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实施科学启蒙教育(2016—2018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办好学前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根据《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规划】杨浦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文),供大家参考。
为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
实施科学启蒙教育
(2016—2018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办好学前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根据《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精神,对接《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杨浦区整体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特制定《杨浦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一、发展现状
(一)现实基础
本区现有幼儿园75所,105个办学点,其中公办幼儿园48所(办学点76个),民办幼儿园22所(办学点24个),部队、大学附幼5所,在园幼儿22092人(截至2015年6月,不含集办和托班)。
2011—2015年,在实施的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围绕“配足”与“快乐”,将学前教育纳入杨浦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保教质量得到整体提升,促进了区域学前教育的优质普惠发展。
1、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2011—2015年,杨浦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达152,029.00万元。幼儿生均经费从2011年19,600.76元提高到2015年24,043.63元,年平均增长5.24%,幼儿生均公用经费从2011年5343.71元提高到2015年8240.82元,年平均增长11.44 %;园舍改建投入经费14,089.00万元,占地面积从2011年的25.76万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30.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从2011年的19.79万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22.71万平方米。为缓解入园压力,政府购买民办园学额,2011—2015年共投入经费7158.05万元;为确保学前教育保育质量以及校园安全,政府通过购买专业服务方式共投入经费14,889.19万元。
2、盘活存量,增加入园人数。一是增加幼儿园数。新江湾城、五角场街道公建配套新建3所幼儿园,平凉、殷行、五角场等街道改建7所幼儿园。二是增加班级数。公办幼儿园盘活资源,通过同年龄段并班、腾出卧室和专用活动室等方式增扩新小班,民办幼儿园通过少招托班,小班优先的方式增扩新小班,2011—2015年累计增加班级94个。三是提高入园率。调整了非沪籍适龄幼儿入园政策,采用集中报名,统筹录取的方式,提高常住人口入园率。目前,在园幼儿数较2010年增加3265人,3-6岁幼儿毛入园率100%,其中非沪籍随迁儿童占入园儿童总数的20%。
3、项目推动,提高办园质量。杨浦学前教育主要通过三大项目推进。一是建立了“园际联盟”项目,推进优质园建设。探索了“名园办新园、名园扶弱园、名园帮民园”的园际联盟带教运行机制,有 2所核心园晋级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11所成员园已成为上海市一级园;助推二级园内涵建设,注重挖掘亮点,区域推广展示,培育了室内运动、故事表演等一批优质项目。二是民办园质量提升项目。深化年检制度,提升民办园质量,通过政策和经费扶持,确保民办幼儿园在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评优选优、校舍维修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园同等待遇;同时注重搭建公民办带教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了民办园内涵发展,有6所民办园纳入园际联盟带教,3所民办幼儿园已争创成为上海市一级园。三是开展了“园长课程领导力”项目的研究与指导。园长课程意识明显增强,课程领导力不断提升,教师努力践行新理念,课程实施质量得到提高。
4、注重培训,提升队伍水平。拓宽培训渠道,采取联合高校、“双名”带教、区本研修、蹲点指导等培训模式,不断满足教师成长需求,目前全区幼儿园区级学科带头人15名、骨干教师50名,比上届人数有所增加。一是园长培训。加强干部培养,开设园长培训班,设置“发展规划”“课程领导力”和“精细化管理”的模块培训,整体提升园长的专业管理引领能力。二是新教师培训。依托“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助推新教师成长,有8所幼儿园被确立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培训带教新教师123人。三是三大员培训。建立服务机制,依托社会中介购买服务,探索保育专业培训,与海阳集团合作,建设“保育员、营养员”的资源库,积极探索保健员、保育员、营养员“三大员”队伍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幼儿保育和营养工作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全区幼儿园实现“一班一保”,保育员、营养员100%持证上岗。
2015年幼儿园教职工人数1138人,比2010年增加了 114人,增幅10%。专任教师1068人,比2011年增加了226人。同时学历水平明显提高,公办幼儿园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71.9%,比2010年增加了31.5%。
(二)存在问题
随着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新一轮幼儿入园高峰的到来,杨浦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1、入园人数逐年递增,园所资源需要进一步扩容。根据杨浦区卫计委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未来三年本区入园人数将持续走高,一是政策不变情况下,沪籍出生人口将保持在8000余人的高位,流动人口出生与目前基本持平,总体常住人口每年的新入园人数持续高位;二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后,常住人口每年将递增1600—2500人左右。两个因素叠加,预测新入园人数逐年递增,三年后将达到最高峰,班级数也需要不断增加。
