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三篇】

时间:2022-05-21 16: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也是编年体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在南北朝时期已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3篇

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篇1

回忆我的母亲一等奖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一、 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 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 简洁、 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 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韧顽强的美德,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敬爱之情。

教学设想

一、 使学生了解, 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 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 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 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 , 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 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 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 学生不熟悉。 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 “时间” 概念一定要弄明确, 不能模糊。 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五、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 指导预习,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段落层次, 研习课文的 1—7 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 。 记叙的人物是谁?

(学生答: 朱德同志) 。 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学生答: 艰苦朴素、 坚韧不拔、 以身作则、 平易近人、 关怀战士、 与战士同甘共苦、 忠诚于革命事业, 等等) 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 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 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 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 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钟厚仁慈、 坚韧顽强、 爱憎分明、 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 在世上活了86 个春秋, 于 1944 年去世。 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 于 1944 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板书课题、 作者及写作年月。

二、 指导预习

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 做到:

1. 在阅读时,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 形、义, 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做好下列字、 词练习。

(1) 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 佃农(d i àn )

(2) 祖籍(j í)

(3) 妯娌(z h ïul ǐ)

(4) 勉强(q i ǎn g )

(5) 迁徙(x ǐ)

(6) 慰勉(wâi mi ǎn )

(7) 溺死(n ì)

(8) 衙门(y á)

(9)私塾(s īs h ú)

(10) 调料(t i áo )

(11) 血溅(j iàn )

(12) 瞒着(mán z h e )

(2) 解释下列词语, 并给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辍劳作(c h u î) : 不停地劳动(耕作) 。

②任劳任怨(r ân y u àn ) : 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 担当、 承受。

③宽厚仁慈(r ãn c í) : 待人宽大厚道, 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ãi f ù) : 有钱而心狠, 残酷剥削穷人, 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s u ōs h í) : 尽量节省。 节, 减省; 缩, 缩减。

⑥支撑门户(z h īc h ēng ) : 勉强维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n u ï) : 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⑧聊叙(l i áo x ù) : 叙谈叙谈。 聊, 姑且、 略; 叙, 谈。 (姑且谈谈)

2. 了解全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概括出母亲一生美德的几个方面; 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丰富感情。

3. 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和段落层次的划分。

三、 研习课文

1. 什么叫回忆录?

学生分别查阅写作工具书, 讨论。

明确: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 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 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 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2. 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学生议论: 有“爱” 、 “敬” 、 “哀” 、 “思念” 、 “怀念” 、 “歌颂” 、 “赞扬” 、 “感谢” 等等。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这些看法, 进一步提出: 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学生议论, 教师总结: “爱” 是基本感情, 是贯穿全文的感情。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 而哀思母亲, 敬重母亲,歌颂母亲, 感谢母亲, 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3. 文章可分几个部分? 全文共有 17 段, 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 到哪一段结束? 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学生议论, 教师总结: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段) 抒发悲痛感情, 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从第 2段开始回忆往事, 至第 15 结束。 这是文章第二部分。 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 歌颂母亲的美德, 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 16、 17 段) 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有些同学对这样的划分可能有异议, 主要在 14、 15 段上。暂时搁下, 待深入分析到具体段落层次时再研究讨论解决。 )

4. 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请学生朗读或齐读这一部分。 提问、 思考、 讨论: 这一段写了几句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归纳: 写了两句。 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 第二句“我爱我母亲” , 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 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 , 母亲“勤劳一生” 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 , 从而点明了题旨。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 以“勤劳” 二字总领全文。 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 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联系前面回忆录的定义)

板书: 痛悼母亲逝世, 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5. 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阅读这一部分, 思考回答:

(1) 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归纳: 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 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 段) ; 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 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 段) 。 第 14、 15 段, 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 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 第一方面的事, 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一大层次。 这里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 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归纳: 第 2、 3 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 的情况, 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 。第 4、 5 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 , 样样能干, “整日劳碌” 。 第 6 段写母亲“聪明能干” , 勤俭持家。 第 7 段写母亲“任劳任怨” , 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 抓住文中的关键字、 词、 句来回答问题。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的美德。

(3) 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 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或直接抒发自 己的情感。 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 并说明其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 归纳: 如第 7 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 , 是议论; 第 3 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 是抒情。 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 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 抒发作者感情, 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板书第一层意思(2—7 段) : 写母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4) 第二方面的事, 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二大层次。 主要是写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的?

