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区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推动全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共白银市委办公室、白银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区档案工作实施意见,供大家参考。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全区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推动全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共白银市委办公室、白银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15〕53号)精神,结合平川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完善机制,进一步强化档案行政管理职能
(一)强化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档案工作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档案工作涉及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需求更加多样,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对于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区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档案管理混乱,档案资料遗失破损现象严重,档案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保障不足,科学管护能力较弱,信息化手段滞后,档案资源结构不够合理,档案部门依法行政职能和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充分,档案安全保障需要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结构矛盾突出,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区档案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强化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切实推动我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二)规范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认真落实党委和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档案事业协调发展。档案部门要按照管理权限,加大监督指导全区党政机关和其他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力度,履行好集中管理档案工作的职能。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全面加强档案工作,建立规范化档案室、配备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保障工作条件,规范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实行本部门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并按规定向区档案馆移交档案。村(居)委会、社区及其社会组织、非公经济体的档案工作,要落实有“场所、设施、人员、制度、保障”等要求,确保档案工作科学发展。开发区、产业园区要设立综合档案室,集中管理本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各企业档案,引导入园企业做好档案工作。组织、人社、民政、国土、建设、教育、卫计、农口、公检法等专门档案形成较多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专门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数字化建设。各乡镇、街道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要按照《甘肃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积极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全区档案规范化管理省特级、省一级机关档案室在“十三五”期间要达到30家以上。
(三)提高档案部门依法履职能力。根据《档案法》和《甘肃省档案条例》规定,切实保障档案部门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建立健全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合理规划档案执法工作,积极协调人大、监察、法制等机关和部门,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重点建设项目和专业档案进行督促检查,使行政执法经常化、制度化,成为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重要手段。依法加强对机构改革、区划调整、单位撤并、企业破产改制、城镇规划建设、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民生等方面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严防档案流失。建立完善检查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中推行档案规范化管理,实施制度化监督指导。
(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档案事务。充分发挥档案学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档案数字加工、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化整理、破损档案修复、杀虫灭菌处理等专业技术服务,以及安保、保洁、档案用品配送等管理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设立档案事业发展基金;支持个人保管、展示其收藏的档案,并向区档案馆捐赠或寄存档案,对捐赠重要、珍贵档案的给予一定奖励。家庭或个人档案中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二、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构建多领域全覆盖的档案资源体系
(一)完善档案归档制度。党委和政府成立专项工作机构或协调机构时,根据需要吸收档案部门参加,确保建立档案与开展专项工作同步进行。凡是党委、政府举办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以及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档案部门要全程参与,加强收集指导;主办、承办和新闻媒体单位要密切配合,主动移交档案资料进馆。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10号令要求,各立档单位要编制本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严格执行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和规范整理,尤其要强化电子文件、影像照片、实物等材料的归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占为己有或拒绝归档。区档案馆要科学编制收集档案范围细则,完善移交接收制度,及时将各部门单位的档案资料接收进馆。对保管条件达不到要求的部分单位形成的档案,要依法进行接收进馆。对管理不规范、不执行归档和档案移交接收制度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严肃查处。在机构改革、企业改制、行政区划调整等过程中,有关部门单位要会同档案部门及时完成档案的规范、移交进馆工作,严防档案流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要依法、全面、及时向区档案馆报送涉及民生的政务公开信息、全宗指南、档案年报,确保档案检索利用方便。
(二)加大档案收集归档力度。要着眼社会需求,扩大档案收集范围,改善馆藏结构,整合档案资源。加大应进馆单位档案接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无一遗漏。档案的接收要向民生领域延伸,向新成立的经济、社会组织延伸,向新载体、新形态和新专业延伸。做好荣誉档案、声像档案、公务外事礼品的收集整理与及时进馆工作。积极探索社会记忆工程和典型个体全宗建档工作。加大对名人、名山名川、名胜古迹、老建筑、老街道、老村落、民风民俗、民间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大历史事件等地方特色档案的收集力度。加强对早期档案资料、珍贵散存档案资料、民间古籍、实物档案、口述档案资料的征集。加大对各项改革工作全过程的建档,规范司法档案,加强党建档案、廉政档案的建设和完善。
(三)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鼓励从服务民生出发,建立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努力构建民生档案工作体系。档案部门要积极探索推行民生档案集中管理,保存好人民群众的权益凭证,为构建诚信社会提供基础支撑。制定完善各类民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和标准,及时把婚姻、社保、新农合、房产、土地、林改等直接涉及人民群众权益的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各单位档案室要集中力量,对各类涉及民生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划控和数字化工作,加快开放利用步伐。区档案馆要逐步构建区域性的民生档案数据库,实现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数据交换,建立多层次、规范化的民生档案服务中心。
