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范文四篇

时间:2022-05-21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标的(注音:biāo dì),为了确定当事人追求的司法效果的基本内容而要求当事人自己必须予以明确确定的那一部分内容,如货物交付、劳务交付、工程项目交付等。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备条款。标的的种类总体上包括财产和行为,其中财产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4篇

【篇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指标——EVA

【内容摘要:】业绩评价是适应特定历史条件下企业治理要求的一种方法,当某种特定评价方法和指标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和治理要求发生变化,其业绩评价方法和指标也应进行适当的变革,从而适应企业经营治理的要求。EVA反映了信息时代财务业绩衡量的新要求,因此是一种可以广泛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业绩评价指标。本文以剖析目前以净利润评价指标为主的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较详尽地介绍了EVA指标的特点、实用价值及应用中应注重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多年来一直是一种以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净利润指标为主。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六项指标。1993年颁布的“两则”、“两制”中,规定了8项财务评价指标。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指标。1997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又修改了原来的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由6项调整为7项。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尽管该套指标体系以资本运营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采取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值作基准,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其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均克服了过去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但是由于其选择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因此,它并未改变我国传统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以净利润以及在净利润基础上计算出的指标为主的主要特点。根据现代财务理论,利润并不是企业经营治理的核心,更不是企业价值的体现。企业的利润只是会计学权责发生制的产物。它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将一定期间的全部收入与全部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此,这些指标难以公正、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者业绩,只会使企业绩效状况产生扭曲。这种以建立在会计收益基础上的净利润评价指标为主的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忽略了对股权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轻易使企业经营者产生“资本免费”的幻觉。

现行的财务会计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的成本,而对于股权资本成本则作为收益分派处理,使得对外报告的净收益实际包括两部分:股权资本成本和真实利润。假如企业公告的净收益为零,阅读者必会认为所有资本都得到了补偿。但实际上此时获得补偿的只是债务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并未得到补偿。显然,会计利润并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假如一家公司的利润低于资本成本,尽管公司仍要交纳所得税,似乎公司真的盈利一样,实际上它已处于“经济亏损”状态。只有股东资金的成本像其它成本一样被扣除之后,剩余的才是真正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它使资本的使用者——企业经营者形成“免费资本”的幻觉,误认为权益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可以不计成本,随心所欲地使用,结果造成企业的经营者根本不重视资本的有效使用,轻易造成股权资本的极大浪费,以至于不断出现投资失误、重复建设、效益低等不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行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一项资本都是具有机会成本的,权益资本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来源,同样也是具有成本的。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假如一个企业的股权资本不具有成本,那么企业对资本的使用就会没有任何约束,就会造成投资膨胀和社会资源浪费,并且从信息有用性的角度看,企业账面成本就会脱离于其社会真实成本,企业的盈亏也就没有多少经济价值。假如一家企业在社会平均报酬率为10%的情况下只能达到8%的资产报酬率,那么这个企业在账面上就应该是亏损2%的幅度,而不是盈利8%。

第二、按现行会计制度计算出的净利润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和扭曲。

通常净利润额被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指标,由于利润是收入与成本的差额,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在损益表中费用支出并未考虑股权资本的成本,其隐含的意思是使用股权资本是免费的。因此,用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将会使企业绩效状况产生扭曲。同时也有可能偏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事实上,真实的利润应是指企业通过生产活动所创造出的高于资本成本的价值;而不应是扣除了相关成本和费用后的净收益。

另外,在权责发生制下,由于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财务报表编制的相当弹性,使得会计利润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往往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单凭报表业绩决定经营者的实际工作绩效和报酬有欠妥当。

最后,会计收益是对企业过去的经营决策和活动的最终结果进行最终评价,追求的是本期利润最大化,与企业长期经济利益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可能造成企业治理当局不重视科研开发、新产品研制、人才培养等,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之所以会造成以上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是一种以账面财务数据为基础的考评制度,必然造成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误导。因此,要杜绝上述现象,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EVA指标的特点

经济增加值简称EVA是由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于1991年首创的度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治理评价体系。EVA是指企业在现有资产上取得的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利润-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根据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求得,而股权资本成本是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为:

股权资本成本=无风险收益率+β系数×。

从上面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EVA就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假如这一差额为正数,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增加了财富;反之,则表示企业发生了价值损失,减少了财富;假如差额正好为零,则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

EVA是EVA评价系统的核心指标。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认为,无论是会计利润、还是经营现金流量指标都具有一定的缺陷,应该予以抛弃;会计利润未考虑企业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难于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而经营现金流量虽然能正确反映企业的长期业绩,但却不是衡量企业年度经营业绩的有效指标。相反,EVA能够将这两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它反映了信息时代财务业绩衡量的新要求,因此是一种可以广泛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业绩评价指标,其主要特点是:

