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政治名家】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3-05-18 12: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做好“十三五”和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2016年1月15日)这次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名家】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政治名家】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

五中全会精神

全力做好“十三五”和

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


2016115日)


这次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5年和“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安排部署“十三五”和2016年防汛抗旱任务。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2015年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强调要继续加强薄弱环节建设,进一步提高灾害预警和防御能力,更大程度减少因灾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汪洋同志专门听取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汇报,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做好2016年和“十三五”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对做好新时期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着力抓好贯彻落实。

刚才,河北、辽宁、安徽、四川、甘肃等5省防指和长江、太湖防总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曲睿少将、武警部队作战勤务指挥中心王启龙主任作了发言,国家防总副秘书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同志介绍了2016年防汛抗旱气象形势预测分析情况,水利部总规划师、国家防总办公室主任张志彤同志作了工作报告,讲的都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超前部署、科学应对,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2015年,强降雨过程之多、台风登陆风力之强、冬汛来势之猛、汛期持续时间之长、受旱区域之集中都十分罕见。汛情、旱情、灾情主要有6个特点。

(一)降雨分布南多北少,暴雨过程多强度大。2015年汛期,全国共出现36次强降水过程,其中南方地区33次,太湖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33%626日至28日,太湖、长江、淮河三大流域同时发生强降雨过程,最大面平均雨量112毫米。8月,浙江温州东坑岭水库最大24小时降雨量达692毫米,重现期超过100年。

(二)大江大河接连超警,中小河流洪水多发6月,西江、太湖和淮河等三大江河接连突破警戒水位,太湖水位超警历时35天,最高水位4.19米,为1999年以来最高水位。全国共有336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较2000年以来均值多2成,有74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15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

(三)登陆台风强度大,深入内地影响范围广。全年登陆我国大陆的6个台风中,有5个强度达到台风以上量级,其中“灿鸿”和“彩虹”登陆时达到强台风量级,均为1949年以来同期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台风“苏迪罗”先后影响10个省份,是2008年“凤凰”之后影响范围最广的台风。

(四)局部灾害点多面广,冬季汛情历史罕见2015年全国共发生116起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的山洪灾害,涉及19个省份。南京、武汉、福州等168座县级以上城市发生内涝。11月份江南华南等地发生罕见冬汛,广西西江干流以及湖南湘江发生建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

(五)春夏旱灾连续发生,东北地区旱情严重。入春以后,华北西部、东北南部、长江以南大部及山东东部发生春旱,耕地受旱面积一度达7133万亩。入汛后,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发生夏旱,特别是东北地区旱情发展较快,7月下旬耕地受旱面积2900多万亩,辽宁省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受旱面积由100多万亩迅速发展到2000多万亩。

(六)洪涝灾害区域集中,局部地区受灾严重。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洪涝受灾人口7641万,死亡319人、失踪81人,农作物受灾919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约1661亿元。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强降雨重叠区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10个省灾害损失占全国总数的6成左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汪洋副总理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主持召开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并多次就汛情旱情灾情的防范和应对提出明确要求。国家防总、各流域防总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落实责任,超前安排部署,科学指挥调度,有效应对了江河洪水、台风、山洪、城市内涝和干旱等灾害。

一是超前部署,扎实做好汛前准备。汛前,国家防总召开一系列会议,联合国土、住建、气象、安监、能源等成员单位提前发出通知,全面部署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组织开展全国防汛抗旱检查,一省一单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落实全国防汛抗旱责任制,举办地市级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班;报请国务院批复长江防御洪水方案,组织编制黄河洪水调度方案、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等一大批方案预案。各地及时组织修复损毁水利工程,认真修编各类方案预案,提前部署应急队伍,积极开展培训演练,备足抢险物资,为夺取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汛旱灾情。国家防总先后9次启动应急响应,累计发出60多个调度令,派出160多个工作组、专家组和督察组深入一线,商财政部下达度汛应急和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29.14亿元,指导支持地方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各流域防总和各省防指密切监视汛情旱情灾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72次,投入防汛抢险人力344万人次,投入抗旱劳力3005万人次,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工作。