(四)推进农村和社区建档工作。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农村、社区档案工作,认真履行乡镇、街道档案管理职能,及时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典型,重点抓好反映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政务公开、民生权益等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档案部门要加强监督和业务指导,根据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档案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村档乡管”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的档案管理新模式。各乡镇、街道要创造条件,力争在2-3年内全部建立乡镇、街道综合档案室,达到省一级规范化档案室标准。各街道社区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实现社区档案管理达到“五有”规范化要求,即:有分管领导、有专人管理、有档案管理制度、有档案装具、有必要的档案利用设施,使社区档案工作与社区各项建设同步协调发展。力争五年内全区所有村级、社区建档率达到100%,规范化率达到60%。
(五)强化项目档案管理。要按照与经济工作同步发展要求,支持档案部门围绕“3341”项目工程、“1236”扶贫攻坚行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3+5”产业工程、经济开发区建设等开展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重大项目档案工作,发改等职能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要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重点建设、重大技改、重大科研、电子政务建设等项目竣工档案验收制度。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活动档案,由档案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凡是未经档案专项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通过竣工验收。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6个月后要完成项目档案的移交进馆工作。非公党工委、工商联要与档案部门协作配合,培育、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
(六)重视重大活动档案收集。党委、政府要将档案部门纳入本级重大活动组织协调工作机构,确保档案收集工作与重大活动同步进行。组织、承办重大活动的部门单位在制定重大活动实施方案时,应当同时制定重大活动档案管理计划,及时通知档案部门参与拍摄记录本次活动,并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按规定在活动结束之日起20日内整理移交区档案馆保存。重大活动由指定的新闻媒体录像、录音、摄影的,新闻媒体应当在活动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区档案馆移交一套原素材声像档案。
三、创新服务,提升水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档案利用体系
(一)档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档案部门要以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心,找准全面深化改革与档案工作的切入点,拓展档案工作新领域,做到改革发展延伸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档案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大胆探索新时期档案工作新模式,努力推动档案管理从保存国家记忆向保存社会记忆方向转变;切实转变档案工作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和认识,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二)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各部门单位要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各自发展计划和总体规划,把档案部门纳入电子政务建设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及时以数字化档案代替原件,对已实现数字化的档案原件妥善保管,一般不再提供利用。自2016年起,区档案馆要将电子档案列入接收范围。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安装全省统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工作思路,用2—3年时间完成本单位内纸质永久、长期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向区档案馆移交档案时,应同时移交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所需档案软件配套经费要列入2016年各部门年度预算内。区档案馆要配备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扫描设备、数码摄录、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现代化装备,在5年内完成馆藏存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工作,妥善做好电子档案的保真、保密和保存,切实加强对文书类电子档案、数码照片、数码摄影及原生电子档案归档管理的监督指导,探索和完善数字档案室标准并开展试点工作。采取措施严防数字化过程中信息丢失、外泄和秘密泄露。
(三)健全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纳入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更好衔接,统一设计,同步推进。各部门单位要加快推进“OA”系统电子文件归档进程,纸质文件数字化率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电子文件归档率、实时移交率均须达到100%。档案部门要加强对电子公文归档、电子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四)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加快建立以档案资源为核心、以电子政务为依托、以数字化加工为重点、以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的全区档案信息服务机制,稳步推进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档案存储数字化、重要电子文件归档科学化、利用工作网络化。区政府及工信、电子政务等部门要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统筹安排,支持档案部门依托政务网,利用互联网,积极构建全区档案信息共享体系。加快档案信息网站建设,尽快建成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民生档案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对已开放档案逐步实现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三个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区档案馆和各部门单位档案室资源共享,做到档案信息远程查询、在线归档和全文浏览,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五)提升档案文化服务水平。区档案馆要构建以“丰富馆藏、突出特色”为中心的档案资源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深入挖掘档案文化资源,丰富地方文化内涵,不断完善档案展览馆的社会文化功能,通过举办展览、编辑出版档案史料、拍摄电视专题片、举办档案文化宣传活动、开展档案文化知识交流互动,充分挖掘档案文化潜力,宣传档案文化价值,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贴近档案、熟悉档案、了解历史。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把档案馆建设成中小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大中专学校实习实践基地,激发青少年儿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拥护和参与改革的热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提供多层次档案利用服务。区档案馆要发挥档案信息“思想库”“信息库”作用,充分体现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功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免费提供利用服务要求,依法做好档案查阅服务,改进查阅方式、简化利用手续,最大限度满足利用者需求。围绕社会需要,主动开发档案资源、积极提供或推介档案信息、举办档案展览,全方位为社会提供档案服务。要围绕全省数字化网络平台,逐步形成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档案中心、数字档案馆(室)“三位一体”的档案信息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公开发布保密审查制度,严格档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确保公开的档案信息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