教师提示: 主要写了四件事。 请同学课后预习第 8 到第 15段, 考虑这个问题。

四、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 分析” 一和“揣摩· 运用” 四、 五。

2. 熟读课文的后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复习; 研习课文第 8—17 段, 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 继续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 8—13 段, 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要点: 第一件事, 乙未年(1895 年) 地主逼着退佃, 又加天灾, 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 ,在灾难面前, 母亲没有退却, 不但“没有灰心” , 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 ,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 第二件事, 庚子年(1900 年) 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 , 农民的自发抗争, 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 的血腥镇压, “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 (这两件事放在第 8 段中写, 没有分开, 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 同学们要注意。 ) 第三件事, 1905 年是“支撑门户” , 节衣缩食, 送子读书。 第四件事是 1908 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 献身于革命事业, 不但不反对, 还给他许多“慰勉” 。 (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 9、 10 段中写的)

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 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2. 写了上述四件事后, 作者又进一步回忆了自 己离开母亲、投身革命、 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的一些事。 请同学们阅读第11、 12 段。 思考: 还写了些什么事? 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 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第 11 段写作者 1919 年将母亲接出来, 可因为她“劳动惯了,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 “回家继续劳动” 。 歌颂了母亲热爱劳动的崇高品质。 第 12 段写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 当 1927 年大革命受到挫折和困难时, 为了支持儿子革命, 她“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 当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时, 她“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革命,鼓舞儿子的革命斗志, “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 。这充分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

对此, 作者是深怀敬意, 永不忘记的。 两个“永远想念” ,母子之情感人肺腑。 当听到母亲想见作者一面, 未能如愿时, 作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 深情地写道: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 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 一个“竟” 字, 含义深刻, 既寄寓了作者把党、 革命、 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

3. 请学生朗读第 13 段。 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 说明什么? 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强调“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 直到晚年(1944 年) “仍不辍劳作, 尤喜纺棉” 。 真可谓“勤劳一生” 。 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 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 作者对母亲的歌颂, 也就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颂。 这样写的作用, 既照应了前文, 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请细读这一部分, 体会作者朴素、 简洁、 平实的语言。

板书第二层次意思(8—13 段) : 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反抗压迫、 支持革命的精神。

4. 这一层次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 1895—1944 年近半个世纪) , 可内容并不松散。 以时间为顺序, 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 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 有条理地组织材料, 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 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研析, 细心体会这种记叙方法和写作技巧。

5. 学生个别朗读或大家齐读第 14、 15 段(即第二部分第三层次) 。 思考: 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从两个方面来写: 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 , “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 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 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 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 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 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 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 对此要引 导学生仔细体味感谢母亲的深刻理由。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段。

板书第三层次意思(14、 15 段) : 由衷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6. 有的同学对 14、 15 段这种划分归类认为不妥, 多数同学同意。 让同学们讨论, 分别说说各自的理由。 (提示: 可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考虑)

学生讨论、 回答, 教师归纳、 补充: 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感谢母亲的内容, 正是对第 2 到第 13 段所叙述内容的概括。从文章结构上看, 这两段对文章第二部分有总括收束作用,而与第一部分照应并不紧凑。 但第 16、 17 段(第三部分)则与第 1 段(第一部分) 前后照应, 联系紧密, 气脉相承。若把这两段归在第三部分, 就会使结构上显得松散, 气脉不畅。 从写法上看, 这两段的议论和抒情正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与前面记叙的事例内容割裂, 记和议的相辅相成作用就会削弱, 影响文章内容的准确表达。

板书第二部分的意思(2—15 段) : 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 歌颂母亲的崇高美德, 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三、 研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思考:

(1) 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 的含义?

