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四篇】

时间:2022-05-21 17: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4篇

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篇1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感受悲剧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鉴赏音乐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品味意境美,了解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传达情感的作用。
  涵咏语言美,进一步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个小青年才十六岁,虚绿虚绿的小青年,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京城长安拜见大诗人顾况,顾况一看名帖上的名字,哈哈大笑,这个小青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在长安城想要白白的居住,还认为很容易。长安的米价那么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当看到白居易的诗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捻着小胡子,小伙子,了不起,水平真高,高,高,高,实在是高,水平这么高,想在长安白白居住应该很容易!

这个小伙子就是白居易。长恨歌和琵琶行就是他的代表作。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代表作《琵琶行》)

初步感知:

《琵琶行》题目“行”是一种文体,这是歌行体诗歌,一般来时歌行体诗歌一般是一叙事诗,叙事的目的在于什么?抒情。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所谓间接抒情就是借助于人事物景来抒情。

这首叙事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明确:一个沦落江边的歌女,一个被贬江州的官吏。

这两个人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当然不。是什么让这两位萍水相逢、素不相识的联系到一起呢?
  明确:琵琶声。
  遭贬的诗人在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这共鸣化作了一句千古传唱的诗句,这句是?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重点赏析。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谁知道?
师:两个字都有三点水,漂泊流浪,遭遇坎坷,落魄失意。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的是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琵琶女的不幸,这种落魄失意体现在那些诗句当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找个同学来读一读,应该用什么样感情来读?读出她的伤心的境遇和凄凉的情感,同时也要读出对她的同情之意。

具体描述一下琵琶女的情况:家庭遭遇变故。时光流逝,色衰爱弛、门前冷落、委身商人、孤独寂寞,独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少年时候怎么样的生活?艳盖群芳,艺压京城,被公子哥争相追捧,风光无限,红极一时。因为年老色衰,过去门庭若市,现在门庭冷落。感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种强烈的对比,心灵的反差,让她一回想起来就妆,哭醒过来。鼻子溜溜,哭的一塌糊涂,哭的稀里哗啦。

那么对于诗人白居易,哪些诗句表现了他的不幸,落魄失意的呢?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具体描述一下白居易的情况:贬出京城,疾病缠身,没有好友,没有音乐,居住偏僻,环境凄凉,独处寂寞。重点描写了哪一种不幸?

没有音乐,有哪三处描写?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反复强调没有音乐有什么好处?

突出强调琵琶女音乐的美妙,同时也希望再次聆听动人心弦的音乐。

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读一读:

诗人倾诉内心部分,宜用叹惋之声慢读;“我从”以下六句为下文铺垫,可轻读;“其间”以下六句写心情,也要用叹息哀惋之声;“今夜”以下四句表请求,应读得恳切。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学们,“同”什么意思呀?虽然不幸不尽相同,但依然有相同之处,谁知道?

诗人与琵琶女有哪些同病相怜之处:

①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都经历由繁华的京城到僻远的江州的过程,有相同的漂泊感。(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

  ②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③都有从荣至衰的不幸遭遇。他们都遭遇人生中的不幸,有相同的沧桑感。他们都无力主宰个人命运,有相同的失落感。(一个因年老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

  ④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琵琶女经历了人生变故,琴技越来越成熟,感情越来越深沉,却再也没有人欣赏她的琴声;白居易在贬谪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社会现实,考虑问题也会越来越全面,却不能施展才华。

小结:尽管诗人与琵琶女的社会地位生活态度有所不同,尽管他们素昧平生,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失意者的感受是相通的,都遭遇坎坷,落魄失意是相同的。

 

(二)琵琶声中诉悲情。

除了上面所说的相同之处,还有更关键的,更在于他们对于音乐的喜爱、理解和造诣。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古今中外有不少因音乐而相识、相知、共情的佳话。

高山流水觅知音。说的是古代一个叫俞伯牙的琴师,遇上了樵夫钟子期。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听得出他的音乐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钟子期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巍峨的泰山!”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钟子期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奔腾的江河。后来,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摔坏了曾经心爱的琴,并且终身不再弹琴,来纪念这个知音。

笑傲江湖。小说中的魔教长老曲洋和正派的刘正风却因为琴箫合奏结成了生死之交。刘正风宁可面对灭门的威胁也不出卖知音,两人在临死之合奏一曲《笑傲江湖》,非常感人。

1、 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的?

琵琶声:他们两个一个善弹,一个善听,音乐就成了沟通他们心灵的桥梁。

2、文章描写音乐的部分集中在第几段?

第二段

3、这段对于音乐描写的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至文。被称为唐人具体描写音乐诗当中的压卷之作。

评价这么高,大家齐读第二段感知一下

师生:齐读第二自然节(读的时候要读出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和音速的紧急与舒缓)

4、师:提示:音乐是有声无形的,要想把美妙的乐曲描绘给出来,却是不容易的。我们知道描写音乐的声音是很困难的,因为音乐是诉诸听觉的,它不像视觉形象易于描写和展现。那么作者白居易是怎样把无形的音乐展示给我们的呢?

(激励:谁来谈一谈,机不可失呦)

 生:我觉得作者是把声化为了一种形。比如这几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里作者把大弦和小弦的声音用急雨和私语来形容,把大弦、小弦交替演奏的效果形容成大珠小珠落在玉盘里,令人具体可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说得很好。我们说从修辞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说得很好,这几句为我们描绘出了大弦粗重、小弦清细的特点。而且大弦小弦交替演奏就像珍珠落在玉盘上,是什么特点?注意不是落在地上,也不是塑料盘上。

  生:发出的声音清脆、圆润。

  生:我觉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得好,它写出了乐曲的美

  师:那么,你能把这种美描绘出来吗?

