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前言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震规划】常德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供大家参考。
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前言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和常德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制订本规划。
二、地震形势与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㈠地震形势
我市位于扬子准地台向华南褶皱系的过渡地带,地处武陵、雪峰山脉隆起与洞庭湖断陷盆地沉降带交接部位,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北西、北北西、东西向多组规模较大的活动断裂带,具备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 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未来10—15年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全市12%的人口和22%的国土处在地震烈度Ⅵ度区, 88%的人口和78%的国土处在地震烈度Ⅶ度或大于Ⅶ度的高烈度区。我市地震活动总体上具有震源浅、烈度高、破坏性大的特点。根据历史记载,公元209年以来,共发生3.5级以上地震29次,其中5级以上地震6次, 6级以上地震1次,即1631年8月常德6.8级地震,此次地震属华南内陆最大的破坏性地震之一,波及省内外68个县,破坏半径最大达150公里;自1971年我省有地震仪器监测以来,共记录地震220次,其中2级以上地震110次,3级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为1979年2月澧县4.3级地震,此次地震有感面积达9500平方公里,造成了一定财产损失和较大社会影响。我市自1631年发生最大破坏性地震至今已有379年,距最近一次5级以上地震也有100多年时间,根据当前全球、全国严峻的地震形势和我市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人为影响因素,地震学、前兆学统计、分析,以及地震能量积累和释放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危险正在增大,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防震减灾任务繁重而艰巨。
㈡多次强震带来的几点启示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强震不断,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69次,8级以上地震12次,强震给所在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中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30多万人遇难;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8万,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1月13日海地7.3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惨重。这些地震的发生,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
1、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市已经进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城市化进程和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加快,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地震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易损度也随之不断增加,亟待提高地震预测预警、建筑物抗震设防与应急处置等地震安全保障措施。降低灾害损失,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发展防震减灾事业,不断提升全社会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对保障我市经济建设成果,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2、建立完善的防震减灾体系是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降低各种灾害风险已成为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长输管线、城市管网、大型桥梁、水库大坝、发电站等生命线工程日趋密集,一旦遭遇强烈地震,将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惨重的经济损失,还将对社会稳定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完善的防震减灾体系是我市公共安全战略发展的需要。
3、积极发展防震减灾事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政治局面的安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各级政府高效应对地震灾害有较高的期望,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有强烈的需求,参与应急演练、参加志愿者工作和民间救援团体等防震减灾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政府必须顺应并满足公众的防震减灾需求。
㈢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特别是“十五”、“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我市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建立健全了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和组织机构。市县两级成立了地震工作机构,均为同级人民政府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的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了市防震减灾工作委员会和县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同级防震减灾工作。二是防震减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成了常德大中城市地震信息节点,构建了地震信息和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平台,保证了地震信息传输的快捷、安全;实现了50%的前兆台站、100%的测震台站的数字化改造,前兆信息检测能力和地震监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改善了30个主干宏观观测点的软硬件条件,确保了全市宏观观测网络的运行质量。三是震灾防御体系初具规模。遵照防震减灾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我市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工作全面展开,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得到加强,工程抗震、地震安全性评价等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得到应用,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监管得到加强,城市和重大工程设施抗震设计标准科学可靠,城市的地震综合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四是地震应急准备稳步推进。市县建立了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成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地震灾害救援志愿队,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建立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五是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深入。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建立了从领导到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网络。“十一五”期间,我市每年被评为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每年荣获“全国市(州)防震减灾综合评比优秀奖”。
面对我市防震减灾事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必须乘势而上,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态势。同时也应清醒的看到,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地震灾害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与防震减灾能力不足的矛盾日趋凸显。一是防震减灾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地震避难场所建设、应急物质储备等所需资金缺乏;二是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全市地震监测台网布局不够科学,台站基础设施落后,监测能力不高,服务功能不全;三是地震预报水平较低。地震监测缺乏整体规划,地震预报水平特别是短临预报水平与社会需求相比差距较大,科技含量不高;四是城乡抗震防灾能力和行政监管能力不足。相关部门配合不够,把关不严,存在审批漏洞,城市潜在地震灾害风险越来越大。乡镇建筑工程选址的地震可行性论证缺失,部分乡镇建筑甚至学校、乡村医院建在地震活动断层上,大部分建筑物抗震能力偏低;五是防震减灾教育滞后。作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我市没有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基地,也无科普教育场馆,无法满足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需求,利用互联网进行科普教育缺乏统一管理和要求,宣传教育缺乏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演练没有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六是应对强震大灾的准备不足,应急救援体制机制不完善。现场应急救援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救援设备。救援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各类救援队伍统一调动和现场协调指挥机制。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不断加以解决。
三、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及主要任务