另外,区域内由于办园年限不同,园舍条件建设与配置差异较大,按生均建筑面积统计,“05达标”园所13所,占15 %;“88达标”园所44所,占50%;目前我区的“88”达标率在全市排名依然靠后。
2、人员配置不足,队伍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根据《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教师(2003)1号)的要求和入园高峰等因素叠加,据测算,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保健教师、财会人员、保育员等保教人员缺口仍较大。同时,特级园长、特级教师、中高级教教师人数偏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总体比例较低,且分布不均。
3、园际差异较大,优质均衡仍需进一步提升。全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以上现有30所,占40%,其中市示范性幼儿园6所,区示范性幼儿园4所,仍有45所二级幼儿园,还不能完全满足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4、保教质量有待提升,特色品牌影响力需进一步放大。根据市教委教研室课程与教学调研的反馈,区域课程实施中过程质量意识有待提高,特色项目幼小衔接依然需要深化。如何进一步以市级课题引领区域特色项目的发展,深入推进优质园的内涵建设,还需要精心设计项目和搭建平台,更需要根据幼儿园的需求找准突破口,培育形成特色幼儿园和特色项目。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理念
(一)指导思想
立足杨浦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对接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整体教育综合改革目标,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坚持依法办园,坚持学前教育的普惠性与公益性,坚持学前教育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相结合,以资源建设与合理布局为基础,以保教质量的普遍提升与多样化发展为重点,积极推进学前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二)发展理念
为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实施科学启蒙教育。
以儿童发展为本,面向全体,体现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公益性、均衡性。
坚持“以每一个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贴近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实施让幼儿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游戏、快乐运动的科学启蒙教育。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8年,形成普惠、充足、优质、多元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充分满足区域内符合条件常住孩子的入园需求,促进幼儿园主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养方式创新、保教质量提升、早教服务多样等方面的水平,为区域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奠基,合力建设学前教育优质区。
(二)发展指标
1、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努力扩大资源,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常住3-6岁儿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率达100%; 0-3岁婴幼儿每年接受6次免费科学育儿指导。
2、着力改善办园条件。新建符合05标准的幼儿园5所,改建扩建幼儿园5所,确保“88”达标率全市排名有所提高;按照《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配备幼儿园设备与玩教具,确保各级各类幼儿园配置与使用的均衡。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提升教育效能。
3、调整优化队伍结构。根据《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的要求,配足幼儿园各类保教人员;幼儿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0%以上;增加特级园长、特级教师1-2名,中高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不断增加,提高比例;开展多元化培训,教师受训率100%,提升专业化水平。保育员、营养员中高级比例达50%以上。
4、不断提升办园质量。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促进每一所幼儿园办园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80%以上的幼儿园办园水平高,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即家长满意度80%以上)。增加3—4所上海市一级园,争取优质园比例达45%,优质园在园幼儿比例达6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70%;增加3—5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因硬件原因无法上一级园的二级园);培育2-3个区域特色项目,做强区域“幼小衔接”“运动”特色,促进内涵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及公益性
1、优化资源配置。积极落实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新建幼儿园5所,完善公办园的设点布局。结合大房修,积极创造条件,对不达标园舍,按照规划,通过土地置换、改建单元套、原拆原建等方式,增加面积、优化结构;通过建立“园舍基础设施创意设计”机制,多方联合,以满足“幼儿安全和课程需要”为标准,提高达标率和园舍利用率(详见附件1、附件2)。