  生:我觉得这一句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的美感:凄婉优美的乐曲也许是引发了人们内心的郁闷和苦痛,人们已陶醉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音乐已经停息,但东船西船此时已悄然无声,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场面已经不在了,在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的一轮圆月,将人们带入一个凄清悲凉的意境中。

  生:前面是描述琵琶女演奏的情形,这一句说的是演奏效果,乐声已停,而此时人们仍沉醉在这美妙动听的乐曲声中,让我们不难想像听者那如醉如痴的神情,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师:说得很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请坐!

  生:我想说一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一句, 我觉得这一句完成了乐曲由低缓、暂歇到高亢的转换,这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前面说到“凝绝不通声暂歇”给人以于无声处听惊雷,蓄势待发的感觉,而此时银瓶乍破、水浆突迸,铁骑突出、刀枪齐鸣,令人感到乐曲此时的爆发力,给人振奋人心之感。

  师:好,说得精彩!请坐。

  生:老师,我还想说这一句。我想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来谈一谈我的理解,我觉得“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乐曲至此所达到的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后面的“四弦一声如裂帛”我觉得可以理解成琵琶女心的碎裂。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说得好不好?是不是应该给点掌声?

  生:是(伴以掌声)

  生:我想说一说“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还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两句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在描述琵琶女演奏时是一种完全投入,演奏者是用情去演奏,作者更是用情去描绘。他已听出了弦外之音,听出了琵琶女的凄苦身世。

  师:的确,在整个演奏过程中,琵琶女是以情演奏,诗人是用情来绘声,正是因为二人有情感上的共鸣,诗人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改用《同一首歌》的一句歌词:同样的经历给了他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遭遇给了他们同样的歌。白居易和琵琶女才共同完成了这部响彻千年的杰作。

  生:我想说一说“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莺语,给人的感觉非常动听,而“花底滑”我觉得作者是想通过花的五彩缤纷来体现乐曲情调的千姿百态,同时,“滑”字又体现出乐曲的婉转流畅。

  师:她抓住了“滑”字的特点,而且黄莺在花下唱歌鸣叫,的确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好,分析得非常到位,请坐!

  生:我想就这一段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这一段文字为我们形象地描绘出了琵琶女演奏的全过程。“千呼万唤始出来”写出了琵琶女的出场;接下来“转轴拨弦三两声”写的是调弦试音的动作,从中可以看出技艺的娴熟;“初为《霓裳》后《六幺》”交代要演奏的曲目;“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出了乐曲一会儿粗重一会儿轻细,声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间关莺语花底滑”到“铁骑突出刀枪鸣”写出了乐曲旋律上的变化,由婉转流利到幽咽滞涩,再到声音越来越小,以至停顿,到后来的高亢、激越;“曲中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演奏的收束;最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的是听众的反映,更从侧面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师:通过同学的解读,我们说,至此一个满怀幽愁暗恨的技艺高超的琵琶女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师:刚才同学们的品味鉴赏都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描写音乐的方法

  生:

  1、运用比喻、通感。做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声为有声,把音乐的音高、节奏和旋律用具体可感的物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2、运用叠字。例如“嘈嘈”“ 切切”等,把音乐的韵律表现出来。  

3、情感的融入。“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4、以无声来写有声。例如“别有幽悉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以上让我们来推想演奏者的情形,先是调弦定调,然后信手弹来,时而高亢,时而幽咽,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间歇,时而激情迸发,不可遏止,凄厉无尽,又陡然结束,这是多么动人心魄啊,这是多么高超的弹奏技艺啊!

5、听琵琶声,朗读第二段。

“寻声”一句可轻声读出,应读得轻缓诚恳。“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三)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们说,抒情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前面的借叙事抒情外,还有就是借情抒情。

本诗情如此凄婉,为了渲染这份情,除了精彩的音乐描写外,诗中还有几处关于月关的景物描写,请同学找出,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赏析。

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段的景物描写。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明确:

1、渲染别离时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离愁的浸染,使江月也带上了惨淡而迷离的色彩。“浸”弥漫之意,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点染出忧别之伤。

2、写出一直陶醉在音乐意境中的听者,沉浸在动人的艺术境界。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一个“白”字点出其中之情。从侧面突出了琵琶声感人的艺术效果。

在这里,诗人没有对琵琶女的弹奏作出评价,而是侧面写听众的反应:乐曲已经结束了,大家却仍然陶醉在对音乐的艺术享受之中,似乎还在回味琵琶妙语的余韵,谁也不愿破坏这“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同时由于大家都完全听入了神,达到了忘我的地步,无心顾盼周围环境,曲终如梦初醒,看到江山皎洁的月光,诗人以“悄无言”之宁静来反衬人们思想感情的不平静,以听众的强烈反应来衬托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3、以空船寒江与明月渲染了琵琶女的处境孤寂凄寒。这江月之“寒”,是凄寒心境的外化。

(四)总结:

这是一篇长篇叙事诗,但是这首叙事诗的目的不在于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而在于抒心中的感情,浇心中的块磊。诗人白居易,白居,不易;做官,也不易。诗人一做官,一入笼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诗人白居易经历了官场沉浮、世态炎凉,所以就特别同情和理解琵琶女的人生遭遇,因为这种离乡别井,天涯沦落的沧桑漂泊失落感是一样的,因此发出了千年浩叹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今天,也同样有失意落魄、生活困顿之人,请让我们都来给予他们一些同情和悲悯,可千万别等到自己尝尽世态炎凉之后,才知道这同情心和悲悯心有多么宝贵啊!