四、强化基础,改善条件,构建档案科学安全防护体系
(一)扎实推进综合档案馆建设。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4〕78号)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15〕53号)中“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履行对本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的主体责任”的精神,区委、区政府应切实履行好区综合档案馆建设的主体职责,把综合档案馆建设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政府投资计划。我区档案馆199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962平方米,达不到综合档案馆建设标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发展的需求。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要加大建馆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把区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列入“十三五”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项目,同时作为地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列入区政府“十三五”规划,建成具有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五位一体”功能的国家级综合档案馆。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必须设立规范化综合档案室,面积不能少于30平方米;乡镇、街道档案室必须设置综合档案室和查阅室,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村、社区档案室应设置综合档案室和查阅室,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二)筑牢档案安全保密防范体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要把档案馆(室)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建立健全档案安全制度,构筑人防、物防、技防、联防相结合的综合防范体系,把安全责任、安全制度、保障措施落到实处。建立档案安全应急防范机制,加强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防范管理。提高档案库房安全防灾标准,为档案馆(室)配备满足档案科学安全管理需要的档案装具、消防设施、温湿度控制和消毒杀虫设备、安全防护体系等必要的档案安全保管设备。提高档案保护技术水平,加大珍贵破损档案修复和仿真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对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主要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保障涉密档案信息安全。按照国家规定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保密防护体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切实做到涉密档案信息不开放、不上网,开放和上网档案不涉密。对涉密档案进行数字化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要采用先进的安全保密技术、设备和材料,改善档案保管保密条件,确保电子文件、电子档案长期安全保存和利用。机关档案室在向区档案馆移交档案前,应完成涉密档案的解密或继续保密鉴定工作。
(四)做好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保管。要对重要档案和电子档案进行省、市、区三级异地、异质备份保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馆(室)藏重要、珍贵、利用频率高的档案全文扫描,建立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对区域性电子文件集中备份管理,积极推进重要及涉民领域的重要建设项目与专业档案业务数据的登记备份工作,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有可能对档案资源造成的损坏,确保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绝对安全。
五、加大力度,加强领导,切实保障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一)强化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单位要把档案工作列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本部门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列入综合考核内容,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把档案工作纳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视察范围,定期听取档案部门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主要领导要关心过问档案工作,分管领导要对档案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对重点、难点问题要统筹协调解决,为档案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加大对档案事业的经费投入。区财政部门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和管理有关规定,科学合理核定档案工作经费,要将档案的征集接收、抢救保护、安全保密、数字化、现代化管理、利用编研、陈列展览、设备购置和维护及培训教育宣传等必须的经常性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全市《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15〕53号)精神,从2016年起区财政按每年不低于10万元配套综合档案馆档案数字化经费。按每卷每年不低于3元的标准(甘财教〔2013〕43号文件)核定和落实档案管护费。
(三)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为了更好地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要将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普法教育整体规划,广泛宣传《档案法》、《甘肃省档案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档案违法案例警示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档案法治意识。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档案法规政策及本地贯彻落实的新举措、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新成绩、档案工作者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要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现实和历史价值,设计宣传主题,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有档案特色、有社会影响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宣传精品力作,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加强档案工作对外交流,不断提高档案工作影响力。
(四)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国家《地方各级档案馆人员标准》和馆藏量增长等实际情况,配强、配齐、配优领导班子和档案干部,保障在新形势下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执行力。加大档案系统干部培养使用、交流任职、挂职锻炼力度,优化队伍结构,注重引进和培养档案信息技术、档案征集(鉴定)、档案展览与文化产品开发等专业人才。根据馆藏档案数量增加情况,建立档案馆人员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档案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定聘用机制,对在档案事业发展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优先提拔并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档案部门要加大对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档案干部上岗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视野宽、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活力足的档案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