(2) 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的含义?

(3) 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 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 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

学生讨论、 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1) 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 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2) 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 , 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 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 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 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

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 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 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 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 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

(3) 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发人深思, 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 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部分。

板书第三部分意思(16、 17 段) : 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四、 回顾全文。

1. 指导学生根据段落层次的意思, 归纳整理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2. 进一步体会本文选材精当, 安排得体和语言朴素, 感情真挚的特点。

五、 布置作业。

1. 背诵最后两段。

2. 做“揣摩· 运用” 题六中的部分题目。

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篇2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2.能力目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揣摩质朴、自然、真挚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领会母爱的深沉,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形象特征。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让学生上台朗读)3分钟演讲:

在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着“母爱”的崇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爱的散文。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背景资料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我的母亲》。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沿用至今。

3.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回忆录

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回忆录有“公撰”“私撰”两种。

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来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

妯娌(zhóu li) 和睦(mù) 私塾(shú)

衙门(yá) 劳碌(lù) 差役(chāi yì)

横蛮(hènɡ mán) 不辍劳作(chuò)

累赘 léi

积累 lěi

劳累 lèi

(2)词语释义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不仁,不仁慈。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指从各处设法凑集。

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辍,停。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通过朗读可以细细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答案示例: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感谢”等。其中,“爱”是基本感情,也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2.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作者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第9—13段):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儿子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14、15段):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及其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3.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叙事方法:倒叙、顺叙。作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晰,内容安排极其自然。

4.请试着在第2—8段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用笔先标注出来。

答案示例:第2段:我家是佃农。第3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第4段:母亲是个好劳动。第5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第6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第7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第8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5.作者回忆母亲,为什么选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又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贯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答案示例: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贯穿一生的品质“勤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跳读、浏览等方式从整体上了解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通过那些日常琐事,对母亲忠厚、质朴、勤劳的形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本文,深层次的感受母亲的伟大。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

(2)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

(3)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 )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用横线画出第1段中点明主旨和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3.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1)任劳任怨

(2)为富不仁

(3)不辍劳作

2.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3.倒叙、顺叙。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及优秀品质,掌握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和文章的感情基调。这节课,我们一起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回忆录这种体裁的特点,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水平。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1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品格?根据时间顺序完成下面的表格。(出示表格,让学生回答)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1885~1900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

抗战以后1944年

答案示例: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86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勤劳

3.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教师点拨:反复,就是根据表达需要,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的修辞方法。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以增强语气或语势;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4.文章的结尾两个自然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答案示例: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痛悼母亲的离去;第二层意思:对母亲的高度评价;第三层意思: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5.本文是一篇回忆录,主要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请找出来。看看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并说说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课文第14至17段都是议论。

作用: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

特点: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6.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

答案示例:朱德是革命家,他的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并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如何理解“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几句话?

答案示例:这几句平实的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在旧中国的农村,溺婴是常有的事情,朱家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才被迫忍痛溺死五个孩子。这个怵目惊心的事例,足以揭示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境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后一句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一个“多么惨痛悲哀”,一个“无可奈何”,字字滴血声声泪,悲惨万状,万般无奈啊!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与“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比着平静道出,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3.“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一句突出了母亲怎样的形象?

答案示例: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却依然做农妇,这是一件颇为感人的事。作者将这件事不经意地道出,并用最简单的话说明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母亲“知道我们党的困难”。在平铺直叙中,母亲同情革命、了解革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4.说说“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中“竟”字的含义。

答案示例:“竟”字含义非常深刻,它既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格。

5.“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一句中的两个“永远”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案示例:第一个“永远”表达了母亲对献身革命事业的儿子的思念;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我”对于年迈母亲的牵挂与惦念。朴素的语言里流露出了母子情深。

6.如何理解“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两句?

答案示例: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来凸显母亲最大的特点——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

7.理解“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一句。

答案示例:以可感的形象“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在虚实结合的写法与实实在在的叙述中,充满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

8.如何理解“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这句话?