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篇2

《骆驼祥子》之《高妈》课堂实录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做一个调查,在你们平时出行的时候,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学生众口不一,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展示幻灯片1)那么,我们能否想象,在20世纪三十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生活,靠着两条腿,一身力气,为全家撑起半个天空,那就是人力车夫。(展示幻灯片2和3)。

以人力车夫为题材的小说,我们以前曾学过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胡适先生的《人力车夫》,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

提起祥子,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候我们曾经学过《骆驼祥子》的片段描写,那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祥子。(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展示幻灯片4和5)

二:教学过程

作为主人公的祥子频繁登场,而在他的周围还有许多鲜活的形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骆驼祥子》之高妈,让我们感受经典文学带来无穷的魅力。

(板书-高妈)

那么,同学们不禁疑惑,高妈是谁?

通过课前的预习,我想请同学们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高妈是谁?请围绕高妈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

高妈是曹宅的女佣。

情节概述:祥子欲购车,高妈支妙招

高妈劝放钱,祥子迟疑看

存钱怕被骗,揣怀更安全

起会买车好,祥子不贪占

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情节发展则推动人物性格的形成,但塑造人物形象才是小说的核心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本片段描写中出场的两个主要人物,高妈和祥子(展示幻灯片6)

请同学们打开探究案,看探究一题

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作者描绘高妈这一艺术形象,主要运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课文7、13、16段让同学们自行找出有关高妈的语句。

运用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的方法。高妈在《骆驼祥子》中虽不是主要人物,却绝对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我们不知道她的身材是高是矮,脸型是长是圆,但从其语气、语调、语速,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主要原因就是作者描绘其浅易、生动的语言。比如,向祥子传授放债经验的一段,高妈多用反问句、感叹句,仿佛借债人就在面前请求她老人家宽限几天似的。她称祥子认死理儿是"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管心中无数而乱放债叫"海里摸锅",又叫"放秃尾巴鹰";乘负债认发薪之日上门讨债则叫"堵窝掏"--堵、窝、掏。多利索!

精明、热心、泼辣(板书)

高妈在《祥子》一书中,虽不是主要人物,但绝对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我们不知道她是胖是瘦,是高是矮,但 我们能从其语气、语调、语速中还原这个鲜活的形象。

当然,一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不仅仅是语言描写这一个因素,回顾我们上几节课,所学习的小说人物形象专题,在探究人物形象,其性格的形成所讲的5个切入点: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的切入点:

1、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入手。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3、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4、从分析环境入手。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或自然环境中去理解。

5、注意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随机扩展)

精明、善谈的高妈面前,恰恰是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那么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刻画祥子这个形象的呢?请看探究二题

8---11、14、15

(主要是集中笔墨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作者并不强迫祥子开口,而是根据其性格特点,主要展示他的心理活动,从而提示他的性格特征。高妈在哈所,喋喋不休,而祥子却在心里盘算,将自己的想法,对高妈的说法的看法、对高妈的佩服及自己的打算。一一展现出来。从而塑造了一个拙直憨厚、老实巴交、保守落后的祥子的形象。)

善良、木讷、保守(板书)

作者并不强迫祥子开口,而是根据其性格特点展现他的心理活动,从而揭示他的性格特征。

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请看探究三题

(这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借高妈的"雄辩"来反衬祥子的木讷、拙直、憨厚,使祥子这一不善言谈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老舍先生自己也说:“我的眼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祥子,写别的人正所以衬托。”

而作为文中次要人物的高妈是为了烘托主要人物,补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侧面烘托,个性鲜明;牵线搭桥,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而服务,那么在本文中作者塑造祥子这一主要形象有何意义呢?请看探究四(展示幻灯片7)

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了。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祥子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本不该毁灭者地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小说的社会意义就是主题,也是祥子形象的社会意义。

祥子的悲剧完全是社会造成的。

通过祥子悲剧形象,作者热情赞颂了祥子原有的美好品质,愤怒揭露了吃人旧社会的罪恶和残忍。作者给祥子安排的这个悲惨结局,真实反映了生活,深刻剖析社会本质的表现,是小说最为深刻、最具美学价值的地方。虽然作者还不能为祥子指明出路,但却能激起人们对旧社会的极大愤慨,唤起人们"把世界变个样儿"的斗争信念和决心。

《骆驼祥子》对个人奋斗道路批判,也是祥子形象的主要意义,是作品的另一主题。

祥子要强好胜的心胸,是隶属于个体小生产者的狭隘范畴;他的蓝图是个人小天地;他挣扎和反抗,是孤立无援的个人奋斗。小生产者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使他总是迷信自己的力量,不能清醒认识自己,像盲人瞎马摸索。一旦理想被毁,便会仇恨周围一切,疯狂报复。

祥子的悲剧雄辩的说明了:个人奋斗者的精神防线是不堪一击的。祥子悲剧启示人们:个人奋斗的道路是不能救自己的,更有甚者,还可以导致个人的毁灭。)

老舍先生在文章最后一段这样写到(展示幻灯片8)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是老舍给予祥子的评价,祥子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吞噬了这个善良的灵魂,让他走向自甘堕落的道路,但当我们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种种不平时,,难道像祥子一样走向子干堕落的道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生活报之以不公,我们要以微笑面对。

总结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我们到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

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选择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我们无法阻止祥子悲剧的发生,但我们还有可选择的未来。如何选择在于自己,《致我们的未来》让你的人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展示幻灯片9)

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篇3

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复习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创设情境,换位体验,补白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学生的自身情感,引导学生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对课文内在人文因素的把握,即: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幸福、失落、痛苦、喜悦,从而体会友情的珍贵。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小熊和松鼠)对啦!小粉笔,跟老师一起写(跟老师写小熊 松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它们之间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纸船和风筝》。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了许多的生词宝宝,今天,这些调皮的生词宝宝,准备了风筝和小船,想要送给你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点名读、齐读。(出示课件2)

师:小朋友们的生字学得真棒!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2.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故事就藏在第92页。

让我们一起齐读阅读要求:(出示课件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齐读阅读提示)好,现在开始读吧!

