禁毒防治艾滋病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金专项资金,保障了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 “平安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不断完善各项财政政革工作
(一)在部门预算工作方面
一是进一步细化预算,以年初各部门、单位上报的部门预算为依据,通过“两上两下”的审定程序,确定本年度部门经费支出及项目支出标准。二是预算内外资金统筹使用,并与2010年实现了“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逐步强化了预算内外非税资金的管理水平,提高部门预算资金收支运行的综合性。三是调整财政资源分配原则,压缩消费性、竞争性领域的资金投入,逐步加大社会公益事业和弱势群ti等社会保障投入的力度。
(二)在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方面
1、2007年由财政局牵头与审计、监察、教育等部门组成教育化债工作小组,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顺利地化解了巴镇、三场、学校及本级财政多年普及义务教育所欠的1715万元债务,现已申请到位上级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化解补助资金721万元,大大缓解了历史债务对我地财政造成的压力。2009年又全面推行了惠农惠牧补贴资金“一卡通”。截止到2010年8月20日,县财政惠农惠牧共发放补贴资金1660万,享受补贴户数3246户,人数8662人,涉及补贴项目十二大项,包括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补贴项目,同时我地又是全盟首个实现“一卡通”电子签章的地区。
2、开展“一事一议”工作截至到目前,县确定嘎查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10个,现已全部开工,项目覆盖了县三场和巴镇的5个嘎查村,涉及文化、道路、水利、亮化、农业基础设施等五大类,受益户2106户,受益人口达6755人。项目总投资为505.8万元,其中:村民筹资26万元,(场、村)集体投入99.8万元,两项合计125.8万元,地方财政整合配套资金200万元,拟申请上级财政奖补资金180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激发村民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热情,引导和鼓励村民出资出劳,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利于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民主议事积极性,运用民主方式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并不断完善民主议事机制,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渠道投入的新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改革方面
1﹑2007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组织部、监察厅、财政厅、人事厅、审计厅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内纪发[2007]1号)和《锡盟纪委、组织部、监察局、财政局、人事局、审计局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锡纪发〔2007〕2号)的要求,结合县实际,2007年公务员津贴补贴在月人均增长300元基础上,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发放水平达到6938元/年﹒人。
2﹑2008年我地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在2007年的基础上适度增长,月人均增长 600 元,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发放水平达到14090 元/年﹒人。执行人数共有268 人,其中在职人员182人,机关内退人员34 人,社保退休人员 47人,社保离休人员5人。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按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办事人员(工勤人员)六个职级设置,各部门相同职级人员执行统一的津贴补贴标准。2008年县机关离﹑退休人员执行了统一 津贴补贴标准,离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60%发放,退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50%发放。
3﹑2009年我地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在2008年的基础上适度增长,月人均增长 800 元,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发放水平达到23345元/年.人。2009年县机关离﹑退休人员执行了统一 津贴补贴标准,离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90%发放,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退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60%发放,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和盟直机关离﹑退休人员执行了统一 的津贴补贴发放比例。2009年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人数为286人,其中在职人员198人,机关内退人员24 人,退休人员64人。
2009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分职务大小,按人均800元发放;内退及退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60%发放,离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90%发放。2009年事业人员生活性补贴发放人数为339人,其中在职人员268人,内退人员17 人,退休人员54人。从2009年5月份正式执行,当地财政已把事业人员生活性补贴增资及补发金额174万元,足额拨付到位。
2009年县教育系统义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完成。义务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按学校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额度(年终一次性奖金 )和规范后津贴补贴核定。义务教师规范后津贴补贴水平,按着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规范后津贴补贴平均水平计算。2009年义务教师津贴补贴平均发放水平也达到23345元/年.人。
4﹑2010年我地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在2009年的基础上适度增长,月人均增长 800 元,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发放水平达到33035元/年.人。2010年县机关离﹑退休人员执行了统一 津贴补贴标准,离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90%发放,退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60%发放,和盟直机关离﹑退休人员执行了统一 的津贴补贴发放比例。2010年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人数为286人,其中在职人员206人,机关退休人员80人。从2010年5月份正式执行,并从1月份开始补发。
2010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分职务大小,按人均800元发放;内退及退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60%发放,离休人员按在职人员的90%发放。2010年事业人员生活性补贴发放人数为234人,其中在职人员192人,内退及退休人员42人。从2010年5月份正式执行,并从1月份开始补发。
2010年县教育系统义务教师绩效工资,在随同公务员津贴补贴改革的基础上顺利进行。2010年义务教师津贴补贴平均发放水平达到了公务员的津贴补贴发放水平,平均发放水平达到33035元/年.人。
(四)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方面
2009年12月31日止,我局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上线,上线单位67户,录入59户(其中:55户有固定资产),实际资产金额7954万元,完成上报7954万元。这一系统上线,规范和加强了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现资产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在2010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资产处理等活动已在运行当中。截至到上半年,完成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如下:
1、 完成上级下发的《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统计表》等其他报表;
2、 通过公开竞价拆除房屋,拆除总面积为786.80㎡,拆除金额为6000元;
3、 通过公开竞价出售车辆,共计10辆,出售金额为1,490,290元;
4、 划拨固定资产车辆原值为123,291元。
以上拆除、出售收入已上缴财政国库1,410,290元,未上缴80,000元。
(五)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面
2008年底对原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业务流程全部过渡为国库收付中心,2009年又进一步明确了各股室业务分工及业务流程,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实现了软件系统升级、内外网兼用,配备了专人成立了财政信息中心,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进程。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原则、客观公正、依法理财。全体工作人员始终以敬业、热情、耐心的态度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本着客观、严谨、细致的原则,在办理会计事务时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加强监督,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按照财务报账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财务报账工作。对待来报账的同志不刁难、不拖延报账时间,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热情服务、耐心讲解,做好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敢于指出,坚决不予报销;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通过认真的审核和监督,保证了会计凭证手续齐备、规范合法。通过详细认真的分类整理制单和高效快捷的电算化记账、结账、报表程序,及时准确地反映各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确保国库收付中心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切实发挥了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六)、在政府采购工作方面
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政府采购制度作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及从源头治腐的根本手段已在全国实施,回顾过去五年,县政府采购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
1、2006年:县采购规模717万元,其中:各单位办公用电脑及打印机58台,采购金额19.3万元;公共用车9台,采购金额131万元;教学办公桌椅430套,采购金额14.2万元,自来水材料采购金额5.2万元,文艺宣传材料采购金额7.5万元,办公用网络采购金额22.40万元,其它零星采购金额112.4万元,工程采购金额405万元。共计节约资金85万元,节约率为10.6%,比上年采购规模增加490万元。
2、2007年:县采购规模9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8万元,节约资金104.48万元,节约率9.98%。其中:各项办公用品采购金额47.9万元,节约资金4.6万元,公务用车8台,采购资金163.83万元,节约资金13.59万元,学生桌椅及床1236套,采购资金26万元,节约资金4万元,环卫设备采购资金26.7万元,节约资金3.3万元。工程采购资金602.57万元,节约资金73.59万元。
3、2008年:县采购规模3287万元,其中各单位办公用电脑及打印机32台,采购金额12.8万元;公共用车9台,采购金额226万元;办公用品及桌椅采购金额18万元;办公用网络采购金额11万元,地磅1台,采购金额12.2万元;工程采购金额3007万元。共计节约资金278万元,节约率为7.8%。比去年采购规模增加2372万元。
4、2009年:县采购规模3395万元,共包括五大类,其中:各单位办公用电脑及打印机132台,采购金额43万元;公务用车辆18台,采购金额382万元;照相摄象机6台,采购金额4万元;采购档案柜3套,采购金额16万元;采购电视采、编、播设备一套,采购金额56万元;建设单位工程采购金额2894万元。共计节约资金309万元,节约率为8.34%,比去年采购规模增加84万元。
5、2010年:截止到目前县采购规模34万元,其中:计算机58台,采购金额20万元;公共用车2台,采购金额6.5万元;其他办公用品共采购7.5万元。
(七)、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方面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于2007年9月份正式恢复。2008至2010年,草原建设项目总投资1141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投资864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农牧民自筹资金252万元(包括投工投劳、以物折资和自筹现金)。完成划区轮牧项目建设10.6万亩,打草场5万亩,人工种草0.35万亩,防护林建设0.02万亩,棚圈建设11779平方米,贮草棚3000平方米,新打及修复机电井67眼,安装大型喷灌1处,半固定式喷灌13处,配套机井房、发电机组、水泵等相应设备,直接受益农牧民200余户,600余人。产业化建设总投资67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70万元,建设1000头西门塔尔牛繁育基地。通过这些项目建设实施,为推进我地区农牧业经济调整,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加快新农村新农牧区建设步伐发挥积极作用。
三、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能,逐步完善和规范资金的使用
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强化财政监督职能。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和支出报账的日常监管,对有关单位整个收支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和项目,进行经常性、全过程监督。积极参与审计、发改、教育、等部门,对各专项资金使用、学校收费、预算外资金收缴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清理,进一步规范规了财政资金的拨付程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在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局服从上级各项安排积极参与上级财政及县组织的各项活动,加强了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在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局先后获得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实绩突出领导班子;2009年、2010年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2009年行风政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财税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全盟财政系统先进集体;2006年度行风建设十佳单位荣誉称号,我们在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上下功夫,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发挥红十字会人道主义救助作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08-09年县政府决定在县开展“博爱一日捐”募捐活动,在两次活动中我单位共捐款2950.00元。
“十一五”期间我局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扎实推进财政局党建工作,践行科学发展,实现科学理财,2009年5月15日上午,县财政局局长任喜军带领局机关及局直属支部一行19人到霍伯尔沁乌拉村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结对共建”活动,并力争通过“一事一议”为该村争取惠及民生的项目,同时帮扶该村智障人员一名。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一方面继续巩固精神文明成果,接收盟级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另一方面加强财政软硬件建设,在改善现有办公条件的前提下,一年内分批次派人参加全区、全盟组织的各类培训,从而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财能力和业务素质。
推荐访问:财政局 十一五 财政 【财政总结】县财政局十一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