三是精心组织,科学有效指挥调度。国家防总、流域防总和地方各级防指综合运用拦、分、蓄、滞、排等措施,化解洪水风险,减轻防洪压力。调度太浦闸、望亭枢纽等骨干水利工程,排泄太湖洪水22亿立方米;压减三峡水库下泄流量,为救援打捞“东方之星”号客轮创造了有利条件;启用安徽省荒草二圩、荒草三圩蓄滞洪区,有效削减了滁河洪水。同时,科学利用雨洪资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调蓄作用,三峡水库连续6年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实施引黄入冀、珠江压咸补淡、引江济太等应急调水,保障了旱区基本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四是强化预警,及时转移安置群众。水利部与中国气象局加强合作,通过央视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前发布灾害预警信息,适时采取封山、封路和停课、停工、停业等非常措施,及时组织转移台风影响区、山洪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和发生严重险情的水库下游地区群众628万人次,解救洪水围困群众49万人次。

五是夯实基础,大力提升应急能力。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专项建设,有效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2015年各地利用已建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发布预警短信855万条,启动预警广播28万余次,转移危险区群众169万人次,全国因山洪灾害死亡失踪人数为历史最少。新建成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累计完成抗旱浇灌农田300多万亩,解决了30多万人以及50多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

六是通力协作,形成强大抗灾合力。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密切协作,强化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互动,在资金投入、信息发布、抢险救灾、卫生医疗、群众安置、物资支持、灾后重建、舆论引导等方面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出动兵力4.62万人、民兵预备役15.74万人,有力支援了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

总的看,2015年暴雨虽强,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洪水虽猛,重要堤防无一决口;旱情虽广,生活和生产用水基本保证。全年共减少洪涝受灾人口1565万人、减淹耕地1701万亩、避免粮食损失411万吨、避免城市受淹77座次,减灾效益达422亿元;抗旱累计完成浇地面积2.5亿亩,挽回粮食损失2260万吨、挽回经济作物损失201亿元,解决了691万人以及653万头大牲畜的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有力保障了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与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相比,除直接经济损失偏多13%以外,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等其余指标均有大幅下降,死亡人数降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在此,我代表国家防总、水利部向关心支持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常年奋战在防汛抗旱防台风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二、全面梳理、深入分析,认真总结“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经验

“十二五”期间,我国洪涝干旱灾害频发重发。全国累计有160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320多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100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大洪水。2012年黄河上游发生1986年以来最大洪水、长江上游发生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京津冀发生特大洪涝、甘肃岷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2013年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辽宁浑河上游发生严重暴雨洪水灾害、四川都江堰市发生特大型高位山体滑坡;有34个台风登陆我国沿海,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的最强台风;西南等地发生连续四年大旱,2011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夏伏旱,2014年东北、华北及黄淮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夏伏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十二五”期间洪涝、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分别降到0.36%0.17%,远低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0.7%1.1%的目标,年均死亡失踪人口由“十一五”的1979人减为720人。

在抗御水旱灾害的过程中,我们经受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是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核心的防控理念,流域区域协调,城市农村统筹,趋利避害结合,生活生产生态并重,既控制洪水又给洪水出路,既确保防洪安全又合理利用雨洪资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蓄、滞、排统筹,科学调控洪水;引、提、调并举,合理配置水源;军、群、专联动,充分形成合力;防、避、救结合,着力减少损失,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第二,坚持大兴水利、完善体系,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兴水惠民决策部署,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大江大河以及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实施,一大批江河控制性枢纽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防洪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陆续建成,农村饮水安全、抗旱应急水源和节水灌溉骨干渠网加快实施,城乡供水和抗旱应急能力大幅提高。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调控洪水、战胜旱灾提供了坚实基础。