答案示例:在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

9.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示例: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1.说说本文的中心思想。

答案示例: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继续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2.学习了本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答案示例: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本文是如何精心选材,巧妙布局的?

答案示例:作者深爱他的母亲。对母亲的一生,值得回忆记叙的事情有很多。本文主要精选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这一点作为重点来叙写母亲的一生。文章选材精当,布局巧妙,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课文开头先概括出母亲一生的特点“勤劳”,总领全文,后文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回忆记叙。中间,集中、具体记叙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写母亲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例如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线、挑水、挑粪;写母亲任劳任怨、坚强不屈、宽厚仁慈,在大家庭里与长幼、伯叔、妯娌和睦相处。这些事例构成了这位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同时,还写到母亲同情、周济贫苦农民、憎恨为富不仁者;教给作者“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革命、体谅党的困难等等,这进一步表现了母亲高尚的思想品质。

2.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个自然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给予作者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1.文如其人。朱德总司令朴实、谦逊、忠厚诚恳,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没有运用很多的修辞手法。因此,有的同学认为本文不是一篇好文章。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本文的内容是为了表达母亲逝世后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而母亲又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所以在写法上语言质朴,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也没有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语言,更没有抒情性很强的句子,但这并不影响作者抒发对母亲的感情。如果运用华丽的语言,反而不得体。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把自己心头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抒发出来,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自然成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无心于语言的考究,真情实感更加动人,质朴自然。

2.说说《藤野先生》与本在选材方面有何共同点?

答案示例:用生活片段写人是叙事类文章运用较多的一种表现方法。它要求捕捉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或刹那间的片段,来展现人物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

3.学习了本文以后,母亲这个形象深入人心。请试着将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比较,看看不同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各有什么不同。

答案示例:母亲形象:邹韬奋《我的母亲》一文中的母亲有一定的文化和才干,有丰富的情感,但闭锁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她时刻不忘子女,要让子女享受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欢乐;她以自己的情感来熏陶、教化子女;她为子女的受责而感到揪心般的痛苦,却又竭力克制自己的感情,赞同封建式的教育,以督促子女上进;她日夜劳碌,为子女无私奉献。老舍《我的母亲》一文中的母亲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文章的写法:邹韬奋《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用童年的视角来讲述童年往事,毫无成人姿态,亦无学者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老舍《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从母亲的身世谈起,追根溯源,使文章情节富有变化,虽是散文笔法,却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语言风格:邹韬奋《我的母亲》一文,语言看似平实,却在叙述中对人物做了饱含深情的描写。文中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对母亲的爱深沉而质朴,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爱,通过看似白描的勾勒,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老舍《我的母亲》一文,语言风格是纯朴而清新的。语言随情而发,自然朴素,字字句句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深情之语。结构任性而建,平实流畅。结尾处,一声沉痛的叹息,明白如话,却是意悲而远,感人肺腑。

四、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比山高,比海深的伟大母爱。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母亲去世:万分悲痛写文怀念

勤劳俭朴

母亲的一生 出示上面的表格 聪明能干

回忆我的母亲 宽厚仁慈 怀念崇敬

坚强不屈

教育影响:支持作者参加革命 忠于党和人民

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篇3

《穷人》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

1.带着好奇心,追问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带着探究心,借助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心理独白,体会桑娜的内心,初步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初读小说,带着好奇心追问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一)齐读课题,揭示文体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齐读课题——

生:穷人。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师:读小说,我们总喜欢带着好奇心去追问。故事开始以后,接下来会怎样?然后呢?最后呢?请大家带着这些追问,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所谓浏览,就是快速地,一目十行地看。看完的举手示意。

师:读这篇小说,我们的心始终紧贴着一个人物的内心,谁?

生:桑娜。

师:那在刚才读的过程中,你发现桑娜都有过哪些担心?