师:听到同学们悦耳的读书声,夏老师都陶醉了。聪明的你们一定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指小熊与松鼠的简笔画)。那他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请一个同学上来贴一贴。你为什么这样贴?能从课文中找一找吗?(课件出示5,该学生读)是什么帮助他们两个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呀?(风筝和纸船)(再请这位同学贴一贴风筝和纸船)

师:那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想请同学把屏幕上的空补充完整(出示课件6点名填后齐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当小熊和松鼠收到对方的礼物时,他们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品读友谊之乐吧!(板书:友谊之乐)

3.品味朗读

友谊之乐(出示课件6:背景图与“友谊之乐”)

师:请同学们快乐地读一读第2到6自然段,找一找小熊和松鼠乐坏了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谁找到了小熊乐坏了的句子?(点名读后出示课件6:第三自然段)你知道小熊为什么乐坏了吗?(纸船、松果、真诚的祝福)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小熊的快乐吧。(齐读)

师:小熊收到礼物之后了乐坏了,那松鼠也乐坏了的语句谁找到了?(出示课件7:“也乐坏了”)(点名读)(出示课件7:第五自然段)你知道松鼠为什么乐坏了吗?(风筝、草莓、真诚的祝福)男生女生分别读,看谁能读出松鼠的那份快乐,那份幸福。

师:小熊和松鼠都收到了礼物和祝福,他们开不开心呀?(出示课件8)现在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收到礼物的快乐。看看哪两个大组最懂小熊和松鼠的心(12与34大组赛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感觉到了松鼠和小熊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呀。(展示课件9)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因为有了友情,生活变得更加(请生答:快乐、幸福、美好)

(语气转低沉)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友谊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破裂!让我们一起去品味友谊不和,看看小熊和松鼠之间的友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吧!(板书:友谊不和)

友谊不和(出示课件10)

师 :(悲伤音乐)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却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摘下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摘下纸船)吵架后的小熊和松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默读8到9自然段。嘴巴不出声,在心里读一读,你们一定能够体会到松鼠和小熊内心的感受,开始吧!(生默读)

师:同学们,现在小熊和松鼠因为吵架,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了。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难过)那小熊和小松鼠呢?(也很难过)你们从哪儿知道小熊很难受?(请生答并读)(出示课件11:第八自然段)你们又是从哪儿知道松鼠很难过的?(请生答并读)(出示课件11:第九自然段)
师: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了,再也不能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小熊和松鼠都很难过,想和好,却又不好意思,真是太矛盾了。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段话,感受一下小熊和松鼠难过和矛盾的心情。老师读绿色的部分,你们读后面的内容。(师生接读:师读每段第一句)

师:大家读得真好,老师都能感受到你们的难过了。曾经,友谊让生活更加快乐、幸福和美好。可现在,友谊破裂了,生活中只剩下了孤单、难过和悲伤。没有朋友的日子好难过、好寂寞呀!可是,你们知道吗?破裂的友谊还可以修好,失去的友谊还能回归呢!让我们一起去见证小熊和松鼠友谊的回归吧!

友谊回归(板书:友谊回归)

师:请男同学齐读第10自然段(出示课件12)是谁最先受不了,主动提出了和好呀?(松鼠)她又是怎么做的呢?(请生答)

师:是啊,带着松鼠的谅解,带着松鼠的真情,纸船漂下山去,漂向了难过的小熊……面对松鼠提出的和好,小熊又是怎样做的呢?请看(课件13:放风筝)(它把风筝放得高高的)小松鼠看到这一幕又会怎么做呢?请女生齐读第11自然段(出示课件14)

4、拓展

师:读得真棒,特别是“松鼠高兴地哭了”把小松鼠激动的心情都读出来了。友谊回归真是件激动人心的事,如果你是小熊,看到那么多的纸船向你漂来,会怎样想呢?(课件15)(请2到3名生答)
师:说得实在是太好了,简直帮小熊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友谊失而复得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此时此刻,你还有什么话想对课文中的小熊或松鼠说呢?(课件16)(请生答)

师:通过了解小熊和松鼠之间的故事,我们都明白了友谊的珍贵,也懂得了一些维护友谊的方法,请大家试着将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出示课件17)(请四名同学答)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保护好自己的友谊,夏老师也想了一些办法,请大家齐读(出示老师的回答,请生齐读)

5.总结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位新朋友(小熊)和(松鼠)(出示动物简笔画)成为朋友、吵架到最后和好的故事,品味了友谊之乐、友谊不和与友谊回归时的酸甜苦辣,也学到了不少维护友谊的方法。友谊实在是太珍贵了,希望同学们能像小熊和松鼠一样,珍惜与好朋友之间的友谊!

回忆我的母亲公开课课堂实录篇4

《猫》优秀公开课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也是我们这个单元语文学习的主角。我们看到,人类用铁笼囚禁了凶猛的华南虎,用屠刀杀死了狡诈的狼,用智慧征服了高贵的马,用猎枪把一群斑羚逼到了伤心崖,上演了一幕幕惨烈的死亡表演。孩子们,循着古今中外作者的思考,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是不是也该学着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与那些用血肉之躯供我们吃穿,赏玩,奴役的生灵们的相处方式?学完郑振铎的《猫》,也许我们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很多同学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周元还对我说,她特别喜欢《猫》这篇文章,作为对你的奖励,你可以带着大家把这课的生字词读三遍。

周元:带读。

师:谢谢周元。这里有两个生词,谁来解释一下怂恿。

袁昀茁:鼓励别人做某事。

蒋宇哲:是鼓动别人做某事。

师:鼓励和鼓动有什么不同?。

刘滢:鼓动是贬义词,鼓励是褒义词。

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使用准确而优美的语言。怂恿还有一个近义词。

彭亮:撺掇,我们在《社戏》里学过。

师:怅然?