2、规范设备配置标准。根据《上海市学前教育装备规范》以及相关卫生、安全标准,研究下发区域配置标准与配置评估流程,协调各部门、各园明确标准参照配置,实现幼儿园设施设备与玩教具基本配置的规范与均衡,提高配置使用和管理的绩效。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细化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政策,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提高大房修标准,突破性解决设施困难;逐年提高生均定额标准。依据幼儿园办园成本核算,完善民办园接收地段生的经费补贴政策,全方位积极应对持续入园高峰。
4、科学制定学前教育招生政策。区政府相关部门合理预测适龄入园儿童人数,科学制定杨浦区幼儿园招生政策,共同应对入园高峰,努力保障符合条件的区域常住人口3—6岁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
5、完善0—3岁早教服务体系。协同区卫计委、妇联、街道等部门,共同推进早教指导服务机制建设,加强“杨浦早教网”和“育儿周周看”宣传与指导,通过线上宣传与线下指导互动,确保区域常住0—3岁婴幼儿家庭知晓率逐年提高,并不断提高早教服务与指导质量。
基础项目:新增、改扩建园所;规范配置;提高生均定额标准;0-3早教服务体系。
重点项目:园舍基础设施创意设计。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教人员专业水平
1、配齐配足各类人员。调整完善幼教教研室人员结构,配足人员编制;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教师(2013)1号)及本市的相关要求,协同区编办、人社局等部门理顺幼儿园编制数,加大教师招聘与引进力度,根据标准配足教师,为每所公办园配备1位信息员兼特(早)教教师;引进和配齐幼儿园保健教师;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逐步提高保育员、营养员待遇,吸引并稳定两大员队伍,满足幼儿园保育教育、卫生保健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需要。
2、注重高端人才培养。与市区知名幼儿园联手,通过与名园长(教师)结对带教,签订协议,确定目标,加大特级园长和特级教师的培育力度。通过建立区级课题、开设工作室、实验性项目研究,培育在市区有影响的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高端教师在区域的辐射指导作用,并将培训成果提炼成为区本课程最大化辐射到区域各园。通过“小荷杯”“百花杯”“育人杯”等进阶式专业展示交流平台,和家长、信息、保育等工作专项奖的评比,助推教师个性化、专业化成长。
搭建平台,有步骤、分批次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园长)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柔性流动、蹲点带教等机制,实现区域高端教师指导带教全覆盖。
3、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分类开展教师基本技能培训,如基于“运动、游戏、生活、学习”四类活动的教师培训,针对幼儿园大班教师的“幼小衔接阶段教育”培训,针对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幼教专业技能培训,结合研究成果开展的应用性培训等;加强市(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示范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建设,新增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2—3所,调整优化培训(基地)学校,进一步完善“全进入浸润式”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区本化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加快新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市相关部门联手,继续开设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4、提高“三大员”队伍质量。进一步通过“保健教师带教基地”与“保健教师实训班”培训保健教师,从素养和专业两方面提升保健教师管理与工作能力。研制保育员、营养员培训课程,加强保育员、营养员的实践培训,提高其与教师的配合度,满足幼儿的需求。每年开展1-2次保健教师、保育员、营养员专业比武,评定一批优秀保健教师、保育员和营养员,并在绩效分配上给予倾斜。
基础项目:补齐配足各类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全覆盖培训。
重点项目:见习教师培训、高端教师(园长)培训。
(三)坚持创新发展,持续提升保教质量
1、完善“一园一章程”“一园一规划”“一园一方案”的审核论证制度。通过建立论证审核、实施执行、过程评估和完善调整的模式,抓住幼儿园管理的关键项目,提升保教质量。“一园一章程”即在部分园试点的基础上,立足本园特点,制定章程,审核论证,切实发挥章程引领作用,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一园一规划”即根据《杨浦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各园调整修订幼儿园发展规划;建立幼儿园发展规划前期论证、中期评估、总结性评价全过程管理机制,提升“一园一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质量。根据园所类别邀请市、区专家进行分层审核与指导。“一园一方案”即制定并实施“杨浦区第二轮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课程方案年审制度,提升课程规划与自主建设能力;建立随机调研制度,督查方案有效落实,推进幼儿园自主评价机制的建立,推动园本课程的完善与实施;建立创新评优机制,提高游戏、生活、运动、学习四类活动有效性,提升一园一课程方案的质量。
2、加强民办园管理,提高民办园质量。完善年度抽检制度,实施专项指导;建立日常督查制度,提升民办园的管理与保教质量。启动实施第二轮优质民办园创建活动,总结推广第一轮创建的经验,引导民办园形成特色,个性发展,满足家长不同的学前教育需求。建立民办园争创一级园申报制度和劝退制度,凡是校舍达标的单位,三年内确立争创时间,逐步纳入园际联盟带教项目,增加区域优质园比例(含家门口的好幼儿园);对于办学质量不高且整改无效的民办园,逐步探索租赁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并劝其退出机制,以增加公办园设点。
3、深化幼小衔接实践研究,完善课程资源库。建立幼小教研制度,确保幼小课程对接的一贯性。关注小学入学的基本素养要求,避免小学化倾向,注重区本课题经验的推广运用、评估与完善,着力推进幼小衔接资源库的运用,在实践运用中对课例加以完善,形成课例集,并配有操作光盘,供教师自选运用,提高资源库的质量和利用率。
4、深度推进“医生进校园”工作。总结前期工作经验,通过区域儿保医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对幼儿园日常保健管理工作的专业指导,提高保育工作质量。运用专家资源,建立项目,开展学前特教项目的研究,提高教师特教的专业能力,加强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