生:桑娜担心海浪会不会把丈夫的船掀翻,也担心把西蒙的孩子带回家里,自己会不会被渔夫揍,还担心收留西蒙的一对子女后,家里的生活会不会更加的贫穷。

师:掌声送给他,你真会读书。丈夫、邻居的孩子都牵动着桑娜的心。看,带着这些追问,加上开头,就能帮助我们梳理小说的情节,把握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我认为这篇课文讲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渔夫的妻子桑娜发现自己的邻居死了,于是便把邻居的孩子收养回了家。她害怕收养这两个孩子会被丈夫责骂,结果发现丈夫的心和自己是一样的,他们最后收养了这两个孩子的故事。

师:掌声送给她。清楚,简洁,就像她那样,带着这些追问,放出声音来,自己说说。

(三)小结读法,引向深入

师:带着好奇心去追问,我们很快就能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其实,每一个普通读者都会这样去读小说。但是,小说仅仅这样读就够了吗?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

    二、再读小说,带着探究心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

  (一)通过环境描写,探究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

     1.初读环境描写,了解顺序

    师:故事发生在一户普通的渔家小屋里。那天晚上,来接着读——

生: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师:屋外又是怎样的?你来读。

生: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师: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生: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师:大海上的丈夫呢?又是怎样的?

生: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师:孩子们,你发现这是一段什么描写?

生:环境描写。

师:说到环境描写,我们并不陌生,你看,透过《桥》中的洪水,我们看到了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老汉。《草船借箭》中的大雾,成就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穷人》中的环境描写,我们又能读出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2.再读环境描写,勾画词语

师:让我们再看这段描写,从小屋里到大海上,再回到——

生:小屋里。

师:又到——

生:大海上。

师:小屋里、大海上到底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这段话,勾出有关环境的词语。听明白了吗?开始。

师:你勾画了哪些词语?来,汇报一下。

生:我觉得大海上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小屋里却是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师:有补充吗?孩子们,看看,你还勾到了哪些?

生:还有波涛轰鸣,狂风怒吼。

师:还有没有,看看第一处小屋里还有什么?

生:还有火炉,还有桑娜正在补的一张破帆。

师:是的,小海里大海上就是这样的,一起读一读。

师:小屋里,接着读——

生:火炉、破帆

师:大海上——

生: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

师:小屋里却——

生:温暖舒适、干干净净、闪闪发亮

师:大海上又——

生:波涛轰鸣、狂风怒吼

师:汹涌澎湃的“澎”是后鼻韵,不好读,再读一次。

生:汹涌澎湃

    3.又读环境描写,探究心理

师:孩子们,我们读到了小屋里大海上的景象。再看看这一段,除了环境,你还能读出什么?

生:我读到了环境的恶劣,以及桑娜和渔夫对生活的热爱。

师:再看看,你还能读到什么?

生:还有渔夫的艰辛和桑娜关心渔夫的心理。

师:哪个词语你感受到了她对渔夫的关心?

生:心惊肉跳,写出了桑娜对渔夫的关心。

师:说得真好,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听到狂风的怒吼和波涛的轰鸣,桑娜感到心惊肉跳。那当桑娜面对这些环境的时候,她的内心又会是怎样的呢?咱们小组合作学习。谁来读——

生:1.填一填,读读环境描写揣摩出桑娜的内心。

2.议一议,关注环境描写和桑娜的内心,竖着看、横着看你会有新的发现。

师:听明白了吗?拿出学习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开始。

师:写字的时候,注意大小一致,行款整齐,赶快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师:你们揣摩出了桑娜怎样的内心,交流一下。说说你们看法?

生1:我认为刚开始,桑娜的心情应该是放松而平静的。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2:我们写的是心平气和。

师:心平气和和放松平静,意思差不多。继续交流。

生1:我认为当桑娜看到大海上寒风呼啸的时候,丈夫却又没有回来,这时她内心应该是焦急而又忐忑不安的。

师:同意吗?你有不一样的想法?说说。

生3:我觉得还有害怕,因为从又黑又冷这个词里面,我感受到了桑娜内心的害怕。

师:很会读书,担心害怕,一样的意思。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4:我认为桑娜还感到很紧张,因为又黑又冷写出了外面环境的恶劣,又能突出桑娜对丈夫的关心。

师:紧张、焦急、害怕、忐忑,其实意思也差不多。接着交流。

生1:我认为在第三处小屋里,当桑娜看到家里是这样温馨的时候,她心里得到一丝安慰,所以是温暖的。请问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5:我觉得还表达出了桑娜对生活的热爱。

师:恩,内心温暖当然热爱。看看这儿,我就不明白了,都在写大海上的环境,为什么桑娜的内心在这儿是焦急、忐忑不安,在这儿却是心惊肉跳呢?