陶文颖:不愉快的样子。

师:有一个成语,包含“怅然”,形容淡淡忧伤的感觉,谁知道?

熊江波:怅然若失。

师:大家齐读生字词三遍。

生齐读。

二、说猫生和亡

师:我个人也特别喜欢猫这种动物,喜欢他们的可爱温顺。记得有一次冬天写作业的时候,因为天气冷,小猫跳到我的膝盖上,我也就一手写作业,一手抚摸它,互相取暖,特别温暖的感受。你们来跟大家说说你的猫和你的喜欢吧,丁小猫(丁家琪)!

丁家琪:我特别喜欢猫这种动物,觉得它们特别温顺,通人性。当你伤心时它会用头去蹭你的皮肤,给你安慰;当你忧郁时,它会主动跟你玩耍,给你欢乐;当你生气时,它会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你,给你宁静。猫对自己的主人绝对信任,它会把自己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你,因为它相信你绝对不会伤害它。(生鼓掌)

师:说得真好。听完这段深情的话,我相信大家还会向丁小猫提出一个额外的要求,是不是?

生:学猫叫!学猫叫!

丁家琪:喵——喵——

师:毕竟和猫感情深厚,这几声足以以假乱真啊。

师:还有喜欢猫的同学来说说。哦,大家不是很喜欢猫啊。那你们喜欢什么呢?

生:狗!狗!

师:为什么喜欢狗的比喜欢猫的要多呢?

熊江波:因为狗会表演很多把戏,而猫呢,很难驯服。

师:哦,原来你喜欢狗不喜欢猫,是因为猫不喜欢你,对吧?

陈烊文:《猫和老鼠》里面,那个猫太傻了,影响了我对猫的感觉。

师:那是因为,你的大脑已经变成了《猫和老鼠》导演思想的跑马场了。

袁昊铭:我们养猫,一般都是因为家里有老鼠,觉得他们有用。而我们小朋友呢,则喜欢通人性的符合我们意愿的宠物。猫,不太通人性,没有狗有魅力。

师:通过大家说猫,我知道了大家喜欢一种动物的原因,首先是不是有用,是不是符合我们的意愿,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猫的感受呢。接下来我们来走进文本,走近猫的世界看看猫的性格想想猫的命运,说说郑振铎的猫,

投影:从来历、外形、性格、地位等方面说说三只猫的生存状况。你可以这样说:从          (此处引用原文)来看,这是一只        

(此处用自己的话概括)猫。

廖樱:从“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来看,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猫。

方卓:从“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惹人喜爱的漂亮的猫。

师: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这里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

生:滚。

师:为什么说滚来滚去而不说跑来跑去?

王乐:因为前面说了这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因此用滚来滚去更恰当妥贴。

师: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准确而优美的语言。

彭亮:从“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惹人怜爱的猫。

师:前面说的喜爱,彭亮说的怜爱,品品这个词语。

彭亮:因为这个时候,小猫已经生病了,喜爱里面还包含了怜惜的成分,所以用怜爱。

师:鼓励!这个词语用得太准确了。总而言之,这是一只可爱的猫,接着说第二只猫。

付卿:从“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可以看出这是一只能干的深得主人信任的猫。也许当时房间里还有老鼠,但是他的心里已经没有老鼠了,因为他对他的猫特别信任。

师:你对文字真是特别敏锐,这一层意思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呢,这就是我们语文学习特别注重的咬文嚼字的能力啊。

吴桐钰:从“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这里可以看出第二只猫是一只活泼有趣的猫。

刘星烁:从“某一日清晨……终于不见了”这几个段落写出了小猫不见了,我们一家非常惋惜,从侧面写出了小猫已经是我们家的一个亲爱的同伴。

师:刘星烁综合能力很强,她是从描写角度出发来分析的。

刘滢:从“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可以看出它是一只通人性猫,它看见自己的主人回来了,就跑进去报告家人“我”回来了。

师:如果猫会说话,它会怎么说?

刘滢:(快乐地)主人回来啰!主人回来啰!

师:好可爱的猫啊!熊江波,你看到刘滢这只可爱的小猫以后,还会说猫不通人性吗?其实啊,动物也是这样,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

付卿: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深受我们喜爱的地位特殊的猫,这也算是侧面描写吧。

师:你真是活学活用啊,刘星烁的方法马上就成了你学习成果了。鼓励一下。接下来我们说本文的主角,第三只猫。

唐欣瑜:它是一只若有若无的猫,因为它性格不活泼,长得不好看。

师:这是从地位方面说的。若有若无是一种什么感觉呢,用我们这儿的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有你不多,无你不少”。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到九年级,我们会学习鲁迅的《孔乙己》,里面有一句话“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若有若无,是一种很可怜和尴尬的的地位啊。

兰妮:它是一只忧郁懒惰的猫。

陈烊文:不讨人喜欢的猫。这只猫的毛色仍是花白的,前面的猫也是花白的,凭什么这只猫就不好看呢?

师:是啊,凭什么呢?

陈烊文:我觉得是因为这只猫不合他的意,“我”不喜欢它,所以接触不多,即使这只猫本来也好看,“我”也会熟视无睹,发现不了它的美。

师: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可以看到,人看问题多么不客观啊。

张琳:这是一只不大受人喜欢的猫,从“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的“捉”字可以看出来,如果很喜欢的话,那就会用“抱去”。

师:抱和捉有什么区别?

张琳:抱是温柔的,捉是粗暴的。

师:感谢张琳的敏锐,你总是提供给我们解读文本的新角度。好了,通过我们的述说,我们看到了三只生存状况各不相同的猫,但是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亡”,在确定小标题“说猫,生和亡”的时候,我曾经想过用“死”,但是还是觉得用“亡”字比较合适,为什么?