1.用经济利润代替会计利润

会计核算过程由于受到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使会计利润与反映企业创造财富真实情况的经济利润产生了偏差。如无论企业研究与开发项目结果的收益对象是否是今后的产品,均应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列为当期费用。诸如此类,就使得会计利润的计算不准确。而EVA的做法是先将费用予以资本化,并在其可预期的有效生命期内分期摊销。当然,在计算EVA时,要对营业利润和权益资本进行调整,因而能够纠正会计惯例所造成的失真。可见,EVA能够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这种方式也更接近实际。

2.经济增加值最直接的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联系起来

追求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价。对于股东来说,经济增加值越多越好,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唯一正确的业绩计量指标。它能连续地度量业绩的改进。相反,销售利润率、每股盈余,甚至投资报酬率等指标有时会侵蚀股东财富。

3.将业绩评价与企业决策相联系

由于EVA指标的设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不是像会计利润一样仅仅是一种短视指标,因此,应用该指标能够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等。这样就能杜绝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发生,促使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注重所创造的实际收益的大小,而且还要考虑所运用资产的规模以及使用该资产的成本大小。同时根据国外的经验,EVA不仅仅可以作为度量企业绩效的指标,还可以作为一种财务治理模式,用以指导企业的每一项决策,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企业目标确立的分析、收购兼并或出售的决策等。

4.能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报酬系统

由于EVA是站在股东的立场上重新定义企业的利润,因此将治理者的报酬与EVA指标相挂钩,可以使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更好的结合起来,使经营者像股东那样思维和行动,正确引导经营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经营者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这也正是EVA的精髓所在。

5.企业的行为受到了一定的约束

由于企业作为一个法人实体,既要考虑债权人的利益,更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则是更多地考虑债权人的利益,相对忽视了投资人的利益,推行EVA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企业的行为,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6.EVA适用于所有行业的业绩评价

按照现行财务会计方法,假设两个公司资本结构不同,那么即使它们的债务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以及真实利润是相等的,但在损益表表现出来的净利润也是不同的,权益资本比例高的企业将表现为更多的利润。这样,资本结构差异就成为企业获取利润的一个因素。显然,单纯依据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无法准确计算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事实上,股权资本收益率是股东期望在现有资产上获得的最低受益,对于不同的企业,他们所预期的资本收益是不一样的。同时EVA还考虑了所有投入资本的成本,股权资本不再是免费的,因此剔除了资本结构的差别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此外,EVA能将不同投资风险、不同资本规模和资本结构的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业绩评价,它适用于所有行业的业绩评价。

可见,经济增加值方法的超凡之处在于:首先是将经济学家反复强调的股东剩余索取权的思想具体化为一种业绩评价方法,业绩以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值为衡量标准。其次,将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考虑在内,这是一种基于决策的业绩评价方法。最后该方法大胆地向公认财务会计准则挑战。目前,EVA已经被可口可乐、西门子等全球400多家公司所采用,美国《财富》杂志称EVA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经济增加值使完成价值创造从单纯的口号向有力的治理工具的转换有了指望。这一工具也许最终将使现代财务走出课堂而进入董事会会议室、或许甚至走进商店店堂!”

三、运用EVA应注重的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国有企业面临业绩考核压力,上市公司面临信息公开披露及配股、增发新股的业绩要求的时候,企业往往采用调整会计政策、债务重整、资产重组、获得政府税收优惠、利润补贴等手段粉饰会计报表。由于EVA对企业未来成长的估算是建立在既有的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基础上,同时其计算对资本成本高度敏感,而资本成本的确定又依靠于历史数据分析。

2.该方法的可操作性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对公认财务会计准则的调整不是一般的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可以完成的、股东投入资金的成本较难确定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到目前为止,计算EVA可做的调整已达到200多种。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计算的复杂性和难度,并且妨碍了EVA的广泛应用。

3.EVA指标的运用有其局限性。如前所述,EVA虽然可以作为一种财务治理模式用以指导企业的诸多决策,但对于资产的处置、营运资本的治理等决策还需借助传统的会计分析方法。

4.EVA无法解释企业内在的成长性机会。一个企业的股票价格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客观评价,反映的是市场对这些成长性机会价值的预期。但由于EVA在计算过程中对会计信息进行了调整,这些调整可能删掉了企业经营者用来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机会的信息。因此,这些调整虽然使EVA更接近企业真正创造的财富,同时也降低了EVA指标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