生:焦急是因为她的丈夫在外面捕鱼,她对丈夫很担忧。

师:是的,此时丈夫还在大海上生死未,所以,大海上的景象直接影响到了桑娜的内心。我们来看一下,比如,大海上的风——寒风呼啸,狂风怒吼,都在写风,有没有区别?

师:呼啸,怒吼,有区别吗?

生:怒吼比呼啸的风要大一些的,所以从中衬托出桑娜对丈夫越来越担心的心理。

师:好一个越来越担忧。正因为这儿是寒风呼啸,所以桑娜的内心是——

生:焦急、忐忑不安。

师:正因为这儿是狂风怒吼,所以她此时内心是——

生:心惊肉跳。

师:了不得。你能从词语细微的差别,读出了桑娜内心的不同。掌声送给她。揣摩着桑娜的内心,我们心中那个桑娜的形象渐渐清晰了,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桑娜?

生:我读到了一个不顾自己辛苦而去关心别人的桑娜。

师:别人是谁?

生:是他的丈夫和孩子们。

师:还有吗?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桑娜?

生1:我读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的桑娜。

生2:我和前面那位同学是一样的,我也认为桑娜很热爱生活。

生3: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师:忧的是谁?

生:丈夫和她的孩子。

师:愁的呢?

生:愁的是海上的天气和丈夫的情况。

师:爱丈夫、爱孩子、爱生活,她爱着自己的家人。

    4.结合学习单,探究表达

   师:我们再回到这个学习单,继续汇报。竖着看这些环境,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形成了一个对比,把小屋的平静和大海上寒风呼啸的景象形成了对比,可以突出桑娜的勤劳。

   师:还有吗?除了对比,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我还能发现桑娜一家的生活环境是比较差的,很贫穷。

   生:我发现竖着看,差不多都是反义词,因为火炉是给人带来温暖的工具,而寒风呼啸形容天气非常的冷,温暖舒适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波涛轰鸣又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师:交织在写,是吗?孩子们,你们发现了环境就这样交替着对比着写。那咱们看看桑娜的内心,再竖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当桑娜看到小屋里面的温暖和舒适,她对自己非常认可。可看到屋外的环境,她又表现出对丈夫非常关心和急切的心情。她内心是跌宕起伏的。

师:好一个跌宕起伏,起伏变化呀。

师:我们再把环境和内心联系起来横着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不一样的环境可以给人的内心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师:了不得。环境描写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这是你们新的发现,原来环境描写还可以——

生:映照人物的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5.齐读环境描写,感受形象。

    师:托尔斯泰起伏变化着写,那我们就贴近桑娜的心起伏变化着读。女生读小屋里,男生读大海上,起——

    生读。

(二)通过心理描写,探究桑娜矛盾坚定的内心

1.情境带入,找出心理描写。

师:桑娜的心系着海浪中的丈夫,系着熟睡中的孩子,还系着邻居西蒙。她去探望生病的西蒙,却发现西蒙已经死了。她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抱回孩子后,桑娜内心感到——

生:忐忑不安。

师:文中就有这样一段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找找,看能不能找到?

生:第九段。

2.探究内心,感知矛盾坚定。

师:透过这段心理描写,我们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桑娜呢?孩子们,让我们继续贴近桑娜的内心,尝试着去探究,桑娜此时都有哪些感受?请小声朗读这段话。

师:你感受到桑娜的内心是怎样的?