熊江波:因为第二只猫,只是跑了。亡,还有逃跑的意思,比如亡羊补牢。

师:这就是咬文嚼字。三只生存状况各不相同的猫,却无一例外地以悲剧结局,面对不同的悲剧,作者有不同的表现。我们通过咬文嚼字,来读出猫的悲剧背后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请重点品味红色字部分,说说你的发现。

投影:

我的心里也感着一缕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咒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师:齐读第一只猫的结局,说说你的发现。

许楠:我为它的不幸而难过,觉得失去了一个可爱的小侣。

师:用我们今天学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生:怅然若失。

师:不过,这种怅然并不浓重,注意看书——

生:一缕酸辛。

师:作者对这只猫死后的处理办法是再要一只来就是了,你从这里读出了——

许嘉雯:不过是一只猫而已,作者只是把它当成了玩物,死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们还可以找到替代品。

师:这个时候,对于猫的悲剧,作者还是有点麻木的。齐读第二只猫的结局。

生读。

师:我听不出你们的怅然和诅咒,再来一次。

生再读,语气和重音表现妥贴。

王振刚:我读出了作者的悲愤。为失去猫而悲伤,为别人夺我所爱而愤怒。

熊江波:从文章中来看,这两只猫在他们家生活的时间差不多,为什么对于他们死亡或失踪感情不同呢,因为他更喜欢第二只猫。

师:何以见得?

李红广: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师:为什么好久不养猫?

彭亮:因为他总以为他还会回来,在心里给他留着一个位置。

师:我想,这只猫即使死了,也了无遗憾了。

刘凯:这只猫在他的心目中无人能比。

师:你是说他想以这个方式来怀念这只猫?

许嘉雯:他更喜欢第二只猫,他还没有从痛苦中醒过来。

李文海:他不想失去猫的悲剧再次发生。

师:哎哟,别看李文海平常不发言,可他最擅长是就是一针见血一鸣惊人啊。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因为第三只猫是不请自来的。

生齐读第三只猫的结局。

师:平铺直叙,谁可以读得感情饱满一点。

唐欣瑜读,表现一般。

周元再读,使人身临其境。

师:我注意到大家过了一阵才开始鼓掌,因为我们被她的朗读带入到了深深的自责中了。唐欣瑜,点评一下周元。

唐欣瑜:我觉得周元读得比我的好很多,她自己完全进入到文章里去了,把自己当做了作者,达到了我们平常所追求的忘记自己的朗读最高之境界。我读的时候,心还游移在外面,没有进入文本。

师:见贤思齐,你也会成为贤者。

生再次齐读。

师:为什么我家永不养猫?

许楠:因为“我”内心深处有一阵深深的负罪感,一看到猫就触发了灵魂的伤痛。

胡鑫:我们看到这三只猫的结局使“我”一次比一次难过,也许,第四次的悲剧会更悲伤,“我”没有勇气承受。

程必立:胡鑫说的是一种悲伤的升级。

周元:这只猫的死使“我”明白,跟人相处,如果冤苦了别人,就会给别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师:而且这伤害,反过来又会成为压在你心上的痛楚。第三只猫活着的时候,遭受了全家人的冷漠,歧视和冤苦,他不能说话辩诉,对于“我”的暴怒和冤苦,只能无抵抗的逃避,反省后的“我”不能表白我的误解,也不能补救过失,因此背负着永远的负罪感,觉得永远愧对这种生灵,永不养猫是因为永远无法再面对他们中的任何同类。“我”永不养猫的原因,是因为——

投影:不想再做悲剧的承受者和制造者。

师:《猫》是郑振铎早期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即心说,是作者表达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载体。作者借三只猫的悲剧的尤其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命运想要表达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看看作者自己怎么说。

投影: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本文写作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三、猫说:冤和怨

师:即使对不能说话的动物,郑振铎也认为应该尊重。是的,猫虽然不会说话,但是,猫通人性,正像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能够感觉到主人的无限爱怜一样,第三只猫也能够感觉到主人的冷漠歧视。所以他面对主人的暴怒,只是选择了无抵抗的逃避。联系文本,发挥想象,写出第三只猫在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逃到屋瓦上后心里的冤和怨。

刘滢:想想我从前为了博取主人的欢心做了多少?现在主人却武断地选择了不相信我,我从前做的种种努力值得吗?为了这样的人,我值得再留在他们家里吗?再见了,主人,希望来世不会再遇见你。

师:哦,这是一种带着痛苦离去的猫。

邹冰雨: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主人你要这样对我?明明是别人吃的,你为什么要怪罪于我。唉,算了吧!我和主人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再怎样解释主人也不会听明白的。清者自清。

师:面对你的追问,我无言以对。你是一只清醒而自信的猫,希望你以后遇到误解的时候,牢牢记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包倩:主人你为什么打我呢?我知道我既没有第一只猫活泼也没有第二只猫有趣,我显得忧郁懒惰,甚至还有几分丑陋,可是主人,我还是很听话的呀!这一次我只是像往常一样拿着自己的食物在露台板上享受着难得的安闲,你怎么就一棍子下来了呢?虽然你不知道我心中的千言万语,虽然你不知道我喜欢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是希望你们也像对那一对芙蓉鸟一样,体贴我,关心我,照顾我,重视我,但是你真的是太武断了,因为那只鸟是黑猫害死的啊。

师:听了你的申诉,我觉得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打动了。你是一只心思细腻的猫,自我意识很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努力去争取。幸好,你不是猫,你有抗争意识和抗争能力,我相信,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坎坷险阻,你都有幸福的能力。

程必立:主人,您为什么要打我?我做错了什么吗?平时,我恐怕连只蚂蚁都没有踩死!一定,一定是有人陷害我!主人您怎么就这么轻易地相信了它呢?要知道,这世上陷害的!忠良的人不少!岳飞、于谦、哪一个不是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死去的!您要相信我呀!