5.EVA关注企业的有形资产、可辨认资产,并以现金流的形式综合与价值创造相关的风险和市场预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无形资产、非财务因素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

浅谈EVA与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及激励

∙ EVA的核心理念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EVA的引入有助于对我国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使用是有成本的”这个观念推广;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内在动力;同时为国有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业绩评价与激励历来是企业研究和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国有企业也不例外,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引入考核体系无疑对传统的考核体系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影响。

  EVA的概念及主要特点

  基本概念

  EVA是1982年美国Stern & Stewart咨询公司针对剩余收益指标作为单一期间业绩评价指标所存在的缺陷,开发出的注册商标为EVAQ的经济增加值指标,并在1993年9月的《财富》杂志上完整地将其表述出来。其核心理念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资本收益率×投入资本)-(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资本收益率-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

  上述公式中,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使用所有资本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EVA的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说,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收益率。而在传统的会计方法下,很多公司财务报表显示盈利,但股东财富不一定增长,因为会计利润计算过程中,只扣除了债务利息,而没有扣除权益资本成本。实际上,只有企业利润超过股东的机会成本或资本成本,股东财富才真正增加了。

  EVA的主要特点:

  1、EVA的经济利润不同于公认准则下的会计利润。新经济环境下,公认准则下的会计利润无法反映公司经营的全貌,因为会计利润大大低估了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无法保障股东的权益能真正被关注,并获取合理的回报;另外EVA的经济利润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会对某些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对无形资产的处理、对商誉的处理等,克服了传统指标对经济效率的扭曲,尽量消除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反映企业经营业绩,进而保证所做的评价结论趋于客观、全面。

  2、以EVA为核心的指标评价体系比传统指标评价体系的适用性更广泛。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渐向集团化,多元化发展,运用传统的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传统指标计算出的数值不一定具有实际意义,有时甚至会出现各项指标反映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情况,从而使分析评价工作面临无所适从的困惑。

  以EVA为核心作为指标评价体系,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对象,有助于综合经营的大型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比如,大家熟知的国有企业COSCO(中国远洋集团)这样的企业既做远洋运输,又做房地产,那么传统意义的业绩评价指标中的存货周转率对于该集团综合经营业绩的评价便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而运用EVA进行评价,则不存在类似问题。

  3、EVA与股东财富的创造充分联系,并将股东利益和经理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追求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价。对于股东来说,经济增加值越多越好,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唯一正确的业绩计量指标。它能连续地度量业绩的改进。相反,销售利润率、每股盈余,甚至投资报酬率等指标有时会侵蚀股东财富。

  目前,大多数公司对经营者的奖励是依据其是否实现了年度会计利润指标而决定的,但现实中这些指标是不但可以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通过谈判而讨价还价的,而且还可以通过利润包装进行粉饰的。以EVA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地表明,只有经营者实现企业EVA的增值,也即增加企业所有者财富的价值,才可以获得奖励,而且EVA增值得越多,经营者的收入也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同所有者之间关于利润指标的讨价还价和利润包装已失去意义,因为事实上EVA已经使所有者和经营者达到了利益上的统一,这就会促使经营者像所有者那样采取行动,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增加股东财富上来,从而也使自己获取较高的收入。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多年来一直是一种以根据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净利润指标为主。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六项指标。1993年颁布的“两则”、“两制”中,规定了8项财务评价指标。1995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项指标。1997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又修改了原来的工业经济评价考核指标,由6项调整为7项。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包括8项基本指标、16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2003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考核指标分为基础指标和分类指标。这些业绩评价指标尽管克服了过去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但是由于其选择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并未改变以净利润以及在净利润基础上计算出的指标为主的主要特点。这使得我国国有企业在业绩评价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股权资本被忽略,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普遍存在“资本免费”的错误认识。

  我国的国有企业大多是由国家直接投资,政府及企业的经营者长期以来并未将股权资本的成本进行正确确认和计量,导致大家普遍误认为权益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可以不计成本地使用,结果造成企业的经营者根本不重视资本的有效使用,导致股权资本的极大浪费,以至于不断出现投资失误、重复建设、效益低等不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行为。

  2、投资人的利益被忽略,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普遍忽视对股东尤其是国家这个股东的回报。

  我国企业大部分与银行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发生债务时,贷款—-还贷、支付利息,天经地义。同样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收到投资分红,本也应是天经地义,但在现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时候考虑了债权人的利益,而忽视了对投资人实质性的回报。直到目前,国资委才代表国家作为国有股的股东开始提出要求国有企业分红,但尚未实施。

