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旅游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意见试行(精选文档)

时间:2023-05-23 09: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深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意见试行(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旅游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意见试行(精选文档)



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业

发展的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深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及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为做大做强全区乡村旅游业,加快打造全市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突出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积极开发农业和农村蕴藏的生产生活、自然生态、民族风情等休闲旅游资源,推动全区乡村旅游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支持农民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乡村旅游业开发建设,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发挥社会资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科学规划、持续发展。按照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规范经营、持续利用的要求,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推动乡村旅游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农村文化的结合,充分整合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旅游等产业以及农耕、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产业布局,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

——坚持创新机制、提升效益。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完善投融资体制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和旅游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旅游扩大规模、提升层次、提高效益。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6年,全区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量达8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带动10万农民就业增收。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乡村旅游景区(点)10个,国家3A级以上景区4个。努力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繁荣壮大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培育成为新农村建设新亮点、社会消费新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新增长点。

二、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规划。按照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开发有序的原则,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实现与旅游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总体按照113”(一区一线三点)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将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将先锋至四面山沿线打造成为富硒现代农业生产观光线,将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永兴农林博物生态园、太公山珍稀花卉苗木及特色饮食园等打造成为全市知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改善基础设施。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整合农民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土整治、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着力改善乡村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大力整治村容镇貌,完善服务功能,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的硬化、绿化和亮化,指导旅游景区(点)房屋外观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加强停车场、农家乐、餐馆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区域的水电、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三)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对乡村旅游游乐环境、接待设施、服务标准和经营管理的规范指导。制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逐步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升乡村旅游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服务。积极培育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开展全区乡村旅游示范点评选工作,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四)开发旅游产品。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本着“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做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代农业园区依托统筹城乡发展成果,注重规模化、集群化生态观光型乡村旅游发展;先锋至四面山沿线镇依托富硒产业,注重长寿、养生型乡村旅游发展;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永兴农林博物生态园、太公山珍稀花卉苗木及特色饮食园等依托山水自然资源,注重休闲体验型乡村旅游发展。注重挖掘全区森林、山体、水体等自然资源及古建筑、婚俗、庙会、灯会、山歌等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攀岩、垂钓、文化体验、特色餐饮、科普型乡村旅游,丰富旅游产品。

(五)开展宣传促销。做好乡村旅游市场目标的分析和定位,建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把乡村旅游促销纳入全区旅游促销计划,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有条件的地区,可举办系列节会活动,提升产品市场形象。要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将更多的乡村旅游景点纳入旅游项目和线路,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六)培育旅游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和培育乡村旅游企业,带动全区乡村旅游发展。鼓励企业以创新的理念整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竟争力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创建旅游品牌。凡在我区具有工商注册的法人企业,获得国家级、重庆市级乡村旅游品牌、称号的,区政府以“以奖代补”方式给予一定奖励。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利用农业和生活资源,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大力开展对乡村旅游企业负责人、村社干部、经营户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培养出精于管理的乡村旅游管理队伍和素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从业队伍,以及一批能力较强的乡村旅游经纪人。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委、旅游、财政、国土、交通、林业、商务、环保、工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及时协调解决全区乡村旅游工作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总结区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和做法,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我区乡村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旅游局负责日常工作。

(二)搞好协调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旅游部门要牵头编制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指导镇街搞好旅游资源普查及规划(策划),编排乡村旅游景区(点)线路,加强市场宣传促销;农业部门要积极支持休闲农业企业争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务部门要加大星级农家乐的扶持培育力度;交通部门要积极支持乡村旅游示范点周边农村公路建设;国土、林业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切实帮助解决乡村旅游项目用地问题;环保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区(点)及周边生态景观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卫生、食品监督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金融单位要加大乡村旅游发展信贷支持力度,适度降低旅游企业贷款准入门槛;公安、安监、工商、发改等部门要加强安全、秩序、物价等方面的管理;水利、通信、广电等部门要加强饮用水、通信设施建设;其他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积极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三)营造良好环境。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形成全民关注乡村旅游、热爱乡村旅游、参与乡村旅游、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基层干部队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积极性,进一步增强镇街村社干部和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