师:你是一只深刻的猫,是一只历史学得很好的猫。

龚颖:为什么他们不弄清楚就冤枉我呢?难道他们就这么不相信动物,在他们眼里,动物的地位永远是那么低下吗?看来,我现在只能在屋檐上躲过这一劫了。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动物不全是冷血的,动物们也懂的情感。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明白自己错了,也许有一天……但愿这一切都不会太迟。

师:孩子们,这一天来得太迟了吗?对于第三只猫来说太迟太迟了,但是对于人类来说,一点也不迟!如果我是郑振铎,听到了猫的内心独白,我不仅永不养猫,我甚至会连看都不敢看一眼的。我会觉得他们清澈的眼神,是直射我良心的镜子。老师想问的是,第三只猫如果会说话,你觉得他自己会申诉吗?

蒋宇哲:不会,因为它选择了逃避。

周澳薇:我觉得它会,因为它只是对鸟笼凝望,如果它想吃的话,它的眼神就应该是贪婪的。

师:我们的问题是会不会申辩,你的回答是怎么样申辩。会不会要从性格和心理方面分析。虽然你回答问题有偏差,但是,我还是觉得你是一个很敏锐的孩子。

熊江波:不会。他会想,主人已经不信任我了,况且我平常也不惹他们喜欢,那么,就别在他们心中留下更坏的印象了,不如自己去浪迹天涯。

师:这是一只忧郁但是清醒的猫。其实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个会说话,但是却不申诉的角色,是谁?

生:张婶。

汤锦: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师:(咄咄逼人地读)“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猫和张婶不为自己辩护,从猫的角度来看,因为它天生忧郁,不会辩护,是性格决定命运;从张婶的角度来看,因为她是一个佣人,地位低下,不敢辩护,不能辩护,又是命运决定性格。猫的悲剧使我想起了一句话:

投影:当人与动物对立的时候,永远比人与人对立的时候,更能够看到真实的人性。

我们就通过第三只猫的遭遇去审视真实的人性吧。

三、说人——恶与善

师: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15—35段,紧扣文本,说说你的发现。我们先说人性之恶,再说人性之善。

潘金涛:“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打了还觉得不过瘾,打了还想再打。

师:其实这个时候他就是为了发泄。这倒是使我想起了教育专家一句话,回去可以跟你们爸爸妈妈交流一下,大人打孩子,其实就是为了发泄胸中的一口恶气。以后双方多交流,有话好好说。

周元:“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两个“一定”和一个“立刻”使他已经认定了猫就是凶手。

师:他为什么那么肯定?

周元:前面还说是“似乎对这黄鸟特别注意”,而到这里就变成了“一定”了,可见人性的一个弱点是……

许卉:就是单凭主观臆断判定事情真相。

吴桐钰:“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遇到问题就只知道怪别人,为什么自己早不小心呢?

师:人性的弱点还在于推卸责任。

付卿:我说的也是和吴桐钰一样的,但是我看出的是当时等级森严,地位高的人高高在上,地位低的人不敢反抗。

张琳:从“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和“果然死了一只鸟。”从这里看,他们事先就怀疑这只猫会吃鸟,这说明了人对猫对他人的不信任。

师:也就是说,他们本来就对这只猫存着了偏见,请同学们记住一句话:偏见是真相的敌人。如果是第二只猫吃了鸟呢?

生:也许他们会原谅它的。

师:是啊,偏爱是悲剧的帮凶。看看,我们对人和对物,是多么的厚此薄彼啊。

方卓:从“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这句话里的“好像”一词来看,人是多么武断啊!

投影:将第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格、结局做成金字塔形状,“我”位于金字塔顶端,猫位于金字塔底端。

师:因为第三只猫是拾来的,因为它长得不好看,因为它性格天生忧郁,因为它的地位若有若无,所以,他的罪状就从“似乎”“好像”变成“一定”了。我们还可以这样设想,假设是张婶找到了这只猫,她会怎样对待猫?

生:会打得更厉害,因为它连累了她。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假设是一只狼狗吃掉了芙蓉鸟,“我”又会怎样?

生:(笑)不怎么样,我能怎样?那是一只狼狗。

师: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弱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弱者,只会选择向比我们更弱的人宣泄我们的愤怒,于是产生了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投影:愤怒传递的踢猫效应。

师:所谓“踢猫效应”,即指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即“猫”,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猫是金字塔里面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学到这里,我想大家的心里都很沉重,因为我们透过这只悲楚的猫,看到了人性的恶。但是,孩子们,我们永远不要对人性失望。人性中同样充满了善的光辉。反省,就是人性最灿烂的光辉。我们来看郑振铎的反省,反复读,好好品,用我们的声音传达作者的心声。

投影:课文最后五个段落。

生:配乐朗读。

师:由这篇文章,我们还可以想起了上学期学过的一篇类似的文章,《风筝》。

投影:《风筝》片段

生:配乐默读。

师:在上次的“动物情缘”现场作文中,我发现了一篇写得特别好的文章,我们请作者刘滢来读一读。

投影:刘滢《晶晶,今生今世我终归欠你》

刘滢:配乐朗读。(学生长时间鼓掌)

师:郑振铎的猫,鲁迅的弟弟,刘滢的晶晶,这三种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弱势群体。

生:都不会反抗,都不知道反抗。

师:郑振铎,鲁迅,刘滢,他们身上却展现出了人性共同的光辉,那就是——

生:自省,反思

师:是的,即使对方并不要求我们反省,我们依然要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过错,反省的意义何在?请齐读:

投影: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高尔基   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为心灵除尘,自省、自责、自悟、自重……擦净心灵,既是一种自我重塑,也是一种品德纯化,既是对从前的一种跨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追求。

师:现在,我想问问开始说过喜欢猫的同学或者喜欢动物的同学,如果你也在冬天的早晨看到一只蜷伏在你门口的可怜而又不可爱的小猫,你会怎么办?