第三,坚持规范有序、依法治水,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基本准则。“十二五”期间,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得到严格落实,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初步建立,半数以上省级防办设立了督察专员,防汛抗旱督导检查的频次、力度和效果显著提升。洪水影响评价制度进一步健全,分级负责、协调统一的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机制日趋完善。严格执行防汛抗旱法规制度,依法实施各项防汛抗旱措施,为战胜旱涝灾害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四,坚持统一指挥、部门协作,是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机制。“十二五”期间,我们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机制。每逢防汛抗旱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各级防指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主动协调,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形成了防灾、减灾、救灾的强大合力,保障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第五,坚持常备不懈、快速反应,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关键手段“十二五”期间,大江大河防御洪水方案、主要江河洪水调度方案体系健全完善,重点江河水量调度预案和骨干水库联合调度方案取得重大突破,地方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队伍保障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全国建有防汛抢险队1400余支47万多人,各级抗旱服务队1.6万余支12万多人,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增加到29个,储备物资总价值上升到6亿元,各地和各流域机构储备物资总价值达到120亿元,为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提供了可靠保证。

第六,坚持科技兴水、强化支撑,是防汛抗旱工作的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现代科学技术在防汛抗旱减灾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二期工程稳步推进,远程监控、电子探测、虚拟仿真等高新技术普遍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全国各类报汛站增至9.7万个,是“十一五”末的14倍,主要江河洪水预报断面增加到1700个。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指挥决策和调度的科学水平,增强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防汛抗旱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防洪抗旱工程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大江大河部分河段尚未达到规划防洪标准,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偏低,重要海堤尚未全部达标,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仍需加强,部分地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匮乏。二是应急能力仍然存在短板。部分基层机构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基层服务组织大多缺乏稳定投入和良性运行机制,服务能力受限。三是社会管理仍然有待加强。部分干部群众水患意识较为薄弱,工矿企业、边远地带和流动人口防洪安全管理亟待加强。一些地方违法开发建设、人水争地现象屡禁不止。四是监测预报仍然精度不高。局地突发性强降雨的监测预报能力不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仍需完善,旱情监测站量少点稀、旱情分析评估能力仍然不足。五是现代科技仍然应用不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亟需加快,防汛抗旱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下功夫加以解决。

三、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防汛抗旱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规律、人水和谐,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本治标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加快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

“十三五”时期防汛抗旱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大江大河重点防洪保护区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明显加强,主要海堤达到国家规范设定的标准,经治理的中小河流重要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主要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重点区域和城乡抗旱能力明显增强。加大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力度,基本建立覆盖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初步建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体系,推进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加强洪水风险图编制和应用。全国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控制在0.6%0.8%以内。

为此,要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要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完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蓄滞洪区建设,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海堤工程达标加固,提高流域和区域防洪减灾整体能力。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统筹城市蓄水设施、排水管网、排涝泵站、堤防护岸建设,着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要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和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要大力实施全国抗旱规划,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抓好灌区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第二,以全面推进依法治水为指引,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法规制度体系。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防汛抗旱工作新需求,积极开展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防汛抗旱法规制度研究,适时启动防洪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各地要强化已颁布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积极制订完善配套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抓好基层单位防汛抗旱预案编制,加强方案预案的动态管理,开展重特大灾害防御情景构建和培训演练,提高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和调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以坚持行政首长负责为核心,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要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细化实化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各行业承担的防汛抗旱责任,积极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要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要强化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建设、队伍建设、设施建设和保障措施,根据需要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向乡镇、社区及村屯延伸。要健全完善防汛抗旱督察体系,加大对责任落实、汛前准备、应急处置、灾后重建以及专项工作的督察力度,建立防汛抗旱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以切实提升基层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要建立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加强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和抗旱减灾综合能力。要加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作用,着力推动驻地武警水电部队按建制纳入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抢险应急队伍,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加强武警部队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力量的装备建设和经费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整合现有专业化和群众性队伍,构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和基层群众组织5个层次、覆盖全国的抢险减灾队伍体系。要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逐步完善中央、省、市、县四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保障抗洪抢险的应急需求。

第五,以强化灾害风险防控为目标,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防重于抢、主动避险,全面推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要加强洪水风险图的动态管理和实际应用,制定洪水风险管理目标及相应措施,建立蓄滞洪区分类管理制度,制定不同洪水风险区域居民避洪安置方案。要做好城市建设、居民点和工矿企业选址等工作的洪水影响评价,加强洪泛区、蓄滞洪区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管理。要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重要信息发布、社会舆论引导等机制,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引导群众科学合理防灾避险。