  3、按现行会计制度计算出的净利润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扭曲。

  由于净利润额被作为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指标,并未考虑股权资本的成本,其隐含的意思是使用股权资本是免费的,使企业绩效状况产生扭曲。同时也有可能偏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以2003年我国中央企业为例,183家央企,盈利企业156家,创造的净利润为1402亿元,但如果按EVA的经济利润核算(假定资本成本率5%计算),EVA为正数的仅有49家,EVA仅为67亿元。

  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与激励体系引入EVA的意义

  鉴于存在上述的问题,国资委对业绩考核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通过两年的跟踪分析,于2006年12月30日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修订版),在第二章第(三)条提出“鼓励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凡企业使用经济增加值指标且经济增加值比上一年有改善和提高的,给予奖励。“这表明EVA引入中央企业的考核体系的条件基本成熟,给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及激励带来积极意义:

  1、有助于对“国有资本的使用是有成本的”这个观念推广普及。

  新的业绩考核办法的出台,改变了过去“单纯考核企业的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逐步引导企业树立资本成本意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国资委的领导也公开表示“国有资本的使用是有成本的”。“即鼓励中央企业引入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方法,不仅看企业报表上的利润,还要看企业扣除国家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利润。”

  2、提升企业管理的内在动力,促进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经营业绩考核中,繁琐复杂的业绩考核体系经常会使企业业绩考核不能很好的落实;另外由于行业不同,国有企业有些业绩评价因素不具可比性。EVA的引入简化了企业繁琐的业绩考核,“既考虑利润总额和净资产收益率,又考虑资本成本,综合考量资本的使用效率,引导企业更加关注价值创造,抑制乱投资和过度做大的冲动,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增长质量”。在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导向下,中央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大大增强,华润集团、中国电信集团、中建总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神华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广东核电集团等企业尝试采用EVA方法对下属企业进行考核与奖惩,收到了积极效果。

  3、以EVA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有效地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变得越来越多,投资人和经营者都越来越不满足传统会计准则下绩效的测定方法和结果。利用EVA技术对传统的激励机制进行改进和创新也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由于EVA是站在股东的立场上重新定义企业的利润,因此将管理者的报酬与EVA指标相挂钩,可以使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更好的结合起来,使经营者像股东那样思维和行动,正确引导经营者的努力方向,促使经营者充分关注企业的资本增值和长期经济效益,这也正是EVA的精髓所在。比如:新加坡的国有全资企业淡马锡控股,着力推进经营者与股东利益相一致EVA的政策,其考核与EVA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公司完成EVA业绩目标,则高层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可分得EVA的10—30%,其余在股东,公司之间分配。多年来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EVA指标的设计的设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助于杜绝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发生,促使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注意所创造的实际收益的大小,而且还要考虑所运用资产的规模以及使用该资产的成本大小。因此EVA不只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的运用,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深入。

苗木供应合同书

甲方:

乙方:周至县哑柏镇绿星苗圃

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  (以下简称甲方)从周至县哑柏镇绿星苗圃(以下简称乙方)购买银杏苗木,(用于渭政办发[2010]205号文件,渭南市区绿化),并就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苗木数量:

二、苗木规格:胸径15cm以上,主干通直,树头完整,枝条匀称、丰满,无病虫害,树形美观。

三、苗木价格:每株计人民币

四、该价格包括:苗木费、挖掘费、包装费、装车费、拉运费五项。合计人民币( )

五、付款方式:任务完成后,10日内一次付清。

六、有关事项:

1、土球规格:苗木所带土球直径1.2米以上,厚度60cm以上,卸车前完整不破裂。

2、包装规格:土球包装腰带无间隙宽度12cm以上,纵扎草绳间隙在2cm以下。绳杆高度40cm,缠冠高度2米。

3、所有苗木必须是播种培育,均为本苗圃苗木,严禁从外省、外地调动,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乙方负责。

4、乙方必须按照甲方时间、地点、数量要求按时送苗。(送苗地点,渭南市城区)并保证我县任务完成居全市前三名。

5、苗木结算数量以接收方接收单上的数据为准,因不符合合同条款中苗木规格要求的,接收方拒绝接收的苗木由乙方自行处理。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同意协商解决。

七、合同条款违约,造成经济损失,由造成损失方全额赔偿。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二0一0年十二月

【篇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附件3:

金融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说明

一、盈利能力指标

1、资本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资产平均余额=(年初所有者权益余额+年末所有者权益余额)/2

2、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总额×100%

资产平均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证券公司资产、负债不包括客户资产、负债,下同。

3、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4、收入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5、支出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支出×100%