许嘉雯:我觉得我不会把他拾进来。因为,我觉得我的思想还没有达到平等地对待动物的境界,而且,我的感情也还没有达到接受不漂亮的猫的地步。如果我把他拾进来了,猫还是会死,猫的悲剧还是会重演。我宁可当初心肠狠一点,让他继续去流浪,也不要使自己成为悲剧的目击者和制造者。

师:你的话使我深深感动,虽然你的选择看上去有点冷血,但你有说真话的勇气,也有直面自己不完美的勇气,你其实有一颗火热的心。

刘童:如果我是这只猫,我多么希望我能遇到一个好心的善良的主人,他收养我,爱护我。即使他开始不喜欢我,我会用我的真心去感动他,让他喜欢我。

师:我们看,刘童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考虑问题的角度,那就是以动物希望的方式爱动物。说到这里,我想问问,上个星期下大雨我们捡的那两只鸟怎么样了?

生:在方卓家里。

师:方卓,你准备怎么办?

生:等他们能飞的时候,如果他们想飞就放生。如果他们习惯了家里的生活,就养着。

熊江波:我不会把猫拾进来养。我为什么不喜欢猫呢,其实是因为我有一种负罪感。以前我们院子里有很多流浪猫,我捉回来了一只,但是养死了。也许,我不捉它就不会死的。后来我又捉了一只回来,但是养着养着也不见了,,那时,我就觉得特别难受。

师:原来你跟郑振铎一样,不养猫不喜欢猫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啊。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最喜欢的动物就是猫,但是,自从初二那年我养的猫死以后,我也没有养过猫了。那是晚上,它吃了老鼠药,痛苦地叫了大半夜,我想尽了办法,最终还是死了。我哭了很久,从此,我就再也没有对任何一只猫产生过喜爱的感情了。不是不爱,是不敢太爱。郑振铎的猫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请大家看看我的反思:

投影:

我以为第三只猫,首先死于偏见的伤害。

偏见是真相的敌人,如果我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或者个人好恶去判断现象,往往是要犯严重的错误的。

而偏见的伤害,又常见于强者对于弱者。强者因为本身的强大,即使遭遇偏见,也能一笑置之,而不会伤筋动骨。而弱者本身既无力自保,偏见的伤害往往就会演变成毁灭性的灾难,如那只因为长相丑陋而不得宠爱的丑猫,如冤情震天动地竟至六月飞雪的窦娥,如古往今来千千万万冤死屈死而不得平反昭雪的贫者弱者!

偏见,究其本质,是强者对于弱者意志的绑架,是强权对于弱势的凌辱。消除偏见,不依赖于智慧的通达,而依赖于人性的悲悯,即对弱者的同情。田崎醇之功说:“同情他人,这种心里共感性的发达,意味着个性的成熟。”     

不弱肉强食,这是一个社会健康光明的标志;不倚强凌弱,这是一个人正直厚道的表现。同情弱者,这是人性的基本诉求。

同情弱者,就是拒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惨剧;同情弱者,就是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同情弱者,就是既要自己活得好,也要给别人留一条活路。         

救助被雨淋湿的斑鸠,那是同情弱者;放飞能自由翱翔的斑鸠,也是同情弱者。同情弱者,既是困境中的帮助,也是顺境中的尊重。

以貌取猫冷落虐待冤苦那只丑猫,不是同情弱者;宠爱有加逗弄观赏溺爱那两只美猫,也不是同情弱者。同情弱者,是既不把他们当工具奴役驱使,也不把他们当玩具显摆赏玩。   

同情弱者,慈悲为怀,既是和谐个人与外界关系的灵丹妙药,也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不二法门——

因为,这个世界,永远有更弱者,也永远有更强者!强者和弱者的称呼,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强权社会的产物!

人与万物,最好的相处法则,唯有平等!不以人类的好恶评判万物的好坏,不以万物之灵的身份凌驾于万物之上,不以我们的需要作为万物存在的理由,就是平等!

人与万物,最好的相处方式,唯有善待。以猫喜欢的方式爱猫,以他人喜欢的方式关心他人,以弱者喜欢的方式帮助弱者,就是善待!

唯有平等,才能理性!

唯有善待,才不辜负!

配乐默读,齐读最后五个段落。

五:人说:我和物

师:感谢郑振铎的猫,让我们思考,强者如何对待弱者,以万物之灵长自居的人如何与万物相处,踢猫效应如何才不再成为人际交往的顽疾而伤害更多人。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国先哲先贤那里找到答案。“踢猫效应”止于孔子“仁、恕”。仁者爱人,爱人就是强者对弱者,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关爱。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存仁恕,则在人生的天平上,强者和弱者就是平等的,人与万物也是平等的。

用动画效果依次显示:金字塔的消融,“仁”和“恕”的出现——天平的出现,托着“强者”和“弱者”——“强者”和“弱者”消融,“人”和“万物”的出现——所有图像消融,只留存一个硕大的“和”字。

六、课堂小结及单元小结

师:同学们,随着本堂课的结束,我们马上就要结束我们的动物之旅。正像我们的“单元导读”里说的那样,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让我们循着古代诗人留下的优美诗句,回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也祝愿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美景天长日久岁岁年年!

 

投影:古诗词。

师:天人合一就是——

生齐诵: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师:天人合一就是——

生齐诵: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师:天人合一就是——

生齐诵: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师:下课。

推荐访问:公开课 母亲 回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