生:桑娜此时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

师:忐忑不安,继续汇报。

生:矛盾而且不知如何是好。

生:桑娜此时的内心是纠结的,她既为丈夫担忧,又想救助西蒙的两个孩子。

生:桑娜她现在的神情比较激动。

师:内心也激动。

生:桑娜现在是矛盾的,她关心丈夫又同情西蒙的两个孩子。

师:是呀,纠结、忐忑、不安,所有的感受纠缠在一起,正如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桑娜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呀!)

师:孩子们,桑娜的内心只有矛盾吗?再读读这一段话,你一定能够读出桑娜不一样的内心。看看最后。

生:桑娜此时的内心是犹豫的,她怕把孩子抱过来,自己的丈夫会反对。

师:因为矛盾而犹豫。再看看最后,除了矛盾,你还能读出什么?

生:我读出桑娜的不知所措。

师:所以矛盾。

生:我读出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师:那是怎样一种感受?

生:坚定。

师:这段心理描写直击桑娜矛盾坚定的内心。孩子们,桑娜为什么会矛盾,又为什么会坚定呢?我们还是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请看——

   1.议一议: 桑娜为什么会矛盾,又为什么会坚定?

   2.读一读:带着你的理解,试着读读桑娜的这段心理描写给同桌听。

师:刚才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开始。

3.汇报交流,感受人物形象。

(1)体会桑娜的矛盾。

师:孩子们,桑娜为什么会感到矛盾?

生:我认为她是因为担心家庭条件的不济和丈夫的责骂。

师:文中哪儿写到她们家庭条件不济的?

生:请大家把目光看到第二自然段的这一句:古老的钟发哑的敲了十下,十一下……还有这一句,桑娜深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这里可以看出她们家非常的贫困。

师:是的,穷人的生活是多么多艰辛,多么的不易呀。还有没有矛盾的理由?

生:桑娜内心的矛盾是因为那两个孩子太小,不能同死人呆在一起,但他又害怕自己的丈夫会不同意,因为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再加上两个,无异于雪上加霜。

师:是的,本来就有五个孩子再加上两个,他们的日子该怎么过呀?还有没有,为什么矛盾?

生:因为桑娜非常爱自己的丈夫,她担心丈夫会为此不顾惜身体,从早到晚出去打鱼,害怕他会经历一些艰险。但她为什么又这么坚定,是因为她觉得这样做问心无愧,天经地义,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师:她同时说到了矛盾和坚定这两个方面,掌声给她。她说到了丈夫,是的,丈夫肩上的担子已经够重了。桑娜的坚定还有其他理由吗?

(2)感受桑娜的坚定。

生:因为桑娜内心是善良的,她的善良会驱使着她去收养并抚养这两个孩子。

师:这是穷人善良的本能,掌声给他。还有没有坚定的理由?

生:我认为如果桑娜不去收养那两个孩子,孩子没有父母看管,很快就会死掉,因为没有食物来源。

师:说到父母,多好呀。这个母亲,不但爱自己的孩子,她还爱别人的孩子,这位母亲如此的贫穷,却又如此的——

生:善良。

师:如此的——

生:高尚

师:如此的——

生:无私

师:如此的——

生:伟大

师:孩子们,读着读着,我们心中那个桑娜的形象,又渐渐清晰了。

4.通过朗读,升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师:谁来读?读出桑娜的矛盾,读出桑娜的坚定。

生读。

师:我听到了桑娜内心的坚定,可她内心的矛盾,我没有听到。老师来读一读,可以吗?

师范读。

师:孩子,明白了吗?能不能再试一次?

生再读。

师:掌声给她。就是这样的矛盾,就是这样的坚定,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

    师:孩子们,环境描写映照人物内心,心理描写直击人物内心。这正是托尔斯泰表达的秘,这正是托尔斯泰式的心理描写。

三、三读小说,带着疑惑走进作家及其生活年代,追问穷人命运

    师:小说怎么读?我们可以像平常那样用好奇心了解故事情节,关心人物命运,还可以尝试着用探究心,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

师:可是小说仅仅这样读就够了吗?下节课我们可以进一步走进托尔斯泰,走进其它穷人,走进穷人所处的时代,和穷人一起经历一段特殊的人生。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