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倍加珍视生命,倍加重视居住安全,倍加注重生活质量。因此,面对地震灾害的威胁,社会对防震减灾有着比以往更高的需求和期望。我们必须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防震减灾工作实际,明确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战略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地震部门自身能力和全社会综合防御能力为重点,以最大程度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为宗旨,坚持“震情第一”的观念,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科技、面向经济、面向市场,坚持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推进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要求,着力提高社会综合防御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所有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易发生次生灾害工程和有重要影响的工程具备抗御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市城区的抗震防灾能力力争达到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要实现上述目标,防震减灾必须逐步实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必须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必须加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包括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救助与恢复能力、经济补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全民减灾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
主要任务:
(一)建立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市县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各级政府防震减灾组织机构在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中的领导和指挥作用,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作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推进市县防震减灾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防灾减灾体系。
(二)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预警网络,完善“三网一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监测工作体系。完善地震监测方案,优化台网布局,在现有《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常德强震台建设的基础上,增加台站密度,达到一县一台。实施地下水微动态、水温、地壳形变等前兆观测手段的数字化改造,提高产出标准化基础数据的能力。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作用,继续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实现宏观观测骨干点监测手段的科学性、观测仪器的专业性和观测门类的多样性。建立稳定的群测群防经费渠道,落实观测员岗位津贴。
(三)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编制《常德市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控制与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和要求。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的行政许可,严格按照规划审定。
(四)建立符合本地区特点的震情跟踪会商制度。完善震情短临跟踪方案,建立适应本地区特征的地震预测判定指标体系,完善地震信息检测、传递系统,及时上报、处理地震信息,加强分析会商,强化震情跟踪,加强对大型水库、矿山诱发地震机理的分析探讨,开展水库地震和矿山地震的动态预警,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五)探索烈度速报技术,建立烈度速报机制。应用强震台网和烈度速报台网建设的最新技术,推进基于强震动观测网络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实现中强以上地震烈度快速测报,以及震后震区烈度的快速成像,为政府快速反应提供决策依据。
(六)强化城市震害防御基础,提高综合防御能力。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实施城市地震安全工程,完成县级以上城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普查,做好抗震加固和改造。完成县级以上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
(七)全面改善农村抗震现状,提高农村抗震防灾能力。制订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建房抗震指导;着力开展农村民居抗震、防震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建设安全住房;建立农村抗震设防技术服务网络,组织建筑工匠技术培训,对农村民居规划和选址进行技术论证和指导;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具有抗震性能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施工技术指南,全面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八)建立快速反应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加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情速报系统建设,将其纳入全市抗灾防灾系统统一规划,实现与市政府应急平台的对接,构成上下贯通,保障有力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制订、修订、备案和检查制度,适时组织应急演练。实现破坏性地震速报后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时间不超过10分钟,1小时内有组织地开展救援行动,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救助。进一步完善市、县、乡(镇)震情、灾情速报网络和速报制度,加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培训和管理,实现灾情的快速评估和准确上报。
(九)建立健全应急避险和救助体系。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地震应急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发展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建立大型企业、生命线工程地震专业抢险救援队。建立救援培训体系,有计划的开展救灾技术培训。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完善市县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
(十)强化国民防震减灾素质教育,提升震灾应对能力。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网络,加强各级党校、各大专院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建立中小学生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开展防震减灾远程教育。建设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完善乡镇(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制度,提高全社会地震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十一﹚建立应急救助物资储备制度。推进市级地震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善储备管理制度,增加储备的适应性品种和数量。建立地震应急救灾物资调拨和运输网络联动机制,健全救灾工作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协作,共同做好地震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四、“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
(一)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增建桃源、鼎城、津市强震监测台;增建汉寿、鼎城数字地震监测台。
(二)建设皂市水库、王家厂水库、黄石水库、艳州大坝地震监测台。
(三)对安乡、津市地下水微动态观测的改造和增上灵泉寺水温和水位;肖伍铺跨断层短水准测线,改造成数字化观测。
(四)将桃源省属台、邻市的张家界台、我市的津市、石门和增上的汉寿、鼎城台组成常德台网。
(五)开展常德市城区和县市城市地震小区划。
(六)全面实施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和中小学校舍地震安全工程。
(七)建设湘西北标准化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基地。
(八)建设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和视频会议系统。
(九)建立县市区政府所在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完善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施。
(十)建立县级以上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社会志愿者队伍,配置专业救援装备。
五、实施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落实“十二五”规划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规划的落实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人力资源是防震减灾事业的第一资源,要紧密结合地震事业发展现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继续实施人才强业战略,积极稳妥地改善防震减灾队伍的总体结构,大力培养懂业务、会科研、善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全市地震系统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投入机制。完善稳定可靠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发展规划和财政预算,防震减灾投入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并随着财力的不断增长而相应增加,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探索制定财政和金融政策保障特困群体的地震安全需求,引导和鼓励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加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推进地震保险。
(四)建立考核制度。加强防震减灾管理,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把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五)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营造依法防震减灾的良好氛围。加强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大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地震应急等工作的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