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P/(E0+NP÷2+Ei×Mi÷M0-Ej×Mj÷M0±Ek×Mk÷M0)×100%

其中:P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E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二、经营增长指标

1、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国有资本±客观增减因素影响额)÷年初国有资本]×100%

2、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总额-上年利润总额)/上年利润总额×100%

3、经济利润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资金成本)/净资产平均余额×100%

资金成本系按年度内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不同利率的时间覆盖比例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三、资产质量指标

1、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类贷款余额×100%

银行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规定计算不良贷款率,以后变化,从其规定。

2、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银行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规定计算拨备覆盖率,以后变化,从其规定。

3、杠杆率=一级资本/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100%

4、认可资产率=认可资产/资产总额×100%

其中:认可资产是指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考核时,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认可,纳入偿付能力额度计算的资产。

5、应收账款比率=(应收保费+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资产总计×100%

6、净资本与风险准备比率=期末净资本/各项风险准备之和×100%

其中:净资本=净资产-金融资产的风险调整-其他资产的风险调整-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

因目前净资本计算只能涉及单体公司,因此涉及证券公司净资本指标的,需用母公司数据。

证券公司按照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计算各项风险资本准备。目前,证券公司提取六项风险准备之和,以后变化,从其规定。

7、净资本与净资产比率=期末净资本/期末净资产×100%

四、偿付能力指标

1、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其中:资本扣除项=商誉+对未并表银行机构资本投资+对未并表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投资+对非自用不动产投资+对工商企业资本投资+贷款损失准备尚未提足部分。

银行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规定计算资本充足率,以后变化,从其规定。

2、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其中:核心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权。

核心资本扣除项=商誉+(对未并表银行机构资本投资+对未并表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投资+对非自用不动产投资+对工商企业资本投资)×50%+贷款损失准备尚未提足部分。

银行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规定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后变化,从其规定。

3、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100%

其中:实际资本等于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

认可负债是指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进行偿付能力考核时,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认可,纳入偿付能力额度计算的负债。

最低资本是指保险公司在经营中应具备的偿付能力的最低限额数。

4、净资本负债率=期末净资本/期末负债×100%

其中:负债指对外负债,不含代理买卖证券款。

5、资产负债率=期末负债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其中:资产指自身资产,不含代买卖证券款对应的资产;负债指对外负债,不含代理买卖证券款。

【篇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顾昕 宋毅
来源:《商情》2016年第09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是在对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基本理论概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守的原则。并且对国内外对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主要从不同角度对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以期达到完善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评价体系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现代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是指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根据客户物流要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实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非法人物流经济组织可比照适用。

        (二)企业绩效评价。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特定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三)现代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实质上是为了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所以,对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应该要做到客观、全面,内容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部分。

        1.内部评价。对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内部评价,必须要对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各个物流环节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准确了解客户对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的要求,达到既能留住客户,又不对企业利益造成危害的目的。

        2.外部评价。对物流企业进行外部绩效评价时,一般有两个方法进行评价:一是客户评价,通常选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价;二是可以采用选择模仿的或者现实的“标杆”进行比照、比较性的评价。

【篇四】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浅谈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文/焦彦彬 焦文娟

【摘 要】[提要]近年来,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设置,重点介绍平衡记分卡评价指标内容和优点,最后介绍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

【期刊名称】合作经济与科技

【年(卷),期】2014(000)017

【总页数】2

【关键词】绩效评价;评价指标;平衡记分卡;激励制度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0日

一、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在全球竞争中,建设应能适应在该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只有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评价,才能全面系统地考评一个企业的绩效情况。

(一)财务评价指标及其缺点。财务评价指标因为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可度量性,使得行业内部比较、历史数据对比成为可能,也使不同的使用者在判断某一阶段经营活动时有了客观根据。但财务评价指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评价指标大多数以会计数据为基础,这样的会计数据在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时滞性)会带入财务评价指标中;二是反映最多的财务指标是企业和运行现状的历史,而不能反映当前的操作行为对未来价值的影响;三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市场的变化以及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使得企业绩效评价中不可计量的、不确定性的成分越来越多,经营活动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单纯的财务评价指标难以包括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二)财务评价指标和非财务评价指标的互补性。非财务指标因为会计信息的局限性没有影响,可用来评价各种经营行为,另外,非财务指标通过现有的经济行为的直接描述,反映企业未来价值的信息。因此,只有将财务评价指标和非财务评价指标结合起来,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平衡记分卡是目前财务评价和非财务评价融合在一起的最佳典范。

二、平衡记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