第六,以深化现代技术应用为途径,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科技支撑体系。要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与防汛抗旱工作深度融合。要加快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形成覆盖地市和重点县区的异地视频网络、覆盖重要水库和水电站的防汛抗旱调度体系。要加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洪水风险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文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实现防汛抗旱数据云存储,进一步提高雨情、水情和台风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四、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力做好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防汛抗旱防台风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据气象预测,20145月以来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持续21个月并将持续到春季,成为历时最长、强度接近于1997-1998年的又一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受此影响,今年我国气象年景可能总体偏差,降水偏多,涝重于旱。南方地区发生早春汛、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春旱以及南北方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防汛抗旱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超前筹划、提早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一要突出抓好当前防凌工作。目前,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已全线封冻,黄河宁蒙河段封河仍在继续,防凌形势不容乐观。有关流域防总和地方各级防指要按照“上控、中分、下泄”的原则,加强刘家峡、海勃湾、尼尔基等骨干水库防凌调度,通过水库调度、堤防守护、破冰疏凌等综合措施,构筑立体防御体系,加强巡查值守,备足防凌物资,强化军民联防,确保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要全力抗旱保供水保春耕。今年春季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北方冬麦区部分地区耕地土壤失墒较快,发生严重干旱的可能性很大。各地要加强旱情监测预报,科学调度抗旱水源,强化抗旱用水管理,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保障作用,扎实做好抗旱保春耕、保春播、保春灌和城乡供水工作。要着力强化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优化三峡、丹江口等水库调度方案,组织做好引黄入冀、引江济太、珠澳供水等应急调水工作,确保重点地区、重要城市以及生态核心区的供水安全。

三要超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要强化汛前检查,在去年首次实行一省一单督察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防总检查方式,查找薄弱环节,消除度汛隐患。要及时完善各类方案预案,抓紧修订《淮河洪水调度方案》《汉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滁河洪水调度方案》,加快嘉陵江、乌江等重要支流洪水调度方案编制工作。要结合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完成水毁灾损工程修复任务,尽快开展应急度汛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要继续加强防汛抗旱培训和演练,进一步落实组织保障和物资储备,切实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四要全面确保江河防洪安全。要加强洪水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江河湖库控制工程,有效拦洪削峰,合理调控风险。要认真执行国家防总巡堤查险工作规定,关键时期要加派人手、加密频次,特别是险工险段和重要部位要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要科学抢护工程险情,优化抢险方案,优先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确保险情抢得早、抢得准、抢得住。要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落实人员撤退转移预案和准备措施,确保蓄滞洪区一旦分洪,调度运用平稳、转移撤退有序、群众生活无忧。

五要重点强化水库安全度汛。要及时修订完善水库调度运用和应急抢险等各类预案,突出抓好病险、震损、在建水库和水电站的防洪安全管理,逐一明确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防汛指挥调度权限,不断完善运行管护制度。要切实强化汛期值守和巡坝查险,发现险情果断决策、及时抢护、科学处置,提前转移下游群众。要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规程,兼顾防洪保安和蓄水兴利,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抗旱减灾兴利综合效益。

六要着力加强山洪灾害防御。要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抓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统筹解决运行维护资金,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要加强对工矿企业、施工单位防灾避灾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督促落实责任人员、应急预案和避险措施,确保人员安全。要继续强化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

七要科学防御台风城市内涝。要加强台风预测预报预警、人员转移避险、船只回港避风等防御机制建设,加快以海堤达标建设为主的防台风工程体系建设,完善基层防汛防台风指挥体系和联动机制。要强化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的统一指挥,健全城市防洪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抓好城市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和工矿企业防汛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明确防汛责任,落实预防和抢险措施,加快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

八要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要逐级落实并公布辖区内江河、水库、城市、蓄滞洪区等防汛抗旱责任人名单,继续加强对行政责任人的培训,提高防汛抗旱决策指挥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要强化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职能,完善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要完善防汛抗旱督察制度,加强责任追究和问责,保障防汛抗旱工作顺利开展。

同志们,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尤为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部署,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努力夺取2016年和“十三五”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的新胜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可靠的防灾减灾安全保障。

推荐访问:水利部 抗旱 防汛 【政治名家】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上讲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