5、推进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完善区域学前教育招生平台,贯通市“园园通”平台,形成市、区、园、家共通的信息平台,提高幼儿数据统计的效能。优化“家园互动”平台,通过建立试点校逐步推进,进一步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理念。优化区域办公平台,推进区域无纸化办公平台的应用,提升管理能级。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质量,如信息采编视频安装,记录专用活动室活动和优秀课例的精彩集锦,便于区域共享优秀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基础项目:建立“一园一章程”“一园一规划”“一园一方案”的审核论证制度;民办园管理;医生进校园工作;信息工作。
重点项目:幼小衔接区域特色项目。
(四)坚持特色发展,盘活扩充优质资源
1、建立“集团化”办学机制,探索管理新模式。拟组建中福会、本溪、延吉办学集团,探索委托管理机制,与新建幼儿园(含其他园)建立集团,以创新机制为主要模式,发挥集团内幼儿园的积极性,促进新建幼儿园(含其他园)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广示范园的优质经验,以培训展示为主要模式,打破园际壁垒,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孵化、培育杨浦品牌项目、领衔园长和教师。
2、深化“园际联盟”项目,提升优质园比例。一是制定下发《深化推进幼儿园园际联盟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如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机制、科室联合研究机制、过程考核管理机制、后备干部轮岗机制等,保障项目实施。二是加强方案论证、定期调研分析,注重过程指导,全方位带教,力争三年后新增3—4所一级园,区域内上海市一级园比例达到45%以上。
3、探索“办园共同体”项目,办好家门口的幼儿园。对部分硬件不达标,软件质优的二级幼儿园,在扶持形成特色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市里推进的“家门口好学校”评选项目指标,修订形成区域指标,由复验质量优秀的一级园带教,培育部分有基础的二级园争创成为家门口的好幼儿园(区一级园),力争在三年内有3—5所二级园挂牌。
4、完善区域教科研联动机制,培育幼教特色项目。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培育区域特色。制定下发《杨浦区学前管理评估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全覆盖指导网络,围绕《指南》,结合游戏、生活、运动、学习四类活动,开展由专家领衔、教研员蹲点、骨干教师参与的联组教研,整体提升幼儿园教研和保教质量并逐步培育形成区域运动、游戏特色。二是建立项目工作室,培育幼儿园特色。邀请专家对一级园以上的幼儿园进行特色项目论证,在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语言、结构室、科常、主题活动等项目工作室,由学科带头人、特色园长或教研员领衔,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建立机制,通过课题研究形成经验,实践形成园本特色。对有特色的幼儿园区域搭建平台,项目研究与定期展示相结合,全覆盖共享成果。
基础项目:家门口的好学校;教研联动项目。
重点项目:集团化办园、园际联盟、项目工作室建设。
(五)实施动态监管,优化治理体系
1、完善区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区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完善教育部门主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将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区“十三五”规划,确保落实。科学制定适合区域发展的计划与项目,共同应对入园高峰困难,有效推进杨浦学前的发展。
2、完善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一是建立区域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明确调研督导制度、各级各类幼儿园调研次数及二级园飞行调研制度,明确预约调研、随机调研、项目调研等相结合的调研形式,确保三年内全覆盖调研。二是研制区域学前评估指标。根据上海市示范园与一级园验收的指标,结合项目,研制区域评估指标,注重基础指标与特色指标相结合。三是指导幼儿园开展自评。建立幼儿园“自评机制”,并组织区域评估指标的学习,提高园长认知度,结合年底学校绩效评估,开展自评,找准问题,调整目标,促进其自主发展。
五、保障机制
(一)完善联席会议机制
定期召开由区政府分管区长牵头,区发改委、区卫生计生委、区财政局、区编办、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规划土地局、区建管委等部门构成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确定中心议题,共同协商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学前教育围绕目标稳步推进,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二)健全经费增长及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学前教育经费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定额拨款或生均综合拨款等财政投入标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健全教育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机制,不断强化对重点项目经费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教育经费管理严格、使用规范、效益显著。
(三)构建专业支持机制
坚持依法规范办园,依法推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政府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建立和完善规划评审、课程评审、儿童健康发展评估和家长满意度测评等制度,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健康、有序、优质、均衡发展。
推荐访问:杨浦区 学前教育 行动计划 【教育规划】杨浦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